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84篇文章
< 1 2 5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净水厂沉淀池排泥水直接回用的可行性研究 被引量:1
1
作者 童祯恭 奚志成 +2 位作者 陈文秀 刘钰润 吴天豪 《应用化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2期646-650,共5页
对沉淀池排泥水不经过静沉直接回用进行了研究,通过检测直接回用后出水水质的常规指标pH、浊度、氨氮和有机物指标CODMn、UV_(254)以及金属指标铝、铁、锰,同时运用Zeta电位和颗粒粒径分布分析,探究了排泥水直接回用的安全性,并且对排... 对沉淀池排泥水不经过静沉直接回用进行了研究,通过检测直接回用后出水水质的常规指标pH、浊度、氨氮和有机物指标CODMn、UV_(254)以及金属指标铝、铁、锰,同时运用Zeta电位和颗粒粒径分布分析,探究了排泥水直接回用的安全性,并且对排泥水直接回用的经济效益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排泥水直接回用可以增强混凝的效果;回用后CODMn不会超标,并且有较好的去除效果,但对UV_(254)影响不大,不会改变原水中溶解性物质的分类;沉后水的浊度、氨氮、铝、铁、锰在合适的回流比下均符合出水水质标准。在控制回流比情况下直接回用排泥水,实现保护环境和节能减排双重目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沉淀池排泥水 直接回用 强化混凝 水质安全
下载PDF
供水管网水质安全及其保障措施探讨 被引量:24
2
作者 童祯恭 刘遂庆 《净水技术》 CAS 2005年第1期49-53,共5页
管网安全供水是指在出厂水质合格并具有足够水量和压力的前提下以尽可能低的造价,同时满足用户在水质、水量及水压三方面的要求。符合水质标准的出厂水,经管网输送给用户后,水质常常会发生恶化。该文主要从出厂水水质、管网管材、二次... 管网安全供水是指在出厂水质合格并具有足够水量和压力的前提下以尽可能低的造价,同时满足用户在水质、水量及水压三方面的要求。符合水质标准的出厂水,经管网输送给用户后,水质常常会发生恶化。该文主要从出厂水水质、管网管材、二次供水设施、管网水力运行情况及加氯消毒等方面分析了造成水质恶化的原因,并有针对性地提出了改善管网水质的多项措施和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管网水 水质安全 供水管网 加氯消毒 安全供水 出厂水 造价 二次供水设施 恶化 原因
下载PDF
供水管网水质评价方法的探讨及其应用 被引量:7
3
作者 童祯恭 方菊 谌贻胜 《环境科学与技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9期201-204,共4页
利用了模糊数学评价模型和综合指数评价模型分别对南方某市部分给水管网水质进行评价。评价结果分析表明,模糊数学评价法具有评价准确性好、操作简单的特点;综合指数法具有评价结果直观、精确度较高的优点。从评价结果上看,综合指数法... 利用了模糊数学评价模型和综合指数评价模型分别对南方某市部分给水管网水质进行评价。评价结果分析表明,模糊数学评价法具有评价准确性好、操作简单的特点;综合指数法具有评价结果直观、精确度较高的优点。从评价结果上看,综合指数法较模糊数学评价法更为合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质评价 模糊数学法 综合指数法 管网水质
原文传递
一体化涡旋网格澄清工艺的研制与应用 被引量:16
4
作者 童祯恭 胡锋平 《中国给水排水》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6期63-65,68,共4页
一体化涡旋网格澄清工艺是基于微涡旋混凝技术及浅池理论而提出的。该反应器在絮凝反应单元设置了涡旋网格絮凝反应器,在澄清分离室内设置了斜管(或斜板)沉淀器,增设了污泥浓缩单元,采用低回流或无回流技术,改进喷嘴及喉管结构,加大反... 一体化涡旋网格澄清工艺是基于微涡旋混凝技术及浅池理论而提出的。该反应器在絮凝反应单元设置了涡旋网格絮凝反应器,在澄清分离室内设置了斜管(或斜板)沉淀器,增设了污泥浓缩单元,采用低回流或无回流技术,改进喷嘴及喉管结构,加大反应室的容积利用率,降低了能耗。工程实践表明,该工艺不仅提高了净水工艺的絮凝反应效率、降低了药耗、改善了净水水质,而且还提高了沉淀分离效率和污泥含固率,具有节省整体工程投资、降低制水成本等优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净水工艺 微涡旋混凝 一体化涡旋网格 澄清池
下载PDF
供水管网清洗技术及其应用 被引量:7
5
作者 童祯恭 刘遂庆 陶涛 《中国给水排水》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8期27-30,共4页
 周期性清洗管网对提高管网水质、恢复管道通水能力、抑制腐蚀发生、维护管网正常运行等具有重要意义,为此对管网冲洗的必要性、冲洗技术、冲洗方法以及冲洗效果评价等进行了探讨,分析了其不足之处并提出了改进建议。
关键词 管网冲洗 单向冲洗 管网水质
下载PDF
人工气候室计算机控制系统研制 被引量:5
6
作者 童祯恭 罗新梅 +1 位作者 唐国强 方永忠 《暖通空调》 北大核心 2004年第9期11-14,共4页
介绍了人工气候室对室内温湿度控制精度的要求 ,建立了人工气候室的计算机控制系统 ,采用PLC和微机技术对温湿度进行多级控制。通过对空调机组进行变频调率和采用良好的PID调节算法 ,系统能够达到± 0 .
关键词 计算机控制系统 人工气候室 算法 PID调节 PLC 温湿度 精度 室内 空调机组 多级控制
下载PDF
微涡流混凝技术在西桥水厂中的应用 被引量:12
7
作者 童祯恭 方永忠 《给水排水》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6期19-22,共4页
介绍了微涡流混凝工艺的核心———涡流反应器的特点及其混凝机理 ,指出对不同表面开孔直径的选用与开孔率的控制是其技术关键。同时阐述其在广东梅州西桥水厂的改造及运行情况。运行实践表明 ,涡流反应器具有混凝效率高 ,絮凝时间短 ,... 介绍了微涡流混凝工艺的核心———涡流反应器的特点及其混凝机理 ,指出对不同表面开孔直径的选用与开孔率的控制是其技术关键。同时阐述其在广东梅州西桥水厂的改造及运行情况。运行实践表明 ,涡流反应器具有混凝效率高 ,絮凝时间短 ,出水质量优 ,适应变化能力强 ,施工方便等特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涡流反应器 西桥水厂 微涡流混凝 絮凝 空心球
下载PDF
复合工艺处理电镀综合废水 被引量:5
8
作者 童祯恭 李玉山 鲁秀国 《环境科学与技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4期170-172,共3页
利用二氧化氯氧化破氰-铁屑内电解降铬-碱性沉淀复合工艺对某一电镀综合废水进行了处理,处理后的污水水质达到了《污水综合排放标准》(GB8978-1996)一级排放标准的要求。文章从电镀废水的水质水量、工艺流程、流程说明、主要构筑物以及... 利用二氧化氯氧化破氰-铁屑内电解降铬-碱性沉淀复合工艺对某一电镀综合废水进行了处理,处理后的污水水质达到了《污水综合排放标准》(GB8978-1996)一级排放标准的要求。文章从电镀废水的水质水量、工艺流程、流程说明、主要构筑物以及投资和运行结果等几方面对此工程进行了说明,对同类型污水处理具有一定的指导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二氧化氯氧化 铁屑内电解 碱性沉淀 电镀综合废水
下载PDF
桂林铁路水厂虹吸滤池反冲洗系统的改造 被引量:5
9
作者 童祯恭 谢宏云 吴雪峰 《中国给水排水》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3期58-60,共3页
介绍了桂林铁路水厂虹吸滤池采用射流泵抽气进行气水反冲洗系统的改造情况 ,实践证明该技术是成功的 ,不仅获得了较好的经济效益 ,同时也为运行管理积累了宝贵的现场经验。
关键词 水厂 虹吸滤池 气水反冲 长柄滤头
下载PDF
科技节水是解决我国城市水危机的理想途径 被引量:10
10
作者 童祯恭 丰桂珍 罗跃年 《华东交通大学学报》 2003年第5期14-17,34,共5页
先介绍了节水的内涵,然后从农业、工业及城市生活用水三方面分析了我国节水的潜力,通过理论及大量实例指出依靠科技进步节约用水是解决我国城市水资源危机的理想途径,同时阐述了节水的一些具体措施.
关键词 科技进步 节水 城市生活用水 农业用水 工业用水 水危机 水资源
下载PDF
涡流絮凝澄清技术在嘉兴某净水厂中的运用 被引量:7
11
作者 童祯恭 胡锋平 方永忠 《给水排水》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10期15-17,共3页
嘉兴某公司净水厂在扩容新建澄清池过程中使用涡流絮凝澄清技术,对《给水排水标准图》中320m3/h水力循环澄清池S771(八)的内部构造作适当改造:缩短喉管长度,改变第一及第二反应室构造并在反应区加入涡流反应器,沉淀区加设斜管,外形尺寸... 嘉兴某公司净水厂在扩容新建澄清池过程中使用涡流絮凝澄清技术,对《给水排水标准图》中320m3/h水力循环澄清池S771(八)的内部构造作适当改造:缩短喉管长度,改变第一及第二反应室构造并在反应区加入涡流反应器,沉淀区加设斜管,外形尺寸及结构保持不变。改造后单池处理规模提高到500m3/h,澄清池出水浊度稳定在3NTU以下,滤后水浊度小于1NTU,涡流投资在35元/m3以下。实践表明,涡流絮凝澄清技术具有澄清效率高、出水质量优、适应变化能力强、施工方便等优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混凝 涡流絮凝 澄清池
下载PDF
净水厂排泥水及其污泥的处置 被引量:10
12
作者 童祯恭 童承乾 +1 位作者 冯治华 衷诚 《华东交通大学学报》 2015年第1期131-136,共6页
主要通过阐述净水厂排泥水及其污泥处置的必要性,对不同水源水质的排泥水组成及特性进行了分析,归纳并分析了目前国内外对净水厂排泥水的各种处理技术方案,指出净水厂沉淀池排泥水和反冲洗水处理方式需要经过技术经济论证而选用;最后在... 主要通过阐述净水厂排泥水及其污泥处置的必要性,对不同水源水质的排泥水组成及特性进行了分析,归纳并分析了目前国内外对净水厂排泥水的各种处理技术方案,指出净水厂沉淀池排泥水和反冲洗水处理方式需要经过技术经济论证而选用;最后在分析总结国内外净水厂污泥处置方式的基础上,提出污泥资源化是净水厂污泥处置的最终出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净水厂 排泥水 污泥处置 资源化利用
下载PDF
涡旋澄清池反应区数值模拟研究 被引量:4
13
作者 童祯恭 闵凯 +1 位作者 杨静芝 董红军 《华东交通大学学报》 2013年第2期16-20,共5页
众多的工程实践证明,涡流澄清技术具有较好的经济效益及社会效益。为更好利用该技术,利用Fluent软件模拟水流在涡旋澄清池反应区中的涡旋尺度、涡旋分布、流场状态,获得反应器内部流场的详细信息,同时利用Zeta电位仪及FCD(絮凝光学检测... 众多的工程实践证明,涡流澄清技术具有较好的经济效益及社会效益。为更好利用该技术,利用Fluent软件模拟水流在涡旋澄清池反应区中的涡旋尺度、涡旋分布、流场状态,获得反应器内部流场的详细信息,同时利用Zeta电位仪及FCD(絮凝光学检测仪)检测絮体Zeta电位及其结构形状的变化情况,通过数值模拟及现场试验,验证并分析了涡旋澄清池反应区中的相关流动参数,提出了影响絮凝效果的因素及规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涡旋澄清池 涡流反应器 数值模拟
下载PDF
涡流澄清技术在污水处理中的应用 被引量:8
14
作者 童祯恭 胡锋平 《水处理技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9期117-119,共3页
介绍了微涡流混凝工艺的核心-涡流反应器的特点及其微涡流凝聚与立体接触絮凝的混凝反应机理。同时介绍了它在上海宝钢某污水回用处理工程中的应用情况:设计时调整澄清池进水装置及部分内部结构,增大反应室体积,在反应室中加入涡流反应... 介绍了微涡流混凝工艺的核心-涡流反应器的特点及其微涡流凝聚与立体接触絮凝的混凝反应机理。同时介绍了它在上海宝钢某污水回用处理工程中的应用情况:设计时调整澄清池进水装置及部分内部结构,增大反应室体积,在反应室中加入涡流反应器,沉淀区加设斜管。经1年多运行,效果显著,涡流澄清池处理规模增大/水力负荷增大,澄清池出水浊度稳定在3NTU以下,经V型滤池过滤后出水浊度小于1NTU,涡流吨水投资在35元以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混凝:涡流反应器 涡流澄清池
下载PDF
电/过硫酸盐催化氧化垃圾渗滤液浓缩液 被引量:4
15
作者 童祯恭 朱新良 +2 位作者 陈文秀 奚志成 康彩霞 《环境化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9期3003-3011,共9页
垃圾渗滤液浓缩液是垃圾渗滤液生化出水经NF/RO膜截留的废液,盐分和溶解性有机物(DOM)含量高,特别是难降解有机物.实验采用电/过硫酸盐催化氧化垃圾渗滤液浓缩液,研究了初始过硫酸盐(PS_(0))浓度、温度、反应时间和极板间距对氧化效果... 垃圾渗滤液浓缩液是垃圾渗滤液生化出水经NF/RO膜截留的废液,盐分和溶解性有机物(DOM)含量高,特别是难降解有机物.实验采用电/过硫酸盐催化氧化垃圾渗滤液浓缩液,研究了初始过硫酸盐(PS_(0))浓度、温度、反应时间和极板间距对氧化效果的影响,结果表明,在初始pH值为7.8,电流密度为8 A·dm^(-2),极板间距为1 cm,PS_(0)浓度为10 g·L^(-1),整个体系保持在70℃反应4 h的最佳实验条件下,色度、COD、氨氮和Cl-去除率分别为100.0%、100.0%、100.0%和64.9%.紫外-可见光谱分析表明,处理后垃圾渗滤液浓缩液中DOM的芳构化程度降低,腐殖化程度降低,腐殖质的分子量及聚合度减小.三维荧光光谱分析表明,处理后的垃圾渗滤液浓缩液中类胡敏酸物质基本被完全氧化去除.傅里叶红外光谱分析表明,处理后的垃圾渗滤液浓缩液中有机物的官能团吸收强度下降,大部分有机物被氧化降解.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垃圾渗滤液浓缩液 电化学 热活化 过硫酸盐
原文传递
分层随机抽样技术评价供水管网水质 被引量:2
16
作者 童祯恭 刘遂庆 陶涛 《中国给水排水》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3期31-34,共4页
目前,自来水公司大多是依赖从输配水管网水质监测点检测出的各项水质参数数据来评判整个管网乃至用户的水质情况,很少采用正式的统计样本原则进行样本采集。为此提出以最小方差和偏差的方法论,采用分层随机抽样技术进行样本设计,从而对... 目前,自来水公司大多是依赖从输配水管网水质监测点检测出的各项水质参数数据来评判整个管网乃至用户的水质情况,很少采用正式的统计样本原则进行样本采集。为此提出以最小方差和偏差的方法论,采用分层随机抽样技术进行样本设计,从而对管网水质进行较为真实的全面评价,同时对影响管网水质的因素进行分析。最后以美国某城市管网为例说明分层技术在管网水质评价中的应用情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分层随机抽样 给水管网水质 样本设计
下载PDF
混凝沉淀工艺相似性的模拟试验研究 被引量:2
17
作者 童祯恭 衷诚 +2 位作者 冯治华 童承乾 刘名 《华东交通大学学报》 2015年第5期87-92,共6页
通过对混凝沉淀烧杯试验方法的改进,即将设定参数速度梯度G值和水力停留时间T值进行有效组合,研究了混凝沉淀烧杯试验与反应池中混合、絮凝和沉淀工艺运行的相似性。结果表明改进的方法可以简单有效的得到较为精确的运行参数,对生产具... 通过对混凝沉淀烧杯试验方法的改进,即将设定参数速度梯度G值和水力停留时间T值进行有效组合,研究了混凝沉淀烧杯试验与反应池中混合、絮凝和沉淀工艺运行的相似性。结果表明改进的方法可以简单有效的得到较为精确的运行参数,对生产具有实际指导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烧杯试验 混合 絮凝 沉淀 相似性
下载PDF
广州西村水厂SCD一体化自动投药系统介绍 被引量:2
18
作者 童祯恭 方永忠 《给水排水》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3期96-99,共4页
西村水厂一体化自动投药系统采用PLC控制模式 ,SCD串级调节及原水前馈控制方法。按照管理集中与控制分散的原则 ,系统分为三个层次 :信息层、控制层和设备层 ,具有三级监控功能 ,根据现场实际情况可方便地选择 6种不同组合的运行方式。... 西村水厂一体化自动投药系统采用PLC控制模式 ,SCD串级调节及原水前馈控制方法。按照管理集中与控制分散的原则 ,系统分为三个层次 :信息层、控制层和设备层 ,具有三级监控功能 ,根据现场实际情况可方便地选择 6种不同组合的运行方式。实践表明 ,该方案技术先进 ,经济可行 ,操作方便且安全可靠。不仅改善和保障了出厂水水质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广州市 西村水厂 SCD PID调节器 自动投药
下载PDF
自动投矾实现混凝处理的最佳工况 被引量:3
19
作者 童祯恭 周慧芳 《华东交通大学学报》 2004年第5期66-69,共4页
主要介绍了目前在给水处理厂投药自动控制系统中较为先进的SCD控制技术在南方某水厂的运用情况.水厂执行自动投药系统后不仅改善及保障了出厂水水质而且还节省电耗(10%--25%)及药耗(15%--25%),取得了较好的经济效益,同时为现场运行提供... 主要介绍了目前在给水处理厂投药自动控制系统中较为先进的SCD控制技术在南方某水厂的运用情况.水厂执行自动投药系统后不仅改善及保障了出厂水水质而且还节省电耗(10%--25%)及药耗(15%--25%),取得了较好的经济效益,同时为现场运行提供了宝贵的实践经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自动投药系统 水厂 给水处理 混凝处理 出厂水 工况 自动控制系统 水质 改善 控制技术
下载PDF
给水处理工程中的强化混凝技术 被引量:27
20
作者 童祯恭 《华东交通大学学报》 2004年第1期12-16,共5页
先介绍了强化混凝技术的应用背景,然后从其内涵、应用机理、实施方法、影响因素、负面影响等方面详细分析了强化混凝技术,最后展望了它在给水处理工程中的应用前景.
关键词 给水处理工程 强化混凝技术 混凝剂 天然有机物 EC机理 应用机理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5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