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8篇文章
< 1 2 3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碱性磷酸酶和5′-核苷酸酶在二乙基亚硝胺诱发大鼠肝癌细胞中的定位研究 被引量:2
1
作者 程宝庚 周丽玲 沈儒龙 《江苏医药》 CAS CSCD 1990年第10期549-550,共2页
我们用光镜和电镜观察了硷性磷酸酶和5′-核苷酸酶在二乙基亚硝胺(DEN)诱发SD 大鼠肝细胞中的定位,结果发现这两种酶是定位在正常SD 大鼠肝细胞和DEN 诱发大鼠肝癌细胞中毛细胆管区微绒毛上,而且后者比前者丰富得多。并讨论了因癌变而... 我们用光镜和电镜观察了硷性磷酸酶和5′-核苷酸酶在二乙基亚硝胺(DEN)诱发SD 大鼠肝细胞中的定位,结果发现这两种酶是定位在正常SD 大鼠肝细胞和DEN 诱发大鼠肝癌细胞中毛细胆管区微绒毛上,而且后者比前者丰富得多。并讨论了因癌变而使酶经间质进入血液循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肝肿瘤 二乙基亚硝胺 核苷酸酶
下载PDF
BALB/C小鼠肝细胞分化发育过程中酶的电镜细胞化学观察 被引量:3
2
作者 程宝庚 周丽玲 《南京医学院学报》 CSCD 1990年第1期65-67,共3页
报道了ALP,ATPase和 G-6-P在小鼠胚肝细胞和出生后 2,4,6,8,10和16周的肝细胞分化和发育过程中超微结构定位的研究。发现:小鼠胚肝发育过程中见有两种类型肝细胞:一种胞浆清沏透明,称为亮细胞;另一种胞浆呈絮状,称为暗细胞;此外,见有一... 报道了ALP,ATPase和 G-6-P在小鼠胚肝细胞和出生后 2,4,6,8,10和16周的肝细胞分化和发育过程中超微结构定位的研究。发现:小鼠胚肝发育过程中见有两种类型肝细胞:一种胞浆清沏透明,称为亮细胞;另一种胞浆呈絮状,称为暗细胞;此外,见有一种梭形细胞,胞浆含有丰富的内质网和线粒体,属间充质细胞。在上述细胞的接触面可见有电子密度很高的ALP和ATPase沿着细胞膜分布,而游离面无酶反应。出生两周以后小鼠的肝细胞结构和成年者相同;ALP和ATPase沿着毛细胆管区微绒毛分布,并且后者比前者反应更强。G-6-P沿着核膜和内质网区分布。并对这些酶出现的意义进行讨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硷性磷酸酶 超微结构 三磷酸腺苷酶
原文传递
变态反应性疾病的中性粒细胞超微结构和MPO的定量研究
3
作者 程宝庚 薛筑云 +3 位作者 周丽玲 吕湘琴 刘志军 余美玲 《电子显微学报》 CAS CSCD 1993年第1期45-45,共1页
本文报道了150例变态反应性疾病周围血多形核白细胞超微结构的研究,并对其中10个家系成员2—3代作了同样的研究和50例中性白细胞颗粒作了定量的研究。结果提示:正常人每个中性粒细胞内异常颗粒占颗粒的总平均数的3%(76.8/2741.9)而患... 本文报道了150例变态反应性疾病周围血多形核白细胞超微结构的研究,并对其中10个家系成员2—3代作了同样的研究和50例中性白细胞颗粒作了定量的研究。结果提示:正常人每个中性粒细胞内异常颗粒占颗粒的总平均数的3%(76.8/2741.9)而患者组占42%(1192.1/2875.2),两者差异极为显著(x^2=1199.6、P<0.01)。异常颗粒主要表现为颗粒电子密度降低、呈异质性、有的颗粒含絮状内容、严重者全部颗粒呈空泡化,几乎充满胞浆。部分患者中性粒细胞胞浆内高尔基、内质网发达。其家系患者有的未发现有临床症状的家系2—3代成员也有类似的患者周围血多形核白细胞的改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变态反应病 中性粒细胞 超微结构 髓过氧物酶
下载PDF
组织内雌激素受体CG-HRP-E_2的标记技术
4
作者 程宝庚 王玲 +1 位作者 徐维璐 尤志军 《电子显微学报》 CAS CSCD 1994年第5期383-383,共1页
组织内雌激素受体CG-HRP-E_2的标记技术程宝庚,王玲徐维璐,尤志军(南京医科大学,南京210029)(南京医科大学一附院)性激素受体除存在于靶器官外,几乎身体内所有器官都或多或少地存在,对相应组织进行雌激素受体... 组织内雌激素受体CG-HRP-E_2的标记技术程宝庚,王玲徐维璐,尤志军(南京医科大学,南京210029)(南京医科大学一附院)性激素受体除存在于靶器官外,几乎身体内所有器官都或多或少地存在,对相应组织进行雌激素受体(ER)的定性、定量检查,对研究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雌激素受体 CG-HRP-E2 标记 实验室诊断
下载PDF
变态反应性疾病多形核白细胞超微结构和髓过氧化物酶的定量研究
5
作者 程宝庚 薛筑云 +3 位作者 周丽玲 吕湘琴 刘志军 余美玲 《数理医药学杂志》 1993年第4期64-68,共5页
本文报导了150例变态反应性疾病多形核白细胞超微结构的变化。正常人异常颗粒占颗粒的总平均数的3%,而疾病组具有低电子密度、异质性的异常颗粒占42.0%。6例正常对照组和23例变态反应性疾病的中性白细胞中髓过氧化物酶经研究指出:其... 本文报导了150例变态反应性疾病多形核白细胞超微结构的变化。正常人异常颗粒占颗粒的总平均数的3%,而疾病组具有低电子密度、异质性的异常颗粒占42.0%。6例正常对照组和23例变态反应性疾病的中性白细胞中髓过氧化物酶经研究指出:其阴性率分别为36.2%和59.3%,两者之间出现了有意义的改变,其部分家系成员粒细胞也出现了超微结构和髓过氧化物酶的改变。作者讨论了这种改变的可能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变态反应病 超微结构 过氧化物酶
下载PDF
人肾近端小管上皮细胞的原代培养、传代及鉴定方法研究 被引量:16
6
作者 毛慧娟 王笑云 +1 位作者 徐昌芬 程宝庚 《南京医科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6期561-564,共4页
目的:创建一种重复性好、细胞量多的人肾近端小管细胞(PTC)培养方法.方法:取新鲜正常人肾组织分离纯化,用含10%新生牛血清等营养充分的DMEM/F12(1:1)液进行近端小管细胞的原代培养及传代,并以免疫组化、酶化学染色、透射电镜鉴定.结果:... 目的:创建一种重复性好、细胞量多的人肾近端小管细胞(PTC)培养方法.方法:取新鲜正常人肾组织分离纯化,用含10%新生牛血清等营养充分的DMEM/F12(1:1)液进行近端小管细胞的原代培养及传代,并以免疫组化、酶化学染色、透射电镜鉴定.结果:培养5~6天后融合成单层细胞,形态呈鹅卵石样,可传代7~9代,鉴定确定为人肾近端小管细胞,重复培养10次,均能稳定获得同样细胞,每克肾皮质可分离培养出(6~12)×106个PTC.结论:此培养方法可在7天内获得人肾近端小管细胞,且重复性好,细胞数量多,为进行肾小管细胞治疗提供必需的细胞,也为研究肾小管病变提供实验平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近端肾小管上皮细胞 原代培养
下载PDF
实验性甲胺磷中毒的肌肉与神经病理研究 被引量:13
7
作者 吴祖舜 王小冬 +1 位作者 程宝庚 周丽玲 《临床神经病学杂志》 CAS 1992年第2期73-76,共4页
本实验分别经消化道、呼吸道和皮肤接触三种途径使鸡甲胺磷染毒,于第1、2、3、4、8、和12周末活检鸡腿肌肉和股神经,作光镜及电镜检查。结果示消化道甲胺磷染毒后第1周末已有肌原纤维超微结构改变,第4周末变性和坏死达高峰。光镜下第3... 本实验分别经消化道、呼吸道和皮肤接触三种途径使鸡甲胺磷染毒,于第1、2、3、4、8、和12周末活检鸡腿肌肉和股神经,作光镜及电镜检查。结果示消化道甲胺磷染毒后第1周末已有肌原纤维超微结构改变,第4周末变性和坏死达高峰。光镜下第3周才见到肌纤维萎缩与坏死,光镜下第8周、电镜下第12周恢复。应用地塞米松治疗组则改变较轻,恢复较快。呼吸道染毒同样发生肌肉和神经变性。皮肤染毒者无肌肉和周围神经改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甲胺磷 中毒性肌病 周围神经病
下载PDF
葡萄糖与高脂血清对动脉平滑肌细胞结构的影响 被引量:12
8
作者 沈捷 陈家伟 +4 位作者 刘铨之 黄曼倩 程宝庚 薛婉芬 周大虎 《中国糖尿病杂志》 CAS CSCD 1994年第3期139-143,共5页
利用细胞培养技术,观察到:在伴与不伴高脂血清的,葡萄糖浓度为5.55、11.1、16.7、33.4以及55.5mmol/L各组别兔动脉平滑肌细胞之细胞形态学及细胞动力学改变,得到以下结果:①细胞蜕变与损伤程度和葡萄糖... 利用细胞培养技术,观察到:在伴与不伴高脂血清的,葡萄糖浓度为5.55、11.1、16.7、33.4以及55.5mmol/L各组别兔动脉平滑肌细胞之细胞形态学及细胞动力学改变,得到以下结果:①细胞蜕变与损伤程度和葡萄糖浓度呈正相关,与细胞增殖呈负相关(高脂和非高脂血清组相关度分别为r=-0.79,P<0.01;r=-0.59,P<0.01)。②高脂血清与葡萄糖之间对动脉粥样硬化的形成无协同作用。③在葡萄糖浓度大于16.7mmol/L组别细胞中,发现一种高电子密度样物质,系钙化小球,是动脉粥样硬化的成核部位。本文结果提示:保持糖尿病患者较低血糖血脂水平,可延缓动脉粥样硬化的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葡萄糖 高脂血浆 平滑肌细胞结构
下载PDF
胰升糖素与高脂血清对动脉平滑肌细胞形态学的影响 被引量:4
9
作者 刘铨之 陈家伟 +6 位作者 沈捷 蒋须勤 张忠邦 程宝庚 薛婉芬 邵亚男 黄曼倩 《中国糖尿病杂志》 CAS CSCD 1996年第2期94-97,共4页
利用细胞培养技术研究胰升糖素浓度为100、1000以及10000ng/L,在伴和不伴高脂血清条件下,各组兔主动脉平滑肌细胞之细胞形态学和细胞动力学变化。结果表明:①胰升糖素浓度为100ng/L时,细胞形态学和细胞动力... 利用细胞培养技术研究胰升糖素浓度为100、1000以及10000ng/L,在伴和不伴高脂血清条件下,各组兔主动脉平滑肌细胞之细胞形态学和细胞动力学变化。结果表明:①胰升糖素浓度为100ng/L时,细胞形态学和细胞动力学均无明显变化。②胰升糖素浓度在1000和10000ng/L时,细胞轻度蜕变,DNA增殖率呈抑制趋势;部分细胞内出现脂滴,后者有利于泡沫细胞形成。③高脂血清与胰升糖素之间对动脉粥样硬化形成有正的协同作用。本文结果提示:降低糖尿病患者胰升糖素和血脂水平,可延缓动脉粥样硬化的发生、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胰升糖素 高脂血清 平滑肌细胞 动脉粥样硬化
下载PDF
中药养阴活血方对力竭运动小鼠组织超微结构及自由基代谢的影响 被引量:6
10
作者 霍泳宁 倪正 +2 位作者 张珊珊 程宝庚 李鸿英 《中国临床康复》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44期130-131,共2页
目的:探讨中药养阴活血方对运动应激损伤的防治作用。方法:实验于1999-09/2000-01在南京医科大学动物实验中心完成。选用30只昆明种雄性小鼠,随机分为3组,每组10只。对照组:静脉注射生理盐水0.3mL/d。造型组:静脉注射生理盐水0.3mL/d30... 目的:探讨中药养阴活血方对运动应激损伤的防治作用。方法:实验于1999-09/2000-01在南京医科大学动物实验中心完成。选用30只昆明种雄性小鼠,随机分为3组,每组10只。对照组:静脉注射生理盐水0.3mL/d。造型组:静脉注射生理盐水0.3mL/d30min后游泳。药物造型组:静脉注射药物注射液0.3mL/d30min后游泳。除对照组外其余两组均建立负重力竭游泳运动模型,观察养阴活血注射液对力竭运动小鼠心肌、骨骼肌、肝脏细胞超微结构及组织中超氧化物歧化酶、过氧化脂质、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的影响。结果:30只大鼠均进入结果分析,无脱失值。①各组小鼠肝、心肌、骨骼肌超氧化物歧化酶活性、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活性、过氧化脂质含量的比较:力竭运动后造型组肝脏超氧化物歧化酶活性显著下降,心肌超氧化物歧化酶活性呈升高趋势。药物造型组组织超氧化物歧化酶活性均有升高,其中心肌、骨骼肌增高差异显著;力竭运动后造型组肝脏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活性显著下降,心肌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活性则呈显著升高。药物造型组的组织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活性均有升高,其中心肌、肝脏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活性增高差异显著;力竭运动后造型组肝、心肌、骨骼肌过氧化脂质含量均有显著升高。应用中药养阴活血方使组织过氧化脂质含量均有降低,其中肝脏、骨骼肌降低差异显著。②各组小鼠肝、心肌、骨骼肌组织超微结构的比较:对照组小鼠肝、心肌、骨骼肌呈正常超微结构形态;造型组细胞胞质呈无定形大小不等空泡,内质网及糖原基本消失,线粒体隐约可见,心肌肌原纤维排列有紊乱现象,骨骼肌肌原纤维疏松变细;药物造型组肝细胞内质网及线粒体均清晰可见,细胞核呈正常结构。结论:力竭运动使小鼠肝脏、心肌、骨骼肌细胞超微结构显著受损,过氧化脂质含量升高、超氧化物歧化酶、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活性紊乱。养阴活血方具有激发内源性抗氧化酶活性、抗脂质过氧化、缓解力竭运动所致组织损伤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运动医学 养阴活血方 自由基
下载PDF
实验动物处于不同海拔时肾脏ATP_(ase)活性变化的电镜观察 被引量:1
11
作者 孙宏夫 王建国 +4 位作者 李晓霞 周世英 李兰英 程宝庚 周丽玲 《中国病理生理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3年第4期531-533,共3页
采用透射电镜对平原实验兔狗进入高原和高原羊移居平原的肾ATP_(ase)活性变化进行对比观察。结果提示:未迁之前的平原与高原动物肾ATP_(ase)活性处于相似水平,这说明生物在长期演化过程中,所获得的对环境变化的一种适应能力。平原动物... 采用透射电镜对平原实验兔狗进入高原和高原羊移居平原的肾ATP_(ase)活性变化进行对比观察。结果提示:未迁之前的平原与高原动物肾ATP_(ase)活性处于相似水平,这说明生物在长期演化过程中,所获得的对环境变化的一种适应能力。平原动物进入高原后的翌日肾ATP_(ase)活性处于被抑制状态,随海拔增高,渐趋严重,这表明急性高原低氧可致肾小管重吸收功能低下,它们进入高原第7天肾ATP_(ase)活性得到部分恢复。高原动物移居平原1月,肾ATP_(ase)活性与平原动物的水平相似,45天后它们又重返高原的第10天,肾ATP_(ase)活性仍降低。因此动物处于不同海拔地区,机体通过高灵敏的自我调节,才能保持机体的动态平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肾小管 上皮 腺苷三磷酸 高原
下载PDF
胶体金-酶联雌二醇法、酶联雌二醇法和单克隆抗体免疫组化法的比较 被引量:1
12
作者 尤志学 程宝庚 +2 位作者 毕玉澄 王玲 徐维璐 《南京医科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1年第2期168-169,F001,共3页
目的 :进一步验证作者自行设计的胶体金 -辣根过氧化物酶 -雌二醇 (CG- HRP- E2 )标记组织内雌激素受体技术的可靠性和准确性。方法 :采用 CG- HRP- E2 与酶联雌二醇 (E2 - HRP)法、单克隆抗体免疫组化法 ,通过电子显微镜在细胞超微结... 目的 :进一步验证作者自行设计的胶体金 -辣根过氧化物酶 -雌二醇 (CG- HRP- E2 )标记组织内雌激素受体技术的可靠性和准确性。方法 :采用 CG- HRP- E2 与酶联雌二醇 (E2 - HRP)法、单克隆抗体免疫组化法 ,通过电子显微镜在细胞超微结构水平上研究了子宫内膜组织内的雌激素受体。结果 :3种方法标记的雌激素受体主要分布在细胞核内 ,少部分分布在胞质中 ,其结果完全是一致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胶体金 电子显微镜 酶联雌二醇法 单克隆抗体 免疫组化法
下载PDF
外源性胰磷脂酶A_2对大鼠中枢作用的研究 被引量:1
13
作者 钱祝银 刘训良 +3 位作者 苗毅 杜竞辉 武正炎 程宝庚 《南京医科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2000年第6期429-430,479,共3页
目的 探讨胰磷脂酶 A2 (phospholipase A2 ,PL A2 )在胰性脑损害发生发展中的作用。方法 对 SD大鼠进行 PL A2血管内及脑内注射 ,应用苏木精 -伊红染色、髓鞘特染 (Klurer and barrera,KB法 )及电镜检查研究观察 PL A2 对动物脑脊髓... 目的 探讨胰磷脂酶 A2 (phospholipase A2 ,PL A2 )在胰性脑损害发生发展中的作用。方法 对 SD大鼠进行 PL A2血管内及脑内注射 ,应用苏木精 -伊红染色、髓鞘特染 (Klurer and barrera,KB法 )及电镜检查研究观察 PL A2 对动物脑脊髓的作用。结果  1以每 10 0 g体重 80 U PL A2 经血管内注射后 ,6 h脑脊髓即见局灶性脱鞘 ,板层结构局部紊乱及神经元固缩等 ;2 4h病变达高峰 ,髓鞘板层结构消失 ,呈弥漫性脱鞘 ,严重变性、融合、空泡化 ,小胶质细胞增生 ,脑软化 ;超微病理同时发现线粒体肿胀 ,粗面内质网脱颗粒等 ;至第 11天上述病变依然存在 ,但似有减轻。2脑组织对 PL A2 极为敏感 ,低浓度 PL A2 脑内注射即可致脱鞘损害。结论 血中过量的 PL A2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胰磷脂酶 脑脊髓 多发性脱骨髓鞘 胰性脑损害
下载PDF
小白鼠腘淋巴结淋巴窦的超微结构 被引量:1
14
作者 郭仁强 赵笃德 +4 位作者 沙家豪 徐文山 程宝庚 张玉华 岳培龙 《解剖学报》 CAS 1986年第1期74-78,122,共6页
我们观察了幼年小白鼠腘淋巴结淋巴窦的超微结构,窦壁由腔面向外一般出3层构成:(1)一层连续的内皮;(2)由一薄层细胞间质构成的基膜;(3)一层外膜网状细胞及其扁平的突起。内皮细胞核扁圆,异染色质细小,核仁不明显,胞质极薄,含粗面内质网... 我们观察了幼年小白鼠腘淋巴结淋巴窦的超微结构,窦壁由腔面向外一般出3层构成:(1)一层连续的内皮;(2)由一薄层细胞间质构成的基膜;(3)一层外膜网状细胞及其扁平的突起。内皮细胞核扁圆,异染色质细小,核仁不明显,胞质极薄,含粗面内质网极少,而有大量的吞饮小泡。细胞邻接处相互重叠或嵌合,有20nm宽的间隙相隔。有的地方可见不发达的细胞连接。当巨噬细胞或淋巴细胞穿越内皮时,可出现临时性间隙,内皮边缘与穿越细胞相贴。基膜由电子透明的无定形基质及细的胶原原纤维构成。外膜网状细胞的核异染色质较多,核仁明显,胞质丰富,含许多粗面内质网而很少吞饮小泡。外膜网状细胞之间常见0.5μm宽的间隙。在窦腔内有巨噬细胞、淋巴细胞及星状的网状细胞等。由于小白鼠腘淋巴结的淋巴窦小,故窦内星形的网状细胞很少,其超微结构特点,与外膜网状细胞及淋巴组织内的网状细胞相似,在突起的切面上,常见包有小束的胶原原纤维。巨噬细胞较多,形态不规则,常贴附于内皮细胞表面,核椭圆,常有凹陷,胞质丰富,含许多溶酶体。在取材前1h,于足垫注射中国墨汁的小鼠,巨噬细胞吞噬了大量粗的墨汁颗粒。本文认为,淋巴窦壁可能具有一定的屏障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淋巴小结 淋巴窦壁 超微结构 内皮 基膜 外膜网状细胞 巨噬细胞
原文传递
养阴活血方对家兔儿茶酚胺动脉内皮损伤的保护作用 被引量:2
15
作者 倪正 蔡雪珠 +3 位作者 张珊珊 吴尧忠 程宝庚 李鸿英 《江苏中医》 北大核心 1998年第9期45-46,共2页
采用给予家兔注射肾上腺素与去甲肾上腺素制备动脉内皮损伤病理模型的方法,观察由养阴活血方药提取制备的注射液对动脉内皮的影响。结果表明:养阴活血方有明显对抗儿茶酚胺引起的动脉内皮超微结构损伤及分泌功能紊乱的作用。
关键词 养阴活血方 内皮损伤 实验研究 血管疾病
下载PDF
内毒素血症犬肾功能和超微结构的变化 被引量:1
16
作者 王笑云 程宝庚 +1 位作者 周丽玲 范字模 《中国病理生理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89年第3期178-181,共4页
我们研究了内毒素对狗肾脏功能和超微结构的影响。实验结果表明,注射后肾功能立即减退。在注射后4小时,血尿素氮、肌酐与对照组相比明显增高,尿渗透压尿钠,尿/血渗透压比值均明显降低。在注射内毒素后1、2、8小时也出现类似变化。电镜... 我们研究了内毒素对狗肾脏功能和超微结构的影响。实验结果表明,注射后肾功能立即减退。在注射后4小时,血尿素氮、肌酐与对照组相比明显增高,尿渗透压尿钠,尿/血渗透压比值均明显降低。在注射内毒素后1、2、8小时也出现类似变化。电镜观察肾小球基本正常。近曲小管变化有局部的刷状缘微绒毛歪曲、部分脱落入管腔。腺粒体肿胀并伴小块雾状致密影。近曲小管细胞基底和侧突减少、变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内毒素 血症 肾功能 超微结构
下载PDF
子宫内膜雌激素受体的胶体金标记技术 被引量:1
17
作者 王玲 程宝庚 +4 位作者 徐维璐 邓枚 蔡苏 尤志学 王淑玉 《南京医学院学报》 CSCD 1991年第4期333-334,共2页
三十多年来,很多学者一直用生化法、组织化学法、辣根过氧化物酶标记抗体法及E_2-HRP(酶联雌二醇)亲和组化法测定子宫内膜雌激素受体,但都缺乏精确的定位和定量研究。有的作者用ER单克隆抗体免疫组化法检测细胞核内的雌激素受体,但不能... 三十多年来,很多学者一直用生化法、组织化学法、辣根过氧化物酶标记抗体法及E_2-HRP(酶联雌二醇)亲和组化法测定子宫内膜雌激素受体,但都缺乏精确的定位和定量研究。有的作者用ER单克隆抗体免疫组化法检测细胞核内的雌激素受体,但不能解释胞质内有雌激素受体的存在,且该单克隆抗体国内无供应,进口价格昂贵。为此我们设计了一种CG-E_2-HRP(colloid gold-雌二醇-辣根过氧化物酶)与标本中的雌激素受体(ER)结合的技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胶体金 子宫内膜 雌激素 受体
原文传递
γ-干扰素抗孕鼠弓形虫感染子宫及胎盘部位的超微结构研究 被引量:3
18
作者 陈炳兰 王海琦 +3 位作者 王玲 卢勤 周丽玲 程宝庚 《江苏药学与临床研究》 2003年第3期3-6,共4页
目的 探讨IFN γ对弓形虫感染之孕鼠的免疫保护作用。方法 弓形虫感染 (感染后 72h)及感染前 2 4h加用IFN γ的孕鼠 ,均于受孕 18d脱臼处死 ,取子宫及胎盘组织 ,包埋切片 ,然后经透射电镜观察免疫活性细胞及弓形虫的形态、超微结构的... 目的 探讨IFN γ对弓形虫感染之孕鼠的免疫保护作用。方法 弓形虫感染 (感染后 72h)及感染前 2 4h加用IFN γ的孕鼠 ,均于受孕 18d脱臼处死 ,取子宫及胎盘组织 ,包埋切片 ,然后经透射电镜观察免疫活性细胞及弓形虫的形态、超微结构的改变。结果 IFN γ使用组子宫及胎盘组织中虫体数明显减少 ,活化巨噬细胞增多且杀虫活性明显增强 ,细胞内虫体大多细胞器蜕变、崩解 ,有的虫体崩解呈絮状 ,有的呈无结构的团块状。结论 IFN γ可明显增强免疫活性细胞的功能 ,对弓形虫感染的孕鼠具有一定的免疫保护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Γ-干扰素 弓形虫感染 子宫 胎盘部位 超微结构 研究 胎盘组织
下载PDF
显示电镜酶细胞化学技术的几点体会 被引量:1
19
作者 周丽玲 程宝庚 《南京医学院学报》 CSCD 1991年第4期335-336,共2页
电镜酶细胞化学是正在发展中的技术,至今只有近30年的历史。由于酶细胞化学的技术比较复杂,影响因素较多,方法也不够稳定,所以迄今在全国电镜室均未普遍开展。近几年来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特别在生物医学中人们正注意把传统的形态描述... 电镜酶细胞化学是正在发展中的技术,至今只有近30年的历史。由于酶细胞化学的技术比较复杂,影响因素较多,方法也不够稳定,所以迄今在全国电镜室均未普遍开展。近几年来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特别在生物医学中人们正注意把传统的形态描述与功能相结合起来的要求越来越引起人们的关注,并且有一些方法已开始在临床诊断和研究中使用。作者自1984年则开始探索超微结构细胞化学实验工作,并付之应用。如我们对AKP(碱性磷酸酶)、5′-Nase(5′-核苷酸酶)、MPO(髓过氧化物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电子显微镜 酶细胞化学
原文传递
蛙粪霉病1例
20
作者 薛筑云 骆丹 +2 位作者 程宝庚 余美玲 梅亚灵 《临床皮肤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B12期85-90,共6页
报告1例来自江苏省的蛙粪霉病临床经过:包括皮质类固醇和伊曲康唑作用下的病理生理学、组织病理学演变过程;光镜和电镜下,真菌的形态和结构特征。调查了可疑传染源。研究结果表明:(1)蟾蜍是可能的传染源,真菌反复接种于破损皮肤是... 报告1例来自江苏省的蛙粪霉病临床经过:包括皮质类固醇和伊曲康唑作用下的病理生理学、组织病理学演变过程;光镜和电镜下,真菌的形态和结构特征。调查了可疑传染源。研究结果表明:(1)蟾蜍是可能的传染源,真菌反复接种于破损皮肤是可能的入侵途径。(2)使用皮质类固醇期间,由于炎症反应被抑制,临床表现相对静止。机体虽有防御反应,病灶内致病菌仍然繁殖旺盛,一定条件下发生了病灶播散。(3)伊曲康唑治疗3天见效,3周真菌被清除,8周显效,6个月治愈。药物破坏真菌细胞膜,引起抑菌和杀菌。大量真菌崩解后,促发强烈的急性炎症反应,因而真菌被清除,病灶吸收和修复。演变过程q一形成的脓肿干¨纤维化结节,辅助相应的手术治疗,缩短了疗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蛙粪霉病 炎症反应 治疗 真菌学 伊曲康唑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3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