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76篇文章
< 1 2 4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旱地玉米免耕系统土壤养分研究 Ⅰ土壤有机质、酶及氮变化 被引量:38
1
作者 籍增顺 张树梅 +6 位作者 薛宗让 阎玄梅 樊兰瑛 张志琴 洛希图 武金芳 张象俊 《华北农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1998年第2期42-47,共6页
1994~1995年对旱地玉米不同耕作系统土壤有机质、氮和酶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在6年的试验地上,免耕覆盖比常规耕作0~5cm土壤有机质平均高0.55个百分点,土壤pH值低0.19,硝态氮玉米田低30.35%,休闲... 1994~1995年对旱地玉米不同耕作系统土壤有机质、氮和酶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在6年的试验地上,免耕覆盖比常规耕作0~5cm土壤有机质平均高0.55个百分点,土壤pH值低0.19,硝态氮玉米田低30.35%,休闲田高30.37%,铵态氮玉米田0~20cm土层低58.3%,休闲田低5.57%,水解氮玉米田0~20cm,低4.97%,休闲田差别不大。20~50cm硝态氮、铵态氮和水解氮免耕覆盖与常规耕作之间差异不大。秋耕覆盖和秋耕秸秆还田是调控土壤供氮强度的两条主要措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玉米 免耕 覆盖 土壤养分 旱地玉米
下载PDF
旱地玉米免耕整秸秆半覆盖技术体系及其评价 被引量:49
2
作者 籍增顺 张乃生 刘杰 《干旱地区农业研究》 CSCD 北大核心 1995年第2期14-19,共6页
从1990~1992年,在山西省6个试验点,研究了不同耕作方式和覆盖方式之间的相互关系,筛选出了耕作方式与覆盖方式的最佳组合,即免耕整秸秆半覆盖。在此基础上,进行了与其配套的除草剂、肥料、播期、播种方式及病虫害防治对... 从1990~1992年,在山西省6个试验点,研究了不同耕作方式和覆盖方式之间的相互关系,筛选出了耕作方式与覆盖方式的最佳组合,即免耕整秸秆半覆盖。在此基础上,进行了与其配套的除草剂、肥料、播期、播种方式及病虫害防治对策等一系列试验,建立起了一套完整的免耕整秸秆半覆盖技术体系。与常规耕作相比,采用本技术,在正常降水年份,玉米可增产26.0%,严重春旱年份增产22.0%,春夏连旱年份增产16.5%,夏秋连旱年份增产71.7%,伏旱年份增产21.7%。免耕覆盖田每平方米有33.5条蚯蚓,常规耕作田仅有2.5条,3年免耕覆盖田0~20cm土壤有机质增加0.13个百分点,速效钾增加每百克土10μ/kg。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玉米 旱地 覆盖 免耗 整秸秆 评价
下载PDF
旱地玉米免耕系统土壤养分研究 被引量:8
3
作者 籍增顺 张树梅 +6 位作者 薛宗让 阎玄梅 樊兰瑛 张志琴 洛希图 武金芳 张象俊 《华北农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1998年第3期62-67,共6页
1994~1995年对旱地玉米不同耕作系统土壤磷、钾进行了研究,并对6年的玉米产量作了简要分析,结果表明,在6年的试验地上,免耕覆盖后,0~20cm土层速效磷比常规耕作玉米种植区平均低63.88%,加大磷肥用量是免耕... 1994~1995年对旱地玉米不同耕作系统土壤磷、钾进行了研究,并对6年的玉米产量作了简要分析,结果表明,在6年的试验地上,免耕覆盖后,0~20cm土层速效磷比常规耕作玉米种植区平均低63.88%,加大磷肥用量是免耕覆盖持续高产的关键措施之一。土壤速效钾玉米种植区免耕覆盖0~20cm土层比常规耕作平均高25.64%,20~50cm土层基本无差异。速效钾的增加既是高产的基出,也是提高作物抗旱性的重要因素。休闲地的变化趋势与玉米田基本一致。随着免耕年限的增加,增产幅度减小,周期以3~4年为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免耕 覆盖 土壤养分 免耕周期 旱地玉米
下载PDF
覆盖补水施肥对旱地小麦产量及土壤环境的影响 被引量:5
4
作者 籍增顺 聂安全 +3 位作者 赵海祯 齐宏立 刘建华 韩迎高 《干旱地区农业研究》 CSCD 北大核心 2001年第2期1-8,共8页
在覆盖补水条件下 ,设置了不同覆盖方式、不同补水时期、不同追肥时期和不同施肥量等试验。结果表明 ,地膜穴播产量较高 ,较对照增产 41 .3% ,比膜侧条播增产 2 1 .1 %。在覆盖基础上 ,底墒较差时 ,越冬前补水较对照增产 30 .5% ;底墒... 在覆盖补水条件下 ,设置了不同覆盖方式、不同补水时期、不同追肥时期和不同施肥量等试验。结果表明 ,地膜穴播产量较高 ,较对照增产 41 .3% ,比膜侧条播增产 2 1 .1 %。在覆盖基础上 ,底墒较差时 ,越冬前补水较对照增产 30 .5% ;底墒较好时 ,拔节期补水较对照增产 1 5%以上。在覆盖补水前提下 ,将常规的一次性施肥分别改为拔节、越冬和孕穗 3个时期追肥 ,拔节期追肥产量比对照增产 1 4.3% ;越冬追肥增产 9.0 %。不同化肥施用量 ,N30 0 P30 0K2 4 0 产量较 CK增产 2 0 .0 % ;次为 N150 P30 0 K12 0 和 N150 P2 2 5K12 0 ,再次为 N2 2 5P2 2 5K180 和 N150 P150K12 0 。在不同施氮水平 (纯 N75kg/hm2 ~ 30 0 kg/hm2 )和不同施 K2 O水平 ( K2 O60 kg/hm2 ~2 4 0 kg/hm2 )中 ,产量随着施磷量的增加 ( P2 O575kg/hm2 ~ 30 0 kg/hm2 )而增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小麦 覆盖 补水 追肥时期 施肥量 旱地
下载PDF
免耕覆盖对旱地玉米生长发育的影响 被引量:31
5
作者 籍增顺 刘虎林 +2 位作者 洛希图 武金芳 张象俊 《山西农业科学》 1994年第3期22-27,共6页
玉米拔节以前其生长点一直处在地表以下,免耕覆盖后玉米生长早期5cm土壤温度比常规耕作低4℃左右,抑制了前期玉米的生长速度和叶分化速度,使各生育时期相应推迟;免耕覆盖玉米生长发育可分为两个阶段,即土壤温度决定期和土壤水... 玉米拔节以前其生长点一直处在地表以下,免耕覆盖后玉米生长早期5cm土壤温度比常规耕作低4℃左右,抑制了前期玉米的生长速度和叶分化速度,使各生育时期相应推迟;免耕覆盖玉米生长发育可分为两个阶段,即土壤温度决定期和土壤水分决定期;春季多雨、夏旱年份,免耕覆盖玉米最大生长速度明显大于常规耕作;在春夏连旱年份,免耕覆盖玉米旺盛生长期比常规耕作显著延长;随覆盖量增加,玉米最大生长速度增大;免耕覆盖造成的前期土壤温度回升慢,形成玉米弱苗,这样一个低温一弱苗组合有利于增强作物一土壤系统的抗旱性。与常规耕作相比,免耕覆盖后玉米根系拔节以前长度短、于重低,拔节后逐渐超过对照,但根系分布以浅层为主。中后期充足的土壤水分配合浅层庞大的根系,使免耕覆盖玉米根系伤流明显多于常规耕作;免耕覆盖土壤水分充足,使玉米中后期绿叶片多,植株体内含水量高,穗粒数提高17.7%,千粒重高10.1%。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旱地 免耕 覆盖 玉米 根系
下载PDF
旱地小麦不同年型高产高效配套技术研究──Ⅰ.降水、土壤养分和小麦产量关系研究 被引量:2
6
作者 籍增顺 张松令 +3 位作者 张鸿杰 徐建兵 郑王义 崔欢虎 《山西农业科学》 1997年第2期26-29,共4页
采取随机抽样法,在干旱年份和丰水年份对土壤养分和小麦产量及构成的关系做了大量分析研究。结果表明:干旱年份,碱解氮、有机质对产量没有太大的影响,相反,速效磷和速效钾与产量关系密切。丰水年份,碱解氮、速效磷、速效钾及有机... 采取随机抽样法,在干旱年份和丰水年份对土壤养分和小麦产量及构成的关系做了大量分析研究。结果表明:干旱年份,碱解氮、有机质对产量没有太大的影响,相反,速效磷和速效钾与产量关系密切。丰水年份,碱解氮、速效磷、速效钾及有机质与产量相关系数达显著水平,尤其与穗粒数和千粒重有着极好的相关性。应引起我们注意的是钾的作用,不管在何种年份,钾与产量及穗粒数和千粒重相关系数都达显著水平,说明在今后小麦生产中应重视钾肥的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旱地 小麦 高产 配套技术
下载PDF
山西旱地农业高效持续发展模式研究 被引量:5
7
作者 籍增顺 孙景桐 《中国生态农业学报》 CAS CSCD 2002年第1期97-100,共4页
经4年科技攻关研究,建立起3套旱地农业高效持续发展模式,即种养结合良性循环模式,其土地生产率较单作玉米高49.7%,绵羊当年育肥羔羊的屠宰率、净肉率分别较对照组高3.0%和1.4%,应用增肉剂每只羔羊115d总增重11.3kg,较对照组日增重增... 经4年科技攻关研究,建立起3套旱地农业高效持续发展模式,即种养结合良性循环模式,其土地生产率较单作玉米高49.7%,绵羊当年育肥羔羊的屠宰率、净肉率分别较对照组高3.0%和1.4%,应用增肉剂每只羔羊115d总增重11.3kg,较对照组日增重增加14.1%,改良草地产草量可达1.2~1.44万kg/hm^3;甘薯-加工-养殖产业化发展模式,其平常年份产鲜薯7.5万kg/hm^2以上,生产的淀粉地膜可降低覆膜成本27.9%,研制了甘薯低糖脯,研制的即食粉丝增值率在10倍左右;与现行的清耕果园相比,旱地生态果园双向控制模式0~60cm土层土壤含水量高3.1%,0~40cm土层土壤有机质含量高1.7g/kg,速效钾每g土高0.091mg,4年后土壤容重降低0.20g/cm^3,天敌数量超过3倍,害虫减少95%,果实发病率减少80%以上,平均1级果品产量2.7万kg/hm^2,增加纯收入1338元/hm^2。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山西 旱地农业 高效持续发展模式
下载PDF
旱地玉米免耕覆盖土壤水分研究 被引量:19
8
作者 籍增顺 王盛霞 +2 位作者 洛希图 张象俊 武金芳 《山西农业科学》 1994年第3期7-12,共6页
免耕整秸秆半覆盖具有明显的保水效果。在一年一作春播玉米区,免耕覆盖抑制了土壤水分蒸发,延长了上层水分向深层分布的时间,玉米秋收后至结冻期间100~200cm土壤水分比不覆盖提高1~1.6个百分点;但结冻期间,土壤水分... 免耕整秸秆半覆盖具有明显的保水效果。在一年一作春播玉米区,免耕覆盖抑制了土壤水分蒸发,延长了上层水分向深层分布的时间,玉米秋收后至结冻期间100~200cm土壤水分比不覆盖提高1~1.6个百分点;但结冻期间,土壤水分蒸发基本停止,0~100cm土层水分差异不大;免耕覆盖明显抑制了春季返浆期的土壤蒸发,0~20cm土层比常规耕作土壤水分含量高1~1.7个百分点;玉米生育期间,土壤水分变化规律是,封垄前覆盖与不覆盖间土壤水分差异较大,封垄后差异变小;一般情况下,随深度增加,保水效果减小。免耕本身不具保水作用;在覆盖条件下,耕翻与否对保水作用不大,不论是耕翻还是免耕都必须结合秸秆覆盖;随秸秆覆盖量的增加,土壤第一蒸发阶段持续时间增长,土壤蓄保水量增加;秸秆覆盖一方面具有保水效果,另一方面,降水通过秸秆时又要消耗一定量的水分;免耕覆盖改变了地表状况,有利于雨水的入渗,使得更多的水分下移到剖面深层,为植物利用水分提供了机会;持续干旱情况下,秸秆覆盖土壤水分蒸发量与裸露土壤几乎一样多。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免耕 覆盖 土壤水分 玉米 旱地
下载PDF
山西旱地休闲期资源可持续开发利用研究──Ⅰ.气候资源评价与土壤水分变化 被引量:1
9
作者 籍增顺 张松令 +3 位作者 张鸿杰 徐建兵 郑王义 崔欢虎 《山西农业科学》 1997年第2期13-17,共5页
以浮山县为例探讨了旱地休闲期气候资源和降水-贮水-蒸发的关系。结果表明,休闲期资源浪费严重,试区夏季休闲期达80天,冬春休闲期230天,分别占全年总数的21.92%和63.01%;太阳总辐射占全年的27.4%和41.8%;≥0℃积温占全年... 以浮山县为例探讨了旱地休闲期气候资源和降水-贮水-蒸发的关系。结果表明,休闲期资源浪费严重,试区夏季休闲期达80天,冬春休闲期230天,分别占全年总数的21.92%和63.01%;太阳总辐射占全年的27.4%和41.8%;≥0℃积温占全年的32%,≥10℃积温占全年的48.9%;夏季休闲期降水占全年降水的55%,冬春休闲期占30.8%;夏闲田土壤水分蒸发量占同期降水的59.25%,冬春休闲田土壤水分蒸发量为同期降水的90%,周年休闲田土壤水分蒸发量是同期降水量的1.1倍以上。从保护开发利用土壤水入手,是提高资源利用率,实现旱地农业高效持续发展的有效途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旱地 休闲期 耕作制 土壤水分 气候资源 山西
下载PDF
关于山西小杂粮发展的几点反思 被引量:20
10
作者 籍增顺 《山西农业科学》 2007年第2期3-6,共4页
对小杂粮应从3个方面理解,一是“小”字,二是“杂”字,三是“区域性”。“小”主要指面积小、产量低;“杂”是因为种类多、但因规模小而无法独立成体系;“区域性”是指“小”与“杂”是相对的,在一个地方“小”,但换个地方可能就不一定... 对小杂粮应从3个方面理解,一是“小”字,二是“杂”字,三是“区域性”。“小”主要指面积小、产量低;“杂”是因为种类多、但因规模小而无法独立成体系;“区域性”是指“小”与“杂”是相对的,在一个地方“小”,但换个地方可能就不一定“小”了。山西的小杂粮应包括荞麦(甜荞、苦荞)、燕麦、糜子、绿豆、小豆、豌豆、蚕豆、芸豆、豇豆、小扁豆、黑豆等11种,面积不足20万hm2。小杂粮的“小”决定了它虽在农民增收中有一定的作用,但在山西不具有战略地位;由于它的保健功能,又使其在保健食品中占有重要地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小杂粮 山西
下载PDF
论发展现代农业的制度障碍与出路 被引量:8
11
作者 籍增顺 《山西农业科学》 2007年第6期3-7,共5页
在目前的体制下发展现代农业存在几方面的制度障碍:一是现行的土地制度不利于用现代物质条件装备农业,无法实现农业的规模化生产;二是现行的农村制度不利于用现代经营形式推进农业;三是现行的土地制度和农村经营模式不利于现代农业的标... 在目前的体制下发展现代农业存在几方面的制度障碍:一是现行的土地制度不利于用现代物质条件装备农业,无法实现农业的规模化生产;二是现行的农村制度不利于用现代经营形式推进农业;三是现行的土地制度和农村经营模式不利于现代农业的标准化生产;四是现行的农村制度不利于农民的社会化分工,也不利于培养新型农民工作的实施。要从5个方面寻找发展现代农业的出路:一是实现农村企业化;二是实行股份合作;三是进行土地制度改革;四是对现行的行政管理体制进行改革;五是扩大农产品加工业规模,用现代化的加工业带动现代农业的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现代农业 土地制度 农村
下载PDF
新农村建设科技需求与保障体系分析 被引量:6
12
作者 籍增顺 《山西农业科学》 2007年第4期3-6,共4页
新农村建设中农业和农民都发生了新的变化,农业主要体现在经营方式的变化,农业产业化发展要求农业生产实现专业化、标准化和规模化经营;农民主要表现为要具备更高的自身素质:一是掌握生产优质农产品技术,二是及时掌握农产品市场信息,三... 新农村建设中农业和农民都发生了新的变化,农业主要体现在经营方式的变化,农业产业化发展要求农业生产实现专业化、标准化和规模化经营;农民主要表现为要具备更高的自身素质:一是掌握生产优质农产品技术,二是及时掌握农产品市场信息,三是要掌握高新技术,四是需要有组织规模生产的能力。由此,要求农村建立九大科技支撑体系,四大投融资途径和三类运行机制模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农村建设 科技需求 保障体系
下载PDF
旱地农业持续发展技术研究 被引量:3
13
作者 籍增顺 《生态农业研究》 CSCD 1999年第1期47-49,共3页
1989~1992年在山西省10个县市对旱地玉米和小麦可持续增产技术进行试验研究,建立了旱地玉米免耕整秸秆覆盖技术、旱地小麦少耕覆盖技术等4种技术体系。试验结果表明,旱地玉米免耕整秸秆覆盖技术比常规耕作玉米增产32.0%,产量增加750~... 1989~1992年在山西省10个县市对旱地玉米和小麦可持续增产技术进行试验研究,建立了旱地玉米免耕整秸秆覆盖技术、旱地小麦少耕覆盖技术等4种技术体系。试验结果表明,旱地玉米免耕整秸秆覆盖技术比常规耕作玉米增产32.0%,产量增加750~1500kg/hm^2,约降低生产成本600元/hm^2,增加纯收入1500元/hm^2,产投比翻番;水分利用效率(WUE)提高1.95~7.5kg/hm^2·mm,3年0~20cm。土层有机质提高0.13%,地面径流减少60%,土壤侵蚀量减少50%,土壤动物、微生物量大大增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旱地 持续农业 免耕 覆盖
原文传递
农村下一步如何走
14
作者 籍增顺 《山西农业科学》 2007年第3期3-6,共4页
新农村建设应从5个方面把握:一是要定位好农业的地位,不能让农业承担太多的责任。农业的责任是保障食物安全,难以为农民致富奔小康作出贡献。二是要给农民以平等的地位,搞好农民组织的建设。“公司+农户”模式,在公司与农户的谈判和交易... 新农村建设应从5个方面把握:一是要定位好农业的地位,不能让农业承担太多的责任。农业的责任是保障食物安全,难以为农民致富奔小康作出贡献。二是要给农民以平等的地位,搞好农民组织的建设。“公司+农户”模式,在公司与农户的谈判和交易中,双方的地位并不平等,分散的农民一般都处于被动地位,利益的分割经常性地偏向了公司一方。当务之急是如何帮助农民真正形成有市场谈判地位的组织。三是要重点在“制度”上创新,关注农村“企业化”的发展,加快农业“产中”企业化步伐,建立“企业(产前)+企业(产中)+企业(产后)”模式,实现农村完全的“企业化”。四是要关注农村“工业园”的建设,抓农民在新农村的就地就业。五是新农村建设要有长期建设的准备,要优先考虑农村的产业如何发展、农村的体制如何改革,这是新农村建设得以可持续发展的突破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农业 新农村 农民
下载PDF
好氧堆肥微生物代谢多样性及其细菌群落结构 被引量:30
15
作者 王秀红 李欣欣 +3 位作者 史向远 王保平 周静 籍增顺 《环境科学研究》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8期1457-1463,共7页
好氧堆肥是农业废弃物无害化处理和资源化利用的一条有效途径.为了探究好氧堆肥过程中微生物群落的代谢特征和细菌群落演替现象,了解起关键作用的微生物菌群,通过筛选强降解菌种改善堆肥工艺、提高堆肥效率,采用Biolog法和宏基因组法分... 好氧堆肥是农业废弃物无害化处理和资源化利用的一条有效途径.为了探究好氧堆肥过程中微生物群落的代谢特征和细菌群落演替现象,了解起关键作用的微生物菌群,通过筛选强降解菌种改善堆肥工艺、提高堆肥效率,采用Biolog法和宏基因组法分析了玉米秸秆和牛粪联合好氧堆肥过程中微生物的碳源代谢能力和细菌群落多样性.结果表明:在第2次翻堆(第14天)时,微生物利用碳源的能力最强,初次建堆时(0 d)和其余翻堆时(第8、20、26天)次之,发酵结束时(第34天)最弱.Simpson、Shannon-Wiener和Mc Intosh多样性指数表明,建堆时及翻堆时的菌群优势度、丰富度和均匀度均极显著优于好氧堆肥结束.不同好氧发酵时间的微生物群落对同一碳源代谢有差异,同一好氧发酵时间微生物群落对不同碳源的利用率不同.糖类、酸类和醇类是区分好氧堆肥不同时间微生物碳源利用差异的敏感碳源.好氧堆肥不同时间细菌的种类和丰度不同,共享的优势菌门有厚壁菌门(Firmicutes)、变形菌门(Proteobacteria)、拟杆菌门(Bacteroidetes)、绿弯菌门(Chloroflexi)、放线菌门(Actinobacteria)和浮霉菌门(Planctomycetes),在第0、8、14、20、26、34天这6个时间内它们的相对丰度之和分别达90.27%、90.34%、94.26%、84.21%、84.31%和77.61%,且6种门类在不同发酵时间的丰度表达存在消长变化状态.研究显示,参与好氧堆肥不同时间的微生物群落在碳源代谢能力上存在多样性,在细菌菌群的种类和丰度上也存在多样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好氧堆肥 微生物群落演替 Biolog法 碳源代谢能力 宏基因组学 细菌菌群结构
下载PDF
覆盖补水施肥对旱地小麦产量的影响 被引量:25
16
作者 聂安全 赵海祯 +2 位作者 齐宏立 籍增顺 刘建华 《华北农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01年第1期92-98,共7页
在覆盖补水条件下 ,设置了不同覆盖方式、不同补水时期、不同追肥时期和不同施肥量等试验。结果表明 ,地膜穴播公顷穗数、穗粒数、千粒重三者均衡协调 ,产量较高 ,较对照增产 4 1 3% ,比膜侧条播增产 2 1 1%。在覆盖基础上 ,底墒较差时 ... 在覆盖补水条件下 ,设置了不同覆盖方式、不同补水时期、不同追肥时期和不同施肥量等试验。结果表明 ,地膜穴播公顷穗数、穗粒数、千粒重三者均衡协调 ,产量较高 ,较对照增产 4 1 3% ,比膜侧条播增产 2 1 1%。在覆盖基础上 ,底墒较差时 ,越冬前补水较对照增产 30 5% ;底墒较好时 ,拔节期补水较对照增产 15%以上。覆盖补水后 ,改为拔节、越冬和孕穗 3个时期追肥 ,以拔节期追肥的产量最高 ,比对照增产 14 3% ;越冬追肥增产 9 0 %。产量随施肥量的增加而增加 ,在不同施氮和钾水平中 ,产量均随施磷量的增加而增加。旱地麦田应采用底施 +拔节期追肥技术 ,且应增加肥料投入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旱地小麦 覆盖 补水 施肥 产量
下载PDF
玉米秸秆不同发酵时期理化性状和细菌群落多样性 被引量:19
17
作者 王秀红 李欣欣 +4 位作者 史向远 周静 王保平 杜慧平 籍增顺 《华北农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3期144-152,共9页
为了加快玉米秸秆腐熟,推动秸秆废弃物循环利用,开展了以玉米秸秆为主要原料的好氧发酵堆肥试验。利用常规方法对不同发酵时期堆料的理化性状进行测定,采用宏基因组测序技术和生物信息学方法对堆体细菌菌群进行多样性分析和物种分类。... 为了加快玉米秸秆腐熟,推动秸秆废弃物循环利用,开展了以玉米秸秆为主要原料的好氧发酵堆肥试验。利用常规方法对不同发酵时期堆料的理化性状进行测定,采用宏基因组测序技术和生物信息学方法对堆体细菌菌群进行多样性分析和物种分类。理化性状测定结果表明,好氧发酵期间堆体温度能够快速升高并维持在55.0℃以上,堆体含水量、有机物含量和C/N逐渐下降,w(C)/w(N)在建堆和前3次翻堆时均较高,后2次翻堆时大幅下降,p H值、E4/E6先下降后上升;宏基因组结果表明,玉米秸秆好氧堆肥中细菌菌群存在多样性;由Simpson指数和Shannon指数可知,第5次翻堆(CS5)细菌群落多样性最高,前3次翻堆(CS1、CS2和CS3)多样性差异不明显,第4次翻堆(CS4)的群落多样性最低。对6个发酵时期的OTU进行物种分类,所检测到的细菌门类、目类和属类在不同发酵时期的种类和丰度不同,表现出明显的群落演替现象。物种分类结果表明,玉米秸秆好氧发酵期间的主要优势门类为厚壁菌门、变形菌门、拟杆菌门和放线菌门;共享的主要优势目类为芽孢杆菌目、梭菌目、黄色单胞菌目、嗜热厌氧杆菌目、根瘤菌目、假单胞菌目和厌氧绳菌目;共享的主要属为Povalibacter、梭状芽孢杆菌属、芽孢杆菌属、赖氨酸芽孢杆菌属、嗜热脲芽孢杆菌属、假单胞菌属和Chryseolinea。其中,变形菌门黄色单胞菌目的 Povalibacter、厚壁菌门芽孢杆菌目的梭状芽孢杆菌属和赖氨酸芽孢杆菌属以及拟杆菌门噬纤维素菌目的 Chryseolinea尚未见与玉米秸秆木质纤维素降解有关的报道,有望从这些菌属中分离出加快玉米秸秆好氧发酵堆肥进程的新菌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玉米秸秆 细菌群落多样性 宏基因组法 好氧发酵 不同发酵时期 理化性状
下载PDF
山西省生态农业区域划分的研究 被引量:19
18
作者 王学萌 聂宏声 +3 位作者 郭常莲 籍增顺 张淑莲 刘爽 《生态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4年第1期16-23,共8页
本文根据省级生态农业建设与发展的需要,按照系统工程的原理与方法,定性与定量分析相结合的原则,建立了分区指标体系,并应用层次分析法确定指标权系数,然后选择了星座图聚类、判别分析与多维灰色评估3种数学模型,对山西生态农业... 本文根据省级生态农业建设与发展的需要,按照系统工程的原理与方法,定性与定量分析相结合的原则,建立了分区指标体系,并应用层次分析法确定指标权系数,然后选择了星座图聚类、判别分析与多维灰色评估3种数学模型,对山西生态农业环境进行了地区分类,大大增强了区划的科学性、准确性与实用性,取得了较好的效果,为宏观指导山西省生态农业的建设与发展提供了可靠的科学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态农业 系统工程 农业生态系
下载PDF
堆肥提取液诱导草莓对黄萎病抗性及抑菌机理研究 被引量:11
19
作者 李欣欣 王秀红 +3 位作者 史向远 籍增顺 李志强 张生万 《中国生物防治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2期294-302,共9页
为了明确菌糠堆肥提取液的生物防治效果,进一步探讨其抑菌防病机理,以便于有针对性地利用堆肥提取液达到防病、治病的效果。采用体内和体外2种试验方法,以草莓黄萎病菌为靶标病原菌,研究了堆肥提取液原液、高温灭菌液和过滤除菌液对大... 为了明确菌糠堆肥提取液的生物防治效果,进一步探讨其抑菌防病机理,以便于有针对性地利用堆肥提取液达到防病、治病的效果。采用体内和体外2种试验方法,以草莓黄萎病菌为靶标病原菌,研究了堆肥提取液原液、高温灭菌液和过滤除菌液对大丽轮枝菌菌丝生长和分生孢子萌发的抑制作用,通过温室盆栽试验验证其对草莓黄萎病的防病促生效果,并测定根施堆肥提取液对草莓叶片内防御酶系的影响。研究表明,堆肥提取液对病原菌菌丝生长和分生孢子萌发均有显著的抑制作用,抑制率分别为92.43%和82.94%,经高温灭菌和过滤除菌后抑制效果显著降低。盆栽试验结果表明,预先用堆肥提取液灌根处理对草莓黄萎病的防治效果高达42.23%,且能诱导草莓叶片内防御酶活性显著增强,接病原菌后第6 d该处理下的POD和PPO活性分别比施清水对照提高了45.45%和39.47%,而MDA含量则下降了14.83%。说明微生物对病原菌的直接抑制作用以及诱导系统抗性是菌糠堆肥提取液发挥抑菌防病功效的主要因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菌糠堆肥提取液 草莓黄萎病 诱导抗性 作用机理
下载PDF
不同种植密度对旱地玉米农艺性状及产量的影响 被引量:30
20
作者 史向远 周静 +2 位作者 张晓晨 李永平 籍增顺 《山西农业科学》 2012年第5期459-461,469,共4页
为了筛选羊粪深施条件下旱地玉米的合适种植密度,以当地玉米主栽品种先玉335为研究对象,设置了5个密度水平,通过大田试验,研究了不同种植密度对玉米农艺性状、产量及其构成因素、水分利用效率的影响。结果表明,随着种植密度的增加,株高... 为了筛选羊粪深施条件下旱地玉米的合适种植密度,以当地玉米主栽品种先玉335为研究对象,设置了5个密度水平,通过大田试验,研究了不同种植密度对玉米农艺性状、产量及其构成因素、水分利用效率的影响。结果表明,随着种植密度的增加,株高、穗位高度、凸尖长均显著增加,茎粗、穗长、穗粗、百粒质量均显著减少,产量则呈先增后减趋势;并获得旱地玉米产量与种植密度的回归方程为Y=-504.73X2+6 241.3X-7 234.1,R2=0.816 2,合理种植密度为6.75万株/hm2,其理论产量可达到12 326.2 kg/hm2,且水分利用效率(WUE)最大,为27.06 kg(/mm.hm2)。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旱地玉米 农艺性状 种植密度 产量 水分利用效率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4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