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77篇文章
< 1 2 4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影像检查规范化及管理体系建设与实施
1
作者 周建国 符大勇 王珩 《中国卫生标准管理》 2024年第3期66-69,共4页
基于“健康中国”战略的正式实施,为响应我国“十四五”时期党中央以及国务院对于人民群众医疗高质量发展的要求,通过优化医疗资源的利用效率,降低就医负担,并保障医疗质量以及安全;其内容包括影像检查规范化。本研究基于文献查阅以及... 基于“健康中国”战略的正式实施,为响应我国“十四五”时期党中央以及国务院对于人民群众医疗高质量发展的要求,通过优化医疗资源的利用效率,降低就医负担,并保障医疗质量以及安全;其内容包括影像检查规范化。本研究基于文献查阅以及江苏省影像规范化执行现状提出建设性意见和建议;影像检查规范化需要行政部门和医疗机构的体系支撑,同时还要有行业以及设备厂家的技术保障;行政主管部门制定和定期更新符合我国国情的影像指南以及具体实施细则,加强影像平台数据库建设,建立影像检查管理与评估体系,加大影像质控覆盖范围。医疗机构基于影像检查指南以及相关制度,强化培训并严格落实考核制度,执行影像检查和报告的智能质控和评价系统;开设独立的影像门诊或多科室联合门诊,提高临床诊疗的科学性和精准性。医务人员加强学习和执行相关检查指南以及实施细则,基于多学科诊疗平台提高规范化影像检查水平,积极开展影像新技术的研发和应用,提高影像检查的高效性和诊断的精准性。通过制定统一的符合我国国情和时代的影像指南以及影像工作实施细则,执行具体规范措施和方案,大力推进影像检查规范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影像检查 影像技术 影像诊断 质量控制 管理体系 规范化
下载PDF
磁敏感加权血管成像在急性缺血性脑卒中缺血半暗带评估中的应用
2
作者 周建国 符大勇 +2 位作者 孙振虎 马先军 张芸芸 《国际医药卫生导报》 2024年第3期386-389,共4页
目的分析磁敏感加权血管成像(SWAN)在急性缺血性脑卒中缺血半暗带部位及范围评估中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回顾性收集2019年1月至2022年12月在南京中医药大学连云港附属医院行磁共振检查急性期缺血性脑卒中患者25例,男15例,女10例,年龄(55... 目的分析磁敏感加权血管成像(SWAN)在急性缺血性脑卒中缺血半暗带部位及范围评估中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回顾性收集2019年1月至2022年12月在南京中医药大学连云港附属医院行磁共振检查急性期缺血性脑卒中患者25例,男15例,女10例,年龄(55.7±14.4)岁。均行弥散加权成像(DWI)、T2加权液体衰减反转恢复序列(T2 Flair)、SWAN及三维动脉自旋标记(3D ASL)序列检查,将DWI显示高信号区、表观弥散系数(ADC)显示低信号区判定为梗死核心区,分析SWAN序列提示突出血管征(PVS)阳性区域、3D ASL序列提示脑血流量(CBF)低灌注区域分别与梗死核心区间的不匹配范围差异,采用独立样本t检验。结果SWAN-DWI不匹配区的范围为(2289.42±721.47)mm^(2)、3D ASL-DWI不匹配区范围为(2331.59±730.71)mm^(2),两者差异无统计学意义(t=0.205,P=0.838)。结论利用磁共振SWAN序列提示的PVS可用于评估急性缺血性脑卒中缺血半暗带部位及范围,为临床治疗方案选择提供影像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急性缺血性脑卒中 缺血半暗带 磁敏感加权血管成像 突出血管征 脑血流量
下载PDF
磁敏感成像技术在急性期、超急性期缺血性脑卒中方面的临床应用 被引量:1
3
作者 周建国 符大勇 +1 位作者 孟云 徐敏 《国际医药卫生导报》 2023年第7期909-912,共4页
磁敏感成像技术以静息态的血氧水平依赖作为成像基础,利用各组织之间的不同磁化率来进行成像,其对氧血红蛋白、正铁血红蛋白以及含铁血黄素等顺磁性物质的显示具有高度敏感性。近年来,磁敏感成像技术在中枢神经系统影像诊断方面的临床... 磁敏感成像技术以静息态的血氧水平依赖作为成像基础,利用各组织之间的不同磁化率来进行成像,其对氧血红蛋白、正铁血红蛋白以及含铁血黄素等顺磁性物质的显示具有高度敏感性。近年来,磁敏感成像技术在中枢神经系统影像诊断方面的临床应用范围逐渐扩大,包括脑创伤、脑卒中、脑淀粉样血管病、静脉异常、多发性硬化以及脑肿瘤等疾病的影像学诊断,尤其在缺血性脑卒中病理生理学机制研究及临床应用方面受到广泛关注。磁敏感成像技术在急性期、超急性期缺血性脑卒中临床诊断、治疗及预后评估方面的应用效果显著,本文对此进行综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急性缺血性脑卒中 T2*加权血管成像 缺血半暗带 出血转化
下载PDF
无创性影像技术在缺血性脑卒中血脑屏障通透性评估方面的应用进展 被引量:1
4
作者 周建国 符大勇 王蕴丹 《国际医药卫生导报》 2023年第13期1786-1789,共4页
血脑屏障是中枢神经系统调节分子和细胞进出的主要结构,血脑屏障能够保护脑组织免受毒素的侵害,促进物质运输,并维持离子平衡。缺血性脑卒中(IS)具有高发病率、高复发率以及高致死致残率等特点,基于梗死核心区域内血脑屏障结构以及功能... 血脑屏障是中枢神经系统调节分子和细胞进出的主要结构,血脑屏障能够保护脑组织免受毒素的侵害,促进物质运输,并维持离子平衡。缺血性脑卒中(IS)具有高发病率、高复发率以及高致死致残率等特点,基于梗死核心区域内血脑屏障结构以及功能受到破坏、通透性增高的特点,无创性评估血脑屏障结构功能的影像学检查方法包括动态对比增强磁共振成像(DCE-MRI)、CT灌注成像(CTP)、动脉自旋标记(ASL)成像等,ASL技术具有无创、安全、便捷等特点,受到临床广泛关注。本文就无创性影像检查技术,特别是ASL技术在缺血性脑血管病血脑屏障评估中的临床应用进展进行综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血脑屏障 缺血性脑卒中 动脉自旋标记 出血性转化 进展
下载PDF
多模态磁共振成像技术在血管性认知损害评估中的应用价值
5
作者 周建国 符大勇 +2 位作者 卢明聪 孟云 刘晓丽 《中国现代医生》 2023年第28期134-136,共3页
血管性认知损害(vascular cognitive impairment,VCI)是由脑血管病危险因素或脑血管病引发的认知损伤,严重者表现为痴呆。VCI的影像学检查方法主要包括结构磁共振成像、弥散张量成像、静息态功能磁共振成像、磁共振波谱法等技术,可从形... 血管性认知损害(vascular cognitive impairment,VCI)是由脑血管病危险因素或脑血管病引发的认知损伤,严重者表现为痴呆。VCI的影像学检查方法主要包括结构磁共振成像、弥散张量成像、静息态功能磁共振成像、磁共振波谱法等技术,可从形态学、蛋白质结构及脑卒中部位等方面评估脑的微观结构变化与VCI之间的相关性。本文对多模态磁共振成像技术在VCI评估中的应用研究进展进行综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血管性认知损害 弥散张量成像 静息态功能磁共振成像 磁共振波谱法
下载PDF
定量脑电图在脑血管病方面的临床应用进展
6
作者 周建国 符大勇 +2 位作者 卢明聪 孟云 马先军 《国际医药卫生导报》 2023年第1期1-4,共4页
定量脑电图(quantitative electroencephalogram,QEEG)利用计算机对脑电活动进行时域、频域计算以及显示,具有无创性、实时性等优点,能够显示细微的脑电变化,并规避了传统脑电图易受主观因素影响的不足。脑血管疾病患者由于神经网络受... 定量脑电图(quantitative electroencephalogram,QEEG)利用计算机对脑电活动进行时域、频域计算以及显示,具有无创性、实时性等优点,能够显示细微的脑电变化,并规避了传统脑电图易受主观因素影响的不足。脑血管疾病患者由于神经网络受损所引发的神经电生理传导改变,可通过记录皮层脑电图并总结规律性,并给予定量处理。目前,QEEG在缺血性脑血管病、脑出血、卒中后抑郁以及认知功能障碍的诊断以及疗效评估中具有一定的临床应用优势,本文进行综述,汇报如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脑血管病 缺血性脑卒中 认知功能障碍 定量脑电图
下载PDF
3D-ASL联合3D-TOF MRA评估单侧颈内动脉闭塞后脑灌注状态的应用研究
7
作者 周建国 符大勇 +1 位作者 卢明聪 孟云 《国际医药卫生导报》 2023年第5期619-622,共4页
目的分析磁共振三维动脉自旋标记(3D ASL)联合三维时间飞跃法磁共振血管成像(3D-TOF MRA)技术在评估单侧颈内动脉(ICA)慢性闭塞后脑灌注状态的应用价值。方法回顾性研究2018年1月至2022年3月南京中医药大学连云港附属医院脑病科收治的单... 目的分析磁共振三维动脉自旋标记(3D ASL)联合三维时间飞跃法磁共振血管成像(3D-TOF MRA)技术在评估单侧颈内动脉(ICA)慢性闭塞后脑灌注状态的应用价值。方法回顾性研究2018年1月至2022年3月南京中医药大学连云港附属医院脑病科收治的单侧ICA闭塞患者40例,其中男24例,女16例,年龄(52.4±16.9)岁。均行常规MRI序列、3D ASL及3D-TOF MRA序列检查,3D ASL标记后延迟时间(PLD)2525 ms,依据3D-TOF MRA序列显示有无前交通动脉(ACoA)及后交通动脉(PCoA)开放、大脑前动脉(ACA)及大脑后动脉(PCA)偏侧优势分为侧支循环组(23例)和对照组(17例)。通过脑血流量(CBF)伪彩图分别测量额叶、顶叶、颞叶、脑室旁白质区以及基底节区CBF值。行两独立样本t检验。结果入组患者中,左侧ICA闭塞22例,右侧ICA闭塞18例。侧支循环组额叶、顶叶、颞叶、侧脑室旁白质区及基底节区CBF值分别为(42.14±6.75)ml/min×100 g、(41.47±6.91)ml/min×100 g、(42.85±7.14)ml/min×100 g、(36.82±7.06)ml/min×100 g、(37.87±7.25)ml/min×100 g,均高于对照组的(32.09±7.25)ml/min×100 g、(31.16±7.32)ml/min×100 g、(32.53±7.56)ml/min×100 g、(29.37±6.27)ml/min×100 g、(28.45±6.87)ml/min×100 g,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磁共振3D ASL联合3D-TOF MRA技术,可用于评估单侧ICA闭塞后侧支循环建立及脑灌注状态,为患者临床治疗方案选择以及预后评估提供影像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颈内动脉 侧支循环 动脉自旋标记 脑血流量
下载PDF
收缩力在非实性结节影像良恶性鉴别中的应用分析
8
作者 孙振虎 符大勇 +3 位作者 卢明聪 孟云 周建国 杨晓明 《医学影像学杂志》 2023年第1期30-33,共4页
目的探讨非实性结节良恶性影像特征表现,评估收缩力在腺癌影像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选取我院CT检出的纯磨玻璃结节和混合磨玻璃结节共计104例,经病理及临床检查确诊为肺腺癌患者87例、良性结节患者17例,对比分析两组患者毛刺征、胸膜... 目的探讨非实性结节良恶性影像特征表现,评估收缩力在腺癌影像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选取我院CT检出的纯磨玻璃结节和混合磨玻璃结节共计104例,经病理及临床检查确诊为肺腺癌患者87例、良性结节患者17例,对比分析两组患者毛刺征、胸膜牵拉征、胸膜凹陷征及结节内部血管形态改变的显示率;同时将肺腺癌结节按照病理分为原位腺癌(AIS)组、微浸润性腺癌(MIA)组及浸润性腺癌(IAC)组,分别评估三组收缩力相关表现。结果腺癌结节收缩力影像表现显示率均显著高于良性结节组(P<0.05);AIS组结节收缩力低于MIA和IAC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IAC组结节收缩力表现略高于MIA组,但差异无明显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非实性结节收缩力的CT影像特征表现有助于良恶性结节的鉴别,值得在结节定性诊断中加以评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原位腺癌 浸润性腺癌 微浸润性腺癌 部分实性磨玻璃结节 体层摄影术 X线计算机
下载PDF
低场强MRI的表观弥散系数鉴别急性脑出血与脑梗死的应用价值 被引量:5
9
作者 符大勇 王长德 +3 位作者 李士坤 许开喜 张廷峰 刘晓丽 《临床神经病学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13年第6期445-447,共3页
目的探讨低场强MRI的表观弥散系数(ADC)在鉴别急性脑出血与脑梗死的诊断价值。方法分别对25例急性脑出血和脑梗死患者进行低场强MRI常规、弥散加权成像(DWI),ADC扫描。观察分析其影像学表现及ADC值,并进行比较。结果脑出血灶的ADC信号... 目的探讨低场强MRI的表观弥散系数(ADC)在鉴别急性脑出血与脑梗死的诊断价值。方法分别对25例急性脑出血和脑梗死患者进行低场强MRI常规、弥散加权成像(DWI),ADC扫描。观察分析其影像学表现及ADC值,并进行比较。结果脑出血灶的ADC信号从低到高信号不同;脑梗死灶则为低信号。脑出血组ADC值≤0.8×10-3mm2/s的比率(36%)显著低于脑梗死组(84%);ADC值>0.8×10-3mm2/s的比率(64%)显著高于脑梗死组(16%)(均P=0.001)。结论低场强MRI的ADC对鉴别急性脑出血与脑梗死有一定的应用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急性脑出血 脑梗死 低场强MRI 表观弥散系数
下载PDF
低场核磁共振诊断早期脑出血的临床研究 被引量:4
10
作者 符大勇 王长德 +2 位作者 李士坤 张廷峰 刘晓丽 《中国医药科学》 2013年第7期127-129,140,共4页
目的评价低场强核磁共振对早期脑出血诊断的可行性及准确性。方法分别对各25例经临床证实的早期脑出血与脑梗死,进行MRI常规扫描、ADC图,观察其影像学特征。结果病灶的边缘、形状、ADC信号等有助于鉴别早期脑出血与脑梗死。结论低场强... 目的评价低场强核磁共振对早期脑出血诊断的可行性及准确性。方法分别对各25例经临床证实的早期脑出血与脑梗死,进行MRI常规扫描、ADC图,观察其影像学特征。结果病灶的边缘、形状、ADC信号等有助于鉴别早期脑出血与脑梗死。结论低场强核磁共振对期脑出血诊断准确,有重要临床应用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脑出血 早期 脑梗死 低场强核磁共振 弥散
下载PDF
T2 mapping技术在膝关节半月板损伤诊断中的应用 被引量:3
11
作者 符大勇 周建国 《医学理论与实践》 2017年第23期3460-3462,共3页
目的:探讨T2 mapping技术对诊断膝关节半月板损伤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30例患者行膝关节MRI检查,行常规MRI扫描及T2mapping成像,根据膝关节MRI表现,将半月板分为正常组、变性组、撕裂组。测量各组半月板T2值并行多个独立样本方差检验,... 目的:探讨T2 mapping技术对诊断膝关节半月板损伤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30例患者行膝关节MRI检查,行常规MRI扫描及T2mapping成像,根据膝关节MRI表现,将半月板分为正常组、变性组、撕裂组。测量各组半月板T2值并行多个独立样本方差检验,建立T2值ROC曲线,确定最佳诊断阈值并评估其诊断效能。结果:30例患者,共60个半月板。其中,正常组8例,变性组12例,撕裂组10例,正常组、变性组、撕裂组T2值平均值分别为(17.81±1.75)ms、(23.14±2.25)ms、(31.17±5.54)ms,各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建立ROC曲线,正常与变性半月板曲线下面积为0.959,当T2 map值=20.5时,为半月板正常与变性的最佳诊断阈值。其敏感性为85%,特异性为94.7%。变性与撕裂曲线下面积为0.92,当T2map值=25.5时,为半月板变性与损伤的最佳诊断阈值,敏感度为89.3%,特异性为91.2%。结论:T2mapping序列可以很好的用于半月板损伤的观察,T2值测量有助于半月板损伤的分级与定量分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膝关节 半月板 磁共振成像 T2 MAPPING
下载PDF
甲状舌管囊肿的MRI诊断及鉴别诊断 被引量:4
12
作者 符大勇 《中国现代医生》 2010年第27期63-64,共2页
目的结合文献探讨甲状舌管囊肿的MRI表现及鉴别诊断。方法对我院经手术和病理证实甲状舌管囊肿患者13例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13例甲状舌管囊肿中,11例位于颈前部正中,1例偏向左侧,1例偏向右侧。舌骨上者6例,舌骨水平者5例,舌骨下者2例... 目的结合文献探讨甲状舌管囊肿的MRI表现及鉴别诊断。方法对我院经手术和病理证实甲状舌管囊肿患者13例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13例甲状舌管囊肿中,11例位于颈前部正中,1例偏向左侧,1例偏向右侧。舌骨上者6例,舌骨水平者5例,舌骨下者2例。MRI表现为圆形、卵圆形或欠规则形的囊状占位影,其内信号均匀,呈液体信号影,壁薄,因其内蛋白含量不同而呈现不同的信号,增强病灶不强化。其中1例感染者囊壁略毛糙,增强扫描囊壁强化明显,并见一瘘管与体表皮肤相连,与舌骨、甲状腺关系密切。结论 MRI根据甲状舌管囊肿特定部位及表现可做出定性诊断。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甲状舌管囊肿 MRI 诊断
下载PDF
肺泡蛋白沉积症的影像学探讨 被引量:2
13
作者 符大勇 《实用医学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10年第23期4375-4376,共2页
目的:探讨肺泡蛋白沉积症(PAP)的影像特征及诊断方法。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5例PAP患者,行GE公司Brightspeet16排螺旋CT扫描、病理活检证实。结果:PAP胸部影像表现呈多样化,可归纳为地图样表现、碎石路样表现、支气管充气征以及肺间质纤... 目的:探讨肺泡蛋白沉积症(PAP)的影像特征及诊断方法。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5例PAP患者,行GE公司Brightspeet16排螺旋CT扫描、病理活检证实。结果:PAP胸部影像表现呈多样化,可归纳为地图样表现、碎石路样表现、支气管充气征以及肺间质纤维化样表现等。结论:PAP是一种罕见病,需临床症状及影像学表现紧密结合,确诊依靠病理活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肺泡蛋白沉积症 呼吸系统 影像诊断
下载PDF
T2 mapping在膝关节退变伴局部骨坏死灶与骨髓水肿的影像学探讨 被引量:1
14
作者 符大勇 周振江 赵建丽 《现代医用影像学》 2017年第6期1517-1519,共3页
目的:探讨T2 mapping技术对膝关节退行性改变伴局部骨坏死与骨髓水肿的影像学表现。方法:30例患者行膝关节MRI检查,行常规MRI扫描及T2 mapping成像。根据关节骨坏死灶在T2mapping上色阶分布情况进行分组,描绘感兴趣区并测量其平均T2值,... 目的:探讨T2 mapping技术对膝关节退行性改变伴局部骨坏死与骨髓水肿的影像学表现。方法:30例患者行膝关节MRI检查,行常规MRI扫描及T2 mapping成像。根据关节骨坏死灶在T2mapping上色阶分布情况进行分组,描绘感兴趣区并测量其平均T2值,比较三组T2值差异并分析原因。结果:膝关节面下骨质坏死灶在常规MRI扫描呈结节或片状长T1长T2影,其内信号略欠均匀,内部结构信号未见明显分界。T2mapping上可见病灶骨近关节面为低色阶信号,其两侧及远离关节面骨质为高色阶二种相反信号影,边界清晰。进行勾边取感兴趣区分别测量平均T2值,并与正常骨质T2值进行比较,三组T2值统计结果 p<0.001,有明显统计学差异,对低色阶区病灶行纵向测量,将病灶骨关节面起始部向远离关节面方向纵向平均分成三组,分别测量每组平均T2值,其三组T2值统计结果 p<0.001,差异有明显显著性。。结论:本研究可以明确区分膝关节退行性改变伴局部骨质脂肪坏死崩解伴纤维肉芽组织与周围骨髓水肿的界限,为临床提供精准的影像表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膝关节 半月板 磁共振成像 T2 MAPPING
下载PDF
SWI与ASL联合应用对轻中度急性脑梗死诊断及预后评估的价值 被引量:20
15
作者 周建国 符大勇 李勇刚 《磁共振成像》 CAS CSCD 2016年第9期663-668,共6页
目的探讨3.0 T MR磁敏感加权成像(SWI)与动脉自旋标记成像(ASL)对于急性缺血性脑卒中缺血半暗带(IP)、侧支代偿储备、出血转化(HT)、责任血管及近期预后评估的临床应用价值。材料与方法 35例急性缺血性脑卒中患者行常规MR序列、SWI和3D-... 目的探讨3.0 T MR磁敏感加权成像(SWI)与动脉自旋标记成像(ASL)对于急性缺血性脑卒中缺血半暗带(IP)、侧支代偿储备、出血转化(HT)、责任血管及近期预后评估的临床应用价值。材料与方法 35例急性缺血性脑卒中患者行常规MR序列、SWI和3D-PCASL检查,通过软件进行后处理,得出SWI最小密度投影图和3D-ASL伪彩图。观察35例患者梗死核心区周围引流静脉形态学改变,分为引流静脉明显显示组和正常显示组,分别对两组入院当日及15 d NIHSS评分进行分析。将未经溶栓治疗的33例患者,依据3D-ASL伪彩图提示梗死核心区周围是否出现匍匐走行条状高灌注信号,分为侧支代偿组和对照组,并对其入院当日与15 d后NIHSS评分进行分析。依据3D-ASL提示的梗死核心区灌注状态不同,分为高灌注组和低灌注组,结合SWI提示HT的发生率,统计分析梗死核心区不同灌注状态与HT发生之间的关联。结果梗死区周围引流静脉明显显示组预后好转、稳定及进展比例分别为13/27、6/27和8/27;正常显示组预后好转、稳定及进展比例分别为6/8、2/8和0/8,两组近期预后进展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432)。侧支代偿组与对照组入院当日NIHSS评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t=0.886,P=0.392),侧支代偿组近期预后好转、稳定及进展比例为13/17、3/17和1/17;而对照组近期预后好转、稳定及进展比例为5/16、4/16和7/16,两组15 d后NIHSS评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2.296,P=0.039)。梗死核心高灌注组HT发生比例为6/6,低灌注组HT发生比例为5/29,两组差异有显著统计学意义(P=0.000)。结论 SWI与ASL联合MR常规序列检查,能够更好评估IP范围、侧支循环代偿建立状态、责任血管及HT等相关信息,对于了解急性脑卒中患者缺血梗死现状及近期预后评估提供客观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缺血性脑卒中 动脉自旋标记 磁敏感加权成像 侧支循环
下载PDF
双时相ASL在DWI阴性TIA诊断中的临床应用价值 被引量:15
16
作者 周建国 符大勇 +2 位作者 孟云 黄部发 马先军 《中国临床医学影像杂志》 CAS 2018年第2期137-139,共3页
目的:探讨双时相三维伪连续式动脉自旋标记(3D-PCASL)成像技术在弥散加权成像(DWI)阴性短暂性脑缺血发作(TIA)诊断中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24例经临床诊断为DWI阴性TIA患者,均于发病24小时内使用3.0T MRI扫描仪,行头颅常规MR... 目的:探讨双时相三维伪连续式动脉自旋标记(3D-PCASL)成像技术在弥散加权成像(DWI)阴性短暂性脑缺血发作(TIA)诊断中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24例经临床诊断为DWI阴性TIA患者,均于发病24小时内使用3.0T MRI扫描仪,行头颅常规MR序列及双时相(PLD:1 525 ms,2 525 ms)ASL检查,评估不同时相脑血流量(CBF)伪彩图对TIA患者缺血病灶的检出率,并测量低灌注区范围。结果:标记后延迟时间(PLD)为1 525 ms时,TIA患者检出17例,PLD为2 525 ms时,TIA患者检出率为10例,且PLD为1 525 ms较2 525 ms所得CBF伪彩图显示低灌注区面积为大,两组相比较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疑似TIA患者行3D-PCASL序列检查时,推荐使用较短PLD,对于TIA缺血低灌注区显示较为敏感,并对区分病变血管部位亦具有应用价值,为临床治疗方案个性化选择提供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脑缺血发作 短暂性 磁共振成像
下载PDF
磁敏感加权成像在急性缺血性脑卒中方面的临床应用价值 被引量:13
17
作者 孟云 符大勇 +2 位作者 周建国 刘晓丽 马先军 《中风与神经疾病杂志》 CAS 2019年第2期143-146,共4页
目的探讨磁敏感加权成像(susceptibility weighted imaging,SWI)在急性期缺血性脑卒中(acute ischemic stroke,AIS)缺血半暗带(ischemic penumbra,IP)、责任动脉血栓以及出血转化(hemorrhagic transformation,HT)显示方面的临床应用价... 目的探讨磁敏感加权成像(susceptibility weighted imaging,SWI)在急性期缺血性脑卒中(acute ischemic stroke,AIS)缺血半暗带(ischemic penumbra,IP)、责任动脉血栓以及出血转化(hemorrhagic transformation,HT)显示方面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选取2016年1月-2018年12月于我院脑病科收治入院的单侧颈内动脉或大脑中动脉供血区缺血性脑卒中患者80例,发病时间为72 h以内,均给予MRI检查,序列包括T_1WI、T_2WI、DWI、MRA、SWI及(aterial spin labeling,ASL)。选取发病24 h内患者30例,测量并比较SWI与ASL显示缺血梗死区范围;观察80例患者SWI序列对于责任动脉血栓以及缺血梗死区HT显示。结果 SWI和ASL对于发病24 h内缺血梗死区范围显示无统计学意义(t=-2. 865,P=0. 08)。SWI对该组责任动脉血栓即磁敏感血管征(susceptibility vessel sign,SVS)显示率为61. 25%(49/80),HT显示率为28. 75%(23/80)。结论 SWI能够快速、无创评估IP范围、责任动脉血栓及HT,对于临床治疗及预后评估具有重要临床应用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磁敏感加权成像 动脉自旋标记成像 缺血半暗带 出血转化
下载PDF
低场MRI对早期颅内脑出血诊断及临床意义 被引量:8
18
作者 许开喜 卞光荣 +3 位作者 符大勇 马先军 王金 徐敏 《中国中西医结合影像学杂志》 2012年第2期185-187,共3页
影像学检查是诊断脑出血和脑梗死的重要方法,其中急性脑出血的诊断以CT检查作为金标准[1]。随着MRI技术的发展,其在诊断脑出血中的应用价值也越来越受到关注。而对症状不典型的患者,常规MRI检查较难鉴别脑出血与脑梗死,给早期诊断带来... 影像学检查是诊断脑出血和脑梗死的重要方法,其中急性脑出血的诊断以CT检查作为金标准[1]。随着MRI技术的发展,其在诊断脑出血中的应用价值也越来越受到关注。而对症状不典型的患者,常规MRI检查较难鉴别脑出血与脑梗死,给早期诊断带来困难。本文通过对急性脑出血病例,利用低场MRI设备及新的敏感扫描序列与CT扫描进行对照分析,探讨低场MRI在诊断超急性期脑出血中的价值及临床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颅内出血 低场 磁共振成像
下载PDF
ASL在急性大面积缺血性脑卒中出血转化评估中的应用价值 被引量:10
19
作者 周建国 李士坤 +2 位作者 符大勇 孟云 马先军 《中风与神经疾病杂志》 北大核心 2017年第4期349-351,共3页
目的探讨磁共振动脉自旋标记(ASL)成像在急性大面积缺血性脑卒中出血转化(HT)评估中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2015年1月-2016年8月经临床和影像学证实的43例急性大面积缺血性脑卒中患者,采用GE3.0T超导MRI扫描仪进行常规序列、磁... 目的探讨磁共振动脉自旋标记(ASL)成像在急性大面积缺血性脑卒中出血转化(HT)评估中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2015年1月-2016年8月经临床和影像学证实的43例急性大面积缺血性脑卒中患者,采用GE3.0T超导MRI扫描仪进行常规序列、磁敏感(SWI)和ASL检查,通过软件后处理获取SWI最小密度投影及CBF伪彩图。通过观察MR检查结果,依据缺血梗死区不同灌注状态分为高、低灌注组,分析缺血梗死区不同灌注状态与HT的相关性;依据梗死核心区灌注状态分为高、低灌注组,分析梗死核心区灌注状态与HT类型之间的相关性。结果入组患者43例,其中缺血梗死区高灌注22例,发生HT 14例(63.64%);缺血梗死区低灌注21例,发生HT 5例(23.81%),HT与缺血梗死区灌注状态相关(P<0.05)。梗死核心区高灌注8例,发生PH型HT 4例(50%),梗死核心区低灌注35例,发生PH型HT 3例(8.57%),梗死核心区高灌注与PH型HT发生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急性大面积脑梗死HT发生及类型与缺血梗死区灌注状态具有相关性,ASL检查可为临床提供HT评估信息,对于临床制定合理治疗方案及预后评估具有重要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缺血性脑卒中 出血转化 动脉自旋标记
下载PDF
多b值弥散加权成像在脑转移瘤诊断中的应用价值 被引量:6
20
作者 周建国 孟云 符大勇 《中国现代医学杂志》 CAS 2018年第4期116-119,共4页
目的探讨MR多b值弥散加权成像(DWI)在脑转移瘤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回顾分析2014年6月-2016年6月经临床和影像学证实的16例脑转移瘤患者,均行核磁共振(MR)常规序列、多b值DWI序列及增强扫描检查。统计分析多b值DWI序列及增强扫描对于... 目的探讨MR多b值弥散加权成像(DWI)在脑转移瘤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回顾分析2014年6月-2016年6月经临床和影像学证实的16例脑转移瘤患者,均行核磁共振(MR)常规序列、多b值DWI序列及增强扫描检查。统计分析多b值DWI序列及增强扫描对于脑转移瘤的检出差异,同时观察不同b值DWI下病灶实质部分ADC值的变化趋势。结果 MR增强扫描提示病灶单发5例,多发11例,累计病灶数目130枚,其中直径≥5 mm病灶53枚,<5 mm病灶77枚。多b值DWI序列提示病灶数目99枚,其中直径≥5 mm瘤灶50枚,<5 mm病灶49枚。以增强扫描作为检出数目金标准,多b值DWI序列对直径≥5 mm病灶检出率为94.3%,具有较好一致性。而瘤灶<5 mm时,多b值DWI序列检出率为63%,敏感性下降。同时高b值DWI所测病灶实质部分ADC值均小于较低b值DWI,随着b值的升高,病灶ADC值呈下降趋势。结论多b值DWI对于直径≥5 mm脑转移瘤的检出与增强扫描具有良好的相关性,在脑转移瘤的临床筛查方面具有重要意义,但对于<5 mm的微小病灶检出率低于MR增强扫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磁共振成像 脑转移瘤 弥散加权成像 动态增强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4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