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7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短链脂肪酸在2型糖尿病中的作用研究进展
1
作者 姜荣生 张龙 +3 位作者 管其凡 张静 吴元丰 刘明军 《中国全科医学》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4期3031-3037,共7页
短链脂肪酸(SCFAs)在肠道微生物群调控宿主代谢中起到了主要介导作用,且与2型糖尿病(T2DM)密切相关,可改善T2DM患者的血糖、体质量和血脂指标。尽管有学者认为SCFAs有望成为T2DM的新型治疗靶点,但目前尚未有相关综述。本文总结了短链脂... 短链脂肪酸(SCFAs)在肠道微生物群调控宿主代谢中起到了主要介导作用,且与2型糖尿病(T2DM)密切相关,可改善T2DM患者的血糖、体质量和血脂指标。尽管有学者认为SCFAs有望成为T2DM的新型治疗靶点,但目前尚未有相关综述。本文总结了短链脂肪酸的生物学特性,讨论了SCFAs调节食欲、炎症、胰岛β细胞、脂质代谢与肝脏糖原代谢的证据,进一步明确调控SCFAs在T2DM中的作用及其研究进展,探讨了调控SCFAs治疗T2DM的潜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糖尿病 2型 短链脂肪酸 胃肠道微生物组 代谢 研究进展
下载PDF
针刺治疗脑卒中后抑郁的临床研究进展 被引量:9
2
作者 黄海鹏 于斌 +5 位作者 管其凡 徐开阳 钟祯 马诗棋 于硕 王洪峰 《中国老年学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22年第18期4617-4621,共5页
脑卒中后抑郁(PSD)是指脑卒中后引发的抑郁症,以情绪低落、思维迟缓、兴趣下降、睡眠障碍等抑郁心境为临床表现[1],是老年脑卒中患者常见的并发症之一。随着人口老龄化的速度加快,PSD发病率逐年提高,受到越来越多的社会关注。我国PSD的... 脑卒中后抑郁(PSD)是指脑卒中后引发的抑郁症,以情绪低落、思维迟缓、兴趣下降、睡眠障碍等抑郁心境为临床表现[1],是老年脑卒中患者常见的并发症之一。随着人口老龄化的速度加快,PSD发病率逐年提高,受到越来越多的社会关注。我国PSD的发病率处于较高水平,发病率在20%~70%,其中老年脑卒中发生率为5.0%~67.8%,各学者研究结果差异较大[2~4]。目前,临床上治疗老年PSD的方法分为药物治疗和非药物治疗。药物治疗主要服用抗抑郁药物,长期服用不仅导致不良反应多,而且存在脑卒中复发的危险。非药物治疗取得较好效果,尤其以针刺治疗PSD较多,大量研究证明针刺治疗PSD的治疗效果及不良反应均优于药物治疗[5~7]。本文就近10年中国国家知识基础设施(CNKI)核心期刊中针刺治疗PSD的临床研究进行综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脑卒中后抑郁(PSD) 针刺治疗 经颅磁刺激(TMS)
下载PDF
针刺治疗老年痴呆的临床研究进展 被引量:5
3
作者 黄海鹏 于斌 +5 位作者 管其凡 徐开阳 钟祯 马诗棋 于硕 王洪峰 《吉林中医药》 2020年第10期1397-1400,共4页
对近10年来CNKI核心期刊中有关针刺治疗老年痴呆的临床研究进行综述。在临床研究上通过对针刺治疗以及综合治疗前后量表的变化进行对照、探讨,发现针刺对老年痴呆患者的认知、生活自理能力有明显改善作用。但仍然存在很多问题,今后应该... 对近10年来CNKI核心期刊中有关针刺治疗老年痴呆的临床研究进行综述。在临床研究上通过对针刺治疗以及综合治疗前后量表的变化进行对照、探讨,发现针刺对老年痴呆患者的认知、生活自理能力有明显改善作用。但仍然存在很多问题,今后应该采取大样本、大范围的长期对照性人群试验;也应该对能有效治疗老年痴呆特定穴,如十二经井穴,进行深入的研究。未来应继续注意最新的医学研究成果,同时应开展预防学、心理学等多学科的研究,与针刺治疗的方法结合,减少老年痴呆疾病的发生率、降低老年痴呆患者的临床症状以及提高老年痴呆患者的治疗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老年痴呆 针刺 临床研究
下载PDF
基于数据挖掘技术的针灸治疗肿瘤的选穴配伍规律
4
作者 徐小茹 曹方 +6 位作者 王佳佳 管其凡 朱海瑀 高佳鑫 刘慧莹 王富春 王之虹 《世界中医药》 CAS 2022年第7期1036-1040,共5页
目的:运用数据挖掘技术,检索现代文献,系统分析针灸治疗肿瘤疾病的选穴配伍规律。方法:检索梳理1980—2020年国家知识基础设施数据库(CNKI)、中国学术期刊数据库(CSPD)、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CCD)中针灸治疗肿瘤疾病的相关文献,运用“中... 目的:运用数据挖掘技术,检索现代文献,系统分析针灸治疗肿瘤疾病的选穴配伍规律。方法:检索梳理1980—2020年国家知识基础设施数据库(CNKI)、中国学术期刊数据库(CSPD)、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CCD)中针灸治疗肿瘤疾病的相关文献,运用“中医传承辅助系统”软件,分析针灸治疗肿瘤的选穴和配伍规律。结果:得到相关文献32篇,通过分析发现,现代文献针灸治疗肿瘤选穴规律以按穴性选穴、按经脉选穴和按部位选穴为主,配伍规律以表里经配伍、特定穴配伍和天地人三才配伍为主,针灸治疗肿瘤疾病以三穴和多穴处方为主。结论:总结归纳针灸治疗肿瘤选穴配伍规律,选取恰当的腧穴进行配伍,有利于加强腧穴间的协同作用,增强针灸治疗的临床效果,促进针灸的临床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针灸 肿瘤 选穴配伍 数据挖掘 规律
下载PDF
高等中医药院校针灸推拿学专业“双师型”教师培养策略浅析
5
作者 管其凡 陈邵涛 +1 位作者 姚灿 刘明军 《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全文版)教育科学》 2021年第12期0244-0246,共3页
目前,国家大力提倡培养“双师型”教师,高等中医药院校针灸推拿学专业“双师型”师资队伍人才匮乏,“双师型”师资队伍建设已经成为高等中医药院校教育教学改革的紧迫任务。基于国内 23 所中医药院校针灸推拿学专业调研,分析针灸推拿学... 目前,国家大力提倡培养“双师型”教师,高等中医药院校针灸推拿学专业“双师型”师资队伍人才匮乏,“双师型”师资队伍建设已经成为高等中医药院校教育教学改革的紧迫任务。基于国内 23 所中医药院校针灸推拿学专业调研,分析针灸推拿学专业教师现状和存在的问题,提出五点培养策略,为探索“双师型”师资队伍建设提出新的思路,为“双师型”人才培养提供新的策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等中医药院校 针灸推拿学专业 “双师型”教师
下载PDF
中医药治疗非酒精性脂肪肝的研究进展
6
作者 管其凡 刘明军 《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全文版)医药卫生》 2023年第5期0175-0178,共4页
非酒精性脂肪肝(Non-alcoholic fatty liver disease,NAFLD)如果不及早干预治疗,可逐渐发展为肝硬化、肝癌,严重时可导致死亡,其目前已成为最常见的慢性肝病,且呈现年轻化、上升化趋势。中医药治疗非酒精性脂肪肝已被证实有明确的效果,... 非酒精性脂肪肝(Non-alcoholic fatty liver disease,NAFLD)如果不及早干预治疗,可逐渐发展为肝硬化、肝癌,严重时可导致死亡,其目前已成为最常见的慢性肝病,且呈现年轻化、上升化趋势。中医药治疗非酒精性脂肪肝已被证实有明确的效果,本文通过对近年来非酒精性脂肪肝的中医药内治法和外治法治疗相关研究进行整理分析,阐明中医药的治疗优势,为未来治疗提供新的思考和研究方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非酒精性脂肪肝 中医药 综述
下载PDF
针刺单穴与腧穴配伍对骨肉瘤模型小鼠的效应差异研究 被引量:3
7
作者 徐小茹 王楠 +6 位作者 孙濛濛 张泽鹏 朱海瑀 管其凡 刘慧莹 高佳鑫 王之虹 《中华中医药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5期2271-2276,共6页
目的:观察针刺单穴与腧穴配伍干预骨肉瘤模型小鼠相关的形态学及免疫学效应差异。方法:构建骨肉瘤K7皮下荷瘤模型小鼠,随机分为空白组、模型组、单穴组和配穴组,单穴组造模后针刺单穴(肾俞),配穴组造模后针刺腧穴配伍(百会、肾俞、足三... 目的:观察针刺单穴与腧穴配伍干预骨肉瘤模型小鼠相关的形态学及免疫学效应差异。方法:构建骨肉瘤K7皮下荷瘤模型小鼠,随机分为空白组、模型组、单穴组和配穴组,单穴组造模后针刺单穴(肾俞),配穴组造模后针刺腧穴配伍(百会、肾俞、足三里),应用多模式光学活体成像技术(In-Vivo Xtreme技术)和游标卡尺观察小鼠肿瘤大小变化,利用酶联免疫吸附法观察血清细胞因子IL-6、IFN-γ和脾脏组织中TNF-α等相关免疫因子的变化情况,利用流式细胞仪检测相关免疫细胞如T细胞、NK细胞等免疫相关指标变化情况。结果:针刺治疗后,与模型组比较,各针刺组小鼠体质量、肿瘤大小显著降低(P<0.01),肿瘤信号强度显著降低(P<0.01);各针刺组NK细胞、细胞毒性T细胞含量显著下降(P<0.05,P<0.01),辅助性T细胞含量显著升高(P<0.05,P<0.01);各针刺组IL-6、TNF-α含量显著升高(P<0.01)。与单穴组比较,配穴组其各指标疗效显著改善(P<0.05,P<0.01)。结论:针刺治疗改善机体免疫相关指标,提高机体免疫力,可通过调节机体相关免疫因子达到干预肿瘤的效果,且配穴组疗效优于单穴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针刺 单穴 腧穴配伍 骨肉瘤 效应差异 动物模型 免疫 多模式光学活体成像技术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