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04篇文章
< 1 2 6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极端涝害条件下晚播对超强筋小麦济麦44产量与品质的影响
1
作者 陈雪燕 张荣亭 +6 位作者 程敦公 刘秀坤 单宝雪 蒲艳艳 刘国霞 刘建军 高欣 《山东农业科学》 北大核心 2024年第8期44-49,共6页
2021年度,山东发生极端涝害,小麦播期整体延迟。本研究以超强筋小麦济麦44为材料,设置5个播期,分析极端涝害条件下不同播期对济麦44产量和品质性状的影响。结果表明:冬前分蘖随播期推迟而明显减少;产量随播期推迟而降低,W_(1)处理(10月2... 2021年度,山东发生极端涝害,小麦播期整体延迟。本研究以超强筋小麦济麦44为材料,设置5个播期,分析极端涝害条件下不同播期对济麦44产量和品质性状的影响。结果表明:冬前分蘖随播期推迟而明显减少;产量随播期推迟而降低,W_(1)处理(10月25日播种)的最高,为8359.05 kg/hm^(2);穗粒数随播期推迟整体呈减少趋势;单位面积穗数和千粒重整体均呈先增加后减少趋势,W_(1)、W_(2)处理(11月5日播种)显著高于其他处理。W_(3)处理(11月15日播种)小麦籽粒各项品质指标整体较好;产量最高时(W_(1)),籽粒中各矿质元素含量均最低;籽粒品质较好时(W_(3)),各矿质元素含量相对也较高,尤其是K、Na、Zn、Se、Cu的含量均最高。综上得出,如遇极端天气,鲁中地区超强筋小麦济麦44的播期控制在11月15日之前时,晚播对其产量和品质的影响较小,可实现一定程度上的优质高产,并且对矿质元素含量的影响较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晚播 济麦44 生育期 产量 品质 矿质元素
下载PDF
冠层活性相关性状全基因组关联分析及其对产量性状遗传效应的解析
2
作者 李法计 程敦公 +10 位作者 余晓丛 闻伟锷 刘金栋 翟胜男 刘爱峰 郭军 曹新有 刘成 宋健民 刘建军 李豪圣 《中国农业科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4期627-637,共11页
【目的】冠层活性是反映作物生长发育的重要指标,发掘小麦冠层活性相关基因并分析其与产量性状的关系,为解析产量遗传结构和辅助育种提供理论支撑。【方法】以166份国内外小麦品种为材料,将其种植于河南安阳和安徽濉溪,结合已构建的包含... 【目的】冠层活性是反映作物生长发育的重要指标,发掘小麦冠层活性相关基因并分析其与产量性状的关系,为解析产量遗传结构和辅助育种提供理论支撑。【方法】以166份国内外小麦品种为材料,将其种植于河南安阳和安徽濉溪,结合已构建的包含326570个来源于小麦90K和660K SNP芯片标记的高密度整合物理图谱,对苗期和花后10 d归一化植被指数(NDVI-S和NDVI-10)及花后10 d旗叶叶绿素含量(Chl-10)进行关联分析,并与前期利用相同材料得到的产量相关性状结果进行比较。【结果】NDVI-S、NDVI-10和Chl-10在基因型、环境及基因型×环境互作间变异方差均达极显著(P<0.01)差异,广义遗传力(hb2)分别为0.81、0.81和0.91。分别检测到13、12和15个与NDVI-S、NDVI-10和Chl-10显著相关的位点,其中,有12、11和12个为新位点,5个位点与2个以上性状有关。166份小麦品种含有NDVI-S、NDVI-10和Chl-10优异等位基因数变幅分别为4-11、3-11和4-12,且随着优异等位基因数目增加其对应表型值呈递增趋势。NDVI-S与千粒重、粒长和粒宽显著正相关(P<0.01);Chl-10与产量和旗叶宽显著正相关(P<0.01),与单位面积穗数、株高和穗下节长显著负相关(P<0.01)。检测到7个同时与产量和冠层活性相关的多效性位点。【结论】NDVI-S可用于品种产量性状的选择,检测到的稳定位点和多效性位点可在开发标记后用于育种材料的检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小麦 冠层活性 产量 归一化植被指数 叶绿素含量 关联分析
下载PDF
2019—2020山东小麦区试品系55个基因的 等位基因分布 被引量:2
3
作者 李玮 张敏 +5 位作者 宋国琦 李玉莲 高洁 程敦公 李豪圣 李根英 《核农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期17-26,共10页
为分析2019—2020年山东省小麦区试参试品系携带优异等位基因情况,利用产量、品质、抗性、开花期等55个基因的64个竞争性等位基因特异性聚合酶链式反应(KASP)标记对126份参试品系进行分子标记检测。结果表明,90%以上KASP标记具有较好的... 为分析2019—2020年山东省小麦区试参试品系携带优异等位基因情况,利用产量、品质、抗性、开花期等55个基因的64个竞争性等位基因特异性聚合酶链式反应(KASP)标记对126份参试品系进行分子标记检测。结果表明,90%以上KASP标记具有较好的分型结果,可高效地进行基因型鉴定。20个基因的优异等位基因频率高于80%,包括Vrn-A1、Vrn-B1、Vrn-D1、Ppd-A1、Ppd-B1、Ppd-D1、Psy-D1、GluA3g、Rht-D1、Pinb-D1、TaCwi-A1-1、TaGW2-6B、TaSus1-7B、TaGASR7-A1、1-feh-w3、TaDreb-B1、PRRA1、PRR-B1、TaFT3-B1和TaMOT1-D1;26个基因的优异等位基因频率低于30%,包括Vp1-B1、Ppo-D1、TaPds-B1、Zds-A1、TEF-7A、Lr46、Glu-B3g、TaGS5-A1、TaCwi-4A、1B/1R、Rht-B1、Lr68、TaELF3-B1、Pina-D1、Sbwm1、TaPHS1、Pm21、COMT-3B、TaCKX-D1、TaSdr-B1、Pch1、Lr34、Yr15、Fhb1、TaMoc-7A和TaGS-D1,其中TaMoc-7A、Lr34、Fhb1、Pch1、Yr15和TaSdr-B1未检测到优异等位基因;9个基因的优异等位基因频率介于30%~80%,包括Pinb2-V、TaPod-A1、Lox-B1、Glu-A1、Glu-D1、TaGS2-B1、TaGW2-6A、TaSus1-7A和Lr14a。55个基因的优异等位基因型占比呈两极分化趋势。所有参试品系中仅济农CH03、CG086和济农CH01分别携带TaCKX-D1、Pm21和COMT-3B基因的优异等位基因,可作为基因供体用于粒重、抗白粉病和茎秆木质素含量改良和品种选育。本研究明确了126份参试品系的基因型信息,基本摸清了山东参试小麦品系在重要农艺性状基因上的等位基因分布特征,为分子标记辅助选择奠定了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小麦品系 分子标记 等位基因 区域试验
下载PDF
不同光合器官对小麦强势和弱势籽粒产量及蛋白质含量的影响 被引量:3
4
作者 程敦公 王灿国 +6 位作者 郭军 曹新有 刘成 李豪圣 刘爱峰 宋健民 刘建军 《华北农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S01期43-48,共6页
为了解不同光合器官对小麦籽粒特性的作用,以明确产量和品质的穗粒位差异。以中筋品种济麦22和强筋品种济麦229为材料,于2011-2012年小麦季种植于山东省农业科学院作物研究所济南试验基地,通过对穗部遮光或剪掉叶片等6个处理,研究了小... 为了解不同光合器官对小麦籽粒特性的作用,以明确产量和品质的穗粒位差异。以中筋品种济麦22和强筋品种济麦229为材料,于2011-2012年小麦季种植于山东省农业科学院作物研究所济南试验基地,通过对穗部遮光或剪掉叶片等6个处理,研究了小麦叶片与非叶光合器官对不同穗粒位籽粒粒数、粒质量和蛋白质含量的影响。结果表明,单个处理对2个品种强势粒和弱势粒千粒质量和蛋白质含量的影响大于对穗粒数的影响;同时包穗和减掉全部叶片可显著降低2个品种强势粒和弱势粒的穗粒数和千粒质量,并显著提高蛋白质含量。在单个处理条件下,剪掉旗叶对千粒质量和蛋白质含量的影响最大,其次为包穗处理。济麦22强势粒穗粒数以及强势粒和弱势粒千粒质量均高于济麦229,而济麦229的籽粒蛋白质含量更高。不同处理下,2个品种强势粒和弱势粒穗粒数和千粒质量的变化较一致,而蛋白质含量的变化与穗粒数和千粒质量相反。因此,提高叶片光合效率的同时,增强穗部等非叶器官的光合能力,对保证籽粒灌浆、培育高产稳产品种具有重要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强势粒 弱势粒 光合作用 千粒质量 高产
下载PDF
国审麦济麦22特征特性及配套栽培技术 被引量:6
5
作者 程敦公 李豪圣 +3 位作者 赵振东 刘建军 刘爱峰 宋健民 《山东农业科学》 2007年第6期115-116,共2页
关键词 小麦新品种 配套栽培技术 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 山东省农业科学院 特性 特征 植物新品种权 系谱法选育
下载PDF
CIMMYT小麦种质在山东麦区产量和品质性状评价及利用 被引量:3
6
作者 程敦公 王红日 +5 位作者 李豪圣 曹新有 宋健民 赵振东 刘爱峰 刘建军 《山东农业科学》 2014年第2期17-22,2,共6页
本试验对226份CIMMYT小麦种质的产量构成因素、籽粒品质、面筋特性、面团揉混特性和淀粉糊化特性等进行了研究分析。结果表明:226份CIMMYT小麦种质的每穗小穗数平均值为16.4个,与当地主推品种济麦22相当;穗粒数平均为41.9个,比济... 本试验对226份CIMMYT小麦种质的产量构成因素、籽粒品质、面筋特性、面团揉混特性和淀粉糊化特性等进行了研究分析。结果表明:226份CIMMYT小麦种质的每穗小穗数平均值为16.4个,与当地主推品种济麦22相当;穗粒数平均为41.9个,比济麦22多2.3个,最高达60.2个;千粒重平均为38.7 g。籽粒硬度较高,>90的有22份,最高为97。82.8%的材料其籽粒蛋白含量在12.5%~14.5%之间。大部分材料的沉淀值在37~46 ml之间,最大值为64.5 ml;沉淀值>40 ml的材料占66.9%,其中7份材料的沉淀值在60 ml以上。湿面筋含量变异幅度较大,在25.7%~57.2%之间;干面筋值的变异幅度较小,大部分材料集中在10~13 g,最大值为18.4 g;面筋指数高,>94%的材料占66.2%;筛选出湿面筋含量>35%、干面筋值>13.0 g、面筋指数在94%以上的材料10份。揉混仪参数峰值宽度变异幅度较大,在180~440 B.U.之间,有51份材料的峰值宽度>300 B.U.;8 cm峰宽分布集中在70~180 B.U.,最宽达320 B.U.;衰落角分布集中在6&#176;~16&#176;;筛选出峰值宽度300 B.U.以上、8 cm峰宽190 B.U.以上且衰落角<10&#176;的材料7份。淀粉RVA糊化特性的峰值粘度分布集中在2800~3400 cP之间,最高值达3887 cP;稀懈值集中在900~1200 cP;回升值集中在1200~1500 cP;筛选出峰值粘度高于3000 cP、稀懈值高于1300 cP且回升值<1300 cP的材料42份。筛选出的这些材料可作为山东省小麦育种和品质改良的优异亲本,并且部分材料已被用于小麦育种中。 展开更多
关键词 CIMMYT小麦种质 产量性状 品质特性
下载PDF
快速准确鉴定小麦1BL/1RS易位系新方法的研究 被引量:1
7
作者 程敦公 李豪圣 +3 位作者 肖永贵 宋健民 刘爱峰 刘建军 《华北农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B08期34-37,共4页
利用404份高代品系(试验Ⅰ)和175份山东省主栽品种及高代品系(试验Ⅱ),研究了1BL/1RS易位对小麦揉面参数的影响,探讨利用揉面特性鉴定1BL/1RS易位系的方法。结果表明,1BL/1RS易位导致小麦的揉面特性显著变劣,1BL/1RS易位系的揉面时间、... 利用404份高代品系(试验Ⅰ)和175份山东省主栽品种及高代品系(试验Ⅱ),研究了1BL/1RS易位对小麦揉面参数的影响,探讨利用揉面特性鉴定1BL/1RS易位系的方法。结果表明,1BL/1RS易位导致小麦的揉面特性显著变劣,1BL/1RS易位系的揉面时间、峰值带宽及峰后1 min带宽显著低于非1BL/1RS易位系,而衰落角和带宽比(峰值带宽/峰后1 min带宽)显著高于非1BL/1RS易位系。易位系的揉面谱带的主要特征为峰后1 min谱带急剧衰落并变窄,带宽比显著增大。带宽比1.6可作为判断易位系的有效指标,即大于或等于1.6为1BL/1RS易位系,小于1.6为非1BL/1RS易位系,准确率达85.2%(试验Ⅰ)和96.8%(试验Ⅱ)。因此,揉面图谱可作为快速有效鉴别1BL/1RS易位系的新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普通小麦 1BL/1RS易位 揉面特性
下载PDF
小麦新品种济麦22的特征特性与高产栽培技术 被引量:6
8
作者 程敦公 李豪圣 +3 位作者 赵振东 刘建军 刘爱峰 宋健民 《现代农业科技》 2007年第23期144-144,共1页
介绍小麦新品种济麦22的特征特性及其高产栽培技术,主要包括培肥地力、精细整地、适时播种、及时田间管理、适时收获等方面的内容,从而为该新品种的推广种植提供技术参考。
关键词 济麦22 特征特性 栽培技术
下载PDF
济麦22田间管理技术 被引量:3
9
作者 程敦公 李豪圣 +3 位作者 刘建军 宋建民 刘爱峰 赵振东 《现代农业科技》 2008年第22期198-199,共2页
介绍了济麦22冬前、春季和生育后期的田间管理技术,以期为济麦22的田间管理提供依据。
关键词 济麦22 田间管理 冬前 春季 后期
下载PDF
济麦44优质高效栽培技术
10
作者 程敦公 李豪圣 +4 位作者 曹新有 刘建军 刘爱峰 李法计 訾妍 《农业科技通讯》 2021年第10期246-247,262,共3页
济麦44是山东省农业科学院作物研究所选育的优质强筋小麦新品种。该品种含有1,7+8,5+10高分子量麦谷蛋白亚基,其面粉适合加工高档烘焙食品。本文作者围绕其特征特性,根据多年种植经验,总结出了一套优质配套栽培技术,为生产优质的小麦种... 济麦44是山东省农业科学院作物研究所选育的优质强筋小麦新品种。该品种含有1,7+8,5+10高分子量麦谷蛋白亚基,其面粉适合加工高档烘焙食品。本文作者围绕其特征特性,根据多年种植经验,总结出了一套优质配套栽培技术,为生产优质的小麦种子及粮食提供技术指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面包小麦 济麦44 栽培技术规程
下载PDF
山东省近年来审定小麦品种农艺和品质性状演变分析 被引量:71
11
作者 宋健民 戴双 +5 位作者 李豪圣 程敦公 刘爱峰 曹新有 刘建军 赵振东 《中国农业科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6期1114-1126,共13页
【目的】研究近年来山东省审定小麦品种的农艺性状和品质指标的演变情况,为小麦育种和生产提供借鉴。【方法】统计1999年至2010年山东省审定的55个小麦品种的18项农艺和品质指标,并对其演变情况和相关性进行了分析。【结果】山东省近年... 【目的】研究近年来山东省审定小麦品种的农艺性状和品质指标的演变情况,为小麦育种和生产提供借鉴。【方法】统计1999年至2010年山东省审定的55个小麦品种的18项农艺和品质指标,并对其演变情况和相关性进行了分析。【结果】山东省近年审定品种产量水平呈显著上升趋势,平均每年提高61.65 kg.hm-2,但产量三要素中单位面积穗数和穗粒数变化不明显,只有粒重呈显著上升的趋势,尽管相关系数非常低。生育期平均每年缩短0.57 d,株高、最大分蘖数呈下降趋势,成穗率逐年上升。高产品种单位面积穗数较多,成穗率显著较高,提高成穗率、增加单位面积穗数可能是进一步提高产量潜力的关键。山东省近年审定品种蛋白质和湿面筋含量指标相对较高,但Zeleny沉降值和稳定时间等指标相对较低,指标间不协调。籽粒容重、湿面筋含量和吸水率等指标呈逐年上升的趋势,蛋白质含量、形成时间和稳定时间呈下降的趋势。优质品种粒重显著较低,这也是提高其产量潜力的重点改良性状。总体来看,产量及农艺性状与品质指标负相关,但二者之间在一定范围内还是可以协调的,山东省小麦高产优质育种仍有相当大的空间,育种实践也证明了这一点。【结论】山东省近年来育成小麦品种产量水平稳步提高,中多穗品种更适合山东气候和生产条件,单位面积穗数接近600 m-2、穗粒数40粒、粒重40 mg以上。山东省近年来审定品种总体品质状况较差,而且各项品质指标非常不协调,小麦品质遗传改良研究急需加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山东省 小麦 产量 品质 演变
下载PDF
小麦直、支链淀粉和总淀粉含量的比色快速测定研究 被引量:47
12
作者 戴双 程敦公 +4 位作者 李豪圣 刘爱峰 刘建军 赵振东 宋健民 《麦类作物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3期442-447,共6页
为了快速准确地测定小麦直、支链淀粉含量,通过单波长法、双波长法、多波长法对比色法测定小麦直、支链淀粉含量进行了比较,并对影响测定结果的试验条件进行了优化和分析。结果表明,与马铃薯相比,小麦面粉直、支链淀粉-碘复合物吸收曲... 为了快速准确地测定小麦直、支链淀粉含量,通过单波长法、双波长法、多波长法对比色法测定小麦直、支链淀粉含量进行了比较,并对影响测定结果的试验条件进行了优化和分析。结果表明,与马铃薯相比,小麦面粉直、支链淀粉-碘复合物吸收曲线存在一定的差异。用单波长法、双波长法、多波长法测定小麦直、支链淀粉含量,均能得到相关性很高的回归方程。双波长和多波长法可以有效地排除其他物质的干扰,测定结果优于单波长法。多波长法测定复杂,结果计算繁琐,因此双波长法更适用于小麦直、支链淀粉含量的同时测定,其测定结果也优于多波长法。在双波长法中,小麦直链淀粉的适宜测定波长为630和486 nm,小麦支链淀粉的适宜测定波长为550和743 nm。溶液酸碱度pH值3.5左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小麦 淀粉含量 比色法 波长
下载PDF
播期和种植密度对超高产小麦‘济麦22’产量及其构成因素的影响 被引量:124
13
作者 李豪圣 宋健民 +5 位作者 刘爱峰 程敦公 王西芝 杜长林 赵振东 刘建军 《中国农学通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5期243-248,共6页
为给‘济麦22’大面积推广提供适宜栽培措施,选择4个生态区5个试验点,通过大田试验研究了播期和种植密度对该品种产量及其构成因素的影响。结果表明,播期对单位面积穗数、千粒重及产量产生显著的影响,但对穗粒数影响不大;种植密度对产... 为给‘济麦22’大面积推广提供适宜栽培措施,选择4个生态区5个试验点,通过大田试验研究了播期和种植密度对该品种产量及其构成因素的影响。结果表明,播期对单位面积穗数、千粒重及产量产生显著的影响,但对穗粒数影响不大;种植密度对产量及构其成因素均有显著影响。在一定范围内,‘济麦22’单位面积穗数随着播期的推迟而减少,随密度的增加而增加;穗粒数随播期的推迟而增加,随密度的增加而减少;千粒重随播期的推迟先增加后下降,随密度的增加而降低。产量构成因素稳定性分析发现环境差异对‘济麦22’千粒重影响较大,而对单位面积穗数和穗粒数影响较小。2008年4个生态区‘济麦22’适宜播期范围分别为:鲁南地区10月8日至14日、鲁东地区10月6日至12日、鲁北地区10月1日至7日、鲁西地区10月10日至16日;适宜种植密度范围为180×104/hm2-240×104/hm2。研究还表明,在中高肥或高肥地力条件下,增加粒重对充分发挥‘济麦22’高产潜力似乎更有效。因此,选择适宜播期播量的同时,应在栽培技术中注意采取相应的措施,获得足够的单位面积穗数的基础上,稳步提高粒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播期 种植密度 '济麦22’ 超高产
下载PDF
小麦远缘杂交现状、抗病基因转移及利用研究进展 被引量:26
14
作者 刘成 韩冉 +6 位作者 汪晓璐 宫文萍 程敦公 曹新有 刘爱峰 李豪圣 刘建军 《中国农业科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7期1287-1308,共22页
小麦近缘植物中含有丰富的抗病、抗逆和抗虫等基因,是小麦育种的优异基因源。通过远缘杂交可以将近缘植物优异基因转移给小麦,创制包括双二倍体或部分双二倍体、附加系、代换系和易位系等在内的小麦-近缘植物异染色体系。这些含小麦近... 小麦近缘植物中含有丰富的抗病、抗逆和抗虫等基因,是小麦育种的优异基因源。通过远缘杂交可以将近缘植物优异基因转移给小麦,创制包括双二倍体或部分双二倍体、附加系、代换系和易位系等在内的小麦-近缘植物异染色体系。这些含小麦近缘植物血缘的异染色体系是研究物种染色体行为与进化、基因定位与作图的重要素材,也是拓宽小麦的遗传基础、抵御小麦重要病虫害、增加小麦产量和提升小麦品质的重要物质基础。为了更加清晰地了解小麦远缘杂交概况及小麦近缘植物抗病基因向小麦的转移,也为今后小麦远缘杂交研究和种质资源的开发利用提供参考,文中对小麦族物种分类、小麦远缘杂交的定义与意义、小麦族山羊草属、黑麦属、偃麦草属、簇毛麦属、冰草属、大麦属、披碱草属、赖草属、新麦草属以及旱麦草属物种与小麦远缘杂交现状和异染色体系创制情况进行了概括,并对来源于小麦近缘植物被正式命名的17个抗条锈病基因、35个抗叶锈病基因、30个抗秆锈病基因、41个抗白粉病基因、3个抗赤霉病基因、1个抗麦瘟病基因、1个抗叶枯病基因、1个抗颖枯病基因、4个抗褐斑病基因、2个抗眼斑病基因、1个抗梭条花叶病基因、2个抗线条花叶病基因和2个抗禾谷类黄矮病基因向小麦的转移情况及其所在染色体的位置信息进行了归纳。小麦-黑麦1RS·1BL易位系、1RS·1AL易位系和小麦-偏凸山羊草2NS/2AS易位系等抗病优良种质的育成与利用在世界小麦育种史上做出了突出贡献,然而,这仅仅得益于对少数抗病基因的利用。与目前已经被命名的基因数量相比,被利用到小麦育种中的抗病基因相对较少。文中分析了当前已命名抗病基因利用情况比例偏低的原因,并对今后如何利用这些抗病基因提出了建议。同时,还列举了已克隆的源自小麦近缘植物的抗病基因,并对克隆这些基因的方法以及今后可能的研究热点进行了分析,认为加强无遗传累赘的小麦-近缘植物易位系的创制与应用仍可能是今后小麦育种材料创新与新品种培育的一个重要发力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小麦 远缘杂交 异染色体系 抗病基因 衍生品种
下载PDF
山东小麦品种更替过程中光合特性的演变 被引量:22
15
作者 彭芹 郭骞欢 +5 位作者 张西斌 程敦公 戴双 李豪圣 赵世杰 宋健民 《中国农业科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18期3883-3891,共9页
【目的】探讨山东小麦品种更替过程中光合性能的演变规律,为今后小麦育种提供指导。【方法】选用山东省建国以来8次品种更替过程中的8个主要推广品种,在大田试验条件下测定了生育后期旗叶的叶绿素含量、光合参数和叶绿素荧光参数,成熟... 【目的】探讨山东小麦品种更替过程中光合性能的演变规律,为今后小麦育种提供指导。【方法】选用山东省建国以来8次品种更替过程中的8个主要推广品种,在大田试验条件下测定了生育后期旗叶的叶绿素含量、光合参数和叶绿素荧光参数,成熟时生物学产量、籽粒产量和收获指数(Harvest index,HI)。【结果】山东小麦品种更替过程中,籽粒产量和HI呈正相关性,但生物学产量并没有显著增加。旗叶叶绿素含量、净光合速率(net photosynthetic rate,Pn)、气孔导度(stomatal conductance,Gs)、羧化效率(carboxylation efficiency,CE)、光系统Ⅱ(photosystemⅡ,PSⅡ)实际光化学效率(photochemical efficiency,ΦPSⅡ)和呼吸速率(respiratory rate,R)在开花期到花后10 d达到最大值,然后开始下降,1980年以后选育的品种下降的速率低于1980年以前的品种;生育后期小麦旗叶Pn的下降是由非气孔因素引起的,Pn的初期下降并不是由叶绿素含量的变化直接引起,在此过程中,光合暗反应的羧化酶起了重要作用;灌浆中后期Pn的进一步降低与叶绿素含量、ΦPSⅡ、非光化学淬灭(non-photochemical quenching,NPQ)等密切相关。品种更替过程中,叶绿素含量、Pn、Gs、CE、ΦPSⅡ等指标呈升高的趋势,叶片功能期延长,光合性能得到明显改善,这可能是籽粒产量提高的重要生理基础。但品种更替中呼吸速率呈升高的趋势,影响了同化产物的积累,不利于籽粒产量的提高。【结论】山东小麦品种更替过程中,叶片的光合能力提高,高光合持续期延长,HI和光能利用效率增加,综合性能的改善是品种更替过程中产量不断提高的生理基础。山东小麦品种HI仍有进一步改良的空间,但不能完全依赖株高的降低,必须综合考虑光能利用的各个环节,小麦高光效育种才有可能取得较大的突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小麦 品种演变 光合特性 籽粒产量 遗传改良
下载PDF
超高产广适小麦新品种济麦22产量形成分析 被引量:30
16
作者 宋健民 李豪圣 +4 位作者 戴双 刘爱峰 程敦公 刘建军 赵振东 《核农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6期1280-1285,1319,共7页
济麦22是山东省农业科学院作物研究所育成的超高产广适小麦新品种,用国家和省区试的多年实验数据和高产攻关的实打产量记录对该品种进行了产量形成及稳定性分析,以期为当前超高产小麦育种提供借鉴。结果表明,济麦22在连续2年的国家小麦... 济麦22是山东省农业科学院作物研究所育成的超高产广适小麦新品种,用国家和省区试的多年实验数据和高产攻关的实打产量记录对该品种进行了产量形成及稳定性分析,以期为当前超高产小麦育种提供借鉴。结果表明,济麦22在连续2年的国家小麦区域试验中均增产显著;株高72cm,高抗倒伏;成穗数40×104/667m2以上,穗粒数36粒以上,千粒重40g以上,产量3因素协调;适应度广,适应性强,静态和动态稳定性均较好。济麦22分蘖力强,自身调节能力非常强,在400~800kg/667m2产量水平范围内均有良好表现,最高产量789.9kg/667m2,创造了我国冬小麦单产新纪录。统计分析表明,提高成穗数是提升济麦22产量水平最简单有效的途径,成穗数每增加1×104/667m2,单产可提高12kg;其次是千粒重。土壤肥力不足是阻碍超高产小麦产量提升的重要原因,育性、抗病、抗逆性差,适应性弱是限制超高产小麦大面积推广的关键因素,多点鉴定、水旱轮选、穿梭育种是解决超高产育种广适性的有效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小麦 济麦22 产量形成分析 超高产 广适
下载PDF
1950年以来山东省主推小麦品种的遗传多样性演变 被引量:23
17
作者 彭芹 戴双 +6 位作者 郭骞欢 程敦公 李豪圣 刘爱峰 刘建军 赵世杰 宋健民 《分子植物育种》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2期228-237,共10页
利用24对SSR引物对62个山东省1950年以来大面积推广小麦品种遗传多样性的演变情况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24对引物均有较好的多态性,共扩增到100个等位变异片段(等位基因),平均每个标记获得4.167个等位基因,多态性信息量(PIC)值平均为0.5... 利用24对SSR引物对62个山东省1950年以来大面积推广小麦品种遗传多样性的演变情况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24对引物均有较好的多态性,共扩增到100个等位变异片段(等位基因),平均每个标记获得4.167个等位基因,多态性信息量(PIC)值平均为0.527,变幅0.200~0.723,基因多样性指数变幅0.225~0.761,平均0.582。三个基因组的位点多态性存在明显差异,平均等位变异丰富度D>B>A,基因多样性指数和多态性信息指数B、D基因组接近,并明显高于A基因组。山东省小麦品种平均遗传丰富度、遗传多样性指数和平均遗传距离均以50年代较高(分别为3.042,0.531和0.596),然后缓慢下降,1980年代回升到顶峰(分别为3.250,0.560和0.616),然后迅速下降。62个品种遗传相似系数变幅为0.580~0.940,平均为0.723。按非加权类平均法(UPGMA)、在遗传相似系数0.719处将不同品种聚类成7类,基本与山东省不同时期育种骨干亲本及其衍生品种一致,说明山东省近60年来小麦育种与全国一样,围绕骨干亲本展开。由于特有种质资源的创造和应用,山东省小麦品种遗传多样性高于全国和其他麦区,尤其是1980年代,但之后迅速下降,必须引起足够重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普通小麦 主推小麦品种 SSR分子标记 遗传多样性 聚类分析 品种演变
下载PDF
高产优质兼顾的强筋小麦品种选育方法与实践 被引量:20
18
作者 曹新有 程敦公 +12 位作者 刘爱峰 宋健民 赵振东 王利彬 王灿国 刘成 郭军 翟胜男 韩冉 訾妍 李法计 李豪圣 刘建军 《麦类作物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9期1064-1069,共6页
自20世纪80年代以来,我国培育了一系列优质强筋小麦新品种。在当前小麦较高产量水平下,如何培育品质和产量协同提高的强筋小麦新品种,是育种者面临的新挑战。笔者在前人研究的基础上,以“目标明确、背景清晰、优优组合”的亲本选配原则... 自20世纪80年代以来,我国培育了一系列优质强筋小麦新品种。在当前小麦较高产量水平下,如何培育品质和产量协同提高的强筋小麦新品种,是育种者面临的新挑战。笔者在前人研究的基础上,以“目标明确、背景清晰、优优组合”的亲本选配原则、“抓住抗冻抗倒主要矛盾、平衡其他次要矛盾、汰劣选优”的选择方法,成功育成了济麦44等一批高产优质兼顾的强筋小麦新品种(系)。本文详细论述了这些选育方法,以期为全国高产优质小麦育种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小麦 高产 优质 强筋 选育方法
下载PDF
不同小麦品种粒重和蛋白质含量的穗粒位效应分析 被引量:19
19
作者 李豪圣 曹新有 +6 位作者 宋健民 刘鹏 程敦公 刘爱峰 王灿国 刘建军 孙正娟 《作物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2期238-252,共15页
小麦籽粒的发育存在时空差异,不同穗粒位的粒重和蛋白质产量也存在差异,剖析粒重和籽粒蛋白质含量的穗粒位效应,有助于深入了解小麦产量和品质的形成机制。于2009—2010和2010—2011小麦生长季进行大田试验,选用3种类型4个品种,分析了... 小麦籽粒的发育存在时空差异,不同穗粒位的粒重和蛋白质产量也存在差异,剖析粒重和籽粒蛋白质含量的穗粒位效应,有助于深入了解小麦产量和品质的形成机制。于2009—2010和2010—2011小麦生长季进行大田试验,选用3种类型4个品种,分析了不同穗粒位的粒重、蛋白质积累和蛋白质含量的动态变化。结果表明,粒重和蛋白质积累量的穗粒位间变异大于年份(环境)间变异和基因型间变异;蛋白质含量的年份间变异大于基因型间变异和穗粒位间变异,而成熟期穗粒位间变异最大。大粒品种易受环境影响,小粒品种比较稳定。优质面包小麦品种开花后各时期的籽粒蛋白质含量普遍高于中筋小麦,但不同时期、不同年份差异较大。开花后各时期,强势粒的粒重、蛋白质积累量和蛋白质含量显著大于弱势粒,中部籽粒显著大于上部和下部籽粒;随着灌浆进程穗中部与下部籽粒的差异变小,至开花后36 d时,中部和下部籽粒的蛋白质含量无显著差异。随籽粒灌浆进程,不同品种各穗粒位的粒重和蛋白质积累均呈"慢–快–慢"的"S"型曲线变化,蛋白质含量均呈"高–低–高"的"V"型曲线变化,灌浆后期,中部和下部强势粒以及下部弱势粒的蛋白质含量增长速度明显快于其他穗粒位籽粒。粒重最大生长速率出现在开花后18~21 d,快速增重时期为开花后12~26 d;籽粒蛋白质最大积累速率出现在开花后21~24 d,快速积累时期为开花后13~32 d。根据本研究结果,我们认为高产优质小麦品种的特征是籽粒不宜过大,小花位粒数不宜过多,且中、下部籽粒较多,开花后13~26 d灌浆速率快。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穗粒位 粒重 蛋白质含量 蛋白质积累量
下载PDF
不同基因型冬小麦冠层温度与产量性状的关系 被引量:21
20
作者 刘建军 肖永贵 +4 位作者 祝芳彬 程敦公 李豪圣 刘爱峰 宋健民 《麦类作物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2期283-288,共6页
为分析小麦冠层温度与产量性状的关系,选用55个不同基因型冬小麦品种(系),在灌溉条件下研究了不同冬小麦基因型产量性状、冠层温度差异及二者的相关性。结果表明,基因型间冬小麦的冠层温度在开花期、花后7 d、花后21 d和花后28 d均存在... 为分析小麦冠层温度与产量性状的关系,选用55个不同基因型冬小麦品种(系),在灌溉条件下研究了不同冬小麦基因型产量性状、冠层温度差异及二者的相关性。结果表明,基因型间冬小麦的冠层温度在开花期、花后7 d、花后21 d和花后28 d均存在极显著差异。除花后21 d外,不同测量时期在重复间也均有极显著差异。开花期和花后21 d的冠层温度分别与穗数和穗粒数呈显著相关,灌浆期间冠层温度与千粒重呈显著或极显著相关。冠层温度与产量的相关性依次为花后7 d>花后21 d>开花期>花后28 d>花后14 d>抽穗期,其中花后7 d和21 d的冠层温度与产量呈极显著相关(P<0.01)。冠层温度在灌浆中后期持续偏低与冬小麦绿叶功能和衰老机制的延缓有密切关系,可用于鉴定冬小麦产量潜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冬小麦 基因型 冠层温度 产量性状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6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