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7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2型糖尿病合并缺血性脑卒中患病的危险性因素及预防措施研究 被引量:17
1
作者 符启锐 李红梅 刘俊伟 《四川医学》 CAS 2019年第9期900-903,共4页
目的探讨2型糖尿病合并缺血性脑卒中患病的危险性因素,为预防措施制定提供依据。方法选取2017年1月至2018年6月在我院治疗的2型糖尿病合并缺血性脑卒中患者112例(观察组),同时选取单纯2型糖尿病患者330例作为对照组,比较两组间临床资料... 目的探讨2型糖尿病合并缺血性脑卒中患病的危险性因素,为预防措施制定提供依据。方法选取2017年1月至2018年6月在我院治疗的2型糖尿病合并缺血性脑卒中患者112例(观察组),同时选取单纯2型糖尿病患者330例作为对照组,比较两组间临床资料差异。结果观察组年龄、收缩压、舒张压以及糖尿病病程分别为(60. 61±4. 46)岁、(155. 41±20. 24) mm Hg、(104. 12±16. 87) mm Hg和(8. 21±1. 12)年,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 05);观察组总胆固醇(TC)、甘油三酯(TG)、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载脂蛋白b(Apob)、尿微量蛋白/肌酐分别为(5. 61±1. 41) mmol/L、(2. 20±1. 01) mmol/L、(2. 90±0. 58) mmol/L、(2. 42±0. 98) g/L和(189. 28±67. 28) mg/g,明显高于对照组,而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和载脂蛋白a(Apoa)分别为(1. 11±0. 31) mmol/L和(1. 20±0. 71) g/L,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 05)。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年龄、收缩压、糖尿病病程及TC是2型糖尿病合并缺血性脑卒中的危险因素(OR=1. 426、1. 932、1. 508和1. 594),而HDL-C是2型糖尿病合并缺血性脑卒中的保护因素(OR=0. 656)。结论 2型糖尿病合并缺血性脑卒中发生的影响因素包括了患者年龄、收缩压、糖尿病病程、TC及HDL-C,应根据相关危险因素采取针对性措施加以预防。 展开更多
关键词 2型糖尿病 缺血性脑卒中 危险因素
下载PDF
2型糖尿病患者晚睡前血糖控制目标的探索 被引量:1
2
作者 符启锐 王新民 《中国实用医药》 2011年第35期50-51,共2页
目的介绍2型糖尿病血糖控制的现状以及晚睡前血糖控制的目的意义。方法采用了文献综述的方式对针对2型糖尿病血糖控制进行分析。结果为晚睡前血糖控制目标的研究提供思路。结论可以得到合理的晚睡前血糖控制目标,为精细化、个体化治疗... 目的介绍2型糖尿病血糖控制的现状以及晚睡前血糖控制的目的意义。方法采用了文献综述的方式对针对2型糖尿病血糖控制进行分析。结果为晚睡前血糖控制目标的研究提供思路。结论可以得到合理的晚睡前血糖控制目标,为精细化、个体化治疗方案的制定,提供临床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2型糖尿病 晚睡前血糖控制 治疗方案 餐后血糖 低血糖事件
下载PDF
沙格列汀联合阿卡波糖治疗初诊老年2型糖尿病的临床疗效分析 被引量:5
3
作者 李红梅 金文胜 +1 位作者 符启锐 郭燕燕 《现代诊断与治疗》 CAS 2018年第1期52-54,共3页
目的探讨分析沙格列汀联合阿卡波糖治疗初诊老年2型糖尿病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我院2015年1月~2016年8月收治的老年2型糖尿病患70例,根据用药不同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35例。对照组患者给予二甲双胍联合阿卡波糖治疗,观察组患者给予沙... 目的探讨分析沙格列汀联合阿卡波糖治疗初诊老年2型糖尿病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我院2015年1月~2016年8月收治的老年2型糖尿病患70例,根据用药不同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35例。对照组患者给予二甲双胍联合阿卡波糖治疗,观察组患者给予沙格列汀联合阿卡波糖治疗。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前后空腹血糖(FPG)、餐后2小时血糖(PBG)、空腹胰岛素(Fins)以及稳态模型胰岛素抵抗指数(HOMA-IR)的变化。结果治疗前,两组FPG、PBG水平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FPG、PBG水平较治疗前均明显的下降,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治疗后FPG、PBG水平之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治疗前Fins、HOMA-IR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Fins均明显的升高,HOMA-IR均明显的降低;与对照组治疗后比较,观察组治疗后Fins、HOMA-IR改善情况明显优越,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沙格列汀联合阿卡波糖治疗初诊老年2型糖尿病患者,可以有效的控制患者的血糖水平,减轻胰岛素抵抗情况,具有较高临床应用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沙格列汀 阿卡波糖 老年 2型糖尿病
下载PDF
银离子敷料结合负压引流技术在糖尿病足溃疡中的应用及疗效观察 被引量:7
4
作者 李红梅 金文胜 +1 位作者 符启锐 郭燕燕 《岭南现代临床外科》 2017年第4期477-480,共4页
目的分析银离子敷料结合负压引流技术在糖尿病足溃疡中应用的安全性及疗效。方法选择2014年12月~2016年12月期间于我院进行的患者共110例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化原则将其分为观察组(55例)和对照组(55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清创术+凡士林纱布... 目的分析银离子敷料结合负压引流技术在糖尿病足溃疡中应用的安全性及疗效。方法选择2014年12月~2016年12月期间于我院进行的患者共110例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化原则将其分为观察组(55例)和对照组(55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清创术+凡士林纱布,观察组采用银离子敷料+负压引流技术,比较两组患者创面愈合情况、换药次数、住院时间、术后VAS疼痛评分及治疗效果。结果观察组新鲜肉芽组织出现时间、创面愈合时间、换药次数及住院时间明显少于对照组[(6.74±1.86 vs 10.55±1.73)d、(33.04±5.82 vs 42.29±4.77)d、(8.87±2.85vs 20.29±3.06)次、(15.38±5.51 vs 22.08±4.85)d],而创面缩小百分比明显高于对照组[(48.83±7.37 vs 34.49±6.94)%],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对照组患者治疗后VAS疼痛评分明显低于治疗前[(2.71±1.39 vs 5.44±1.58)分、(4.13±1.44 vs 5.51±1.49)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观察组的VAS疼痛评分明显低于对照组[(2.71±1.39 vs 4.13±1.44)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治疗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90.91%vs 66.4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银离子敷料结合负压引流技术可有效治愈糖尿病足溃疡,促进患者的康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银离子敷料 负压引流技术 糖尿病足 溃疡
下载PDF
1型糖尿病睡眠质量和血糖变异性的相关性研究 被引量:1
5
作者 彭莎 符启锐 +1 位作者 朱常青 李红梅 《中国现代药物应用》 2021年第12期88-90,共3页
目的探讨1型糖尿病睡眠质量和血糖变异性的相关性。方法 102例1型糖尿病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所有患者入院后均完成有关检查,根据糖耐量情况分为糖调节受损(IGR)组(33例)和正常糖耐量(NGT)组(69例)。比较两组患者的睡眠质量,测定两组24 h... 目的探讨1型糖尿病睡眠质量和血糖变异性的相关性。方法 102例1型糖尿病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所有患者入院后均完成有关检查,根据糖耐量情况分为糖调节受损(IGR)组(33例)和正常糖耐量(NGT)组(69例)。比较两组患者的睡眠质量,测定两组24 h血糖波动均值(GM)及血糖波动系数(GV),评估患者的血糖变异性,分析1型糖尿病睡眠质量与血糖变异性的关系。结果 IGR组主观睡眠质量评分(2.12±0.59)分、睡眠持续性评分(1.86±0.43)分、睡眠潜伏期评分(1.53±0.29)分、习惯性睡眠效率评分(1.48±0.31)分、白天功能紊乱评分(1.95±0.15)分、使用睡眠药物评分(1.56±0.18)分、睡眠紊乱评分(1.61±0.17)分、GM(13.29±3.23)mmol/L, GV(4.34±0.71)均高于NGT组的(0.78±0.12)分、(0.89±0.16)分、(0.75±0.11)分、(0.64±0.09)分、(0.91±0.13)分、(0.32±0.06)分、(0.49±0.08)分、(7.03±0.79)mmol/L、(1.21±0.14),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1型糖尿病患者睡眠质量与GM呈正相关性(P<0.05),与GV无相关性(P>0.05)。结论 1型糖尿病患者常伴有睡眠质量异常及血糖变异性,睡眠质量与GM呈正相关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1型糖尿病 睡眠质量 血糖变异性 相关性
下载PDF
伴促甲状腺激素瘤的多发性内分泌腺瘤病1型一例报道及文献复习 被引量:1
6
作者 尹卓娜 金文胜 +6 位作者 张晓宇 李红梅 刘海明 符启锐 张松 李向东 朱贤胜 《中华内分泌代谢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1期43-50,共8页
目的通过研究1例伴有促甲状腺激素瘤的多发性内分泌腺瘤病1型(MEN1)患者的临床诊治过程及结局以提高对本病的认识。方法分析1例伴有促甲状腺激素瘤的MEN1患者诊治过程中的临床表现、生化和激素、影像学、手术及术后病理结果。使用二代... 目的通过研究1例伴有促甲状腺激素瘤的多发性内分泌腺瘤病1型(MEN1)患者的临床诊治过程及结局以提高对本病的认识。方法分析1例伴有促甲状腺激素瘤的MEN1患者诊治过程中的临床表现、生化和激素、影像学、手术及术后病理结果。使用二代测序再以Sanger法验证分析MEN1及其他基因,并以PolyPhen2和PROVEAN在线检测其产物危害性。结果1例19岁的男性患者因高代谢症状和甲状腺激素(THs)升高诊断甲亢,TSH 2.78 mIU/L,TSH受体抗体(TRAb)阴性。并发现高血钙和低血磷、血浆甲状旁腺激素(PTH)升高以及右下甲状旁腺99mTc显影阳性,诊断甲状旁腺腺瘤,手术治疗后上述指标恢复正常。抗甲状腺药物治疗1年症状和激素无明显改变,MRI显示右下垂体大腺瘤,考虑TSH瘤;经鼻蝶入路切除肿瘤后1个月复查TSH和TH恢复正常,免疫组化TSH阳性。CT和MRI发现胰腺体尾部占位,无相关症状。基因分析发现MEN1杂合突变:c.415C>T,p.His139Tyr(H139Y),蛋白质预测为有害。文献复习目前仅有5例报道。结论MEN1中的TSH瘤少见,既需要在甲状腺功能亢进中鉴别出TSH瘤,同时要考虑TSH瘤合并于MEN1,以减少误诊误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促甲状腺激素瘤 多发性内分泌腺瘤1型 甲状腺功能亢进 甲状旁腺功能亢进 MEN1基因 无症状胰腺神经内分泌肿瘤
原文传递
合并少见组分的复杂多发性内分泌腺瘤1型一例报道
7
作者 尹卓娜 金文胜 +5 位作者 董家辉 张红兵 李红梅 符启锐 张松 孙杰 《中华内分泌代谢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4期342-347,共6页
多发性内分泌腺瘤1型(MEN1)为常染色体显性遗传疾病(OMIM:131100),系由抑癌基因MEN1突变引起核蛋白menin功能异常导致多个内分泌或神经内分泌肿瘤(NET)的联合发生,可累及非内分泌组织。MEN1突变致病遵循"二次打击"原理,肿瘤... 多发性内分泌腺瘤1型(MEN1)为常染色体显性遗传疾病(OMIM:131100),系由抑癌基因MEN1突变引起核蛋白menin功能异常导致多个内分泌或神经内分泌肿瘤(NET)的联合发生,可累及非内分泌组织。MEN1突变致病遵循"二次打击"原理,肿瘤发生可以是在胚系突变(杂合性丢失)基础上出现体细胞突变,也可以是先后2次体细胞突变所致(约占10%)。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神经内分泌肿瘤 杂合性丢失 二次打击 体细胞突变 功能异常 抑癌基因 MEN1 胚系突变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