期刊文献+
共找到19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山西省糯玉米自交系的遗传多样性分析及类群划分 被引量:12
1
作者 程宇坤 白建荣 +2 位作者 张效梅 任元 王秀红 《山西农业科学》 2012年第5期433-438,共6页
利用SSR技术,分析了山西省糯玉米自交系的遗传多样性,并进行了杂种优势类群划分。49对引物共检测出294个等位基因,每个SSR位点的等位基因数为3~10个,平均为6个;多态信息含量在0.223~0.836之间,平均PIC为0.633。总共检测出86个稀有等... 利用SSR技术,分析了山西省糯玉米自交系的遗传多样性,并进行了杂种优势类群划分。49对引物共检测出294个等位基因,每个SSR位点的等位基因数为3~10个,平均为6个;多态信息含量在0.223~0.836之间,平均PIC为0.633。总共检测出86个稀有等位基因,32个特有等位基因。SSR聚类分析将38份糯玉米自交系划分为5个类群。研究表明,山西省糯玉米自交系的遗传多样性非常丰富,很多自交系具有频率很高的独特基因,它们可能具有一定的特异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糯玉米 自交系 遗传多样性 SSR 山西
下载PDF
长江中下游麦区小麦地方种质千粒重全基因组关联分析 被引量:1
2
作者 程宇坤 李健 +7 位作者 姚方杰 蒋云峰 江千涛 李伟 蒲至恩 邓梅 魏育明 陈国跃 《四川农业大学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4期434-441,458,共9页
【目的】高产是小麦育种的永恒主题,千粒重是产量构成的三因子之一。因此,发掘控制小麦千粒重QTL(quantitative trait loci)区段及其优异等位变异,对利用分子标记辅助选择进行小麦产量性状的遗传改良具有重要意义。【方法】以来自长江... 【目的】高产是小麦育种的永恒主题,千粒重是产量构成的三因子之一。因此,发掘控制小麦千粒重QTL(quantitative trait loci)区段及其优异等位变异,对利用分子标记辅助选择进行小麦产量性状的遗传改良具有重要意义。【方法】以来自长江中下游麦区188份小麦地方种质为材料,在3个环境下对小麦千粒重进行表型鉴定;利用DArT芯片(diversity arrays technology)进行全基因组扫描,基于一般线性模型(Q+K)对小麦千粒重进行关联分析。【结果】千粒重表型鉴定发现来自江苏、浙江和湖北小麦地方种质具有较高千粒重;通过全基因关联分析,共获得8个DArT标记在2个及以上的环境中均与小麦千粒重显著关联,分布于小麦染色体1B、1D、3B、4B和5B上,其表型贡献率9.19%~12.65%。【结论】长江中下游麦区小麦地方种质千粒重表型变异丰富;在不同环境中均能关联到的标记为较为稳定的控制小麦千粒重位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千粒重 关联分析 小麦地方种质 DArT芯片
下载PDF
山西省86个审定玉米品种的遗传多样性分析 被引量:2
3
作者 程宇坤 白建荣 +2 位作者 李锐 侯流沙 姚仙玲 《山西农业科学》 2018年第4期487-493,共7页
采用46对SSR引物对86个山西省审定玉米品种进行遗传多样性分析。结果表明,共检测出307个等位变异,变幅为3~11个,平均每个位点6.67个;全部位点的平均多态信息含量(PIC)为0.71,变幅为0.25~0.86;在55个品种中发现稀有等位变异86个,其中,17... 采用46对SSR引物对86个山西省审定玉米品种进行遗传多样性分析。结果表明,共检测出307个等位变异,变幅为3~11个,平均每个位点6.67个;全部位点的平均多态信息含量(PIC)为0.71,变幅为0.25~0.86;在55个品种中发现稀有等位变异86个,其中,17个品种有2个,4个品种有3个,2个品种(屯玉10341和大丰2号)有4个;15个品种发现特有等位变异18个,其中,3个品种各有2个等位变异;以0.74为阈值,聚类分析将86个品种大体划分为7类群,最大的一类群有48个品种。总体上,山西省审定玉米品种的遗传基础相似性较高,来源于同一育种单位的品种优先聚为一类;但大丰种业、利马格兰种业和屯玉种业的品种各有特色,其品种独立聚群。同时,也发现了一些基因型独特的品种,有可能成为玉米改良的重要种质资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玉米 审定品种 SSR 遗传多样性
下载PDF
小麦耐盐性QTL的元分析
4
作者 程宇坤 何万龙 +1 位作者 任毅 耿洪伟 《麦类作物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0期1319-1325,共7页
为挖掘真实有效的小麦耐盐性数量性状位点(quantitative trait loci,QTL),利用生物信息学方法,借助小麦高密度分子标记遗传图谱,对来自不同遗传背景群体的215个耐盐性QTL进行图谱整合、映射以及元分析。通过建立QTL一致性图谱,获得100... 为挖掘真实有效的小麦耐盐性数量性状位点(quantitative trait loci,QTL),利用生物信息学方法,借助小麦高密度分子标记遗传图谱,对来自不同遗传背景群体的215个耐盐性QTL进行图谱整合、映射以及元分析。通过建立QTL一致性图谱,获得100个一致性QTL(meta quantitative trait loci,MQTL)位点,不均匀分布在21条染色体上;存在3个耐盐性MQTL热点区域,分别位于4A染色体的Xgwm219~Xbarc78标记区间、3B染色体的Xwpt-800213~Xwpt-9432标记区间和7B染色体的Xbarc176~Xwgp45标记区间,分别包含7、5和6个MQTL。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小麦 耐盐性 MQTL 元分析
下载PDF
四川地方小麦品种产量与品质相关性状SSR标记位点的优异等位变异遗传解析 被引量:2
5
作者 刘涛 权文彦 +5 位作者 吴雪莲 周露 程宇坤 姚方杰 叶雪玲 陈国跃 《麦类作物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4期449-456,共8页
为发掘控制小麦产量及品质相关性状的优异等位变异和携带优异等位变异的基因资源,本研究采用与小麦产量及品质相关性状显著关联的13个SSR标记,利用Breseghello提出的无效等位变异(null allele)方法对64份四川地方小麦品种构成的自然群... 为发掘控制小麦产量及品质相关性状的优异等位变异和携带优异等位变异的基因资源,本研究采用与小麦产量及品质相关性状显著关联的13个SSR标记,利用Breseghello提出的无效等位变异(null allele)方法对64份四川地方小麦品种构成的自然群体的等位变异进行遗传解析。共鉴定出38个控制产量相关性状、18个控制品质相关性状的等位变异。其中,7份四川地方小麦品种携带有较多的等位变异(>50个)。优异等位变异分析显示,等位变异产生的表型效应值在方向和大小上均有所不同,在与产量性状关联的5个优异等位变异中,2个具有较大增效效应值(效应值>3.00),其余3个则具有较大的减效效应值(效应值>3.00);与品质性状关联的12个优异等位变异中,9个具有较大的增效效应值,3个具有较大的减效效应值。SSR标记Xgwm372的4个等位变异与产量和品质相关性状均显著关联。基于上述研究结果,这些与小麦产量与品质相关性状显著关联的SSR等位变异可为小麦育种杂交亲本的选择和分子辅助选择育种提供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四川地方小麦品种 SSR 产量和品质相关性状 优异等位变异 等位变异效应
下载PDF
小麦籽粒相关性状全基因组关联分析 被引量:2
6
作者 张志辉 程宇坤 +3 位作者 任毅 王睿 董一帆 耿洪伟 《植物遗传资源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4期993-1006,共14页
小麦籽粒大小和形态是决定产量的主要因素之一,挖掘籽粒大小和形态性状的关联位点,筛选相关候选基因对于提高小麦产量具有重要意义。本研究以国内外具有代表性的300份冬小麦自然群体为研究材料,对千粒重、粒长、粒宽、粒厚、籽粒长宽比... 小麦籽粒大小和形态是决定产量的主要因素之一,挖掘籽粒大小和形态性状的关联位点,筛选相关候选基因对于提高小麦产量具有重要意义。本研究以国内外具有代表性的300份冬小麦自然群体为研究材料,对千粒重、粒长、粒宽、粒厚、籽粒长宽比、籽粒面积、籽粒周长、籽粒形状和籽粒饱满度等9个籽粒性状进行表型鉴定,利用小麦90 K SNP芯片进行基因型采集,通过混合线性模型(MLM+Q+K)对籽粒大小和形态性状进行全基因组关联分析。研究结果表明,小麦籽粒大小和形态性状表现出丰富的表型变异,变异系数范围3.80%~26.06%,广义遗传力在56.25%~91.98%之间。通过GWAS检测出66个与籽粒大小和形态相关的稳定关联位点(P≤0.001),分布在除3D、4D、5D外的18条染色体上,可解释3.74%~14.34%的表型变异。检测到37个与两个及以上籽粒性状关联的一因多效位点,其中3B染色体的BS00022512_51标记同时与4个籽粒性状(粒长、粒宽、粒厚和籽粒长宽比)关联,具有最大的表型贡献率(7.06%~14.34%),6D染色体的wsnp_Ex_c4480_8055475标记同时与除粒厚、籽粒形状和籽粒饱满度以外的6个籽粒性状关联,表型贡献率为3.81%~8.25%。将BS00022512_51和wsnp_Ex_c4480_8055475标记进行单倍型分析,发现位于6D染色体上的wsnp_Ex_c4480_8055475位点存在GC-Hap1、ATHap2和AC-Hap3三种单倍型,单倍型GC-Hap1为籽粒较大的高千粒重单倍型。3种单倍型的整体分布频率分别为65.58%、32.25%和2.17%,单倍型GC-Hap1在中国4个冬麦区品种(系)中被大量选育。对37个一因多效位点进行发掘,筛选到9个籽粒大小和形态性状相关的候选基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小麦 籽粒大小和形态 单倍型 GWAS 候选基因
原文传递
冬小麦籽粒主要品质性状的全基因组关联分析 被引量:1
7
作者 董一帆 任毅 +4 位作者 程宇坤 王睿 张志辉 时晓磊 耿洪伟 《中国农业科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1期2047-2063,共17页
【目的】小麦籽粒品质是影响小麦加工品质和营养价值的重要因素。挖掘与小麦籽粒品质性状显著关联的位点及候选基因,为拓宽对小麦品质性状遗传机理的理解和分子标记辅助优质小麦育种提供依据。【方法】通过对来自国内外259份冬小麦品种(... 【目的】小麦籽粒品质是影响小麦加工品质和营养价值的重要因素。挖掘与小麦籽粒品质性状显著关联的位点及候选基因,为拓宽对小麦品质性状遗传机理的理解和分子标记辅助优质小麦育种提供依据。【方法】通过对来自国内外259份冬小麦品种(系)的蛋白质含量、湿面筋含量、淀粉含量、沉降值和籽粒硬度等5个品质性状进行测定,并结合90K SNP芯片进行全基因组关联分析,将定位到的显著性关联位点进行单倍型分析。【结果】5个性状均符合正态分布且在不同环境间均表现出丰富的变异,沉降值的变异系数最大(20.11%—24.42%)。各性状在基因型、环境、基因型×环境间均呈现出极显著差异(P<0.001),广义遗传力为0.77—0.84。通过全基因组关联分析,共检测到44个与5个性状显著关联(P<0.001)的位点,分布在除1D和3D染色体外的其他19个连锁群。在2个及以上的环境中均稳定存在的位点18个,涉及蛋白质含量(12个)、湿面筋含量(9个)、淀粉含量(11个)、沉降值(12个)和籽粒硬度(7个)等5个性状,能解释遗传变异的4.27%—10.98%。其中13个为多效应位点,与蛋白质含量、湿面筋含量、沉降值和淀粉含量等性状相关联的多效应位点最多(7个)。位于2B、2D和3A染色体的GENE-0762_631、IAAV7742和RAC875_c66845_466位点同时在2个环境和BLUP值下被检测到,表型贡献率的范围为4.32%—7.07%。通过对多环境下存在且表型贡献率高的多效应位点进行单倍型分析,在5D染色体的D_GDS7LZN02F4FP5_176位点发掘到与蛋白质含量、沉降值和淀粉含量等性状显著相关的Hap1、Hap2、Hap3和Hap4等4个不同单倍型,其中,Hap1是高淀粉含量单倍型(P<0.001),而Hap2和Hap3均为高蛋白质含量和沉降值的单倍型(P<0.05),4个单倍型分别占74.22%、16.21%、6.92%和2.65%。对不同来源冬小麦的单倍型分布频率进行分析,其中,高蛋白质含量和沉降值单倍型Hap2的分布频率由高到低为黄淮冬麦区>北部冬麦区>国外品种>长江中下游冬麦区>西南冬麦区。对稳定遗传的位点进行候选基因的挖掘,筛选到10个可能与小麦籽粒品质相关的候选基因。【结论】检测到18个与籽粒品质性状显著关联的稳定位点,鉴定到4个不同单倍型,筛选出10个与籽粒品质相关的候选基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冬小麦 品质 SNP标记 GWAS 单倍型 候选基因
下载PDF
哈尔滨第三发电有限责任公司600MW机组冷却水循环泵改造技术分析
8
作者 程宇坤 吴喜东 《大电机技术》 北大核心 2009年第2期65-68,共4页
针对哈尔滨第三发电有限责任公司循环水泵供水不足、泵叶片强度不够、运行不稳定等问题,对循环水泵进行了技术改造。在不改变原水泵配套电机、泵壳和管道等的条件下,对泵轮及结构进行改造。通过改造达到了提高叶片强度,增加循环泵流量... 针对哈尔滨第三发电有限责任公司循环水泵供水不足、泵叶片强度不够、运行不稳定等问题,对循环水泵进行了技术改造。在不改变原水泵配套电机、泵壳和管道等的条件下,对泵轮及结构进行改造。通过改造达到了提高叶片强度,增加循环泵流量与效率,提高机组稳定性的目标。改造后安全运行两年证明,技术改造可提高电厂的经济运行水平和安全可靠性,其经济效益十分显著,改造非常成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600MW机组 循环水泵 结构改造
下载PDF
基于无人机多光谱影像反演不同生育期小麦光合参数分析
9
作者 董德誉 程宇坤 +5 位作者 王睿 雷钧杰 王伟 陈传信 张永强 耿洪伟 《新疆农业科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6期1308-1318,共11页
【目的】研究无人机多光谱影像对冬小麦光合作用实时监测的可行性,分析不同长势差异的冬小麦对估算模型的影响。【方法】选用16个冬小麦品种作为材料,在无氮处理N_(0)(0 kg N/667m^(2))和正常施氮处理N_(1)(15 kg N/667m^(2))下获得孕... 【目的】研究无人机多光谱影像对冬小麦光合作用实时监测的可行性,分析不同长势差异的冬小麦对估算模型的影响。【方法】选用16个冬小麦品种作为材料,在无氮处理N_(0)(0 kg N/667m^(2))和正常施氮处理N_(1)(15 kg N/667m^(2))下获得孕穗期、开花期和灌浆期无人机蓝(B)、绿(G)、红(R)、红边(RE)和近红外(NIR)5个波段的光谱遥感影像,结合同时期4种光合参数胞间CO_(2)浓度(Ci)、气孔导度(Gs)、净光合速率(Pn)和蒸腾速率(Ti),采用梯度增强回归和岭回归方法建立正常施氮处理下开花期和全生育期4个光合参数的估算模型,并用该估算模型估算无氮处理下开花期和全生育期4个光合参数。【结果】梯度增强回归可以较好的预测施氮下开花期净光合速率(Pn),决定系数(R^(2))为0.82,Ci、Gs和Ti的预测反演精度分别为0.44、0.64和0.48,在无氮处理下,该模型估算精度大于0.5的为Pn、Gs和Ti。【结论】岭回归在估算正常施氮下全生育期的4个光合参数时,R^(2)>0.5的是Pn、Gs和Ti,而在无氮处理水平下,该估算模型的预测决定系数R^(2)>0.5的是Gs和Pn。对不同生育期的小麦光合参数的实时监测,可以通过无人机多光谱影像获取的植被指数结合梯度增强回归和岭回归方法来实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小麦 光合参数 无人机 数据建模
下载PDF
小麦旗叶形态相关性状全基因组关联分析
10
作者 王睿 任毅 +3 位作者 程宇坤 王伟 张志辉 耿洪伟 《作物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1期2886-2901,共16页
小麦旗叶是进行光合作用的主要功能叶,对产量有着重要贡献。为了解小麦旗叶形态的遗传机制,挖掘旗叶形态相关性状的候选基因,本研究采用300份小麦品种(系),结合90K SNP基因芯片对5种环境下正常灌溉(NI)和干旱胁迫(DS)条件下的旗叶长、... 小麦旗叶是进行光合作用的主要功能叶,对产量有着重要贡献。为了解小麦旗叶形态的遗传机制,挖掘旗叶形态相关性状的候选基因,本研究采用300份小麦品种(系),结合90K SNP基因芯片对5种环境下正常灌溉(NI)和干旱胁迫(DS)条件下的旗叶长、宽、面积进行全基因组关联分析。结果表明,旗叶长、宽、面积在2种水分处理下表现出显著差异(P<0.05),在不同的环境下表现出丰富的表型变异,变异系数为0.07-0.23。全基因组关联分析(genome-wide association study,GWAS)结果显示,共检测到37个与旗叶长、宽、面积显著相关的稳定遗传位点,分布于1D、2A、2B、3A、3D、4A、5A、5B、6A、6B、7A、7B染色体上,单个SNP位点可解释遗传变异为3.70%-9.05%,其中正常灌溉下检测到22个稳定遗传位点,干旱胁迫下检测到15个稳定遗传位点。2种处理下共同检测到的稳定遗传位点有8个,位于2B、3A、5A、6A、7A、7B染色体上。在2B、3A、6A、7A染色体上检测到5个同时与多个性状相关联的稳定遗传位点。对稳定遗传且贡献率较大的标记处进行单倍型分析,发现与旗叶长显著相关的Kukri_c1406_275(R^(2)=9.05%)标记存在FLL-Hap1、FLL-Hap2和FLL-Hap3三种单倍型,与旗叶面积显著相关的wsnp_bq170165A_Ta_1_1(R^(2)=7.88%)标记同样存在FLA-Hap1、FLA-Hap2和FLA-Hap3三种单倍型。结合表型分析,在300份冬小麦品种(系)中含有FLL-Hap1(出现频率为77.78%)或FLL-Hap2(18.89%)单倍型品种(系)的旗叶长显著高于含有FLL-Hap3(3.33%)单倍型品种(系)的旗叶长,含有FLA-Hap1(48.19%)单倍型品种(系)的旗叶面积显著高于含有FLA-Hap2(30.80%)或FLA-Hap3(21.01%)单倍型品种(系)的旗叶面积(P<0.05)。不同单倍型在不同冬小麦品种(系)中分布不同,单倍型FLL-Hap1在国外品种(系)占比较大,单倍型FLL-Hap2、FLL-Hap3分别在北部冬麦区和西南冬麦区占比较大。单倍型FLA-Hap1和FLA-Hap2分别在西南冬麦区和北部冬麦区出现频率较高,单倍型FLA-Hap3在所有冬麦区无较高出现频率。对多环境下检测到的稳定遗传位点进行候选基因挖掘,筛选出5个与旗叶形态相关的候选基因,这些候选基因可作为旗叶相关性状重要基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小麦 旗叶形态性状 全基因组关联分析 单倍型 候选基因
下载PDF
利用SSR分析山西省玉米地方品种的遗传多样性 被引量:10
11
作者 崔永霞 张名昌 +3 位作者 白建荣 程宇坤 张效梅 任元 《植物遗传资源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5期810-818,共9页
采用混合取样方法和SSR分子标记技术,利用48对引物对山西省38个玉米地方品种的遗传多样性进行了分析。共检测出368个等位基因,每个SSR位点的等位基因数为2~14个,平均为7.48个;多态性信息量(PIC)变化范围在0.24~0.89之间,平均为0.66。... 采用混合取样方法和SSR分子标记技术,利用48对引物对山西省38个玉米地方品种的遗传多样性进行了分析。共检测出368个等位基因,每个SSR位点的等位基因数为2~14个,平均为7.48个;多态性信息量(PIC)变化范围在0.24~0.89之间,平均为0.66。总共检测出185个稀有等位基因,21个特有等位基因。SSR标记聚类分析把38个品种大体分成了4个群。研究表明,山西地方品种遗传多样性非常丰富,很多品种具有频率很高的独特基因,它们可能具有一定的特异性。因而,山西玉米地方品种对于拓宽玉米种质的遗传基础可能会起很大的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山西 玉米 地方品种 遗传多样性 混合取样 SSR标记
原文传递
新疆小麦籽粒SOD活性及TaSOD-A1位点等位变异的分布
12
作者 孙玲 程宇坤 +3 位作者 刘鹏 马丽荣 王继庆 耿洪伟 《麦类作物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4期427-433,共7页
为了解新疆小麦品种(系)籽粒超氧化物歧化酶(SOD)的活性及TaSOD-A1位点等位变异的分布,用两个功能标记SODA1和SODA11对117份新疆小麦品种(系)的TaSOD-A1位点(基因ID为TraesCS5A01G290800)进行等位变异检测,并结合SOD活性检测结果,分析Ta... 为了解新疆小麦品种(系)籽粒超氧化物歧化酶(SOD)的活性及TaSOD-A1位点等位变异的分布,用两个功能标记SODA1和SODA11对117份新疆小麦品种(系)的TaSOD-A1位点(基因ID为TraesCS5A01G290800)进行等位变异检测,并结合SOD活性检测结果,分析TaSOD-A1位点不同等位变异与SOD活性的相关性。结果表明,含有TaSOD-A1a等位变异材料的籽粒SOD活性显著高于含有TaSOD-A1b等位变异材料的籽粒,二者占比分别为50.4%和49.6%;新疆冬小麦品种(系)中,TaSOD-A1a等位变异的分布频率高低依次为引进品种(系)>自育品种(系)>地方品种;新疆春小麦品种(系)中,只有3份材料含有TaSOD-A1a等位变异,早期品种(系)中未发现含有TaSOD-A1a等位变异的材料。新疆冬小麦品种(系)的籽粒SOD活性平均值显著高于新疆春小麦品种(系),且新疆冬小麦引进品种(系)中含有TaSOD-A1a等位变异材料的籽粒SOD活性平均值也显著高于含有TaSOD-A1b等位变异材料的籽粒SOD活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疆小麦 TaSOD-A1 等位变异 SOD活性
下载PDF
9份欧洲引进啤酒大麦的产量及品质分析 被引量:8
13
作者 刘涛 权文彦 +13 位作者 吴雪莲 周露 程宇坤 姚方杰 叶雪玲 陈国跃 包奇军 潘永东 张华瑜 柳小宁 徐银萍 火克仓 张东佳 陈文庆 《麦类作物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4期449-454,共6页
为了筛选适宜甘肃河西走廊种植的优质啤酒大麦品种及种质,通过多年试验,对引进的9份欧洲啤酒大麦进行产量及品质综合评价。结果表明,Scarlett为中早熟品种,其余均为中晚熟品种;总体株高较矮,穗长较短,分蘖成穗数较高,其中Pasadena、KH.L... 为了筛选适宜甘肃河西走廊种植的优质啤酒大麦品种及种质,通过多年试验,对引进的9份欧洲啤酒大麦进行产量及品质综合评价。结果表明,Scarlett为中早熟品种,其余均为中晚熟品种;总体株高较矮,穗长较短,分蘖成穗数较高,其中Pasadena、KH.LEDI、KH.DAMA和Jubelete成穗数在900万·hm^-2以上,属高分蘖品种;所有品种均出现条纹病,且Pasadena还出现黑穗病;四年平均产量介于8 084.57-8 666.27kg·hm^-2之间,均较对照甘啤4号减产,但Pasadena和Scarlett减产幅度不大;籽粒品质均达国家优级标准;麦芽水分、蛋白质、β-葡聚糖含量以及糖化力较低,可溶性氮含量、库值、浊度、a-氨基氮含量、pH值、黏度、a-淀粉酶含量较高,5个品种细粉浸出物超过对照,其中KH.LEDI细粉浸出物达82.1%。综上所述,Pasadena和Scarlett可进一步试验示范推广,其他参试品种可作为优质亲本加以利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啤酒大麦 产量 品质
下载PDF
“种子生产学”课程思政教学改革探索 被引量:1
14
作者 程宇坤 《教育教学论坛》 2022年第21期57-60,共4页
“种子生产学”是种子学专业的必修专业课程,能紧密联系种子生产实际,思政元素较为丰富,并为课程思政教育实践提供可借鉴和使用的素材。将思想政治教育融入“种子生产学”课堂,促进专业教育与人文素养的有机结合,尤其对农学类专业学生... “种子生产学”是种子学专业的必修专业课程,能紧密联系种子生产实际,思政元素较为丰富,并为课程思政教育实践提供可借鉴和使用的素材。将思想政治教育融入“种子生产学”课堂,促进专业教育与人文素养的有机结合,尤其对农学类专业学生增强农业文化自信与专业认同,实现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具有积极意义。以种子生产基本方法为例,积极探索“种子生产学”实施课程思政的具体举措,深入挖掘该课程中蕴含的育人与德育元素,通过将思想政治教育自然融入“种子生产学”课堂,在传授专业知识的同时,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真正实现教师教书育人的根本任务与崇高职责。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种子生产学 课程思政 种子生产基本方法
下载PDF
贯流卧式静压轴承的研制
15
作者 程宇坤 杨卫彬 《大电机技术》 2015年第3期41-43,共3页
贯流式水轮机是开发低水头水力资源的最佳选择,而贯流式静压轴承是研究测试贯流式模型水轮机的关键设备。本文详细地介绍了自主研发的贯流式模型水轮机特别是贯流静压轴承的情况,该静压轴承已完成相关转轮研发试验,试验测试表明,轴承性... 贯流式水轮机是开发低水头水力资源的最佳选择,而贯流式静压轴承是研究测试贯流式模型水轮机的关键设备。本文详细地介绍了自主研发的贯流式模型水轮机特别是贯流静压轴承的情况,该静压轴承已完成相关转轮研发试验,试验测试表明,轴承性能稳定且满足IEC相关标准要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贯流式模型水轮机 静压轴承 转轮 IEC标准
下载PDF
牛路岭电站20MW机组3号机改造技术分析
16
作者 程宇坤 杨帆 李任飞 《大电机技术》 2015年第1期44-47,共4页
针对牛路岭水电站存在的主轴密封不严、空蚀、振动等问题,对3号机组进行了技术改造。本次改造主要对转轮、顶盖、底环、固定止漏环、主轴密封、导叶、控制环、尾水管直锥段等部件及其附属相关部件进行了优化设计。通过3号水轮机改造,将... 针对牛路岭水电站存在的主轴密封不严、空蚀、振动等问题,对3号机组进行了技术改造。本次改造主要对转轮、顶盖、底环、固定止漏环、主轴密封、导叶、控制环、尾水管直锥段等部件及其附属相关部件进行了优化设计。通过3号水轮机改造,将机组性能进一步优化,改造效果总体情况良好,提高了效率、空蚀和水力稳定性明显改善,使牛路岭电站的水轮机达到现代先进水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牛路岭水电站 水轮机 结构改造
下载PDF
水轮机模型装置设计的发展
17
作者 程宇坤 闫娜 《大电机技术》 2015年第2期49-52,共4页
本文基于混流式模型装置,从静压轴承的连接形式、装置的拆卸方式、导控系统结构三方面对比了国内外水轮机模型装置,分析了不同结构形式的优点和不足;归纳了在高水头和高精度的试验要求下,使机组中心更稳定、装置拆装更方便、活动导叶开... 本文基于混流式模型装置,从静压轴承的连接形式、装置的拆卸方式、导控系统结构三方面对比了国内外水轮机模型装置,分析了不同结构形式的优点和不足;归纳了在高水头和高精度的试验要求下,使机组中心更稳定、装置拆装更方便、活动导叶开口调节更可靠的模型装置设计方法。针对钢板拼焊蜗壳制造困难和精度不足的问题,提出了采用铸造不锈钢和锻铝材料制造蜗壳的方法;为了满足高稳定性、易于观测的试验要求,改进了尾水部套设计方法,实用效果较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轮机 水力模型装置 结构设计
下载PDF
小麦抗条锈病一致性数量性状位点(MQTL)图谱构建 被引量:2
18
作者 程宇坤 姚方杰 +5 位作者 叶雪玲 江千涛 李伟 邓梅 魏育明 陈国跃 《植物病理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5期632-649,共18页
小麦条锈病是造成小麦减产和品质劣化的最重要病害,定位小麦染色体上一致性条锈病抗性基因/位点/区段是小麦条锈病抗性分子育种的重要基础。本研究对至今分子标记和遗传定位的342个条锈病抗性基因/位点/区段进行数据搜集整理,借助Maccaf... 小麦条锈病是造成小麦减产和品质劣化的最重要病害,定位小麦染色体上一致性条锈病抗性基因/位点/区段是小麦条锈病抗性分子育种的重要基础。本研究对至今分子标记和遗传定位的342个条锈病抗性基因/位点/区段进行数据搜集整理,借助Maccaferr和Andrzej的参考图谱,基于元分析技术进行Meta-QTL(MQTL)检测,共获得194个小麦抗条锈病M QTL,包括74个与严重度(Disease severity,DS)相关,46个与反应型(Infection type,IT)相关、19个与病程曲线下面积相关(Area under disease progress curve,AUDPC)、28个与DS和IT共相关、6个与DS和AUDPC共相关、15个与IT和AUDPC共相关、6个与其他条锈病抗性性状相关。这些抗条锈病一致性QTL定位于小麦21条染色体上,呈非均匀分布,且部分MQTL集中成簇。通过与已发表的正式命名抗条锈病基因比较分析,发现大多数正式命名基因定位于MQTL簇区段,说明这些MQTL簇区段很可能是控制小麦条锈病抗性热点区域。控制小麦抗条锈病一致性QTL遗传图谱的构建为小麦条锈病抗性基因精细定位及抗病育种提供了遗传信息参考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小麦 条锈病 一致性数量性状位点(MQTL) 元分析
原文传递
山西省审定玉米品种亲本自交系的遗传多样性及杂优类群分析 被引量:7
19
作者 李锐 白建荣 +2 位作者 程宇坤 李素玲 苏亮 《作物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15年第5期55-62,共8页
利用SSR技术分析了山西省审定玉米品种亲本自交系的遗传多样性及杂优类群。40对引物在83个自交系中共检测出232个等位基因,每个SSR位点的等位基因数为3~12个,平均为5.8个;平均多态信息量0.69,变幅为0.43—0.88。共检测出67个... 利用SSR技术分析了山西省审定玉米品种亲本自交系的遗传多样性及杂优类群。40对引物在83个自交系中共检测出232个等位基因,每个SSR位点的等位基因数为3~12个,平均为5.8个;平均多态信息量0.69,变幅为0.43—0.88。共检测出67个稀有等住基因和21个特有等位基因。SSR聚类分析可将自交系划分为6个类群,确定山西省玉米审定品种的杂优模式有15种。研究表明,山西省玉米审定品种双亲自交系的遗传多样性丰富,很多自交系具有独特基因,它们可能具有一定的特异性。对自交系杂优类群的划分解决了当前育种中出现的自交系血缘不清问题,对山西省主要玉米品种杂优利用模式的分析可为山西省乃至全国的玉米育种提供科学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玉米 SSR 杂优类群 杂优模式 山西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