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79篇文章
< 1 2 4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的药物治疗研究进展
1
作者 李胜男 谢亮 童嘉毅 《心血管病学进展》 CAS 2023年第8期748-751,756,共5页
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OSA)是睡眠呼吸障碍中最常见的一种,其特征是睡眠期间上呼吸道部分或完全塌陷反复发作,可导致严重的神经认知和心血管损害。持续气道正压通气是OSA的一线治疗,可以改善大多数患者的嗜睡、生活质量和血压。但是其对... 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OSA)是睡眠呼吸障碍中最常见的一种,其特征是睡眠期间上呼吸道部分或完全塌陷反复发作,可导致严重的神经认知和心血管损害。持续气道正压通气是OSA的一线治疗,可以改善大多数患者的嗜睡、生活质量和血压。但是其对心血管结局事件的预防作用尚存在争议,同时,患者接受持续气道正压通气治疗的依从性较差。因此,目前迫切需要探索新药物疗法来帮助许多不能或者不愿使用当前治疗方案的OSA患者。现对OSA治疗药物的类别、机制以及影响进行综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 药物治疗 乙酰唑胺 螺内酯 钠-葡萄糖共转运蛋白2抑制剂 大麻素类 托莫西汀
下载PDF
超声波促骨髓间充质干细胞心肌内归巢的实验研究 被引量:9
2
作者 童嘉毅 马根山 +9 位作者 冯毅 李金鹆 徐琢 杨芳 张宇 沈成兴 丁建东 陈忠 戴启明 范国峰 《中国心血管病研究》 CAS 2008年第10期771-773,共3页
目的探讨超声微泡造影剂介导对猪骨髓干细胞(BMSC)心肌内移植归巢的影响。方法选取8只2月龄中国家猪随机分为对照组(A组,4只)和实验组(B组,4只)。分别抽取骨髓,体外分离、纯化,培养BMSC,超顺磁性氧化铁颗粒(SPIO)标记;介入法建立急性心... 目的探讨超声微泡造影剂介导对猪骨髓干细胞(BMSC)心肌内移植归巢的影响。方法选取8只2月龄中国家猪随机分为对照组(A组,4只)和实验组(B组,4只)。分别抽取骨髓,体外分离、纯化,培养BMSC,超顺磁性氧化铁颗粒(SPIO)标记;介入法建立急性心肌梗死模型。B组超声微泡作用下移植BMSC(1MHz,2W/cm2,90s辐射);A组不采用超声微泡干预BMSC移植过程。两组动物于术后24h活体行磁共振检查,对比BMSC移植,随后处死动物,取心肌梗死区、梗死周边区、正常区做病理切片,行HE染色及普鲁士蓝染色,心肌消化后涂片普鲁士蓝染色后计数BMSC。结果①SPIO成功标记干细胞,因此,活体行磁共振示踪BMSC成为可能。②磁共振:A组及B组在心肌梗死区和梗死周边区均见SPIO标记的BMSC形成的低密度区,低信号区B组较A组多。③普鲁士蓝染色:两组心肌消化涂片染色,BMSC在B组较A组有明显地增加(P<0.05)。结论超声联合微泡剂介导的猪自体BMSC心肌内移植有所增强,该方法为提高干细胞移植归巢效率提供一种新的思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超声波 微泡造影剂 干细胞移植
下载PDF
循证医学在见实习医师教学中的应用 被引量:13
3
作者 童嘉毅 马根山 +1 位作者 冯毅 陈慧 《循证医学》 CSCD 2009年第1期51-52,55,共3页
见实习医师的教学方法在实践上有一定局限性。作为一门新兴医学科学,循证医学在临床见实习生教学中应被广泛重视和应用,这对提高教学质量和培养新一代医务工作者有积极意义。
关键词 循证医学 实习教学 见习教学
下载PDF
64层螺旋CT与冠状动脉造影同步评价冠状动脉支架置入后血管再狭窄 被引量:5
4
作者 童嘉毅 杨明 +3 位作者 马根山 冯毅 章晓国 靳激扬 《中国组织工程研究与临床康复》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44期8673-8676,共4页
背景:支架置入后复查冠状动脉造影对判定再狭窄有重要参考价值,而目前其微创性和价格等因素均影响了造影复查率。目的:以选择性冠状动脉造影为"金标准",分析64层螺旋CT在冠状动脉支架置入后再狭窄评价中的应用价值。设计、时... 背景:支架置入后复查冠状动脉造影对判定再狭窄有重要参考价值,而目前其微创性和价格等因素均影响了造影复查率。目的:以选择性冠状动脉造影为"金标准",分析64层螺旋CT在冠状动脉支架置入后再狭窄评价中的应用价值。设计、时间及地点:回顾性病例分析,于2007-03/2008-07在东南大学附属中大医院完成。对象:选择门诊复查和住院的冠心病患者22例,于支架置入后同步进行64层螺旋CT冠状动脉成像和选择性冠状动脉造影检查。男12例,女10例;平均年龄(68.0±9.6)岁。方法:采用64层螺旋CT对22例冠心病患者的38个冠状动脉支架进行检查和重建分析,对支架的再狭窄情况进行评价,与"金标准"选择性冠状动脉造影结果进行对照。主要观察指标:64层螺旋CT图像和选择性冠状动脉造影评价血管再狭窄情况。结果:64层螺旋CT可以清晰的显示冠状动脉主干及其主要分支,对置入的支架均能清楚显示。在置入的38枚支架中,CT显示32枚支架保持通畅,并与常规"金标准"冠状动脉造影结果相吻合;另有6枚支架64层CT显示存在不同程度的再狭窄。与选择性冠脉造影结果对照后发现其中有4枚互相吻合,而另外2枚再狭窄未得到选择性冠状动脉造影的证实。64层CT诊断支架再狭窄的敏感性和特异性分别为100%和94.18%。结论:64层螺旋CT在评估冠心病支架置入后的再狭窄问题上有很高准确性,能较准确地区分支架开通和闭塞。 展开更多
关键词 64层螺旋CT 冠状动脉造影 冠状动脉支架
下载PDF
麝香保心丸对急性冠脉综合征患者超敏C反应蛋白的影响 被引量:18
5
作者 童嘉毅 徐琢 +2 位作者 钱娟英 刘粉梅 姜殿红 《中医药导报》 2008年第10期24-25,共2页
目的:研究麝香保心丸对急性冠脉综合征患者超敏C反应蛋白的影响。方法:选择80名急性冠脉综合征患者,40例采用常规治疗,40例采用麝香保心丸治疗,观察超敏C反应蛋白。结果:麝香保心丸组的疗效优于常规治疗组。结论:麝香保心丸对急性冠脉... 目的:研究麝香保心丸对急性冠脉综合征患者超敏C反应蛋白的影响。方法:选择80名急性冠脉综合征患者,40例采用常规治疗,40例采用麝香保心丸治疗,观察超敏C反应蛋白。结果:麝香保心丸组的疗效优于常规治疗组。结论:麝香保心丸对急性冠脉综合征有较好的疗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麝香保心丸 急性冠脉综合征 超敏C反应蛋白
下载PDF
血栓病变的介入性超声治疗进展 被引量:3
6
作者 童嘉毅 《中国介入影像与治疗学》 CSCD 2005年第2期153-156,共4页
 血栓病变的彻底治疗仍然是一个棘手的问题。体内外的研究发现,低频高能超声介入治疗可以有效的消融血栓病变,并且有相当的安全性。超声介入消融血栓的主要作用机制是声学空化效应。作为一种附助或替代的血栓消融方法超声介入治疗有着...  血栓病变的彻底治疗仍然是一个棘手的问题。体内外的研究发现,低频高能超声介入治疗可以有效的消融血栓病变,并且有相当的安全性。超声介入消融血栓的主要作用机制是声学空化效应。作为一种附助或替代的血栓消融方法超声介入治疗有着良好的应用前景。目前超声导管传递能量到病变处的能力以及导管的可操作性仍然是技术上主要的难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血栓病变 介入性超声 治疗进展 超声介入治疗 研究发现 空化效应 作用机制 消融方法 可操作性 超声导管 体内外 安全性
下载PDF
介入治疗在老年心血管系统疾病中的应用 被引量:3
7
作者 童嘉毅 《实用老年医学》 CAS 2012年第5期353-353,共1页
心血管系统疾病是威胁人类健康的第一杀手。随着经济快速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我国已进入老龄化社会,由于老年人自身脏器的组织结构和生理功能呈退行性改变、免疫力降低,心血管疾病病情复杂且变化急剧,治疗难度大,对老年人的... 心血管系统疾病是威胁人类健康的第一杀手。随着经济快速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我国已进入老龄化社会,由于老年人自身脏器的组织结构和生理功能呈退行性改变、免疫力降低,心血管疾病病情复杂且变化急剧,治疗难度大,对老年人的健康和生活质量造成极大的影响,成为老年人患病率及致死率最高的疾病。老年人中常见的心血管病包括高血压、冠心病、心律失常、瓣膜病、外周血管病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心血管系统疾病 介入治疗 老年人 应用 人类健康 老龄化社会 退行性改变 心血管疾病
下载PDF
药物溶栓治疗中超声波应用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1
8
作者 童嘉毅 《血栓与止血学》 2005年第3期139-141,共3页
血栓是很多常见疾病共同的病理变化,如心肌梗死、肢体血管闭塞性疾病等的发展都与它密切相关.因此,如何治疗血栓病变一直都有是学者们研究的重点领域.当前常用的治疗血栓方法如溶栓药物治疗、球囊介入血管成型术或外科手术,都存在一定缺陷.
关键词 超声治疗 血栓
下载PDF
糖基化终产物对人外周血单个核细胞蛋白激酶C的影响
9
作者 童嘉毅 刘乃丰 《江苏医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1年第10期745-746,共2页
目的 探讨糖基化终产物 (AGEs)对人外周血单个核细胞 (PBMC)蛋白激酶C(PKC)活性的影响以及氨基胍 (AG)是否影响AGEs的作用。方法 分离人PBMC ,加入AGEs不同浓度及不同时间共同孵育。用 [γ 3 2 P]ATP掺入外源性底物的方法测定PBMCPKC... 目的 探讨糖基化终产物 (AGEs)对人外周血单个核细胞 (PBMC)蛋白激酶C(PKC)活性的影响以及氨基胍 (AG)是否影响AGEs的作用。方法 分离人PBMC ,加入AGEs不同浓度及不同时间共同孵育。用 [γ 3 2 P]ATP掺入外源性底物的方法测定PBMCPKC活性。结果  (1)PBMC在AGEs刺激下 ,PKC活性渐升高 ,15min时达高峰。 (2 )与对照组相比 ,随AGEs浓度增加 ,PKC活性显著升高 (P <0 0 5~ 0 0 1)。 (3)PKC活性随着刺激物AGEs孵育时间或葡萄糖修饰浓度的增加而逐步升高 (P <0 0 5~ 0 0 1)。 (4 )经AG处理的AGEs增强细胞PKC活性的作用较对照AGEs组明显减弱 (P <0 0 5 )。结论 AGEs随浓度或孵育时间增加可增强PBMC的PKC总活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糖基化终产物 蛋白激酶C 单个核细胞 氨基胍 高血糖 糖尿病
下载PDF
信息高速公路与现代医学研究 被引量:2
10
作者 童嘉毅 黄强松 《医学信息(医学与计算机应用)》 1999年第3期19-21,共3页
国际计算机网络Internet被称做未来的信息高速公路,它发展迅速并拥有大量的医学信息,正越来越多的应用于现代医学科教研上,具有方便、快捷的特点。
关键词 INTERNET 医学 信息
下载PDF
蛋白激酶C在糖尿病血管并发症中的调控作用及其检测
11
作者 童嘉毅 刘乃丰 《江苏医药》 CAS CSCD 2000年第4期290-291,共2页
关键词 糖尿病血管并发症 蛋白激酶C 调控作用
下载PDF
新型超声导管体外消融血栓
12
作者 童嘉毅 戴启明东南大学附属中大医院 +2 位作者 Mrochek AG Stelmashok VI Minchenya VT 《江苏医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10期732-734,共3页
目的探讨新型超声导管体外消融血栓的可行性和疗效。方法体外制备人全血细胞血栓54份并分成三组,应用传统球型(Ⅰ型)和新的球部顶端平截面型(Ⅱ型)及前方带缺口球型(Ⅲ型)三种不同头端的低频高能超声导管,体外对全血细胞血栓块行超声消... 目的探讨新型超声导管体外消融血栓的可行性和疗效。方法体外制备人全血细胞血栓54份并分成三组,应用传统球型(Ⅰ型)和新的球部顶端平截面型(Ⅱ型)及前方带缺口球型(Ⅲ型)三种不同头端的低频高能超声导管,体外对全血细胞血栓块行超声消融60 s,比较消融前后固体血栓称重及融栓后上清液血栓碎片和红细胞直径。结果不同头端超声导管均可明显消融血栓,消融前后固体血栓称重差异比有显著意义(P<0.01),Ⅲ型和Ⅰ型组明显优于Ⅱ型组(P<0.05);显微镜下90%血栓碎片直径小于红细胞。结论体外低频高能超声可消融血栓,头端形状对血栓超声消融能力有明显的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超声消融 血栓 体外消融 超声导管 低频高能超声 红细胞直径 全血细胞 体外制备 显微镜下 头端
下载PDF
超声再通慢性闭塞冠脉及碎片的体外研究
13
作者 童嘉毅 《江苏医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6期528-530,共3页
目的体外观察低频高能超声介入技术在再通慢性完全闭塞冠脉中的效果,分析产生的消融碎片形态和大小。方法体外对10条完全闭塞的冠脉血管片段行超声成形术,消融前后行血管造影检查;再通后的血管内腔冲洗液收集于孔径0.5μm滤器,并送电镜... 目的体外观察低频高能超声介入技术在再通慢性完全闭塞冠脉中的效果,分析产生的消融碎片形态和大小。方法体外对10条完全闭塞的冠脉血管片段行超声成形术,消融前后行血管造影检查;再通后的血管内腔冲洗液收集于孔径0.5μm滤器,并送电镜检查。结果10条100%闭塞的冠脉片段经超声成形术均成功再通,平均残余狭窄(70.3±4.2)%,无血管壁穿孔和夹层现象;消融碎片形态多数为颗粒形(70.2%类圆形,28.0%多角形);碎片平均长径(5.9±8.0)μm,短径(4.8±5.0)μm。结论超声消融治疗慢性闭塞冠脉是有效的,消融碎片微小而不致血管远端栓塞。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超声血管成型术 粥样硬化斑块
下载PDF
104例心脏性猝死相关危险因素分析 被引量:24
14
作者 陆叶 宋佳贤 +3 位作者 朱建 卞叶萍 童嘉毅 冯毅 《东南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2012年第4期397-399,共3页
目的:讨苏南地区部分心脏性猝死(SCD)患者发病的相关危险因素,为SCD的早期预测与防治提供依据。方法:以104例心脏性猝死患者的临床资料为研究对象,进行回顾性分析,包括患者的一般情况、既往病史(高血压病、糖尿病等)、猝死诱发因素、先... 目的:讨苏南地区部分心脏性猝死(SCD)患者发病的相关危险因素,为SCD的早期预测与防治提供依据。方法:以104例心脏性猝死患者的临床资料为研究对象,进行回顾性分析,包括患者的一般情况、既往病史(高血压病、糖尿病等)、猝死诱发因素、先兆、发生时间以及辅助检查结果。结果:104例心脏性猝死患者中,男63例,女41例;从急性症状出现到死亡的时间30 min以内者30例;吸烟者45例。冠心病、高血压病史、糖尿病史为SCD主要基础病因。心脏扩大者65例(62.50%);EF值明显降低40例(38.46%);有心电图检查者90例,均显示异常,其中室性心律失常(包括单发、频发或多形性室早、阵发性室性心动过速、心室颤动等)85例(94.44%);低钾30例(28.85%),高钾3例(2.88%)。结论:心脏扩大、心功能不全以及室性心律失常是心脏性猝死的主要高危因素,相应的早期干预有利于SCD的预防。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心脏性猝死 心脏扩大 心功能不全 室性心律失常
下载PDF
超声微泡辅助干细胞移植治疗急性心肌梗死的实验研究 被引量:13
15
作者 徐琢 冯毅 +8 位作者 童嘉毅 李金鹆 马根山 沈成兴 祁春梅 苏亚民 张晓黎 杨芳 张宇 《东南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2008年第3期192-194,F0003,共4页
目的:探讨超声微泡在自体骨髓间充质干细胞(BMMSCs)移植治疗猪急性心肌梗死(AMI)改善心功能中的作用。方法:选取14只3~4月龄小型家猪,抽取骨髓,分离、培养、标记BMMSCs,球囊封堵猪左冠状动脉前降支(LAD)建立AMI模型,分为... 目的:探讨超声微泡在自体骨髓间充质干细胞(BMMSCs)移植治疗猪急性心肌梗死(AMI)改善心功能中的作用。方法:选取14只3~4月龄小型家猪,抽取骨髓,分离、培养、标记BMMSCs,球囊封堵猪左冠状动脉前降支(LAD)建立AMI模型,分为实验组(超声微泡作用下移植干细胞,n=8)和对照组(无超声微泡作用,n=6),7d后向LAD梗死处输注自体BMMSCs移植治疗。在移植前1d和移植后6周分别行64层螺旋CT心脏扫描及组织病理学检查。结果:与对照组相比。实验组心功能改善更为明显,梗死区毛细血管数(16.37±3.20 vs 59.50±1.87,P〈0.05)、普鲁士蓝染色阳性细胞数(71.63±14.09 vs 540.67±9.48,P〈0.05)、结蛋白免疫组化染色阳性细胞数(31.88±4.16 vs 519.00±2.28,P〈0.05)均明显增加。结论:超声微泡增效自体BMMSCs移植治疗AMI,能更有效地改善心肌梗死后的心功能,促进血管新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超声 微泡 骨髓间充质干细胞 干细胞移植 急性心肌梗死 动物模型
下载PDF
奥美沙坦酯对慢性心力衰竭患者心功能、血浆N端脑钠肽前体和血清白细胞介素23水平的影响 被引量:15
16
作者 周素芹 童嘉毅 +2 位作者 朱从飞 李亚伟 周兰兰 《中国药房》 CAS 北大核心 2017年第29期4126-4129,共4页
目的:探讨奥美沙坦酯对慢性心力衰竭(CHF)患者心功能、血浆N端脑钠肽前体(NT-proBNP)和血清白细胞介素23(IL-23)水平的影响,并对其安全性进行评价。方法:选取2014年12月-2016年5月江苏省涟水县人民医院收治的CHF患者40例作为研究对象,... 目的:探讨奥美沙坦酯对慢性心力衰竭(CHF)患者心功能、血浆N端脑钠肽前体(NT-proBNP)和血清白细胞介素23(IL-23)水平的影响,并对其安全性进行评价。方法:选取2014年12月-2016年5月江苏省涟水县人民医院收治的CHF患者40例作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20例。对照组患者给予马来酸依那普利片起始剂量5 mg,po,qd(1周后逐渐增大剂量,限制剂量为20 mg/d)+酒石酸美托洛尔片25 mg,po,bid+单硝酸异山梨酯片40 mg,po,qd+呋塞米片20 mg,po,bid;观察组患者在对照组基础上加用奥美沙坦酯片20 mg,po,qd。两组患者均连续治疗8周。观察两组患者治疗前后心功能指标[左室舒张末期内径(LVEDD)、左房内径(LAD)、室间隔厚度(IVST)、左室后壁厚度(LVPWT)、左室射血分数(LVEF)、早期充盈E峰速率/晚期充盈A峰速率(E/A)]、血浆NT-proBNP和血清IL-23水平,并记录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治疗前,两组患者心功能指标、血浆NT-proBNP和血清IL-23水平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患者LVEDD、LAD、血浆NTproBNP和血清IL-23水平显著降低,LVEF和E/A水平显著升高,且观察组显著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IVST和LVPWT水平与治疗前比较,观察组患者的不良反应发生率(25.00%)与对照组(20.00%)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奥美沙坦酯可降低CHF患者血浆NT-proBNP和血清IL-23水平,改善心功能,且安全性较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奥美沙坦酯 慢性心力衰竭 心功能 N端脑钠肽前体 白细胞介素23
下载PDF
老年急性冠脉综合征患者危险因素与预后分析 被引量:15
17
作者 宋佳贤 卞叶萍 +2 位作者 陆叶 童嘉毅 马根山 《实用老年医学》 CAS 2012年第3期210-212,共3页
目的探讨老年急性冠脉综合征(ACS)患者传统危险因素与非传统危险因素特点及其与预后关系的分析。方法回顾性分析ACS患者216例,按年龄分为老年组(≥60岁)和非老年组,统计分析2组危险因素个数分布特点及其与预后之间的相关性。传统因素包... 目的探讨老年急性冠脉综合征(ACS)患者传统危险因素与非传统危险因素特点及其与预后关系的分析。方法回顾性分析ACS患者216例,按年龄分为老年组(≥60岁)和非老年组,统计分析2组危险因素个数分布特点及其与预后之间的相关性。传统因素包括性别、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1.8mmol/L、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1.0mmol/L、高血压、糖尿病、吸烟,非传统因素包括三酰甘油(TG)>1.7mmol/L、C反应蛋白(CRP)>2mg/L、前驱糖尿病[空腹血糖5.6~7.0mmol/L或者糖化血红蛋白(HbA1c)>6%]、体质量指数(BMI)>25。结果与非老年组比较,老年组具有的危险因素个数增多(P<0.05),其中老年组中LDL-C>1.8mmol/L、HDL-C<1.0mmol/L、高血压、糖尿病、CRP>2mg/L、前驱糖尿病的比例较非老年组高(P<0.05);而吸烟、TG>150mg/dl、超重的发生率在非老年组较高(P<0.05);ACS老年患者6月主要心脑血管事件(MACCE)发生率随着危险因素个数增多逐渐增高。结论老年ACS患者具有的危险因素个数多,且分布特点与非老年人群不同;随着危险因素个数增加,老年患者发生心脑血管意外的风险相应增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老年人 急性冠脉综合征 危险因素
下载PDF
超声联合微泡对内皮祖细胞体外增殖、凋亡及细胞周期的影响 被引量:7
18
作者 范国峰 冯毅 +3 位作者 童嘉毅 杨芳 马根山 姚玉宇 《东南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2009年第2期109-112,共4页
目的:体外探讨超声联合微泡对内皮祖细胞增殖、凋亡及细胞周期的影响,为进一步体内研究提供科学依据。方法:体外提取、分离和培养猪骨髓内皮祖细胞,随机分为对照组、超声组、超声微泡组,干预后24h分别采用CCK-8检测细胞增殖活性,P... 目的:体外探讨超声联合微泡对内皮祖细胞增殖、凋亡及细胞周期的影响,为进一步体内研究提供科学依据。方法:体外提取、分离和培养猪骨髓内皮祖细胞,随机分为对照组、超声组、超声微泡组,干预后24h分别采用CCK-8检测细胞增殖活性,PI染色流式细胞仪分析细胞凋亡坏死及细胞周期。结果:(1)低声强超声(0.25—1.0 W·cm^-2)联合微泡作用下对内皮祖细胞增殖活性无明显影响;较高声强(〉1.0W·cm^-2)作用下,随声强逐渐增大,细胞增殖活性逐渐降低。(2)与对照组比较,超声微泡组(频率1MHz,输出功率1.0W·cm^-2,辐照90s)对内皮祖细胞凋亡坏死及细胞周期无明显影响,而同样条件下超声组细胞凋亡坏死明显增加,同时显著抑制细胞DNA合成。结论:1.0W·cm^-2超声联合微泡干预内皮祖细胞对细胞增砧。性、凋亡坏死及细胞周期无明显不良影响,为进一步应用超声微泡体内干预内皮祖细胞移植的研究提供可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超声 微泡 内皮祖细胞 增殖 凋亡 细胞周期
下载PDF
超声介导一氧化氮微泡辅助骨髓间充质干细胞移植治疗心肌梗死 被引量:5
19
作者 陈飞 许澎 +3 位作者 乔祺 樊冰 童嘉毅 范国峰 《中国组织工程研究》 CAS 北大核心 2017年第17期2678-2683,共6页
背景:多项实验研究发现,超声联合微泡干预能够增强干细胞移植治疗心肌梗死后心力衰竭的效果,具有良好的应用前景。但超声介导一氧化氮微泡经冠脉移植骨髓间充质干细胞治疗大型动物心肌梗死是否具有同样的效果仍不明确。目的:探讨超声介... 背景:多项实验研究发现,超声联合微泡干预能够增强干细胞移植治疗心肌梗死后心力衰竭的效果,具有良好的应用前景。但超声介导一氧化氮微泡经冠脉移植骨髓间充质干细胞治疗大型动物心肌梗死是否具有同样的效果仍不明确。目的:探讨超声介导一氧化氮微泡与冠脉移植骨髓间充质干细胞治疗家猪心肌梗死的有效性及可能机制。方法:(1)密度梯度离心法分离、培养、鉴定家猪骨髓间充质干细胞,CM-Dil体外标记骨髓间充质干细胞;(2)经介入法球囊封堵猪左冠状动脉前降支成功建立24只家猪心肌梗死模型,随机分为PBS组、骨髓间充质干细胞组、超声介导声诺维微泡组、超声介导一氧化氮微泡组(n=6)。于造模后1周进行如下干预:PBS组经冠脉注射10 m L PBS,骨髓间充质干细胞组将骨髓间充质干细胞(约1×10~7)用10 m L PBS稀释后经冠脉缓慢注射;超声介导声诺维微泡组经冠脉注入声诺维微泡0.1 m L/kg,同时超声干预(1 MHz、2 W/cm^2)2 min,然后将骨髓间充质干细胞(约1×10~7)用10 m L PBS稀释后经冠脉缓慢注射;超声介导一氧化氮微泡组移植方法及条件同超声介导声诺维微泡组,仅将声诺维微泡换作一氧化氮微泡;(3)干预后48 h随机处死每组各3只家猪,取梗死区心肌组织作冰冻切片,计数比较各组缺血心肌内荧光标记阳性骨髓间充质干细胞。4周后对每组剩余家猪行M型心脏超声观察比较各组左心室收缩功能。心功能检测结束后处死所有家猪,取梗死区心肌组织行石蜡切片及苏木精-伊红染色,计数比较各组心肌缺血区的毛细血管密度。结果与结论:(1)与超声介导声诺维微泡组及骨髓间充质干细胞组比较,超声介导一氧化氮微泡组CM-Dil阳性骨髓间充质干细胞数增多,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5);(2)与超声介导声诺维微泡组、骨髓间充质干细胞组及PBS组比较,超声介导一氧化氮微泡组左室射血分数值有显著改善,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5);(3)与超声介导声诺维微泡组、骨髓间充质干细胞组及PBS组比较,超声介导一氧化氮微泡组平均毛细血管密度显著增多,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5);(4)结果表明,超声介导一氧化氮微泡与冠脉移植骨髓间充质干细胞联合治疗可以改善家猪急性心肌梗死后的左心收缩功能,可能与超声介导一氧化氮微泡促进骨髓间充质干细胞向心肌缺血区归巢以及局部血管生成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干细胞 移植 骨髓间充质干细胞 心肌梗死 超声 一氧化氮微泡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
下载PDF
糖尿病小鼠血清糖基化终产物水平增高 被引量:7
20
作者 孙子林 刘乃丰 +3 位作者 孙桂菊 童嘉毅 王伯荣 刘必成 《中国糖尿病杂志》 CAS CSCD 2000年第5期315-315,302,共2页
关键词 糖尿病 糖基化终产物 肾功能 尿蛋白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4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