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90篇文章
< 1 2 5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血清抵抗素浓度与血压的相关性研究 被引量:26
1
作者 章建梁 秦永文 +4 位作者 郑兴 邱健力 丁继军 卞金陵 袁文俊 《解放军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3期241-242,共2页
为探讨血清抵抗素浓度与血压的关系 ,以酶免疫测定法检测 17例正常血压者和 44例高血压病患者的空腹血清抵抗素水平。结果显示 ,2级高血压组血清抵抗素浓度 ( 3 0 5±11 0 μg/L)显著高于 1级高血压组 ( 2 4 3± 10 5 μg/L)... 为探讨血清抵抗素浓度与血压的关系 ,以酶免疫测定法检测 17例正常血压者和 44例高血压病患者的空腹血清抵抗素水平。结果显示 ,2级高血压组血清抵抗素浓度 ( 3 0 5±11 0 μg/L)显著高于 1级高血压组 ( 2 4 3± 10 5 μg/L)和正常组 ( 2 1 5± 6 1μg/L) ,但经协方差分析校正年龄和体内脂肪含量百分比 (BF % )后 ,3组间差异不再有显著性意义 ;血清抵抗素浓度与收缩压 (SBP)、年龄、BF %、空腹血糖 (FPG)呈显著正相关 ;逐步回归分析显示 ,年龄、BF %、FPG为抵抗素的独立预测因素 ,而SBP不是抵抗素的独立预测因素。研究表明 ,血清抵抗素浓度与血压无直接相关关系 ,而与衰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抵抗素 高血压 血糖
下载PDF
高血压患者血清抵抗素、瘦素与血糖水平相关性的比较 被引量:23
2
作者 章建梁 秦永文 +5 位作者 郑兴 邱健力 毛红娟 曹爱芳 贾伟平 郭冀珍 《中国临床康复》 CSCD 2003年第18期2526-2527,共2页
目的了解高血压病患者血清抵抗素和瘦素的关系,比较抵抗素和瘦素水平与血糖、胰岛素抵抗及(细胞胰岛素分泌功能的关系。方法检测71例高血压病患者的空腹血清抵抗素和瘦素水平,口服葡萄糖耐量试验(OGTT)和胰岛素释放试验,测定血浆葡萄糖... 目的了解高血压病患者血清抵抗素和瘦素的关系,比较抵抗素和瘦素水平与血糖、胰岛素抵抗及(细胞胰岛素分泌功能的关系。方法检测71例高血压病患者的空腹血清抵抗素和瘦素水平,口服葡萄糖耐量试验(OGTT)和胰岛素释放试验,测定血浆葡萄糖浓度和血清胰岛素浓度,计算葡萄糖曲线下面积(AUCG)和OGTT开始30min胰岛素和血糖变化的比值(ΔI30/ΔG30),根据Cederholm公式计算胰岛素敏感指数(ISI)。结果空腹血清抵抗素浓度(μg/L):DM组(30±12)显著高于NGT组(22±8)(P<0.05),略高于IGT组(25±10)(P>0.05);空腹血清抵抗素浓度与AUCG呈显著正相关,与ISI及ΔI30/ΔG30呈显著负相关。空腹血清瘦素浓度(μg/L):DM组(22±11)显著高于IGT组(12±9)(P<0.05)和NGT组(10±7)(P<0.05),瘦素浓度与AUCG呈显著正相关,与ISI呈显著负相关,与ΔI30/ΔG30无相关。空腹血清抵抗素浓度与空腹血清瘦素浓度呈显著正相关;多元逐步回归分析表明抵抗素浓度显著影响AUCG,瘦素对AUCG无直接影响。结论抵抗素和瘦素可能联合影响体内能量代谢和平衡,但低抗素与糖代谢的关系较瘦素更密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血压 血清 抵抗素 瘦素 相关性 胰岛素抵抗 测定 葡萄糖
下载PDF
高血压病患者血清瘦素含量与胰岛素抵抗水平的相关性研究 被引量:8
3
作者 章建梁 秦永文 +4 位作者 郑兴 邱健力 龚莉 毛红娟 邹大进 《第二军医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6期667-669,共3页
目的 :探讨高血压病患者血清瘦素水平与胰岛素抵抗的关系。方法 :测定 2 17例高血压病患者 (男 92例 ,女 12 5例 )的空腹血清瘦素含量、空腹血糖、胰岛素、收缩压、舒张压和体质量指数 (BMI) ,稳态模式评估法计算胰岛素抵抗指数 (HOMA-... 目的 :探讨高血压病患者血清瘦素水平与胰岛素抵抗的关系。方法 :测定 2 17例高血压病患者 (男 92例 ,女 12 5例 )的空腹血清瘦素含量、空腹血糖、胰岛素、收缩压、舒张压和体质量指数 (BMI) ,稳态模式评估法计算胰岛素抵抗指数 (HOMA-IR)。分析瘦素与其他各项参数的相关性。结果 :以 HOMA- IR的 2 5 %位点 ,作为判断胰岛素抵抗的切割点 ,把高血压病患者分为胰岛素抵抗组 (IR)和胰岛素敏感组 (IS) ,血清瘦素浓度 IR组显著高于 IS组 (P<0 .0 5 )。血清瘦素浓度与 HOMA- IR呈显著正相关 (男性 r=0 .4 0 7,P<0 .0 1;女性 r=0 .2 5 4 ,P<0 .0 1) ;校正年龄和 BMI后 ,男性组两者仍呈显著正相关 (r=0 .2 19,P<0 .0 5 ) ,女性组两者无相关 ;逐步回归分析显示 ,男性组 HOMA - IR为血清瘦素浓度的独立预测因素。结论 :男性高血压病患者血清瘦素浓度与胰岛素抵抗直接相关 ,女性则无直接相关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血压 血清 瘦素 胰岛素抵抗 相关性研究 独立预测因素
下载PDF
高血压和衰老对冠状动脉重构的影响 被引量:7
4
作者 章建梁 章同华 +4 位作者 杨向群 秦永文 冀凯宏 张国元 陈思聪 《第二军医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9年第3期169-172,共4页
目的:研究高血压和老化对冠状动脉结构和功能的影响。方法:以4,16,26,40,55周龄的自发性高血压大鼠(SHR)和同种系正常血压的京都种大鼠(WKY)为动物模型,离体灌注测定冠状动脉最大流量(MCF),光镜下测量... 目的:研究高血压和老化对冠状动脉结构和功能的影响。方法:以4,16,26,40,55周龄的自发性高血压大鼠(SHR)和同种系正常血压的京都种大鼠(WKY)为动物模型,离体灌注测定冠状动脉最大流量(MCF),光镜下测量冠状动脉外径(OD)、内径(LD)、冠状动脉壁横截面积(CSA)及横截面积和内径比(CSA/LD)。结果:高血压可致冠状动脉LD显著下降,CSA和CSA/LD显著增大;老化对LD及OD<100μm冠状动脉的CSA和CSA/LD无显著影响,但可致OD>100μm冠状动脉的CSA和CSA/LD显著增大;高血压和老化可致MCF显著下降,MCF与OD>100μm冠状动脉的CSA/LD呈显著直线负相关。结论:高血压和老化伴随有冠状动脉结构和功能的改变,OD>100μm冠状动脉结构改变可能是冠状动脉功能改变的主要原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血压 衰老 冠状动脉
下载PDF
高血压病患者血清胰岛素抵抗因子和肥胖、血糖相关(英文) 被引量:5
5
作者 章建梁 秦永文 +4 位作者 郑兴 邱健力 龚利 毛红娟 邹大进 《第二军医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3期335-337,共3页
关键词 胰岛素抵抗因子 肥胖 血糖 高血压
下载PDF
血清瘦素浓度与原发性高血压的关系 被引量:6
6
作者 章建梁 秦永文 +4 位作者 郑兴 邱健力 毛红娟 龚莉 邹大进 《中国动脉硬化杂志》 CAS CSCD 2003年第7期625-628,共4页
为探讨血清瘦素浓度与原发性高血压和肥胖度的关系,测定115例1级原发性高血压患者、96例2级原发性高血压患者和47例正常血压者的空腹血清瘦素浓度、收缩压、舒张压、体重指数、体内脂肪含量和空腹血糖,血清瘦素用放射免疫法测定。分析... 为探讨血清瘦素浓度与原发性高血压和肥胖度的关系,测定115例1级原发性高血压患者、96例2级原发性高血压患者和47例正常血压者的空腹血清瘦素浓度、收缩压、舒张压、体重指数、体内脂肪含量和空腹血糖,血清瘦素用放射免疫法测定。分析瘦素与其它各项参数的相关性。结果发现,1级高血压组和2级高血压组血清瘦素浓度均高于同性别的正常组,但经协方差校正体内脂肪含量后,同性别三组间血清瘦素浓度差异无显著意义;男女血清瘦素浓度分别与收缩压、舒张压、年龄、体重指数、体内脂肪含量及空腹血糖呈显著正相关,女性血清瘦素浓度与收缩压及舒张压的相关性强于男性,但校正体内脂肪含量后,男女血清瘦素浓度与收缩压及舒张压均无相关性;Logistic回归分析发现,男女血清瘦素浓度均非高血压的独立预测因素。结果提示,男女血清瘦素浓度与原发性高血压均无直接关系,而与人体肥胖程度密切相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内科学 血清瘦素浓度与原发性高血压的关系 放射免疫法 瘦素 肥胖症 高血压 原发性
下载PDF
福辛普利和吲哒帕胺治疗高血压诱发糖尿病一例报告 被引量:4
7
作者 章建梁 秦永文 +1 位作者 郑兴 邱健力 《第二军医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4期463-463,共1页
1 临床资料患者女性,57岁,高血压病史1年,间断服珍菊降压片和尼群地平,无肝脏、胰腺、肾脏病史.2000年10月停服降压药两周后检查,血压(BP)164/95 mmHg(1 mmHg=0.133 kPa),口服葡萄糖耐量试验:空腹血糖5.9 mmol/L, 0.5 h血糖9.8 mmol/L,... 1 临床资料患者女性,57岁,高血压病史1年,间断服珍菊降压片和尼群地平,无肝脏、胰腺、肾脏病史.2000年10月停服降压药两周后检查,血压(BP)164/95 mmHg(1 mmHg=0.133 kPa),口服葡萄糖耐量试验:空腹血糖5.9 mmol/L, 0.5 h血糖9.8 mmol/L,1 h血糖11.1 mmol/L, 2 h血糖9.6 mmol/L, 3 h血糖6.6 mmol/L,生化、肝功能正常.给予福辛普利(10 mg/d)和吲哒帕胺(2.5 mg/d)治疗,BP降至120/80 mmHg左右.2001年4月出现口干、多饮,空腹血糖9.2 mmol/L,停服福辛普利和吲哒帕胺后口干、多饮消失.2001年8月检查,BP 156/90 mmHg,空腹血糖5.4 mmol/L, 口服75 g葡萄糖后2 h血糖10.6 mmol/L.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福辛普利 吲哒帕胺 高血压 糖尿病 治疗 病例报告
下载PDF
不同糖耐量状态对高血压患者抗高血压药物治疗后代谢变化的影响 被引量:3
8
作者 章建梁 秦永文 +5 位作者 郑兴 邱健力 龚莉 毛红娟 刘明 郭冀珍 《中国全科医学》 CAS CSCD 2005年第4期270-272,275,共4页
目的 研究不同糖耐量状态对高血压患者抗高血压药物治疗后胰岛素抵抗 (IR)、血糖和血脂的影响。方法 将 138例轻、中度高血压患者随机分为 3组, 分别用复方降压片治疗 (第 1组 39例), 福辛普利和吲哚帕胺联合治疗 (第 2组 48例) 及尼... 目的 研究不同糖耐量状态对高血压患者抗高血压药物治疗后胰岛素抵抗 (IR)、血糖和血脂的影响。方法 将 138例轻、中度高血压患者随机分为 3组, 分别用复方降压片治疗 (第 1组 39例), 福辛普利和吲哚帕胺联合治疗 (第 2组 48例) 及尼群地平和阿替洛尔联合治疗 (第 3组 51例), 平均疗程 14个月。根据口服葡萄糖耐量试验将每组分为正常糖耐量亚组 (NGT) 和糖耐量减低亚组 (IGT)。根据Cederholm公式计算胰岛素敏感指数 (ISI) 作为IR指标, 观察血压、血糖、血脂的变化。结果  (1) 3组患者降压效果间的差别无显著性意义 (P>0. 05)。 (2)第 1组患者治疗后两亚组的ISI提高; 两亚组患者血糖下降的幅度间差别无显著性意义 (P>0 .05), NGT亚组患者胆固醇升高。(3) 第 2组患者治疗后两亚组的ISI下降、血糖升高和高密度脂蛋白 /低密度脂蛋白的比值下降。 (4) 第 3组患者治疗后NGT亚组的ISI和高密度脂蛋白 /低密度脂蛋白的比值显著下降, 血糖显著升高; IGT亚组的ISI、血脂和血糖虽无显著变化, 但是有改善的趋势。结论 对不同糖耐量状态的高血压患者, 复方降压片治疗能减轻IR和改善血糖代谢, 福辛普利和吲哚帕胺联合用药则加重IR、恶化血糖和血脂代谢; 尼群地平和阿替洛尔联合治疗不利于NGT的高血压患者IR、血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血压患者 治疗后 血糖 NGT 糖耐量 血脂 抗高血压药物 ISI 变化 结论
下载PDF
血清抵抗素和游离脂肪酸水平与血糖水平关系的比较 被引量:3
9
作者 章建梁 邱健力 +6 位作者 秦永文 郑兴 赵仙先 曹江 张乐之 邹大进 袁文俊 《第二军医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2期192-194,共3页
目的 :比较高血压病患者血清抵抗素和游离脂肪酸 (FFA)水平与血糖的关系。 方法 :71例高血压病患者行口服葡萄糖耐量试验 (OGTT)和胰岛素释放试验 ,己糖激酶法测定血糖浓度、放射免疫法测定血清胰岛素浓度 ,将所有患者分为 3组 :2型糖尿... 目的 :比较高血压病患者血清抵抗素和游离脂肪酸 (FFA)水平与血糖的关系。 方法 :71例高血压病患者行口服葡萄糖耐量试验 (OGTT)和胰岛素释放试验 ,己糖激酶法测定血糖浓度、放射免疫法测定血清胰岛素浓度 ,将所有患者分为 3组 :2型糖尿病 (DM)组 1 8例 ,糖耐量低减 (IGT)组 2 6例 ,正常糖耐量 (NGT)组 2 7例。计算 3组患者葡萄糖曲线下面积(AU CG)和 OGTT开始后 30 min胰岛素和血糖变化的比值 (Δ I30 /Δ G30 ) ,根据 Cederholm公式计算胰岛素敏感指数 (ISI) ,并采用酶免疫测定法测定空腹血清抵抗素水平 ,铜试剂显色法测定 FFA水平。 结果 :DM组空腹血清抵抗素浓度为 (2 9.8±1 2 .1 ) μg/L,显著高于 NGT组的 (2 2 .0± 8.4 ) μg/L (P<0 .0 5 ) ,略高于 IGT组的 (2 5 .1± 1 0 .4 ) μg/L;空腹血清抵抗素浓度与 AU CG呈显著正相关 (P<0 .0 0 1 ) ,与 ISI及 ΔI30 /Δ G30 呈显著负相关 (P<0 .0 5 )。 DM组空腹血清 FFA浓度为 (1 0 4 8.7±4 81 .6 ) μm ol/L,显著高于 IGT组的 (74 4 .5± 31 3.3) μm ol/L 和 NGT组的 (71 5 .3± 32 7.5 ) μmol/L (P<0 .0 5 ) ,FFA浓度与AU CG 呈显著正相关 (P<0 .0 5 ) ,与 ISI呈显著负相关 (P<0 .0 5 ) ,与 ΔI30 /ΔG30 无相关 ;多元回归分析表明抵抗素浓度影?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血清抵抗素 游离脂肪酸 血糖 高血压病 糖代谢
下载PDF
肥胖对高血压患者降压药治疗后血糖和血脂变化的影响 被引量:3
10
作者 章建梁 秦永文 +4 位作者 郑兴 龚莉 毛红娟 游少华 刘明 《解放军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5期427-429,共3页
目的 研究肥胖对高血压患者抗高血压药治疗后血糖和血脂变化的影响。方法  138例轻中度高血压患者被随机分为 3组 ,分别为复方降压片治疗组 (第 1组 )、福辛普利和吲达帕胺联合治疗组 (第 2组 )、尼群地平和阿替洛尔联合治疗组 (第 3... 目的 研究肥胖对高血压患者抗高血压药治疗后血糖和血脂变化的影响。方法  138例轻中度高血压患者被随机分为 3组 ,分别为复方降压片治疗组 (第 1组 )、福辛普利和吲达帕胺联合治疗组 (第 2组 )、尼群地平和阿替洛尔联合治疗组 (第 3组 ) ,根据我国肥胖标准每组分为肥胖亚组和非肥胖亚组。疗程 14个月。观察血糖、血脂的变化。结果 第 1组患者治疗后两亚组血糖均显著下降 ,血脂无显著变化。第 2组患者治疗后肥胖亚组血糖显著升高 ,高密度脂蛋白 /低密度脂蛋白比值显著下降 ,非肥胖亚组血糖和血脂无变化。第 3组患者治疗后肥胖亚组血糖显著升高 ,高密度脂蛋白 /低密度脂蛋白比值显著下降 ;非肥胖亚组空腹血糖显著升高 ,血脂无显著变化。结论 复方降压片能改善不同肥胖度高血压患者的糖代谢 ,福辛普利和吲达帕胺联合应用与尼群地平和阿替洛尔联合治疗均不利于肥胖高血压患者的血糖和血脂代谢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血压 肥胖症 抗高血压药 血糖
下载PDF
清醒猫可控制冠状动脉阻塞模型的建立 被引量:4
11
作者 章建梁 章同华 +3 位作者 秦永文 郑兴 胡建强 陈建国 《第二军医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7年第1期80-80,共1页
关键词 冠状动脉阻塞 动物模型
下载PDF
高血压病患者血清瘦素浓度与血糖水平的相关性研究 被引量:7
12
作者 章建梁 邱健力 +4 位作者 秦永文 郑兴 龚莉 毛红娟 邹大进 《高血压杂志》 CSCD 2003年第1期34-37,共4页
目的 探讨高血压病患者血清瘦素与血糖、年龄、血压、体重指数 (BMI)、体内脂肪含量 (BF % )的关系。方法 测定 2 0 0例高血压病患者 [2型糖尿病 (DM ) 2 0例 ,糖耐量低减 (IGT) 6 3例 ,糖耐量正常 (NGT) 12 0例 ]的空腹血清瘦素浓度... 目的 探讨高血压病患者血清瘦素与血糖、年龄、血压、体重指数 (BMI)、体内脂肪含量 (BF % )的关系。方法 测定 2 0 0例高血压病患者 [2型糖尿病 (DM ) 2 0例 ,糖耐量低减 (IGT) 6 3例 ,糖耐量正常 (NGT) 12 0例 ]的空腹血清瘦素浓度、收缩压 (SBP)、舒张压 (DBP)、BMI、BF %、空腹血糖 (FPG)和葡萄糖曲线下面积 (AUCG)。结果  (1) 2 0 0例的血清瘦素浓度与FPG、ACUG、年龄、BMI、BF %、SBP呈显著正相关 ;(2 )DM组血清瘦素浓度 (μg/L)DM组 (17.7± 9 4 )显著高于IGT组 (12 7± 9 2 )和NGT组(10 8± 6 9) ,但经协方差较正BMI和年龄后 ,3组间血清瘦素浓度差异无显著意义 ;(3)在剔除部分病例后 ,3组间年龄和BMI相配 ,则 3组间血清瘦素浓度无显著差异 ,但仍与BMI和BF %显著相关 ,与血糖值、年龄无显著相关。结论 高血压病患者血清瘦素浓度与血糖无直接相关关系 ,而与人体脂肪含量密切相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血压 血清瘦素 浓度 血糖 相关性研究
下载PDF
粉防己碱预防自发性高血压大鼠冠状动脉肥厚 被引量:2
13
作者 章建梁 杨向群 +4 位作者 章同华 秦永文 冀凯宏 张国元 陈思聪 《中国药理学通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0年第6期712-713,共2页
关键词 自发性高血压 粉防已碱 预防 冠状动脉肥厚
下载PDF
高血压病患者血清总胆红素浓度与胰岛素抵抗水平的关系 被引量:4
14
作者 章建梁 秦永文 +3 位作者 郑兴 邱健力 毛红娟 龚莉 《中华老年心脑血管病杂志》 CAS 2004年第6期383-386,共4页
目的 探讨高血压病患者血清总胆红素浓度与胰岛素抵抗、血糖、血脂、尿酸 (UA)的关系。方法 测定 16 5例高血压病患者的空腹血清总胆红素、血红蛋白 (Hb)、UA、总胆固醇、甘油三酯 (TG)、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的浓... 目的 探讨高血压病患者血清总胆红素浓度与胰岛素抵抗、血糖、血脂、尿酸 (UA)的关系。方法 测定 16 5例高血压病患者的空腹血清总胆红素、血红蛋白 (Hb)、UA、总胆固醇、甘油三酯 (TG)、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的浓度 ,口服葡萄糖耐量试验和胰岛素释放试验测定血浆葡萄糖浓度和血清胰岛素浓度 ,计算葡萄糖曲线下面积 (AUCG)和胰岛素曲线下面积 (AUCIN) ,稳态模式评估法计算胰岛素抵抗指数 (HOMA IR)。以HOMA IR 5 0 %位点 ,作为判断胰岛素抵抗的切割点 ,将高血压病患者分为胰岛素抵抗 (IR)组与胰岛素敏感 (IS)组。结果 血清总胆红素浓度 ,IR组为 (9.3± 3.3) μmol L显著低于IS组 (12 .0± 3.8) μmol L ,与HOMA IR、腰臀围比、收缩压、Hb、空腹胰岛素、TG、AUCG 、AUCIN呈显著相关关系 ;逐步回归分析显示 ,HOMA IR、AUCG 与Hb为血清总胆红素浓度的独立预测因子 ,血脂和UA均非血清总胆红素浓度的独立预测因子。结论 与胰岛素敏感的高血压病患者相比 ,伴胰岛素抵抗的高血压病患者有较低的血清总胆红素水平 ;高血压病患者血清总胆红素浓度与胰岛素抵抗、血糖与Hb直接相关 ,与血脂、UA无直接相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血压 胆红素 胰岛素抗药性
下载PDF
内皮素受体拮抗剂BMS-182874对高血压大鼠左心室和冠状动脉壁的影响 被引量:2
15
作者 章建梁 章同华 +5 位作者 秦永文 杨向群 沙继宏 乔德彪 张国元 陈思聪 《中国循环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1999年第4期204-206,共3页
目的:研究内皮素受体A(ETA )拮抗剂BMS-182874 对高血压大鼠左心室肥厚和冠状动脉管壁增厚的影响。  方法:研究于1997 年1月~5 月完成。4 周龄大鼠设3组:分别为自发性高血压大鼠(SHR组)、SHR口... 目的:研究内皮素受体A(ETA )拮抗剂BMS-182874 对高血压大鼠左心室肥厚和冠状动脉管壁增厚的影响。  方法:研究于1997 年1月~5 月完成。4 周龄大鼠设3组:分别为自发性高血压大鼠(SHR组)、SHR口服BMS-182874(SHR+ B组)和正常血压大鼠(WKY组),饲养12周。  结果:SHR+ B组与SHR组比较,收缩压、左心室重与体重比、冠状动脉外径大于100 μm 的冠状动脉管壁横截面积及横截面积与内径比、平滑肌细胞的宽度及最大冠状动脉流量均无显著差异;冠状动脉外径小于100 μm 的冠状动脉管壁横截面积及横截面积与内径比,SHR+ B组较SHR组显著下降。血浆和心肌的ET含量:SHR组与WKY组无显著差异,SHR+ B组显著下降。  结论:ETA 拮抗剂BMS-182874治疗能部分预防SHR外径小于100 μm 冠状动脉管壁的增厚,但对SHR大鼠高血压的形成、左心室和外径大于100 μm 冠状动脉管壁的增厚及平滑肌细胞的肥大无明显的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内皮素 BMS-182874 左心室 冠状动脉 高血压
下载PDF
原发性高血压患者血清可溶性E选择素水平与胰岛素抵抗的关系 被引量:2
16
作者 章建梁 秦永文 +4 位作者 郑兴 邱健力 张乐之 张建荣 邹大进 《中国病理生理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10期1856-1860,共5页
目的 :探讨高血压病患者血清可溶性E -选择素 (sE -selectin)浓度与胰岛素抵抗、尿酸及血脂的关系。方法 :测定 186例高血压病患者 (男 75例 ,女 111例 )的空腹血清sE -selectin、血糖、胰岛素、尿酸、总胆固醇、甘油三酯、高密度脂蛋... 目的 :探讨高血压病患者血清可溶性E -选择素 (sE -selectin)浓度与胰岛素抵抗、尿酸及血脂的关系。方法 :测定 186例高血压病患者 (男 75例 ,女 111例 )的空腹血清sE -selectin、血糖、胰岛素、尿酸、总胆固醇、甘油三酯、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的浓度 ,稳态模式评估法计算胰岛素抵抗指数 (HOMA -IR)。分析血清sE -selectin浓度与其它各项参数的相关性。结果 :以HOMA -IR 5 0 %位点 ,作为判断胰岛素抵抗的切割点 ,把高血压病患者分为胰岛素抵抗组 (IR)与胰岛素敏感组 (IS)。男性组血清sE -selectin浓度 (5 0 1± 17 8) μg/L显著高于女性组 (4 0 6± 16 6 ) μg/L ;男性IR组 (5 1 6± 16 8) μg/L与IS组 (4 8 5± 18 8) μg/L无显著差异 ;女性IR组 (4 5 1±18 0 ) μg/L显著高于IS组 (36 0± 13 7) μg/L。逐步回归分析显示 ,男性组HOMA -IR非血清sE -selectin浓度的独立预测因子 ,但女性组HOMA -IR是血清sE -selectin浓度的独立预测因子 ;尿酸和血脂均非血清sE -selectin浓度的独立预测因子。结论 :女性原发性高血压患者血清sE -selectin浓度与胰岛素抵抗直接相关 ,男性则无直接相关 ;尿酸及血脂与血清sE 展开更多
关键词 E选择素 胰岛素抗药性 高血压
下载PDF
三种抗高血压药物联合应用方案对高血压患者胰岛素抵抗和代谢的影响 被引量:2
17
作者 章建梁 秦永文 +3 位作者 郑兴 邱健力 曹江 马丽萍 《心肺血管病杂志》 CAS 2004年第3期153-157,共5页
目的 :研究 3种抗高血压药物联合应用方案对高血压患者胰岛素抵抗 (IR)、血糖和血脂代谢等的影响。方法 :138例轻中度高血压患者被随机分为 3组 ,分别用复方降压片治疗 (第 1组 ,n =39) ,尼群地平和阿替洛尔联合治疗 (第 2组 ,n =5 1) ... 目的 :研究 3种抗高血压药物联合应用方案对高血压患者胰岛素抵抗 (IR)、血糖和血脂代谢等的影响。方法 :138例轻中度高血压患者被随机分为 3组 ,分别用复方降压片治疗 (第 1组 ,n =39) ,尼群地平和阿替洛尔联合治疗 (第 2组 ,n =5 1) ,福辛普利和吲哚帕胺联合治疗 (第 3组 ,n =4 8) ,疗程 14个月。以根据Cederholm公式计算的胰岛素敏感指数 (ISI)为IR指标 ,口服葡萄糖耐量试验开始 30min后胰岛素和血糖变化的比值 (ΔI30 ΔG30 )为 β细胞胰岛素分泌功能指标 ,观察血压、血糖、血脂等的变化。结果 :1 3组间降压总有效率差异无显著性 [分别为第 1组 94 9% (37 39) ,第 2组 88 2 % (4 5 5 1)、第 3组97 9% (4 7 4 8) ,P >0 0 5 ]。 2 第 1组患者治疗后ISI(治疗前后分别为 5 0 6± 11 8和 5 7 0± 15 4 ,P <0 0 5 )和ΔI30 ΔG30 显著提高 ,血糖显著下降 ,血脂无显著变化。 3 第 2组患者治疗后ISI(治疗前后分别为5 2 1± 16 1和 5 0 2± 15 1,P >0 0 5 )和ΔI30 ΔG30 无显著变化 ,空腹血糖升高和低密度脂蛋白显著升高。4 第 3组患者治疗后ISI显著下降 (治疗前后分别为 5 4 8± 15 7和 4 7 5± 12 5 ,P <0 0 5 ) ,ΔI30 ΔG30 无显著变化 ,血糖、胆固醇和甘油三酯显著升高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抗高血压药物 联合用药 高血压 胰岛素抵抗 血糖代谢 血脂代谢
下载PDF
卡托普利对高血压冠状动脉壁肥厚和储备力下降的预防作用 被引量:3
18
作者 章建梁 章同华 +4 位作者 秦永文 杨向群 沙继宏 张国元 陈思聪 《高血压杂志》 CSCD 1999年第1期39-42,共4页
目的研究卡托普利对高血压冠状动脉壁肥厚和储备力下降的预防作用。方法4w大鼠设3组:分别为自发性高血压大鼠(SHR)组、SHR口服卡托普利组(SHR+C)和正常血压大鼠(WKY)组,饲养12w。结果SHR+C组较SHR... 目的研究卡托普利对高血压冠状动脉壁肥厚和储备力下降的预防作用。方法4w大鼠设3组:分别为自发性高血压大鼠(SHR)组、SHR口服卡托普利组(SHR+C)和正常血压大鼠(WKY)组,饲养12w。结果SHR+C组较SHR组,收缩压、冠状动脉壁横截面积、横截面积与内径比及中层血管平滑肌细胞宽度显著下降,最大冠状动脉流量增加,与WKY组无显著差异。结论卡托普利能完全预防SHR冠状动脉壁肥厚和储备力下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冠状动脉 高血压 卡托普利 动脉壁肥厚 储备力
下载PDF
二甲双胍联用抗高血压药物长期治疗对高血压患者胰岛素抵抗和代谢的影响 被引量:1
19
作者 章建梁 秦永文 +4 位作者 郑兴 邱健力 丁继军 吴弘 刘明 《中国临床药理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5期332-336,共5页
目的 研究二甲双胍联合尼群地平和阿替洛尔长期治疗对高血压患者胰岛素抵抗(IR)和代谢的影响。方法 111例轻中度高血压病人,随机分为2组,分别用尼群地平和阿替洛尔联合治疗(A组, n=51)和二甲双胍联合尼群地平和阿替洛尔治疗(B组, n=6... 目的 研究二甲双胍联合尼群地平和阿替洛尔长期治疗对高血压患者胰岛素抵抗(IR)和代谢的影响。方法 111例轻中度高血压病人,随机分为2组,分别用尼群地平和阿替洛尔联合治疗(A组, n=51)和二甲双胍联合尼群地平和阿替洛尔治疗(B组, n=60),疗程14个月。结果 降压总有效率,A组较B组低,但无显著性差异(P>0.05)。A组病人治疗后较治疗前体重增加(P<0.05),胰岛素敏感指数(ISI)无显著变化(P>0.05),空腹血糖显著升高(P<0.001),低密度脂蛋白显著升高,高密度脂蛋白/低密度脂蛋白比显著下降。B组病人治疗后较治疗前,体重无显著变化,ISI显著升高(P<0.05),血糖、高密度脂蛋白/低密度脂蛋白比和血肌酐显著下降(P<0.05)。二甲双胍联合尼群地平和阿替洛尔治疗能更有效地控制血压,预防体重增加,降低IR,改善血糖代谢和肾功能。结论 二甲双胍和抗高血压药物联合应用可能是一组好的药物配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血压 胰岛素抵抗 二甲双胍 尼群地平 阿替洛尔
下载PDF
吲达帕胺诱发房颤一例报告 被引量:2
20
作者 章建梁 秦永文 郑兴 《药学服务与研究》 CAS CSCD 2001年第1期45-45,共1页
1 临床资料患者男性,69岁,有高血压病史40年、冠心病史10年,服硝苯地平控释片(商品名拜心同)、培哚普利(商品名雅施达)、长效硝酸异山梨酯(商品名长效异乐定)和肠溶阿司匹林等药,BP在21.33/10.67 kPa(160/80 mmHg)左右.
关键词 吲达帕胺 心房颤动 低钾血症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5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