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80篇文章
< 1 2 4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香菇新品种沪香922
1
作者 章炉军 李巧珍 +1 位作者 宋春艳 张美彦 《农村百事通》 2024年第2期21-21,共1页
沪香922于2021年通过了上海市非主要农作物品种认定。1.特征特性。该品种子实体单生,菇形圆整,等级为中大型至大型。菌盖浅褐色,直径5.21厘米,菌盖纵切面顶端呈凸型或半圆形。菌盖表面鳞片小型、黄白色,分布在菌盖周边。平均单菇重26.7... 沪香922于2021年通过了上海市非主要农作物品种认定。1.特征特性。该品种子实体单生,菇形圆整,等级为中大型至大型。菌盖浅褐色,直径5.21厘米,菌盖纵切面顶端呈凸型或半圆形。菌盖表面鳞片小型、黄白色,分布在菌盖周边。平均单菇重26.7克,菌肉结实。菌柄柱状,长5.63厘米,表面纤毛丰富、浅褐色。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菌盖 非主要农作物 特征特性 菌柄 菌肉 子实体 香菇新品种 品种认定
下载PDF
对92个茶树菇菌株的遗传多样性分析和农艺性状的评价 被引量:4
2
作者 王洪秀 章炉军 +4 位作者 孙鹏 胡佳 安颖 陈绪涛 魏云辉 《微生物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19-32,共14页
为了解茶树菇(Agrocybe aegerita)种质资源的遗传多样性和筛选优良的茶树菇新品种,采用菌株拮抗试验方法观察了92株茶树菇菌株间拮抗反应及其类型,ISSR-PCR(inter-simple sequence repeat-PCR)分子标记方法对92株茶树菇菌株的遗传多样... 为了解茶树菇(Agrocybe aegerita)种质资源的遗传多样性和筛选优良的茶树菇新品种,采用菌株拮抗试验方法观察了92株茶树菇菌株间拮抗反应及其类型,ISSR-PCR(inter-simple sequence repeat-PCR)分子标记方法对92株茶树菇菌株的遗传多样性进行了综合分析。拮抗试验将92株茶树菇菌株分为27组;筛选出的20条ISSR引物共扩增出317条清晰条带,多态性条带平均比率为82.60%;在遗传相似系数为0.742时,ISSR分子标记分析可将92株茶树菇划分为6大类群,拮抗试验和ISSR分子标记分析的结果基本一致。通过对比农艺性状分析,初步筛选出滇农5、滇农14、茶5-800、白茶、闽农5及滇农8作为工厂化生产茶树菇菌种。结果表明茶树菇的遗传多样性丰富,结合栽培出菇试验可为茶树菇品种选育和杂交育种的亲本选择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茶树菇 拮抗反应 简单序列重复区间 遗传多样性 农艺性状
下载PDF
一株野生香菇与‘申香215’孢子单核体杂交后代表型多样性分析
3
作者 徐蒋振 李洁 +5 位作者 张帅 董浩然 邵阳浩 章炉军 张丹 宋春艳 《食用菌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1-9,共9页
将1个云南野生香菇(Lentinula edodes)的孢子单核体菌株DH10分别与190个‘申香215’孢子单核体菌株进行两两杂交,构建杂交群体,测定11个分级农艺性状和10个数值农艺性状,并进行多样性分析。结果表明:190个杂交子中148个可以正常出菇,分... 将1个云南野生香菇(Lentinula edodes)的孢子单核体菌株DH10分别与190个‘申香215’孢子单核体菌株进行两两杂交,构建杂交群体,测定11个分级农艺性状和10个数值农艺性状,并进行多样性分析。结果表明:190个杂交子中148个可以正常出菇,分级农艺性状的多样性指数变化范围为0.071~1.386(平均为0.627);与其他3种不同交配型菌株比较,交配型为A_(2)B_(3)A_(4)B_(4)菌株的出菇整齐度较高(多样性指数为0.210);交配型为A_(2)B_(2)A_(4)B_(4)、A_(3)B_(2)A_(4)B_(4)菌株的菌柄为上下等粗型(多样性指数为0);交配型为A_(2)B_(2)A_(4)B_(4)、A_(2)B_(3)A_(4)B_(4)菌株较易开伞(多样性指数为0)。数值农艺性状多样性指数变化范围为0.991~1.755,平均为1.548,菌柄长度的多样性指数(1.755)最大,菌柄直径的多样性指数(0.991)最小。所有数值农艺性状变异系数的变化范围为16.55%~73.52%(平均为41.03%),子实体数量的变异系数最大,为73.52%;菌柄长度的变异系数最小,为16.55%。杂交群体的10个数值农艺性状中仅有单棒产量的分布符合正态分布。交配型为A2B3A4B4菌株的单菇质量最大,菌盖质量较大,菌盖较厚;交配型为A_(3)B_(2)A_(4)B_(4)菌株的菌柄质量较小。研究结果可为香菇野生种质资源利用及杂交育种研究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香菇 野生种质 孢子单核体 交配型 多样性 农艺性状
下载PDF
不同碳氮源对香菇液体菌种生长的影响 被引量:2
4
作者 王宇星 董浩然 +5 位作者 章炉军 李玉 李巧珍 谭琦 赵勇 周峰 《上海农业学报》 2024年第1期40-46,共7页
以香菇‘沪香F2’为试验材料,探究了9种碳源配方和10种氮源配方对菌丝在固体培养基上生长速度、在液体培养基中菌丝生物量和发酵固形物体积比以及发酵完成时接种后菌丝在木屑试管中生长速度的影响。结果表明:在固体培养基上,以糖蜜为碳... 以香菇‘沪香F2’为试验材料,探究了9种碳源配方和10种氮源配方对菌丝在固体培养基上生长速度、在液体培养基中菌丝生物量和发酵固形物体积比以及发酵完成时接种后菌丝在木屑试管中生长速度的影响。结果表明:在固体培养基上,以糖蜜为碳源时,菌丝生长速度最快,达6.10 mm∕d,以木糖为碳源时,菌丝生长速度最慢,仅3.84 mm∕d;以麸皮为氮源时,菌丝生长速度为4.01 mm∕d,以尿素为氮源时,菌丝生长速度最慢,仅3.19 mm∕d。在液体培养基中,以糖蜜为主要碳源时,菌丝生物量达8.04 g∕L,发酵固形物体积比达98.69%;以麸皮为主要氮源时,菌丝生物量达7.90 g∕L,发酵固形物体积比达96.57%。相关性分析发现,在不同碳源的固体培养基上,菌丝生长速度与菌丝生物量呈显著正相关;在不同氮源的液体培养基中,菌丝生物量与发酵固形物体积比呈显著正相关;不同碳氮源的菌丝生物量与菌丝接种后在木屑试管中的生长速度呈显著正相关。综上,糖蜜和麸皮是香菇液体菌种最佳的碳氮源组合。该研究结果可为工厂化香菇液体菌种原材料的选择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香菇 液体菌种 菌丝生长速度 菌丝生物量 发酵固形物体积比
下载PDF
出菇温度对不同菌龄香菇群体主要农艺性状的影响 被引量:1
5
作者 翟丹丹 尚怀国 +4 位作者 章炉军 田龙 张美彦 李玉 于海龙 《上海农业学报》 2024年第1期1-6,共6页
以香菇L135与931的F1代群体为试验材料,研究不同出菇温度(12℃、17℃、22℃、27℃)对不同菌龄香菇群体农艺性状的影响。结果表明:在不同出菇温度下,香菇菌龄与原基数量、子实体个数、单包产量均呈极显著负相关,与单菇重呈极显著正相关,... 以香菇L135与931的F1代群体为试验材料,研究不同出菇温度(12℃、17℃、22℃、27℃)对不同菌龄香菇群体农艺性状的影响。结果表明:在不同出菇温度下,香菇菌龄与原基数量、子实体个数、单包产量均呈极显著负相关,与单菇重呈极显著正相关,且随着出菇温度的升高,菌龄与现蕾天数的相关系数逐渐减小;出菇温度与菌龄可共同影响群体的现蕾天数、采菇周期、单包产量、单菇重4个农艺性状,提高出菇温度会降低菌龄的影响;原基数量与子实体个数更易受到菌龄的影响;长菌龄群体比短菌龄群体更易受出菇温度的影响。香菇高温品种选育工作可将单菇重、单菇重环境方差和子实体个数作为代表性状筛选指标。以环境方差作为表型进一步验证了单菇重受出菇温度影响较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杂交群体 农艺性状 菌龄 出菇温度 环境方差
下载PDF
香菇“沪香F2”自交群体产量等性状的GWAS分析
6
作者 杨沁閻 李巧珍 +3 位作者 向泉桔 尚晓冬 章炉军 辜运富 《四川农业大学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6期1280-1289,I0005,I0006,共12页
【目的】为有效利用分子辅助育种技术提高香菇产量,挖掘定位SNP位点与候选基因。【方法】以“沪香F2”自交后代的100株菌株为研究对象,采用全基因组重测序获得供试菌株的单核苷酸多态性(single nucleotide polymorphism,SNP)数据,结合... 【目的】为有效利用分子辅助育种技术提高香菇产量,挖掘定位SNP位点与候选基因。【方法】以“沪香F2”自交后代的100株菌株为研究对象,采用全基因组重测序获得供试菌株的单核苷酸多态性(single nucleotide polymorphism,SNP)数据,结合在栽培过程中统计的子实体产量相关性状表型数据,开展单性状全基因组关联分析(genome wide association study,GWAS)。【结果】定位到产量性状相关的主效区间位于1号染色体2585129~4051693区段,共有1306个显著SNP位点;定位到与菇蕾性状中一潮平均蕾数关联的29个SNP显著位点,与一潮现蕾天数性状关联的199个SNP显著位点;定位到与菌棒品质性状中的软硬度性状关联的109个SNP显著位点,与转色性状关联的29个SNP显著位点;筛选到与产量性状相关的12个候选基因,与菇蕾性状相关的10个候选基因,与菌棒品质性状相关的2个候选基因。【结论】首次利用GWAS分析香菇单亲本群体,为改良香菇产量提供有效的候选分子标记,有利后续分子辅助育种开展,同时为后续功能基因精细定位奠定了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香菇子实体 农艺性状 GWAS SNP 候选基因
下载PDF
香菇F2代群体农艺性状的SSR关联分析 被引量:5
7
作者 章炉军 高成 +5 位作者 于海龙 宋春艳 尚晓冬 谭琦 王瑞娟 张美彦 《食用菌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1期1-10,100,共11页
以香菇(Lentinula edodes)"沪香F2"为亲本,构建F2代群体,测定85个F2代菌株在PDA平板上的菌丝生长速度、菌包中的菌丝生长速度、原基形成时间、出菇周期、菌盖直径、菌柄直径、菌柄长度、单包产量、单包菇数等农艺性状,利用筛... 以香菇(Lentinula edodes)"沪香F2"为亲本,构建F2代群体,测定85个F2代菌株在PDA平板上的菌丝生长速度、菌包中的菌丝生长速度、原基形成时间、出菇周期、菌盖直径、菌柄直径、菌柄长度、单包产量、单包菇数等农艺性状,利用筛选获得的32对具多态性的SSR引物对F2代群体进行基因型检测,共扩增出93个多态性条带,将观测的9个农艺性状与这93个SSR标记进行相关性分析。结果显示,有26个标记能够与这些性状发生关联,关联事件的总数为30;其中有8个标记表现为极显著关联(P<0.01),2个标记与菌柄长度极显著关联,6个标记与单包菇数极显著关联。本研究首次探索了香菇F2代群体在表型上的分化以及与分子标记之间的关联性,为分子标记辅助育种在香菇中的应用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遗传多样性 连锁不平衡 群体结构 等位变异 表型变异效应
下载PDF
压块质量对香菇工厂化二次培养的影响
8
作者 章炉军 尚晓冬 +5 位作者 王瑞娟 张美彦 徐珍 谭琦 于海龙 宋春艳 《食用菌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2期31-36,共6页
以不同质量(2000、2200、2400、2600 g和2800 g)香菇(Lentinula edodes)压块为研究对象,通过检测二次培养阶段压块内温度、水分及pH变化,结合出菇农艺性状,探讨压块质量对二次培养过程的影响.结果表明,不同质量压块内的温度变化趋势基... 以不同质量(2000、2200、2400、2600 g和2800 g)香菇(Lentinula edodes)压块为研究对象,通过检测二次培养阶段压块内温度、水分及pH变化,结合出菇农艺性状,探讨压块质量对二次培养过程的影响.结果表明,不同质量压块内的温度变化趋势基本一致:先升高并于菌丝恢复培养第3天达到峰值,后降低,再升高并于菌丝恢复培养第6天达到次峰值,然后再下降至高于培养房温度1~2 ℃后稳定;各处理压块质量均呈下降趋势,绝对失重量随压块质量的增加而增大;含水量变化总体趋势为先降后升再降,于菌丝恢复培养第6天后相对平稳;各处理菌块内pH均先急剧下降至3.33左右,再缓慢上升,之后保持在3.6~3.9;子实体产量、采收期随着菌块质量的增加呈增加的趋势.其中2000 g压块质量处理,与其它4个处理相比,压块内温度较低,含水量较高,pH下降后回升较快,两潮总生物学效率较高(51.7%),菇型较大,采收期较短.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瓶栽 压块内温度 含水量 pH 生物学效率
下载PDF
不同品种干制香菇子实体等鲜浓度值差异分析 被引量:16
9
作者 于海龙 李玉 +6 位作者 陈万超 李文 宋春艳 尚晓冬 章炉军 张美彦 杨焱 《食品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4期171-175,共5页
以中国12个主要栽培品种为实验材料,在培养料、发菌、转色、出菇以及加工前的干制处理等条件一致的情况下,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对获得的不同品种的香菇子实体中的游离氨基酸、5’-核苷酸含量和等鲜浓度(equivalent umami concentration,E... 以中国12个主要栽培品种为实验材料,在培养料、发菌、转色、出菇以及加工前的干制处理等条件一致的情况下,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对获得的不同品种的香菇子实体中的游离氨基酸、5’-核苷酸含量和等鲜浓度(equivalent umami concentration,EUC)值等进行分析评价,结果表明不同品种的香菇中同一种氨基酸的含量不同,品种939与申香8号的总氨基酸含量相近,但品种939中天冬氨酸的含量是申香8号的3.7倍,鲜味氨基酸以武香一号含量最高,为(5.76±0.13)mg/g,是135品种的2.2倍,甜味氨基酸以605含量最高,为(14.35±0.32)mg/g,是Cr04品种的2.6倍;不同品种香菇子实体中鲜味核苷酸以605含量最高,为(5.24±0.27)mg/g,是808品种的3.3倍;但是综合各种呈鲜成分,申香10号的EUC值最高,达(342.1±4.61)g MSG/100 g。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香菇 品种 等鲜浓度值 风味成分
下载PDF
香菇自交选育新菌株及其亲本子实体的氨基酸特征及蛋白质营养价值 被引量:13
10
作者 李巧珍 刘建雨 +7 位作者 章炉军 张美彦 于海龙 李玉 周峰 姜宁 尚晓冬 宋春艳 《食用菌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3期51-57,共7页
通过测定粗蛋白和其水解后氨基酸的含量,在现行国际氨基酸模式谱的基础上,以氨基酸评分(amino acid score,AAS)、美国国家科学院医学研究所(IOM)模式评分、化学评分(chemical score,CS)、氨基酸比值系数(ratio coefficient,RC)、氨基酸... 通过测定粗蛋白和其水解后氨基酸的含量,在现行国际氨基酸模式谱的基础上,以氨基酸评分(amino acid score,AAS)、美国国家科学院医学研究所(IOM)模式评分、化学评分(chemical score,CS)、氨基酸比值系数(ratio coefficient,RC)、氨基酸比值系数分(score of RC,SRC)和必需氨基酸指数(essential amino acid index,EAAI)等指标,对香菇(Lentinula edodes)自交选育新菌株243和申香1504及亲本沪香F2子实体的氨基酸特征和蛋白质营养价值进行分析。结果表明,菌株243和申香1504子实体粗蛋白含量显著低于亲本沪香F2,菌株243子实体的氨基酸总量、必需氨基酸总量与沪香F2相当,3个菌株必需氨基酸/总氨基酸值和必需氨基酸/非必需氨基酸值符合FAO/WHO理想蛋白模式;蛋白中AAS评分、IOM评分、CS评分、SRC值、EAAI值均以243菌株最高。3个菌株的蛋白质校正氨基酸计分(protein digestibility corrected amino acids score,PDCAAS)值在0.54~0.61之间,子代243菌株最高,其次为亲本沪香F2。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香菇 自交新菌株 必需氨基酸组成 氨基酸营养特征 蛋白质营养价值
下载PDF
基于SNP分型的香菇交配型AS-PCR鉴定 被引量:12
11
作者 张美彦 宋春艳 +5 位作者 于海龙 谭琦 徐珍 王瑞娟 章炉军 尚晓冬 《食用菌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2期1-9,I0001,共10页
目前食用菌的交配型鉴定通常采用单核体两两交配后镜检观察锁状联合的方式进行,工作量大,耗时长且易产生人为误检。本研究以香菇(Lentinula edodes)菌株"申香215"为例,通过对需鉴定交配型的单核体的双核体亲本菌株进行基因组... 目前食用菌的交配型鉴定通常采用单核体两两交配后镜检观察锁状联合的方式进行,工作量大,耗时长且易产生人为误检。本研究以香菇(Lentinula edodes)菌株"申香215"为例,通过对需鉴定交配型的单核体的双核体亲本菌株进行基因组重测序,获得双核体交配型A和B因子区域的序列比对信息,对交配型因子等位基因内部的SNP位点进行统计分析,选择合适位点设计引物,采用等位基因特异PCR(Allele-specificPCR,AS-PCR)技术,根据扩增结果可快速确定单核体的交配型并排除双核体和杂合体。用该方法鉴定香菇单核体的交配型,提高了鉴定效率和准确率,该方法可作为分子标记辅助育种的一种手段,为食用菌遗传育种工作提供新的技术支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香菇 交配型 单核体 SNP AS-PCR
下载PDF
基于全基因组序列的香菇商业菌种SSR遗传多样性分析及多位点指纹图谱构建的研究 被引量:16
12
作者 张丹 宋春艳 +4 位作者 章炉军 巫萍 鲍大鹏 尚晓冬 谭琦 《食用菌学报》 北大核心 2014年第2期1-13,共13页
香菇(Lentinula edodes)是世界主要栽培食用菌之一,香菇菌种的准确鉴定是香菇大规模生产和菌种知识产权保护的重要前提。本研究基于香菇全基因组序列开发200对SSR标记用于25份常用香菇栽培菌种的遗传多样性分析和菌种鉴定。结果表明:供... 香菇(Lentinula edodes)是世界主要栽培食用菌之一,香菇菌种的准确鉴定是香菇大规模生产和菌种知识产权保护的重要前提。本研究基于香菇全基因组序列开发200对SSR标记用于25份常用香菇栽培菌种的遗传多样性分析和菌种鉴定。结果表明:供试材料的遗传相似性较高,遗传相似系数平均值为0.776,最小值为0.567,最大值为1。基于遗传多样性分析结果,筛选出7对带型清晰且重复性好的SSR标记,并成功构建了11份香菇商业菌种的多位点SSR指纹图谱。这11份菌种分别为:Cr-02、闵丰1号、香菇241-4、森源1号、森源8404、香九、广香51号、华香5号、L952、L9319、L808。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香菇 简单重复序列 商业菌种 遗传多样性 指纹图谱
下载PDF
基于香菇全基因组序列开发的部分SSR标记多态性分析与品种鉴定初探 被引量:18
13
作者 张丹 巫萍 +5 位作者 章炉军 唐利华 宋春艳 尚晓冬 鲍大鹏 谭琦 《食用菌学报》 北大核心 2012年第4期1-10,共10页
利用香菇(Lentinula edodes)全基因组序列信息开发的35个香菇SSR(simple sequence repeat)分子标记用于中国25个香菇品种的鉴定。所选SSR标记共检测出174个条带,各引物检测到的条带数量变化范围为2~12。筛选出的7对SSR引物组合显示了... 利用香菇(Lentinula edodes)全基因组序列信息开发的35个香菇SSR(simple sequence repeat)分子标记用于中国25个香菇品种的鉴定。所选SSR标记共检测出174个条带,各引物检测到的条带数量变化范围为2~12。筛选出的7对SSR引物组合显示了良好的品种特异性鉴定能力,可以有效地鉴定部分国审香菇品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香菇 全基因组序列 SSR 品种鉴定
下载PDF
野生拟粘小奥德蘑驯化和栽培研究 被引量:15
14
作者 李传华 章炉军 +3 位作者 张美彦 徐珍 尚晓冬 谭琦 《食用菌学报》 北大核心 2012年第3期45-48,F0003,共5页
对采自湖南的野生拟粘小奥德蘑(Oudemansiella submucida)进行驯化栽培。试验结果表明:拟粘小奥德蘑菌丝最适生长温度为23℃,菌丝生长湿度范围为75%~95%;在培养料上避光培养,第一潮菇生物学效率达96.1%以上,二潮菇生物学效率达49%。
关键词 拟粘小奥德蘑 野生 驯化 栽培
下载PDF
不同保藏方法对金针菇“上研1号”栽培特性的影响 被引量:7
15
作者 王瑞娟 尚晓冬 +5 位作者 杨慧 刘建雨 张丹 徐珍 宋春艳 章炉军 《食用菌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1期11-17,共7页
针对金针菇(Flammulina velutipes)菌种在保藏中难以保持遗传性能相对稳定的问题,以金针菇新品种"上研1号"为供试菌株,采用继代培养法(C)、液体石蜡法(P)、液氮法(N)和蒸馏水法(W)保藏两年后,观测活化菌丝的生长、液体菌种性... 针对金针菇(Flammulina velutipes)菌种在保藏中难以保持遗传性能相对稳定的问题,以金针菇新品种"上研1号"为供试菌株,采用继代培养法(C)、液体石蜡法(P)、液氮法(N)和蒸馏水法(W)保藏两年后,观测活化菌丝的生长、液体菌种性能及工厂化栽培性状,比较不同保藏方法对金针菇栽培特性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液氮法保藏处理和继代培养保藏处理中,活化菌丝生长速度快,菌落浓白、均一;液体菌种成球度、菌球大小和密度等方面均表现优异,液体菌种终止pH在5.9~6.0之间;菌丝分支能力强,锁状联合明显且数量较多。在工厂化栽培中,液氮法保藏处理子实体整齐度好、产量高(每瓶372.67 g);液氮法和继代培养法保藏处理的A级商品菇比例相近,商品性状优良。液氮法与继代培养法保藏处理在两年内均可维持金针菇新品种的栽培特性,但液氮保藏法操作更为便捷,是保藏金针菇品种的稳定、可靠、省力的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继代培养保藏法 液体石蜡保藏法 液氮保藏法 蒸馏水保藏法 菌种特性
下载PDF
中国金针菇工厂化生产用种SSR和AFLP遗传多样性分析 被引量:13
16
作者 陆欢 章炉军 +3 位作者 张丹 李开盛 尚晓冬 谭琦 《中国农学通报》 CSCD 2014年第19期92-97,共6页
探讨SSR、AFLP分子遗传标记技术在金针菇遗传变异分析和菌种鉴定上的应用。用SSR和AFLP分子标记技术比较分析了中国市场上20个主要的工厂化生产金针菇用种的遗传多样性。29对SSR引物和60对AFLP引物分别检测到37个及206个多态位点;遗传... 探讨SSR、AFLP分子遗传标记技术在金针菇遗传变异分析和菌种鉴定上的应用。用SSR和AFLP分子标记技术比较分析了中国市场上20个主要的工厂化生产金针菇用种的遗传多样性。29对SSR引物和60对AFLP引物分别检测到37个及206个多态位点;遗传相似系数分别为0.56-1.00、0.54-0.97。AFLP标记的多态性比SSR高。2种标记的聚类分析结果均揭示出中国市场上工厂化金针菇用种遗传多样性相对较小,亲缘关系十分接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AFLP SSR 金针菇 遗传多样性
下载PDF
不同木屑颗粒度对工厂化压块香菇生长的影响 被引量:10
17
作者 于海龙 高成 +7 位作者 王秋兰 章炉军 尚晓冬 宋春艳 张美彦 李玉 周峰 谭琦 《食用菌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2期5-9,共5页
以香菇(Lentinula edodes)工厂化生产品种沪香F2为供试菌株,以香菇生产常用配方(78%木屑,20%麸皮,2%石膏)为基础培养料,以菌丝生长速度、子实体产量、单菇重、出菇期、生物学效率以及菇型等为筛选指标,考察不同木屑颗粒度配比对工厂化... 以香菇(Lentinula edodes)工厂化生产品种沪香F2为供试菌株,以香菇生产常用配方(78%木屑,20%麸皮,2%石膏)为基础培养料,以菌丝生长速度、子实体产量、单菇重、出菇期、生物学效率以及菇型等为筛选指标,考察不同木屑颗粒度配比对工厂化压块条件下香菇生产的影响。结果表明:颗粒度组合M3(K1∶1.5mm以下,K2∶1.5~3.0mm,K3∶3.0~8.0mm;K1∶K2∶K3=1∶1∶1)的菌丝生长速度最快[(5.2±0.8)mm/d],单菇重最大[(27.1±1.0)g],产量较高[(178.7±3.6)g],菇型好,第一潮菇生物转化率可达到40.8%,生产周期可控制在100d以内,适合于在工厂化条件下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木屑 颗粒度 香菇 工厂化 生长
下载PDF
基于食用菌的固体有机废弃物利用现状及展望 被引量:11
18
作者 于海龙 吕贝贝 +4 位作者 陈辉 宋春艳 章炉军 尚晓冬 谭琦 《中国农学通报》 CSCD 2014年第14期305-309,共5页
从现阶段中国固体有机废弃物利用现状出发,结合食用菌自身生长特性以及目前国内食用菌产业的发展现状,讨论了食用菌在固体有机废弃物利用中的可行性、便利性和高效性。从食用菌对动植物生产中废弃物的利用、生物转化率的高低、菌体蛋白... 从现阶段中国固体有机废弃物利用现状出发,结合食用菌自身生长特性以及目前国内食用菌产业的发展现状,讨论了食用菌在固体有机废弃物利用中的可行性、便利性和高效性。从食用菌对动植物生产中废弃物的利用、生物转化率的高低、菌体蛋白生产的高效性以及生产食用菌后菌渣的循环利用等方面,证实了食用菌生产能够实现生物链中生物质的多层级高效循环利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固体有机废弃物 食用菌 高效 循环
下载PDF
香菇单单杂交过程中核迁移和细胞质遗传规律 被引量:6
19
作者 宋晓霞 章炉军 +5 位作者 赵妍 宋春艳 李传华 陈明杰 谭琦 黄建春 《食用菌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1期16-21,共6页
通过香菇(Lentinula edodes)L808P65、EFISAAS5053P1和YAASM363P1原生质体单核菌丝体两两单单杂交,观察杂交过程中的菌落形态变化,利用ITS和rrnL部分序列分别鉴定双核菌丝体的细胞核和细胞质来源,以明确单单杂交过程中核迁移路径和细胞... 通过香菇(Lentinula edodes)L808P65、EFISAAS5053P1和YAASM363P1原生质体单核菌丝体两两单单杂交,观察杂交过程中的菌落形态变化,利用ITS和rrnL部分序列分别鉴定双核菌丝体的细胞核和细胞质来源,以明确单单杂交过程中核迁移路径和细胞质遗传规律。结果表明:双亲菌落接触部位存在一条明显比周围菌丝体稀疏的分界线,3个亲本菌落的扩大速度从快到慢依次为EFISAAS5053P1、L808P65和YAASM363P1,双亲菌落接触区域的分界线均向菌落扩大速度慢的亲本菌落弯曲,有的甚至在分界线两端生长出两个与亲本菌落存在分界线的扇形菌落;细胞核迁移起始于分界线,双亲的细胞核互相向对方菌落迁移,不同培养皿中核迁移速度最快的区域不同;除位于分界线上的双核菌丝体外,左边亲本菌落的双核菌丝体细胞质来源于左边亲本菌落,右边亲本菌落的双核菌丝体细胞质来源于右边亲本菌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香菇 单单杂交 细胞核遗传 细胞质遗传
下载PDF
核桃加工下脚料栽培刺芹侧耳初探 被引量:13
20
作者 于海龙 冯志勇 +3 位作者 郭倩 尚晓冬 章炉军 谭琦 《食用菌学报》 北大核心 2011年第2期33-35,共3页
以核桃加工下脚料核桃壳部分或全部代替常用培养料中木屑、玉米芯进行刺芹侧耳(Pleurotuseryngii)(杏鲍菇)栽培研究。结果表明,使用核桃壳代替玉米芯的配方1(木屑34%,核桃壳30%,米糠20%,麸皮10%,玉米粉5%,石灰1%)栽培刺芹侧耳,发菌快(... 以核桃加工下脚料核桃壳部分或全部代替常用培养料中木屑、玉米芯进行刺芹侧耳(Pleurotuseryngii)(杏鲍菇)栽培研究。结果表明,使用核桃壳代替玉米芯的配方1(木屑34%,核桃壳30%,米糠20%,麸皮10%,玉米粉5%,石灰1%)栽培刺芹侧耳,发菌快(满菌时间25 d)、子实体含氮量高(2.83%),单瓶产量(193.3 g)与使用常规培养料栽培(202.0 g)相近,效果理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刺芹侧耳(杏鲍菇) 核桃壳 栽培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4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