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1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成都老官山汉墓髹漆人像足三阴脉循行考证
1
作者 程施瑞 邱科 +4 位作者 孙睿睿 张乙小 周兴兰 梁繁荣 曾芳 《成都中医药大学学报》 2024年第1期31-34,共4页
成都老官山汉墓出土的经穴髹漆人像是迄今为止我国发现的最早、最完整的经穴人体医学模型。结合早期经脉相关文物文献及同墓穴出土的《天回医简·脉书·下经》,对老官山汉墓经穴髹漆人像足太阴脉、足厥阴脉、足少阴脉进行考证,... 成都老官山汉墓出土的经穴髹漆人像是迄今为止我国发现的最早、最完整的经穴人体医学模型。结合早期经脉相关文物文献及同墓穴出土的《天回医简·脉书·下经》,对老官山汉墓经穴髹漆人像足太阴脉、足厥阴脉、足少阴脉进行考证,研究其循行方向及路径特点,对于研究早期经络理论的形成、发展与演变有着重要的学术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成都老官山汉墓 经穴髹漆人像 足三阴脉 经脉学说
下载PDF
浅议中医临床“同理心”的表现、特点和能力培养
2
作者 胡胜婕 周俊 +4 位作者 张心悦 程施瑞 曾芳 梁繁荣 李政杰 《世界科学技术-中医药现代化》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2期3920-3927,共8页
同理心是现代临床医生需要具备的基本素养之一。传统中医虽无同理心其名,确有其实。中医临床同理心,受到中国优秀传统文化滋养,见之于中医典籍和历代名医名家临床实践,在现代高等中医药院校治学精神思想中得到传承。但目前中医高等教育... 同理心是现代临床医生需要具备的基本素养之一。传统中医虽无同理心其名,确有其实。中医临床同理心,受到中国优秀传统文化滋养,见之于中医典籍和历代名医名家临床实践,在现代高等中医药院校治学精神思想中得到传承。但目前中医高等教育对于“同理心”的专门训练课程相对匮乏。本文首先简述了“同理心”概念的内涵、历史,以及神经科学机制;其次梳理了传统中医临床中“同理心”的表现和特点;最后借鉴现代医学、心理学,并结合中医学科自身特色,为中医临床“同理心”能力的培养方式建言献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同理心 中医 教育 中医思维
下载PDF
针刺对膝骨性关节炎患者临床症状及血清β-内啡肽水平的影响 被引量:11
3
作者 程施瑞 李政杰 +6 位作者 周俊 董晓慧 贺文华 汤臣建 陈杨 曾芳 梁繁荣 《世界科学技术-中医药现代化》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1期217-224,共8页
目的探讨针刺真穴、针刺非穴、塞来昔布对膝骨性关节炎患者临床疗效及血清β-内啡肽含量影响的区别。方法 2017年9月-2019年9月共招募膝骨性关节炎患者108例,随机分为针刺真穴组、针刺非穴组和塞来昔布组,针刺真穴组采取针刺阳陵泉、阴... 目的探讨针刺真穴、针刺非穴、塞来昔布对膝骨性关节炎患者临床疗效及血清β-内啡肽含量影响的区别。方法 2017年9月-2019年9月共招募膝骨性关节炎患者108例,随机分为针刺真穴组、针刺非穴组和塞来昔布组,针刺真穴组采取针刺阳陵泉、阴陵泉、膝关节附近两个阿是穴(若无阿是穴,则选取内、外膝眼)治疗,针刺非穴组采取膝关节局部的四个非穴治疗。针刺真穴与针刺非穴组,每日治疗1次,5次为1疗程,疗程间休息2天,共治疗2个疗程;塞来昔布组每天口服塞来昔布0.2 g,共治疗2周。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前后视觉模拟评分量表(Visual Analogue Scale, VAS)、西安大略麦克马斯特大学骨关节炎指数(The Western Ontario and McMaster Universities Osteoarthritis Index,WOMAC)、焦虑自评量表(Self-Rating Anxiety Scale,SAS)、抑郁自评量表(Self-rating depression scale,SDS)、血清β-内啡肽水平。结果针刺真穴组、针刺非穴组、塞来昔布组三组组内比较:三组患者VAS评分、WOMAC及WOMAC疼痛亚表、功能亚表与治疗前相比具有显著统计学差异(P <0.01);针刺真穴组僵硬亚表、SAS和SDS与治疗前相比具有显著统计学差异(P <0.01);针刺非穴组治疗前后SDS具有统计学差异(P <0.01),WOMAC僵硬亚表、SAS治疗前后有统计学意义(P <0.05);塞来昔布组患者治疗前后WOMAC僵硬亚表、SAS显著降低(P <0.01)。三组组间比较:三组治疗后的VAS、WOMAC及三个亚表、SAS、SDS组间比较均无统计学差异(P> 0.05);塞来昔布组与针刺非穴组治疗前后VAS改善值组间比较有差异(P <0.05)。血清β-EP水平:针刺真穴组患者治疗后血清β-EP水平与治疗前相比有统计学差异(P <0.01);塞来昔布组患者血清β-EP水平治疗前后对比具有统计学意义(P <0.05);针刺真穴组与针刺非穴组β-内啡肽改善值两组组间比较有显著统计学差异(P <0.01)。结论针刺真穴可以有效地缓解KOA患者疼痛,改善关节功能活动,调节KOA患者血清β-内啡肽水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针刺 塞来昔布 膝骨性关节炎 临床疗效 内啡肽
下载PDF
针刺治疗膝骨性关节炎膝关节疼痛的作用机理研究进展及探讨 被引量:16
4
作者 李政杰 程施瑞 +4 位作者 周俊 贺文华 董晓慧 曾芳 梁繁荣 《世界科学技术-中医药现代化》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1期212-216,共5页
膝关节疼痛是膝骨性关节炎(Knee Osteoarthritis,KOA)患者求诊的主要原因。针刺治疗膝关节疼痛历史悠久,安全有效,但机理不完全明确。目前研究发现,膝关节局部因素和中枢神经传导通路的改变共同参与了膝关节疼痛的形成。本文从膝关节局... 膝关节疼痛是膝骨性关节炎(Knee Osteoarthritis,KOA)患者求诊的主要原因。针刺治疗膝关节疼痛历史悠久,安全有效,但机理不完全明确。目前研究发现,膝关节局部因素和中枢神经传导通路的改变共同参与了膝关节疼痛的形成。本文从膝关节局部和中枢神经传导通路两方面探讨KOA患者膝关节疼痛和针刺治疗的机理,并对针刺治疗KOA膝关节疼痛的相关研究的开展进行探讨和展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针刺 膝骨性关节炎 膝痛 中枢机制 外周机制
下载PDF
隔花椒饼灸对类风湿关节炎大鼠抗炎镇痛作用观察 被引量:8
5
作者 朱洪玉 雷旭露 +8 位作者 贺琴 彭洪莲 程施瑞 王芹芹 徐梦茜 刘利 张承舜 尹海燕 温伯平 《辽宁中医药大学学报》 CAS 2016年第2期21-24,共4页
目的:观察隔花椒饼灸对类风湿性关节炎(RA)大鼠的抗炎镇痛作用。方法:将SD大鼠随机分为空白组、模型组、实验组(隔花椒饼灸组)、对照组(隔附子饼灸组),除空白组外,其余3组大鼠采用弗氏完全佐剂法复制实验性RA模型,于造模后10 d,实验组... 目的:观察隔花椒饼灸对类风湿性关节炎(RA)大鼠的抗炎镇痛作用。方法:将SD大鼠随机分为空白组、模型组、实验组(隔花椒饼灸组)、对照组(隔附子饼灸组),除空白组外,其余3组大鼠采用弗氏完全佐剂法复制实验性RA模型,于造模后10 d,实验组与对照组分别用隔花椒饼灸、隔附子饼灸施灸,空白组与模型组不予任何治疗。在造模前、造模后第10天及治疗第7、14、21天分别测量各组大鼠痛阈,治疗结束后处死大鼠取大鼠脾脏、双侧肾上腺测量脾指数及肾上腺指数,取病变关节周围软组织制备病理切片,比较各组大鼠痛阈、脾指数、肾上腺指数及病理切片变化。结果:隔花椒饼灸、隔附子饼灸均能明显提高RA大鼠痛阈、降低脾指数、提高肾上腺指数(P<0.05),其中隔花椒饼灸痛阈在治疗后7 d时即有明显差异(P<0.05),并在治疗后14 d时达高峰(P<0.01);隔花椒饼灸、隔附子饼灸均能减轻RA大鼠炎性反应,隔花椒饼灸炎性浸润最轻。结论:隔花椒饼灸与隔附子饼灸治疗实验性RA均有明显的抗炎镇痛作用,对脾脏、肾上腺等免疫及内分泌器官有保护作用。隔花椒饼灸镇痛效应起效时间早于隔附子饼灸,而抗炎作用则优于隔附子饼灸。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隔花椒饼灸 隔附子饼灸 类风湿关节炎 抗炎镇痛
原文传递
针刀治疗髌下脂肪垫损伤的临床疗效观察 被引量:6
6
作者 温伯平 雷旭露 +3 位作者 蒋蓉 程施瑞 苏丹 王梦涵 《西南国防医药》 CAS 2013年第8期836-838,共3页
目的观察针刀治疗髌下脂肪垫损伤的临床疗效。方法将70例髌下脂肪垫损伤者随机均分为治疗组(针刀组)和对照组(电针组)两组。在治疗前后以VAS评分和膝关节活动度为观察指标,对两组的复发率和有效率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两组治疗后VAS评... 目的观察针刀治疗髌下脂肪垫损伤的临床疗效。方法将70例髌下脂肪垫损伤者随机均分为治疗组(针刀组)和对照组(电针组)两组。在治疗前后以VAS评分和膝关节活动度为观察指标,对两组的复发率和有效率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两组治疗后VAS评分明显降低(P<0.01),两组间比较无统计学差异(P>0.05);两组治疗后膝关节活动度明显增加(P<0.01),治疗组明显高于对照组(P<0.01);治疗组复发率(12.00%)明显低于对照组(40.74%)(P<0.01);治疗组的有效率(93.94%)明显优于对照组(63.64%)(P<0.05)。结论针刀可缓解脂肪垫损伤者疼痛症状,尤其是在改善膝关节活动度方面具有较好优势,且具有复发率低的特点,是治疗髌下脂肪垫损伤的良好手段,值得进一步推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髌下脂肪垫 损伤 针刀 电针 疗效
下载PDF
从成都老官山汉墓髹漆人像看足阳明经脉循行演变 被引量:5
7
作者 印帅 程施瑞 +4 位作者 曾芳 谢涛 周兴兰 江章华 梁繁荣 《辽宁中医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17年第1期71-73,共3页
成都老官山汉墓出土经穴髹漆人像是迄今为止我国发现的最早、最完整的经穴人体模型,它对于了解古代经络理论的形成、演变有着重要的学术价值。本文拟综合分析老官山汉墓人像经络线条循行路线及历代相关文献记载,探讨足阳明胃经循行变化... 成都老官山汉墓出土经穴髹漆人像是迄今为止我国发现的最早、最完整的经穴人体模型,它对于了解古代经络理论的形成、演变有着重要的学术价值。本文拟综合分析老官山汉墓人像经络线条循行路线及历代相关文献记载,探讨足阳明胃经循行变化情况,为梳理经络理论的发展源流提供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足阳明胃经 成都老官山汉墓 髹漆人像
原文传递
成都老官山汉墓髹漆人像足太阳经脉循行浅析 被引量:5
8
作者 印帅 曾芳 +3 位作者 周兴兰 程施瑞 孙睿睿 梁繁荣 《辽宁中医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17年第6期1281-1283,共3页
成都老官山汉墓出土的经穴髹漆人像是迄今为止我国发现的最早、最完整的经穴人体模型,它对于了解古代经络理论的形成、演变有着重要的学术价值。文章拟针对该漆人足太阳经脉循行特点进行分析,同时结合历代经脉相关文物、文献进行对比研... 成都老官山汉墓出土的经穴髹漆人像是迄今为止我国发现的最早、最完整的经穴人体模型,它对于了解古代经络理论的形成、演变有着重要的学术价值。文章拟针对该漆人足太阳经脉循行特点进行分析,同时结合历代经脉相关文物、文献进行对比研究,从而管窥老官山汉墓漆人经脉循行的特点及学术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成都老官山汉墓 髹漆人像 足太阳经
原文传递
不同灸量隔花椒灸对RA大鼠穴位局部温度影响实验观察 被引量:4
9
作者 彭洪莲 程施瑞 +6 位作者 刘利 雷旭露 贺琴 朱洪玉 徐梦茜 王芹芹 金荣疆 《辽宁中医药大学学报》 CAS 2014年第8期66-69,共4页
目的:观察不同灸量隔花椒灸对RA大鼠穴位局部温度的影响,探寻隔花椒灸对腧穴局部温热刺激的变化规律及特性。方法:用温度记录仪分别测量RA大鼠隔花椒灸3壮及5壮灸前后穴位温度,并对施灸前、施灸过程中及施灸后2个穴(肾俞、足三里)表面... 目的:观察不同灸量隔花椒灸对RA大鼠穴位局部温度的影响,探寻隔花椒灸对腧穴局部温热刺激的变化规律及特性。方法:用温度记录仪分别测量RA大鼠隔花椒灸3壮及5壮灸前后穴位温度,并对施灸前、施灸过程中及施灸后2个穴(肾俞、足三里)表面温度变化进行比较。结果:两种不同灸量隔花椒灸中,肾俞和足三里穴位表面温度上升达到的最高温度不同。5壮灸组所达到的最高温度和上升温度均比3壮灸组高,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P<0.05)。隔花椒灸施灸结束后,2组不同灸量中两穴位的表面温度(终末温度)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不同灸量刺激对穴位局部的温度产生重要影响,隔花椒灸5壮灸温热效应较3壮灸更能到达穴位皮肤产生作用,不同穴位隔花椒灸的温热效应还待进一步研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隔花椒灸 灸量 温热效应 足三里 肾俞
原文传递
隔花椒饼灸对类风湿关节炎大鼠穴位局部温度的影响 被引量:2
10
作者 雷旭露 朱洪玉 +9 位作者 徐梦茜 贺琴 彭洪莲 程施瑞 刘利 王芹芹 张承舜 尹海燕 周奇志 余曙光 《辽宁中医杂志》 CAS 2013年第12期2593-2596,共4页
目的:观察隔花椒饼灸对类风湿性关节炎(RA)型大鼠穴位局部温度的影响,从温度角度探讨隔花椒饼灸对温热效应的影响意义。方法:用随机法将SD大鼠分为空白组、模型组、实验组(隔花椒饼组)、对照组(隔附子饼灸组),用温度记录仪分别记录在隔... 目的:观察隔花椒饼灸对类风湿性关节炎(RA)型大鼠穴位局部温度的影响,从温度角度探讨隔花椒饼灸对温热效应的影响意义。方法:用随机法将SD大鼠分为空白组、模型组、实验组(隔花椒饼组)、对照组(隔附子饼灸组),用温度记录仪分别记录在隔花椒饼灸、隔附子饼灸刺激下,模型大鼠肾俞、足三里穴位局部的温度变化,并比较在同一穴位两种不同隔物灸法下穴位局部温度变化差异;同一种灸法下两个穴位间局部温度变化差异。观察3个疗程后4组大鼠的右足跖围。结果:隔花椒饼灸组的肾俞和足三里穴位表面温度上升最大幅值及升温幅度均显著高于隔附子饼灸(P<0.05);无论隔花椒饼灸组还是隔附子饼灸组肾俞穴位局部温度基础值和施灸后终末温度均显著高于足三里(P<0.05);隔花椒饼灸的抗炎效应强于隔附子饼灸(P<0.05)。结论:隔花椒饼灸的穴位局部温热效应显著高于隔附子饼灸组;同一灸法不同穴位的温热效应不同;温热效应与抗炎效应成正相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隔花椒饼灸 隔附子饼灸 穴位局部 温度-时间曲线
原文传递
隔花椒饼灸对足三里穴各时段热感度及痛感时间研究 被引量:3
11
作者 雷旭露 朱洪玉 +9 位作者 贺琴 彭洪莲 程施瑞 徐梦茜 王芹芹 刘利 张承舜 尹海燕 周奇志 余曙光 《成都中医药大学学报》 2014年第1期1-3,19,共4页
目的:测定隔花椒饼灸对健康人右足三里穴各时段的热感温度及痛感时间,为隔花椒饼灸的临床应用提供实验支持。方法:采用抽签法将20名健康学生随机分为实验组(隔花椒饼灸组)和对照组(隔附子饼灸组),每组10名,用温度记录仪分别记录在隔花... 目的:测定隔花椒饼灸对健康人右足三里穴各时段的热感温度及痛感时间,为隔花椒饼灸的临床应用提供实验支持。方法:采用抽签法将20名健康学生随机分为实验组(隔花椒饼灸组)和对照组(隔附子饼灸组),每组10名,用温度记录仪分别记录在隔花椒饼灸、隔附子饼灸刺激下,右足三里穴位的初感温度、舒适温度、耐受温度、初感疼痛时间、耐受疼痛时间及最佳温度区域时间;并比较在同一穴位时2种不同隔物灸下各时段热感温度、痛感时间的差异。结果:不同隔物灸的初感温度、舒适温度、耐受温度依次增高(P<0.05);隔花椒饼灸的耐受温度高于隔附子饼灸(P<0.05);隔花椒饼灸的最佳温度区域时间明显长于隔附子饼灸(P<0.05)。结论:隔花椒饼灸的热感温度耐受阈值高于隔附子饼灸,且最佳温度区域时间长于隔附子饼灸,为隔花椒饼灸的临床应用提供实验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隔花椒饼灸 足三里 热感度 痛感时间
下载PDF
三伏贴治疗支气管哮喘机理探析 被引量:2
12
作者 李政杰 陈杨 +6 位作者 汤臣建 程施瑞 张迪 贺文华 殷宝 曾芳 董晓慧 《亚太传统医药》 2018年第3期58-60,共3页
支气管哮喘是临床常见呼吸系统疾病,目前西医尚无有效根治方法。三伏贴作为传统的特色疗法之一,可有效防治该病。从支气管哮喘的病因病机出发,通过对三伏贴治疗方法的研究,揭示三伏贴后体内物质水平变化,探讨三伏贴治疗支气管哮喘的中... 支气管哮喘是临床常见呼吸系统疾病,目前西医尚无有效根治方法。三伏贴作为传统的特色疗法之一,可有效防治该病。从支气管哮喘的病因病机出发,通过对三伏贴治疗方法的研究,揭示三伏贴后体内物质水平变化,探讨三伏贴治疗支气管哮喘的中医、西医机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哮喘 冬病夏治 三伏贴
原文传递
针刺对KOA患者的临床症状及膝关节局部浅表血流灌注量的影响 被引量:17
13
作者 贺文华 董晓慧 +4 位作者 周俊 程施瑞 曾芳 李政杰 梁繁荣 《世界科学技术-中医药现代化》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1期190-196,共7页
目的对比观察针刺和口服塞来昔布胶囊治疗膝骨性关节炎(Knee Osteoarthritis,KOA)的临床疗效差异和对膝关节局部浅表微循环血流灌注量(Superficial Microcirculatory Blood Perfusion,SMBP)的影响。方法本试验遵循随机、对照的临床研究... 目的对比观察针刺和口服塞来昔布胶囊治疗膝骨性关节炎(Knee Osteoarthritis,KOA)的临床疗效差异和对膝关节局部浅表微循环血流灌注量(Superficial Microcirculatory Blood Perfusion,SMBP)的影响。方法本试验遵循随机、对照的临床研究方法,72例符合纳入标准的KOA患者被随机分配至针刺组和药物组。针刺组针刺膝关节邻近两个阿是穴(若无阿是穴,则选取内、外膝眼)、阴陵泉、阳陵泉诸穴,留针30 min,每日治疗1次,5次为1疗程,疗程间休息2天,共治疗2个疗程;药物组口服塞来昔布胶囊0.2g,每日1次,两组均治疗2周。分别采用西安大略和麦克马斯特大学骨关节炎指数(The Western Ontario and McMaster Universities Osteoarthritis Index,WOMAC)和视觉模拟评分(Visual Analogue Scale,VAS)评价患者治疗前后的临床症状改变情况;同时以激光散斑血流成像系统对患者膝关节邻近5个感兴趣区域(Regions of Interest,ROIs)治疗前后的SMBP变化情况进行检测。结果①组内比较结果显示:两组KOA患者WOMAC量表总积分及各子表积分和VAS评分治疗后均显著降低,组内治疗前后比较均有统计学差异(P<0.05);②组间比较结果显示:针刺与口服塞来昔布对KOA患者WOMAC量表总积分及各子表积分和VAS评分的影响均无统计学差异(P>0.05);两组KOA患者的膝关节局部浅表血流灌注量:①组内比较结果显示:针刺和口服塞来昔布均能增加KOA患者膝关节局部ROI2、ROI4、ROI5的SMBP(P<0.05);针刺能显著增加膝关节局部ROI3的SMBP(P<0.01);ROI1、ROI3的SMBP塞来昔布治疗前后无统计学差异(P>0.05);②组间比较结果显示:KOA患者膝关节局部ROI1、ROI2、ROI3、ROI4、ROI5的SMBP针刺和口服塞来昔布治疗前后均无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针刺治疗KOA可减轻患者疼痛、改善关节功能,同时能增加KOA患者膝关节局部SMBP,且临床疗效不亚于一线用药塞来昔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针刺 塞来昔布 膝骨性关节炎 浅表微循环血流灌注量 随机对照研究
下载PDF
针刺治疗慢性膝骨关节炎的神经影像学研究的质量控制 被引量:7
14
作者 周俊 李政杰 +5 位作者 程施瑞 贺文华 孙睿睿 兰蕾 曾芳 梁繁荣 《世界科学技术-中医药现代化》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1期202-211,共10页
随着针灸及神经影像学技术的迅速发展,利用神经影像学技术探究针刺效应中枢机制成为近年热点,但针刺神经影像学研究的质量参差不齐。本文以梁繁荣教授正在进行的针刺治疗慢性膝骨关节炎的神经影像学研究为例,从临床试验开展和影像数据... 随着针灸及神经影像学技术的迅速发展,利用神经影像学技术探究针刺效应中枢机制成为近年热点,但针刺神经影像学研究的质量参差不齐。本文以梁繁荣教授正在进行的针刺治疗慢性膝骨关节炎的神经影像学研究为例,从临床试验开展和影像数据处理方面切入,探讨针刺神经影像学研究的质量控制,以期为针刺神经影像学质量控制标准的制定提供思路,为未来针刺神经影像学研究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质量控制 神经影像学 针刺 膝骨关节炎 FMRI
下载PDF
针刺治疗偏头痛的神经影像学研究进展 被引量:6
15
作者 徐桂兴 程施瑞 +6 位作者 李政杰 孙睿睿 周俊 周圆芳 孙宁 赵凌 梁繁荣 《世界科学技术-中医药现代化》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7期2514-2522,共9页
偏头痛是一种以搏动性头痛为主要临床特征的神经系统疾病,极大地影响了患者的生活质量,有研究证实,针刺治疗偏头痛安全有效,但起效机制仍然不明确。研究针刺治疗偏头痛的机制,有助于推广针刺治疗偏头痛的适用。过去几年里,神经影像学的... 偏头痛是一种以搏动性头痛为主要临床特征的神经系统疾病,极大地影响了患者的生活质量,有研究证实,针刺治疗偏头痛安全有效,但起效机制仍然不明确。研究针刺治疗偏头痛的机制,有助于推广针刺治疗偏头痛的适用。过去几年里,神经影像学的发展能够帮助人们深入的理解偏头痛的发病机制。同时,越来越多的针刺治疗偏头痛的神经影像机制研究促进了对针刺起效机制的理解。总的来说,24项针刺治疗偏头痛的神经影像学机制研究发现,针刺可以通过影响脑结构、脑代谢、以及脑功能起到治疗效果。因此,大脑功能结构的改变可能是针刺治疗偏头痛的中枢机制。在这个综述中,我们对当前偏头痛发病的神经影像学机制和针刺治疗的神经影像学机制进行了系统的整理,讨论了针刺治疗偏头痛神经影像学机制的发展方向与展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针刺 神经影像 偏头痛 脑结构 脑功能 脑代谢
下载PDF
基于CiteSpace探讨针灸治疗肠易激综合征的研究现状 被引量:4
16
作者 周园芳 孙宁 +5 位作者 周俊 程施瑞 黄柳杨 李政杰 梁繁荣 孙睿睿 《世界科学技术-中医药现代化》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1期239-246,共8页
目的分析针灸治疗肠易激综合征的研究现状,为今后针灸在该领域的发展提供借鉴和参考。方法以计算机检索为主,检索中国学术期刊全文数据库(CNKI)和Web of Science数据库中相关文献,检索时间从建库-2020年3月15日。利用CiteSpace软件和文... 目的分析针灸治疗肠易激综合征的研究现状,为今后针灸在该领域的发展提供借鉴和参考。方法以计算机检索为主,检索中国学术期刊全文数据库(CNKI)和Web of Science数据库中相关文献,检索时间从建库-2020年3月15日。利用CiteSpace软件和文献计量学方法对文献基本信息、研究类型及对象、试验设计、干预措施和研究主题5个方面进行描述性分析。结果从1996年-2020年共有相关文献175篇,其中临床研究170篇,影像研究5篇,发文量总体呈波折上升趋势。多数论文由国家级基金资助,研究对象以腹泻型肠易激综合征患者居多,对照组以药物对照为主,干预措施以针灸居多,观察指标以临床症状居多,"肠易激综合征"、"针刺"、"腹泻型"等词为高频关键词。结论结合神经影像学技术探索其在针灸治疗肠易激综合征研究领域中有巨大潜力,研究者在今后可在此领域加大力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针灸 肠易激综合征 临床研究 影像研究 文献计量学
下载PDF
基于神经影像学的针刺治疗偏头痛疗效预测的研究进展及思路探讨 被引量:4
17
作者 董晓慧 周俊 +4 位作者 程施瑞 贺文华 曾芳 梁繁荣 李政杰 《世界科学技术-中医药现代化》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1期197-201,共5页
针刺治疗头痛历史悠久,安全有效,其有效率为50%左右,如何筛选针刺有效人群对于优化针刺治疗方案、节约医疗成本、减轻病人负担意义重大。运用神经影像学技术进行疗效预测是目前的神经影像学研究热点之一,因此本文综述近年针刺治疗偏头... 针刺治疗头痛历史悠久,安全有效,其有效率为50%左右,如何筛选针刺有效人群对于优化针刺治疗方案、节约医疗成本、减轻病人负担意义重大。运用神经影像学技术进行疗效预测是目前的神经影像学研究热点之一,因此本文综述近年针刺治疗偏头痛的相关研究,并对针刺治疗偏头痛的疗效预测研究的现状和研究思路进行探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针刺 偏头痛 神经影像学 疗效预测
下载PDF
探究纳入文献质量评价不一致性的原因——以针灸治疗膝骨关节炎的系统评价/Meta分析为例 被引量:1
18
作者 周俊 程施瑞 +4 位作者 陈逸嘉 孙睿睿 李政杰 曾芳 梁繁荣 《世界科学技术-中医药现代化》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9期3367-3373,共7页
目的评估国内针灸治疗膝骨关节炎的系统评价/Meta分析中纳入文献质量评价的不一致性,并探究产生不一致性的可能原因。方法检索国内关于针灸治疗膝骨关节炎系统评价/Meta分析,提取其中纳入的随机对照试验(randomized controlled trials,R... 目的评估国内针灸治疗膝骨关节炎的系统评价/Meta分析中纳入文献质量评价的不一致性,并探究产生不一致性的可能原因。方法检索国内关于针灸治疗膝骨关节炎系统评价/Meta分析,提取其中纳入的随机对照试验(randomized controlled trials,RCTs)基本特征及质量评价记录,筛选出重复的质量评价记录,观察不同研究者对相同RCT所作判断的不一致性。结果205条重复的质量评价记录中,除随机和盲法外均存在较大不一致性,结果数据的完整性、选择性报道、其他偏倚、Jadad评分占比分别为58%、47.5%、79%和51%。另外,在纳入的研究中提及"由2名成员独立评价"完成的质量评价在大多数领域的不一致性反而更高。结论国内针灸治疗膝骨关节炎的系统评价/Meta分析中纳入文献质量评价结果在多个领域存在较大不一致性,其原因可能与报告不规范、未实施至少2名成员独立评价,以及研究者对质量评价工具掌握程度参差不齐有关,需要进一步改进质量评价工具的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质量评价 不一致性 针灸 膝骨关节炎 系统评价/META分析
下载PDF
疼痛测评量表在国外针刺治疗慢性疼痛临床随机对照试验中的应用 被引量:2
19
作者 董晓慧 程施瑞 +5 位作者 汤臣建 陈杨 贺文华 周俊 李政杰 曾芳 《辽宁中医杂志》 CAS 2020年第2期25-28,共4页
针刺治疗慢性疼痛的科学研究常涉及对疼痛的定量评价,其中以疼痛相关量表最为常用。文章总结、分析近10年来发表在Pub Med上的高质量针刺治疗慢性疼痛的RCT研究中慢性疼痛量表使用情况,以期为今后研究中疼痛测评量表的选择提供借鉴。
关键词 慢性疼痛 量表 针刺
原文传递
浅议《经络腧穴学》和《针灸学》“十四五”规划教材经穴定位差异
20
作者 黎信陵 周俊 +4 位作者 张心悦 程施瑞 曾芳 梁繁荣 李政杰 《针刺研究》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4期434-440,共7页
《经络腧穴学》和《针灸学》“十四五”规划教材中部分经穴定位存在差异,这给中医学类学生、专任教师和科研工作者带来了一定的困惑。本文以2021年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经穴名称与定位(GB/T 12346—2021)》为依据,参照2006年国家标... 《经络腧穴学》和《针灸学》“十四五”规划教材中部分经穴定位存在差异,这给中医学类学生、专任教师和科研工作者带来了一定的困惑。本文以2021年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经穴名称与定位(GB/T 12346—2021)》为依据,参照2006年国家标准《腧穴名称与定位(GB/T 12346—2006)》,从经穴定位表述体例的差异、经穴定位文字表述的差异、经穴定位位置潜在的差异等方面分别系统梳理出了中国中医药出版社、人民卫生出版社和科学出版社出版的《经络腧穴学》与《针灸学》“十四五”规划教材的经穴定位差异。并且进一步从腧穴定位的历史演变和腧穴定位的学术争议分析了不同教材经穴定位差异的原因,探讨了教材经穴定位差异对中医针灸教学、考试、比赛、临床、科研的潜在影响,并尝试提出了建议解决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经络腧穴学》 《针灸学》 经穴定位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