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9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血药浓度监测与伏立康唑致肝损伤的发生情况及影响因素分析 被引量:1
1
作者 林良沫 洪绵慧 +2 位作者 吴丹娜 钟莉莉 符祥俊 《中国感染与化疗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6期709-714,共6页
目的 分析海南省人民医院临床使用伏立康唑致肝损伤的发生情况,探索可能的影响因素。方法 将研究期间使用伏立康唑并接受血药浓度监测且起始肝功能正常的患者纳入研究,根据用药后肝功能检查结果将患者分为未发生肝损伤组和发生肝损伤组... 目的 分析海南省人民医院临床使用伏立康唑致肝损伤的发生情况,探索可能的影响因素。方法 将研究期间使用伏立康唑并接受血药浓度监测且起始肝功能正常的患者纳入研究,根据用药后肝功能检查结果将患者分为未发生肝损伤组和发生肝损伤组。采用单因素及二元logistic回归分析伏立康唑致肝损伤的危险因素,并使用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确定各个危险因素预测性能的灵敏度、特异度和最佳截点。结果 共有116例患者纳入研究,肝损伤发生率为28.4%。单因素和多因素分析结果显示血药谷浓度及感染指标C反应蛋白(CRP)是伏立康唑致肝损伤的危险因素,血药谷浓度>4.80mg/L及CRP>127.86 mg/L的患者肝损伤风险显著增加。结论 对于CRP较高的患者使用伏立康唑期间应当密切监测血药浓度以降低肝损伤风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伏立康唑 肝损伤 血药浓度监测
下载PDF
青蒿琥酯逆转多发性骨髓瘤细胞株多药耐药的实验研究 被引量:5
2
作者 符祥俊 姚红霞 +5 位作者 林丽娥 吴从明 陈文婷 王述文 杨晓阳 李世辉 《安徽医科大学学报》 CAS 北大核心 2013年第9期1075-1078,共4页
目的建立小鼠骨髓瘤耐阿霉素(ADM)细胞系SP2/0/ADM,研究青蒿琥酯(ART)对其的影响。方法 ADM低浓度加量持续诱导法建立耐药细胞株;罗丹明123(Rh123)排出实验观察SP2/0/ADM细胞对药物外排情况;采用四甲基偶氮唑蓝(MTT)实验分析SP2/0/ADM... 目的建立小鼠骨髓瘤耐阿霉素(ADM)细胞系SP2/0/ADM,研究青蒿琥酯(ART)对其的影响。方法 ADM低浓度加量持续诱导法建立耐药细胞株;罗丹明123(Rh123)排出实验观察SP2/0/ADM细胞对药物外排情况;采用四甲基偶氮唑蓝(MTT)实验分析SP2/0/ADM细胞株耐药谱和ART对SP2/0/ADM细胞的增殖抑制作用及耐药逆转作用;通过Western blot法检测10μg/ml ART作用24、48、72、96 h后,SP2/0/ADM细胞P-糖蛋白(P-gp)表达变化。结果MTT实验结果显示,SP2/0/ADM细胞不但对ADM产生了耐药性[耐药指数(RI)为22.6],对米托蒽醌、足叶已苷和甲氨蝶呤也产生了不同程度交叉耐药,其RI分别为4.1、2.8和5.3。Rh123排出实验结果显示SP2/0/ADM细胞荧光强度低,而SP2/0细胞中荧光强度高。随ART浓度增加,对SP2/0/ADM细胞增殖抑制作用增强,呈剂量依赖性(P<0.05),其20%抑制浓度(IC20)约为0.3μg/ml。选此浓度进行耐药逆转实验,结果显示ART可增强ADM对SP2/0/ADM细胞的毒性作用,其半数药物抑制浓度(IC50)由17.81μg/ml降至4.26μg/ml,耐药逆转倍数为4.15倍(P<0.05)。随ART作用时间延长,SP2/0/ADM细胞P-gp蛋白表达水平呈下降趋势。与对照组(6 568.25±156.93)比较,ART作用24、48、72、96 h组P-gp蛋白灰度值分别为(4 459.12±297.13)、(4 218.35±153.21)、(3 558.52±241.38)、(3 024.85±157.3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SP2/0/ADM细胞株是成功的骨髓瘤耐药细胞株;ART能逆转SP2/0/ADM细胞对ADM耐药;ART抑制P-gp蛋白表达是其重要作用机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青蒿琥酯 骨髓瘤 耐药 阿霉素
下载PDF
万古霉素AUC/MIC在多重耐药革兰阳性菌致重症感染中的应用分析 被引量:7
3
作者 符祥俊 黄莉 +1 位作者 郭丽 林良沫 《中国临床药理学与治疗学》 CAS CSCD 2021年第7期775-781,共7页
目的:探讨以药时曲线下面积(AUC)/最低抑菌浓度(MIC)作为万古霉素监测靶目标在我院多重耐药革兰阳性菌致重症感染患者中的应用情况和临床意义。方法:以确诊多重耐药革兰阳性菌感染的患者为研究对象,通过监测患者万古霉素的血药谷浓度(C_... 目的:探讨以药时曲线下面积(AUC)/最低抑菌浓度(MIC)作为万古霉素监测靶目标在我院多重耐药革兰阳性菌致重症感染患者中的应用情况和临床意义。方法:以确诊多重耐药革兰阳性菌感染的患者为研究对象,通过监测患者万古霉素的血药谷浓度(C_(t)),借助药代动力学软件Java PK^(■) for Desktop(JPKD)采用贝叶斯计算方法计算万古霉素药时AUC,并计算AUC _(24h)/MIC的值(假设MIC=1 mg/L)。比较不同C_(t)范围内AUC _(24h)/MIC的达标率,分析AUC _(24h)/MIC的影响因素并探讨以AUC _(24h)/MIC作为靶目标对患者抗感染疗效和肾毒性的临床意义。结果:多元线性回归分析显示C_(t)与AUC _(24h)/MIC有较好的相关性,当C_(t)为10~15μg/mL时,其中仅38.89%的患者AUC _(24h)/MIC达到400~600,当C_(t)为15~20μg/mL时,则有88.89%患者其AUC _(24h)/MIC达标。万古霉素抗感染疗效与患者是否入住ICU显著相关,而与AUC _(24h)/MIC无显著相关性。以C_(t)>20μg/mL或者AUC _(24h)/MIC>600评估发生急性肾损伤(AKI)的风险无统计学差异。结论:假设MIC=1 mg/L时建议多重耐药革兰阳性菌致严重感染患者维持C_(t)在15~20μg/mL,有88.89%概率其AUC _(24h)/MIC可达到400~600。为了更好地指导临床合理使用万古霉素,建议推广MIC的规范化检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万古霉素 血药浓度 AUC 24h/MIC 多重耐药革兰阳性菌
下载PDF
血液病患者万古霉素治疗血药浓度临床特点及影响因素分析 被引量:11
4
作者 符祥俊 羊鸿斌 林良沫 《中国感染与化疗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5期487-492,共6页
目的分析血液病患者万古霉素治疗血药浓度的特点并探讨可能的影响因素。方法通过监测血液病患者(n=101)和非血液病患者(n=203)万古霉素的血药浓度,采用药动学软件JPKD计算万古霉素的清除率(CL)和表观分布容积(Vd),比较两组患者万古霉素... 目的分析血液病患者万古霉素治疗血药浓度的特点并探讨可能的影响因素。方法通过监测血液病患者(n=101)和非血液病患者(n=203)万古霉素的血药浓度,采用药动学软件JPKD计算万古霉素的清除率(CL)和表观分布容积(Vd),比较两组患者万古霉素血药浓度等药动学参数差异有无统计学意义,并分析伴发中性粒细胞缺乏和肾功能亢进(ARC)对血药浓度的影响。结果血液病组患者万古霉素血药浓度显著低于非血液病组[(9.89±5.12)mg/L比(11.79±5.70)mg/L,P=0.001],CL显著高于非血液病组[(6.07±2.16)L/h比(5.14±1.98)L/h,P<0.001],两组间V_d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61)。血液病患者伴发中性粒细胞缺乏或ARC可导致万古霉素血药浓度显著降低,其中伴发中性粒细胞缺乏者有68.42%血药浓度未达标(<10 mg/L),伴发ARC者有74.00%血药浓度未达标。结论伴发中性粒细胞缺乏或ARC可能是导致血液病患者万古霉素血药浓度偏低的主要原因,推荐实施治疗药物血药浓度监测以促进此类患者万古霉素的合理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血液病 万古霉素 血药浓度 中性粒细胞缺乏 肾功能亢进
下载PDF
海南省人民医院注射用硫酸多黏菌素B临床应用分析 被引量:3
5
作者 符祥俊 黄莉 +1 位作者 郭丽 林良沫 《中国医院用药评价与分析》 2021年第8期991-994,共4页
目的:了解海南省人民医院(以下简称“我院”)注射用硫酸多黏菌素B的临床应用情况,为促进该药的合理应用提供参考。方法:以2018年1月1日至2021年3月15日于我院住院并使用注射用硫酸多黏菌素B的患者为研究对象,采用回顾性分析方法,对患者... 目的:了解海南省人民医院(以下简称“我院”)注射用硫酸多黏菌素B的临床应用情况,为促进该药的合理应用提供参考。方法:以2018年1月1日至2021年3月15日于我院住院并使用注射用硫酸多黏菌素B的患者为研究对象,采用回顾性分析方法,对患者的基本信息、病原学检查结果、注射用硫酸多黏菌素B的用法与用量、联合用药、治疗结局及不良反应等进行分析。结果:共有51例患者纳入研究,其中男性患者34例(占66.67%),女性患者17例(占33.33%),平均年龄(61.31±17.98)岁;共有137份病原学阳性标本,检出革兰阴性菌115株,革兰阴性菌检出率为83.94%,其中广泛耐药及多重耐药革兰阴性菌55株(占革兰阴性菌菌株数的47.83%)。注射用硫酸多黏菌素B的用法与用量均符合药品说明书要求;平均用药疗程为(11.75±8.81)d;联合用药中,以联合碳青霉烯类抗菌药物居多。因2例患者注射用硫酸多黏菌素B使用疗程≤2 d,故对49例患者进行疗效评估,抗感染有效率为30.61%(15/49)。安全性方面,51例使用注射用硫酸多黏菌素B的患者中,22例发生急性肾损伤(占43.14%),2例发生皮肤色素沉着(占3.92%)。结论:注射用硫酸多黏菌素B的临床应用仍需严格管理,使用过程中应关注肾毒性和皮肤色素沉着等不良反应。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多黏菌素B 急性肾损伤 皮肤色素沉着
下载PDF
我院异基因造血干细胞移植患者环孢素血药浓度监测情况分析 被引量:2
6
作者 符祥俊 黄莉 +2 位作者 郭丽 刘丹 林良沫 《中国药物应用与监测》 CAS 2021年第3期165-167,196,共4页
目的:分析我院异基因造血干细胞移植(allo-HSCT)患者环孢素血药浓度监测情况。方法:以我院进行allo-HSCT并采用环孢素联合短程甲氨蝶呤为基础方案预防移植物抗宿主病(GVHD)的患者为研究对象,分为>14岁和≤14岁两组,分别统计两组患者... 目的:分析我院异基因造血干细胞移植(allo-HSCT)患者环孢素血药浓度监测情况。方法:以我院进行allo-HSCT并采用环孢素联合短程甲氨蝶呤为基础方案预防移植物抗宿主病(GVHD)的患者为研究对象,分为>14岁和≤14岁两组,分别统计两组患者环孢素血药浓度监测次数、静脉和口服两种给药途径下的环孢素剂量和血药浓度结果,探讨环孢素血药浓度分布和达标情况。结果:≤14岁组环孢素的给药剂量明显大于>14岁组且前组达到目标血药浓度所需时间更短,两组患者环孢素血药浓度分布情况和达标率(36.24%vs 37.52%)无显著性差异(P=0.598)。共有17.39%的患者因各种原因将环孢素更换为他克莫司。结论:环孢素血药浓度的分布和达标率在上述两组中无显著性差异。儿童患者可耐受较高的环孢素剂量,有助于尽早达到目标血药浓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异基因造血干细胞移植 环孢素 血药浓度
下载PDF
某院2015年-2020年万古霉素治疗药物监测分析 被引量:1
7
作者 符祥俊 肖坚 +2 位作者 王和芳 劳行刚 林良沫 《抗感染药学》 2021年第5期737-741,共5页
目的:回顾分析2015年—2020年海南省人民医院(下称"医院")开展万古霉素治疗药物监测的情况和变化趋势,为万古霉素的临床合理使用提供参考。方法:选取2015年1月1日—2020年12月31日医院收治的开展万古霉素治疗药物监测的患者,... 目的:回顾分析2015年—2020年海南省人民医院(下称"医院")开展万古霉素治疗药物监测的情况和变化趋势,为万古霉素的临床合理使用提供参考。方法:选取2015年1月1日—2020年12月31日医院收治的开展万古霉素治疗药物监测的患者,收集并分析患者的科室分布、血药谷浓度分布情况、急性肾损伤发生情况,以及24 h药时曲线下面积(AUC_(0~24)h)与最低抑菌浓度(MIC)的比值(AUC_(0~24)h/MIC)的分布情况。结果:医院开展万古霉素治疗药物监测的患者和送检科室逐渐增多,万古霉素血药谷浓度的总达标率为39.36%(581/1476),急性肾损伤的发生率为10.65%(59/554)。83例多重耐药革兰阳性菌感染患者开展了AUC_(0~24)h/MIC监测,其总达标率为34.45%;当万古霉素血药谷浓度为15~20 mg/L时,AUC_(0~24)h/MIC达标率为95.00%。结论:医院万古霉素治疗药物监测的开展初步实现规范化和常态化,下一步计划规范MIC的检测,计算出更准确的AUC_(0~24)h/MIC,以指导万古霉素的临床合理使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万古霉素 治疗药物监测 血药谷浓度 AUC_(0~24)h/MIC
原文传递
314例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治疗观察
8
作者 符祥俊 姚红霞 +1 位作者 林丽娥 王述文 《中国热带医学》 CAS 2007年第10期1840-1840,共1页
关键词 紫癜 血小板减少 治疗方法
下载PDF
TGFβ1及VEGF基因在急性髓系白血病患者中的表达水平及其临床预后价值 被引量:24
9
作者 陈文婷 姚红霞 +2 位作者 吴从明 符祥俊 黄昭前 《中国实验血液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1期130-135,共6页
目的:研究TGFβ1及VEGF基因在急性髓系白血病(AML)患者中的表达水平及其临床预后价值。方法:选取2016年7月至2018年9月间在本院接受治疗的78例AML患者,分离患者骨髓单个核细胞后,采用RT-PCR实验检测样本TGFβ1及VEGF基因水平,并分析TGF... 目的:研究TGFβ1及VEGF基因在急性髓系白血病(AML)患者中的表达水平及其临床预后价值。方法:选取2016年7月至2018年9月间在本院接受治疗的78例AML患者,分离患者骨髓单个核细胞后,采用RT-PCR实验检测样本TGFβ1及VEGF基因水平,并分析TGFβ1及VEGF基因表达与AML患者临床特征的相关性;采用Kaplan-Meier评估患者的OS及EFS;采用Cox风险比例模型分析患者的预后危险因素。结果:AML患者TGFβ1基因相对表达水平为0.32±0.04,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VEGF基因相对表达水平为2.65±0.15,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TGFβ1及VEGF基因水平与AML患者的白细胞数、血红蛋白、血小板及外周血幼稚细胞呈显著相关性(r=0.83)。完全缓解的AML患者的TGFβ1水平均高于部分缓解及未缓解的患者(P<0.05)。部分缓解的AML患者TGFβ1水平显著高于未缓解患者(P<0.05)。完全缓解的AML患者的VEGF水平均低于部分缓解及未缓解患者(P<0.05)。部分缓解的AML患者VEGF水平显著低于未缓解患者(P<0.05)。Kaplan-Meier生存分析表明,TGFβ1高表达的AML患者OS和DFS均优于TGFβ1低表达的患者(P<0.05),VEGF低表达的AML患者OS和DFS均优于VEGF高表达的患者(P<0.05)。多因素Cox回归分析表明,血小板、TGFβ1及VEGF基因是OS独立影响因素(P<0.05),白细胞、TGFβ1及VEGF基因是DFS独立影响因素(P<0.05)。结论:AML患者TGFβ1表达水平下降,VEGF基因水平上升,并与AML的预后密切相关,可为AML患者的临床治疗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TGFΒ1基因 VEGF基因 急性髓系白血病 预后
原文传递
个体化给药辅助决策系统JPKD和SmartDose在万古霉素个体化给药中的应用 被引量:10
10
作者 林良沫 符祥俊 +4 位作者 陈君 钟莉莉 吴琼诗 黄春新 王敏 《中国药房》 CAS 北大核心 2019年第19期2690-2695,共6页
目的:评估个体化给药辅助决策系统JPKD和SmartDose在万古霉素个体化给药中的应用。方法:以2018年4月-2019年3月在海南省人民医院住院并静脉使用万古霉素的成人患者为研究对象进行回顾性研究。使用SmartDose预测万古霉素初始给药方案的... 目的:评估个体化给药辅助决策系统JPKD和SmartDose在万古霉素个体化给药中的应用。方法:以2018年4月-2019年3月在海南省人民医院住院并静脉使用万古霉素的成人患者为研究对象进行回顾性研究。使用SmartDose预测万古霉素初始给药方案的稳态血药谷浓度,计算实测浓度与预测浓度之间的绝对权重偏差和相对预测误差。采用χ2检验或连续校正的χ2检验分析患者体质量指数(BMI)正常与否、急性肾损伤(AKI)发生与否分别对绝对权重偏差的影响。对于稳态血药谷浓度不达标的患者进行万古霉素给药方案调整,使用JPKD和SmartDose系统分别预测调整给药方案后的万古霉素稳态血药谷浓度,计算实测浓度与预测浓度之间的绝对权重偏差和相对预测误差,评估两者的预测能力并针对3例患者进行实例分析。结果:SmartDose预测初始给药方案的患者入组85例,其万古霉素稳态血药谷浓度预测值为(11.36±5.96)μg/mL(2.34~29.33μg/mL),实测浓度为(11.44±6.57)μg/mL(3.10~29.50μg/mL),绝对权重偏差为22.95%,相对预测误差为2.72%。BMI正常与否对绝对权重偏差有显著影响(χ2=4.75,P=0.029),AKI发生与否对绝对权重偏差无显著影响(χ~2=0.236,P=0.627)。JPKD和SmartDose预测调整给药方案的患者入组22例,其万古霉素的稳态血药谷浓度预测值分别为(11.06±3.58)、(12.15±4.35)μg/mL,实测浓度为(12.57±4.50)μg/mL,绝对权重偏差分别为18.30%、18.68%,相对预测误差均值分别为-8.65%、-0.44%。两个系统预测值的绝对权重偏差均<30%。3例患者预测结果的绝对权重偏差也均<30%。结论:JPKD和SmartDose系统在临床应用中对万古霉素血药浓度具有良好的预测能力,可用于优化万古霉素个体化给药方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万古霉素 个体化给药辅助系统 JPKD SmartDose 血药浓度 预测
下载PDF
原发性血小板增多症患者血小板功能指标的变化及其与血小板数量关系的研究 被引量:8
11
作者 姚红霞 黄莉 +7 位作者 林丽娥 吴从明 姚志明 王谷云 王华 饶若 符祥俊 唐瑞梅 《血栓与止血学》 2010年第1期21-23,26,共4页
目的1.观察原发性血小板增多症(primary thrombocytosis,PT)患者血小板功能指标CD 62P、PAC-1、TXB 2、6-keto-PGF1α及TXB 2/6-keto-PGF1α比值的变化。2.观察PT患者血小板功能指标与血小板数量的相关性。3.探讨可能导致PT患者血栓发... 目的1.观察原发性血小板增多症(primary thrombocytosis,PT)患者血小板功能指标CD 62P、PAC-1、TXB 2、6-keto-PGF1α及TXB 2/6-keto-PGF1α比值的变化。2.观察PT患者血小板功能指标与血小板数量的相关性。3.探讨可能导致PT患者血栓发生的机制。方法1.流式细胞仪(FCM)测定血小板表面的CD 62P,PAC-1水平。2.ELISA方法测定血浆血栓素A2(TXA2)代谢产物TXB2和前列环素(PGI2)代谢产物6-keto-PGF1α水平。3.观察和比较各组血小板功能的变化及其与血小板数量变化的关系。结果1.PT患者血小板功能指标均高于正常组,P<0.01。2.PT患者血小板功能指标变化与血小板数量相关性分析结果提示:PT患者各项血小板功能指标与血小板数目之间不存在相关性,P>0.05。结论PT患者除血小板数量显著增多外,其血小板各项功能指标亦有明显异常。研究结果表明:PT患者发生血栓的危险因素除与其血小板数目异常增多有关外,还与血小板功能异常活化(血小板活化指标CD 62P、PAC-1异常增高)及血浆TXB 2、6-keto-PGF1α平衡失调(TXB 2/6-keto-PGF1α比值异常增高)有关。而PT患者血小板功能指标与其血小板数量之间不存在相关性,故治疗原发性血小板增多症除按常规治疗予以降低血小板数量外,还应同时注意对血小板功能的干预治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原发性血小板增多症 CD 62P PAC-1 TXB2 6-keto—PGF1α
下载PDF
不同病理状态人群万古霉素群体药代动力学模型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1
12
作者 林良沫 符祥俊 +2 位作者 吴琼诗 钟莉莉 肖坚 《中南药学》 CAS 2021年第11期2365-2370,共6页
万古霉素是临床常用的糖肽类抗菌药物,是治疗耐甲氧西林金黄色葡萄球菌感染的一线用药。万古霉素治疗药物监测和合理使用的指南陆续发布,目的在于优化万古霉素的临床应用,提高抗感染效果及降低其不良反应发生的风险。万古霉素在不同病... 万古霉素是临床常用的糖肽类抗菌药物,是治疗耐甲氧西林金黄色葡萄球菌感染的一线用药。万古霉素治疗药物监测和合理使用的指南陆续发布,目的在于优化万古霉素的临床应用,提高抗感染效果及降低其不良反应发生的风险。万古霉素在不同病理状态下可表现出明显的个体差异,通过建立不同人群的群体药代动力学模型有助于充分了解该人群万古霉素的药动学和药效学特征,有助于更加精准地制订个体化给药方案。本文就近年来处于某些特殊病理状态,如伴发血液系统疾病、接受重症监护及神经外科术后等人群的万古霉素群体药代动力学模型的研究情况展开概述,旨在加强对该领域研究进展的了解。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万古霉素 群体药代动力学 病理状态
原文传递
难治性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治疗的探讨 被引量:1
13
作者 姚红霞 吴巨峰 +2 位作者 林丽娥 王谷云 符祥俊 《血栓与止血学》 2005年第6期269-270,共2页
目的观察脾动脉栓塞和骁悉(MMF)治疗难治性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R-ITP)的临床意义。方法 32例 R-ITP 患者中23例采用介入方法进行大部分脾动脉栓塞术,9例服用骁悉连服3个月,并与环孢霉素 A(CsA)治疗34例 R-ITP 疗效对照。结果脾栓塞... 目的观察脾动脉栓塞和骁悉(MMF)治疗难治性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R-ITP)的临床意义。方法 32例 R-ITP 患者中23例采用介入方法进行大部分脾动脉栓塞术,9例服用骁悉连服3个月,并与环孢霉素 A(CsA)治疗34例 R-ITP 疗效对照。结果脾栓塞术组所有患者血小板都较术前有不同程度上升,12例显效,4例良效,5例进步,2例无效,有效率为69.6%。骁悉组3例显效,2例良效,1例进步,2例无效,有效率为66.7%。CsA 组17例显效,8 例良效,6例进步,3例无效,有效率为73.5%。3种治疗方法有效率无显著差异。结论脾动脉栓塞、口服骁悉治疗 R- ITP 的疗效与 CsA 同样满意,且副作用小,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难治性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 脾动脉栓塞术 骁悉
下载PDF
急性髓系白血病67种基因突变检查及临床意义 被引量:1
14
作者 黄莉 林丽娥 +2 位作者 符祥俊 郭丽 孟灿 《河北医学》 CAS 2022年第3期477-482,共6页
目的:探究急性髓系白血病(AML)患者67种基因突变的发生情况及临床意义。方法:选取2018年5月至2019年5月本院收治的AML患者117例,所有患者均接受临床药物干预,采用二代测序技术进行突变基因筛选,分析基因突变与患者临床特征、预后的关系... 目的:探究急性髓系白血病(AML)患者67种基因突变的发生情况及临床意义。方法:选取2018年5月至2019年5月本院收治的AML患者117例,所有患者均接受临床药物干预,采用二代测序技术进行突变基因筛选,分析基因突变与患者临床特征、预后的关系。结果:117例患者中,108例(92.31%)患者检查到基因突变,其中单基因突变25例(21.37%),2个基因突变共存36例(30.77%),同时携带≥3个基因突变的47例(40.17%)。检测到的基因突变共涉及67种基因,108例患者中突变检出率≥10%的突变基因依次为NRAS(23.15%)、NPM1(19.44%)、DNMT3A(15.74%)、TET2(14.81%)、WT1(12.03%)、CEBPA(12.03%),FLT3-ITD+TKD(11.11%)、GATA2(11.11%)、ASXL1(10.19%)、BCORL1(10.19%)。常见突变基因涉及的通路包括:表观遗传学(57.41%)、转录调节(49.07%)、细胞增殖或凋亡(25.00%)和剪切因子(8.33%)。NRAS基因突变者血红蛋白(HGB)水平低于无突变患者,NPM1基因突变白细胞计数(WBC)水平高于无突变患者(P<0.05);NPM1、DNMT3A基因突变在中危患者中的检出率高于低、高危患者(P<0.05)。NPM1基因突变患者的两年累计生存率高于无突变患者,DNMT3A基因突变患者的两年累计生存率均低于无突变患者(P<0.05),基因突变数目≥3个患者的两年累计生存率低于基因突变数目<3个的患者(P<0.05)。多因素分析结果显示,NPM1基因无突变、DNMT3A基因突变、基因突变数目≥3个与AML患者较差OS相关(P<0.05)。结论:AML患者基因突变率较高,基因突变数目和类型与患者临床特征、预后相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急性髓系白血病 基因突变 二代测序技术
下载PDF
9例血栓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的临床分析 被引量:3
15
作者 姚红霞 符祥俊 《血栓与止血学》 2008年第3期126-127,共2页
目的分析血栓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TTP)的临床特征和治疗方法选择的价值。方法对9例TTP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分析。结果9例患者6例为女性,男∶女=1∶3;其中系统性的红斑狼疮5例,严重感染、败血症3例,尿毒症1例。临床表现以血小板减少性出... 目的分析血栓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TTP)的临床特征和治疗方法选择的价值。方法对9例TTP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分析。结果9例患者6例为女性,男∶女=1∶3;其中系统性的红斑狼疮5例,严重感染、败血症3例,尿毒症1例。临床表现以血小板减少性出血、微血管病性溶血性贫血和神经系统症状的"三联症"起病的5例;三联症伴发热和肾脏病变"五联症"起病的2例;三联症伴发热起病2例。4例及时进行血浆置换为主治疗后均有效;其余5例未给予血浆置换的3例死亡。结论TTP多见于年轻女性,病因以系统性红斑狼疮最多见,感染次之。临床表现以三联征表现最多,以后多表现为四联征或五联征。及时给予血浆置换为主的治疗抢救成功率较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血栓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 临床 治疗
下载PDF
激活骨髓加自体移植联用重组白细胞介素2治疗T细胞淋巴瘤生存期超过10年1例(英文)
16
作者 林丽娥 姚红霞 +3 位作者 吴从明 姚志明 黄昭前 符祥俊 《中国组织工程研究与临床康复》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36期7183-7185,共3页
患者,男,33岁,发现腰部肿物2个月,行肿物切除病理提示为非霍奇金淋巴瘤,T细胞,免疫母细胞,血象大致正常,骨髓可见2%肉瘤细胞,诊断:非霍奇金淋巴瘤T细胞,Ⅳ期。予CHOP(环磷酰胺、阿霉素、长春新碱、强的松)等方案化疗4个月后,于1998-04... 患者,男,33岁,发现腰部肿物2个月,行肿物切除病理提示为非霍奇金淋巴瘤,T细胞,免疫母细胞,血象大致正常,骨髓可见2%肉瘤细胞,诊断:非霍奇金淋巴瘤T细胞,Ⅳ期。予CHOP(环磷酰胺、阿霉素、长春新碱、强的松)等方案化疗4个月后,于1998-04行激活骨髓加自体外周血干细胞移植并联用重组白细胞介素2治疗。预处理方案为MACC方案(马法兰、阿糖胞苷,环磷酰胺,环己亚硝脲),移植+10d,中性粒细胞>0.5×109L-1,移植+16d,血小板>50×109L-1。移植+6d出现发热,血培养为大肠埃希秆菌,经抗生素治疗体温正常,症状消失。随访至今已10年10个月,仍无病生存,工作及生活正常。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激活骨髓 自体干细胞移植 淋巴瘤 长期生存
下载PDF
血清IL-10、PCT水平预测老年急性髓细胞白血病化疗患者继发性感染的价值
17
作者 黄莉 林丽娥 +2 位作者 符祥俊 孟灿 郭丽 《中国老年学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22年第10期2371-2374,共4页
目的探讨血清白细胞介素(IL)-10、降钙素原(PCT)水平预测老年急性髓细胞白血病(AML)化疗患者继发性感染的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102例老年AML化疗患者临床资料,统计患者化疗后继发性感染发生情况,比较发生和未发生继发性感染患者临床资... 目的探讨血清白细胞介素(IL)-10、降钙素原(PCT)水平预测老年急性髓细胞白血病(AML)化疗患者继发性感染的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102例老年AML化疗患者临床资料,统计患者化疗后继发性感染发生情况,比较发生和未发生继发性感染患者临床资料和血清指标,重点分析入院时血清IL-10、PCT水平与老年AML化疗患者继发性感染的关系及对老年AML化疗患者继发性感染的预测价值。结果共102例老年AML化疗患者,均完成化疗治疗,出现继发性感染患者65例(63.73%);继发性感染组卡氏功能状态(KPS)评分明显低于无感染组,血清IL-10、PCT水平明显高于无感染组(P<0.05);经Logistic回归分析检验结果显示,KPS评分、血清IL-10、血清PCT与老年AML化疗患者继发感染有关;绘制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结果显示,入院时血清IL-10、PCT水平单独及联合预测老年AML化疗患者继发性感染的ROC曲线下面积(AUC)分别为0.793、0.762、0.816,均有一定预测价值。结论血清IL-10、PCT水平可能是老年AML化疗患者继发性感染的风险因子,可用于预测老年AML化疗患者继发性感染。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急性髓细胞白血病 继发性感染 白细胞介素-10 降钙素原
下载PDF
重组人血小板生成素联合利妥昔单抗治疗免疫性血小板减少症疗效及对凝血功能和不良反应的影响 被引量:10
18
作者 刘丹 符祥俊 +1 位作者 陈文婷 孟灿 《河北医学》 CAS 2021年第8期1256-1260,共5页
目的:探究重组人血小板生成素(rhTPO)联合利妥昔单抗治疗免疫性血小板减少症(ITP)疗效及对凝血功能和不良反应的影响。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收治的198例ITP患者,根据治疗方案差异分组,根据患者一般资料进行倾向性评分匹配,最终获得一般... 目的:探究重组人血小板生成素(rhTPO)联合利妥昔单抗治疗免疫性血小板减少症(ITP)疗效及对凝血功能和不良反应的影响。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收治的198例ITP患者,根据治疗方案差异分组,根据患者一般资料进行倾向性评分匹配,最终获得一般资料均衡的对照组61例和研究组63例,对照组以利妥昔单抗治疗,观察组以rhTPO联合利妥昔单抗治疗,比较两组患者临床疗效、血小板计数(PLT)水平、凝血功能和不良反应情况。结果:研究组和对照组患者临床总有效率为68.85%和80.95%(P>0.05),但研究组患者完全反应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起效时间显著短于对照组(P<0.05);两组患者治疗1周、2周、4周、8周、12周的PLT水平较治疗前均提高(P<0.05),且研究组治疗2周、4周、8周、12周的PLT水平均高于对照组(P<0.05);治疗前后,两组患者部分活化凝血活酶时间(APTT)、凝血酶原时间(PT)及纤维蛋白原(FIB)水平变化,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组间比较,各指标水平差异也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期间,对照组和观察组患者不良反应发生率(19.67%vs 25.40%)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rhTPO联合利妥昔单抗治疗ITP疗效显著,可在短时间内提高PLT水平,对患者凝血功能无不利影响,临床用药安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免疫性血小板减少症 重组人血小板生成素 利妥昔单抗 凝血功能 不良反应
下载PDF
中性粒细胞缺乏患者万古霉素群体药代动力学模型的建立 被引量:1
19
作者 林良沫 符祥俊 +3 位作者 钟莉莉 王和芳 吴琼诗 肖坚 《中国临床药理学与治疗学》 CAS CSCD 2021年第9期1014-1022,共9页
目的:建立血液病伴中性粒细胞缺乏患者的万古霉素群体药代动力学(PPK)模型。方法:收集我院血液内科静脉使用万古霉素的中性粒细胞缺乏成人患者(n=77)的临床资料和用药信息,监测万古霉素血药谷浓度和峰浓度,使用非线性混合效应模型(NONM... 目的:建立血液病伴中性粒细胞缺乏患者的万古霉素群体药代动力学(PPK)模型。方法:收集我院血液内科静脉使用万古霉素的中性粒细胞缺乏成人患者(n=77)的临床资料和用药信息,监测万古霉素血药谷浓度和峰浓度,使用非线性混合效应模型(NONMEM)的建模方法建立该人群的万古霉素PPK模型并进行评估和验证。结果:所建模型为二室模型,最终模型公式为:清除率CL=6.84×(BW/70)^(0.75)×(CLCR/116)^(0.895)×exp(η_(1)),中央室分布容积V_(1)=20.5×(BW/70)×exp(η_(2)),室间转运速率Q=15.2×(BW/70)^(0.75)×exp(η_(3)),外周室分布容积V_(2)=50×(BW/70)×exp(η_(4)),(BW为体质量,CLCR为肌酐清除率)。采用拟合优度图和模型预测诊断图以及非参数Bootstrap法进行模型的内部验证,采用26个相同入组条件的患者数据进行外部验证,表明模型具有良好的稳定性和准确性。结论:建立血液病伴中性粒细胞缺乏患者的万古霉素PPK模型,有助于实现该人群万古霉素的个体化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性粒细胞缺乏 万古霉素 群体药代动力学模型
下载PDF
异基因造血干细胞移植后淋巴细胞增殖性疾病临床观察 被引量:1
20
作者 符祥俊 姚红霞 +2 位作者 吴从明 陈文婷 史鹏程 《中国热带医学》 CAS 2013年第9期1124-1126,共3页
目的观察异基因造血干细胞移植(allo-HSCT)后淋巴细胞增殖性疾病(PTLD)的临床特征、治疗及转归。方法 9例(4例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2例淋巴瘤,2例再生障碍性贫血和1例急性髓系白血病)患者行allo-HSCT。预处理方案包括:4例全身放疗(TBI)+... 目的观察异基因造血干细胞移植(allo-HSCT)后淋巴细胞增殖性疾病(PTLD)的临床特征、治疗及转归。方法 9例(4例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2例淋巴瘤,2例再生障碍性贫血和1例急性髓系白血病)患者行allo-HSCT。预处理方案包括:4例全身放疗(TBI)+环磷酰胺(CY)+依托泊苷(VP-16)、1例氟达拉滨(Flu)+阿糖胞苷(Ara-c)+TBI+CY、1例氟达拉滨(Flu)+阿糖胞苷(Ara-c)+TBI+VP-16、2例Flu+CY、1例TBI+CY。以环孢素A(CSA)、霉酚酸酯(MMF)、抗淋巴细胞球蛋白(ATG)加短程甲氨蝶呤(MTX)预防aGVHD。结果 9例患者发生PTLD的中位时间为移植后60(42-510)天,8例伴前驱EB病毒感染,4例出现PTLD中枢侵犯。经美罗华外周静脉注入及鞘内注射治疗,7例患者病情得以控制,2例死亡,治疗总有效率为77.7%。结论 PTLD是allo-HSCT后少见的最严重并发症之一,美罗华外周静脉注入及鞘内注射治疗PTLD合并中枢侵犯效果明显,为一线治疗方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移植后淋巴细胞增值性疾病 PTLD中枢侵犯 利妥昔单抗 EB病毒 异基因造血干细胞移植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