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1例类鼻疽脓毒症患者的全程个体化药学监护
1
作者 王敏 林叶 +4 位作者 赵洁 符香香 吴华 吴琼诗 谢甜 《中国药房》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101-106,共6页
目的为类鼻疽脓毒症(MS)抗菌药物治疗方案的调整、不良反应的识别和个体化药学监护提供参考。方法临床药师利用血药浓度和基因检测全程参与1例MS患者强化期和根除期治疗过程。通过测定β-内酰胺类和复方磺胺甲噁唑(TMP/SMZ)血药浓度并... 目的为类鼻疽脓毒症(MS)抗菌药物治疗方案的调整、不良反应的识别和个体化药学监护提供参考。方法临床药师利用血药浓度和基因检测全程参与1例MS患者强化期和根除期治疗过程。通过测定β-内酰胺类和复方磺胺甲噁唑(TMP/SMZ)血药浓度并计算其药代动力学与药效学(PK/PD)参数,结合文献对MS抗菌药物治疗方案进行调整;同时通过高通量测序检测药物相关基因多态性,对药物不良反应的发生原因进行分析并进行处理。结果临床药师利用血药浓度和基因检测手段,提出了亚胺培南西司他丁钠(IMP)给药剂量调整建议,分析了多种药物不良反应的发生原因;通过测定β-内酰胺类药物和TMP/SMZ血药浓度计算PK/PD靶标,通过查询指南和文献为临床医生解释类鼻疽患者脓毒症期和非脓毒症期状态下的达标情况;利用血药浓度和基因检测分析MS患者神经毒性与IMP cmin的相关性,并发现肾毒性与TMP/SMZ的cmax无关,而与患者饮水量相关。经全程抗菌药物治疗后,患者病情好转出院,不良反应得到有效处理。结论临床药师基于抗菌药物血药浓度和基因检测结果解读情况协助临床医生制定MS治疗方案,并为患者提供全程用药监护,提高了临床药物治疗的安全性和有效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类鼻疽脓毒症 Β-内酰胺类抗菌药物 复方磺胺甲噁唑 血药浓度 基因检测 药学监护
下载PDF
高效液相色谱-紫外检测法同时测定类鼻疽患者血浆中亚胺培南、美罗培南和头孢他啶的浓度
2
作者 符香香 钟莉莉 +4 位作者 陈君 柴芳 云雄 吴华 王敏 《中国药物应用与监测》 CAS 2024年第1期34-37,共4页
目的建立一种快速、经济的高效液相色谱-紫外检测法(HPLC-UV),用于同时测定人血浆中亚胺培南、美罗培南和头孢他啶的药物浓度。方法采用Millipore 10KD超滤离心去蛋白,使用互为内标法,色谱柱为SunFire-C18柱(4.6 mm×250 mm,5µ... 目的建立一种快速、经济的高效液相色谱-紫外检测法(HPLC-UV),用于同时测定人血浆中亚胺培南、美罗培南和头孢他啶的药物浓度。方法采用Millipore 10KD超滤离心去蛋白,使用互为内标法,色谱柱为SunFire-C18柱(4.6 mm×250 mm,5µm);预柱为C18柱(4.0 mm×2.1 mm,5µm),流动相为0.1 mol·L^(-1)的3-(N-吗啡啉)丙磺酸(pH=7.0)和乙腈,梯度洗脱,检测波长299nm,流速1.0mL·min^(-1),运行时间30min,进样体积30µL。结果亚胺培南、美罗培南和头孢他啶的保留时间分别为6.699 min、10.795 min和8.722 min。血浆内源性物质对样品的测定无干扰,峰形良好。该方法具有良好的线性、准确度和精密度。不同浓度的样品在–20℃反复冻融、–20℃长期冷冻和4℃(48 h)下均表现出了较高的稳定性。结论该方法操作成本低、专属性强、分离效果好,可用于类鼻疽患者血浆中亚胺培南、美罗培南和头孢他啶治疗药物浓度的测定。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类鼻疽 亚胺培南 美罗培南 头孢他啶 高效液相色谱-紫外检测法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