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0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肠内免疫微生态营养支持辅助治疗老年营养不良的效果及其抗炎机制
1
作者 刘志超 窦现凤 赵海灵 《海南医学》 CAS 2024年第8期1086-1091,共6页
目的观察肠内免疫微生态营养(EIN)支持辅助治疗老年营养不良的效果并探讨其抗炎机制。方法选取2021年1月至2023年1月新乡市中心医院(新乡医学院第四临床学院)收治的103例老年营养不良患者纳入研究,采用随机数表法分为对照组(n=51)和观察... 目的观察肠内免疫微生态营养(EIN)支持辅助治疗老年营养不良的效果并探讨其抗炎机制。方法选取2021年1月至2023年1月新乡市中心医院(新乡医学院第四临床学院)收治的103例老年营养不良患者纳入研究,采用随机数表法分为对照组(n=51)和观察组(n=52),对照组患者采取肠内营养(EN)支持,观察组患者采取EIN支持,连续治疗2周。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前、治疗2周后的人体测量指标[上臂围(AC)、小腿围(CC)、体质量指数(BMI)、肱三头肌皮褶厚度(TSF)]、营养生化指标[转铁蛋白(TF)、白蛋白(ALB)、淋巴细胞计数(LY)]、NRS2002评分、肠道微生态指标[双歧杆菌、乳酸杆菌、尿乳果糖/甘露醇(L/M)、二胺氧化酶(DAO)]和血清炎症因子[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白细胞介素-10(IL-10)、降钙素原(PCT)、高敏C反应蛋白(hs-CRP)],同时比较两组患者的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治疗2周后,观察组患者的AC、CC、BMI、TSF分别为(23.58±2.47)cm、(27.78±3.50)cm、(19.06±1.77)kg/m^(2)、(8.58±0.95)mm,与对照组的(22.75±2.38)cm、(26.82±3.91)cm、(18.51±1.63)kg/m^(2)、(8.26±0.86)mm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2周后,观察组患者的血清TF、ALB、LY分别为(1.78±0.33)g/L、(35.60±4.48)g/L、(2.70±0.40)×10^(9)/L,明显高于对照组的(1.61±0.36)g/L、(32.71±4.09)g/L、(1.91±0.37)×10^(9)/L,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但观察组患者的NRS 2002评分为(3.59±0.34)分,与对照组的(3.65±0.30)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2周后,观察组患者的血清TNF-α、IL-10、PCT、hs-CRP水平分别为(55.56±4.43)ng/L、(26.61±2.46)ng/mL、(4.46±0.88)mg/L、(7.23±0.96)mg/L,明显低于对照组的(67.71±5.68)ng/L、(33.32±2.81)ng/mL、(6.13±0.95)mg/L、(9.56±1.01)mg/L,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2周后,观察组患者的乳酸杆菌、双歧杆菌含量分别为(9.11±0.76)IgCFU、(9.25±0.81)IgCFU,明显高于对照组的(8.54±0.71)IgCFU、(8.60±0.66)IgCFU,尿L/M、DAO分别为0.11±0.02、(15.51±1.69)U/L,明显低于对照组的0.16±0.03、(18.85±2.26)U/L,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的不良反应发生率为9.62%,略低于对照组的15.69%,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EIN支持辅助治疗能抑制老年营养不良患者炎症反应,改善肠道微生态,提高患者营养水平,且具有一定安全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肠内免疫微生态营养支持 老年营养不良 人体测量指标 营养生化指标 NRS2002评分 肠道微生态指标 血清炎症因子
下载PDF
妇科恶性肿瘤化疗患者营养状况降低的影响因素
2
作者 刘志超 窦现凤 赵海灵 《河南医学研究》 CAS 2024年第8期1471-1475,共5页
目的调查妇科恶性肿瘤化疗患者营养状况降低情况,探究其影响因素。方法选取2023年3月至2023年7月新乡市中心医院(新乡医学院第四临床学院)的247例妇科恶性肿瘤化疗患者,收集患者临床资料,调查其营养状况,以患者完成主观整体评估问卷(PG-... 目的调查妇科恶性肿瘤化疗患者营养状况降低情况,探究其影响因素。方法选取2023年3月至2023年7月新乡市中心医院(新乡医学院第四临床学院)的247例妇科恶性肿瘤化疗患者,收集患者临床资料,调查其营养状况,以患者完成主观整体评估问卷(PG-SGA)评估患者营养状态,将评分≥2分患者定义为营养降低,纳入降低组,反之为营养未降低,纳入未降低组。对比两组临床资料,采用lasso筛选出与患者营养状况降低相关的指标,进入logistic多因素回归分析妇科恶性肿瘤化疗患者营养状况降低的影响因素。结果247例接受患者化疗的妇科恶性肿瘤患者营养状况降低发生率为30.36%(75/247),可疑营养不良、中度营养不良、重度营养不良占比分别为21.33%(16/75)、54.67%(41/75)、24.00%(18/75)。经lasso回归分析筛选,获得6个预测因素,且logistic多因素分析显示,TNM分期、经济水平、前1周饮食状况、味觉改变、抑郁、血清白蛋白是妇科恶性肿瘤化疗患者营养状况降低的影响因素(P<0.05)。结论妇科恶性肿瘤化疗患者营养状况降低受抑郁、TNM分期、味觉改变等多因素影响,医护工作者可据此实施针对性护理以改善患者营养状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妇科 恶性肿瘤 营养状况 影响因素 白蛋白 食欲改变
下载PDF
腹膜透析患者全因死亡影响因素及风险模型构建
3
作者 刘志超 窦现凤 赵海灵 《河南医学研究》 CAS 2024年第6期1074-1078,共5页
目的分析腹膜透析患者全因死亡影响因素,并构建患者全因死亡的风险模型。方法回顾性收集2019年1月至2021年1月新乡市中心医院(新乡医学院第四临床学院)的355例腹膜透析患者临床资料,根据随访期间是否全因死亡分为病例组(80例)和对照组(... 目的分析腹膜透析患者全因死亡影响因素,并构建患者全因死亡的风险模型。方法回顾性收集2019年1月至2021年1月新乡市中心医院(新乡医学院第四临床学院)的355例腹膜透析患者临床资料,根据随访期间是否全因死亡分为病例组(80例)和对照组(275例),采用最近邻匹配法的倾向性评分(匹配条件:性别、腹膜透析时间、原发疾病)按照1∶3比例从对照组筛选出240例与病例组构成原始数据集,后将原始数据集按照7∶3比例分为训练集(224例)和验证集(96例),统计训练集患者临床资料、预后营养指数(PNI)、蛋白生化指标,Cox回归方程筛选影响因素,构建列线图模型行内部验证,并在验证集中行外部验证。结果355例腹膜透析患者中有22.54%患者全因死亡,77.46%患者存活;训练集中两组年龄、体重指数(BMI)、PNI评分、血红蛋白(Hb)、白蛋白(ALB)、前白蛋白(PA)、转铁蛋白(TF)、尿酸(UA)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Cox回归显示,年龄、PNI评分、ALB、Hb、UA是腹膜透析患者全因死亡的影响因素(P<0.05);基于以上因素构建列线图预测模型,训练集和验证集校准曲线、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决策曲线含PNI、蛋白生化指标的列线图模型具有较好预测能力和临床附加收益。结论腹膜透析患者全因死亡影响因素为年龄、PNI评分、ALB、Hb、UA,基于年龄、PNI评分、ALB、Hb、UA构建的列线图预测模型具有较高预测价值和临床适用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预后营养指数 蛋白生化指标 腹膜透析 全因死亡 风险模型
下载PDF
小儿急性睾丸附件扭转的彩色多普勒超声诊断 被引量:2
4
作者 秦金霞 窦现凤 +3 位作者 韩华 王磊 谢海峰 李建玲 《新乡医学院学报》 CAS 2014年第8期636-637,640,共3页
目的 探讨小儿急性睾丸附件扭转(TTA)的彩色多普勒超声诊断及鉴别诊断。方法 回顾性分析26例急性TTA患儿的临床资料及彩色多普勒超声声像图表现。结果 26例急性TTA患儿,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查确诊24例,误诊2例,超声诊断符合率为92.3%(24... 目的 探讨小儿急性睾丸附件扭转(TTA)的彩色多普勒超声诊断及鉴别诊断。方法 回顾性分析26例急性TTA患儿的临床资料及彩色多普勒超声声像图表现。结果 26例急性TTA患儿,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查确诊24例,误诊2例,超声诊断符合率为92.3%(24/26)。TTA的主要超声声像图表现为睾丸上方周围可见略高回声结节,直径4~12mm,结节内部回声尚均匀,部分内部回声不均匀者,对附睾头部挤压明显。彩色多普勒血流显像显示结节内部未见血流信号,结节周边早期可见较多血流信号,晚期周边血流信号逐渐减少。结论 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查对小儿急性TTA具有较高的诊断准确率,但在检查中要注意多切面、多角度检查,避免误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彩色多普勒超声 鉴别诊断 急性睾丸附件扭转
下载PDF
预后营养指数联合NLR、PLR在腹膜透析患者全因死亡中的预测价值 被引量:4
5
作者 刘志超 徐可 +1 位作者 布海霞 窦现凤 《天津医药》 CAS 北大核心 2023年第3期290-294,共5页
目的探讨预后营养指数(PNI)、中性粒细胞与淋巴细胞比值(NLR)和血小板与淋巴细胞比值(PLR)预测腹膜透析(PD)患者死亡的临床价值。方法选取接受腹膜透析治疗的患者189例,根据随访期间是否死亡分为死亡组(71例)和生存组(118例),比较2组临... 目的探讨预后营养指数(PNI)、中性粒细胞与淋巴细胞比值(NLR)和血小板与淋巴细胞比值(PLR)预测腹膜透析(PD)患者死亡的临床价值。方法选取接受腹膜透析治疗的患者189例,根据随访期间是否死亡分为死亡组(71例)和生存组(118例),比较2组临床指标的差异,采用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分析PNI评分、NLR、PLR预测PD患者死亡的临床价值,多因素Cox回归模型分析患者死亡的危险因素,Kaplan-Meier法比较不同PNI评分、NLR、PLR水平患者的生存差异。结果与存活组相比,死亡组年龄偏大,合并高血压和糖尿病比例升高,NLR和PLR升高,PNI下降(P<0.05)。ROC曲线结果显示,NLR、PLR、PNI预测腹膜透析患者全因死亡的ROC曲线下面积(AUC)分别为0.684、0.689、0.729,敏感度分别为57.75%、67.61%、57.75%,特异度分别为79.66%、68.64%、80.51%,最佳临界值分别为NLR=4.91、PLR=152.92,PNI=43.74,联合指标对患者全因死亡的预测价值优于单独检测。Cox回归分析发现,NLR升高(HR=2.271,95%CI:1.375~3.753)、PLR升高(HR=2.846,95%CI:1.672~4.844)、PNI下降(HR=2.802,95%CI:1.701~4.616)是腹膜透析患者全因死亡的危险因素。生存分析结果显示,NLR≥4.91、PLR≥152.92和PNI≤43.74患者的累积生存率明显下降(Log rankχ^(2)分别为23.299、20.625、28.183,P<0.01)。结论PNI联合NLR和PLR对腹膜透析患者预后转归有较好的预测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腹膜透析 死亡 预后营养指数 外周血中性粒/淋巴细胞比值 血小板/淋巴细胞比值 预测价值
下载PDF
肝病患者的营养代谢特点及营养干预
6
作者 窦现凤 《中国继续医学教育》 2015年第19期199-200,共2页
目的:分析肝病患者的营养代谢特征和营养干预措施。方法选取2012年12月~2014年12月收治的60例肝病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其中急性肝炎21例,慢性肝炎31例,肝硬化6例,肝衰竭2例,通过临床检测分析研究患者的营养代谢特征与营养干预措施... 目的:分析肝病患者的营养代谢特征和营养干预措施。方法选取2012年12月~2014年12月收治的60例肝病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其中急性肝炎21例,慢性肝炎31例,肝硬化6例,肝衰竭2例,通过临床检测分析研究患者的营养代谢特征与营养干预措施。结果60例肝病患者由于肝功能受损均出现不同程度的碳水化合物、蛋白质、脂肪等机体能量与物质代谢的变化。结论根据患者机体能量代谢改变的不同,采取针对性的营养干预措施,有利于避免营养不良情况的发生,对于提高抵抗力有着积极作用和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肝病患者 营养不良 机能代谢 特征 干预措施 保健 分析
下载PDF
营养不良患者行营养支持的方法及效果
7
作者 窦现凤 《中国继续医学教育》 2015年第17期109-110,共2页
目的针对营养不良患者行营养支持的方法及效果进行分析。方法随机选择2013年12月~2014年12月期间,我院收治的营养不良患者120例,作为本文研究的对象,将其平均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对照组实施半肠内营养治疗,观察组实施全肠内营养治疗... 目的针对营养不良患者行营养支持的方法及效果进行分析。方法随机选择2013年12月~2014年12月期间,我院收治的营养不良患者120例,作为本文研究的对象,将其平均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对照组实施半肠内营养治疗,观察组实施全肠内营养治疗。针对两组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进行对比分析。结果本次研究中的观察组与对照组患者的临床治疗后蛋白质代谢功能无显著差异,P〉0.05,无统计学意义。观察组患者的住院时间与对照组患者的住院时间,经统计学比较,P〉0.05,无统计学意义。但是观察组患者的治疗费用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营养不良患者的治疗中,对其实施全肠内营养治疗和半肠内营养治疗,治疗效果均较高,但是全肠内营养治疗花费的费用较少,综合进行分析全肠内营养治疗的更为经济合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营养不良 营养支持 效果
下载PDF
肝硬化早期治疗中的营养干预效果
8
作者 窦现凤 刘志超 《中国卫生产业》 2014年第36期181-182,共2页
目的探讨营养干预在肝硬化早期治疗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13年1月—2014年1月该院收治的肝硬化早期患者共60例,将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30例,对照组患者在对症治疗基础上按照常规食谱进行营养支持;观察组患者在对照组患者基... 目的探讨营养干预在肝硬化早期治疗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13年1月—2014年1月该院收治的肝硬化早期患者共60例,将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30例,对照组患者在对症治疗基础上按照常规食谱进行营养支持;观察组患者在对照组患者基础上进行营养干预,比较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和并发症的发生情况。结果观察组30例患者在接受营养干预后,治疗总有效率为93.4%,并发症的总发生率为13.3%;对照组患者的总有效率为70.0%,并发症总发生率为43.4%。且观察组患者的治疗满意度及住院时间等指标水平均优于对照组。观察组患者的治疗效果明显高于对照组,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营养干预可有效改善早期肝硬化患者的生活质量,降低并发症的发生可能性,促进患者的病情恢复,可在临床治疗中广泛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肝硬化 早期治疗 营养干预
下载PDF
那不勒斯预后评分预测FIGO分期Ⅰ~Ⅱ期宫颈癌患者术后复发和转移的临床价值 被引量:1
9
作者 刘志超 刘国燕 +2 位作者 窦现凤 何乾 赵海灵 《国际妇产科学杂志》 CAS 2023年第2期223-227,233,共6页
目的:探讨那不勒斯预后评分(Naples prognostic score,NPS)在国际妇产科联盟(International Federation of Gynecology and Obstetrics,FIGO)分期Ⅰ~Ⅱ期宫颈癌患者术后复发和转移的预测价值。方法:回顾性收集186例FIGOⅠ~Ⅱ期宫颈癌患... 目的:探讨那不勒斯预后评分(Naples prognostic score,NPS)在国际妇产科联盟(International Federation of Gynecology and Obstetrics,FIGO)分期Ⅰ~Ⅱ期宫颈癌患者术后复发和转移的预测价值。方法:回顾性收集186例FIGOⅠ~Ⅱ期宫颈癌患者的临床资料,根据NPS分为低危组(0分)、中危组(1~2分)和高危组(3~4分),比较各组间临床特征的差异。根据患者是否复发和转移分为无复发转移组(147例)和复发转移组(39例),比较2组患者的临床特征差异。采用COX回归分析患者复发转移的影响因素,采用Kaplan-Meier法比较不同NPS患者的无病生存期(disease free survival,DFS)。结果:NPS低危、中危和高危组白蛋白、中性粒细胞-淋巴细胞比值(neutrophil-lymphocyte ratio,NLR),淋巴细胞-单核细胞比值(lymphocyte-monocyte ratio,LMR)、分化程度和宫旁浸润比例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COX回归分析结果显示,NPS是宫颈癌患者复发转移的独立预后因素(HR_(高危vs.低危)=14.304,95%CI:3.214~63.656,P<0.001)。亚组分析结果显示,鳞癌患者NPS高危组的DFS明显低于中危组和低危组(Log-rankχ^(2)=23.267,P<0.001);FIGO分期Ⅰ期和Ⅱ期患者NPS高危组的DFS明显低于中危组和低危组(Log-rankχ^(2)分别为15.760和8.294,P<0.05)。结论:NPS是FIGO分期Ⅰ~Ⅱ期宫颈癌患者术后复发转移的独立影响因素,NPS较高的患者DFS相对较短。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那不勒斯预后评分 宫颈肿瘤 FIGO分期 复发 肿瘤转移 预后
下载PDF
肠内营养液在日常生活能力受限的老年营养不良患者中的应用
10
作者 窦现凤 《中国实用乡村医生杂志》 2014年第20期43-44,共2页
目的:对肠内营养液在日常生活能力受限老年营养不良患者中的应用效果进行观察。方法选取2013年6月-2014年4月,我院收治的88例日常生活能力受限老年营养不良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44例。对照组患者实施常规营养补充,观察组... 目的:对肠内营养液在日常生活能力受限老年营养不良患者中的应用效果进行观察。方法选取2013年6月-2014年4月,我院收治的88例日常生活能力受限老年营养不良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44例。对照组患者实施常规营养补充,观察组患者在此基础上加用肠内营养液,比较两组患者临床治疗效果。结果治疗后观察组患者血清白蛋白和血清前白蛋白均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蛋白质摄入量、血钾无明显变化,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采用肠内营养液治疗日常生活能力受限的老年营养不良患者,有助于改善患者的血清蛋白和前白蛋白,值得推广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肠内营养液 日常生活 能力受限 营养不良 老年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