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540篇文章
< 1 2 27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中国急性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患者院前应用硝酸甘油或中成药对症状改善及梗死相关动脉血流影响的比较研究
1
作者 赵广玉 王朵儿 +14 位作者 杨进刚 鲁晔 陶水英 程晓曙 叶君明 贺春晖 吴超 许海燕 乔树宾 赵延延 王杨 李卫 高晓津 杨跃进 中国急性心肌梗死注册研究组 《中国循环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41-47,共7页
目的:比较中国急性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STEMI)患者院前应用硝酸甘油或中成药对症状改善及对梗死相关动脉(IRA)血流的影响。方法:依托中国急性心肌梗死注册研究于2013年1月1日至2014年3月31日期间,纳入全国108家医院7 d内发病且明确报告... 目的:比较中国急性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STEMI)患者院前应用硝酸甘油或中成药对症状改善及对梗死相关动脉(IRA)血流的影响。方法:依托中国急性心肌梗死注册研究于2013年1月1日至2014年3月31日期间,纳入全国108家医院7 d内发病且明确报告院前使用或不使用硝酸甘油或中成药的13064例STEMI患者(已排除共用两类药物患者),其中5280例患者接受了急诊冠状动脉造影。对比使用两类药物对患者症状缓解及IRA的TIMI血流分级水平的影响,其中症状缓解包括完全缓解(症状消失)和部分缓解(不同程度缓解)。结果:13064例患者中,2892例(22.1%)院前应用了硝酸甘油或中成药,其中1149例(8.8%)使用了硝酸甘油,1743例(13.3%)使用了中成药,10172例院前未用药。应用硝酸甘油或中成药的患者,6 h内到达医院的比例(57.4%vs.60.8%vs.50.3%,P<0.0010),与使用院前急救系统的比例(11.8%vs.12.2%vs.9.5%,P=0.0004)均高于未用药的患者。使用硝酸甘油的患者部分缓解比例高于使用中成药的患者(33.8%vs.25.1%,P<0.0010)。多因素Logistic分析显示,使用硝酸甘油较使用中成药完全和部分缓解的可能性较高(OR=1.331,95%CI:1.129~1.569,P=0.0007)。使用硝酸甘油或中成药的患者与未用药患者的院内死亡率相似。在接受急诊冠状动脉造影的患者中,使用中成药或硝酸甘油及未用药患者IRA的TIMI血流达到2~3级的比例分别为21.6%、15.8%和19.3%(P=0.0405)。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与未用药患者相比,使用中成药患者的TIMI血流达到2~3级水平无明显优势(OR=0.856,95%CI:0.705~1.040,P=0.1171),使用硝酸甘油的患者TIMI血流达到2~3级水平可能性降低(OR=0.666,95%CI:0.495~0.895,P=0.0071)。结论:中国约有22.1%的STEMI患者院前单用硝酸甘油或中成药,含服硝酸甘油对症状改善作用优于中成药,与未用药患者相比,应用这两类药物的患者的TIMI血流未见明显改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急性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 硝酸甘油 中成药 症状改善 TIMI血流
下载PDF
高血压人群不同胰岛素抵抗指数与高尿酸血症的相关性 被引量:2
2
作者 熊芳 余超 +4 位作者 祝玲娟 王涛 周伟 鲍慧慧 程晓曙 《中国医学科学院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3期390-398,共9页
目的 探讨高血压人群不同胰岛素抵抗(IR)指数与高尿酸血症(HUA)的相关性。方法 2018年7至8月在江西省婺源县开展高血压普查,进行问卷调查、体格测量和生化检测。应用Logistic回归分析IR代谢指数(METS-IR)、甘油三酯葡萄糖乘积(TyG)指数... 目的 探讨高血压人群不同胰岛素抵抗(IR)指数与高尿酸血症(HUA)的相关性。方法 2018年7至8月在江西省婺源县开展高血压普查,进行问卷调查、体格测量和生化检测。应用Logistic回归分析IR代谢指数(METS-IR)、甘油三酯葡萄糖乘积(TyG)指数、TyG-体重指数(BMI)、TyG-腰围(WC)、内脏脂肪指数(VAI)、甘油三酯(TG)/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脂质蓄积指数(LAP)等IR评估指数与HUA的关系,通过惩罚样条法进行曲线拟合,并采用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下面积(area under the curve, AUC)比较各指数与HUA的相关性。结果 14 220例高血压患者平均年龄(63.8±9.4)岁,其中男性6 713例,女性7 507例。尿酸平均水平为(418.9±120.6)mmol/L,HUA检出率为44.4%。与尿酸正常组比较,HUA组的男性、目前饮酒、目前吸烟、糖尿病和服用各类降压药物的比例较高,年龄、舒张压、WC、BMI、同型半胱氨酸、总胆固醇、TG、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尿素氮、肌酐、天冬氨酸转氨酶、丙氨酸转氨酶、总蛋白、血清白蛋白、总胆红素、直接胆红素以及METS-IR、TyG、TyG-BMI、TyG-WC、VAI、TG/HDL-C、LAP值较大,而收缩压和HDL-C值较小(P均<0.05)。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控制其他因素后,METS-IR(OR=1.049,95%CI=1.038~1.060,P<0.001)、TyG(OR=1.639,95%CI=1.496~1.797,P<0.001)、TyG-BMI(OR=1.008,95%CI=1.006~1.010,P<0.001)、TyG-WC(OR=1.003,95%CI=1.002~1.004,P<0.001)、lnVAI(OR=1.850,95%CI=1.735~1.973,P<0.001)、ln(TG/HDL-C)(OR=1.862,95%CI=1.692~2.048,P<0.001)、lnLAP(OR=1.503,95%CI=1.401~1.613,P<0.001)均与HUA独立相关。曲线关系拟合显示,METS-IR、TyG、TyG-BMI、TyG-WC、lnVAI、ln(TG/HDL-C)及lnLAP与HUA发生风险均呈正相关(P均<0.001),TyG指数AUC明显高于其他指数(P均<0.05)。结论 高血压人群中IR指数升高与HUA发生风险存在关联,其中TyG指数与HUA关联性较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血压 高尿酸血症 胰岛素抵抗 预测
下载PDF
老年高血压人群同型半胱氨酸与高尿酸血症的相关性
3
作者 祝玲娟 施建民 +4 位作者 王涛 余超 周伟 鲍慧慧 程晓曙 《中国医学科学院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6期897-901,共5页
目的探讨老年高血压人群血浆同型半胱氨酸(Hcy)水平与高尿酸血症(HUA)之间的相关性。方法选取2018年3至8月在江西省婺源县筛查出的9902例年龄≥60岁的高血压患者,进行体格检查及常规血生化指标检测,根据尿酸水平将研究对象分为HUA组和... 目的探讨老年高血压人群血浆同型半胱氨酸(Hcy)水平与高尿酸血症(HUA)之间的相关性。方法选取2018年3至8月在江西省婺源县筛查出的9902例年龄≥60岁的高血压患者,进行体格检查及常规血生化指标检测,根据尿酸水平将研究对象分为HUA组和尿酸正常组,采用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Hcy水平与HUA发生风险的关系。结果与尿酸正常组相比,HUA组的高同型半胱氨酸血症发生率(99.9%比98.7%,P<0.001)及Hcy水平[16.8(13.8~21.5)μmol/L比14.4(12.3~17.7)μmol/L,P<0.001]均较高。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校正影响因素后,高同型半胱氨酸血症组患HUA的风险是Hcy正常组的2.92倍。阈值饱和效应分析显示,Hcy<20μmol/L时,Hcy水平与HUA的发生呈正相关(OR=1.05,95%CI=1.04~1.07,P<0.001);当Hcy≥20μmol/L时,Hcy水平与HUA无相关性(OR=1.00,95%CI=0.99~1.00,P=0.055),对数似然比检验有统计学意义(P<0.001)。结论老年高血压人群应注意控制Hcy水平,有助于预防HUA发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血压 同型半胱氨酸 高尿酸血症 阈值饱和效应
下载PDF
不同胰岛素抵抗指数对高血压人群糖尿病风险的预测效果 被引量:4
4
作者 王涛 余超 +5 位作者 俞国涛 周伟 祝玲娟 黄晓 鲍慧慧 程晓曙 《中国医学科学院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2期206-212,共7页
目的探讨在高血压人群中不同胰岛素抵抗指数[血清甘油三酯与葡萄糖乘积指数(TyG)、甘油三酯(TG)/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胰岛素抵抗代谢指数(METS-IR)]以及联合两指数预测糖尿病风险的效果。方法于2018年3至8月,对江西省婺源县居... 目的探讨在高血压人群中不同胰岛素抵抗指数[血清甘油三酯与葡萄糖乘积指数(TyG)、甘油三酯(TG)/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胰岛素抵抗代谢指数(METS-IR)]以及联合两指数预测糖尿病风险的效果。方法于2018年3至8月,对江西省婺源县居民进行高血压普查。通过面对面个人问卷调查、体格测量及实验室检查等方式收集患者信息,按是否患有糖尿病分组,进行组间基本特征比较。应用Logistic回归模型分析不同胰岛素抵抗指数与糖尿病的关系,并用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下面积比较各指数及联合指数预测糖尿病的效果。结果纳入14222例高血压患者,平均年龄(63.8±9.4)岁,其中糖尿病患者2616例。与非糖尿病高血压人群相比,糖尿病人群的TyG(t=50.323,P<0.001)、TG/HDL-C(Z=17.325,P<0.001)、METS-IR(t=28.839,P<0.001)均较高。多因素分析显示,各胰岛素抵抗指数与糖尿病风险均呈正相关。各胰岛素指数的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下面积从大到小依次为TyG(0.770)、METS-IR(0.673)、TG/HDL-C(0.620),并且TyG与TG/HDL-C(Z=42.325,P<0.001)、TyG与METS-IR(Z=17.517,P<0.001)、TG/HDL-C与METS-IR(Z=10.502,P<0.001)两两之间比较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下面积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结论不同胰岛素抵抗指数升高可增加糖尿病风险。相较于TG/HDL-C及METS-IR,TyG指数及联合指数预测糖尿病效果更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血压 胰岛素抵抗指数 糖尿病
下载PDF
可穿戴设备支持心房颤动人群筛查与管理研究进展 被引量:2
5
作者 余超 周伟 +3 位作者 王涛 祝玲娟 鲍慧慧 程晓曙 《中国全科医学》 CAS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期113-117,共5页
心房颤动(简称房颤)是当代心血管领域亟须攻克的两大“堡垒”之一,而传统的房颤筛查存在“检测时未发病、发病时未检测”的局限,导致房颤管理存在检测率低、规范管理率低等不足。可穿戴设备为房颤早期发现和科学管理创造了技术条件,其... 心房颤动(简称房颤)是当代心血管领域亟须攻克的两大“堡垒”之一,而传统的房颤筛查存在“检测时未发病、发病时未检测”的局限,导致房颤管理存在检测率低、规范管理率低等不足。可穿戴设备为房颤早期发现和科学管理创造了技术条件,其在房颤筛查中的可行性、高灵敏度和特异度逐步得到验证。本文基于国内外相关文献,对可穿戴设备在房颤人群筛查与管理中的流行特征、应用现状、局限及前景等进行综述,以期为可穿戴设备用于房颤的筛查与管理提供理论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心房颤动 可穿戴设备 物联网 筛查 管理
下载PDF
心脏植入式电子设备感染的预防策略及研究进展 被引量:1
6
作者 熊裕荣 鲍慧慧 程晓曙 《中国循环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7期776-780,共5页
心脏植入式电子设备(CIED)感染是临床实践中日益常见的并发症,可显著增加患者的死亡率和经济负担。本文回顾分析了CIED感染的流行病学、危险因素和发病机制相关文献,总结了预防CIED感染的现有循证方法和策略。
关键词 心脏植入式电子设备 感染 预防 进展
下载PDF
女性高血压患者月经初潮年龄、绝经年龄及生殖期与认知功能的关系
7
作者 游春娇 徐艳杰 +5 位作者 余超 祝玲娟 王涛 周伟 鲍慧慧 程晓曙 《中国医学科学院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5期760-767,共8页
目的探讨女性高血压患者的月经初潮年龄、绝经年龄及生殖期与认知功能的关系。方法2018年7至8月在江西省婺源县开展高血压筛查,通过面对面问卷调查、体格测量及生化检测收集信息,利用简易精神状态检查量表(MMSE)评判认知功能。采用多重... 目的探讨女性高血压患者的月经初潮年龄、绝经年龄及生殖期与认知功能的关系。方法2018年7至8月在江西省婺源县开展高血压筛查,通过面对面问卷调查、体格测量及生化检测收集信息,利用简易精神状态检查量表(MMSE)评判认知功能。采用多重线性回归法和Logistic回归分析法分析月经初潮年龄、绝经年龄及生殖期对认知功能的影响,并采用惩罚样条法进行曲线关系拟合。结果自然绝经女性高血压患者4595例,平均年龄(65.1±8.4)岁,平均月经初潮年龄、绝经年龄及生殖期分别为(16.6±2.2)、(48.2±5.0)岁和(31.7±5.5)年,平均MMSE得分(19.0±6.3)分。认知功能障碍总检出率40.4%(1859/4595)。月经初潮年龄<15岁、15~16岁及≥17岁组患者的认知功能障碍检出率分别为28.4%、39.1%和45.8%,绝经年龄<45岁、45~49岁及≥50岁组患者的认知功能障碍检出率分别为47.9%、39.7%和38.3%,生殖期<25年、25~29年、30~34年及≥35年组患者的认知功能障碍检出率分别为56.0%、44.4%、40.6%和32.6%,不同年龄组间认知功能障碍检出率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与月经初潮年龄<15岁组比较,月经初潮年龄15~16岁、≥17岁组检出认知功能障碍的比例较高(OR=1.45,95%CI=1.19~1.75,P<0.001;OR=1.65,95%CI=1.37~1.98,P<0.001);与绝经年龄<45岁组比较,绝经年龄45~49岁、≥50岁组检出认知功能障碍的比例较低(OR=0.80,95%CI=0.66~0.95,P=0.013;OR=0.78,95%CI=0.65~0.93,P<0.001);与生殖期<25年组比较,生殖期25~29年、30~34年及≥35年组检出认知功能障碍的比例较低(OR=0.66,95%CI=0.52~0.84,P<0.001;OR=0.62,95%CI=0.50~0.76,P<0.001;OR=0.51,95%CI=0.41~0.63,P<0.001)。结论月经初潮年龄与认知功能障碍的检出呈正相关,而绝经年龄、生殖期与认知功能障碍的检出呈负相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月经初潮 绝经 生殖期 年龄 认知功能
下载PDF
2011美国心脏病学基金会/美国心脏学会2007版《不稳定心绞痛/非ST段抬高心肌梗死患者管理指南》解读 被引量:17
8
作者 程晓曙 杨人强 《江西医药》 CAS 2012年第5期378-380,共3页
近期,2011年美国心脏病学会基金会(ACCF)和美国心脏学会(AHA)联合发表并更新了2007年版《不稳定心绞痛/非ST段抬高心肌梗死(UA/NSTEMI)患者管理的指南》(以下简称《指南》),该版《指南》完善了UA/NSTEMI患者从早期风险评估,到... 近期,2011年美国心脏病学会基金会(ACCF)和美国心脏学会(AHA)联合发表并更新了2007年版《不稳定心绞痛/非ST段抬高心肌梗死(UA/NSTEMI)患者管理的指南》(以下简称《指南》),该版《指南》完善了UA/NSTEMI患者从早期风险评估,到后期出院指导的全面管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心绞痛 心肌梗死 指南 美国心脏病学 基金会
下载PDF
辛伐他汀对一氧化氮缺乏性高血压大鼠肾脏的保护作用 被引量:1
9
作者 程晓曙 杨人强 +5 位作者 俞建华 苏海 吴清华 吴延庆 李菊香 程开诚 《中国临床康复》 CSCD 2004年第6期1045-1047,共3页
目的:观察辛伐他汀对一氧化氮(nitricoxide,NO)缺乏性高血压大鼠肾功能的保护作用,并探讨其机制和可能的干预方法。方法:L-硝基精氨酸甲酯(NG-nitro-L-argintnemethylester,L-NAME造成NO缺乏性高血压大鼠模型,随机分为对照组、高血压组... 目的:观察辛伐他汀对一氧化氮(nitricoxide,NO)缺乏性高血压大鼠肾功能的保护作用,并探讨其机制和可能的干预方法。方法:L-硝基精氨酸甲酯(NG-nitro-L-argintnemethylester,L-NAME造成NO缺乏性高血压大鼠模型,随机分为对照组、高血压组、辛伐他汀组,每组8只。测定尿β2-微球蛋白(β2-M)、尿蛋白,肾脏电镜图及NO和血管紧张素Ⅱ(angiotensinⅡ,AngⅡ)等水平。结果:给予L-NAME2周始血压持续升高,第7天和8周时尿蛋白犤(40.5±10.5)mg/L和(48.4±5.6)mg/L犦及β2-M犤(0.58±0.11)mg/L和(0.64±0.04)mg/L犦形成两个高峰,8周时肾小球滤过膜明显损伤;辛伐他汀在不影响血压和血脂水平条件下,减少尿蛋白和尿β2-M排出;减轻肾小球滤过膜损伤,肾脏局部NO和AngⅡ水平发生显著的差别。结论:辛伐他汀对NO缺乏性高血压大鼠早期肾功能损害有保护作用,其机制可能与影响肾脏局部内皮功能和AngⅡ水平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辛伐他汀 一氧化氮缺乏性高血压 大鼠 肾脏保护 测定 尿Β2-微球蛋白 尿蛋白
下载PDF
心力衰竭与房性心律失常 被引量:7
10
作者 程晓曙 杨人强 《临床心电学杂志》 2003年第4期257-261,共5页
关键词 心力衰竭 房性心律失常 心血管疾病 心肌细胞 心肌缺血
下载PDF
双房三腔心脏起搏治疗慢-快综合征 被引量:2
11
作者 程晓曙 吴清华 +4 位作者 吴延庆 程应樟 程开诚 李菊香 李萍 《临床心电学杂志》 2001年第2期78-80,共3页
目的 为治疗病窦综合征合并快速性房性心律失常 (慢 -快综合征 ) ,予 5例患者植入三腔(双房同步 )心脏起搏器。方法 经左锁骨下静脉穿刺 ,依次植入冠状静脉窦、右心室、右心房起搏电极导线 ,经测试各参数满意后 ,经 Y型转接器将冠状... 目的 为治疗病窦综合征合并快速性房性心律失常 (慢 -快综合征 ) ,予 5例患者植入三腔(双房同步 )心脏起搏器。方法 经左锁骨下静脉穿刺 ,依次植入冠状静脉窦、右心室、右心房起搏电极导线 ,经测试各参数满意后 ,经 Y型转接器将冠状静脉窦电极与右心房电极组成新的心房双极电极。植入后分别进行 DDD和双房 AAT起搏。结果 随访 1个月~ 1年 ,所有患者症状基本缓解 ,心律失常得到控制 ,除 1例患者冠状窦电极脱位 ,经重新调整固定外 ,未出现其他并发症。结论 证明三腔心脏起搏器不仅能治疗缓慢性心律失常而且能有效地防治因房间传导阻滞引起的快速性房性心律失常 ,该型起搏器植入术有一定的技术难度 ,但合并症少、安全、具有一定的治疗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快速性房性心律失常 起搏器 冠状窦电极 治疗
下载PDF
《2013年HRS/EHRA/APHRS遗传性心律失常综合征患者诊断和治疗专家共识》解读 被引量:1
12
作者 程晓曙 陈琦 《中国循环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S02期17-20,共4页
2013年,美国心律学会(HRS)第34届年会上HRS、欧洲心律协会(EHRA)和亚太心律学会(APHRS)共同颁布了遗传性心律失常综合征患者诊断和治疗专家共识,目的是为此类综合征的诊断、风险评估和管理治疗提供指南依据,该共识发表在Europace杂志上^... 2013年,美国心律学会(HRS)第34届年会上HRS、欧洲心律协会(EHRA)和亚太心律学会(APHRS)共同颁布了遗传性心律失常综合征患者诊断和治疗专家共识,目的是为此类综合征的诊断、风险评估和管理治疗提供指南依据,该共识发表在Europace杂志上^([1])。共识撰写专家来自北美地区、欧洲地区和亚太地区,总结了撰写专家的诊治经验以及近年来有关遗传性心律失常综合征诊断和治疗的相关临床研究数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遗传性心律失常 指南
下载PDF
坚持临床问题导向 建设研究型学科 被引量:2
13
作者 程晓曙 易应萍 《中国研究型医院》 2015年第4期38-42,共5页
研究型学科的特征为研究、转化、提高医疗技术水平。以问题为导向的研究与转化是推动医学发展的根本动力及必然。坚持临床问题导向,建设研究型学科要从如下方面入手发挥临床医生的主体及关键角色作用;改善学科现有的人员结构模式和机制... 研究型学科的特征为研究、转化、提高医疗技术水平。以问题为导向的研究与转化是推动医学发展的根本动力及必然。坚持临床问题导向,建设研究型学科要从如下方面入手发挥临床医生的主体及关键角色作用;改善学科现有的人员结构模式和机制;发挥海量临床资源的作用;畅通转化渠道;加强伦理理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临床问题 研究型学科
下载PDF
Brugada综合征的诊断要点 被引量:3
14
作者 程晓曙 《临床心电学杂志》 2003年第3期143-144,共2页
关键词 BRUGADA综合征 诊断 临床表现 常染色体显性遗传疾病 心电图 恶性心律失常
下载PDF
Amplatzer封堵器治疗房间隔缺损的临床评价
15
作者 程晓曙 吴清华 +5 位作者 吴延庆 胡建新 程应樟 李泉水 刘燕娜 李沿江 《介入放射学杂志》 CSCD 2003年第S1期163-,共1页
目的 评价应用Amplatzer封堵器经导管治疗二孔型房间隔缺损的即刻疗效和超声心动图随访的近期效果。方法 自 2 0 0 0年 3月~ 2 0 0 3年 1月 ,30例二孔型房间隔缺损患者 ,男 18例 ,女 12例 ,年龄2~ 4 6岁。在透视及经食道超声心动图... 目的 评价应用Amplatzer封堵器经导管治疗二孔型房间隔缺损的即刻疗效和超声心动图随访的近期效果。方法 自 2 0 0 0年 3月~ 2 0 0 3年 1月 ,30例二孔型房间隔缺损患者 ,男 18例 ,女 12例 ,年龄2~ 4 6岁。在透视及经食道超声心动图监视下 ,经导管置入封堵器封堵房间隔缺损 ,经食道超声心动图检测观察术后即刻封堵情况、经胸超声心动图观察术后 3d、1个月、6个月及 12个月心脏分流及心功能情况、术后并发症、及临床症状。结果 手术即刻成功率 10 0 % ,30例患者房间隔损损大小 2 0~ 38mm ,选用封堵器大小 2 4~ 4 8mm ,术后 3d超声心动图显示 30例患者房间隔缺损完全闭合 ,5例存在微量残余分流 ,1例因经食管超声对消化道的损伤出现剧烈腹痛 ,观察 2d后恢复。 18例患者完成了 12个月的超声心动图随访 ,无 1例存在残余分流 ,无 1例封堵器脱漏。术前 12例患者存在活动后胸闷、气逼 ,伴口唇紫绀 ,术后 12例口唇紫绀均消失 ,活动后胸闷气逼明显减少 ,术前Ⅲ / 6、Ⅳ / 6级的心脏杂音降为Ⅰ~Ⅱ / 6或基本消失 ,心功能明显改善。结论 应用Amplatzer封堵器经导管治疗二孔型房间隔缺损是一种安全、有效的治疗方法 ,操作简便 ,成功率高 ,近中期疗效可靠 ,远期疗效尚待进一步观察。手术中使用经食道超声心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房间隔缺损 超声心动图 先天性心脏病 超声波诊断 封堵器 AMPLATZER
下载PDF
特发性室性心动过速与宽QRS室上性心动过速的诊断和射频消融治疗
16
作者 程晓曙 李菊香 +5 位作者 吴清华 吴延庆 程应樟 程开诚 胡建新 姜醒华 《介入放射学杂志》 CSCD 2003年第S1期163-,共1页
目的 报道特发性室性心动过速 (IVT)和宽QRS室上性心动过速 (SVT)的鉴别诊断和射频消融术 (RFCA)结果。方法  85例患者 ,记录心动过速发作时 12导联心电图和或食道心电图 ,常规方法进行电生理检查和射频消融。诱发的宽QRS心动过速 (WQ... 目的 报道特发性室性心动过速 (IVT)和宽QRS室上性心动过速 (SVT)的鉴别诊断和射频消融术 (RFCA)结果。方法  85例患者 ,记录心动过速发作时 12导联心电图和或食道心电图 ,常规方法进行电生理检查和射频消融。诱发的宽QRS心动过速 (WQRST)若室 房 1∶1传导 ,静脉注射三磷酸腺苷 2 0~30mg ,观察有无室房分离 ,则明确室性或室上性心动过速的诊断 ,并确定心动过速的靶点位置进行消融。 结果  85例患者 ,其中 4 5例心电图为右束支传导阻滞 +电轴左偏 ,食管心电图 5例室房 1∶1传导 ,心内电生理诊断为左室特发性室速 (ILVT) ,4 4例左室中后间隔消融成功。 6例心电图表现为左束支传导阻滞 +II、III、avF导联高大R波 ,心内电生理诊断右室流出道室速 3例 ,左室流出道室速 1例 ,消融成功 ;1例房性心动过速Maiham氏纤维前传 ,于右侧游离壁消融成功 ;1例疑为特发性心外膜左室流出道室速。 34心电图诊断为SVT并束支阻滞病例 33例电生理确诊为SVT ,1例为ILVT ,消融成功。结论 RFCA术前对WQRST图形 ,必要时结合食道心电图描记进行仔细鉴别 ,对多数IVT与宽QRS波SVT能够作出鉴别诊断 ,有利于提高手术的成功率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心动过速 心搏过速 心律失常 室性 QRS 特发性
下载PDF
生而不息,欣欣向荣——写在《江西医药·心血管论文专辑》开篇前 被引量:1
17
作者 程晓曙 《江西医药》 CAS 2012年第5期377-377,共1页
子贡倦于学,告仲尼曰:“愿有所息。”仲尼曰:“生无所息。” —孔子 两千多年前,伟大的教育家孔子就用这句话给世人指明了生命存在的意义。生命是一个动态的过程,花开花落,斗转星移,有过繁盛,有过消沉,
关键词 江西医药 心血管 论文 教育家 孔子 生命
下载PDF
Amplatzer封堵器治疗房间隔缺损的临床评价
18
作者 程晓曙 吴清华 +6 位作者 吴延庆 杨人强 胡建新 程应樟 李泉水 刘燕娜 李沿江 《实用临床医学(江西)》 CAS 2003年第1期1-3,共3页
目的 :评价应用Amplatzer封堵器经导管治疗二孔型房间隔缺损 (ASD)的即刻疗效和超声心动图随访的近期效果。方法 :2 1例二孔型房间隔缺损患者 (男 12女 9,年龄 12~ 4 6岁 ) ,在透视及经食道超声心动图 (TEE)监视下采用Amplatzer封堵器... 目的 :评价应用Amplatzer封堵器经导管治疗二孔型房间隔缺损 (ASD)的即刻疗效和超声心动图随访的近期效果。方法 :2 1例二孔型房间隔缺损患者 (男 12女 9,年龄 12~ 4 6岁 ) ,在透视及经食道超声心动图 (TEE)监视下采用Amplatzer封堵器封堵ASD ,TEE观察术后即刻封堵情况、经胸超声心动图 (TTE)比较术后 3d、1个月、6个月及 12个月心脏分流及心功能情况、术后并发症。结果 :除 1例因房间隔缺损太大 (大于 4 0mm)外 ,手术即刻成功率 10 0 % ,术中无任何严重并发症 ,10例病人球囊测得房间隔缺损直径 2 0~ 36mm ,选用封堵器直径 2 4~ 38mm ,术后即刻TEE检查示 3例存在微量残余分流 ,术后 3dTTE检查示 2例存在残余分流 ,6例病人完成 12个月随访 ,无 1例存在残余分流 ,无 1例封堵器脱落 ,X线检查示所有患者肺血减少 ,TTE检查示右心房、右心室缩小 ,心功能改善。结论 :经导管应用Amplatzer封堵器治疗二孔型ASD是一种安全、有效的非手术治疗方法 ,近、中期疗效可靠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房间隔缺损 介入治疗 超声心动图描记术
下载PDF
Amplatzer封堵器治疗房间隔缺损的临床评价
19
作者 程晓曙 吴清华 +5 位作者 吴延庆 胡建新 程应樟 李泉水 刘燕娜 李沿江 《中国介入心脏病学杂志》 2002年第4期206-206,共1页
关键词 AMPLATZER封堵器 房间隔缺损 ASD 先天性心脏病 疗效
下载PDF
双房三腔心脏起搏治疗慢-快综合征
20
作者 程晓曙 吴清华 +4 位作者 吴延庆 程应樟 程开诚 李菊香 李萍 《江西医药》 CAS 1999年第6期321-322,共2页
目的 为治疗病窦综合征并快速性房性心律失常( 慢- 快综合征) ,予患者植入三腔( 双房同步) 心脏起搏器。方法 经左锁骨下静脉穿刺,依次植入冠状静脉窦、右心室、右心房起搏电极导线,经测试各参数满意后,经Y 型转接器将冠状... 目的 为治疗病窦综合征并快速性房性心律失常( 慢- 快综合征) ,予患者植入三腔( 双房同步) 心脏起搏器。方法 经左锁骨下静脉穿刺,依次植入冠状静脉窦、右心室、右心房起搏电极导线,经测试各参数满意后,经Y 型转接器将冠状静脉窦电极与右心房电极组成新的心房双极电极。植入后分别进行DDD 和双房AAT 起搏。结果 随访3 个月,患者症状完全缓解,心律失常消失,未出现并发症。证明三腔心脏起搏器不仅能治疗缓慢性心律失常而且能有效地防治因房间传导阻滞引起的快速性房性心律失常,该型起搏器植入术有一定的技术难度,但合并症少、安全、具有一定的治疗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病窦综合征 心律失常 慢-快综合征 心脏起搏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27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