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5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Frenkel训练法改善小脑性共济失调患者的疗效观察 被引量:13
1
作者 章春园 邵国富 +1 位作者 包仕尧 温仲民 《中国临床康复》 CSCD 2003年第25期3488-3489,共2页
目的:观察Frenkel训练法对小脑性共济失调患者的康复治疗效果。方法:40例小脑性卒中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Frenkel训练法康复训练+常规治疗)和对照组(常规治疗),训练前后对患者协调能力采用Fugl-Meyer平衡功能评定、小脑性共济失调临床评... 目的:观察Frenkel训练法对小脑性共济失调患者的康复治疗效果。方法:40例小脑性卒中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Frenkel训练法康复训练+常规治疗)和对照组(常规治疗),训练前后对患者协调能力采用Fugl-Meyer平衡功能评定、小脑性共济失调临床评定,日常生活能力(ADL)运用Barthel指数评价。结果:Fugl-Meyer平衡功能评分、小脑性共济失调临床评定评分和Barthel指数评分,治疗组治疗前和治疗后分别为3.26±5.12,11.57±6.11,45.26±10.32和10.54±4.26,6.73±4.23,80.31±11.46,对照组治疗前和治疗后则分别为3.78±4.56,11.65±5.62,43.15±10.28和7.47±5.12,9.15±3.26,62.89±11.23,两组相比患者的四肢和躯干协调运动能力都有提高,ADL水平也有提高,但治疗组效果更好(P<0.05)。结论:Frenkel训练法对改善患者的小脑性共济失调有效,并能提高ADL水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小脑性共济失调 Frenkel训练法 平衡康复训练 疗效
下载PDF
β-七叶皂甙钠治疗急性脑出血123例疗效观察 被引量:7
2
作者 章春园 温仲民 包仕尧 《苏州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2003年第3期346-346,348,共2页
将确诊为急性脑出血的 187例患者随机分为 β -七叶皂甙钠治疗组 12 3例及常规治疗对照组 6 4例 ,观察 β-七叶皂甙钠治疗急性脑出血的疗效。结果显示 ,治疗组治愈率为 19.6 % ,总有效率为 86 .2 % ;对照组治愈率为 12 .5 % ,总有效率为... 将确诊为急性脑出血的 187例患者随机分为 β -七叶皂甙钠治疗组 12 3例及常规治疗对照组 6 4例 ,观察 β-七叶皂甙钠治疗急性脑出血的疗效。结果显示 ,治疗组治愈率为 19.6 % ,总有效率为 86 .2 % ;对照组治愈率为 12 .5 % ,总有效率为 6 7.2 % (P <0 .0 5 )。提示 β -七叶皂甙钠对急性脑出血有较好疗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急性脑出血 Β-七叶皂甙钠 治疗 疗效观察
下载PDF
神经节苷酯治疗放射性脑病疗效观察 被引量:4
3
作者 章春园 张力元 毛成洁 《苏州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北大核心 2008年第3期456-458,共3页
目的观察神经节苷酯(GM1)对放射性脑病的治疗效果。方法选取鼻咽癌放射治疗后放射性脑病患者40例,随机分为观察组(神经节苷酯合用常规治疗方法)及对照组(常规治疗方法),观察两组患者的疗效。结果观察组显效率为40%,总有效率为85%,均明... 目的观察神经节苷酯(GM1)对放射性脑病的治疗效果。方法选取鼻咽癌放射治疗后放射性脑病患者40例,随机分为观察组(神经节苷酯合用常规治疗方法)及对照组(常规治疗方法),观察两组患者的疗效。结果观察组显效率为40%,总有效率为85%,均明显高于对照组(10%和55%),两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神经节苷酯对放射性脑病有较好疗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神经节苷酯 放射性脑病 治疗
下载PDF
妙纳与天舒胶囊合用治疗紧张性头痛疗效观察 被引量:9
4
作者 章春园 毛成洁 温仲民 《中国实用神经疾病杂志》 2008年第4期42-43,共2页
目的探讨妙纳与天舒胶囊合用时对紧张性头痛的治疗效果。方法100例患者随机分成治疗组(50例)和对照组(50例),治疗组联合服用妙纳及天舒胶囊,对照组单用天舒胶囊,治疗2周,观察疼痛程度改变。结果联合服用妙纳及天舒胶囊治疗紧张性头痛疗... 目的探讨妙纳与天舒胶囊合用时对紧张性头痛的治疗效果。方法100例患者随机分成治疗组(50例)和对照组(50例),治疗组联合服用妙纳及天舒胶囊,对照组单用天舒胶囊,治疗2周,观察疼痛程度改变。结果联合服用妙纳及天舒胶囊治疗紧张性头痛疗效优于单用天舒胶囊。结论两者合用治疗紧张性头痛效果更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紧张性头痛 妙纳 天舒胶囊
下载PDF
β-七叶皂甙钠对急性脑出血的临床治疗研究 被引量:6
5
作者 章春园 包仕尧 温仲民 《中国血液流变学杂志》 CAS 2003年第2期144-145,152,共3页
目的 观察 β 七叶皂甙钠治疗急性脑出血的疗效和对患者血液流变学的影响。 方法 对确诊为急性脑出血患者187例随机分为 β 七叶皂甙钠治疗组及对照组 ,比较治疗效果和血液流变学的变化。 结果 治疗组总有效率为 86 .2 %,对照组总有... 目的 观察 β 七叶皂甙钠治疗急性脑出血的疗效和对患者血液流变学的影响。 方法 对确诊为急性脑出血患者187例随机分为 β 七叶皂甙钠治疗组及对照组 ,比较治疗效果和血液流变学的变化。 结果 治疗组总有效率为 86 .2 %,对照组总有效率为 6 7.2 %(P <0 .0 5 ) ;两组血液流变性均有明显改变 ,但以β 七叶皂甙钠组为佳。结论 β 七叶皂甙钠对急性脑出血有较好治疗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β—七叶皂甙钠 急性脑出血 治疗 血液流变学
下载PDF
葛根素合用1,6-二磷酸果糖治疗急性期脑梗死疗效观察 被引量:1
6
作者 章春园 温仲民 包仕尧 《中国血液流变学杂志》 CAS 2008年第1期59-60,98,共3页
目的评价葛根素注射液合用1,6-二磷酸果糖注射液(FDP)治疗急性缺血性脑卒中的临床有效性及安全性。方法将110例脑梗死急性期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治疗组55例,接受葛根素注射液联合FDP治疗;对照组55例,接受维脑路通治疗。两组疗程... 目的评价葛根素注射液合用1,6-二磷酸果糖注射液(FDP)治疗急性缺血性脑卒中的临床有效性及安全性。方法将110例脑梗死急性期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治疗组55例,接受葛根素注射液联合FDP治疗;对照组55例,接受维脑路通治疗。两组疗程均14d。治疗前及治疗后15d评价临床神经功能、日常生活活动能力以及血液流变学指标。结果两组显效率为治疗组70.90%,对照组43.64%,两组差别有显著性意义(P<0.05),治疗组治疗过程中未发现明显不良反应。结论联合应用葛根素注射液及1,6-二磷酸果糖对急性期脑梗死有明显的疗效,使用安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急性脑梗死 1 6-二磷酸果糖注射液 葛根素注射液
下载PDF
脑血管病患者康复的有关问题
7
作者 章春园 赵合庆 《苏州医学杂志》 2000年第2期60-61,共2页
关键词 脑血管病 康复 并发症 尿路感染 肺炎
全文增补中
脑动脉夹层的临床特点研究 被引量:12
8
作者 石际俊 肖国栋 +2 位作者 章春园 施蓉芳 曹勇军 《临床神经病学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14年第3期186-188,共3页
目的:探讨脑动脉夹层的临床特点。方法回顾性分析19例脑动脉夹层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本组男13例,女6例;年龄28~78岁,平均(55.4±15.3)岁。有高血压11例、糖尿病2例、高同型半胱氨酸血症5例、动脉粥样硬化10例、运动相关损... 目的:探讨脑动脉夹层的临床特点。方法回顾性分析19例脑动脉夹层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本组男13例,女6例;年龄28~78岁,平均(55.4±15.3)岁。有高血压11例、糖尿病2例、高同型半胱氨酸血症5例、动脉粥样硬化10例、运动相关损伤3例、梅毒性血管病1例,以及脑卒中史7例、吸烟6例。以脑梗死发病10例(分水岭梗死3例),后循环缺血发作6例,脑出血2例;表现为偏瘫7例、头晕7例、头颈部疼痛5例。脑血管DSA或CTA(1例)检查示颈动脉夹层11例(57.9%)、椎动脉夹层7例(36.8%)、锁骨下动脉夹层伴狭窄1例(5.3%),动脉双腔征4例、串珠征2例、线样征2例、假腔或假性动脉瘤1例、斑块相关夹层10例。 MRI检查发现椎动脉双腔征1例。行血管内支架植入术9例,术后动脉夹层均消失;抗血小板、他汀类药物治疗10例,动静脉溶栓治疗各1例、抗凝治疗1例。观察(8.7±5.2)个月,基本痊愈或良好预后17例(89.5%),改善2例(10.5%),均无再发脑卒中。结论脑动脉夹层多以缺血性脑卒中发病,有颈动脉粥样硬化。根据患者的病情,用血管内支架植入术或抗血小板、他汀类药物治疗的效果较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脑动脉夹层 动脉粥样硬化 缺血性脑卒中
下载PDF
中青年女性腰椎骨密度与血脂、营养指标的相关性研究 被引量:5
9
作者 张晓 周湘明 +2 位作者 章春园 姜鹏飞 徐又佳 《中国骨质疏松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8期1101-1105,共5页
目的探讨苏州地区中青年女性人群中腰椎(L_(1~4))骨密度与总胆固醇(TC)、甘油三脂(TG)、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水平以及血红蛋白、白蛋白、体质量指数(body mass index,BMI)之间的关系。方法回顾性纳入... 目的探讨苏州地区中青年女性人群中腰椎(L_(1~4))骨密度与总胆固醇(TC)、甘油三脂(TG)、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水平以及血红蛋白、白蛋白、体质量指数(body mass index,BMI)之间的关系。方法回顾性纳入接受健康体格检查的中青年女性4911名,按照年龄分为≤30岁,30~40岁组,40~50岁组,入选者进行组间各变量均值的方差分析以及各因素的Person相关分析、偏相关分析和多元线性逐步回归分析。结果中青年女性人群中,腰椎(L_(1~4))骨密度与TC呈负相关(r=-0.043,P=0.003),与HDL-C也存在负相关(r=-0.065,P<0.001),与BMI存在正相关(r=0.167,P<0.001),与年龄存在负相关(r=-0.041,P=0.004);排除年龄和BMI两因素后的偏相关分析提示,只有TC和腰椎骨密度呈负相关,并有统计学意义(r=-0.046,P=0.001);多元线性逐步回归分析提示,年龄、BMI、TC以及LDL-C能进入回归模型(R^(2)=0.037)。结论中青年女性的腰椎骨密度与年龄、BMI、TC有明显相关性,而且TC与腰椎骨密度存在显著负相关。因此,对于血脂总胆固醇偏高的中青年女性存在骨密度降低甚至骨质疏松的风险,在防治骨质疏松症的过程中要注意关注和控制血清总胆固醇水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血脂 骨密度 中青年女性 相关性研究
下载PDF
运动相关颈内动脉夹层致脑梗死的临床及影像学特点(附1例报告) 被引量:6
10
作者 周国庆 肖国栋 +3 位作者 曹勇军 章春园 赵合庆 刘春风 《临床神经病学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11年第1期56-58,共3页
目的研究运动相关颈内动脉夹层致脑梗死的临床及影像学特点。方法回顾性分析1例运动相关颈内动脉夹层致脑梗死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本例为青年男性,临床表现为快速进展的认知功能障碍(失算症、命名性失语)及偏盲。颅脑MR I显示左侧颞、... 目的研究运动相关颈内动脉夹层致脑梗死的临床及影像学特点。方法回顾性分析1例运动相关颈内动脉夹层致脑梗死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本例为青年男性,临床表现为快速进展的认知功能障碍(失算症、命名性失语)及偏盲。颅脑MR I显示左侧颞、枕交界区T1低信号、T2及弥散加权成像(DW I)高信号灶。全脑血管造影示颈内动脉C1段"双腔征",诊断为夹层动脉瘤。血管内支架成形术治疗后症状明显缓解。结论运动相关颈内动脉夹层致脑梗死的临床特点为急性发病的认知功能障碍和偏盲;MR I表现典型分水岭脑梗死,血管造影显示颈内动脉"双腔征";血管内支架成形术治疗有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颈内动脉夹层 分水岭梗死 血管内支架成形术
下载PDF
脑梗死患者日常生活活动能力影响因素的分析 被引量:6
11
作者 施蓉芳 刘慧慧 +2 位作者 周立辉 曹勇军 章春园 《中国老年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14期3858-3859,共2页
目的探讨脑梗死患者日常生活活动能力的影响因素。方法选取2012年1月到2013年12月该院收治的脑梗死患者76例,采用日常生活活动能力评定量表评估患者的日常生活活动能力,同时收集患者的各项临床资料。对比不同临床资料患者的日常生活活... 目的探讨脑梗死患者日常生活活动能力的影响因素。方法选取2012年1月到2013年12月该院收治的脑梗死患者76例,采用日常生活活动能力评定量表评估患者的日常生活活动能力,同时收集患者的各项临床资料。对比不同临床资料患者的日常生活活动能力评定量表评估结果,同时通过Spearman相关分析探讨不同临床资料对患者日常生活活动能力的影响。结果右侧病灶、有感觉障碍患者的ADL量表评估结果显著低于左侧病灶、无感觉障碍的患者(均P<0.05),年龄、纤维蛋白原水平、意外跌倒次数与患者的日常生活活动能力呈负相关(r=-0.602、-0.421,-0.615,P<0.05),而认知障碍严重程度、吞咽功能障碍严重程度与患者的日常生活活动能力呈正相关(r=0.330、0.392,P<0.05)。结论病灶侧别、有无感觉障碍、年龄、纤维蛋白原水平、意外跌倒、认知和吞咽功能情况是影响脑梗死患者日常生活活动能力的因素,应当采取针对性的干预措施以有效提高患者的日常生活活动能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脑梗死 日常生活活动能力
下载PDF
车祸致多发伤术后合并可逆性后部白质脑病综合征1例报告 被引量:1
12
作者 张晓艺 石际俊 +2 位作者 姜春黎 章春园 曹勇军 《临床神经病学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15年第1期4-4,8,共2页
可逆性后部白质脑病综合征(RPLS)临床上少见,多见于恶性高血压、严重肾脏疾病、化疗以及接受免疫抑制治疗的患者。现报告1例外伤术后合并RPLS患者的临床资料如下。1病例女,39岁,因"车祸伤致双侧胸痛伴胸闷3 h"于2013年8月2日收住入... 可逆性后部白质脑病综合征(RPLS)临床上少见,多见于恶性高血压、严重肾脏疾病、化疗以及接受免疫抑制治疗的患者。现报告1例外伤术后合并RPLS患者的临床资料如下。1病例女,39岁,因"车祸伤致双侧胸痛伴胸闷3 h"于2013年8月2日收住入院。患者3 h前被车撞伤,双侧胸痛、胸闷,呼吸困难,来我院以"双侧多发肋骨骨折伴液气胸,双肺挫伤,T11椎体粉碎性骨折伴截瘫,胸骨粉碎性骨折"收住入院。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粉碎性骨折 恶性高血压 液气胸 多发肋骨骨折 肾脏疾病 多发伤 胸痛 临床资料 呼吸困难 骨擦感
下载PDF
颈动脉夹层所致分水岭脑梗死患者的病因诊断和治疗1例病例报告 被引量:1
13
作者 曹勇军 肖国栋 +1 位作者 章春园 周国庆 《中国卒中杂志》 2011年第S01期15-18,共4页
1病例简介患者,男,28岁,高中数学教师.主因"头痛三天,计算不能半天"于2010年2月2日入院.现病史:患者3天前(2010年1月29日)下午打篮球后冲澡时自觉出现头痛,以左侧颞、顶、枕部持续性胀痛为主,同时伴有颈部酸痛感,恶心呕吐2次... 1病例简介患者,男,28岁,高中数学教师.主因"头痛三天,计算不能半天"于2010年2月2日入院.现病史:患者3天前(2010年1月29日)下午打篮球后冲澡时自觉出现头痛,以左侧颞、顶、枕部持续性胀痛为主,同时伴有颈部酸痛感,恶心呕吐2次,非喷射性,否认当时有头颈部外伤.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脑梗死 颈动脉夹层 支架植入术
下载PDF
国产氢氯吡格雷在脑血管支架成形术围手术期应用的疗效和安全性观察 被引量:1
14
作者 余小艳 端光鑫 +5 位作者 刘文鹏 徐加平 石际俊 章春园 肖国栋 曹勇军 《中国血液流变学杂志》 CAS 2015年第1期22-25,共4页
目的:观察国产氢氯吡格雷(泰嘉)在脑血管支架成形术(CAS)围手术期应用的疗效和安全性。方法入选拟行脑血管支架成形术的患者共20例,所有患者至少于术前7 d予以国产氢氯吡格雷,75 mg/天,术后继续口服3个月,期间均合用拜阿斯匹... 目的:观察国产氢氯吡格雷(泰嘉)在脑血管支架成形术(CAS)围手术期应用的疗效和安全性。方法入选拟行脑血管支架成形术的患者共20例,所有患者至少于术前7 d予以国产氢氯吡格雷,75 mg/天,术后继续口服3个月,期间均合用拜阿斯匹灵肠溶片(阿司匹林)200 mg/晚。观察3个月随访期内有无心脑血管事件及药物不良反应发生。结果20例患者中,共置入支架24枚,手术成功率100%。用药后3个月与入组时相比较,FBG、LDL-C、CRP、Fg均有所下降,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白细胞计数、血肌酐有所升高,血小板计数稍降低,血ALT、AST稍有升高,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用药后3个月平均NIHSS评分与入组时相比显著下降,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8.64±2.22 vs 4.54±2.78,P=0.004);3个月随访时mRS评分(1.60±0.78),大部分患者神经功能恢复良好(mRS≤2分,16/20,80%)。围手术期发生短暂性脑缺血发作(TIA)1例。术后随访期间发生肝功能轻度受损2例,皮肤瘙痒1例,无其他心脑血管事件及药物不良反应发生。结论国产氢氯吡格雷用于CAS围手术期疗效可靠,安全性良好,可以作为CAS围手术期与阿司匹林联合抗血小板治疗的药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国产氢氯吡格雷 脑血管支架成形术 疗效 安全性
下载PDF
无球囊辅助的直接颈动脉支架置入术的临床应用
15
作者 肖国栋 曹勇军 +2 位作者 张霞 章春园 刘春风 《苏州医学》 2009年第2期93-96,共4页
目的探讨无球囊辅助的直接颈动脉支架植入术(carotid artery stenting,CAS)临床上的合理应用和意义。方法选取2008年2月至2009年8月由作者本人参与实施的单侧颈动脉颅外段CAS术的37例患者,根据CAS操作中是否需要球囊辅助的血管成形... 目的探讨无球囊辅助的直接颈动脉支架植入术(carotid artery stenting,CAS)临床上的合理应用和意义。方法选取2008年2月至2009年8月由作者本人参与实施的单侧颈动脉颅外段CAS术的37例患者,根据CAS操作中是否需要球囊辅助的血管成形术,将患者分为球囊辅助CAS纽19例和直接CAS两组18例。对CAS相关手术参数和围手术期并发症进行了分析对比。结果手术成功率100%。球囊辅助CAS组处理的血管平均术前狭窄程度高于直接GAS组(P〈0.05),而平均残留狭窄程度却低于直接CAS组(P〈0.05)。球囊辅助CAS组的平均操作时间、X线曝光时间以及造影剂量均高于直接CAS组(P〈0.05)。球囊辅助GAS组心率过缓、低血压、和术中躁动发生率也高于直接CAS组(P〈0.05)。结论虽然直接CAS术血运重建效果逆于球囊辅助CAS术,但是直接CAS术操作简便,相应的手术风险低于球囊辅助CAS术,在满足必要的颈动脉血运重建要求的基础上应合理运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颈动脉狭窄 球囊扩张血管成形术 颈动脉支架置入术
下载PDF
尼莫的平对Alzheimer病大鼠海马和额叶细胞外液氨基酸的影响 被引量:6
16
作者 刘春风 戴永萍 +2 位作者 章春园 张志琳 包仕尧 《临床神经病学杂志》 CAS 2000年第5期272-274,共3页
目的 研究尼莫的平对Alzheimer病大鼠海马和额叶兴奋性氨基酸的影响。方法 在立体定位下于迈内特基底核(NBM)注入β淀粉样蛋白(β-AP)10μg建立Alzheimer病模型,对照组在NBM注入生理盐水,治疗组在... 目的 研究尼莫的平对Alzheimer病大鼠海马和额叶兴奋性氨基酸的影响。方法 在立体定位下于迈内特基底核(NBM)注入β淀粉样蛋白(β-AP)10μg建立Alzheimer病模型,对照组在NBM注入生理盐水,治疗组在建立模型后腹腔注射尼莫的平,每天注射1次至实验结束,模型组不给任何药物。脑内微透析技术采集大鼠海马、额叶细胞外液,反相高效液相色谱技术测定氨基酸类神经递质。结果模型组海马和额叶细胞外液4种氨基酸浓度均较对照组升高,谷氨酸最明显。尼莫的平治疗后谷氨酸明显降低。结论由β-AP产生的Alzheimer病大鼠痴呆与兴奋毒性有关,其作用可能是由钙离子介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ALZHEIMER病 兴奋性氨基酸 尼莫的平 治疗
下载PDF
银杏达莫治疗急性特发性面神经麻痹随机对照研究 被引量:7
17
作者 章春园 包仕尧 温仲民 《中国临床神经科学》 2008年第2期175-178,共4页
目的:评价银杏达莫治疗急性特发性面神经麻痹的疗效。方法:62例急性特发性面神经麻痹患者随机分为银杏达莫组31例及对照组31例,分别应用银杏达莫25mL及丹参注射液20mL静脉滴注,每天1次,连续治疗14d,两组均同时使用相同剂量的泼尼松、抗... 目的:评价银杏达莫治疗急性特发性面神经麻痹的疗效。方法:62例急性特发性面神经麻痹患者随机分为银杏达莫组31例及对照组31例,分别应用银杏达莫25mL及丹参注射液20mL静脉滴注,每天1次,连续治疗14d,两组均同时使用相同剂量的泼尼松、抗病毒药及维生素B族治疗。治疗后1、3和4周采用House-Brackmann分级法进行疗效评估。结果:治疗后3周银杏达莫组患者痊愈率为48.38%(15/31),改善率为25.81%(8/31),总有效率74.19%;丹参组患者痊愈率为25.81%(8/31),改善率为16.13%(5/31),总有效率41.94%。治疗后4周,银杏达莫组痊愈率为74.19%(23/31),改善率为19.35%(6/31),总有效率93.55%;丹参组痊愈率为45.16%(14/31),改善率为22.58%(7/31),总有效率67.74%。两组间疗效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银杏达莫治疗急性特发性面神经麻痹的疗效好于丹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急性特发性面神经麻痹 银杏达莫 丹参 House-Brackmann分级法
原文传递
伴有心房颤动的急性缺血性卒中患者重组组织型纤溶酶原激活剂静脉溶栓的疗效及预后 被引量:28
18
作者 尤寿江 曹勇军 +8 位作者 肖国栋 韩侨 章春园 王万华 孔岩 张霞 卢涛声 黄志超 刘春风 《中华神经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10期681-686,共6页
目的探讨伴有心房颤动急性缺血性卒中患者重组组织型纤溶酶原激活剂(rt—PA)静脉溶栓的疗效、安全性及影响预后不良的因素。方法162例急性缺血性卒中患者在发病4.5h内接受rt—PA静脉溶栓治疗,根据患者既往史及人院时心电图结果将患... 目的探讨伴有心房颤动急性缺血性卒中患者重组组织型纤溶酶原激活剂(rt—PA)静脉溶栓的疗效、安全性及影响预后不良的因素。方法162例急性缺血性卒中患者在发病4.5h内接受rt—PA静脉溶栓治疗,根据患者既往史及人院时心电图结果将患者分为心房颤动组(45例)和非心房颤动组(117例),所有患者溶栓前行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卒中量表(NIHSS)评分,溶栓后3个月行改良Rakin量表(mRS)评分。结果(1)心房颤动组的平均年龄(岁)高于非心房颤动组(69.2±11.6与62.5±12.9,t=-3.050,P=0.003),吸烟比例低于非心房颤动组[6.7%(3/45)与28.2%(33/117),X2=8.723,P=0.003],其他基线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2)溶栓前心房颤动与非心房颤动组NIHSS评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心房颤动与非心房颤动组溶栓后3个月mRS评分0~1分的患者比例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心房颤动组的颅内出血比例[31.1%(14/45)与14.5%(17/117),x2=5.774,P=0.016]及病死率[26.7%(12/45)与12.0%(14/117),X2=5.213,P=0.022]明显高于非心房颤动组,但心房颤动与非心房颤动组症状性颅内出血比例差异无统计学意义。(3)45例心房颤动患者中,18例患者预后良好(mRS评分0~1分),预后不良27例(mRS评分2~5分)。预后不良组人院时NIHSS评分(分)明显高于预后良好组(17.70±5.87与11.22±5.14,t=3.809,P=0.000),收缩压(mmHg,1mmHg=0.133kPa)明显低于预后良好组(145.5±24.0与164.9±21.0,t=-2.788,P=0.008),其他基线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4)多因素回归分析提示心房颤动(OR=1.380,95%C10.217~7.017,P=0.698)不是溶栓后死亡的独立危险因素,心房颤动(OR=3.558,95%CI1.246~10.158,P=0.018)是溶栓后颅内出血的独立危险因素。结论心房颤动不影响急性缺血性卒中患者静脉溶栓治疗的远期疗效,心房颤动患者行静脉溶栓的颅内出血及死亡风险高于非心房颤动患者,但心房颤动不是溶栓后死亡的独立危险因素,不增加症状性颅内出血风险。入院时NIHSS评分高、收缩压低可能是心房颤动患者静脉溶栓治疗预后不良及死亡的危险因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心房颤动 脑缺血 卒中 组织型纤溶酶原激活物 血栓溶解疗法 预后
原文传递
THRIVE评分对伴有心房颤动的急性缺血性卒中患者预后的预测价值 被引量:8
19
作者 尤寿江 韩侨 +7 位作者 肖国栋 章春园 张霞 刘慧慧 黄志超 张艳林 刘春风 曹勇军 《中华内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7期532-536,共5页
目的 探讨THRIVE评分对伴有心房颤动(房颤)的急性缺血性卒中患者预后的预测价值.方法 选取2009年9月至2013年3月苏州大学附属第二医院169例伴有房颤的急性缺血性卒中患者纳入研究,所有患者行美国国立卫生院神经功能缺损评分(NIHSS)... 目的 探讨THRIVE评分对伴有心房颤动(房颤)的急性缺血性卒中患者预后的预测价值.方法 选取2009年9月至2013年3月苏州大学附属第二医院169例伴有房颤的急性缺血性卒中患者纳入研究,所有患者行美国国立卫生院神经功能缺损评分(NIHSS)、THRIVE评分及CHADS2评分,3个月后行改良Rankin评分(mRS),根据THRIVE评分将患者分为1~3分、4~5分及6~9分3组,比较3组间基线差别及预后,采用Logistics多因素回归分析对THRIVE评分与患者预后关系进行评价.结果 (1)169例患者中,THRIVE评分1~3分组59例(34.9%),4~5分组71例(42.0%),6~9分组39例(23.1%).随着THRIVE评分的增加,患者年龄(F =31.360,P<0.001)及空腹血糖水平(F =12.410,P<0.001)逐步增高,3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2)随着THRIVE评分逐渐增高,患者3个月后良好预后的比例逐渐降低(x2=48.259,P=0.000),病死率(x2=36.754,P<0.001)及肺部感染发生率(x2=16.590,P=0.000)逐渐增高,而3组之间颅内出血转化发生率无明显差别(x2=2.064,P=0.356).(3) ROC曲线分析显示,THRIVE评分对患者不良预后、死亡及肺部感染的预测效果均明显优于CHADS2评分(AUCROC=0.797,P<0.001比AUCROC=0.579,P=0.085;AUCROC =0.796,P <0.001比AUCROC =0.569,P =0.198;AUCROC =0.708,P <0.001比AUCROC=0.573,P=0.152).(4)多因素回归分析显示,THRIVE评分是伴有房颤的缺血性卒中患者3个月后良好预后(OR=0.406,P<0.001)、死亡(OR=2.083,P<0.001)及住院期间肺部感染(OR=2.168,P<0.001)的独立预测因子.结论 THRIVE评分与伴有房颤的急性缺血性卒中患者3个月后良好预后呈明显负相关,与3个月后死亡及住院期间肺部感染呈明显正相关,表明THRIVE评分对伴有房颤的缺血性卒中患者的预后及并发症具有良好的预测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房颤 急性缺血性卒中 THRIVE评分 预后 危险因素
原文传递
神经节苷酯对放射性脑病的疗效观察
20
作者 章春园 张力元 《中华放射医学与防护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2期-,共2页
放射性脑病(REP)是肿瘤放疗后的严重并发症之一.神经节昔酯是一种细胞膜脂质稳定剂,可有效阻断放疗后电离辐射的直接损伤及继发的自由基损伤,阻断神经细胞凋亡.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