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86篇文章
< 1 2 5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岩土工程施工中基坑边坡失稳及加固处理技术研究
1
作者 程强强 《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文摘版)工程技术》 2024年第2期0192-0195,共4页
因为不同地区的地质条件会各不相同,岩石、土壤的性质、结构以及层理等因素会对基坑边坡的稳定性产生不同的影响,同样增加基坑边坡失稳风险的还有地震、地质的构造、水文地质等因素。除了这些不可抗因素,城市化进程对土地开发利用的需... 因为不同地区的地质条件会各不相同,岩石、土壤的性质、结构以及层理等因素会对基坑边坡的稳定性产生不同的影响,同样增加基坑边坡失稳风险的还有地震、地质的构造、水文地质等因素。除了这些不可抗因素,城市化进程对土地开发利用的需求不断增加,使建筑物不得不在有限的空间内建设更多的基础设施,这就需要更深的基坑和更陡峭的边坡来作为支撑,同时增加的是基坑边坡失稳的可能性。基坑边坡失稳会造成工地的事故、人员的伤亡以及环境的污染,因此迫切的需要关于加固处理技术的研究,来保障施工的安全和环境的友好。由此可见,对基坑边坡失稳及加固处理技术的研究是为了提高基坑施工的安全性、稳定性和经济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岩土工程 基坑边坡 失稳 加固
下载PDF
玻璃纤维改性煤基固废胶结充填材料性能研究
2
作者 程强强 汪浩东 +3 位作者 阴琪翔 赵明翔 姚越 闫宝峰 《矿业安全与环保》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161-167,174,共8页
基于煤矸石、粉煤灰等煤基固废再生资源利用和胶结充填材料性能优化问题,研究了玻璃纤维掺量、长度和养护龄期对煤基固废胶结材料输送性能和力学性能的影响规律,探讨了玻璃纤维增强机理。实验结果表明:玻璃纤维改性煤基固废胶结材料坍... 基于煤矸石、粉煤灰等煤基固废再生资源利用和胶结充填材料性能优化问题,研究了玻璃纤维掺量、长度和养护龄期对煤基固废胶结材料输送性能和力学性能的影响规律,探讨了玻璃纤维增强机理。实验结果表明:玻璃纤维改性煤基固废胶结材料坍落度随纤维长度和掺量的增大而减小,但均大于200 mm,满足输送性能要求;抗压强度和抗拉强度随纤维长度的增大呈先增高后降低,随纤维掺量的增加而增高的变化规律;当玻璃纤维长度为6 mm、掺量为0.3%时,质量分数为79%的煤基固废胶结材料的综合性能最佳;玻璃纤维改性煤基固废胶结材料水化反应后,生成的针状和团状产物填充了材料细小裂隙且附着于纤维表面,能够有效提高材料的力学性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煤基固废 玻璃纤维 胶结材料 充填材料 输送性能 力学性能 微观结构
下载PDF
一种新型预制装配式免拆模板设计与开发
3
作者 程强强 姚越 《江苏建筑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2024年第1期1-4,共4页
为克服传统建筑模板施工质量不高、工序多、周转率低和现场环境乱等质量缺陷,在总结现有免拆模板的基础上设计、开发了一种可实现装饰装修一体化的新型预制装配式免拆模板。本文介绍了新型装配式免拆模板的基本构造及施工要点,为新型装... 为克服传统建筑模板施工质量不高、工序多、周转率低和现场环境乱等质量缺陷,在总结现有免拆模板的基础上设计、开发了一种可实现装饰装修一体化的新型预制装配式免拆模板。本文介绍了新型装配式免拆模板的基本构造及施工要点,为新型装配式免拆模板的推广应用提供一定的借鉴和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预制装配式 免拆模板 施工工艺 构造
下载PDF
《桩基础施工与检测》课程教学改革初探 被引量:2
4
作者 程强强 吴迪 《铜陵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2016年第2期94-95,98,共3页
文章分析了《桩基础施工与检测》课程性质,探析了课程教学改革目标和方法,以基础工程技术专业2014级某班级为例进行教学改革效果总结分析。课程改革效果分析表明:学生学习积极性、对专业知识的掌握、独立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以及综... 文章分析了《桩基础施工与检测》课程性质,探析了课程教学改革目标和方法,以基础工程技术专业2014级某班级为例进行教学改革效果总结分析。课程改革效果分析表明:学生学习积极性、对专业知识的掌握、独立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以及综合素质均有不同程度的提高,对高职相近专业课程教学改革具有一定的参考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桩基础施工与检测》 教学改革 考核方式 微课 改革效果
下载PDF
高职品牌专业课程建设与实践研究 被引量:1
5
作者 程强强 《辽宁高职学报》 2017年第10期69-71,共3页
以江苏建筑职业技术学院建筑工程技术品牌专业为例,分析了高职品牌专业课程建设的必要性,探讨了高职品牌专业课程建设的现状和内涵,阐述了高职品牌专业课程实施的详细过程,提出了课程的建设与实践是高职品牌专业形成与建立的根基。旨在... 以江苏建筑职业技术学院建筑工程技术品牌专业为例,分析了高职品牌专业课程建设的必要性,探讨了高职品牌专业课程建设的现状和内涵,阐述了高职品牌专业课程实施的详细过程,提出了课程的建设与实践是高职品牌专业形成与建立的根基。旨在为同类高职品牌专业课程建设与实践提供合理化建议,以期更好的树立和推广专业品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职教育 品牌专业 课程建设 教学实践
下载PDF
地铁隧道结构位移远程实时监测及数据处理技术 被引量:6
6
作者 邢卫民 张敏 +1 位作者 程强强 彭磊 《现代城市轨道交通》 2011年第6期86-88,共3页
地铁运营期间隧道结构的实时监测,是保证列车安全运行的重要技术手段。将静力水准仪和位移计结合起来,建立一个全方位的位移(变形)实时监测系统,很好地解决了地铁隧道运营安全监控问题。由于列车振动及空气动力的影响,会使传感器发生震... 地铁运营期间隧道结构的实时监测,是保证列车安全运行的重要技术手段。将静力水准仪和位移计结合起来,建立一个全方位的位移(变形)实时监测系统,很好地解决了地铁隧道运营安全监控问题。由于列车振动及空气动力的影响,会使传感器发生震荡,导致监测信号当中含背景噪声,利用小波分析技术很好地消除了背景噪声,保证了监测数据的准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铁 隧道 位移 变形 监测 数据处理 小波分析
下载PDF
水泥加固淤泥土力学与抗海水腐蚀性能研究
7
作者 阴琪翔 侯明姣 +1 位作者 程强强 张梦钵 《化学工程师》 CAS 2024年第2期78-82,共5页
为了分析水泥掺量和海水腐蚀对水泥加固淤泥土力学性能的影响规律,制备了水泥掺量为4%、8%、12%、16%和20%水泥加固淤泥土试件,分别经历了0、2、5、8、12、18次海水腐蚀干湿循环后,测试试件的单轴抗压强度、内聚力和内摩擦角,分析水泥... 为了分析水泥掺量和海水腐蚀对水泥加固淤泥土力学性能的影响规律,制备了水泥掺量为4%、8%、12%、16%和20%水泥加固淤泥土试件,分别经历了0、2、5、8、12、18次海水腐蚀干湿循环后,测试试件的单轴抗压强度、内聚力和内摩擦角,分析水泥掺量和海水腐蚀对水泥加固淤泥土力学性能的影响规律。研究结果表明,(1)随着水泥掺量的增大,水泥加固淤泥土的单轴抗压强度和内聚力呈线性增大,而内摩擦角呈指数衰减;(2)随着海水干湿循环次数的增加,水泥加固淤泥土的抗压强度、内聚力和内摩擦角均呈现不断变小的变化规律;(3)水泥掺量的增大能够有效提高加固淤泥土的抗海水腐蚀能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泥加固淤泥土 干湿循环 力学特性 抗海水腐蚀性能
下载PDF
高掺量粉煤灰淤泥固化土无侧限抗压强度试验研究
8
作者 程强强 姚越 +1 位作者 崔胥阳 阴琪翔 《新型建筑材料》 2023年第10期117-120,共4页
为实现固废粉煤灰改性淤泥资源化利用,通过无侧限抗压强度试验研究了粉煤灰掺量、养护龄期对淤泥固化土力学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随粉煤灰掺量的增加、养护龄期的延长,淤泥固化土的抗压强度和变形模量均有不同程度的提高;在高掺量粉煤... 为实现固废粉煤灰改性淤泥资源化利用,通过无侧限抗压强度试验研究了粉煤灰掺量、养护龄期对淤泥固化土力学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随粉煤灰掺量的增加、养护龄期的延长,淤泥固化土的抗压强度和变形模量均有不同程度的提高;在高掺量粉煤灰条件下,粉煤灰早期火山灰效应和水化效应对淤泥固化土的强度提升不明显,34.5%高掺量粉煤灰、90 d长养护龄期条件下强度增幅最显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掺量粉煤灰 固化淤泥 无侧限抗压强度 应力-应变关系
下载PDF
施肥对毛红椿幼林生长及叶片生理特征的影响 被引量:1
9
作者 潘俊彬 刘远生 +5 位作者 张露 程强强 王健 贾婷 吴云燕 郭春兰 《广西植物》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147-156,共10页
为了探究珍贵树种毛红椿对施用不同肥料不同用量的响应,该文以毛红椿幼林为研究对象,设置氮肥(N)、磷肥(P)、复合肥(CF)及缓释肥(SRF)4种肥料3个施肥水平(高、中、低),研究施肥对毛红椿幼林生长和叶片养分、生理的影响。结果表明:(1)施... 为了探究珍贵树种毛红椿对施用不同肥料不同用量的响应,该文以毛红椿幼林为研究对象,设置氮肥(N)、磷肥(P)、复合肥(CF)及缓释肥(SRF)4种肥料3个施肥水平(高、中、低),研究施肥对毛红椿幼林生长和叶片养分、生理的影响。结果表明:(1)施肥均可促进毛红椿树高和胸径生长,氮肥和复合肥效果更明显,氮肥处理的4年生毛红椿平均树高、平均胸径、平均材积较不施肥(CK)分别提高了15.0%、21.9%、67.5%,其中低氮肥(N1)处理的胸径年均生长量最大(2.99 cm),复合肥处理的平均树高、平均胸径、平均材积较CK分别提高了16.7%、19.2%、54.3%。高缓释肥(SRF3)和低磷肥(P1)分别在第4年树高、胸径的年增长量达到最大(分别为1.96 m、2.33 cm)。(2)施肥显著增加了毛红椿叶片叶绿素含量和非结构性碳水化合物含量,氮肥显著促进可溶性糖合成而磷肥显著促进淀粉合成。(3)N1和磷肥分别显著促进毛红椿叶片氮和磷含量的提高,磷肥、复合肥和氮肥均可显著提高叶片钾含量。(4)主成分分析结果表明,施肥促进生长效果依次为氮肥>复合肥>磷肥>缓释肥>不施肥,其中N1即100 g·plant-1·year-1的综合评价值最高。综合施肥成本和效益,施氮肥或复合肥能有效促进毛红椿幼林生长发育,推荐幼林期每年每株施100 g氮肥即可。该研究结果可为毛红椿造林初期林木养分管理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毛红椿 幼林 施肥 生长 生理
下载PDF
长期动载作用下风积沙低路堤动力响应研究
10
作者 刘大鹏 杨晓华 +2 位作者 王婧 程强强 刘梦溪 《武汉理工大学学报(交通科学与工程版)》 2023年第4期694-698,704,共6页
文中利用1∶1风积沙低路堤道路结构模型,进行10万次循环荷载作用下风积沙低路堤模型试验,测试了低路堤的动应力和动应变.结果表明:在长期动荷载作用下,风积沙低路堤的动应力随着深度增加非线性衰减且衰减规律受荷载作用次数的影响较小.... 文中利用1∶1风积沙低路堤道路结构模型,进行10万次循环荷载作用下风积沙低路堤模型试验,测试了低路堤的动应力和动应变.结果表明:在长期动荷载作用下,风积沙低路堤的动应力随着深度增加非线性衰减且衰减规律受荷载作用次数的影响较小.随着荷载作用次数的增加,低路堤内动应力和动应变均会产生累积效应,荷载作用10万次时风积沙低路堤动应力与初始时刻动应力的比值最大约为1.2,动应变与初始时刻动应变的比值最大约为3.3.基于动应力的累积规律和衰减规律,提出了长期动荷载作用下风积沙低路堤任意深处动应力的计算模型,并通过试验结果验证了计算模型的适用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风积沙低路堤 模型试验 长期动载 动力响应 计算模型
下载PDF
车辆荷载作用下风积沙和砾类土低路堤响应差异性研究
11
作者 刘大鹏 王婧 +1 位作者 程强强 刘梦溪 《岩土工程技术》 2023年第4期443-448,共6页
风积沙和砾类土是新疆绿洲–荒漠区常用的路基填料,为探明车辆荷载作用下风积沙和砾类土低路堤应力和应变响应的差异,分别采用风积沙和砾类土作为填料建立低路堤1∶1足尺模型,进行了地基含水率分别为18%、23%和28%的静载、短时动载和长... 风积沙和砾类土是新疆绿洲–荒漠区常用的路基填料,为探明车辆荷载作用下风积沙和砾类土低路堤应力和应变响应的差异,分别采用风积沙和砾类土作为填料建立低路堤1∶1足尺模型,进行了地基含水率分别为18%、23%和28%的静载、短时动载和长时动载作用下低路堤模型试验。试验结果表明,长时动载作用下低路堤应力和应变最大,短时动载作用下应力和应变最小。静载、短时动载和长时动载作用下砾类土和风积沙低路堤的应力均随着深度的增加而衰减,砾类土低路堤衰减速度较快。距路基顶面0.6~1.0 m处存在应力响应分界点,路基顶面至分界点段砾类土低路堤的应力大于风积沙低路堤,分界点以下风积沙低路堤的应力大于砾类土低路堤。砾类土低路堤各结构层的应变均小于风积沙低路堤,随着地基含水率的增加风积沙低路堤地基部分应变增加值较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低路堤 砾类土 风积沙 应力 应变
下载PDF
不同种源/家系毛红椿连年生长性状变异及早期选择
12
作者 吴云燕 张露 +6 位作者 刘远生 程强强 苏仁峰 潘俊彬 刘军 刘玮 马际凯 《江西农业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106-117,共12页
【目的】对毛红椿种源家系幼林生长性状差异进行研究,筛选早期生长性状优良的毛红椿种源/家系,揭示其地理变异规律,以推进毛红椿遗传改良工作。【方法】以毛红椿5个种源11个家系为研究对象,调查树高、胸径等生长性状,对不同种源/家系生... 【目的】对毛红椿种源家系幼林生长性状差异进行研究,筛选早期生长性状优良的毛红椿种源/家系,揭示其地理变异规律,以推进毛红椿遗传改良工作。【方法】以毛红椿5个种源11个家系为研究对象,调查树高、胸径等生长性状,对不同种源/家系生长性状进行遗传变异分析及相关性分析,并利用遗传增益进行优良种源/家系选择。【结果】毛红椿早期生长性状在种源、家系间均存在极显著差异(P<0.01);14号家系(江西宜丰)在树高、胸径、材积等方面表现最好且生长最快,1号家系(安徽泾县)和4号家系(安徽泾县)生长相对较慢,且2号、13号、14号、15号的连年生长量靠前;树高、胸径和材积的变异系数分别为25.39%~32.74%、31.94%~36.55%、80.81%~91.21%,5年生毛红椿测定林的变异系数为材积>胸径>树高,其遗传力分别为0.586~0.894、0.749~0.852、0.643~0.780;相关性分析结果表明,除生长性状与无霜期,5年生枝下高与经度、年均降水量的相关性未达显著外,各生长性状之间相关性达极显著水平(P<0.01),各生长性状与经纬度呈现极显著负相关(P<0.01),与年均气温、年均降水量呈现极显著正相关(P<0.01)。根据主成分分析结果进行综合评价,初步选出3个优良家系(12号、13号、14号),其中14号家系树高、胸径、材积的遗传增益分别为14.94%、16.59%、38.20%。【结论】毛红椿的生长性状在种源和家系间都存在着丰富的遗传变异,在地理上呈现明显的“双向渐变型”。初步筛选的14号(江西宜丰)家系不仅生长优良,且有着较高的遗传增益,可作为推广使用的首选家系,可以为毛红椿选育工作提供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毛红椿 生长性状 遗传变异 种源/家系选择
下载PDF
基于CT数据融合的三维可视化技术及数字虚拟诊疗在肾上腺肿瘤的应用研究
13
作者 张云浩 范凯 +4 位作者 黄从军 程强强 王官燕 肖友平 梅傲冰 《中国临床解剖学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201-207,共7页
目的 探讨基于CT断层扫描影像数据融合的三维可视化技术及数字泌尿外科虚拟诊疗在肾上腺肿瘤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选取贵阳市第二人民医院泌尿外科2016年9月~2023年04月期间收治的肾上腺肿瘤手术患者进行回顾性分析。共纳入病例19例,三... 目的 探讨基于CT断层扫描影像数据融合的三维可视化技术及数字泌尿外科虚拟诊疗在肾上腺肿瘤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选取贵阳市第二人民医院泌尿外科2016年9月~2023年04月期间收治的肾上腺肿瘤手术患者进行回顾性分析。共纳入病例19例,三维重建肾上腺肿瘤(3D组)12例(男性3例,女性9例),平均年龄(44.92±13.28)岁。3D组12例患者均在术前使用增强CT影像数据进行三维重建,并使用重建模型了解肿瘤及占位位置,以及肿瘤处与血管及周围组织器官的关系,依据三维可视化模型制定手术计划、术中指导及进行医患沟通。未三维重建手术(CT组)7例(男性3例,女性4例),平均年龄(35.14±11.25)岁。比较两组患者的一般资料、手术方法、围手术期数据,并使用SPSS 26.0进行数据分析和处理。结果 19例手术中,18例手术均顺利完成,CT组1例手术因术前评估不够精确,术中发现肿瘤巨大、解剖关系复杂,无法显露完整肿瘤、中央静脉和肾静脉,转为开放手术。3D组患者的手术时间小于CT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一般资料(性别、年龄)、术中出血量、术后住院时间和拔除引流管时间相比,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三维可视化及实景重建技术是构建数字泌尿外科虚拟诊疗的重要基础,三维重建模型可以减少肾上腺肿瘤手术中的解剖迷失以实现术中精准切除,从而缩短手术时间。有利于降低手术风险,在泌尿外科具有较高的临床应用价值,值得进一步临床应用及推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三维可视化技术 数字虚拟诊疗 数字泌尿外科学 肾上腺肿瘤 实景重建
原文传递
‘泓森槐’组培育苗技术研究
14
作者 龚岚 伍明华 +3 位作者 汪海东 程强强 甘然 戴小英 《南方林业科学》 2023年第6期6-9,14,共5页
以刺槐新品种‘泓森槐’当年生半木质化茎段为材料,开展离体快繁技术研究,探寻其腋芽启动萌发、不定芽增殖、生根培养的培养基配方及炼苗移栽生长条件,获取最适培养方法。结果表明,‘泓森槐’初芽诱导、不定芽分化及植株生根最适培养条... 以刺槐新品种‘泓森槐’当年生半木质化茎段为材料,开展离体快繁技术研究,探寻其腋芽启动萌发、不定芽增殖、生根培养的培养基配方及炼苗移栽生长条件,获取最适培养方法。结果表明,‘泓森槐’初芽诱导、不定芽分化及植株生根最适培养条件为:腋芽诱导初代最佳培养基为M6;分化不定芽最佳培养基为L7;不定芽生根培养基为R8。初芽诱导率达90%,单个周期增殖系数5~6,15 d生根率达96.3%,根系呈辐射状,平均不定根5条以上,移栽成活率90%以上。研究结果可为‘泓森槐’规模化生产提供技术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泓森槐’ 茎段 丛生芽 增殖 生根
下载PDF
红花石蒜离体再生技术研究
15
作者 钟良涛 饶出林 +2 位作者 龚岚 蔡军火 程强强 《南方林业科学》 2023年第6期1-5,50,共6页
以3~5年生红花石蒜鳞茎为实验材料,研究不同激素处理和有机添加物对外植体诱导、增殖培养、生根培养的影响,筛选出红花石蒜高效组培再生体系。结果表明:采用双鳞片法,外植体进瓶诱导培养以MS+6-BA 5 mg·L^(-1)+IBA 3 mg·L^(-1... 以3~5年生红花石蒜鳞茎为实验材料,研究不同激素处理和有机添加物对外植体诱导、增殖培养、生根培养的影响,筛选出红花石蒜高效组培再生体系。结果表明:采用双鳞片法,外植体进瓶诱导培养以MS+6-BA 5 mg·L^(-1)+IBA 3 mg·L^(-1)培养基为宜,平均分化芽数为2.53个;愈伤组织进瓶诱导以MS+TDZ 10 mg·L^(-1)+NAA 1 mg·L^(-1)为宜,愈伤组织诱导率达69.05%。芽的增殖培养基为MS+6-BA 5 mg·L^(-1)+IBA 3 mg·L^(-1)+椰汁50 g·L^(-1)最佳,平均分化芽数为4.13个,芽数量多,生长健壮;愈伤组织分化不定芽培养基以MS+TDZ 20 mg·L^(-1)+NAA 1 mg·L^(-1)最好,平均分化芽数为12.83个。最适生根培养基为MS+IBA 1 mg·L^(-1),生根率达100%。通过小鳞茎诱导芽的直接再生和愈伤组织诱导芽的间接再生两种方式获得了红花石蒜离体再生体系,为红花石蒜良种快繁和遗传转化体系构建奠定技术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红花石蒜 离体再生 不定芽 生根
下载PDF
基于微磁的连续油管在线检测技术 被引量:16
16
作者 程强强 夏桂锁 +2 位作者 于润桥 东方 周兆明 《天然气工业》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7期109-114,共6页
连续油管作业技术已经在钻井、完井、防砂、试油、采油、修井、测井等井下作业领域得到了广泛应用,在线缺陷检测对于保证连续油管安全运行意义重大。为此,将微磁检测技术引入到连续油管管体的缺陷检测,采用电涡流检测技术来测量油管椭圆... 连续油管作业技术已经在钻井、完井、防砂、试油、采油、修井、测井等井下作业领域得到了广泛应用,在线缺陷检测对于保证连续油管安全运行意义重大。为此,将微磁检测技术引入到连续油管管体的缺陷检测,采用电涡流检测技术来测量油管椭圆度,并建立了油管缺陷的微磁检测等效磁导率计算模型、推导了5个参数计算油管椭圆度的方法。在此基础上研制了连续油管电磁检测系统样机,通过微磁检测装置上均匀安装的6个磁通门测磁传感器和用于椭圆度测量的6个电涡流传感器,获得6个所测量油管在圆周上的距离数据,把第6个涡流传感器用于对椭圆度测量结果进行校验。实验结果表明,该检测仪器的检测速度可达1m/s,缺陷分辨率为0.1mm,椭圆度检测精度高达1%;可对连续油管使用过程中常见的腐蚀、裂纹缺陷和椭圆度缺陷同时进行检测,检测速度快、效率高、稳定可靠。该项成果为连续油管的快速检测应用提供了技术保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连续油管 微磁检测 在线检测 电磁检测 等效磁导率 涡流检测 椭圆度 缺陷
下载PDF
桩芯水泥土对PRC支护管桩变形控制的影响
17
作者 吴志佳 杨烁 +5 位作者 张坤 刘翼 沈荣锋 程强强 吕安琪 姚越 《江苏建筑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2023年第4期1-7,共7页
等刚度代换是PRC支护管桩计算的常用方法,目前已有代换方法未考虑桩芯水泥土作用。为此,对考虑桩芯水泥土作用支护管桩的等刚度代换计算方法进行研究具有实际意义。以徐州某基坑工程为例,将支护管桩刚度与桩芯水泥土刚度进行叠加,进而... 等刚度代换是PRC支护管桩计算的常用方法,目前已有代换方法未考虑桩芯水泥土作用。为此,对考虑桩芯水泥土作用支护管桩的等刚度代换计算方法进行研究具有实际意义。以徐州某基坑工程为例,将支护管桩刚度与桩芯水泥土刚度进行叠加,进而将支护管桩等刚度代换为实心灌注桩。为凸显差异性,首先对无支撑情形进行计算,并与已有等刚度代换方法对比分析,然后应用该方法对案例中PCMW工法桩加水平支撑支护进行计算,并结合监测结果进行验证。分析结果表明:桩芯水泥土对支护桩抗弯刚度有一定作用,但影响较小,等刚度代换后计算结果与监测数据基本吻合。通过对考虑桩芯水泥土的PRC管桩等刚度代换计算方法进行研究,给出理论计算结果,以期为类似的基坑工程问题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基坑工程 PRC管桩 等刚度代换 水泥土
下载PDF
虚拟手术训练系统中软组织切割模型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5
18
作者 程强强 刘小平 徐少平 《中国生物医学工程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4期464-474,共11页
虚拟手术仿真训练系统(VSSTS)较好地解决了传统临床医生培训方法中存在的培训周期长、成本高和训练对象匮乏等方面的问题,是一种经济有效的替代训练方式。人体软组织切割作为各类实际手术中最为常见和核心的手术操作类型,对其进行逼真... 虚拟手术仿真训练系统(VSSTS)较好地解决了传统临床医生培训方法中存在的培训周期长、成本高和训练对象匮乏等方面的问题,是一种经济有效的替代训练方式。人体软组织切割作为各类实际手术中最为常见和核心的手术操作类型,对其进行逼真的模拟一直是虚拟手术仿真系统研究中的难点和热点问题。在简要介绍软组织切割模型发展历程后,分别从基于网格和无网格两大建模体系对目前已提出的多种软组织切割模型进行介绍,分析并总结各种建模方法的优缺点及其在各类虚拟手术仿真系统中的具体应用实例。除此之外,针对近年来新提出的混合模型进行分析,并从仿真效果与计算速度角度对未来的发展方向进行展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虚拟手术 软组织 切割模型 无网格 混合模型
下载PDF
光皮树无性繁殖技术研究进展
19
作者 陈平 龚岚 +3 位作者 周文才 程强强 陈健民 李升星 《现代园艺》 2023年第20期47-49,共3页
光皮树是一种十分有前景的木本油料树种,开发利用价值高。综述了光皮树的嫁接、扦插及组织培养等无性繁殖技术研究进展,并针对光皮树无性繁殖育苗技术研究进程中存在的问题,提出相关建设性建议,以供参考。
关键词 光皮树 无性繁殖 嫁接 扦插 组织培养
下载PDF
紫花含笑组培快繁体系建立 被引量:5
20
作者 程强强 戴小英 +2 位作者 宋晓琛 江香梅 肖复明 《林业科技开发》 北大核心 2014年第1期118-121,共4页
以紫花含笑无菌幼苗为材料,研究不同激素组合、光照强度以及移栽基质对诱导不定芽增殖、伸长、生根以及移栽存活的影响。结果表明:MS+0.5 mol/L 6-BA+0.1 mol/L IBA是紫花含笑不定芽的适宜增殖培养基,其不定芽诱导率达100.0%,平均不定芽... 以紫花含笑无菌幼苗为材料,研究不同激素组合、光照强度以及移栽基质对诱导不定芽增殖、伸长、生根以及移栽存活的影响。结果表明:MS+0.5 mol/L 6-BA+0.1 mol/L IBA是紫花含笑不定芽的适宜增殖培养基,其不定芽诱导率达100.0%,平均不定芽数5.2个;强光照有利于不定芽伸长生长;合适的生根培养基为1/2MS+3.0mg/L NAA,生根率91.5%,平均生根数为4.36条。组培苗适宜移栽时间在9月份前后,基质为黄心土或混合泥炭土,成活率均达80%以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紫花含笑 组培 生根 移栽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5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