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7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舒适护理改善小儿急性哮喘预后的分析研究 被引量:19
1
作者 黄玲 王仁媛 符增珍 《实用临床医药杂志》 CAS 2017年第6期208-211,共4页
哮喘属于一种常见的呼吸系统慢性疾病,其致病机制复杂,T淋巴细胞及肥大细胞均参与其中,不易根治。研究显示,哮喘易转归急性期,具有发病突然、病情进展迅速等特点,可致患儿气道高敏反应,诱发呼吸窘迫、气喘及气促等症状,严重者甚至出现... 哮喘属于一种常见的呼吸系统慢性疾病,其致病机制复杂,T淋巴细胞及肥大细胞均参与其中,不易根治。研究显示,哮喘易转归急性期,具有发病突然、病情进展迅速等特点,可致患儿气道高敏反应,诱发呼吸窘迫、气喘及气促等症状,严重者甚至出现呼吸衰竭或猝死,且病情反复发作、治疗周期较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舒适护理 小儿急性哮喘 临床价值
下载PDF
老年慢性病管理中发展社区院前急救的必要性 被引量:6
2
作者 王鑫 郑永先 符增珍 《国际老年医学杂志》 2017年第4期181-183,共3页
社区院前急救是急救医疗体系的首要之处,也是我国急救医疗中最为薄弱的环节。在分级诊疗卫生政策推动下,老年人是社区健康管理的重点人群,社区又是老年慢性病管理和医疗服务的重点区域,更是老年慢性病急性发作抢救的最前线。因此社... 社区院前急救是急救医疗体系的首要之处,也是我国急救医疗中最为薄弱的环节。在分级诊疗卫生政策推动下,老年人是社区健康管理的重点人群,社区又是老年慢性病管理和医疗服务的重点区域,更是老年慢性病急性发作抢救的最前线。因此社区院前急救的成功率不仅取决于社区全科医师急救水平,还与社区民众的急救意识和急救能力密切相关,均亟待提高。急救事业发展的目的是提高全民急救知识的普及率和提高急救成功率,所以针对社区慢性病管理的需求,对社区医疗进行急救知识与技能的精准普及非常重要。本文以更好的建设分级诊疗老年慢性病健康管理医疗服务网络,使得社区院前急救措施有效挽救老年患者生命、减轻伤残。详述了如何利用社区医疗人力和急救设备资源作为院前急救的核心力量,加强院前培训力度和专业化,持续提高社区医生的慢性病管理能力。同时对社区居民进行多样化急救病种科普和急救技能培训,使医患共建来完善社区院前急救技术培训的广度与适宜度,促进社区老年人慢性病管理中院前急救的有效性和精准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慢性病 分级诊疗 急救 管理
原文传递
新生儿重症监护病房多重耐药菌感染的危险因素及防控措施 被引量:27
3
作者 许莉 王仁媛 +2 位作者 陈贝贝 谢曼芳 符增珍 《中华全科医学》 2018年第8期1314-1317,共4页
目的探讨新生儿重症监护病房(NICU)多重耐药菌(MDRO)感染的危险因素,为临床制定预防控制措施提供科学依据。方法选取2012年1月—2016年12月海南省妇幼保健院NICU收治的326例感染患儿,根据其药敏试验结果分为MDRO感染组(102例)和非MDRO... 目的探讨新生儿重症监护病房(NICU)多重耐药菌(MDRO)感染的危险因素,为临床制定预防控制措施提供科学依据。方法选取2012年1月—2016年12月海南省妇幼保健院NICU收治的326例感染患儿,根据其药敏试验结果分为MDRO感染组(102例)和非MDRO感染组(224例),分析多重耐药菌的检出情况。应用单因素及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NICU多重耐药菌感染的危险因素。结果 NICU多重耐药菌感染数量呈逐年上升趋势。102例MDRO感染患儿检出MDRO菌株156株,MDRO检出数量居前3位的是MDR/PDR-PA 60株(38.46%),MRSA 45株(28.85%),CR-AB 37株(23.72%)。MDRO感染部位主要以呼吸道感染及血流感染为主。单因素及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出生体质量(OR=2.581,P=0.026)、昏迷(OR=3.846,P=0.038)、有创机械通气(OR=4.317,P<0.001)、使用抗菌药物种类(OR=5.218,P<0.001)及使用抗菌药物时间(OR=2.615,P=0.032)是NICU多重耐药菌感染的独立危险因素。结论 NICU患儿多重耐药菌感染的危险因素较多,应尽早采取防控措施,以降低多重耐药菌感染发生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生儿重症监护病房 多重耐药菌 危险因素 防控措施
下载PDF
三种消毒方式对新生儿重症监护病房消毒效果的观察 被引量:13
4
作者 许莉 王仁媛 +2 位作者 陈贝贝 谢曼芳 符增珍 《中国消毒学杂志》 CAS 2018年第12期955-956,共2页
目的探讨紫外线灯、三氧消毒机、多功能空气消毒机对新生儿重症监护病房(NICU)消毒的效果。方法应用3种消毒方式分别对NICU进行消毒,采用自然沉降法分别对消毒前、消毒后及工作后1h.2h、3h、5h进行空气采样,比较3种方法的消毒效果及不... 目的探讨紫外线灯、三氧消毒机、多功能空气消毒机对新生儿重症监护病房(NICU)消毒的效果。方法应用3种消毒方式分别对NICU进行消毒,采用自然沉降法分别对消毒前、消毒后及工作后1h.2h、3h、5h进行空气采样,比较3种方法的消毒效果及不同物体表面细菌监测结果。结果3种方法对NICU中空气、物体表面、工作服、消毒物品的消毒合格率均达到要求,静态下消毒后平均菌落数无统计学差异;工作状态下2h、3h、5h后多功能空气消毒机消毒的空气平均菌落数明显低于紫外线灯和三氧消毒机。结论多功能空气消毒机能有效改善NICU的空气质量,效果优于紫外线灯和三氧消毒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紫外线灯 三氧消毒机 多功能空气消毒机 新生儿重症监护病房 消毒效果
原文传递
新生儿医院感染的危险因素及集束化护理干预效果 被引量:13
5
作者 许莉 王仁媛 +2 位作者 陈贝贝 谢曼芳 符增珍 《中华全科医学》 2018年第9期1579-1582,共4页
目的探讨新生儿医院感染的危险因素及集束化护理干预效果,为临床治疗提供参考依据。方法选取海南省妇幼保健院收治的826例新生儿,根据其是否发生医院感染分为医院感染组(52例)和非医院感染组(774例),应用单因素及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 目的探讨新生儿医院感染的危险因素及集束化护理干预效果,为临床治疗提供参考依据。方法选取海南省妇幼保健院收治的826例新生儿,根据其是否发生医院感染分为医院感染组(52例)和非医院感染组(774例),应用单因素及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新生儿医院感染的危险因素。将52例医院感染患儿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26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观察组在常规护理基础上采取集束化护理,比较2组的干预效果。结果 826例新生儿发生医院感染52例,感染率为6.30%,其主要感染部位为呼吸道占53.85%。52例医院感染患儿共分离出病原菌58株,以革兰阴性菌(65.52%)和革兰阳性菌(31.03%)为主。单因素及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出生体质量(OR=2.704,P=0.021)、侵入性操作(OR=5.206,P<0.001)、Apgar评分(OR=1.947,P=0.036)及抗菌药物使用时间(OR=3.126,P<0.001)是新生儿医院感染的独立危险因素。观察组的住院时间、住院费用、机械通气时间、白细胞计数、呼吸机使用率及并发症发生率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治疗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新生儿感染病原菌较广,医院感染的危险因素较多,集束化护理干预能提高患儿的治疗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生儿 医院感染 危险因素 干预效果
下载PDF
基于知识宣教的心理干预对脑损伤患儿父母焦虑及抑郁情绪的影响 被引量:3
6
作者 符增珍 陈贝贝 +1 位作者 王灵 冯键青 《国际精神病学杂志》 2017年第3期532-535,共4页
目的探讨基于知识宣教的心理干预对脑损伤患儿父母焦虑及抑郁情绪的影响。方法选取2013年9月至2016年9月期间我院确诊治疗的脑损伤患儿父母100例,依据随机数表法随机分为心理组和常规组,每组50例,常规组父母给予常规指导干预,心理组父... 目的探讨基于知识宣教的心理干预对脑损伤患儿父母焦虑及抑郁情绪的影响。方法选取2013年9月至2016年9月期间我院确诊治疗的脑损伤患儿父母100例,依据随机数表法随机分为心理组和常规组,每组50例,常规组父母给予常规指导干预,心理组父母在此基础上给予基于知识宣教的心理干预,采用焦虑自评量表(SAS)和抑郁自评量表(SDS)评估焦虑及抑郁情绪,采用本院自制《脑损伤患儿护理知识问卷》评估护理知识掌握程度,统计分析所有患儿父母护理知识掌握程度和干预前、干预后1、4、7d的焦虑及抑郁情绪情况。结果心理组父母干预后1、4、7d的SAS得分明显低于常规组,有统计学差异(P<0.05);心理组父母干预后1、4、7d的SDS得分明显低于常规组,有统计学差异(P<0.05);心理组父母护理知识掌握率明显高于常规组,有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基于知识宣教的心理干预可有效改善脑损伤患儿父母焦虑及抑郁情绪,及可有效提高其护理知识掌握程度,有利于患儿治疗的顺利进行,值得临床作进一步推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知识宣教 心理干预 父母 焦虑 抑郁
原文传递
调脊通督手法与常规推拿分别联合饮食指导干预在慢性腹泻脾肾阳虚证中的应用观察 被引量:4
7
作者 符增珍 《四川中医》 2020年第10期196-198,共3页
目的:探究调脊通督手法与常规推拿分别联合饮食指导干预在慢性腹泻脾肾阳虚证患儿中的护理效果。方法:选取2017年5月~2019年5月于我院收治的82例慢性腹泻脾肾阳虚证患儿为受试对象,使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研究组,两组患儿各41例... 目的:探究调脊通督手法与常规推拿分别联合饮食指导干预在慢性腹泻脾肾阳虚证患儿中的护理效果。方法:选取2017年5月~2019年5月于我院收治的82例慢性腹泻脾肾阳虚证患儿为受试对象,使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研究组,两组患儿各41例。研究组患儿予以调脊通督手法联合饮食指导干预,对照组患儿予以常规推拿联合饮食指导干预。比较两组患儿干预前及干预7d后干预效果、体征恢复时间(大便恢复时间、呕吐恢复时间、腹胀恢复时间)、粪便情况(粪便PH值、镜检脂肪滴个数)、消化能力(尿D-木糖吸收排泄率)差异。结果:干预7d后,研究组患儿干预效果优于同期对照组(P均<0.05);干预后,研究组患儿大便恢复时间、呕吐恢复时间、腹胀恢复时间低于对照组(P均<0.05);干预7d后,研究组、对照组患儿粪便PH值均较干预前上升,且研究组高于同期对照组(P<0.05);镜检脂肪滴个数均较干预前下降,且研究组低于同期对照组(P<0.05);干预7d后,研究组、对照组患儿尿D-木糖吸收排泄率均较干预前上升,且研究组高于同期对照组(P<0.05)。结论:调脊通督手法联合饮食指导有助于慢性腹泻患儿体征恢复,可促进患儿粪便情况恢复正常,改善患儿消化功能,且疗效显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调脊通督 推拿 饮食指导 慢性腹泻 脾肾阳虚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