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4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基于UCP2信号研究丙泊酚对脑缺血/再灌注大鼠小胶质细胞极化的影响
1
作者 肖志博 符少川 +2 位作者 谢海 金辉 葛树胜 《中国老年学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104-109,共6页
目的探讨丙泊酚对脑缺血/再灌注(I/R)大鼠解耦联蛋白(UCP)2信号及小胶质细胞极化的影响。方法60只SD大鼠随机分为假手术组,模型组,丙泊酚低、中、高(5、15、25 mg/kg)剂量组,每组12只。采用Longa线栓法缺血2 h,再灌注24 h建立大鼠I/R模... 目的探讨丙泊酚对脑缺血/再灌注(I/R)大鼠解耦联蛋白(UCP)2信号及小胶质细胞极化的影响。方法60只SD大鼠随机分为假手术组,模型组,丙泊酚低、中、高(5、15、25 mg/kg)剂量组,每组12只。采用Longa线栓法缺血2 h,再灌注24 h建立大鼠I/R模型,脑缺血期间腹腔注射丙泊酚治疗,再灌注24 h后评估大鼠神经功能。处死大鼠,取脑组织,采用2,3,5-氯化三苯基四氮唑(TTC)染色法检测脑梗死体积;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试剂盒检测大鼠脑脊液中炎性细胞因子含量;免疫组化染色分析大鼠小胶质细胞活化;实时荧光定量PCR检测M1/M2型小胶质细胞标志物mRNA含量;Western印迹测定UCP2、p-核转录因子(NF)-κB、NOD样受体热蛋白结构域样蛋白(NLRP)3含量。结果与假手术组相比,模型组神经功能评分、脑梗死体积、白细胞介素(IL)-1β、IL-6、肿瘤坏死因子(TNF)-α含量、离子钙结合接头分子(iba)1表达、促炎性M1表型小胶质细胞标志物mRNA、p-NF-κB、NLRP3含量均明显增加(P<0.05),但UCP2表达明显减少(P<0.05)。与模型组相比,丙泊酚低、中、高剂量组神经功能评分、脑梗死体积、IL-1β、IL-6、TNF-α含量,iba1表达、促炎性M1表型小胶质细胞标志物mRNA、p-NF-κB、NLRP3含量呈剂量依赖性减少(P<0.05),IL-10含量、抗炎性M2表型小胶质细胞标志物mRNA与UCP2含量呈剂量依赖性增加(P<0.05)。结论丙泊酚可通过调节UCP2表达,抑制小胶质细胞M1表型极化,促进M2表型极化,减少炎性细胞因子的释放与脑梗死体积,改善神经功能损伤。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丙泊酚 脑缺血再灌注 炎症反应 解耦联蛋白2 小胶质细胞
下载PDF
海南省五家住培基地麻醉超声引导下神经阻滞教学问卷调查 被引量:2
2
作者 吴小精 符少川 崔晓光 《中国继续医学教育》 2023年第4期136-140,共5页
目的了解麻醉住培医生的超声引导下神经阻滞掌握情况,并分析影响能力提高有关因素,为后续麻醉教学开展提供参考意见。方法2020年8—10月选择海南省五家住培基地的58名麻醉住培医生为问卷调查对象,发放超声引导下神经阻滞问卷。结果本次... 目的了解麻醉住培医生的超声引导下神经阻滞掌握情况,并分析影响能力提高有关因素,为后续麻醉教学开展提供参考意见。方法2020年8—10月选择海南省五家住培基地的58名麻醉住培医生为问卷调查对象,发放超声引导下神经阻滞问卷。结果本次调查结果显示,麻醉科住培医生既往操作例数>20的有7人,占总人数12.07%(7/58);腹横肌平面阻滞掌握最好,熟悉及以上人数占比为48.28%(28/58),腹直肌鞘阻滞的熟悉及以上人数占比为43.10%(25/58);住培期间缺少规范化系统性超声培训课程的住培医生、本科及研究生学习阶段没有接触过超声麻醉操作方面知识的住培医生、超声设备少且个人操作机会少分别占比84.48%(49/58)、70.69%(41/58)、65.51%(38/58);合理安排操作机会、建立系统超声神经阻滞教学课程、操作后进行归纳总结提高学习效率选择人数最多,分别占比为93.10%(54/58)、87.93%(51/58)、77.59%(45/58)。结论现阶段麻醉超声教学及实践培训重视程度不足,且培训与实践系统尚不完善,应当加强对于住培医生的培训力度,并通过解决培训教学过程中的难点,持续完善培训教学系统,提供教学培训质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超声引导下神经阻滞麻醉 操作现状 规范化培训 掌握程度自我评价 问卷调查 教学建议
下载PDF
纤维支气管镜辅助下左右双腔气管导管在胸科手术患者中应用对比 被引量:4
3
作者 符少川 周期 +2 位作者 林友才 谢海 李敏仙 《中国老年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13期2742-2744,共3页
目的了解纤维支气管镜(FOB)辅助下左右双腔支气管导管(DLT)的应用。方法择期胸科手术患者64例分为右DLT组和左DLT组,应用听诊和FOB分别在平卧位和侧卧位进行定位,比较两组导管深度、导管错位率,气道压(Paw)、低氧血症、术肺膨胀、心律... 目的了解纤维支气管镜(FOB)辅助下左右双腔支气管导管(DLT)的应用。方法择期胸科手术患者64例分为右DLT组和左DLT组,应用听诊和FOB分别在平卧位和侧卧位进行定位,比较两组导管深度、导管错位率,气道压(Paw)、低氧血症、术肺膨胀、心律失常、升压药、升心率药应用情况及其处理方法。结果平卧位听诊满意,而FOB检查发现错位率分别为右DLT组37.5%(9/24),左DLT组25.7%(9/31),改变体位后FOB检查仍有7例导管移位。左DLT组侧卧位后导管深度明显退出,与平卧位相比有显著差异(P<0.05),左DLT组单肺通气时Paw明显高于右DLT组(P<0.05)。两组术中心律失常率较高,右DLT组为50.0%,左DLT组为30.6%,无显著差异。术中低氧血症12例,术肺膨胀16例。结论 FOB可明显提高DLT插管到位率,同时容易发现术中低氧血症的原因。由于左肺通气Paw高于右肺,左单肺通气时应减少潮气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单肺通气 胸科手术 双腔气管导管
下载PDF
良性前列腺增生患者经尿道双极等离子前列腺电汽化术中血乳酸水平变化及其临床意义 被引量:4
4
作者 符少川 马乃全 +4 位作者 周期 李敏仙 肖志博 梁培育 欧善际 《中国老年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8期1617-1619,共3页
目的观察良性前列腺增生(BPH)患者经尿道双极等离子前列腺电汽化术(TUBVP)中血乳酸变化及其相关影响因素和对术后的影响。方法择期BPH行TUBVP患者60例,监测麻醉前(T0)、麻醉后20 min(T1)、手术30 min(T2)、手术结束即刻(T3)乳酸变化。... 目的观察良性前列腺增生(BPH)患者经尿道双极等离子前列腺电汽化术(TUBVP)中血乳酸变化及其相关影响因素和对术后的影响。方法择期BPH行TUBVP患者60例,监测麻醉前(T0)、麻醉后20 min(T1)、手术30 min(T2)、手术结束即刻(T3)乳酸变化。根据手术结束时乳酸水平,分为乳酸升高组和未升高组,比较两组患者血糖、肛温、血流动力学、血气电解质、并发症及住院时间。结果两组基线特征相似,除T3时点外,各时点乳酸总体差异不显著(P=0.109),但乳酸升高组呈升高趋势,未升高组呈下降趋势;血糖呈上升趋势;收缩压(SBP)、剩余碱(BE)随手术时间改变,呈下降趋势,二氧化碳分压(PCO2)呈升高趋势,且乳酸升高组各时点明显比未升高组高(P<0.05)。两组氧分压(PO2)随时间而下降,乳酸升高组下降趋势较明显。两组肛温无显著差异,但乳酸升高组T3时点肛温比T0时点明显下降(P<0.001)。两组术后并发症无显著差异。结论老年BPH患者TUBVP术中血乳酸水平尚在正常范围,但术前高血压和术中低温可致乳酸升高及氧耗增加,术中需保证氧供应,改善氧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良性前列腺增生症(BPH) 经尿道双极等离子前列腺电汽化术(TUBVP) 血乳酸
下载PDF
舒芬太尼复合左布比卡因对老年前列腺电切术后硬膜外镇痛的效果 被引量:3
5
作者 符少川 周期 陈立 《中国老年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5期1051-1052,共2页
前列腺增生症(BPH)患者多为60岁以上老年人,由于各器官功能减退以及电切后疼痛引起的膀胱痉挛,容易导致血流动力学不稳定,术后应用镇痛泵可有效缓解膀胱痉挛症状,降低术后继发出血的风险。本文拟观察舒芬太尼复合左布比卡因用于... 前列腺增生症(BPH)患者多为60岁以上老年人,由于各器官功能减退以及电切后疼痛引起的膀胱痉挛,容易导致血流动力学不稳定,术后应用镇痛泵可有效缓解膀胱痉挛症状,降低术后继发出血的风险。本文拟观察舒芬太尼复合左布比卡因用于经尿道前列腺切除术(TURP)术后硬膜外病人自控镇痛(PCEA)的临床效果和不良反应,以为其临床应用提供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舒芬太尼 左布比卡因 经尿道前列腺电切 硬膜外自控镇痛
下载PDF
8%七氟醚和依托咪酯用于全身麻醉的诱导比较 被引量:1
6
作者 符少川 马乃全 +2 位作者 周期 李敏仙 顾颖红 《中国现代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2期279-282,286,共5页
目的比较8%七氟醚和依托咪酯在全身麻醉诱导中对血流动力学的影响及不良反应的发生率。方法选择ASAⅠ~Ⅱ级择期手术50例,随机分为两组:Ⅰ组为七氟醚组、吸入8%七氟醚;Ⅱ组为依托咪酯组、静脉注射依托咪酯脂肪乳注射剂0.3 mg/kg。两组... 目的比较8%七氟醚和依托咪酯在全身麻醉诱导中对血流动力学的影响及不良反应的发生率。方法选择ASAⅠ~Ⅱ级择期手术50例,随机分为两组:Ⅰ组为七氟醚组、吸入8%七氟醚;Ⅱ组为依托咪酯组、静脉注射依托咪酯脂肪乳注射剂0.3 mg/kg。两组待睫毛反射消失后静脉注射咪唑安定0.1 mg/kg、芬太尼3μg/kg、维库溴铵0.l mg/kg。观察诱导期不同时段诱导前(T0)、睫毛反射消失时(T1)、全身麻醉药后2 min(T2)、插管后1 min(T3)、插管后3 min(T4)、插管后5 min(T5)、插管后10 min(T6)的血压、心率、脉搏血氧饱和度的变化,记录诱导期两组不良反应的发生率及术后对麻醉满意度的相关反馈。结果两组病人睫毛反射消失时间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0.05),Ⅰ组慢于Ⅱ组。Ⅰ组与Ⅱ组比较,其体动、肌颤发生率低(P<0.05);Ⅰ组患者闻及异样气味与Ⅱ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0.05);两组患者对麻醉满意度均高。Ⅰ组与Ⅱ组的SBP在T2、T4、T5、T6时段对比差异有显著性,DBP与MAP在T2、T3、T4、T5、T6时段两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两组血压在诱导后均有下降趋势。HR在各时段点两组比较,均无统计学差异;气管插管后两组HR均回升,后又逐渐下降。两组SPO2在T4、T5、T6对比差异有显著性,但SPO2均大于99%,无临床意义。结论 8%七氟醚诱导速度慢于依托咪酯,但无临床意义;其不良反应低,临床应用中患者满意度高。与依托咪酯麻醉诱导相比,8%七氟醚麻醉诱导对血流动力学影响明显,因此对血流动力学不稳定及老年患者,应用该浓度诱导时应注意维持其血流动力学的稳定,或应用低浓度七氟醚诱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全身麻醉诱导 七氟醚 依托咪酯 血流动力学
下载PDF
老年患者急救气管插管76例临床回顾性分析 被引量:1
7
作者 符少川 马乃全 +1 位作者 陈立 顾颖红 《中国老年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19期1924-1925,共2页
关键词 气管插管 急救 回顾性分析
下载PDF
枢丹用于预防术中术后恶心呕吐的临床观察 被引量:1
8
作者 符少川 周期 《海南医学院学报》 CAS 2002年第2期79-80,82,共3页
目的:了解枢丹预防恶心呕吐的疗效。方法:将40例行胆囊切除、胆道探查术患者随机分为两组。Ⅰ组为枢丹组、Ⅱ组为生理盐水对照组。均在手术开始前预先静脉注射枢丹8mg、生理盐水4ml,观察其术中术后恶心呕吐发生率。结果:枢丹组预防术中... 目的:了解枢丹预防恶心呕吐的疗效。方法:将40例行胆囊切除、胆道探查术患者随机分为两组。Ⅰ组为枢丹组、Ⅱ组为生理盐水对照组。均在手术开始前预先静脉注射枢丹8mg、生理盐水4ml,观察其术中术后恶心呕吐发生率。结果:枢丹组预防术中术后恶心呕吐发生率与对照组相比,有显暑性差异(P<0.05)。结论:枢丹能有效预防术中术后的恶心呕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枢丹 恶心 呕吐 外科手术 预防 硬膜外麻醉
下载PDF
咪唑安定及芬太尼辅助硬膜外麻醉用于妇科手术的临床观察
9
作者 符少川 顾颖红 周期 《海南医学院学报》 CAS 2007年第4期341-343,共3页
目的:比较咪唑安定复合小剂量芬太尼与度氟合剂用于妇科手术中患者的镇静效果。方法:选择ASA 1~2级硬膜外麻醉下行妇科手术患者60例,随机分成两组,每组30例。A组:咪唑安定0.04mg/kg+芬太尼1.0μg/kg,B组:哌替啶1.0mg/kg... 目的:比较咪唑安定复合小剂量芬太尼与度氟合剂用于妇科手术中患者的镇静效果。方法:选择ASA 1~2级硬膜外麻醉下行妇科手术患者60例,随机分成两组,每组30例。A组:咪唑安定0.04mg/kg+芬太尼1.0μg/kg,B组:哌替啶1.0mg/kg+氟哌利多0.05mg/kg。观察两组患者生命体征的改变、术中镇静程度以及术后24h调查遗忘情况。结果:两组患者术中心率(HR)、呼吸(RR)、血氧饱和度(SPO2)和平均动脉压(MAP)同术前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用药后5、15、30、60min的OAA/S评分B组高于A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A组遗忘程度优于B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咪唑安定复合小剂量芬太尼用于硬膜外麻醉镇静遗忘效果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芬太尼 咪唑类 麻醉药 清醒镇静 麻醉 硬膜外 妇科外科手术
下载PDF
双胎妊娠心跳骤停急诊剖宫产抢救成功一例
10
作者 符少川 周期 《临床麻醉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8期794-794,共1页
患者,女,37岁,61kg,孕36^+周,因“呼吸急促2天,血压升高1天”入院。入院检查:体温37.0℃,BP180/120mm Hg,HR106次/分,RR40次/分;神志清楚,呼吸急促,
关键词 心跳骤停 双胎妊娠 剖宫产 抢救 急诊 呼吸急促 入院检查 BP180
下载PDF
曲马多治疗硬膜外麻醉致寒战的观察
11
作者 符少川 周期 《海南医学》 CAS 2002年第4期5-6,共2页
目的 探讨曲马多对术中寒战的治疗作用。方法 将 60例在硬膜外麻醉下行腹部或下肢手术 ,发生寒战患者随机分为 3组。曲马多组、哌替啶组和地塞米松组。其中曲马多 5 0mg、哌替啶 2 5mg、地塞米松 10mg ,比较它们的治疗效果。结果 曲... 目的 探讨曲马多对术中寒战的治疗作用。方法 将 60例在硬膜外麻醉下行腹部或下肢手术 ,发生寒战患者随机分为 3组。曲马多组、哌替啶组和地塞米松组。其中曲马多 5 0mg、哌替啶 2 5mg、地塞米松 10mg ,比较它们的治疗效果。结果 曲马多与哌替啶治疗寒战无显著性差异 (P >0 .0 5 ) ,但曲马多无呼吸循环抑制 ,与地塞米松对比有显著性差异 (P <0 .0 1)。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曲马多 治疗 硬膜外麻醉 寒战 观察
下载PDF
病房内老年患者深静脉置管116例分析 被引量:7
12
作者 周期 马乃全 +1 位作者 符少川 顾颖红 《中国老年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17期1723-1724,共2页
关键词 老年 深静脉 穿刺术 感染率
下载PDF
利多卡因的临床应用现状 被引量:12
13
作者 周期 符少川 马乃全 《中国老年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18期1832-1835,共4页
关键词 利多卡因 镇痛 治疗应用
下载PDF
皮肤温度变化对截瘫患者下肢神经阻滞效果的评估价值 被引量:4
14
作者 王世禄 谢海 +6 位作者 马乃全 周期 陈立 符少川 顾颖红 金辉 肖志博 《郑州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北大核心 2017年第3期303-306,共4页
目的:探讨皮肤温度(皮温)变化对感觉缺失区域神经阻滞效果的评估价值。方法:选择择期行下肢肌痉挛松解手术的截瘫患者58例,在手术侧行超声引导下单侧股神经+坐骨神经阻滞,股神经周围注射2.5 mg/L罗哌卡因15 mL,坐骨神经周围注射5.0 mg/... 目的:探讨皮肤温度(皮温)变化对感觉缺失区域神经阻滞效果的评估价值。方法:选择择期行下肢肌痉挛松解手术的截瘫患者58例,在手术侧行超声引导下单侧股神经+坐骨神经阻滞,股神经周围注射2.5 mg/L罗哌卡因15 mL,坐骨神经周围注射5.0 mg/L罗哌卡因10 mL。随机在两侧下肢股神经支配的股内侧肌区域、隐神经支配的小腿内侧区域、坐骨神经支配的股二头肌区域、小腿腓肠肌区域皮肤上各取一个测量点,记录注药前、注药后5 min的皮温。阻滞侧和非阻滞侧皮温变化值(T_阻和T_非)为注药前后皮温的差值,校准的阻滞侧皮温变化值(T_校)=T_阻-T_非。结果:两侧各有232个测量点,T_阻=-(1.8±0.5)℃,T_非=-(0.5±0.3)℃,T_校=-(1.2±0.6)℃。其中阻滞侧202个点神经阻滞效果佳,30个点神经阻滞效果差。T_校与神经阻滞效果呈较强的负相关关系(r_S=-0.758,95%CI=-0.790^-0.572)。以T_校对神经阻滞效果绘制ROC,则曲线下面积为0.912(95%CI=0.806~0.973),诊断临界值为-1.2℃,此时的诊断敏感度达83.3%,特异度达81.7%。结论:皮温变化是评估皮肤感觉缺失情况下神经阻滞效果的有价值指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股神经阻滞 坐骨神经阻滞 皮肤温度 神经阻滞效果 截瘫
下载PDF
七氟烷通过MAPK/STAT3信号通路诱导人口腔舌鳞状细胞癌Tca-8113细胞凋亡 被引量:2
15
作者 王世禄 马乃全 +3 位作者 周期 符少川 衣小卓 李媛 《实用口腔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1期116-120,共5页
目的:探究七氟烷对人舌鳞状细胞癌Tca-8113细胞的凋亡机制。方法:用2~10μmol/L七氟烷作用体外培养人舌鳞状细胞癌Tca-8113细胞。MTT实验检测细胞活力;Hochest/PI双染法以及流式细胞术检测细胞凋亡;Western blot法检测MAPK/STAT3信号通... 目的:探究七氟烷对人舌鳞状细胞癌Tca-8113细胞的凋亡机制。方法:用2~10μmol/L七氟烷作用体外培养人舌鳞状细胞癌Tca-8113细胞。MTT实验检测细胞活力;Hochest/PI双染法以及流式细胞术检测细胞凋亡;Western blot法检测MAPK/STAT3信号通路中相关蛋白表达含量的变化以及通过加入MAPK抑制剂检测MAPK与STAT3信号通路的关系。结果:七氟烷对Tca-8113细胞具明显的杀伤效应,IC_(50)=8μmol/L。七氟烷能够诱导Tca-8113细胞凋亡,促进Bax、cle-cas-3、cle-PARP、p-p38及p-JNK蛋白的表达,抑制Bcl-2、p-STAT3蛋白的表达;加入MAPK抑制剂后,细胞中p-p38、p-JNK、cle-cas-3及cle-PARP表达量降低,p-STAT3、p-ERK表达量增多。结论:七氟烷可能通过调控MAPK/STAT3信号通路从而导致Tca-8113细胞发生凋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七氟烷 人舌鳞状细胞癌Tca-8113细胞 细胞凋亡 MAPK信号通路 STAT3信号通路
下载PDF
Y型静脉留置针在肌间沟臂丛阻滞中的应用 被引量:2
16
作者 周期 伍陈海 +2 位作者 符少川 林友才 高莹华 《海南医学院学报》 CAS 2006年第1期64-64,66,共2页
目的:了解肌间沟内留置Y型静脉留置针行臂丛神经麻醉时的阻滞效果和临床意义。方法:选择28例择期和急诊上肢手术患者,以0.25%(儿童)或0.5%(成人)耐乐品行Y型静脉留置针肌间沟臂丛阻滞。观察麻醉效果及血流动力学变化。结果:麻醉效果优... 目的:了解肌间沟内留置Y型静脉留置针行臂丛神经麻醉时的阻滞效果和临床意义。方法:选择28例择期和急诊上肢手术患者,以0.25%(儿童)或0.5%(成人)耐乐品行Y型静脉留置针肌间沟臂丛阻滞。观察麻醉效果及血流动力学变化。结果:麻醉效果优者20例,良者6例,差者2例。结论:Y型静脉留置针应用于肌间沟臂丛阻滞效果满意,可避免局麻药中毒,缩短麻醉准备时间,同时有利于手术时间长的手术和术后镇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Y型静脉留置针 麻醉 臂丛
下载PDF
急诊中心静脉置管用于血透的体会 被引量:1
17
作者 周期 马乃全 +1 位作者 符少川 李敏仙 《海南医学院学报》 CAS 2006年第4期340-341,共2页
目的:探讨急诊血透病人中心静脉置管的方法及可能发生的并发症,为血透病人提供方便快捷的血透途径。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近3年来42名急诊中心静脉置管血透病人的途径、方法、留管时间及可能的并发症。结果:颈内静脉置管32例,穿刺时堵管2... 目的:探讨急诊血透病人中心静脉置管的方法及可能发生的并发症,为血透病人提供方便快捷的血透途径。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近3年来42名急诊中心静脉置管血透病人的途径、方法、留管时间及可能的并发症。结果:颈内静脉置管32例,穿刺时堵管2例,血透时血流量满意;锁下静脉置管3例,置管不顺利,血流量不满意;股静脉置管7例,血流不满意3例。最长置管时间为161 d,平均60 d;置管后堵管4例,因感染拔管6例。结论:血透患者急诊静脉置管时,体位及烦躁不利于置管,穿刺时应注意止血及封管;颈内静脉置管应是血透患者急诊静脉置管的首选途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血液透析 急救医疗服务 导管插入术 中心静脉
下载PDF
嗜铬细胞瘤手术的麻醉经验及教训
18
作者 周期 符少川 +2 位作者 顾颖红 林友才 谢海 《南方医科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10期1569-1570,共2页
目的探讨嗜铬细胞瘤围麻醉期的处理,提高其麻醉的安全性。方法对8例嗜铬细胞瘤患者围麻醉期间的准备、麻醉的方法及结果进行回顾分析总结。结果3例嗜铬细胞瘤患者术前准备不充分,其中1例术中死亡;7例术中血压升高,4例需降压药控制处理... 目的探讨嗜铬细胞瘤围麻醉期的处理,提高其麻醉的安全性。方法对8例嗜铬细胞瘤患者围麻醉期间的准备、麻醉的方法及结果进行回顾分析总结。结果3例嗜铬细胞瘤患者术前准备不充分,其中1例术中死亡;7例术中血压升高,4例需降压药控制处理。肿瘤切除后2例需要去甲肾上腺素维持血压,术中3例出现心律失常,术后低血糖1例。结论充分的术前准备,合理的麻醉方法及严密的麻醉监控是嗜铬细胞瘤手术成功的关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嗜铬细胞瘤 麻醉方法
下载PDF
益母草碱基由CaMKⅡ/Cx36信号对七氟醚诱导幼鼠突触可塑性的改善作用
19
作者 肖志博 金辉 +2 位作者 谢海 符少川 葛树胜 《河北医药》 CAS 2022年第24期3701-3705,共5页
目的探讨益母草碱对七氟醚麻醉幼鼠海马神经元突触可塑性和认知功能损伤的影响及其可能的机制。方法60只7 d龄幼鼠,随机分为对照组,七氟醚组,益母草碱-低、中、高剂量组,每组12只。非对照组幼鼠以3%七氟醚麻醉6 h后,取益母草碱组幼鼠分... 目的探讨益母草碱对七氟醚麻醉幼鼠海马神经元突触可塑性和认知功能损伤的影响及其可能的机制。方法60只7 d龄幼鼠,随机分为对照组,七氟醚组,益母草碱-低、中、高剂量组,每组12只。非对照组幼鼠以3%七氟醚麻醉6 h后,取益母草碱组幼鼠分别给予2.5、5、10 mg/kg益母草碱溶液。连续治疗28 d,采用Morris水迷宫评价各组幼鼠学习记忆能力;采用高尔基染色测定海马神经元树突棘状态;采用电生理测试评估海马区长时程电位增强;采用Western blotting测定各组幼鼠海马中CaMKⅡ、Cx36蛋白表达。结果与对照组相比,七氟醚组幼鼠逃避潜伏期明显增加,穿越平台次数与第Ⅰ象限停留时间明显减少(P<0.05);与此同时,海马神经元树突棘长度与密度降低,长时程电位水平降低,p-CaMKⅡ、Cx36蛋白表达明显减少(P<0.05)。与七氟醚组相比,益母草碱-H组水迷宫逃避潜伏期明显下降,穿越平台次数与第Ⅰ象限停留时间明显增加(P<0.05);此外,益母草碱-H组树突棘长度和密度明显增加,长时程电位水平明显上调,p-CaMKⅡ、Cx36蛋白表达明显增加(P<0.05)。结论益母草碱能通过上调CaMKⅡ/Cx36表达和增加树突棘长度与密度,逆转七氟醚诱导幼鼠突触可塑性降低,提高幼鼠学习记忆能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益母草碱 七氟醚 幼鼠 突触可塑性 认知功能
下载PDF
全脊椎截骨的麻醉处理
20
作者 陈立 周冬青 符少川 《海南医学院学报》 CAS 2001年第3期169-169,172,共2页
关键词 麻醉 脊椎弯曲 全脊椎截骨术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