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29篇文章
< 1 2 1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钛石膏不同方法制备的Ⅱ型硬石膏对硫铝酸盐水泥性能影响
1
作者 管学茂 张紫涵 +1 位作者 狄红丰 刘松辉 《河南理工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194-200,共7页
目的为促进工业固废钛石膏资源再利用,了解硬石膏对硫铝酸盐水泥熟料性能的影响,方法以钛石膏为原料,采用加压水热法和酸浸法合成Ⅱ型硬石膏,研究不同方法合成的硬石膏对硫铝酸盐水泥熟料性能的影响。结果加压水热法和酸浸法合成的硬石... 目的为促进工业固废钛石膏资源再利用,了解硬石膏对硫铝酸盐水泥熟料性能的影响,方法以钛石膏为原料,采用加压水热法和酸浸法合成Ⅱ型硬石膏,研究不同方法合成的硬石膏对硫铝酸盐水泥熟料性能的影响。结果加压水热法和酸浸法合成的硬石膏因合成方法不同,对粒径、形貌、孔隙和表面积等微观性能影响也不同;在硫铝酸盐水泥熟料中添加不同方法合成的硬石膏或天然硬石膏,且不同种类的硬石膏掺量为15%时,硫铝酸盐水泥熟料的抗压强度均达到最大值;随着养护时间延长,硫铝酸盐水泥熟料的抗压强度均明显提高;与掺入天然硬石膏相比,掺入酸浸法合成硬石膏的抗压强度较低,但在硬石膏相同掺量和相同水化时间下,掺入加压水热法合成的硬石膏的硫铝酸盐水泥熟料的抗压强度均高于掺入其他两种硬石膏的。结论加压水热法合成硬石膏在水泥熟料中应用前景广阔,是钛石膏再利用的重要途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钛石膏 加压水热法 酸浸法 Ⅱ型硬石膏 硫铝酸盐水泥熟料 抗压强度
下载PDF
思政元素融入技术前沿进展课程——以材料与化工专业为例
2
作者 廖建国 马婷婷 +1 位作者 曹新鑫 管学茂 《科技资讯》 2024年第2期1-4,共4页
专业型硕士研究生培养应具有“学术型”“实践性”“职业性”的特点,以党的二十大精神为指引,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发展素质教育,为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河南理工大学材料学院材料与化工专业“技术前沿进展... 专业型硕士研究生培养应具有“学术型”“实践性”“职业性”的特点,以党的二十大精神为指引,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发展素质教育,为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河南理工大学材料学院材料与化工专业“技术前沿进展”课程教育与思想政治教育进行有机结合,任课教师将课程思政贯穿于“技术前沿进展”整个教学体系,通过思政元素的引入以及案例分析教学强调主流价值引领,培养了专业型硕士的社会责任感和使命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技术前沿进展 课程思政 专业型硕士 人才培养
下载PDF
新工科背景下材料与化工专业研究生培养模式创新研究——以智能材料与结构方向为例
3
作者 张文艳 管学茂 +1 位作者 刘松辉 李海艳 《华章》 2024年第5期0094-0096,共3页
随着新行业人才需求的提升,突显了原有的研究生教育目标落后,教育课程体系陈旧、课程满足不了专业需求等问题,这些都严重地影响高层次专业人才的培养。针对目前的培养模式,需要展开培养模式的创新研究,建设交叉融合的课程体系,建立专业... 随着新行业人才需求的提升,突显了原有的研究生教育目标落后,教育课程体系陈旧、课程满足不了专业需求等问题,这些都严重地影响高层次专业人才的培养。针对目前的培养模式,需要展开培养模式的创新研究,建设交叉融合的课程体系,建立专业性强的实践平台,引进方向性强的人才队伍,完善人才培养和质量监督体系,有效提高研究生的培养质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工科 材料与化工 智能材料与结构方向 培养模式
下载PDF
镁铝水滑石对高铁低钙硅酸盐水泥性能的影响
4
作者 李珂珂 薛江伟 +1 位作者 王露威 管学茂 《无机盐工业》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4期57-63,共7页
采用成核晶化隔离法合成了镁铝水滑石(MgAl-LDH),并利用石灰石、砂岩和铁矿粉制备了高铁低钙硅酸盐水泥熟料(铁相质量分数为19.6%)。通过X射线衍射(XRD)、热重(TG)、扫描电镜(SEM)和化学分析法,研究了MgAl-LDH掺量对高铁低钙水泥氯离子... 采用成核晶化隔离法合成了镁铝水滑石(MgAl-LDH),并利用石灰石、砂岩和铁矿粉制备了高铁低钙硅酸盐水泥熟料(铁相质量分数为19.6%)。通过X射线衍射(XRD)、热重(TG)、扫描电镜(SEM)和化学分析法,研究了MgAl-LDH掺量对高铁低钙水泥氯离子固化能力、力学性能和微观结构的影响规律。结果表明:MgAl-LDH能显著提升高铁低钙水泥化学固化氯离子能力及力学性能;当MgAl-LDH掺量为3%(质量分数)时,与空白组相比,7 d氯离子固化率提升了46.4%,3、7、28 d抗压强度分别提高了27.5%、34.6%和17.1%。微观测试表明MgAl-LDH能促进高铁低钙水泥早期水化生成更多的水化产物,在一定程度上促进了水泥结构的致密化;并且能促进水化产物和氯离子发生反应生成Friedel′s盐,提升了高铁低钙水泥对氯离子的化学固化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镁铝水滑石 高铁低钙水泥 氯离子固化 力学性能 Friedel′s盐
下载PDF
深井软岩无机有机复合注浆加固材料研发与应用 被引量:2
5
作者 管学茂 李雪峰 +4 位作者 张海波 杨政鹏 李海艳 狄红丰 张莉 《煤炭科学技术》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8期1-11,共11页
千米深井软岩大巷围岩大变形、裂隙闭合和渗透性差等问题突出,要求注浆材料可注性好、凝结速度快、早期强度高,黏结性能强。为此,设计采用“组分优化+超细化+纳米增强+有机改性”协同制备无机注浆材料新方法,研发出硫铝酸钙、石膏、石... 千米深井软岩大巷围岩大变形、裂隙闭合和渗透性差等问题突出,要求注浆材料可注性好、凝结速度快、早期强度高,黏结性能强。为此,设计采用“组分优化+超细化+纳米增强+有机改性”协同制备无机注浆材料新方法,研发出硫铝酸钙、石膏、石灰三元胶凝体系最佳质量比为50∶40∶10的无机注浆材料。超细化后结石体4 h抗压强度提高163.0%,初步实现早强快凝;开发了具有纳米晶核诱导结晶和锂离子促溶协同作用的纳米锂铝类水滑石增强材料,使超细注浆材料2 h强度提高183.7%;合成了煤岩界面具有定向耦合效应的有机调节剂,通过与浆液和煤界面的键合作用形成桥梁,显著提高了浆液结石体与煤岩界面黏结。协同制备的无机有机复合注浆加固材料粒径小(D95<10μm),凝结快(<8 min),早期强度高(2 h强度11.5 MPa),黏结性能强(砂岩黏结强度3.12 MPa)。研究开发出了具有“高早强、高可注、高黏结”性能的深井软岩无机有机复合注浆加固材料。现场应用试验采用高压注浆方式,浆液可注入煤样大裂隙和微裂隙,连通孤立裂隙实现高压劈裂,松散煤体得到压实。煤壁表面裂隙漏浆和锚杆孔漏浆可以实现自封闭。微观观测表明高压注浆下浆液可以增加裂隙开度,注入更加微细的裂隙。最后,提出未来注浆材料的发展方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千米深井 软岩大巷 组分优化 超细化 纳米增强 有机调节剂 注浆加固
下载PDF
氯盐环境下水泥基材料中Friedel’s盐的生成规律与稳定性研究
6
作者 管学茂 张高隆 +1 位作者 何富强 周瑾 《河南理工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北大核心 2023年第5期176-182,共7页
为了研究氯盐环境下水泥基材料中Friedel’s盐的生成规律及其稳定性影响因素,通过改变试件水灰比和浸泡液氯化钠浓度、pH,采用X射线衍射、热分析、离子色谱测试Friedel’s盐含量变化,分析不同条件下Friedel’s盐的生成规律和氯离子浓度... 为了研究氯盐环境下水泥基材料中Friedel’s盐的生成规律及其稳定性影响因素,通过改变试件水灰比和浸泡液氯化钠浓度、pH,采用X射线衍射、热分析、离子色谱测试Friedel’s盐含量变化,分析不同条件下Friedel’s盐的生成规律和氯离子浓度、pH对Friedel’s盐稳定性的影响。结果表明:大水灰比试件水化程度高,熟料中更多的C4AF水化提供铝相吸附氯离子生成Friedel’s盐。溶液环境pH≥12时,Friedel’s盐能稳定存在;pH增大到13.5时,水化产物中钙矾石溶解,导致生成更多的Friedel’s盐;环境溶液氯离子浓度降低时,Friedel’s盐将会溶解;提高溶液的pH能抑制Friedel’s盐溶解。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泥基材料 Friedel’s盐 氯离子浓度 Friedel’s盐稳定性 PH
下载PDF
碳纳米管对3D打印混凝土流变性能及力学性能的影响 被引量:3
7
作者 赵宇 武喜凯 +3 位作者 朱伶俐 杨章 杨若凡 管学茂 《材料导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6期109-114,共6页
碳纳米管(MWCNTs)是一种性能优良的纳米材料,将其掺入3D打印混凝土(3DPC)中不仅会对基体内部微裂纹的生成和扩展以及3D打印混凝土的宏观力学性能产生显著影响,而且会影响新拌3D打印混凝土的流变性能。为了明确碳纳米管对3D打印混凝土性... 碳纳米管(MWCNTs)是一种性能优良的纳米材料,将其掺入3D打印混凝土(3DPC)中不仅会对基体内部微裂纹的生成和扩展以及3D打印混凝土的宏观力学性能产生显著影响,而且会影响新拌3D打印混凝土的流变性能。为了明确碳纳米管对3D打印混凝土性能的影响,通过设置六种碳纳米管掺量(0%、0.01%、0.02%、0.05%、0.08%、0.1%),研究了碳纳米管的掺量对3D打印凝土流变性能及力学性能的影响,并基于SEM测试结果进行了微观分析。研究结果表明:随着碳纳米管掺量的增加,3D打印混凝土的流动度逐渐下降,静态屈服应力、动态屈服应力逐渐增加。各龄期的抗折强度均随着碳纳米管掺量的增加而增大。随碳纳米管掺量的增加,3D打印混凝土的抗压强度先增大后减小,当碳纳米管掺量为0.05%时,其抗压强度最大。SEM结果显示,碳纳米管可以起到桥接和填充作用,能与基体紧密连接,阻止3D打印混凝土内部微裂缝和孔洞的生成与扩展,在较低掺量(不超过0.05%)下即能显著改善3D打印混凝土的微观结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3D打印混凝土 碳纳米管 流变特性 力学性能
下载PDF
陈化对建筑石膏力学性能及微观结构的影响
8
作者 朱建平 张素娟 +2 位作者 王祚麟 管学茂 张文艳 《建筑材料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2期1247-1253,1261,共8页
通过设置不同陈化条件,研究陈化对建筑石膏力学性能及微观结构的影响机理.结果表明:随着陈化时间的增加,建筑石膏的标准稠度需水量先减少后增加,2 h强度先增加后减少;相对湿度越大,最佳陈化时间越短;在建筑石膏的陈化过程中,无水石膏吸... 通过设置不同陈化条件,研究陈化对建筑石膏力学性能及微观结构的影响机理.结果表明:随着陈化时间的增加,建筑石膏的标准稠度需水量先减少后增加,2 h强度先增加后减少;相对湿度越大,最佳陈化时间越短;在建筑石膏的陈化过程中,无水石膏吸水生成半水石膏,表面的微裂纹因吸水生成二水石膏晶体的填充作用而逐渐自愈合,孔隙率下降,从而提高了力学性能;过了最佳陈化阶段之后,二水石膏继续生长导致石膏性能逐渐下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建筑石膏 陈化 力学性能 微裂纹 自愈合
下载PDF
钢渣-矿渣复合水泥基材料3D打印性能
9
作者 朱伶俐 杨章 +2 位作者 赵宇 管学茂 武喜凯 《材料导报》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2期107-112,共6页
为了提高固体废弃物的资源化利用,探究利用钢渣制备3D打印水泥基材料的可行性,研究了钢渣、矿渣的质量比对复合水泥基材料流变特性、可打印性和力学性能的影响规律。结果表明,随着钢渣质量的增加,浆体的流动度和静态屈服应力增大,塑性... 为了提高固体废弃物的资源化利用,探究利用钢渣制备3D打印水泥基材料的可行性,研究了钢渣、矿渣的质量比对复合水泥基材料流变特性、可打印性和力学性能的影响规律。结果表明,随着钢渣质量的增加,浆体的流动度和静态屈服应力增大,塑性粘度减小,可挤出性增强,变形率降低,同时抗压强度显著降低。通过Zeta电位测试发现,随着钢渣掺量的增加,Zeta电位绝对值变小,胶体颗粒间引力增大,导致静态屈服应力增大。而随着矿渣掺量的增加,浆体固含量增多,固体颗粒间摩擦加剧,产生了更多絮凝结构和网状结构,提高了浆体的塑性粘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3D打印水泥基材料 流变 可打印性 钢渣 矿渣
下载PDF
碳酸锂对3D打印水泥基材料早期性能影响研究
10
作者 朱伶俐 杨章 +2 位作者 赵宇 管学茂 武喜凯 《混凝土》 CAS 北大核心 2023年第9期49-54,共6页
3D打印水泥基材料需要良好的形状保持能力,早期性能的发展对3D打印水泥基材料的配合比设计与优化调控至关重要。研究了碳酸锂掺量对3D打印水泥基材料流变特性、湿胚强度、可建造性的影响规律。研究发现:碳酸锂的加入使得砂浆湿胚强度和... 3D打印水泥基材料需要良好的形状保持能力,早期性能的发展对3D打印水泥基材料的配合比设计与优化调控至关重要。研究了碳酸锂掺量对3D打印水泥基材料流变特性、湿胚强度、可建造性的影响规律。研究发现:碳酸锂的加入使得砂浆湿胚强度和静态屈服应力呈现指数级增长,随着碳酸锂的掺量达到2‰、3.5‰、5‰,其初凝时间分别为94、62、39 min;龄期为10 min时碳酸锂掺量为5‰砂浆的静态屈服应力值是未掺入碳酸锂的4倍;碳酸锂掺量为0、2‰、3.5‰、5‰的打印层数分别为26、22、28、32层。当静态屈服应力值达到3544 Pa,砂浆的挤出性变差对可建造性造成了负面影响,底层砂浆强度的快速发展则能够提高可建造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凝结时间 3D打印水泥基材料 流变特性 湿胚强度 可建造性
下载PDF
电石渣制备球霰石碳酸钙的工艺及机理 被引量:1
11
作者 李昱蓓 刘松辉 +2 位作者 朱建平 赵瑞奇 管学茂 《建筑材料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8期939-948,共10页
为了高附加值利用电石渣以及封存CO_(2),以电石渣为原料、甘氨酸(Gly)为添加剂,在常压下采用电石渣-CO_(2)反应法制备了高纯度球形球霰石碳酸钙.通过扫描电子显微镜和X射线衍射仪等研究了Gly掺量对球霰石含量的影响以及球霰石的稳定性,... 为了高附加值利用电石渣以及封存CO_(2),以电石渣为原料、甘氨酸(Gly)为添加剂,在常压下采用电石渣-CO_(2)反应法制备了高纯度球形球霰石碳酸钙.通过扫描电子显微镜和X射线衍射仪等研究了Gly掺量对球霰石含量的影响以及球霰石的稳定性,并探讨了球霰石的形成机理及滤液中Gly的循环利用.结果表明:球霰石的含量随着Gly掺量的增加呈先增加后减少的趋势;制备的球霰石具有良好的热稳定性;在球霰石的形成过程中,碳酸钙由方解石和小针状文石晶体通过团聚、溶解和沉淀转化为表面有粗糙突起的球形球霰石;滤液中的Gly可以循环利用且不影响球霰石的含量;电石渣-CO_(2)反应法是一种简便、低成本、少污染制备球霰石的新工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球霰石 甘氨酸 电石渣 二氧化碳
下载PDF
粗骨料对混凝土氯离子扩散影响的模拟与试验 被引量:2
12
作者 蔡栋兴 毕文彦 管学茂 《建筑材料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4期383-388,共6页
用数值模拟建立了三维随机骨料模型,分析了不同粗骨料形状、含量、粒径以及多粒径组合粗骨料对混凝土氯离子扩散的影响,并结合快速氯离子迁移系数法进行了验证.结果表明:相同体积粗骨料的形状特征参数越小,氯离子扩散受到的阻碍作用越明... 用数值模拟建立了三维随机骨料模型,分析了不同粗骨料形状、含量、粒径以及多粒径组合粗骨料对混凝土氯离子扩散的影响,并结合快速氯离子迁移系数法进行了验证.结果表明:相同体积粗骨料的形状特征参数越小,氯离子扩散受到的阻碍作用越明显;在一定浓度范围内,氯离子扩散系数随着粗骨料含量的增加逐渐减小;当粗骨料体积分数确定时,氯离子扩散系数随着粗骨料粒径的增加而减小;在相同体积分数下,氯离子扩散系数随着多粒径组合粗骨料粒径数的增加而增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氯离子扩散 数值模拟 粗骨料 快速氯离子迁移系数法
下载PDF
电石渣制备球霰石型CaCO_(3)的影响因素研究
13
作者 李昱蓓 刘松辉 +1 位作者 朱建平 管学茂 《硅酸盐通报》 CAS 北大核心 2023年第8期2799-2807,2820,共10页
为了高附加值利用电石渣以及封存CO_(2),以电石渣为原料,使用多种添加剂,常压制备了球状球霰石。利用粉末X射线衍射仪、扫描电子显微镜、傅里叶变换红外光谱仪等考察了添加剂种类、反应温度、电石渣中杂质、反应体系对合成CaCO_(3)中球... 为了高附加值利用电石渣以及封存CO_(2),以电石渣为原料,使用多种添加剂,常压制备了球状球霰石。利用粉末X射线衍射仪、扫描电子显微镜、傅里叶变换红外光谱仪等考察了添加剂种类、反应温度、电石渣中杂质、反应体系对合成CaCO_(3)中球霰石的影响。结果表明,甘氨酸和丝氨酸对诱导生成球霰石的效果显著,反应温度的增加不利于球霰石的生成,电石渣中的杂质Al_(2)O_(3)和SiO_(2)可以诱导Ca(OH)_(2)矿化CO_(2)体系形成方解石。不同反应体系会影响所制备球霰石的晶体大小,电石渣-CO_(2)体系制备的晶体尺寸最小。在15℃的电石渣-CO_(2)反应体系中,通过添加甘氨酸可以制备单分散的表面有粗糙突起的球霰石型CaCO_(3)。以上研究结果为利用电石渣等碱性工业废渣制备高附加值球霰石,同时安全有效封存大量CO_(2)温室气体提供了一种简便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电石渣 球霰石 甘氨酸 丝氨酸 二氧化碳
下载PDF
高性能无机-有机复合注浆材料研究 被引量:24
14
作者 管学茂 张海波 +6 位作者 杨政鹏 李海艳 路建军 狄红丰 帅波 徐驰 王国普 《煤炭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3期902-910,共9页
针对千米深井巷道围岩大变形控制难题,提出了支护-改性-卸压“三位一体”协同控制技术,其中要求注浆改性材料具有“高渗透、高强度、高黏结”性能。“高渗透”可以通过减小粒度、增加界面润湿性来实现;“高强度”可以通过优选快速水化矿... 针对千米深井巷道围岩大变形控制难题,提出了支护-改性-卸压“三位一体”协同控制技术,其中要求注浆改性材料具有“高渗透、高强度、高黏结”性能。“高渗透”可以通过减小粒度、增加界面润湿性来实现;“高强度”可以通过优选快速水化矿物,添加纳米增强材料来实现;“高黏结”可以通过添加有机调节剂,增加界面润湿并形成强化学键来实现。本文以超细化的硫铝酸盐水泥熟料、石膏、石灰为主要原料,通过优化配比研发了无机注浆材料,材料粒径D 95<7.0μm,最佳配比为硫铝酸盐水泥熟料、石膏、石灰质量比5∶4∶1;合成了纳米锂铝类水滑石增强材料,具有锂离子增强和纳米晶核诱导结晶双重协同增强作用,当掺量为无机注浆材料质量的2%时,抗压强度提高145%,达到12.3 MPa;采用“一锅法”合成了两亲性有机调节剂,掺量为无机注浆材料质量的3%时,可以将水与煤表面接触角从72.80°减小到19.23°,并在注浆材料与裂隙表面间形成氢键作用,显著改善界面润湿性,增加界面黏接强度。以无机注浆材料、纳米锂铝类水滑石、有机调节剂按95%,2%,3%的质量百分比混合制备了微纳米注浆材料,材料初、终凝时间分别为8.0,13.0 min,2 h抗压强度为10.2 MPa,煤的黏结强度大于煤自身拉伸断裂强度。微纳米注浆材料在口孜东矿进行了超前注浆应用,可以良好注入10μm开度的裂隙,与裂隙表面结合紧密,锚杆拉拔力由注浆加固前的37 kN提高到注浆后的145 kN。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千米深井 微纳米注浆材料 纳米增强 有机调节剂 黏结强度
下载PDF
纤维素醚对加气混凝土用抹灰砂浆性能的影响研究 被引量:33
15
作者 管学茂 罗树琼 +1 位作者 杨雷 谢玉芬 《混凝土》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10期35-37,共3页
主要研究了羟乙基甲基纤维素醚(HEMC)和羧甲基纤维素醚(CMC)对加气混凝土用抹灰砂浆性能的影响。研究表明,由于CMC是阴离子纤维素,在有钙离子存在的情况下很不稳定,对砂浆的保水性能改善甚少。而HEMC是非离子纤维素,性能稳定,掺量很少,... 主要研究了羟乙基甲基纤维素醚(HEMC)和羧甲基纤维素醚(CMC)对加气混凝土用抹灰砂浆性能的影响。研究表明,由于CMC是阴离子纤维素,在有钙离子存在的情况下很不稳定,对砂浆的保水性能改善甚少。而HEMC是非离子纤维素,性能稳定,掺量很少,仅为CMC掺量的十分之一就可以大幅度提高砂浆的保水性能,可以很好地解决普通砂浆的保水性能与加气混凝土吸水性能不相适应的问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羟乙基甲基纤维素醚 羧甲基纤维素醚 抹灰砂浆 加气混凝土
下载PDF
高性能水泥基材料结合外渗氯离子能力的测试方法对比 被引量:16
16
作者 管学茂 孙国文 +1 位作者 王玲 姚燕 《混凝土》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11期36-39,45,共5页
高性能混凝土掺各种微细掺合料后,由于这些掺合料的自身特性,酸溶时发现部分试样有难溶絮状物质生成,这种物质对氯离子有一定的吸附性,所以增加了测试结合外渗氯离子的难度。本文进行了大量的试验证实:佛尔哈德法可以直接进行滴定分析,... 高性能混凝土掺各种微细掺合料后,由于这些掺合料的自身特性,酸溶时发现部分试样有难溶絮状物质生成,这种物质对氯离子有一定的吸附性,所以增加了测试结合外渗氯离子的难度。本文进行了大量的试验证实:佛尔哈德法可以直接进行滴定分析,能将吸附的氯离子释放出来,这种方法用铁铵矾作指示剂,不仅适合于酸性介质,滴定终点直观,而且测试的精度对实验室研究,高于莫尔法和离子选择电极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测试方法 氯离子 直接电位法 莫尔法 佛尔哈德法 电位滴定法
下载PDF
聚合物干粉对加气混凝土用抹灰砂浆性能的影响 被引量:9
17
作者 管学茂 罗树琼 +2 位作者 杨雷 何小芳 曹新鑫 《建筑材料学报》 EI CAS CSCD 2007年第3期302-306,共5页
针对加气混凝土普通抹灰砂浆存在的保水性差、粘结强度低、易开裂空鼓等缺陷,研究了聚合物干粉对加气混凝土用抹灰砂浆性能的影响,并对该影响机理进行了讨论.研究表明,在砂浆中同时掺入羟乙基甲基纤维素醚和聚乙烯-醋酸乙烯酯可再分散... 针对加气混凝土普通抹灰砂浆存在的保水性差、粘结强度低、易开裂空鼓等缺陷,研究了聚合物干粉对加气混凝土用抹灰砂浆性能的影响,并对该影响机理进行了讨论.研究表明,在砂浆中同时掺入羟乙基甲基纤维素醚和聚乙烯-醋酸乙烯酯可再分散乳胶粉,大大改善了砂浆的保水性、提高了和易性和粘结强度,较好地解决了普通抹灰砂浆用于加气混凝土存在的开裂、空鼓甚至脱落等问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羟乙基甲基纤维素醚 聚乙烯-醋酸乙烯酯可再分散乳胶粉 加气混凝土 抹灰砂浆
下载PDF
低水灰比高性能混凝土的耐久性研究 被引量:24
18
作者 管学茂 杨雷 姚燕 《混凝土》 CAS CSCD 2004年第10期3-4,24,共3页
高性能混凝土的特点是低水胶比、高胶凝材料用量。本文较系统地研究了低水灰比混凝土的水化程度,未水化胶凝材料后期继续水化对混凝土强度的影响,并采用超声波无损检测技术研究了后期水化对混凝土结构的损伤情况。研究表明低水灰比混凝... 高性能混凝土的特点是低水胶比、高胶凝材料用量。本文较系统地研究了低水灰比混凝土的水化程度,未水化胶凝材料后期继续水化对混凝土强度的影响,并采用超声波无损检测技术研究了后期水化对混凝土结构的损伤情况。研究表明低水灰比混凝土中存在大量未水化水泥,其后期继续水化将导致混凝土损伤,抗压强度显著降低,耐久性变差。且水灰比越低,未水化胶凝材料后期继续水化产生的危害越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低水灰比 高性能混凝土 耐久性 未水化胶凝材料
下载PDF
膨润土相变储能材料的制备与性能研究 被引量:8
19
作者 管学茂 宋纤纤 +1 位作者 张建武 朱建平 《太阳能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4期950-954,共5页
以熔融插层和液相插层两种方法对脂肪酸分子插层于有机膨润土层间的效果为研究对象,采用XRD、DSC、IR等测试手段对膨润土相变储能材料的结构、储能性能及化学稳定性进行表征分析。研究结果表明:两种插层方法均可使脂肪酸分子有效地包覆... 以熔融插层和液相插层两种方法对脂肪酸分子插层于有机膨润土层间的效果为研究对象,采用XRD、DSC、IR等测试手段对膨润土相变储能材料的结构、储能性能及化学稳定性进行表征分析。研究结果表明:两种插层方法均可使脂肪酸分子有效地包覆在膨润土的纳米层间,制得的复合相变储能材料的相变温度范围相较于脂肪酸变宽,相变温度点稍有升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膨润土 相变储能 熔融/液相插层 脂肪酸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2 1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