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40篇文章
< 1 2 1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响应曲面法优化高效除氟药剂的研制及除氟机理
1
作者 章丽萍 姚瑞涵 +5 位作者 赵晓曦 雷文波 李蕙彤 战永祺 孙华冉 高乙清 《洁净煤技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217-227,共11页
我国电子、光伏、无机氟化工、煤矿开采、煤基化工等行业产生的废水普遍存在氟化物超标问题,除氟药剂法作为废水除氟的新方法,存在投药量及污泥产生量较大等问题。采用响应曲面BBD法对该除氟药剂的制备条件进行试验设计和优化,并与常用... 我国电子、光伏、无机氟化工、煤矿开采、煤基化工等行业产生的废水普遍存在氟化物超标问题,除氟药剂法作为废水除氟的新方法,存在投药量及污泥产生量较大等问题。采用响应曲面BBD法对该除氟药剂的制备条件进行试验设计和优化,并与常用混凝剂除氟性能进行对比。通过扫描电子显微镜分析(SEM)、X射线粉末衍射(XRD)分析手段对不同制备阶段除氟药剂进行表征分析,结合处理后上清液残留元素水平和各元素利用率对除氟机理进行探究。结果表明:除氟药剂最优制备条件为n(M)/n(Si)(M为金属总量)为44.91、n(Al)/n(Mg)为40.64、n(Al)/n(Fe)为34.92,在该条件下所制备的除氟药剂在投药量1.35 g/L时,氟离子质量浓度由20 mg/L降至0.71 mg/L,达到GB 3838—2002《地表水环境质量标准》Ⅲ类标准限值1.0 mg/L以下,氟离子去除率达96.45%,响应曲面法建立的模型相关系数R 2为0.9690;对于初始氟质量浓度10~200 mg/L的含氟水样,除氟药剂按比例投加,上清液剩余氟质量浓度均小于1.0 mg/L;与常用混凝剂的除氟性能顺序为:除氟药剂>PAC(聚合氯化铝)>PAFC(聚合氯化铝铁)>PFS(聚合硫酸铁);SEM和XRD表征分析发现除氟药剂形态和结构均发生改变,通过反应聚合形成多种多羟基聚合物,这些多羟基聚合物与氟离子间发生离子交换,从而去除氟离子;通过对上清液残留进行元素分析,结合所投加除氟药剂中各金属元素浓度,分析得出铝、硅、铁、镁的元素利用率分别为99.98%、97.16%、92.22%和18.39%;除氟药剂对多种实际含氟工业废水均高效且适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除氟药剂 响应曲面法 除氟性能 除氟机理 元素利用率
下载PDF
二氧化铅电极改性及电催化降解焦化废水中蒽
2
作者 章丽萍 袁合霞 +4 位作者 安逸云 王晶 段梦楠 雷文波 王丽芳 《矿业科学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286-294,共9页
为了研究电催化对焦化废水中污染物的降解效果,采用电沉积法制备了Ti/PbO_(2)、Ti/PANI/PbO_(2)和Ti/PANI/PbO_(2)-Ce三种电极,对电极进行扫描电镜和X射线衍射表征、电化学性能测试、产羟基自由基(·OH)能力测试和加速寿命测试。结... 为了研究电催化对焦化废水中污染物的降解效果,采用电沉积法制备了Ti/PbO_(2)、Ti/PANI/PbO_(2)和Ti/PANI/PbO_(2)-Ce三种电极,对电极进行扫描电镜和X射线衍射表征、电化学性能测试、产羟基自由基(·OH)能力测试和加速寿命测试。结果表明,经聚苯胺(PANI)和铈(Ce)改性的Ti/PANI/PbO_(2)-Ce电极具有更好的表面形貌和更高的催化活性,能产生更多的·OH,析氧电位为1.83 V,加速寿命时间为720 min。采用Ti/PANI/PbO_(2)-Ce电极降解焦化废水中的蒽,考察了主要因素对降解效果的影响,得到蒽的最佳降解条件为电压14 V,板间距1.0 cm,电解质浓度0.35 mol/L,反应时间120 min,pH值10。Ti/PANI/PbO_(2)-Ce电极显示了良好的电催化性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电催化氧化 聚苯胺 羟基自由基 焦化废水
下载PDF
会计学专业“跨界融合”创新人才培养探析
3
作者 蒋煦涵 章丽萍 蒋尧明 《财会月刊》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43-47,共5页
把握四链融合时代背景,培养跨学科创新人才已成为必然趋势。本文紧扣“四链融合”基本内涵,阐述了会计学专业“跨界融合”创新人才培养需要明确培养目标、创新课程体系和提升师资队伍实力三个新要求。基于四链融合背景下会计学专业“跨... 把握四链融合时代背景,培养跨学科创新人才已成为必然趋势。本文紧扣“四链融合”基本内涵,阐述了会计学专业“跨界融合”创新人才培养需要明确培养目标、创新课程体系和提升师资队伍实力三个新要求。基于四链融合背景下会计学专业“跨界融合”创新人才培养教育理念,分别提出建立“融合—共享—转化”学科数智化资源整合平台、组建“跨域、跨行、跨校”多角色组合的教研团队、设计“专业教育+智能教育+创业教育”三维联动的课程体系、优化“设问—溯因—反思”循环递进的教学策略四条创新人才培养实施路径。最后,研究了创新人才培养制度保障,对跨学科创新教育模式的构建具有借鉴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四链融合 “跨界融合” 跨学科 创新人才培养
下载PDF
黄河流域典型煤矿矿井水协同除浊除氟药剂的制备及应用
4
作者 李强 章丽萍 +5 位作者 姚瑞涵 赵晓曦 崔行健 陈加乐 何绪文 马泽钰 《环境工程技术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248-257,共10页
黄河流域是我国煤炭潜力最大的区域,矿井水涌水量大但资源利用率不高,尤其在干旱和半干旱的高氟地区,矿井水中氟离子超标已成为制约提高矿井水资源利用率的主要因素之一。采用正交试验筛选出高效除氟药剂的5种组分[聚合氯化铝(PAC)、聚... 黄河流域是我国煤炭潜力最大的区域,矿井水涌水量大但资源利用率不高,尤其在干旱和半干旱的高氟地区,矿井水中氟离子超标已成为制约提高矿井水资源利用率的主要因素之一。采用正交试验筛选出高效除氟药剂的5种组分[聚合氯化铝(PAC)、聚合硅酸铝、硝酸镁、聚合氯化铁、羧甲基淀粉钠],采用单因素试验探讨了不同制备条件和反应条件对除氟效果的影响,并通过X射线能谱分析(EDS)、X射线光电子能谱(XPS)和傅里叶变换红外光谱(FT-IR)表征探讨了除氟机理。结果表明:在金属总量M/Si、Al/Mg、Al/Fe的摩尔比分别为43、40、40条件下研制的除氟药剂,均可将含氟废水中氟离子浓度由20mg/L降至1.0 mg/L以下,达到GB 3838—2002《地表水环境质量标准》Ⅲ类中氟化物浓度限值要求(1.0 mg/L);当除氟药剂投加量为1.25 g/L,初始p H为2~12,悬浮物浓度为100~2000 mg/L,聚丙烯酰胺(PAM)投加量为0.4 mg/L时,处理后上清液剩余氟离子浓度均可控制在1.0 mg/L以下,氟离子去除率达95%以上;除氟药剂中Al、Si元素起到重要的除氟作用,主要通过形成Al—F—Al等金属络合物沉淀被去除;将除氟药剂应用于黄河流域某煤矿含氟矿井水的处理,在除氟药剂投加量为400 mg/L、PAM投加量为0.2 mg/L时,氟离子浓度从5.6 mg/L降至0.85 mg/L,并协同将矿井水浊度从500 NTU降至4.59 NTU,吨水处理药剂成本为1.602元。该除氟药剂在黄河流域含氟矿井水处理中具有较好的应用潜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除氟药剂 铝盐 硅盐 含氟矿井水 除氟机理 协同除浊除氟
下载PDF
新时代全民清廉素质提升路径初探
5
作者 田圣政 鲁海军 +1 位作者 章丽萍 梅思宇 《浙江万里学院学报》 2024年第2期16-21,共6页
站在勇于自我革命、保持党的先进性和纯洁性的高度,把提升全民清廉素质作为推进不敢腐、不能腐、不想腐,推动全面从严治党向纵深发展的基础性工程来抓。新时代全民清廉素质提升举措面临素质跃升、理论关联、行为转化、效应覆盖等方面瓶... 站在勇于自我革命、保持党的先进性和纯洁性的高度,把提升全民清廉素质作为推进不敢腐、不能腐、不想腐,推动全面从严治党向纵深发展的基础性工程来抓。新时代全民清廉素质提升举措面临素质跃升、理论关联、行为转化、效应覆盖等方面瓶颈与弱项。积极探索价值观教育、大思政教育、家风教育、传统清廉文化教育及党风廉政教育等“五路并举”廉洁教育模式,多形式多渠道全方位创新全民清廉素质提升路径,不断开拓清廉社会建设新局面。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清廉素质 提升路径 传统文化 思政教育
下载PDF
基于BP神经网络的科创板企业研发成本预测 被引量:3
6
作者 章丽萍 程圆 +1 位作者 王郁聪 何雯丽 《会计之友》 北大核心 2023年第8期74-81,共8页
把脉研发创新规律,突破科技成果转化难关是盛行不衰的话题。文章选取280家科创板上市公司的数据作为学习样本,建立了BP神经网络研发成本预测模型,并对网络进行仿真测试,以杭可科技公司为例应用预测模型进一步验证其可行性与准确性,结果... 把脉研发创新规律,突破科技成果转化难关是盛行不衰的话题。文章选取280家科创板上市公司的数据作为学习样本,建立了BP神经网络研发成本预测模型,并对网络进行仿真测试,以杭可科技公司为例应用预测模型进一步验证其可行性与准确性,结果发现:BP神经网络模型在科创板企业研发成本预测上的应用是行之有效的;BP神经网络预测相较于传统的回归预测拟合效果好,有较高的预测精度;BP神经网络的应用能提升科创板企业研发成本预测的准确性,解决历史数据不足问题,也能为企业降本增效指明方向。最后,鉴于真实情况和预测结果为科创板企业降本增效工作提出相应的改进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科创板企业 研发成本预测 BP神经网络 杭可科技
下载PDF
CaCl_(2)+除氟药剂两段法处理焦化浓盐水中氟化物研究 被引量:1
7
作者 章丽萍 姚瑞涵 +5 位作者 赵晓曦 崔行健 段梦楠 王丽芳 陈加乐 马泽钰 《煤炭科学技术》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1期255-263,共9页
我国内蒙古、陕西、山西等部分地区背景氟浓度偏高,致使以煤为原料的焦化行业废水通过膜处理后的浓盐水中含有高浓度的氟离子,结晶分盐是浓盐水实现“零排放”的必要手段,而过高的氟浓度会对浓盐水的处理产生不良影响。为了降低浓盐水... 我国内蒙古、陕西、山西等部分地区背景氟浓度偏高,致使以煤为原料的焦化行业废水通过膜处理后的浓盐水中含有高浓度的氟离子,结晶分盐是浓盐水实现“零排放”的必要手段,而过高的氟浓度会对浓盐水的处理产生不良影响。为了降低浓盐水中高浓度氟离子对蒸发器的腐蚀及其对分盐纯度的影响,以河北某焦化企业浓盐水为研究对象,基于浓盐水的水质特征以及课题组研发的高效除氟药剂,研究了共存离子SO_(4)^(2−)、NO_(3)^(−)、Cl^(−)对除氟药剂效果的影响;采用SEM和EDS表征了除氟药剂及处理后絮体,分析了除氟的机理;探讨了CaCl_(2)、PAC(聚合氯化铝)、除氟药剂一段法处理工艺对实际焦化浓盐水的处理效果;设计并优化了CaCl_(2)+除氟药剂两段法除氟工艺及主要影响参数,分析了不同处理方案的经济成本。研究结果表明:浓盐水中3种主要的共存离子对除氟药剂效果影响的顺序为SO_(4)^(2−)>NO_(3)^(−)>Cl^(−);SEM和EDS分析表明F元素均匀分布于絮体中,可通过除氟药剂的表面吸附、表面络合、表面羟基交换等作用机理高效去除;CaCl_(2)、PAC、除氟药剂一段法中,除氟药剂一段法效果最好,投加量为8 g/L时去除率达到92.3%;CaCl_(2)+除氟药剂的两段除氟工艺能将氟离子质量浓度从238.27 mg/L降至10 mg/L以下;CaCl_(2)投加量6 g/L和除氟药剂投加量2 g/L的方案处理成本最低,处理每吨焦化浓盐水为14.03元。CaCl_(2)+除氟药剂的两段除氟工艺可经济高效地去除焦化浓盐水中高浓度氟离子,为焦化行业废水零排放提供技术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除氟药剂 共存离子 两段法除氟 焦化浓盐水 废水处理
下载PDF
SIMHYD模型在淮河流域的应用研究
8
作者 章丽萍 蒋晓蕾 +2 位作者 赫淑杰 付晓雷 胡乐怡 《水文》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43-50,共8页
SIMHYD模型结构简单,参数较少,被广泛应用于流域月尺度和日尺度的径流模拟,由于模型结构中缺少流域汇流部分,尚无法满足小时尺度的洪水预报与模拟的需要。为此本文开展SIMHYD模型研究,针对模型结构存在不足,在SIMHYD模型基础上,设计对比... SIMHYD模型结构简单,参数较少,被广泛应用于流域月尺度和日尺度的径流模拟,由于模型结构中缺少流域汇流部分,尚无法满足小时尺度的洪水预报与模拟的需要。为此本文开展SIMHYD模型研究,针对模型结构存在不足,在SIMHYD模型基础上,设计对比4种不同汇流方案:①不考虑汇流(原始SIMHYD模型);②仅增加河道汇流;③仅增加坡面汇流;④同时增加河道汇流和坡面汇流。并在淮河王家坝区间流域开展小时尺度的洪水模拟应用研究。研究结果表明,相较于原始SIMHYD模型,增加汇流之后的SIMHYD模型模拟精度均有所提高,其中,同时增加河道汇流和坡面汇流的SIMHYD模型模拟精度提升最大。本研究通过改进SIMHYD模型的汇流部分,使该模型可以应用于小时尺度的洪水预报与模拟,且模拟精度较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SIMHYD模型 遗传算法 洪水预报 水文模型 汇流演算
下载PDF
基于多种水文模型结构改进新安江模型
9
作者 章丽萍 蒋晓蕾 +3 位作者 程娜 赫淑杰 付晓雷 胡乐怡 《灌溉排水学报》 CAS CSCD 2024年第2期78-84,共7页
【目的】针对水文模型结构的不足提出改进方法。【方法】选择新安江模型、GR4J(mode′le du Ge′nie Rural a′4parame′tres Journalier)模型以及HYMOD模型在淮河流域进行应用对比分析,并基于GR4J模型与HYMOD模型的汇流结构对新安江模... 【目的】针对水文模型结构的不足提出改进方法。【方法】选择新安江模型、GR4J(mode′le du Ge′nie Rural a′4parame′tres Journalier)模型以及HYMOD模型在淮河流域进行应用对比分析,并基于GR4J模型与HYMOD模型的汇流结构对新安江模型进行改进,提出2种改进模型方法。【结果】(1)3种概念性水文模型在淮河王家坝流域均具有较好的适用性,其中新安江模型效果最好,但该模型在大流量模拟时存在低估现象;(2)M2模型(HYMOD模型汇流结构下的新安江模型)与新安江模型的模拟结果相近,大流量的模拟同样偏小,改进效果不明显;(3)M1模型(GR4J模型汇流结构下的新安江模型)模拟效果最佳,可以有效改善新安江模型对大流量的模拟效果,改进效果显著。【结论】M1模型可以有效改善新安江模型模拟径流时出现流量以及洪峰流量的低估现象,在研究流域内具有一定的应用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文模型对比 新安江模型 GR4J模型 HYMOD模型 径流模拟
下载PDF
二十二碳六烯酸标准样品的研制
10
作者 荣辉 邓建朝 +5 位作者 陈胜军 杨贤庆 艾红 闫帅 江睿 章丽萍 《化学分析计量》 CAS 2023年第11期1-6,15,共7页
建立了二十二碳六烯酸标准样品的研制方法。以裂壶藻为原料,利用高速逆流色谱制备分离,通过紫外吸收光谱、红外光谱、质谱和核磁共振等技术对二十二碳六烯酸进行结构确定与表征。标准样品通过高效液相色谱-紫外检测法进行了均匀性、稳... 建立了二十二碳六烯酸标准样品的研制方法。以裂壶藻为原料,利用高速逆流色谱制备分离,通过紫外吸收光谱、红外光谱、质谱和核磁共振等技术对二十二碳六烯酸进行结构确定与表征。标准样品通过高效液相色谱-紫外检测法进行了均匀性、稳定性检验和8家实验室联合定值。结果表明,该标准样品在95%的置信区间内均匀性良好;在4℃条件下可储存9天,在-20℃条件下可储存24个月;定值结果确定其纯度为98.95%,置信度为95%时扩展不确定度为0.17%。该标准样品达到了GB/T 15000.3—2008规定的技术要求,具有溯源性,可用于含有二十二碳六烯酸相关产品的质量控制和含量分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二十二碳六烯酸 标准样品 均匀性 稳定性 定值 扩展不确定度
下载PDF
全二维气相色谱-飞行时间质谱(GC×GC-TOFMS)非靶向筛 查水源地中微量有机污染物 被引量:2
11
作者 张博超 章丽萍 +3 位作者 王大伟 王艳 董慧峪 强志民 《环境化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4期1109-1117,共9页
全二维气相色谱-飞行时间质谱联用技术(GC×GC-TOFMS)由于其检测限低、分离效果好等优势已广泛应用于环境领域研究中.通过使用此技术对我国东南地区水库中有机微污染物进行非靶向定性筛查,在2个水体样本中分别检测出1780、1861个质... 全二维气相色谱-飞行时间质谱联用技术(GC×GC-TOFMS)由于其检测限低、分离效果好等优势已广泛应用于环境领域研究中.通过使用此技术对我国东南地区水库中有机微污染物进行非靶向定性筛查,在2个水体样本中分别检测出1780、1861个质谱峰,通过谱库匹配,分别匹配到958、961个化合物,其中与谱库保留时间指数偏差在±10%以内的物质185、177种,±2%以内的物质114、117种,通过对保留时间指数进行控制,提升了非靶向识别的准确性.全部5个采样点中保留指数偏差在±10%以内共识别出255种有机物,包括脂肪族化合物115种、芳香族化合物96种、脂环族化合物44种;元素组成为CH和CHO的化合物占比83.33%—89.73%,占检出物质的绝大多数.全二维气相色谱-飞行时间质谱技术能够准确地定性筛查出环境水体中大量未知有机微污染物,为识别水质特征提供重要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全二维气相色谱-飞行时间质谱 有机组分 非靶向分析 水源
原文传递
基于分布式时变增益水文模型和CN05.1降水数据的赣江流域径流模拟研究
12
作者 钟奇 付晓雷 +3 位作者 蒋晓蕾 雨晨 胡乐怡 章丽萍 《人民珠江》 2024年第3期18-29,108,共13页
水文模型是径流模拟的重要手段,降水是水文循环的重要组成部分,模型的选择和降水数据的质量对流域径流模拟都具有重要意义。以赣江流域为研究区域,通过对比CN05.1降水数据与站点线性插值降水数据,分析CN05.1降水数据的可靠性,评估基于... 水文模型是径流模拟的重要手段,降水是水文循环的重要组成部分,模型的选择和降水数据的质量对流域径流模拟都具有重要意义。以赣江流域为研究区域,通过对比CN05.1降水数据与站点线性插值降水数据,分析CN05.1降水数据的可靠性,评估基于分布式时变增益水文模型(DTVGM)和CN05.1降水数据在赣江流域径流模拟的适用性。研究表明:(1)CN05.1降水和站点插值降水多年月平均降水年内变化过程类似,空间分布相关性很高,R均值为0.90,CN05.1日降水与站点插值日降水相关性较高,RMSE均小于等于7.52 mm,R均大于等于0.81;(2)基于CN05.1降水和站点插值降水数据模拟了赣江流域新田等6个水文站1961—2009年的流量,模拟流量在多数大流量处大于实测流量,表明模型对于大流量的模拟存在高估现象;(3)无论是日径流还是月径流,基于CN05.1降水数据的径流模拟精度均较高,且月径流模拟要优于日径流。因此,基于DTVGM模型和CN05.1降水数据在赣江流域径流模拟具有较高的适用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CN05.1降水数据 分布式时变增益水文模型 适用性评估 径流模拟 赣江流域
下载PDF
煤焦化固体残渣污染特性研究 被引量:13
13
作者 章丽萍 刘青 +2 位作者 崔炜 张凯霞 何绪文 《洁净煤技术》 CAS 2015年第5期110-114,共5页
为减少煤焦化过程中产生的残渣,以某企业煤焦化过程中产生的煤焦油、焦油渣、焦粉、除尘灰等为研究对象,采用硫酸硝酸法和水平振荡法对5种残渣样品进行重金属浸出,通过电感耦合等离子体发射光谱仪分析浸出液中13种重金属离子浓度。同时... 为减少煤焦化过程中产生的残渣,以某企业煤焦化过程中产生的煤焦油、焦油渣、焦粉、除尘灰等为研究对象,采用硫酸硝酸法和水平振荡法对5种残渣样品进行重金属浸出,通过电感耦合等离子体发射光谱仪分析浸出液中13种重金属离子浓度。同时采用超声波仪对5种残渣中的多环芳烃进行萃取并采用气-质联用仪分析参考美国环保部优先控制的16类多环芳烃,探讨了多环芳烃的组分、单体环数分布以及等效致癌毒性等。结果表明:5种残渣浸出液中除Cr6+未检出,其余12种重金属均未超出国家标准规定的浓度限值;残渣中∑PAHs含量(mg/kg)排序为:焦油(175000)>焦油渣(75630)>除尘灰Ⅰ(405.76)>焦粉(210.35)>除尘灰Ⅱ(37.69),多环芳烃组分含量远超过国际公共健康与环境组织规定的最高含量标准;5种残渣Ba P等效致癌浓度(mg/kg)排序为:煤焦油(5761.3)>焦油渣(2058.42)>焦粉(6.59)>除尘灰Ⅰ(0.99)>除尘灰Ⅱ(0.07),煤焦油和焦油渣具有更大的潜在致癌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煤焦化 残渣 重金属 多环芳烃 等效致癌毒性
下载PDF
南水北调工程北京段地下水回灌对含水层水质影响 被引量:9
14
作者 章丽萍 温晓东 +3 位作者 张剑 曲宏斌 杨牧骑 郑凡东 《水资源保护》 CAS 2014年第4期7-9,13,共4页
采集南水北调北京蓄调池附近地下砂样、地下水水样、丹江口水库水样,通过室内试验模拟含水层方法,分析不同比例的丹江口水库水、地下水与含水层介质混合后的水化学作用,探讨水化学成分随时间的变化规律。结果表明,模拟含水层在可溶盐溶... 采集南水北调北京蓄调池附近地下砂样、地下水水样、丹江口水库水样,通过室内试验模拟含水层方法,分析不同比例的丹江口水库水、地下水与含水层介质混合后的水化学作用,探讨水化学成分随时间的变化规律。结果表明,模拟含水层在可溶盐溶解作用、矿物溶解-沉淀作用、微生物作用、阳离子交换吸附作用等影响下,各项水质指标都发生了变化,但均符合地下水质量Ⅰ类或Ⅱ类标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南水北调工程 丹江口 北京地下水 含水层水质 回灌 离子浓度
下载PDF
研究生课程体系的重塑与优化--浙江大学研究生课程建设的思考与实践 被引量:56
15
作者 章丽萍 赵张耀 +1 位作者 徐敏娜 叶恭银 《学位与研究生教育》 CSSCI 北大核心 2013年第6期38-41,共4页
从深入剖析研究生课程体系的基本特征入手,针对研究生课程教学所处困境,介绍了浙江大学近年来全面重塑和优化研究生课程体系,建设一批体现研究生教学特色的研究型、国际化课程的实践历程,对高校研究生课程教学改革和发展提出建议。
关键词 研究生 课程体系 浙江大学
下载PDF
高浊度矿井水处理技术研究 被引量:16
16
作者 章丽萍 何绪文 +1 位作者 张先 李丹 《矿业安全与环保》 北大核心 2008年第6期14-16,共3页
为实现矿井水资源化,解决高浊度矿井水回用处理,分析了高浊度矿井水的水化学特性,通过混凝沉淀烧杯搅拌试验,研究了混凝剂种类、投加量、pH值、搅拌速度及时间对混凝效果的影响,结果表明:PAC为5mg/L,PAM为0.4mg/L,pH值为7,混合转速为120... 为实现矿井水资源化,解决高浊度矿井水回用处理,分析了高浊度矿井水的水化学特性,通过混凝沉淀烧杯搅拌试验,研究了混凝剂种类、投加量、pH值、搅拌速度及时间对混凝效果的影响,结果表明:PAC为5mg/L,PAM为0.4mg/L,pH值为7,混合转速为120r/min,混合时间为0.5min,反应转速为50r/min,反应时间为25min,对应的混合G值为28.9s-1、GT值为867,反应G值为7.3s-1、GT值为10950时,混凝沉淀效果最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浊度矿井水 水化学特性 混凝 GT值
下载PDF
煤焦油综合利用技术评估 被引量:6
17
作者 章丽萍 王文晓 +3 位作者 陈逸帆 刘青 张凯霞 史云天 《辽宁工程技术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北大核心 2016年第10期1063-1067,共5页
针对煤炭炼焦、兰炭生产、煤制气以及褐煤热解等煤化工生产过程中伴生的大量高温、中低温及低温煤焦油综合利用技术种类繁多且缺乏有效的评估体系,采用现场调研和专家咨询方法,确定经济成本、技术特性、资源能源消耗、资源综合利用、污... 针对煤炭炼焦、兰炭生产、煤制气以及褐煤热解等煤化工生产过程中伴生的大量高温、中低温及低温煤焦油综合利用技术种类繁多且缺乏有效的评估体系,采用现场调研和专家咨询方法,确定经济成本、技术特性、资源能源消耗、资源综合利用、污染物产排特征五个定性、定量评估指标,并通过专家评分、判断矩阵法计算各单项指标的权重分别为0.375 0、0.214 7、0.121 5、0.074 1、0.214 7.构建的煤焦油综合利用技术评估指标体系可作为最佳可行技术筛选的客观依据,同时可为企业以及相关管理部门从"经济-技术-环境"这一角度进行技术选择提供基础支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煤焦油 综合利用 技术评估 指标体系 权重
原文传递
煤化工含酚废水高效萃取研究 被引量:9
18
作者 章丽萍 戴瑾 +2 位作者 魏含宇 宋学京 马项阳 《煤炭科学技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6期219-224,共6页
针对煤化工含酚废水常用的MIBK、DIPE萃取剂对多元酚的萃取效率低等问题,开发出一种新型的酚类物质萃取剂-环己酮,对比了环己酮与MIBK、DIPE萃取效果,探讨了萃取相比、萃取温度、pH等主要影响因素,并进行了萃取剂回收试验。结果表明:环... 针对煤化工含酚废水常用的MIBK、DIPE萃取剂对多元酚的萃取效率低等问题,开发出一种新型的酚类物质萃取剂-环己酮,对比了环己酮与MIBK、DIPE萃取效果,探讨了萃取相比、萃取温度、pH等主要影响因素,并进行了萃取剂回收试验。结果表明:环己酮对对苯二酚、间苯三酚的萃取效果分别高达91.65%、83.52%,远高于MIBK的74.05%、49.77%和DIPE的27.95%和7.84%;在温度40℃、相比1∶3、pH在8及以下的最优条件下,环己酮对苯酚、间甲酚、对苯二酚和间苯三酚4种典型的酚的萃取率分别为98.30%、96.83%、96.31%、91.67%;在最优条件下,对按不同配比的初始浓度分别为750mg/L、1000mg/L的混合配水进行环己酮萃取,单元酚和多元酚去除率分别高达97.81%、94.74%、96.96%、94.31%;在温度为155℃,常压下对混合废水萃取液进行蒸馏回收试验,环己酮的回收率可达95.5%以上。新型高效脱酚萃取剂环己酮的开发可以有效降低水中酚的浓度,减轻后续生化处理负担,为该类煤化工废水的处理与综合利用、行业的可持续发展提供技术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煤化工废水 单元酚 多元酚 环己酮 蒸馏回收
下载PDF
煤间接液化残渣制备免烧砖研究 被引量:7
19
作者 章丽萍 温晓东 +3 位作者 马圣存 潘伟一 曲宏斌 何绪文 《煤炭工程》 北大核心 2014年第4期103-105,共3页
论文以山西潞安煤基合成油示范项目煤间接液化过程中所产生的气化炉渣、热动力炉渣、除尘灰为制备免烧砖原材料,以生石灰、水泥为辅料,以石膏为激发剂,各原辅材料的重量比例为:气化炉渣35.6%,热动力炉渣32.4%,除尘灰14%,石灰8%,石膏4%,... 论文以山西潞安煤基合成油示范项目煤间接液化过程中所产生的气化炉渣、热动力炉渣、除尘灰为制备免烧砖原材料,以生石灰、水泥为辅料,以石膏为激发剂,各原辅材料的重量比例为:气化炉渣35.6%,热动力炉渣32.4%,除尘灰14%,石灰8%,石膏4%,水泥6%,通过预搅拌、陈化、二次搅拌、成型、蒸汽养护、脱模出室分检等制备工序,在100℃蒸养下可制备出符合《非烧结砖垃圾尾矿砖》(JC/T 422-2007)标准和《蒸压灰砂砖》(GB11945-1999)标准要求的免烧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免烧砖 煤间接液化 残渣 蒸养 性能检测 国家标准
下载PDF
反渗透污染膜水通量迁移方程的改进及应用研究 被引量:3
20
作者 章丽萍 鲁雪梅 +2 位作者 高振凤 何绪文 程文鹏 《水处理技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1期64-66,共3页
介绍了目前几种反渗透膜透过机理,通过文献调研认为目前聚酰胺膜反渗透膜的透过机理遵循优先吸附-毛细孔流理论,在此基础上从孔流理论出发对低压反渗透膜的分离机理进行初步研究,改进了孔流理论的水通量的基本迁移方程,并建立了用膜污... 介绍了目前几种反渗透膜透过机理,通过文献调研认为目前聚酰胺膜反渗透膜的透过机理遵循优先吸附-毛细孔流理论,在此基础上从孔流理论出发对低压反渗透膜的分离机理进行初步研究,改进了孔流理论的水通量的基本迁移方程,并建立了用膜污染层厚度δf来预测膜污染时间的数学模型,通过反渗透实际工程的设计运行得到了试验验证,丰富了RO系统理论,特别是在预测膜污染清洗时间方面提供了新的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反渗透 水通量 迁移方程 膜污染层厚度 膜污染时间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1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