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516篇文章
< 1 2 26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章琦关于两个Xa基因符号的更正声明
1
作者 章琦 《中国水稻科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5期523-523,共1页
下载PDF
中药熏蒸联合红外线治疗对老年腰肌劳损患者ODI、VAS评分及腰椎活动度影响
2
作者 李洁 李学敏 +2 位作者 章琦 陈海芳 朱晓燕 《辽宁中医药大学学报》 CAS 2023年第12期213-216,共4页
目的探究中药熏蒸联合红外线治疗对老年腰肌劳损患者Oswestry功能障碍指数(ODI)、视觉模拟量表(VAS)评分及椎间关节活动度(ROM)的影响。方法纳入2022年9月—2023年5月上海市第六人民医院收治的102例寒湿型腰肌劳损患者为本次研究对象并... 目的探究中药熏蒸联合红外线治疗对老年腰肌劳损患者Oswestry功能障碍指数(ODI)、视觉模拟量表(VAS)评分及椎间关节活动度(ROM)的影响。方法纳入2022年9月—2023年5月上海市第六人民医院收治的102例寒湿型腰肌劳损患者为本次研究对象并进行回顾性分析,依据不同干预方式将其分为对照组及观察组,每组51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治疗加红外线辅助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治疗基础上加用中药熏蒸治疗,比较组间中医症状积分、VAS及ODI、腰椎活动度、治疗效果。结果治疗前,观察组与对照组压痛、疼痛、日常活动、失眠、腰部功能障碍、总分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各指标评分均降低,且观察组低于对照组,差异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前,观察组与对照组ODI、VAS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2周、4周,两指标均降低,且观察组低于对照组[VAS评分:治疗2周:(3.21±0.50)分vs(4.11±0.55)分(t=8.647,P=0.000),治疗4周:(2.01±0.32)分vs(3.21±0.45)分(t=15.683,P=0.000);ODI:治疗2周:(28.79±4.57)%vs(31.69±5.52)%(t=2.890,P=0.005),治疗4周:(21.65±4.21)%vs(25.32±4.35)%(t=4.329,P=0.00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前,观察组与对照组椎间ROM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2周、4周,观察组及对照组椎间ROM均减少,且观察组小于对照组[治疗2周:(5.11±0.71)°vs(6.21±0.67)°(t=8.047,P=0.000);治疗4周:(4.15±0.56)°vs(5.21±0.62)°(t=9.061,P=0.00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为94.12%,对照组为80.39%,观察组高于对照组,差异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中药熏蒸联合红外线治疗老年腰肌劳损可有效纠正中医症状积分,缓解腰部功能障碍及疼痛水平,提升腰椎活动度,促进治疗效果的提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药熏蒸 红外线治疗 老年腰肌劳损 腰椎活动度 疼痛水平
原文传递
HSPs mRNA在稽留流产绒毛组织中表达变化及临床价值
3
作者 陈小芳 伍辉 +3 位作者 章琦 聂露 陈小青 黄淑晖 《江西医药》 CAS 2024年第1期29-32,共4页
目的通过检测热休克蛋白(Heat shock proteins,HSPs)mRNA在稽留流产绒毛组织中表达谱,了解其在稽留流产疾病病理生理机制中的作用。方法用荧光定量PCR技术检测HSP27、HSP60、HSP70、HSP90α及HSPBP1 mRNA在稽留流产及对照组绒毛组织中... 目的通过检测热休克蛋白(Heat shock proteins,HSPs)mRNA在稽留流产绒毛组织中表达谱,了解其在稽留流产疾病病理生理机制中的作用。方法用荧光定量PCR技术检测HSP27、HSP60、HSP70、HSP90α及HSPBP1 mRNA在稽留流产及对照组绒毛组织中的表达情况。结果与对照组相比,HSP27、HSP60、HSP70、HSP90α及HSPBP1 mRNA在稽留流产组中表达上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HSP27、HSP60、HSP70、HSP90α及HSPBP1 mRNA的上调可能与稽留流产的发生有非常密切的关系。监测稽留流产绒毛组织中HSP27、HSP60、HSP70、HSP90α及HSPBP1 mRNA的水平为以HSPs mRNA为靶点治疗稽留流产奠定初步的理论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热休克蛋白 荧光定量PCR 稽留流产 绒毛组织
下载PDF
普通野生稻的抗水稻白叶枯病(Xanthomonas oryzaepv.oryzae)新基因Xa-23(t)的鉴定和分子标记定位 被引量:109
4
作者 章琦 赵炳宇 +8 位作者 赵开军 王春连 杨文才 林世成 阙更生 周永力 李道远 陈成斌 朱立煌 《作物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0年第5期536-542,共7页
经抗谱评价、抗性类型比较、遣传分析鉴定出一个来自普通野生稻的抗白叶枯病新基因 Xa-2 3( t) (暂名 )。结果表明它是迄今已知基因中抗谱最广 ,抗性导入效应很强的一个完全显性的全生育期抗性基因。用携有新基因 Xa- 2 3( t) 的一对近... 经抗谱评价、抗性类型比较、遣传分析鉴定出一个来自普通野生稻的抗白叶枯病新基因 Xa-2 3( t) (暂名 )。结果表明它是迄今已知基因中抗谱最广 ,抗性导入效应很强的一个完全显性的全生育期抗性基因。用携有新基因 Xa- 2 3( t) 的一对近等基因系 ( JG30 6* / / Xa- 2 3( t) )构建 F2 群体中选出 160个单株用 SSR(微卫星 )标记进行基因定位 ,初步将该基因定位于水稻第 11染色体 SSR标记 OSR0 6和RM2 2 4附近 ,图距分别为 5.3c M和 2 7.7c M。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普通野生稻 稻白叶枯病 抗性基因 分子标记 定位
下载PDF
携有抗白叶枯病新基因Xa23水稻近等基因系的构建及应用(英文) 被引量:50
5
作者 章琦 王春连 +5 位作者 赵开军 杨文才 乔枫 周永力 江祺祥 刘古春 《中国水稻科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3期206-210,共5页
1993~ 1998年 ,构建了携有抗稻白叶枯病新基因 Xa2 3的近等基因系 ,命名为 CBB2 3。以全生育期高度感病并具有改良株型的籼稻品种 JG30为轮回亲本 ,与携有 Xa2 3的抗性供体 H4杂交 ,JG30 / H4的 F1 通过回交、自交直至 B5F4,各世代均... 1993~ 1998年 ,构建了携有抗稻白叶枯病新基因 Xa2 3的近等基因系 ,命名为 CBB2 3。以全生育期高度感病并具有改良株型的籼稻品种 JG30为轮回亲本 ,与携有 Xa2 3的抗性供体 H4杂交 ,JG30 / H4的 F1 通过回交、自交直至 B5F4,各世代均用与目标基因 Xa2 3相对应的专化小种菌系 P6人工接种鉴定 ,同步进行株型和农艺性状选择 ,直至抗性稳定和农艺性状类似其轮回亲本。比较了 CBB2 3(携 Xa2 3)和 IRBB2 1(携 Xa2 1)对 2 0个菌系包括 10个菲律宾小种、3个日本小种和7个中国病原型代表菌系的抗谱 ,Xa2 3抗所有 2 0个菌系 ;Xa2 1抗 19个菌系 ,对菲律宾 10号小种则高度感病。用近等基因系 CBB2 3构建了 JG30 / CBB2 3组合的 F2 分离群体 ,通过 SSR标记筛选 ,初步将 Xa2 3定位于水稻第 11染色体。进一步筛选出 3个与 Xa2 3更紧密连锁的 AFL P标记。其中的 APKj2 3与 Xa2 3之间的图距约为 1.0 c M。并报道了在抗病育种中已有效的应用了携有 Xa2 3的近等基因系 CBB2 3。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抗白叶枯病新基因Xa23 水稻 近等基因系 应用 抗性基因
下载PDF
2010-2015年西安市围产儿出生缺陷的流行特征 被引量:27
6
作者 章琦 相晓妹 +7 位作者 宋辉 董敏 张水平 米白冰 王玲玲 张丽 颜虹 党少农 《西安交通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3期375-379,共5页
目的了解西安市围产儿出生缺陷的动态流行特征,为今后出生缺陷预防工作的重点提供科学依据。方法对2010-2015年西安市所有产科医院上报的出生缺陷资料进行统计描述。结果出生缺陷平均发生率为89.62/104(87.50/104,91.74/104),缺陷发生... 目的了解西安市围产儿出生缺陷的动态流行特征,为今后出生缺陷预防工作的重点提供科学依据。方法对2010-2015年西安市所有产科医院上报的出生缺陷资料进行统计描述。结果出生缺陷平均发生率为89.62/104(87.50/104,91.74/104),缺陷发生率逐年上升(χ~2=157.13,P<0.01)。出生缺陷发生率位于前5位的依次为:先天性心脏病(26.53/104)、多指(趾)(13.10/104)、总唇腭裂(11.42/104)、神经管缺陷(6.06/104)、先天性脑积水(5.08/104),共占出生缺陷总数的69.39%。其中,先天性心脏病的发生率呈逐年上升趋势(χ2=837.65,P<0.01)。出生缺陷发生率城市高于农村(OR=1.108,95%CI:1.056~1.162),男婴高于女婴(OR=1.151,95%CI:1.097~1.208),母亲年龄<20岁(OR=1.764,95%CI:1.532~2.032)和母亲年龄≥35岁(OR=1.283,95%CI:1.179~1.395)也是缺陷儿发生的危险因素。缺陷儿以活产居多(72.54%),通过超声和临床诊断的病例各占52.83%和46.24%,产前诊断率为33.20%。结论西安市2010-2015年围产儿出生缺陷发生率总体有增加的趋势,应不断提高各监测点的产前诊断能力,从而降低本地区的缺陷发生水平,提高出生人口素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围产儿 出生缺陷 监测 流行特征
下载PDF
3个粳稻抗白叶枯病近等基因系的构建 被引量:11
7
作者 章琦 杨文才 +4 位作者 施爱农 王春莲 阙更生 赵炳宇 邢全党 《作物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8年第6期799-804,共6页
自1989~1996年,选用分别具有抗水稻白叶枯病主效基因Xa 2、Xa 7和Xa 14的3个品种为供体亲本,以一个不携有抗病基因的改良型粳稻品种沈农1033为轮回亲本,通过6次回交、自交直至BC_6F_4代,经各世代抗性和农艺性状筛选,转育成3个粳型抗白... 自1989~1996年,选用分别具有抗水稻白叶枯病主效基因Xa 2、Xa 7和Xa 14的3个品种为供体亲本,以一个不携有抗病基因的改良型粳稻品种沈农1033为轮回亲本,通过6次回交、自交直至BC_6F_4代,经各世代抗性和农艺性状筛选,转育成3个粳型抗白叶枯病近等基因系(NIL),命名为CBB2、CBB7和CBB14。这些NIL除所带不同的抗病基因外,其生育期、株高、分蘖力、穗型大小等农艺性状与轮回亲本基本相似。经抗病反应型检测、遗传分析、育种及分子标记应用,初步证明这些NIL具有良好的实用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粳稻 近等基因系 抗性基因 水稻 白叶枯病
下载PDF
9个水稻品种对水稻白叶枯病(Xant homonas oryzae pv.oryzae)的抗性遗传研究 被引量:12
8
作者 章琦 施爱农 +2 位作者 王春莲 白建法 杨文才 《作物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4年第1期84-92,共9页
研究了8个籼稻抗病品种川植4号、川植5号、三黄占2号、二九丰、扬稻1号、75—34、83007、NT02和1个粳稻抗病品种湘虎25对水稻白叶枯病菌系P1、HB84-17或T_1的抗性遗传.这些抗病品种分别与感病品种沈农1033或金刚30杂交,所得的F_1、F_2和... 研究了8个籼稻抗病品种川植4号、川植5号、三黄占2号、二九丰、扬稻1号、75—34、83007、NT02和1个粳稻抗病品种湘虎25对水稻白叶枯病菌系P1、HB84-17或T_1的抗性遗传.这些抗病品种分别与感病品种沈农1033或金刚30杂交,所得的F_1、F_2和B_1F_1群体的抗性反应,表明8个籼稻品种对P_1和HB84-l7的全生育期抗性均由一对不完全显性的基因控制,该抗性基因与Xa-4是等位的;粳稻品种湘虎25的成株抗性则由一对显性基因控制,该基因与Xa-3相等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抗病性 遗传 水稻 白叶枯病 品种
下载PDF
携有不同主效白叶枯病抗性单基因的3个粳稻近等基因系的选育 被引量:9
9
作者 章琦 施爱农 +1 位作者 杨文才 王春莲 《作物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6年第2期135-141,共7页
自1986至1993年,我们选育了第一批携有抗水稻白叶枯病主效基因,Xa-3、Xa-4和Xa-12的3个粳稻近等基因系:CBB3、CBB4和CBB12(暂名)。以1个感病并具有改良株型的粳稻品种沈农1033为轮回亲本,通过回交、自交直至BC_5F_5代。各世代经抗性... 自1986至1993年,我们选育了第一批携有抗水稻白叶枯病主效基因,Xa-3、Xa-4和Xa-12的3个粳稻近等基因系:CBB3、CBB4和CBB12(暂名)。以1个感病并具有改良株型的粳稻品种沈农1033为轮回亲本,通过回交、自交直至BC_5F_5代。各世代经抗性测定和株型选择,直至各系的抗性稳定和农艺性状趋于一致。进行了3个近等基因系与其供体基因的抗性反应型比较、农艺性状考查及抗性遗传分析。通过育种和电泳分析研究应用,证实了这批近等基因系有较好的利用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近等基因系 抗性 水稻 白叶枯病 抗病育种
下载PDF
原发性高血压患者血压变异性与颈动脉硬化斑块的相关性分析 被引量:14
10
作者 章琦 胡立群 +1 位作者 李红旗 李婷婷 《中国临床保健杂志》 CAS 2014年第1期54-56,共3页
目的探讨原发性高血压患者血压变异性(BPV)与颈动脉硬化斑块的相关性,并比较纯收缩期高血压、纯舒张期高血压、收缩期与舒张期双期高血压与颈动脉硬化斑块发生的关系。方法选择110例原发性高血压患者,根据血压升高类型不同分组,其中纯... 目的探讨原发性高血压患者血压变异性(BPV)与颈动脉硬化斑块的相关性,并比较纯收缩期高血压、纯舒张期高血压、收缩期与舒张期双期高血压与颈动脉硬化斑块发生的关系。方法选择110例原发性高血压患者,根据血压升高类型不同分组,其中纯收缩期高血压(ISH)(A组)35例,纯舒张期高血压(B组)30例,收缩期与舒张期双期高血压(C组)45例,同期选择30例血压正常人作对比。均进行24 h动态血压监测(24 h ABPM),同时应用高分辨率彩色多谱勒对其颈动脉行超声检查。结果高血压组血压变异各参数均显著大于正常组,昼夜变化规律四组一致,收缩压变异大于舒张压变异,白天血压变异大于夜间血压变异,A组血压变异各参数显著大于其他高血压组。高血压各组颈动脉硬化斑块参数与健康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原发性高血压患者血压变异性与颈动脉硬化斑块有明显的相关性,前者对后者有促进作用;纯收缩期高血压比纯舒张期、收缩期与舒张期双期高血压更易引起颈动脉硬化斑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血压 心电描记术 便携式 颈动脉狭窄 超声检查 多普勒 彩色
下载PDF
线阵CCD驱动时序及信号采集系统的设计 被引量:9
11
作者 章琦 陈惠明 +1 位作者 毛玉兵 白岚 《仪表技术与传感器》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2期75-77,共3页
文中设计介绍了一种基于FPGA和ARM的线阵CCD传感器驱动时序和信号采集的实现方法。该系统通过分析TCD1707D线阵CCD的驱动时序,采用Verilog HDL硬件描述语言设计出驱动脉冲电路。CCD正常工作后,产生的模拟信号经过预处理和高速A/D转换送... 文中设计介绍了一种基于FPGA和ARM的线阵CCD传感器驱动时序和信号采集的实现方法。该系统通过分析TCD1707D线阵CCD的驱动时序,采用Verilog HDL硬件描述语言设计出驱动脉冲电路。CCD正常工作后,产生的模拟信号经过预处理和高速A/D转换送入FPGA的基本宏功能模块FIFO(先进先出数据缓存器),通过异步缓存实现ARM处理器对采集信号的主控及后续应用。线阵CCD驱动时序及信号采集系统,是基于CCD传感器图像处理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经过上位测试平台验证,能够提供准确的数字图像信号。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电荷耦合器件 驱动时序 现场可编程门阵列 先入先出缓存器
下载PDF
水稻白叶枯病(Xanthomonas campestris pv.oryzae)抗性遗传研究 Ⅱ.水稻品种对五个菌系的抗性遗传分析 被引量:5
12
作者 章琦 施爱农 +1 位作者 王春莲 阙更生 《中国水稻科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0年第1期1-8,共8页
研究了5个水稻品种邳早15、蚌珠芒、南粳15、中百4号和青华矮6号对3个水稻白叶枯病菌系的抗性遗传和抗性基因等位关系。这5个品种分别与感病品种沈农1033杂交,对各组合的F_1、F_2和B_1F_1群体的抗性测试表明:邳早15和蚌珠芒由一对显性... 研究了5个水稻品种邳早15、蚌珠芒、南粳15、中百4号和青华矮6号对3个水稻白叶枯病菌系的抗性遗传和抗性基因等位关系。这5个品种分别与感病品种沈农1033杂交,对各组合的F_1、F_2和B_1F_1群体的抗性测试表明:邳早15和蚌珠芒由一对显性基因控制其抗性。南粳15和中百4号均由两对连锁的显性基因控制,交换值为30%。等位性测定表明:邳早15和蚌珠芒的一对显性基因与Xα-3等位,南粳15和中百4号也均有一对显性基因与Xα-3等位;青华矮6号的一对不完全显性基因与Xα-4是等位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稻 白叶枯病 品种抗性 抗性遗传
下载PDF
对隔行采样的视频信号及去隔行技术的分析 被引量:3
13
作者 章琦 叶懋冬 +1 位作者 陈国斌 徐鲁安 《计算机工程与设计》 CSCD 2003年第4期18-20,共3页
是否对视频信号进行隔行采样,是现代电视系统和个人计算机处理视频信号的标志性区别,去隔行技术也是最基本的视频格式转化的方法之一。从信号分析的角度,对视频信号的隔行采样和去隔行技术进行了分析,提出了完全恢复原信号的去隔行方法... 是否对视频信号进行隔行采样,是现代电视系统和个人计算机处理视频信号的标志性区别,去隔行技术也是最基本的视频格式转化的方法之一。从信号分析的角度,对视频信号的隔行采样和去隔行技术进行了分析,提出了完全恢复原信号的去隔行方法的存在条件及设计思路,最后提出了一种实用的去隔行滤波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视频信号 去隔行技术 隔行采样 视频格式 电视信号处理 滤波器 傅立叶变换
下载PDF
中国水稻白叶枯病菌群体结构的初步分析 被引量:4
14
作者 章琦 王春莲 苗东华 《中国水稻科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5年第1期7-14,共8页
用两个DNA探针.pJEL101和pBSavrXa10,测定了78个来自18个地区的水稻白叶枯病菌系的RFLP型,其中主要来自华北、东北和少数来自华中、华南,以分析其群体结构和遗传多样性。各菌系的基因组DNA分别用限... 用两个DNA探针.pJEL101和pBSavrXa10,测定了78个来自18个地区的水稻白叶枯病菌系的RFLP型,其中主要来自华北、东北和少数来自华中、华南,以分析其群体结构和遗传多样性。各菌系的基因组DNA分别用限制性内切酶EcoRI和BamHI酶切探针pJEL101或pBSavrXa10。通过分子杂交,分别鉴定出16种RFLP型。病原型1、2和6的多数来自华北和东北菌系表现14种RFLP型。它们之间多数只有一带之差,或有3~4个带位不同。然而,它们与来自广东和云南的菌系相比,差别较大,有7~8条带位不同。根据参试菌系的RFLP带型分簇(Cluster),如以彼此之间的带位相似率达85%为界,可分为6簇,多数病原型1、2和6的菌系为簇1,少数几个菌系,LN43、GD1358和YN5分别为簇4、5和6。参试的菌系群体遗传变异为0.77(pJEL101)和0.83(pBSavrXa10)。也分析了亚群体的各病原型内的遗传变异,初步分析表明中国的水稻白叶枯病菌系的遗传变异多种多样。但尚需测试更多的来自华南;华中和西南地区的菌系,方能较系统地分析全国菌系的群体结构及其遗传关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稻 白叶枯病 群体结构 菌系 基因 多态性
下载PDF
中国水稻白叶枯病菌系染色体DNA的RFLP谱型的初析 被引量:7
15
作者 章琦 王春莲 +2 位作者 JanE.Leach R.J.Nelson T.W.Mew 《作物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6年第1期13-19,共7页
用2个DNA探针pJEL101和pBSavrXa10对78个水稻白叶枯病菌系进行RFLP分型,以分析其群体结构和遗传多样性。分别鉴定出16种RFLP标记带的谱型。以彼此的带位相似率达85%为界,可分为6簇。参试菌系的群体遗传多样性为0.77(用pJEL101),和0.83(... 用2个DNA探针pJEL101和pBSavrXa10对78个水稻白叶枯病菌系进行RFLP分型,以分析其群体结构和遗传多样性。分别鉴定出16种RFLP标记带的谱型。以彼此的带位相似率达85%为界,可分为6簇。参试菌系的群体遗传多样性为0.77(用pJEL101),和0.83(用pBSavrXa10)。RFLP谱型分析表明:我国多数病原型为杂合组群。白叶枯病菌系的分子表现型的变异,远远大于致病型,两个探针都能有效分析我国菌系的群体结构,分子技术可用以进一步完善我国水稻与白叶枯病菌系之间的鉴别反应系统和新小种的侦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稻 白叶枯病 菌系 染色体 RFLP
下载PDF
农田水利节水灌溉技术要点分析
16
作者 王雷 章琦 刘欢 《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全文版)农业科学》 2024年第1期0019-0022,共4页
在农业生产活动开展中,需要消耗大量的水资源,只有对农作物灌溉充足水源,才能保证期实现健康生长,进一步提高农作物的质量及产量。始终以来,我国多数农业地区都是应用大水漫灌这一方式来进行农作物灌溉,如此将会使水资源存在严重的不必... 在农业生产活动开展中,需要消耗大量的水资源,只有对农作物灌溉充足水源,才能保证期实现健康生长,进一步提高农作物的质量及产量。始终以来,我国多数农业地区都是应用大水漫灌这一方式来进行农作物灌溉,如此将会使水资源存在严重的不必要浪费现象。在如今我国水资源供需矛盾不断增长的大环境下,强化农田水利节水灌溉技术的应用具备重要现实意义。基于此,本文先具体阐述农田水利节水灌溉技术的应用意义,随后再对农田水利节水灌溉存在的问题进行深入剖析,并详细介绍目前常用的节水灌溉技术应用要点,最终再提出几点加强农田水利节水灌溉技术应用效果的有效举措,旨在为相关人员提供些许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农田水利 节水灌溉技术 要点
下载PDF
水稻白叶枯病(Xanthom onas campestris pv.oryzae)抗性遗传研究 Ⅲ.两个成株抗性基因X_a-6与X_a-3的等位性分析 被引量:2
17
作者 章琦 施爱农 +2 位作者 王春莲 阙更生 T.W.Mew 《作物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1年第3期233-237,共5页
研究了两个品种早生爱国3号和辛尼斯对菲律宾水稻白叶枯病菌4个生理小种、日本小种1和我国菌株的成株抗性遗传和抗性基因的等位关系。这两个抗病品种与感病品种沈农1033杂交所得的 F_1、F_2和 B_1F_1群体的成株抗性反应,表明它们均携有... 研究了两个品种早生爱国3号和辛尼斯对菲律宾水稻白叶枯病菌4个生理小种、日本小种1和我国菌株的成株抗性遗传和抗性基因的等位关系。这两个抗病品种与感病品种沈农1033杂交所得的 F_1、F_2和 B_1F_1群体的成株抗性反应,表明它们均携有一对显性基因。将早生爱国3号同辛尼斯杂交进行直接等位性测定,并将邳早15和蚌珠芒分别与辛尼斯和早生爱国3号杂交进行间接等位测定,这5个组合的 F_2群体都没有分离出感病植株,表明这4个品种的成株抗性都是由同一基因控制的,并且验证了辛尼斯在 X_a-3位点上具有一等位基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稻 白叶枯病 抗病性 遗传
下载PDF
双语翻译过程中的译语词汇提取机制研究——基于双语语言提取理论的认知思考 被引量:13
18
作者 章琦 刘绍龙 《外语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11年第1期38-46,112,共9页
多年来双语语言提取的研究在国内外已经形成规模,但却较少涉及翻译的内在过程,尤其是双语翻译过程中的译语词汇提取。鉴于翻译与双语转换具有相似性,本文在梳理、分析双语言语产生中词汇提取的非特定与特定理论的基础上,思考与翻译转换... 多年来双语语言提取的研究在国内外已经形成规模,但却较少涉及翻译的内在过程,尤其是双语翻译过程中的译语词汇提取。鉴于翻译与双语转换具有相似性,本文在梳理、分析双语言语产生中词汇提取的非特定与特定理论的基础上,思考与翻译转换过程中译语词汇提取相关的问题,并探索其运行机制和内在过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双语转换 译语词汇提取 非特定提取 特定提取
下载PDF
福辛普利联合缬沙坦对慢性心力衰竭患者血浆脑钠素及心功能的影响 被引量:5
19
作者 章琦 胡立群 尹长森 《安徽医药》 CAS 2009年第9期1105-1106,共2页
目的探讨慢性心力衰竭(CHF)患者在用福辛普利治疗基础上加用缬沙坦治疗24周后脑钠素(BNP)水平的变化及对心功能的疗效。方法已接受常规治疗基础上,将CHF患者84例随机分为2组:联合用药组给予福辛普利10 mg.d-1缬沙坦80mg.d-1,对照组给予... 目的探讨慢性心力衰竭(CHF)患者在用福辛普利治疗基础上加用缬沙坦治疗24周后脑钠素(BNP)水平的变化及对心功能的疗效。方法已接受常规治疗基础上,将CHF患者84例随机分为2组:联合用药组给予福辛普利10 mg.d-1缬沙坦80mg.d-1,对照组给予福辛普利10 mg.d-1。治疗观察时间均为24周.检测治疗前后两组患者的血压、血浆BNP水平、超声心动图等指标。结果治疗24周后,联合用药组、对照组治疗后两组间血压、血浆BNP浓度、左室舒张末期内径(LVEDD)、左室收缩末期内径(LVESD)和左室射血分数(LVEF)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两组治疗前后,患者血浆BNP降低值与LVEDD、LVESD减少呈正相关,而与LVEF的增加呈负相关。结论联合应用福辛普利与缬沙坦能更好地改善预后,阻滞心室重建、降低血浆BNP水平,其临床疗效更佳。血浆BNP水平可以反映心力衰竭严重程度、作为治疗心力衰竭的监测指标之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心力衰竭 脑钠素 缬沙坦 福辛普利
下载PDF
水稻白叶枯病抗性基因鉴定进展及其利用 被引量:90
20
作者 章琦 《中国水稻科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5期453-459,共7页
1982~1987年,日本热带农业研究中心(TARC)和国际水稻研究所(IRRI)合作采取统一研究方案,创建了国际水稻白叶枯病抗性鉴别系统.统一了命名,删去了重复(包括与Xa3相同的Xa4 b、Xa6和xa9).截至2005年6月,经国际注册确认和期刊报道的水稻... 1982~1987年,日本热带农业研究中心(TARC)和国际水稻研究所(IRRI)合作采取统一研究方案,创建了国际水稻白叶枯病抗性鉴别系统.统一了命名,删去了重复(包括与Xa3相同的Xa4 b、Xa6和xa9).截至2005年6月,经国际注册确认和期刊报道的水稻白叶枯病抗性基因共30个,其中Xa22(t)、Xa26(t)、xa26(t)、Xa27(t)、xa28(t)、Xa29(t)和3个Xa25(t)为暂定名基因,有待订正.在30个基因中,21个为显性基因(Xa),9个为隐性基因(xa);13个表现全生育期抗性,15个为成株期抗性,Xa21和Xa25(t)(O.minuta)两个基因在分蘖后期表达抗性.已被定位的抗性基因有17个,即第11染色体上有7个,Xa3、Xa4、Xa10、Xa21、Xa22(t)、Xa23和Xa26;第4染色体上有4个,Xa1、Xa2、Xa12和Xa14;第5染色体上有2个,xa5和xa13;第6染色体上有Xa7和Xa27;第12染色上有Xa25(t);第1染色体上有Xa29(t).包括Xa1、xa5、Xa21、Xa26五个基因已被克隆.并讨论了合理利用抗性基因等问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稻 白叶枯病 抗性 基因鉴定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26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