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5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黄姑鱼三倍体的诱导、鉴定及其性腺发育特征 被引量:2
1
作者 卢磊 陈睿毅 +4 位作者 杨阳 竺奇慧 胡伟华 李海东 徐冬冬 《水生生物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2期290-297,共8页
研究采用冷休克方法诱导黄姑鱼(Nibea albiflora)三倍体并进行鉴定,进一步采用组织学和生殖相关基因表达分析比较了三倍体黄姑鱼的性腺发育特征。研究结果表明:(1)在受精后2.5min以3℃进行10min的冷休克处理,冷休克处理组的受精率和孵... 研究采用冷休克方法诱导黄姑鱼(Nibea albiflora)三倍体并进行鉴定,进一步采用组织学和生殖相关基因表达分析比较了三倍体黄姑鱼的性腺发育特征。研究结果表明:(1)在受精后2.5min以3℃进行10min的冷休克处理,冷休克处理组的受精率和孵化率分别为(70.31±4.49)%和(21.5±6.63)%,其受精率和孵化率显著低于二倍体对照组;(2)经流式细胞仪倍性检测和染色体核型分析发现,三倍体的DNA含量为二倍体的1.5倍,染色体数目为72条,而二倍体的染色体数目为48条,三倍体的比例为100%;(3)三倍体的生殖腺指数显著低于二倍体,进一步通过组织切片观察发现三倍体的精巢和卵巢发育较二倍体滞后,在12月龄时,二倍体精巢和卵巢处于Ⅴ期,而三倍体精巢和卵巢分别处于Ⅲ期和Ⅰ期;(4)三倍体精巢的dmrt1和vasa基因及三倍体卵巢的cyp19a基因表达量均显著低于二倍体(P<0.05);三倍体卵巢的vasa基因表达量也比二倍体低(P>0.05)。综上结果表明:研究通过冷休克处理成功诱导了黄姑鱼三倍体;三倍体的性腺发育较二倍体滞后,育性明显降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冷休克 染色体倍性 三倍体 性腺发育 黄姑鱼
下载PDF
条石鲷(Oplegnathus fasciatus)雌核发育的人工诱导与鉴定
2
作者 陈睿毅 刘明涛 +3 位作者 竺奇慧 李海东 胡伟华 徐冬冬 《海洋与湖沼》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3期829-835,共7页
条石鲷(Oplegnathus fasciatus)是我国重要的经济鱼类,具有复性染色体性别决定型(X_1X_1X_2X_2/X_1X_2Y)。利用紫外线(UV)灭活的同源精子通过冷休克方法诱导了条石鲷的雌核发育,筛选精子紫外灭活剂量并优化冷休克相关参数。结果表明:条... 条石鲷(Oplegnathus fasciatus)是我国重要的经济鱼类,具有复性染色体性别决定型(X_1X_1X_2X_2/X_1X_2Y)。利用紫外线(UV)灭活的同源精子通过冷休克方法诱导了条石鲷的雌核发育,筛选精子紫外灭活剂量并优化冷休克相关参数。结果表明:条石鲷精子最适的灭活剂量为80 mJ/cm2雌核发育的最适条件为授精后2 min在3~4℃水温下处理10 min。条石鲷雌核发育子代经形态学和流式细胞仪鉴定为二倍体,进一步利用微卫星分析表明雌核发育后代的等位基因完全来自于母本没有父本基因参与。对子代的性比和生长进行了比较,结果表明条石鲷雌核发育后代均为雌性,15月龄后雌核发育后代比普通条石鲷具有更快的生长速度。研究结果为条石鲷单性苗种的培育及其性别决定机制的深入研究提供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条石鲷(Oplegnathus fasciatus) 雌核发育 冷休克 微卫星 复性染色体
下载PDF
黄姑鱼肠道上皮细胞体外分离培养及鉴定 被引量:2
3
作者 王立改 曾延清 +4 位作者 汪波 谭朋 陈睿毅 竺奇慧 徐冬冬 《动物营养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2期1296-1304,共9页
本研究旨在建立黄姑鱼(Nibea albiflora)肠道上皮细胞的体外分离培养及鉴定方法,为海水鱼类肠道功能及其发病机制相关研究提供细胞模型。以黄姑鱼肠道组织为研究对象,采用胰蛋白酶(0.25%)、胶原蛋白酶(1 mg/mL)和透明质酸酶(0.16 mg/mL... 本研究旨在建立黄姑鱼(Nibea albiflora)肠道上皮细胞的体外分离培养及鉴定方法,为海水鱼类肠道功能及其发病机制相关研究提供细胞模型。以黄姑鱼肠道组织为研究对象,采用胰蛋白酶(0.25%)、胶原蛋白酶(1 mg/mL)和透明质酸酶(0.16 mg/mL)联合消化法对肠道组织进行不同时间(0、20、40、60和80 min)的消化,并对消化后的肠道细胞及残留肠道组织分别进行台盼蓝和苏木精-伊红(HE)染色,再通过显微镜观察确定终止细胞消化的最佳时间。在此基础上,对肠道上皮细胞进行原代培养并传代。在传代培养过程中,通过分析细胞形态、细胞生长曲线和肠道上皮细胞标志性蛋白表达等对培养细胞进行鉴定。结果表明:黄姑鱼肠道组织在消化40 min时便可以得到较多的肠道上皮细胞,在消化60 min时可以得到更多的细胞团,至80 min时肠道上皮细胞基本从基膜上全部消化下来,因此,本研究建议在40~60 min终止细胞消化为宜。所培养的传代肠道细胞呈"铺路石"形态,生长曲线呈明显的"S"形,经角蛋白-18(CK-18)免疫荧光染色呈阳性。进一步的实时荧光定量PCR分析表明上皮细胞标志性蛋白封闭蛋白(Claudin)、闭合蛋白(Occludin)、闭锁小带蛋白-1(ZO-1)、碱性磷酸酶(AKP)和上皮型钙黏蛋白(E-cadherin)在培养的传代细胞中均有表达。综合上述结果表明,本研究所分离培养的细胞即为黄姑鱼肠道上皮细胞。综上所述,本研究成功建立了黄姑鱼肠道上皮细胞的体外分离培养及鉴定方法,为海水鱼类肠道功能及其相关机制研究提供了技术支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黄姑鱼 肠道上皮细胞 细胞培养 生长曲线
下载PDF
利用排水称重法测定、分析不同海区牡蛎的贝壳密度 被引量:1
4
作者 竺奇慧 张瑞 +3 位作者 纪鹏 许飞 李莉 张国范 《海洋与湖沼》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6期1264-1271,共8页
不规则物体体积测量的传统方法有排液法、称重法和排气法等,不仅操作繁琐,而且准确度及精确度低。本文首次提出了排水称重法,利用该方法能够更加简单、快速、准确地测量出物体的体积和质量。用此法对不同海区26个采样点的1100个牡蛎贝... 不规则物体体积测量的传统方法有排液法、称重法和排气法等,不仅操作繁琐,而且准确度及精确度低。本文首次提出了排水称重法,利用该方法能够更加简单、快速、准确地测量出物体的体积和质量。用此法对不同海区26个采样点的1100个牡蛎贝壳密度进行了测定分析,结果表明:大部分牡蛎的左壳密度显著小于右壳密度(P<0.05);对于不同海区间的牡蛎,贝壳密度存在极显著的差异(P<0.001);分布海区相近的牡蛎间,壳的密度也趋于相近;受环境压力相对较大的潮间带上部的牡蛎,贝壳密度也相对较大。本研究为剖析牡蛎贝壳形成机制以及温度、盐度和海洋酸化等环境因素对牡蛎贝壳形成的影响等研究提供了实验数据和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排水称重法 贝壳体积 贝壳密度 牡蛎
下载PDF
投喂配合饲料和冰鲜杂鱼对黄姑鱼生长性能、饲料利用、生长相关基因表达和养殖水质的影响 被引量:3
5
作者 曾延清 王立改 +3 位作者 徐冬冬 谭朋 陈睿毅 竺奇慧 《浙江海洋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2022年第4期299-307,314,共10页
使用本实验室所开发的黄姑鱼专用配合饲料和冰鲜杂鱼进行为期66 d的黄姑鱼养殖试验,旨在研究配合饲料与冰鲜杂鱼对黄姑鱼生长性能、饲料利用、生长相关基因表达和养殖水质的影响。将初始体重为74.82±1.62 g的6000尾健康黄姑鱼随机... 使用本实验室所开发的黄姑鱼专用配合饲料和冰鲜杂鱼进行为期66 d的黄姑鱼养殖试验,旨在研究配合饲料与冰鲜杂鱼对黄姑鱼生长性能、饲料利用、生长相关基因表达和养殖水质的影响。将初始体重为74.82±1.62 g的6000尾健康黄姑鱼随机分为2组,每组3个重复,分别全程投喂配合饲料和冰鲜杂鱼。结果显示:终末均重,特定生长率,存活率在2组之间没有显著差异(P>0.05),配合饲料组饲料系数显著低于冰鲜杂鱼组(P<0.05)。冰鲜杂鱼组黄姑鱼肌肉水分含量显著高于配合饲料组(P<0.05),但全鱼水分在2组间无显著差异(P>0.05)。配合饲料组黄姑鱼全鱼和肌肉中粗蛋白含量均显著高于冰鲜杂鱼组(P<0.05)。然而,配合饲料组黄姑鱼肌肉各氨基酸含量与冰鲜杂鱼组无显著差异(P>0.05);配合饲料组黄姑鱼全鱼粗脂肪显著低于冰鲜杂鱼组黄姑鱼(P<0.05),而配合饲料组黄姑鱼肌肉粗脂肪含量显著高于冰鲜杂鱼组黄姑鱼(P<0.05);配合饲料组黄姑鱼肌肉和肝脏中IGF-1表达量显著高于冰鲜杂鱼组(P<0.05),而配合饲料组黄姑鱼肌肉和肝脏中IGF-1R表达量显著低于冰鲜杂鱼组(P<0.05)。2组黄姑鱼养殖水质相比,配合饲料组硝酸盐和亚硝酸盐均显著低于冰鲜杂鱼组(P<0.05)。综上所述,配合饲料组的黄姑鱼在生长性能上与冰鲜杂鱼组黄姑鱼无差异,但该组饲料系数较低,对养殖水质的影响显著低于冰鲜杂鱼组。因此,黄姑鱼专用配合饲料在其养殖方面有很大的优势,但若要完全取代冰鲜杂鱼,其配方还需要进一步的优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黄姑鱼 饲料利用 生长性能 基因表达 养殖水质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