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8篇文章
< 1 2 3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持续优化事业单位人力资源管理激励机制
1
作者 程梅芬 《中国人力资源社会保障》 2024年第3期24-25,共2页
事业单位是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的重要推动力量,在国家治理体系中发挥着重要作用。《事业单位工作人员奖励规定》印发后,事业单位人力资源管理机制进一步健全,干部工作效率得到一定程度提升,工作积极性、创造性进一步迸发。但由于我国事... 事业单位是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的重要推动力量,在国家治理体系中发挥着重要作用。《事业单位工作人员奖励规定》印发后,事业单位人力资源管理机制进一步健全,干部工作效率得到一定程度提升,工作积极性、创造性进一步迸发。但由于我国事业单位层级规模不一、分类比较复杂、人员诉求多元,在实际工作中,还存在人员固化、薪酬单一化、精神层面激励缺失等问题,亟待优化管理激励机制,进一步提升事业单位人力资源管理效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管理激励机制 国家治理体系 事业单位 持续优化 工作效率 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 激励缺失
下载PDF
蛋白体外非酶糖化及氨基胍、二甲双胍的抑制作用 被引量:19
2
作者 程梅芬 肖洁 +2 位作者 周丽诺 杨秀芳 王纹琴 《上海医科大学学报》 CSCD 1998年第1期35-38,共4页
目的研究高浓度葡萄糖对蛋白非酶糖化的影响以及药物对蛋白质非酶糖化的干预。方法小牛血清白蛋白(40g/L)与不同浓度的葡萄糖(0.1%、0.5%、1.5%、4.5%)体外孵育1、3、7、14、21、28d,小牛血清白蛋... 目的研究高浓度葡萄糖对蛋白非酶糖化的影响以及药物对蛋白质非酶糖化的干预。方法小牛血清白蛋白(40g/L)与不同浓度的葡萄糖(0.1%、0.5%、1.5%、4.5%)体外孵育1、3、7、14、21、28d,小牛血清白蛋白(40g/L)和1.5%葡萄糖液中分别加入不同浓度的盐酸氨基胍或二甲双胍(5、25、50、100mmol/L)孵育1、14、21d。用NBT还原法测定蛋白质早期糖化产物。结果糖化蛋白产量与葡萄糖浓度以及孵育时间呈正相关,0.1%、0.5%、1.5%、4.5%的葡萄糖孵育28d后糖化蛋白质产量分别较基值高130%、108%、326%、583%、4.5%葡萄糖孵育28d后糖化蛋白产量分别是0.1%、0.5%、1.5%葡萄糖的8.90、5.36、2.41倍。用氨基胍或二甲双胍(5、25、50、100mmol/L)孵育14d,分别使糖化蛋白质减少到对照组的69%、61%、57%、52%和64%、56%、56%、54%。结论蛋白质非酶糖化与葡萄糖浓度孵育时间呈正相关,氨基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糖尿病 蛋白质 非酶糖化 氨基胍 二甲双胍
下载PDF
肾病综合征中T细胞亚群检测的临床意义 被引量:1
3
作者 程梅芬 王凤业 +3 位作者 莫迎春 高奇蓉 吴直江 曹琼芳 《现代康复》 CSCD 1997年第3期194-196,共3页
本研究中,48例肾病综合征(NS)病人,为一种免疫介导性肾病(I),包括13例狼疮性肾病(LN)和35例原发性肾病综合征(PNS),同时研究了15例非免疫介导性肾病(NIN)病人,流动细胞计数(FC)用来检测这些病人的T淋巴细胞亚群CD3,CD... 本研究中,48例肾病综合征(NS)病人,为一种免疫介导性肾病(I),包括13例狼疮性肾病(LN)和35例原发性肾病综合征(PNS),同时研究了15例非免疫介导性肾病(NIN)病人,流动细胞计数(FC)用来检测这些病人的T淋巴细胞亚群CD3,CD4,CD8,Tc和Ts。结果表明,IN组CD4低于正常对照组,而CDS显著升高,TS和CD8明显增加,特别在LN组约84.62%的病人显示CD4/CD8比率低。在LN组低CD4/CD8比率和低杯体已同样显著。可被作为免疫活力的指标,并有益于PNS鉴别诊断和估计对糖皮质激素的反应。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肾病综合征 T细胞亚群 检测 流动细胞计数
下载PDF
肾小管性酸中毒6例分析
4
作者 程梅芬 陆怡 孙小丰 《中国骨质疏松杂志》 CAS CSCD 1999年第2期52-53,49,共3页
肾小管性酸中毒(RTA)是比较常见的代谢性骨病之一,其中远曲小管性肾小管性酸中毒(dRTA)又称I型RTA,是比较常见的一种,临床上除有不同程度的代谢性酸中毒外,常较近曲小管性肾小管性酸中毒(pRTA),又称Ⅱ型RT... 肾小管性酸中毒(RTA)是比较常见的代谢性骨病之一,其中远曲小管性肾小管性酸中毒(dRTA)又称I型RTA,是比较常见的一种,临床上除有不同程度的代谢性酸中毒外,常较近曲小管性肾小管性酸中毒(pRTA),又称Ⅱ型RTA易见于肾性骨病,且易有低钾血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肾小管性酸中毒 RTA 常见 代谢性骨病 肾性骨病 严重 低钾血症 病人 代谢性酸中毒 临床
下载PDF
昏迷4月的泛发性脑炎1例报道
5
作者 程梅芬 孙小丰 +3 位作者 姚扣银 张新根 张清波 翁心华 《上海医科大学学报》 CSCD 1999年第3期233-234,共2页
临床资料患者男性,47岁,精神障碍50d许,发作性全身强直性抽搐20d余,于1997年5月20日入院。患者于1997年3月24日工作时突然丧失记忆力10min,第2天类似发作1次,以后反应迟钝,讲错话。4月25日出现... 临床资料患者男性,47岁,精神障碍50d许,发作性全身强直性抽搐20d余,于1997年5月20日入院。患者于1997年3月24日工作时突然丧失记忆力10min,第2天类似发作1次,以后反应迟钝,讲错话。4月25日出现全身抽搐,平均每日1次数秒钟。4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脑炎 泛发性 昏迷 诊断 治疗
下载PDF
氯沙坦对老年高血压者左室肥厚逆转及血浆内皮素水平的影响 被引量:16
6
作者 陈丽清 孙小丰 +1 位作者 林佩娣 程梅芬 《中国新药与临床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00年第4期284-286,共3页
目的 :了解氯沙坦对老年高血压性左室肥厚的逆转作用及对血浆内皮素 (ET)水平的影响。方法 :以 2 0例健康老年人为对照组 ,观察单纯高血压 32例 (EH组 )、高血压伴左室肥厚 2 6例 (LVH组 )在每日服氯沙坦 50mg前及 16wk后血压、ET的变... 目的 :了解氯沙坦对老年高血压性左室肥厚的逆转作用及对血浆内皮素 (ET)水平的影响。方法 :以 2 0例健康老年人为对照组 ,观察单纯高血压 32例 (EH组 )、高血压伴左室肥厚 2 6例 (LVH组 )在每日服氯沙坦 50mg前及 16wk后血压、ET的变化。用超声心动图观察LVH组在用药前后的左室舒张末期内径 (LVDd)、室间隔厚度 (IVST)、左室后壁厚度 (LVPWT)、左室重量 (LVM )、左室重量指数 (LVMI)的变化。结果 :经氯沙坦治疗后 ,EH组、LVH组的平均动脉压 (MAP)及ET水平有显著性下降 ;LVH组的ET水平与LVM ,LVMI呈正相关 ,LVH组在治疗后IVST ,LVPWT ,LVDd ,LVM ,LVMI亦有显著性下降。结论 :氯沙坦对老年高血压病人不仅有良好的降压效果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血压 左心室肥大 氯沙坦 药物疗法 内皮素
下载PDF
老年脑梗死患者血清同型半胱氨酸水平及药物干预研究(英文) 被引量:21
7
作者 黄延焱 卢晓喆 程梅芬 《中国临床康复》 CSCD 2003年第7期1112-1113,共2页
目的了解正常人颈动脉硬化患者及脑梗死患者血清同型半胱氨酸(serumtotalnomocysteine,tHcy)水平及给予叶酸和维生素B12治疗后血tHcy含量的变化。方法脑梗死组80例,男71例,女9例,年龄63~80岁,平均74岁,符合脑梗死的诊断标准,均在发病后... 目的了解正常人颈动脉硬化患者及脑梗死患者血清同型半胱氨酸(serumtotalnomocysteine,tHcy)水平及给予叶酸和维生素B12治疗后血tHcy含量的变化。方法脑梗死组80例,男71例,女9例,年龄63~80岁,平均74岁,符合脑梗死的诊断标准,均在发病后2周内测定tHcy含量;颈动脉硬化组80例,男71例,女9例,年龄62~79岁,平均72岁。双侧颈动脉B超检查均存在颈动脉硬化及(或)粥样斑块。以上两组均除外甲状腺功能减退及肾功能减退。入选者在测定血清叶酸、维生素B12、肌酐、血糖、血脂水平及血压和体重指数后,各组均随机分为两组,即干预治疗组及非干预治疗组,每组40例。干预治疗组患者给予叶酸1.25mg,隔日1次,维生素B128μg,1次/d,口服10个月后复查上述各项指标。结果治疗前3组血tHcy水平各不相同,脑梗死组为(16±5)μmol/L,颈动脉硬化组为(14±5)μmol/L,正常老年人组为(12±3)μmol/L,3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意义。血tHcy含量增高,叶酸水平越低。相关分析发现,血tHcy水平与叶酸、维生素B12呈负相关。干预治疗后,治疗组患者的血tHcy含量均有所下降。结论不同程度的脑缺血性疾病与血tHcy水平有一定的关系,补充营养元素有助于降低血tHcy水平,以减少高tHcy对血管的素性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老年人 脑梗死 血清 同型半胱氨酸 药物干预 叶酸 维生素B12
下载PDF
糖尿病肾脏损害的判断
8
作者 程梅芬 《糖尿病新世界》 1999年第4期27-26,共2页
目前糖尿病已成为威胁糖尿病患者寿命和生活质量的主要慢性并发症。约有50%的1型(胰岛素依赖型)糖尿病患者在起病10~30年后可发展为肾功能衰竭,2型糖尿病(非胰岛素依赖型)中慢性肾功能衰竭是继心、脑并发症以后又一严重的慢性并发症... 目前糖尿病已成为威胁糖尿病患者寿命和生活质量的主要慢性并发症。约有50%的1型(胰岛素依赖型)糖尿病患者在起病10~30年后可发展为肾功能衰竭,2型糖尿病(非胰岛素依赖型)中慢性肾功能衰竭是继心、脑并发症以后又一严重的慢性并发症。尽管透析疗法以及肾移植为终末期肾脏疾病(尿毒症)带来了福音,但费用昂贵并不是所有病员都能承受得起的。 糖尿病肾病大致可分为五个阶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肾脏损害 慢性并发症 肾小球滤过率 糖尿病肾病 非胰岛素依赖型 糖尿病患者 2型糖尿病 慢性肾功能衰竭 微量白蛋白尿 高血压
下载PDF
住院与非住院老年人口咽部带菌情况比较 被引量:8
9
作者 董蘅 程梅芬 +1 位作者 卢燕雯 顾静文 《中国感染与化疗杂志》 CAS 2008年第6期419-422,共4页
目的了解老年住院患者及非住院老年人口咽部细菌携带及其耐药情况、细菌携带的危险因素。方法住本院老年科非感染患者及进行健康体检的上海市离、退休干部为调查对象,以无菌生理盐水漱口后,采集咽拭子,进行细菌培养及鉴定。以纸片扩散... 目的了解老年住院患者及非住院老年人口咽部细菌携带及其耐药情况、细菌携带的危险因素。方法住本院老年科非感染患者及进行健康体检的上海市离、退休干部为调查对象,以无菌生理盐水漱口后,采集咽拭子,进行细菌培养及鉴定。以纸片扩散法进行药敏测定。结果住院及非住院老年人口咽部的细菌携带率分别为55.2%(58/105)及32.1%(161/501),老年住院患者高于非住院老年人(P<0.01);携带菌中均主要为嗜血杆菌属,其次为肺炎克雷伯菌等革兰阴性杆菌。老年住院患者携带的肺炎克雷伯菌对各类抗菌药的敏感率低于非住院老年人。口腔装有义牙是住院及非住院老年人口咽部带菌的危险因素。结论老年住院患者口咽部细菌携带率高于非住院老年人,口腔义牙是老年人口咽部带菌的危险因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老年 细菌 口咽部带菌 嗜血杆菌属
下载PDF
老年人口咽部带菌情况调查 被引量:7
10
作者 董蘅 程梅芬 +1 位作者 顾静文 王明贵 《中国全科医学》 CAS CSCD 2008年第10期912-913,922,共3页
目的了解老年人口咽部细菌携带及其耐药情况、细菌携带的危险因素,以利于老年人呼吸道感染的防治。方法以无菌0.9%氯化钠溶液漱口后,采集咽拭子,进行细菌培养及鉴定。以纸片扩散法进行药敏测定。结果501例老年人口咽部的细菌携带率... 目的了解老年人口咽部细菌携带及其耐药情况、细菌携带的危险因素,以利于老年人呼吸道感染的防治。方法以无菌0.9%氯化钠溶液漱口后,采集咽拭子,进行细菌培养及鉴定。以纸片扩散法进行药敏测定。结果501例老年人口咽部的细菌携带率为32.1%(161/501);获分离菌161株,其中革兰阴性杆菌147株(91.3%),革兰阳性球菌14株(8.7%)。前3位分离菌为嗜血杆菌属、肺炎克雷伯杆菌及金黄色葡萄球菌。98株嗜血杆菌属对氨苄西林、头孢唑啉、头孢呋辛、头孢噻肟的敏感性高,敏感率为94.9%~100.0%。40株肺炎克雷伯杆菌对头孢唑啉、头孢呋辛、头孢噻肟及庆大霉素的敏感率均为100.0%,对哌拉西林及环丙沙星的敏感率为95.0%~97.5%。10株金葡菌中80.0%对甲氧西林敏感。多因素回归分析显示,口腔装有义牙是老年人口咽部带菌的危险因素。结论老年人口咽部细菌携带率高,主要携带菌为嗜血杆菌属、肺炎克雷伯杆菌等革兰阴性杆菌,口腔义牙是老年人口咽部带菌的危险因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老年人 细菌 口咽部带菌 嗜血菌属
下载PDF
老年非感染住院患者口咽部带菌情况研究 被引量:3
11
作者 董蘅 程梅芬 +1 位作者 顾静文 王明贵 《中华医院感染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1期59-61,共3页
目的了解老年非感染住院患者口咽部细菌携带及其耐药的危险因素,以利医院感染的防治。方法以无菌生理盐水漱口后,采集咽拭子,进行细菌培养及鉴定。以纸片扩散法进行药敏测定。结果105例老年患者口咽部细菌携带率为55.2%;获分离菌62株,... 目的了解老年非感染住院患者口咽部细菌携带及其耐药的危险因素,以利医院感染的防治。方法以无菌生理盐水漱口后,采集咽拭子,进行细菌培养及鉴定。以纸片扩散法进行药敏测定。结果105例老年患者口咽部细菌携带率为55.2%;获分离菌62株,其中革兰阴性杆菌56株(90.3%),革兰阳性球菌5株(8.1%),白色假丝酵母菌1株(1.6%),34株嗜血菌属细菌对氨苄西林、头孢克洛等均100.0%敏感,部分菌株对庆大霉素及环丙沙星耐药,10株肺炎克雷伯菌中4株产超广谱β-内酰胺酶,对头孢噻肟等抗菌药物耐药;多因素回归分析显示,口腔装有义牙是老年人口咽部带菌的危险因素。结论老年住院患者口咽部细菌携带率高,主要携带菌为嗜血菌属等革兰阴性杆菌,口腔义牙是老年人口咽部带菌的危险因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老年人 细菌 嗜血菌属 口咽部带菌
下载PDF
降脂治疗对老年原发性高血压者胰岛素抵抗的影响 被引量:3
12
作者 陈丽清 孙小丰 程梅芬 《中国老年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1年第1期21-22,共2页
目的 探讨老年原发性高血压伴高胆固醇血症者行降脂治疗对其胰岛素抵抗 (IR)的影响。方法  73例老年原发性高血压伴高胆固醇血症者随机分为治疗组 (37例 )及对照组 (36例 ) ,在行低脂饮食及抗高血压治疗同时观察治疗组用辛伐他丁 (5~... 目的 探讨老年原发性高血压伴高胆固醇血症者行降脂治疗对其胰岛素抵抗 (IR)的影响。方法  73例老年原发性高血压伴高胆固醇血症者随机分为治疗组 (37例 )及对照组 (36例 ) ,在行低脂饮食及抗高血压治疗同时观察治疗组用辛伐他丁 (5~ 1 0 mg/d)前及 4个月后的血脂、空腹血糖、胰岛素和肝、肾功能的变化。结果 治疗组降脂治疗后血胆固醇下降 1 2 .7% ,甘油三酯下降 9.5% ,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下降 1 1 .9% ,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上升了 9.0 % ,胰岛素敏感指数 (ISI)显著提高 (P<0 .0 5) ;而对照组血脂水平虽有下降 ,但无显著性意义 ,ISI亦无明显变化。结论 老年原发性高血压伴高胆固醇血症者用辛伐他丁治疗不仅可降脂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胰岛素抵抗 原发性高血压 高胆固醇血症 药物疗法 老年人 降脂治疗 降压治疗
下载PDF
皮下隧道在预防深静脉导管感染中的应用 被引量:9
13
作者 孙小丰 陈丽清 +1 位作者 程梅芬 马良 《内科急危重症杂志》 1999年第3期111-112,共2页
目的 :为了观察皮下隧道在减少深静脉导管相关性感染中的作用。方法 :采用连续样本 ,按区组随机化分组对照研究的方法将 2 60例需施行深静脉穿刺置管术的老年患者分成两组。 13 0例采用自创的经简便皮下隧道 (长度 5cm)后股静脉置管 (... 目的 :为了观察皮下隧道在减少深静脉导管相关性感染中的作用。方法 :采用连续样本 ,按区组随机化分组对照研究的方法将 2 60例需施行深静脉穿刺置管术的老年患者分成两组。 13 0例采用自创的经简便皮下隧道 (长度 5cm)后股静脉置管 (试验组 ) ,13 0例非经皮下隧道股静脉置管(对照组 )。分别记录两组置管后局部皮肤感染例数、导管头细菌培养阳性例数和外周血细菌培养阳性例数。结果 :试验组和对照组平均留管时间分别为 2 9.97± 12 .81和 2 8.95± 10 .79d ,两组比较无显著性差异 (P >0 .0 5 ) ;导管皮肤出口处细菌培养阳性数分别为 13和 12例 ,两组比较无显著性差异 (P >0 .0 5 ) ;导管头细菌培养阳性数分别为 2和 9例 ,两组比较有显著性差异 (P <0 .0 5 )。结论 :经长度为 5cm的皮下隧道后深静脉置管在减少导管相关性感染发生中有一定的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置管术 深静脉导管感染 皮下隧道 相关性感染
下载PDF
芦沙坦对老年慢性心力衰竭的血液动力学效应 被引量:3
14
作者 孙小丰 陈丽清 +3 位作者 韩国红 李勇 林佩娣 程梅芬 《中国临床药学杂志》 CAS 2000年第1期4-6,共3页
目的 :观察芦沙坦 (L os)对老年慢性充血性心力衰竭的治疗作用。方法 :采用开放、分组对照研究方法对 6 6例入院老年充血性心力衰竭 (CHF)患者按区组随机化分组 ,分别运用 L os和依那普利 (Ena)治疗 12 wk,观察两组的心功能及临床症状... 目的 :观察芦沙坦 (L os)对老年慢性充血性心力衰竭的治疗作用。方法 :采用开放、分组对照研究方法对 6 6例入院老年充血性心力衰竭 (CHF)患者按区组随机化分组 ,分别运用 L os和依那普利 (Ena)治疗 12 wk,观察两组的心功能及临床症状的变化 ,并采用多普勒心超仪监测用药前后的血液动力学。结果 :两组每搏量 (SV)、心脏指数 (CI)和左室射血分数 (EF)治疗后均显著提高 (P<0 .0 1、P<0 .0 0 1和 P<0 .0 5 ) ;心功能明显改善 ,试验组 级转为 级者 4例 , 级转为 级者 2例 , 级转为 级者 2 5例 ,无变化者 2例 (P<0 .0 0 1)。结论 :L os能较好地改善老年 CHF患者的心功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芦沙坦 血液动力学 心力衰竭 充血性 老年人
下载PDF
老年脑梗死患者血同型半胱氨酸水平调查及干预治疗 被引量:5
15
作者 黄延焱 程梅芬 《实用老年医学》 CAS 2001年第3期144-145,147,共3页
目的 了解正常老年人与脑梗死患者血总同型半胱氨酸 (serumtotalhomocysteine ,tHcy)水平的差异 ,并了解给予营养元素叶酸和维生素B12 治疗后血tHcy的变化。  方法  共有 2 14例入选者 ,脑梗死组 :112例 ,男91例 ,女 2 1例 ,63~ 80... 目的 了解正常老年人与脑梗死患者血总同型半胱氨酸 (serumtotalhomocysteine ,tHcy)水平的差异 ,并了解给予营养元素叶酸和维生素B12 治疗后血tHcy的变化。  方法  共有 2 14例入选者 ,脑梗死组 :112例 ,男91例 ,女 2 1例 ,63~ 80岁 ,平均 (73 2± 4 1)岁 ,符合脑梗死的诊断标准。正常老年人组 10 2例 ,男 84例 ,女 18例 ,61~ 78岁 ,平均 (72 5± 4 3 )岁 ,2组年龄及性别无显著差异 ,吸烟的程度及年份予以控制 ,甲状腺功能减退及肾功能减退者予除外 ,避免影响结果。入选者在测定各项检测指标后 ,各组各随机分成 2组 ,干预治疗组及非干预治疗组 ,干预治疗组患者予服用叶酸 1 2 5mgqod ,维生素B12 8μgqd ,10月后 ,再予复查各项指标。  结果   2组血tHcy水平不相同 ,脑梗死组 (16 0 3± 5 0 6) μmol·L-1,正常老年人组为 (11 69± 3 0 4) μmol·L-1,存在显著差异 (P <0 0 1) ;血tHcy水平越高 ,叶酸水平越低 ,相关分析发现血tHcy水平与叶酸、维生素B12 呈负相关 ,在脑梗死组分别为r =-0 413 ,-0 3 6;正常老年人组r =-0 3 2 9,-0 2 0 9。干预治疗后 ,治疗组患者的血tHcy水平均有下降 ,与非干预治疗组有显著差异 (P <0 0 1)。当血tHcy值超过老年人的正常值 (≥ 15 μmol·L-1)时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脑梗死 同型半胱氨酸 叶酸 维生素B12 治疗
下载PDF
血同型半胱氨酸:老年人脑梗死、颈动脉硬化病例对照及干预研究 被引量:6
16
作者 黄延焱 吴文华 程梅芬 《上海医学检验杂志》 北大核心 2001年第5期260-263,共4页
目的了解老年人脑梗塞、颈动脉硬化患者血总同型半胱氨酸 (serum total homocysieine,t Hcy)水平 ,给予叶酸、维生素 B1 2 治疗后 ,血同型半胱氨酸水平的改变。方法采用病例对照研究的方法 ,脑卒中组 :80例 ,男71例 ,女 9例 ,年龄 6 3~... 目的了解老年人脑梗塞、颈动脉硬化患者血总同型半胱氨酸 (serum total homocysieine,t Hcy)水平 ,给予叶酸、维生素 B1 2 治疗后 ,血同型半胱氨酸水平的改变。方法采用病例对照研究的方法 ,脑卒中组 :80例 ,男71例 ,女 9例 ,年龄 6 3~ 80岁 ,平均 (73.6± 3.1)岁 ,符合脑梗塞的诊断标准 ;颈动脉硬化组 :80例 ,男 71例 ,女 9例 ,年龄 6 2~ 79岁 ,平均 (72 .0± 3.6 )岁。两组患者双侧颈动脉 B超检查存在颈动脉硬化及或粥样斑块 ,年龄及性别差异无显著性 ,吸烟的程度及年份、高血压、冠心病、糖尿病的程度及服用的药物均予以控制 ,甲状腺功能减退及肾功能减退者除外 ,避免影响结果。 16 0例入选者在测定空腹血总 Hcy、叶酸、维生素 B1 2 及生化指标后 ,各组各随机分成干预治疗组及非干预治疗组 ,每组 40例 ,干预治疗组患者予服用叶酸 1.2 5 m g隔日 1次 ,Vit B1 2 2 μg1次 / d,10个月后 ,再复查上述各项指标。结果两组基础血 t Hcy水平存在差异 ,脑梗塞组 (16 .11± 5 .2 6 ) μm ol/ L,颈动脉硬化组 (14.17± 4.73)μmol/ L ,P=0 .0 17。脑梗塞组的血叶酸水平较低 ,维生素 B1 2 及其他生化指标无差异。给予叶酸 ,维生素 B1 2 干预治疗后 ,治疗组患者的血 t Hcy水平均有下降 ,与非干预治疗组比较差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同型半胱氨酸 脑梗塞 颈动脉硬化
下载PDF
伊贝沙坦治疗原发性高血压临床疗效 被引量:5
17
作者 张佳明 程梅芬 《中国临床药学杂志》 CAS 2002年第3期138-139,共2页
目的 :观察伊贝沙坦对原发性高血压患者降压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 :采用自身对照开放试验 ,选取 40例原发性高血压患者 ,服用伊贝沙坦 15 0mg·d-1,如 4wk无效加至 30 0mg·d-1,至 8wk。每 2wk随访BP ,HR ,并记录不良反应。结... 目的 :观察伊贝沙坦对原发性高血压患者降压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 :采用自身对照开放试验 ,选取 40例原发性高血压患者 ,服用伊贝沙坦 15 0mg·d-1,如 4wk无效加至 30 0mg·d-1,至 8wk。每 2wk随访BP ,HR ,并记录不良反应。结果 :经 8wk治疗 ,伊贝沙坦降压总有效率达 95 % ,平均SBP由 (146 3± 14 7)mmHg降至 (130 9± 11 0 )mmHg ,DBP由 (94 6± 15 2 )mmHg降至 (79 3± 6 8)mmHg ,P <0 0 5。整个治疗期间无明显不良反应发生。结论 :伊贝沙坦是一个安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伊贝沙坦 原发性高血压 疗效 安全性
下载PDF
前列腺素E_1治疗颈动脉斑块的疗效 被引量:7
18
作者 黄延焱 程梅芬 《中国临床药学杂志》 CAS 2000年第4期217-219,共3页
目的 :研究前列腺素 E1 (PGE1 )对老年人颈动脉斑块的影响。方法 :选择颈动脉彩色多普勒检查存在斑块的脑梗死或短暂性脑缺血发作 (TIA)的入院患者 41例 ,予 PGE1 10 ︼g溶于 10 m l生理盐水 iv,qd,连续 2 wk,测定治疗前后患者的凝血功... 目的 :研究前列腺素 E1 (PGE1 )对老年人颈动脉斑块的影响。方法 :选择颈动脉彩色多普勒检查存在斑块的脑梗死或短暂性脑缺血发作 (TIA)的入院患者 41例 ,予 PGE1 10 ︼g溶于 10 m l生理盐水 iv,qd,连续 2 wk,测定治疗前后患者的凝血功能、血小板聚集度、颈动脉彩色多普勒检查及常规生化检查。结果 :治疗前后患者颈动脉内径有所扩大 (P<0 .0 5 ) ,血液流变学得到改善 ,颈动脉内斑块大小均有统计学意义的减小 (P<0 .0 1) ,并且血黏度 (P<0 .0 1)及血小板聚集度 (P<0 .0 1)也有明显改善 ,但血小板的计数无改变 (P>0 .0 5 )。结论 :PGE1 在减小颈动脉斑块及改善血液流变学上有其独特的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前列腺素E1 颈动脉粥样斑块 药物疗法
下载PDF
氟西汀(百忧解)治疗老年抑郁症的疗效 被引量:3
19
作者 黄延焱 贺凤凤 +1 位作者 程梅芬 王心青 《上海医药》 CAS 1999年第2期19-19,共1页
目的:探讨氟西汀治疗老年抑郁症的疗效。方法:氟西汀20mg口服,一日1次,疗程为2个月,治疗前后进行Zung抑郁自评量表及临床总体印象评定。结果:氟西汀治疗老年抑郁症的有效率为90.1%,且副反应小。结论:氟西汀是一种有效、安全、服用方便... 目的:探讨氟西汀治疗老年抑郁症的疗效。方法:氟西汀20mg口服,一日1次,疗程为2个月,治疗前后进行Zung抑郁自评量表及临床总体印象评定。结果:氟西汀治疗老年抑郁症的有效率为90.1%,且副反应小。结论:氟西汀是一种有效、安全、服用方便、不良反应少的抗抑郁药,尤其适合老年抑郁症患者。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氟西汀 抑郁症 Zung量表 老年人 药物疗法
下载PDF
糖尿病及非糖尿病老人胰腺的超声对比研究 被引量:1
20
作者 孙小丰 陈丽清 +2 位作者 秦茜淼 程梅芬 朱世亮 《中国医学计算机成像杂志》 CSCD 1999年第2期130-131,共2页
目的:为了观察老年糖尿病患者胰腺在声像图上的表现。材料和方法:采用连续样本和盲法对150例病程<10年(观察组1),150病例≥10年(观察组2)和150例非糖尿病老人(对照组)的胰腺进行了超声测量、对比观察和分析。... 目的:为了观察老年糖尿病患者胰腺在声像图上的表现。材料和方法:采用连续样本和盲法对150例病程<10年(观察组1),150病例≥10年(观察组2)和150例非糖尿病老人(对照组)的胰腺进行了超声测量、对比观察和分析。结果:观察组1和观察组2胰头、胰颈、胰体前后径均明显大于对照组(P<0.001)。胰腺腺体呈高回声在观察组1和观察组2分别为82.67%、83.33%,与对照组相比P<0.01;对照组呈等回声者占42.00%,与观察组1和观察组2相比P<0.001。结论:B超对老年糖尿病患者胰腺检查可作为临床辅助检查较为有价值的方法之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糖尿病 胰腺 超声波 老年人 辅助诊断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3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