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2篇文章
< 1 2 3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基于瘀毒理论治疗子宫腺肌病浅析 被引量:5
1
作者 程文秀 丁楠 +4 位作者 陈思儒 郁悦 刁翰林 师伟 徐丽 《西部中医药》 2022年第3期127-129,共3页
通过分析瘀毒理论的概念渊源与致病特点,从瘀毒理论与子宫腺肌病的理论联系、相关指标联系等角度论述两者的相关性,探讨子宫腺肌病的中医诊疗新思路,指出临证时遵循化瘀解毒治则,创新应用抗肿瘤类药物,兼顾疏肝养肝与培补正气之法,以期... 通过分析瘀毒理论的概念渊源与致病特点,从瘀毒理论与子宫腺肌病的理论联系、相关指标联系等角度论述两者的相关性,探讨子宫腺肌病的中医诊疗新思路,指出临证时遵循化瘀解毒治则,创新应用抗肿瘤类药物,兼顾疏肝养肝与培补正气之法,以期改善临床症状,减少疾病复发,进一步发挥中医药治疗子宫腺肌病的特色优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子宫腺肌病 瘀毒理论 抗肿瘤类药物 化瘀解毒
下载PDF
PLZT(x/65/35)透明铁电陶瓷的制备及性能研究
2
作者 仇萍荪 郑鑫森 +2 位作者 程文秀 何夕云 丁爱丽 《功能材料》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z1期1522-1524,共3页
采用热压通氧烧结工艺制备PLZT(x/65/35)透明铁电陶瓷材料,系统地研究了不同的La含量(x=0.08~0.10)对PLZT陶瓷透过率的影响,当x=10时,材料的透过率达到68%.测试了不同的La含量下的PLZT透明陶瓷材料的电滞回线.用法拉第磁光调制法测量... 采用热压通氧烧结工艺制备PLZT(x/65/35)透明铁电陶瓷材料,系统地研究了不同的La含量(x=0.08~0.10)对PLZT陶瓷透过率的影响,当x=10时,材料的透过率达到68%.测试了不同的La含量下的PLZT透明陶瓷材料的电滞回线.用法拉第磁光调制法测量了不同的La含量的PLZT(x/65/35)透明铁电材料在电场下的双折射△n,△n随La含量的增加而下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PLZT透明陶瓷 铁电性 透过率 电光系数
下载PDF
SrTiO3衬底上溅射法外延生长PLZT薄膜
3
作者 仇萍荪 程文秀 +2 位作者 何夕云 郑鑫森 丁爱丽 《功能材料》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z1期1142-1144,1147,共4页
用射频磁控溅射法在SrTiO3衬底上外延生长PLZT薄膜,研究了不同的溅射工艺对薄膜生长速率的影响,探讨了不同的后期热处理条件与薄膜取向度的关系.在SrTiO3衬底上成功制备出外延生长的、厚度达1.5μm的PLZT薄膜.
关键词 SrTiO3衬底 PLZT膜 溅射条件 外延生长
下载PDF
急性早幼粒细胞白血病JAK1基因突变的研究
4
作者 尹佳 孙爱宁 +5 位作者 田孝鹏 杨晓飞 程文秀 仇惠英 吴德沛 陈苏宁 《中国血液流变学杂志》 CAS 2015年第3期282-285,共4页
目的:探讨JAK1基因在急性早幼粒细胞白血病(APL)患者中的突变情况及其临床意义。方法收集2005年2月—2010年1月收治的86例初治APL患者标本,采用基因组DNA-PCR及测序方法分析骨髓单个核细胞中的JAK1基因的突变情况及临床特征。结果8... 目的:探讨JAK1基因在急性早幼粒细胞白血病(APL)患者中的突变情况及其临床意义。方法收集2005年2月—2010年1月收治的86例初治APL患者标本,采用基因组DNA-PCR及测序方法分析骨髓单个核细胞中的JAK1基因的突变情况及临床特征。结果86例患者仅在1例中发现同义突变,此外,分别在JAK1基因的277、655和677密码子存在多态性,这些多态性及同义突变均为首次发现。结论 JAK1基因突变在APL中罕见,在其发病中可能起较小作用,首次发现多态性及同义突变的作用有待进一步研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急性早幼粒细胞白血病 JAK1基因突变 DNA突变分析
下载PDF
Mn掺杂(K_(0.5)Na_(0.5))_(0.96)Sr_(0.02)NbO_3无铅压电陶瓷的研究 被引量:8
5
作者 刘涛 丁爱丽 +3 位作者 何夕云 郑鑫森 仇萍荪 程文秀 《无机材料学报》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3期469-473,共5页
采用常压烧结方法制备了Mn掺杂的(K0.5Na0.5)0.96Sr0.02Nb1-xMnxO3无铅压电陶瓷.研究了Mn含量对该体系材料的相组成、微观结构、介电、压电和热稳定性能的影响.XRD表明随着Mn含量的增加,体系由正交相过渡到赝四方相;而且,富Na的... 采用常压烧结方法制备了Mn掺杂的(K0.5Na0.5)0.96Sr0.02Nb1-xMnxO3无铅压电陶瓷.研究了Mn含量对该体系材料的相组成、微观结构、介电、压电和热稳定性能的影响.XRD表明随着Mn含量的增加,体系由正交相过渡到赝四方相;而且,富Na的第二相消失,得到纯净的钙钛矿相结构.在Mn含量为x=0.03和0.04时,观察到了两个温度(200和390℃)处的介电反常,这和晶格畸变引起的复晶胞结构有关.Mn含量为x=0.02时,得到综合性能优良的压电超声换能器用材料:介电常数ε33 7/ε0=479,压电常数d33=121pC/N,机电耦合系数Kp=41%,机械品质因子Qm=298,介电损耗tanδ=1.6%,居里温度Tc=391℃,谐振频率fr和机电耦合系数Kp随温度的变化率αfr(80℃)和αKp(80℃)分别为-1.85%和1.19%.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无铅 压电陶瓷 介电 换能器
下载PDF
基于网络药理学的三七-茜草药对治疗异常子宫出血的机制研究 被引量:12
6
作者 刁翰林 丁楠 +6 位作者 李彦楠 程文秀 陈思儒 郁悦 徐丽 李思毅 师伟 《中华中医药学刊》 CAS 北大核心 2019年第9期2205-2210,2318,共7页
于TCMSP与化学数据库检索三七-茜草有效成分及其对应靶点,通过GEO与DiGSeE检索异常子宫出血的作用靶点,使用Cytoscape 3.2.1分别绘制中药-成分-靶点网络与疾病PPI网络并合并,筛选核心网络,进一步进行GO富集与KEGG富集分析。采用动物实... 于TCMSP与化学数据库检索三七-茜草有效成分及其对应靶点,通过GEO与DiGSeE检索异常子宫出血的作用靶点,使用Cytoscape 3.2.1分别绘制中药-成分-靶点网络与疾病PPI网络并合并,筛选核心网络,进一步进行GO富集与KEGG富集分析。采用动物实验验证三七-茜草作用机制。结果:(1)核心网络共有415个节点,14096条通路,GO富集提示有11个生物过程条目、10个细胞条目、10个分子功能条目,KEGG富集提示主要有4条生物通路,分别为癌症途径、雌激素信号通路、细胞周期途径、内质网中蛋白加工途径。(2)动物实验:对于TXA2、PGI2、PAI-1 3个指标空白对照组明显低于其余3组;对于t-PA指标,空白对照组较SQ-IUD组、LR对照组较空白对照组均增高,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1)推测三七-茜草有效成分可减少雌激素的结合并发挥雌激素部分作用,平衡细胞凋亡与增殖、改善细胞周期,抑制黏附与侵袭力异常增强细胞的增殖与浸润,来降低出血倾向并止血。(2)动物实验可部分证明三七-茜草有效成分可以通过促凝来止血,部分结果与预测相反,需进一步实验验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三七-茜草 网络药理学 动物实验 异常子宫出血 作用机制
原文传递
从中医阴阳理论探讨细胞自噬与子宫内膜异位性疾病的相关性 被引量:15
7
作者 郁悦 程文秀 +5 位作者 刁翰林 丁楠 陈思儒 徐丽 师伟 李思毅 《中华中医药学刊》 CAS 北大核心 2020年第6期42-45,共4页
自噬是真核细胞中溶酶体通过降解细胞内受损成分来为细胞提供营养与能量的过程,在维持机体稳态中起重要作用,并蕴含中医阴阳对立互根、消长转化的理论内涵。自噬过程在正常子宫内膜中有序发生,并随月经周期发生变化,子宫内膜异位性疾病... 自噬是真核细胞中溶酶体通过降解细胞内受损成分来为细胞提供营养与能量的过程,在维持机体稳态中起重要作用,并蕴含中医阴阳对立互根、消长转化的理论内涵。自噬过程在正常子宫内膜中有序发生,并随月经周期发生变化,子宫内膜异位性疾病患者子宫内膜自噬水平异于正常内膜,且不随月经周期发生改变,可能是子宫内膜异位性疾病发生发展的重要机制,也是阴阳失衡的微观表现。从中医阴阳理论探讨自噬与子宫内膜异位性疾病的相关性,有利于中西医结合对子宫内膜异位性疾病的认识与治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自噬 子宫内膜异位症 子宫腺肌病 阴阳理论
原文传递
中医综合外治法对肛瘘术后模型大鼠创面愈合指标的影响 被引量:9
8
作者 刁翰林 徐丽 +4 位作者 程文秀 郁悦 陈思儒 丁楠 师伟 《中国中医基础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4期493-496,558,共5页
目的:探讨中医综合外治法对肛瘘术后模型大鼠创面愈合的机制。方法:选定30只SD雄性大鼠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中医综合外治组(治疗组)、口服曲马多组(对照组)、空白对照组(空白组),对创面组织采用Western Blot法检测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 目的:探讨中医综合外治法对肛瘘术后模型大鼠创面愈合的机制。方法:选定30只SD雄性大鼠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中医综合外治组(治疗组)、口服曲马多组(对照组)、空白对照组(空白组),对创面组织采用Western Blot法检测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bFGF),采用ELISA法检测白介素-1(IL-1)、白介素-6(IL-6)、肿瘤坏死因子(TNF-α),PCR法检测bFGFmRNA、神经肽P物质mRNA(SPmRNA)、NK1RmRNA。结果:与空白组比较,治疗组与对照组的bFGF及其mRNA、VEGF、SPmRNA、NK1RmRNA均升高,IL-1、IL-6、TNF-α均降低;与对照组比较,治疗组的VEGF、SPmRNA、NK1RmRNA均升高,IL-1、IL-6、TNF-α均降低。结论:中医综合外治法可促进创面愈合,效果优于口服曲马多治疗,并可通过上调SP/NK1R促进bFGF、VEGF表达,抑制L-1、IL-6、TNF-α表达,加快肉芽组织血管生成并降低炎症反应。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医综合外治法 肛瘘术后 创面愈合 SP NK1R
下载PDF
维生素D_(3)对酒精性肝损伤小鼠的保护作用
9
作者 王惠惠 王晓宇 +3 位作者 龚渭轶 程文秀 高晶鑫 胡纯秋 《安徽医科大学学报》 CAS 北大核心 2023年第5期707-710,717,共5页
目的探讨维生素D_(3)对酒精性肝损伤小鼠的保护作用。方法40只小鼠随机分为4组:正常对照组(Control组)、单纯维生素D_(3)组(VitD_(3)组)、酒精组(EtOH组)及酒精+维生素D_(3)组(EtOH+VitD_(3)组)。采用Lieber-DeCarli酒精液体饲料喂养小... 目的探讨维生素D_(3)对酒精性肝损伤小鼠的保护作用。方法40只小鼠随机分为4组:正常对照组(Control组)、单纯维生素D_(3)组(VitD_(3)组)、酒精组(EtOH组)及酒精+维生素D_(3)组(EtOH+VitD_(3)组)。采用Lieber-DeCarli酒精液体饲料喂养小鼠制备酒精性肝损伤模型,检测血清中丙氨酸氨基转移酶(ALT)、天门冬氨酸氨基转移酶(AST)水平以及肝指数,HE染色观察肝脏病理形态学改变,qRT-PCR检测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转化生长因子β(TGF-β)、白细胞介素(IL)-6和IL-1β的mRNA相对表达水平,Western blot检测肝脏NF-κB p65和NF-κB p50蛋白表达。结果与Control组比较,EtOH组小鼠血清ALT、AST活力、肝指数及肝组织TNF-α、TGF-β、IL-6和IL-1βmRNA水平显著升高,EtOH组肝细胞索排列紊乱,肝小叶界限不清,肝细胞出现明显炎性细胞浸润和脂肪空泡,NF-κB p65和NF-κB p50蛋白表达水平显著升高;与EtOH组比较,EtOH+VitD_(3)组小鼠血清ALT、AST活力、肝指数及肝组织TNF-α、TGF-β、IL-6和IL-1βmRNA水平显著降低,且病理染色结果显示肝细胞炎性细胞浸润和脂肪空泡数量减少,肝脏恢复正常细胞结构,同时NF-κB p65和NF-κB p50蛋白表达水平显著降低。结论维生素D_(3)对酒精性肝损伤小鼠具有一定的保护作用,其机制可能与抑制NF-κB信号通路,降低机体炎症反应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维生素D_(3) 酒精性肝损伤 NF-ΚB信号通路 炎症
下载PDF
“温顺”的叛逆——家庭教育指导案例一则
10
作者 程文秀 《启迪与智慧(上)》 2020年第2期81-81,共1页
青春期的孩子问题多多,个案中的孩子和问题却不尽相同,这是一个有点特别的案例,在隐去来访者相关信息的情况下和各位读者稍作分享。一、来访背景来访者是一对焦虑的夫妇,焦虑的问题在于夫妻俩对叛逆的儿子百般努力教育,但儿子的问题却... 青春期的孩子问题多多,个案中的孩子和问题却不尽相同,这是一个有点特别的案例,在隐去来访者相关信息的情况下和各位读者稍作分享。一、来访背景来访者是一对焦虑的夫妇,焦虑的问题在于夫妻俩对叛逆的儿子百般努力教育,但儿子的问题却越来越严重,最终无计可施,在网上查到外地有专门针对特殊孩子进行特殊管教的学校,并初步联系,打算送到那边进行封闭式强制式教育管理,并就这种方式是否可行想听听我的意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家庭教育指导 强制式 叛逆 青春期 来访者 封闭式 案例 焦虑
下载PDF
基于网络药理学的桂枝茯苓丸治疗子宫腺肌病分子作用机制研究 被引量:7
11
作者 刁翰林 师伟 +6 位作者 郁悦 赵艳 丁楠 程文秀 陈思儒 徐丽 李思毅 《山东中医杂志》 2020年第10期1103-1111,共9页
目的:探索桂枝茯苓丸治疗子宫腺肌病的潜在通路与物质基础。方法:通过数据库联用与文献挖掘检索桂枝茯苓丸主要活性成分及其作用靶点、子宫腺肌病相关靶蛋白,使用Cytoscape 3.2.1软件绘制蛋白质相互作用网络图,结合网络特征分析网络关... 目的:探索桂枝茯苓丸治疗子宫腺肌病的潜在通路与物质基础。方法:通过数据库联用与文献挖掘检索桂枝茯苓丸主要活性成分及其作用靶点、子宫腺肌病相关靶蛋白,使用Cytoscape 3.2.1软件绘制蛋白质相互作用网络图,结合网络特征分析网络关键靶点,并将其投射到KEGG与GO数据库中进行通路富集分析。结果:共得到90个活性成分、165个成分作用靶点、78个疾病靶蛋白。经网络药理学分析,得到MAPK与PI3K/AKT两条潜在通路,丹皮酚、芍药苷等16个潜在物质基础。结论:桂枝茯苓丸中的丹皮酚、芍药苷等有效成分可能通过MAPK通路与PI3K/AKT通路抑制异位内膜组织生长、侵袭与黏附,达到治疗子宫腺肌病的目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桂枝茯苓丸 子宫腺肌病 网络药理学 MAPK通路 PI3K/AKT通路 丹皮酚 芍药苷
下载PDF
中学政治课网络教学探究
12
作者 程文秀 《学苑教育》 2012年第15期90-91,共2页
思想政治课教师是这一领域的主力军,应充分发挥我们的教育智慧,深化思想政治课教学改革,推进信息技术与思想政治课教学的整合,为信息化、网络化条件下的思想政治课教学开辟一个新的途径,以丰富和完善教育信息技术理论和思想政治学科教学... 思想政治课教师是这一领域的主力军,应充分发挥我们的教育智慧,深化思想政治课教学改革,推进信息技术与思想政治课教学的整合,为信息化、网络化条件下的思想政治课教学开辟一个新的途径,以丰富和完善教育信息技术理论和思想政治学科教学论,促进思想政治课教学的现代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学政治 网络教学 实践与反思
下载PDF
艾叶与艾叶炭对小鼠虚寒性出血的影响实验研究 被引量:5
13
作者 陈朝阳 李娜 +3 位作者 柳莺南 田晓 周佳晓 程文秀 《亚太传统医药》 2016年第15期11-12,共2页
目的:研究艾叶与艾叶炭对虚寒证小鼠出血时间和凝血时间的影响,为临床应用提供实验依据。方法:以昆明种雄性小鼠为实验动物,采用断尾法及毛细管法分别测定艾叶和艾叶炭对小鼠虚寒性出血时间和凝血时间的影响。结果:与模型对照组比较,艾... 目的:研究艾叶与艾叶炭对虚寒证小鼠出血时间和凝血时间的影响,为临床应用提供实验依据。方法:以昆明种雄性小鼠为实验动物,采用断尾法及毛细管法分别测定艾叶和艾叶炭对小鼠虚寒性出血时间和凝血时间的影响。结果:与模型对照组比较,艾叶炭能缩短小鼠出血和凝血时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艾叶能缩短小鼠出血和凝血时间,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艾叶组与艾叶炭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艾叶炭对虚寒性出血具有一定的止血作用,艾叶能缩短出血和凝血时间,但止血作用不显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艾叶 艾叶炭 虚寒性出血 出血时间 凝血时间
原文传递
保守治疗子宫内膜息肉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4
14
作者 陈思儒 郁悦 +3 位作者 丁楠 刁翰林 程文秀 师伟 《西部中医药》 2022年第6期158-161,共4页
通过对近年来国内外关于保守治疗子宫内膜息肉的文献进行梳理总结,以中医病因病机、西医发病机制、中西医保守治疗现状三个方面为着重点进行分析,以期为临床应用提供参考。
关键词 子宫内膜息肉 保守治疗 研究进展
下载PDF
藏象学说指导下的子宫腺肌病理论探析 被引量:2
15
作者 郁悦 陈思儒 +4 位作者 丁楠 程文秀 刁翰林 徐丽 师伟 《山东中医药大学学报》 2020年第5期473-476,共4页
藏象学说以脏腑理论为基础,按照生理功能特点分为脏、腑、奇恒之腑三类。子宫腺肌病病变部位属奇恒之腑中的女子胞。女子胞为女性特有,藏精,主生殖,是冲、任、督脉的起源且与三脉关系密切,临床中以调补冲任、振奋督带阳气等方法治疗子... 藏象学说以脏腑理论为基础,按照生理功能特点分为脏、腑、奇恒之腑三类。子宫腺肌病病变部位属奇恒之腑中的女子胞。女子胞为女性特有,藏精,主生殖,是冲、任、督脉的起源且与三脉关系密切,临床中以调补冲任、振奋督带阳气等方法治疗子宫腺肌病常可取效;奇恒之腑具有能藏能泻的生理特性,故藏泻功能失调是子宫腺肌病突出的临床表现,恢复其藏泻功能成为治疗的目的与前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子宫腺肌病 藏象学说 奇恒之腑 女子胞 藏泻功能
下载PDF
用溶胶—凝胶法制备掺杂酞菁蓝的玻璃表面装饰膜 被引量:1
16
作者 刘宏珠 程文秀 王承遇 《玻璃》 1998年第5期1-3,共3页
采用溶胶—凝胶法,以正硅酸乙酯、异丙醇、水为原料制备了掺杂有机颜料酞菁蓝的玻璃表面装饰膜。利用椭圆偏振光测厚仪、分光光度计、色度计测量了装饰膜的性质,研究了装饰膜的耐紫外线照射的稳定性、耐酸性和耐碱性,结果表明此装饰... 采用溶胶—凝胶法,以正硅酸乙酯、异丙醇、水为原料制备了掺杂有机颜料酞菁蓝的玻璃表面装饰膜。利用椭圆偏振光测厚仪、分光光度计、色度计测量了装饰膜的性质,研究了装饰膜的耐紫外线照射的稳定性、耐酸性和耐碱性,结果表明此装饰膜是稳定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装饰膜 溶胶凝胶法 酞菁蓝 玻璃 镀膜
下载PDF
基于数据挖掘的弥漫型子宫腺肌病患者年龄分布及用药规律对比分析 被引量:3
17
作者 程文秀 于航 +3 位作者 丁楠 师伟 赵晓晓 徐丽 《世界科学技术-中医药现代化》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2期560-565,共6页
目的采用数据挖掘方法探析弥漫型子宫腺肌病的年龄分布及用药规律差异,以扩宽该病保守性治疗的思路。方法收集弥漫型子宫腺肌病患者资料535例,处方数564个,中药信息11002条,影像学资料780条,采用Liquorice软件进行复杂网络分析。结果发... 目的采用数据挖掘方法探析弥漫型子宫腺肌病的年龄分布及用药规律差异,以扩宽该病保守性治疗的思路。方法收集弥漫型子宫腺肌病患者资料535例,处方数564个,中药信息11002条,影像学资料780条,采用Liquorice软件进行复杂网络分析。结果发病年龄在40-49岁的患者最多,约占总患者人数的45.42%;弥漫型子宫腺肌病患者发病年龄在20-29岁的核心处方为:醋香附、醋延胡索、当归、川芎、白芍、蒲黄;30-39岁的核心处方为:醋香附、醋延胡索、当归、川芎、白芍、蒲黄、盐小茴香、益母草;40-49岁的核心处方为:醋香附、醋延胡索、当归、川芎、蒲黄、白芍、益母草、党参;50-55岁的核心处方为益母草、海螵蛸、党参、蒲黄、茜草、三七粉。结论40-49岁为弥漫型子宫腺肌病的好发年龄段,且发病年龄呈现年轻化态势。治疗弥漫型子宫腺肌病应在活血化瘀的基础上,根据年龄症状表现的不同,佐以理气止痛、益气养血之法。寒凝血瘀者散寒祛瘀,热毒瘀结者清热解毒化瘀,以血瘀出血证为主者则应化瘀止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弥漫型子宫腺肌病 数据挖掘 复杂网络分析 年龄分布 用药规律
下载PDF
子宫内膜病变的疾病分类特征和“异病同治”共性发病机制的思考 被引量:2
18
作者 师伟 张芳 +6 位作者 李盼盼 葛晓晨 石雅馨 张绪丹 程文秀 孙孟瑶 徐丽 《世界科学技术-中医药现代化》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12期4345-4351,共7页
笔者立足于中医病机演进过程和子宫内膜病理改变特点,创新性提出子宫内膜疾病的类病概念,涵盖常见的11种子宫内膜疾病,将其分为子宫内膜功能亢进性疾病、减退性疾病和损伤性疾病。基于文献回顾梳理,分析子宫内膜病变类疾病的中医学"... 笔者立足于中医病机演进过程和子宫内膜病理改变特点,创新性提出子宫内膜疾病的类病概念,涵盖常见的11种子宫内膜疾病,将其分为子宫内膜功能亢进性疾病、减退性疾病和损伤性疾病。基于文献回顾梳理,分析子宫内膜病变类疾病的中医学"异病同治"共性病机与不同功能状态内膜调控环节关联性,为寻找子宫内膜病变类疾病证候演变规律、核心病机,确认关键调控通路和靶点选择提供了重要参考,对深化中医妇科学常见共性病机的内涵研究提供了证据挖掘方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子宫内膜疾病 异病同治 关联性 共性病机
下载PDF
基于Rho/Rock通路的三七茜草有效组分宫腔给药对IUD模型大鼠子宫血管平滑肌细胞表型转化机制研究 被引量:2
19
作者 丁楠 师伟 +5 位作者 王雁飞 刁翰林 王新 程文秀 陈思儒 徐丽 《世界科学技术-中医药现代化》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2期444-450,共7页
目的通过三七茜草有效组分宫腔给药对IUD(Intrauterine device)模型大鼠进行干预,观察相关指标以探讨其对子宫血管平滑肌细胞(Vascular smooth muscle cell,VSMC)的表型转化影响的机制。方法选用40只SPF级SD雌性已生育大鼠,随机分为空... 目的通过三七茜草有效组分宫腔给药对IUD(Intrauterine device)模型大鼠进行干预,观察相关指标以探讨其对子宫血管平滑肌细胞(Vascular smooth muscle cell,VSMC)的表型转化影响的机制。方法选用40只SPF级SD雌性已生育大鼠,随机分为空白对照组(空白组)、宫内节育器组(IUD组)、三七茜草有效组分宫腔给药组(SQ-IUD组)、宫宁颗粒灌胃组(宫宁颗粒组)各10只,观察大鼠精神活动状态、子宫炎症水肿情况,电镜下观察子宫内膜形态学改变,ELISA检测宫腔冲洗液血小板源性生长因子(Plateletderived growth factor,PDGF)含量,免疫组化法检测RhoA蛋白表达水平,PCR法检测RhoA,Rho激酶Ⅱ(ROCKⅡ)、平滑肌22 alpha(SM22α)的mRNA含量。结果在大鼠造模后状态方面,宫宁颗粒组与SQ-IUD组一般状态与空白组无差别,子宫炎症水肿情况较IUD组轻;在PDGF方面,SQ-IUD组含量显著低于IUD组(P<0.05);在免疫组化方面,SQ-IUD组RhoA蛋白表达显著低于IUD组、宫宁颗粒组(P<0.01);在RhoA mRNA方面,SQ-IUD组含量显著低于IUD组、宫宁颗粒组(P<0.01);在RockⅡmRNA方面,SQ-IUD组含量显著低于IUD组(P<0.05),但与宫宁颗粒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在SM22αmRNA方面,SQ-IUD组含量显著高于IUD组、宫宁颗粒组(P<0.05)。结论三七茜草有效组分宫腔给药可明显减轻IUD放置后引起的炎症反应,可能通过抑制Rho/Rock信号通路激活减少子宫VSMC的表型转化,从而起到防治IUD出血不良反应。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三七茜草有效成分 RHO/ROCK信号通路 IUD出血 表型转化
下载PDF
基于大数据的计量数据采集与应用研究
20
作者 程文秀 《华东科技(综合)》 2019年第9期0040-0040,共1页
文章以基于大数据的计量数据采集与应用为研究对象,首先对基于大数据的计量数据采集进行了阐述分析,随后着重对基于大数据的计量数据应用进行了讨论,以供参考。
关键词 大数据 计量数据采集 应用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3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