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5篇文章
< 1 2 3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雷电定位系统地闪密度分布图与雷击故障相关性分析 被引量:38
1
作者 童雪芳 王海涛 +1 位作者 陈家宏 谷山强 《高电压技术》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12期2924-2929,共6页
为检验基于雷电定位系统的地闪密度分布图用于输电线路防雷的有效性和可用性,从输电线路实际运行经验角度对地闪密度分布图与雷击故障的相关性进行分析。以全国多个地区和线路走廊为例,基于雷电定位系统的地闪密度分布,获得了各区域雷... 为检验基于雷电定位系统的地闪密度分布图用于输电线路防雷的有效性和可用性,从输电线路实际运行经验角度对地闪密度分布图与雷击故障的相关性进行分析。以全国多个地区和线路走廊为例,基于雷电定位系统的地闪密度分布,获得了各区域雷区分布,通过相应区域输电线路多年雷击故障位置相关性分析,计算了各雷区等级中的雷击跳闸率或故障杆塔比率。通过比较分析雷区等级及地闪密度值与雷击故障分布之间的相关性,表明地闪密度分布与雷击故障之间存在正相关性,基于雷电定位系统绘制的地闪密度分布图描述雷区分布是有效的和适用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闪密度 检验 有效性 雷击闪络 相关性 雷区等级
原文传递
特高压输电线路杆塔基础独立接地性能仿真分析 被引量:30
2
作者 童雪芳 董晓辉 谷定燮 《高电压技术》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12期3323-3330,共8页
为掌握特高压输电线路杆塔基础的独立接地性能,指导特高压杆塔接地优化设计,对特高压杆塔典型基础和人工接地装置的结构进行了调研,采用CDEGS接地分析软件仿真计算了各类基础的自然接地电阻,分析了各种影响因素的作用,比较了典型接地装... 为掌握特高压输电线路杆塔基础的独立接地性能,指导特高压杆塔接地优化设计,对特高压杆塔典型基础和人工接地装置的结构进行了调研,采用CDEGS接地分析软件仿真计算了各类基础的自然接地电阻,分析了各种影响因素的作用,比较了典型接地装置的降阻效果,模拟了有无接地装置情况下杆塔附近的电位水平和分布特征。结果表明,土壤电阻率<1 000Ω.m时,大部分类型杆塔基础的自然接地电阻可以满足设计要求;土壤电阻率>1 500Ω.m时,一般杆塔基础的自然接地电阻难以满足要求,应加装人工接地装置甚至辅助降阻措施。加装人工接地装置具有减小最大地电位升和均匀周边电位的作用,仅有杆塔基础散流时,只有当土壤电阻率在数十Ω.m以下时才能满足接触电势的要求。采用现场测量结果对比了仿真计算的误差,结果表明仿真建模的方法是有效的,计算偏差在工程允许范围内。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特高压(UHV) 输电线路 杆塔基础 接地电阻 电位分布 接触电势 现场测量
原文传递
天线阵列雷击风险评估与保护方案研究 被引量:7
3
作者 童雪芳 文习山 鲁海亮 《高电压技术》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4期28-30,共3页
为评估设备信息系统的雷击风险,提出了一套计算天线阵列受到直击雷、绕击雷和感应雷等3种情况下年雷击损坏次数和雷击损坏概率的方法,直击雷计算直接采用《建筑物防雷设计规范》(GB50057-1994)中的算法,绕击雷借用输电线路的计算方法,... 为评估设备信息系统的雷击风险,提出了一套计算天线阵列受到直击雷、绕击雷和感应雷等3种情况下年雷击损坏次数和雷击损坏概率的方法,直击雷计算直接采用《建筑物防雷设计规范》(GB50057-1994)中的算法,绕击雷借用输电线路的计算方法,感应雷则通过计算雷电电磁场来算出感应电压。依据该法借助ATP仿真软件评估了某通信基站大线阵列的雷击风险,并给出了一套3级保护方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天线阵列 雷击损坏概率 评估 保护 方案
下载PDF
雷电参数统计方法 被引量:161
4
作者 陈家宏 冯万兴 +2 位作者 王海涛 童雪芳 李晓岚 《高电压技术》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10期6-10,共5页
我国雷电参数十分匮乏,传统的雷电参数不能全面地反映全国各个区域的雷电活动特征,但电网雷电监测网(CGLDN)长期积累的海量雷电监测数据已成为雷电参数统计的基础资料。为了正确统计基于雷电定位系统测量数据的雷电参数,在介绍和分析了... 我国雷电参数十分匮乏,传统的雷电参数不能全面地反映全国各个区域的雷电活动特征,但电网雷电监测网(CGLDN)长期积累的海量雷电监测数据已成为雷电参数统计的基础资料。为了正确统计基于雷电定位系统测量数据的雷电参数,在介绍和分析了雷电监测资料的基础上,提出了雷电监测资料统计样本库的概念和处理方法;提出了适用于基于现代雷电自动监测资料的雷电日、地闪密度、地面落雷密度、地闪频数的网格统计法;提出了与传统气象资料的比对研究的方法和条件,推荐了适用于雷电流幅值分布的数学表达式。建立一个科学、规范的分析和统计方法,对我国已经展开的大规模雷电参数及其分布的统计研究具有重要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雷电参数 雷电定位 监测资料 统计样本 网格法 比对研究
下载PDF
输电线路防雷性能时空差异化评估方法 被引量:88
5
作者 谷山强 陈家宏 +3 位作者 陈维江 李晓岚 童雪芳 张瑞 《高电压技术》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2期294-298,共5页
为有效掌握输电线路防雷性能,根据雷电活动特征在时间和空间上存在较大差异,输电线路在遭受雷击时其防雷性能也呈现出相应的时空差异性的情况,提出了一种输电线路防雷性能时空差异化评估方法。该方法基于雷电定位系统长期的雷电监测数据... 为有效掌握输电线路防雷性能,根据雷电活动特征在时间和空间上存在较大差异,输电线路在遭受雷击时其防雷性能也呈现出相应的时空差异性的情况,提出了一种输电线路防雷性能时空差异化评估方法。该方法基于雷电定位系统长期的雷电监测数据,采用输电线路走廊雷电参数网格统计法,统计给定输电线路沿线路走廊的任意指定时间段内雷电参数,得出线路实际的地闪密度和雷电流概率密度分布,再用雷击跳闸率计算方法计算线路及其各个区段在改指定时间段内的雷击跳闸率,并以输电线路防雷性能的设计值、规定值或运行经验值为参考划分评估等级,评估出输电线路防雷性能在空间上和时间上的差异。评估结果可有效帮助输电线路设计和运行部门更加细致地、有针对性地采取防雷措施来提高线路防雷性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输电线路 防雷性能 时空差异 评估 方法 雷电参数 雷击跳闸率
原文传递
雷电定位系统测量的雷电流幅值分布特征 被引量:150
6
作者 陈家宏 童雪芳 +1 位作者 谷山强 李晓岚 《高电压技术》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9期1893-1897,共5页
为满足防雷工程技术对雷电定位系统所测大量雷电流参数的应用需求,在IEEE工作组和国内电力行业规程中采用的雷电流幅值概率分布特性的基础上,通过统计我国典型雷电定位系统监测数据研究了雷电流幅值分布特征。结果表明:采用IEEE推荐的... 为满足防雷工程技术对雷电定位系统所测大量雷电流参数的应用需求,在IEEE工作组和国内电力行业规程中采用的雷电流幅值概率分布特性的基础上,通过统计我国典型雷电定位系统监测数据研究了雷电流幅值分布特征。结果表明:采用IEEE推荐的表达形式回归雷电定位系统测量的雷电流幅值累积概率曲线拟合性最好,其结果与IEEE推荐雷电流幅值分布特征符合,与我国当前规程中推荐的曲线有交叉,小幅值部分累积概率值高出规程值20%,大幅值部分累积概率值略小,与高压架空输电线实际雷击绕击跳闸率比设计值偏高相符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雷电流幅值 雷电定位系统 统计 累积概率 雷电监测 雷电流分布
下载PDF
广州地域1999~2008年地闪密度图及雷电参数分析 被引量:39
7
作者 陆国俊 熊俊 +2 位作者 陈家宏 童雪芳 谷山强 《高电压技术》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12期2930-2936,共7页
为掌握高雷区雷电活动规律,以广州地区1999-2008年间雷电定位数据为基础,利用雷电参数统计技术及综合分析平台,结合GIS系统,详细研究了广州地域地闪总数、地闪密度、雷电幅值、雷电幅值概率分布及雷电日等重要雷电参数。研究表明广... 为掌握高雷区雷电活动规律,以广州地区1999-2008年间雷电定位数据为基础,利用雷电参数统计技术及综合分析平台,结合GIS系统,详细研究了广州地域地闪总数、地闪密度、雷电幅值、雷电幅值概率分布及雷电日等重要雷电参数。研究表明广州地区地闪分布季节性明显,54%~83%的地闪主要集中在夏季;地闪密度空间分布具有较强的规律性,与海拔高度关系密切,相比雷电日更能科学反映实际雷电活动分布和变化特征;正负极性雷电流幅值均有明显的集中性。以广州电网500kV蓄增甲线为例,分析得到走廊沿线雷电活动与雷击故障具有较强的相关性,对于解决高雷区长期电网防雷难题更有指导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雷电定位系统 雷电参数 地闪密度 雷电流 雷电日 雷击故障 相关性 雷电防护
原文传递
接地装置冲击特性研究分析 被引量:45
8
作者 邓长征 杨迎建 +2 位作者 童雪芳 董晓辉 彭庆华 《高电压技术》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9期2447-2454,共8页
为研究接地装置的雷电冲击特性,以火花效应和电感效应的研究为主线探讨了土壤的放电特性、接地装置的高频响应及土壤电气参数的变化规律;比较了电路理论、电磁场理论以及动态建模等3种暂态建模方法;评析了目前接地装置冲击试验的进展。... 为研究接地装置的雷电冲击特性,以火花效应和电感效应的研究为主线探讨了土壤的放电特性、接地装置的高频响应及土壤电气参数的变化规律;比较了电路理论、电磁场理论以及动态建模等3种暂态建模方法;评析了目前接地装置冲击试验的进展。通过归纳与分析,指出了这一研究领域中迫切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及初步解决方法:利用X射线胶片或高速成像仪器采集土壤放电图像以研究土壤的放电形式及放电区域的尺寸;确定土壤的临界击穿场强及残余电阻率,并用于暂态建模中;区分火花效应与土壤电气参数频变性以及火花效应与电感效应的影响范围;建议分别采用分布参数电路模型、集中参数电路模型、电磁场模型分析伸长接地体、复杂接地装置及接地装置的频域特征;采用高电压、大容量冲击电流试验系统研究高幅值、波前时间短的冲击电流作用下接地装置的冲击特性,并用于指导冲击接地电阻的现场实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接地装置 冲击特性 土壤击穿 火花效应 电感效应 冲击大电流试验 现场试验
原文传递
电网雷害分布图研究 被引量:42
9
作者 陈家宏 王剑 +2 位作者 童雪芳 刘亚新 王海涛 《高电压技术》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10期2016-2021,共6页
为能够直观反映电网雷害分布,从地闪时空分布基础数据出发,通过确定电网雷害危险电流区间研究确定雷害危险事件频次分布及其分级的评估体系,提出了电网雷害分布确定方法。以华北雷电监测网2003~2006年共计375.2万次地闪记录数据为例,... 为能够直观反映电网雷害分布,从地闪时空分布基础数据出发,通过确定电网雷害危险电流区间研究确定雷害危险事件频次分布及其分级的评估体系,提出了电网雷害分布确定方法。以华北雷电监测网2003~2006年共计375.2万次地闪记录数据为例,结合华北500、220kV电网典型耐雷水平及其雷害故障历史记录数据,用电网雷害分布统计方法,研制了华北电网雷害图;分析了华北电网雷害事件与雷害分布图相关性。结果表明,电网雷害分布图与电网雷害故障历史记录间有良好的线性相关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雷害图 危险电流 统计 电网雷害 雷电监测 相关性
下载PDF
1000kV线路走廊的雷电参数及易闪线段分析 被引量:51
10
作者 陈家宏 王海涛 +2 位作者 冯万兴 童雪芳 李晓岚 《高电压技术》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12期45-48,共4页
为配合1000kV交流特高压试验示范工程线路防雷设计,采用一种全新的统计方法一线路走廊网格法,按0.2°×0.2°网格从北向南划分该工程线路走廊为#0~#28的连续统计段,用山西、河南和湖北电网雷电定位系统2002~2005年... 为配合1000kV交流特高压试验示范工程线路防雷设计,采用一种全新的统计方法一线路走廊网格法,按0.2°×0.2°网格从北向南划分该工程线路走廊为#0~#28的连续统计段,用山西、河南和湖北电网雷电定位系统2002~2005年地闪主放电资料,统计研究特高压线路沿线走廊的雷电活动特征,得出了沿线走廊每个统计段的雷电参数(雷电日Td、地闪密度Ng、地面落雷密度γ和雷电流幅值累积概率分布)并用新的雷电参数校核特高压线路绕击闪络率计算值,找出其易受雷击并发生闪络的薄弱线段,即“易闪段”,供该示范工程设计和运行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特高压线路 雷电参数 统计 绕击闪络率 易闪段
下载PDF
基于电网雷害分布的输电线路防雷配置方法 被引量:32
11
作者 王剑 刘亚新 +2 位作者 陈家宏 童雪芳 朱芸 《高电压技术》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10期2065-2069,共5页
为提高电网雷电防护措施的针对性和有效性,提出了电网雷害分布图的确定方法,即依据电网绝缘强度和雷电活动频度提出危险雷电分布,在此基础上综合运行经验和地形地质地貌因素形成绕击电网雷害分布图、反击电网雷害分布图。给出了基于电... 为提高电网雷电防护措施的针对性和有效性,提出了电网雷害分布图的确定方法,即依据电网绝缘强度和雷电活动频度提出危险雷电分布,在此基础上综合运行经验和地形地质地貌因素形成绕击电网雷害分布图、反击电网雷害分布图。给出了基于电网雷害分布图的防雷配置原则和方法,即依据不同电压等级、不同雷害性质、不同雷害等级进行针对性的雷电防护措施配置。依据此法,以华北电网雷电自动监测数据为基础绘制出了华北电网2003~2006年4级雷害分布图,结合提出的防雷配置原则将其应用于工程中,取得了良好的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雷害分布 雷电防护 危险电流 雷电监测 配置原则 雷害等级
下载PDF
浙江省地闪密度图的绘制方法及其有效性验证 被引量:32
12
作者 王海涛 童杭伟 +2 位作者 冯万兴 童雪芳 彭庆华 《高电压技术》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11期2488-2491,共4页
为绘制、研究浙江省地闪密度分布图,选取浙江省雷电定位系统积累的2004~2006年雷电定位系统监测数据为研究样本,提出了利用海量雷电自动监测数据绘制出高分辨率地闪密度图的方法—网格法;依据网格的地闪密度值采用自然分割法将全省区... 为绘制、研究浙江省地闪密度分布图,选取浙江省雷电定位系统积累的2004~2006年雷电定位系统监测数据为研究样本,提出了利用海量雷电自动监测数据绘制出高分辨率地闪密度图的方法—网格法;依据网格的地闪密度值采用自然分割法将全省区域划分为5级雷区,最终形成了浙江省1km分辨率5级分色地闪密度图。通过分析浙江省地形情况,得出了地闪密度空间分布与地形季风相关性较强的结论;通过分析2004~2006年浙江电网雷击故障点与各级雷区的位置相关性,得出了故障次数与雷区等级正相关的结论,从而验证了地闪密度图的有效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闪密度 网格法 自然分割法 雷电定位系统 有效性
下载PDF
应用雷电参数统计分析220kV同塔双回输电线路绕击性能 被引量:20
13
作者 谢耀恒 谢伟 +3 位作者 谷山强 赵淳 童雪芳 李有铖 《高电压技术》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11期2657-2662,共6页
为全面反映城市主干电网220kV同塔双回输电线路防雷性能差异性,研究多雷地区输电线路的防雷特征,提出了应用雷电定位系统(LLS)长期监测数据统计的雷电参数,对输电线路进行雷电性能分析和研究的方法。以雷电活动强烈的珠海市220kV同塔双... 为全面反映城市主干电网220kV同塔双回输电线路防雷性能差异性,研究多雷地区输电线路的防雷特征,提出了应用雷电定位系统(LLS)长期监测数据统计的雷电参数,对输电线路进行雷电性能分析和研究的方法。以雷电活动强烈的珠海市220kV同塔双回输电线路为例,统计分析1999~2008年共10a的LLS监测数据,利用改进电气几何模型(EGM),结合风险等级评估的方法研究了输电线路绕击雷电性能,并与运行经验进行了对比。分析计算结果表明:高雷暴区线路的地闪密度远大于规程推荐值,所计算得到的绕击跳闸率比采用规程推荐参数计算的要高,与运行经验能很好地符合,采用的计算方法适合雷电活动强烈地区输电线路绕击防雷性能评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雷电参数统计 地闪密度 时空差异 220 kV同塔双回 改进电气几何模型 绕击性能
原文传递
典型特高压杆塔基础接地计算与分析 被引量:28
14
作者 潘文霞 王兵 +3 位作者 全锐 戴敏 童雪芳 谷定燮 《电网技术》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3期679-685,共7页
为研究人工水平接地体对特高压杆塔基础接地电阻及散流的影响,在CDEGS软件中建立了典型特高压杆塔基础及人工水平接地体仿真计算模型,分别对不同根数水平接地体、不同水平接地体长度、不同土壤电阻率的降阻率及散流比进行仿真计算。计... 为研究人工水平接地体对特高压杆塔基础接地电阻及散流的影响,在CDEGS软件中建立了典型特高压杆塔基础及人工水平接地体仿真计算模型,分别对不同根数水平接地体、不同水平接地体长度、不同土壤电阻率的降阻率及散流比进行仿真计算。计算结果表明:水平接地体对特高压杆塔基础接地电阻减小效果并不十分明显,特高压杆塔接地应充分利用其自然接地体作用。另对3种典型特高压杆塔基础接地体电流密度分布进行计算,计算结果表明,单桩垂直型接地体有最大电流密度。当入地电流为10 A时,非底段的最大电流密度为1.156A/m。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特高压 杆塔基础 接地电阻 电流密度
原文传递
1000kV皖电东送输变电工程沿线的雷电分布特征 被引量:12
15
作者 陈家宏 童雪芳 +1 位作者 冯万兴 王海涛 《高电压技术》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1期62-67,共6页
为了充分了解和掌握1000 kV东线工程—安徽至上海输变电工程沿线走廊雷电分布特征及雷电参数,满足线路防雷设计和今后运行需要,采用网格法对安徽、江苏、浙江和上海电网雷电定位系统2005~2008年地闪主放电资料进行统计分析,绘制了东线... 为了充分了解和掌握1000 kV东线工程—安徽至上海输变电工程沿线走廊雷电分布特征及雷电参数,满足线路防雷设计和今后运行需要,采用网格法对安徽、江苏、浙江和上海电网雷电定位系统2005~2008年地闪主放电资料进行统计分析,绘制了东线工程穿越的4省市的雷区分布图,标出了多雷区。进而以东线线路走廊为对象,将全线按0.1°×0.1°分成63个统计段,采用线路走廊网格法统计分析了沿线每段的地闪密度Ng、雷电日Td和线路走廊雷电流幅值分布特征,结果表明东线特高压沿线地闪密度均大于现行行标推荐值。用统计值对该特高压线路绕击闪络率进行了校核计算,找出了易受雷击并可能发生闪络的易闪段,#1段及位于皖南山区和浙北西部的#27~#51段为全线易击段,#1,#27~#30、#43~#50为易闪段,在实际地形下部分区段利用行标参数得到的绕击闪络率偏小。研究结果已被1000 kV皖电东送输变电工程差异化防雷设计所采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东线特高压 雷区图 雷电参数 统计 易击段 易闪段
原文传递
考虑土壤火花放电的接地装置暂态特性全时域电网络模型 被引量:10
16
作者 鲁海亮 冯志强 +4 位作者 文习山 童雪芳 潘卓洪 陈文广 蓝磊 《中国电机工程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23期7058-7065,共8页
杆塔接地装置的冲击电阻是影响输电线路耐雷水平的重要参数之一,研究接地装置的冲击特性对输电线路的雷电防护具有重要意义。高幅值雷电流作用下,接地装置周围土壤会发生火花放电,使得其冲击特性与工频特性有显著的区别。为解决频域电... 杆塔接地装置的冲击电阻是影响输电线路耐雷水平的重要参数之一,研究接地装置的冲击特性对输电线路的雷电防护具有重要意义。高幅值雷电流作用下,接地装置周围土壤会发生火花放电,使得其冲击特性与工频特性有显著的区别。为解决频域电路理论在对雷电流和响应电压进行傅里叶变换过程中需要忽略掉大量高频分量的问题,该文建立了考虑土壤火花放电的接地装置暂态特性全时域电网络模型。针对低阶精度时域差分法计算得到的响应电压存在局部锯齿状波形的问题,推导出了电网络模型的p-order精度时域差分解。结果表明,(3~5)-order精度时域差分法计算得到的响应电压波形平滑没有波动,能够提高计算精度,并减少计算时间。在武汉特高压试验基地对杆塔接地装置进行了大电流冲击试验,验证了该仿真算法的准确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接地装置 暂态特性 火花放电 电网络模型 时域差分法
原文传递
1000kV特高压交流试验示范工程线路走廊雷电分布特征研究 被引量:10
17
作者 陈家宏 谷山强 +1 位作者 李晓岚 童雪芳 《中国电力》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12期27-30,共4页
为给特高压交流试验示范工程防雷设计及今后运行提供参考依据,利用覆盖输电线路的中国电网雷电监测网2002—2005年185万次地闪主放电监测数据,采用网格法将线路走廊以0.2°×0.2°(约20km×20km)等间隔划分网格,从北向... 为给特高压交流试验示范工程防雷设计及今后运行提供参考依据,利用覆盖输电线路的中国电网雷电监测网2002—2005年185万次地闪主放电监测数据,采用网格法将线路走廊以0.2°×0.2°(约20km×20km)等间隔划分网格,从北向南依次编号为0 ̄28,对这29个"统计段"的雷电日Td、地闪密度Ng、地面落雷密度g、雷电流幅值概率分布P(I)进行统计分析,得出沿线路走廊雷电活动分布特征,同时分析认为晋东南段(0 ̄3)的危险雷电流所占比例和地闪密度均最集中,是特高压线路中容易遭受雷击并发生闪络的薄弱线段,在防雷设计和今后运行中应引起足够重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特高压 输电线路 雷电定位系统 雷电参数 网格法 易闪段
下载PDF
断路器均压电容爆炸原因的仿真分析与研究 被引量:13
18
作者 周莉 童雪芳 +1 位作者 文习山 鲁海亮 《高电压技术》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9期34-37,共4页
用ATP仿真程序模拟了某断路器均压电容器正常操作时爆炸的过程以确定故障原因。断路器重燃过程和电容器击穿过程的模拟通过自动暂态控制开关(TACS)编程实现,3种故障原因的仿真波形图与故障录波图吻合,从而确定故障的真正原因是并联均压... 用ATP仿真程序模拟了某断路器均压电容器正常操作时爆炸的过程以确定故障原因。断路器重燃过程和电容器击穿过程的模拟通过自动暂态控制开关(TACS)编程实现,3种故障原因的仿真波形图与故障录波图吻合,从而确定故障的真正原因是并联均压电容本身的绝缘缺陷未能承受正常的操作过电压而多次击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均压电容器 爆炸 ATP仿真 重燃
下载PDF
风电机组典型接地装置的降阻措施冲击试验研究 被引量:6
19
作者 邓长征 彭永康 +4 位作者 邱立 赵习武 王鸿 童雪芳 王湘汉 《高压电器》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10期158-163,共6页
良好的接地装置是风电机组防雷的重要保证,而冲击特性是衡量风电机组接地装置电气性能优劣的重要指标。文中采用冲击大电流试验装置模拟雷电流,对风电机组典型接地装置—环形接地体及其在不同土壤环境下的改型结构进行冲击特性模拟试验... 良好的接地装置是风电机组防雷的重要保证,而冲击特性是衡量风电机组接地装置电气性能优劣的重要指标。文中采用冲击大电流试验装置模拟雷电流,对风电机组典型接地装置—环形接地体及其在不同土壤环境下的改型结构进行冲击特性模拟试验。引入了冲击特性变化率的概念来定量描述冲击电流峰值对接地装置冲击接地电阻的影响,其值大小反映影响强弱,符号反映影响趋势,结合冲击特性变化率对试验数据进行对比分析,结果表明:针对上层电阻率高、下层电阻率低的土壤结构,加装深入到下层土壤的垂直接地体可显著降低接地装置的冲击接地电阻,但其冲击特性变化率由-0.36Ω/k A变化到-0.07Ω/kA;在总接地体长度不变的情况下,将环形接地体改型为环形和水平射线的组合接地体可在电流峰值一定范围内降低接地装置的冲击接地电阻,但更为显著的是接地体的冲击特性变化率变化到-0.8Ω/kA。试验结果对风电机组接地装置降阻改型及其研究工作有一定指导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风电机组 接地冲击特性 冲击电流试验 环形接地体 降阻措施
下载PDF
特高压杆塔接地装置冲击特性仿真分析 被引量:3
20
作者 邓长征 赵习武 +3 位作者 童雪芳 冯志强 邱立 吴训松 《三峡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2017年第1期74-78,共5页
由于模拟试验的局限性,难以对特高压杆塔接地装置的冲击特性进行全面的模拟试验.因此,本文利用仿真模拟的手段,采用CDEGS软件建立了方框型、方框带4根射线、方框带8根射线、方框带8根分叉射线等4种特高压杆塔接地装置的仿真模型,并计算... 由于模拟试验的局限性,难以对特高压杆塔接地装置的冲击特性进行全面的模拟试验.因此,本文利用仿真模拟的手段,采用CDEGS软件建立了方框型、方框带4根射线、方框带8根射线、方框带8根分叉射线等4种特高压杆塔接地装置的仿真模型,并计算分析了射线根数和长度、土壤电阻率、射线分叉角度等因素对冲击接地电阻的影响,然后针对方框带4根射线、方框带8根射线、方框带8根分叉射线3种接地装置分别进行了加装垂直接地体的改型,并通过仿真计算结果验证了改型后的降阻效果,其中方框带8根分叉射线的结构型式在加装垂直射线后,降阻率最大,可达到36.69%.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特高压杆塔 接地装置 冲击接地电阻 改型方案 CDEGS 仿真分析 分义射 线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3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