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91篇文章
< 1 2 5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企业市场营销管理中敏捷性营销模式研究
1
作者 郭蓉 米锐 《老字号品牌营销》 2024年第4期42-44,共3页
目前企业发展过程中,营销作为关键工作之一,会对最终效益造成直接影响。敏捷型营销是新时期的重要工作模式,不仅可以保障客户挑选更加精准,还能使企业内部得到良好优化,大幅强化自身风险应对能力。为此,企业应在其作用、构架基础上,开... 目前企业发展过程中,营销作为关键工作之一,会对最终效益造成直接影响。敏捷型营销是新时期的重要工作模式,不仅可以保障客户挑选更加精准,还能使企业内部得到良好优化,大幅强化自身风险应对能力。为此,企业应在其作用、构架基础上,开展敏捷性营销模式的深入研究,从而使其最佳效用得到充分体现。基于此,本文重点阐述了企业市场营销中敏捷性营销模式的作用、基本构架,以及具体应用措施,以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市场营销 营销管理 敏捷性营销
下载PDF
柞蚕丝素肽的抗氧化及美白功效评价
2
作者 李学军 米锐 +3 位作者 王林美 李亚洁 陈雪 都兴范 《日用化学工业(中英文)》 CAS 北大核心 2023年第8期891-898,共8页
开展柞蚕丝素肽的抗氧化及美白功效研究。结果显示,1号(分子量2000-5000 Da)和2号(分子量<2000 Da)样品对DPPH自由基清除率的IC50分别是1.41和3.84 mg/mL,对羟基自由基清除率的IC50分别是0.085和0.091 mg/mL,总还原力水平随着样品添... 开展柞蚕丝素肽的抗氧化及美白功效研究。结果显示,1号(分子量2000-5000 Da)和2号(分子量<2000 Da)样品对DPPH自由基清除率的IC50分别是1.41和3.84 mg/mL,对羟基自由基清除率的IC50分别是0.085和0.091 mg/mL,总还原力水平随着样品添加剂量的增加而升高。柞蚕丝素肽的添加对紫外氧化损伤的小鼠成纤维细胞具有保护作用,能够提高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活力和谷胱甘肽(GSH)含量,降低丙二醛(MDA)含量。在美白功效评价方面,1号和2号样品对酪氨酸酶抑制率的IC50分别为3.65和5.84 mg/mL,并能够降低小鼠黑素瘤细胞内黑色素合成和酪氨酸酶活性。总之,柞蚕丝素肽具有抗氧化和美白活性,且分子量较大的1号样品优于2号样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柞蚕丝素肽 抗氧化 抗紫外氧化损伤 美白
下载PDF
实时荧光定量PCR检测柞蚕微孢子虫的方法 被引量:5
3
作者 米锐 冀万杰 +9 位作者 赵振军 王旭达 李佩佩 李青峰 孙永欣 王鹤 王凤成 李亚洁 朱有敏 范琦 《蚕业科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2期260-267,共8页
提高柞蚕微孢子虫检测技术的准确性和灵敏度,对控制柞蚕微孢子虫的胚种传染至关重要。以柞蚕微孢子虫小亚单位核糖体RNA(SSU rRNA)基因为靶基因,建立柞蚕微孢子虫的实时荧光定量PCR检测方法。结果显示:该方法能够特异性检测柞蚕微孢子... 提高柞蚕微孢子虫检测技术的准确性和灵敏度,对控制柞蚕微孢子虫的胚种传染至关重要。以柞蚕微孢子虫小亚单位核糖体RNA(SSU rRNA)基因为靶基因,建立柞蚕微孢子虫的实时荧光定量PCR检测方法。结果显示:该方法能够特异性检测柞蚕微孢子虫基因组DNA,而对柞蚕基因组DNA无扩增产物。依据标准曲线确定荧光定量PCR的Ct值≤35作为检测的敏感度区间,对柞蚕微孢子虫基因组DNA的最低检出限为0.004 6 ng。应用该方法对100粒柞蚕蛹样本进行检测,共检出54个样本呈柞蚕微孢子虫感染阳性,而采用普通显微镜镜检与采用常规PCR方法检测呈阳性的样本数量分别为2个和34个。应用该方法对生产中的柞蚕种茧和雌蛾进行抽样检测,柞蚕微孢子虫感染阳性检出率显著高于用普通显微镜镜检的阳性检出率(P<0.05)。建立的柞蚕微孢子虫实时荧光定量PCR检测方法提高了检测的灵敏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柞蚕微孢子虫 SYBR Green荧光定量PCR 小亚单位核糖体RNA
原文传递
柞蚕微孢子虫孢壁蛋白多克隆抗体的制备及鉴定 被引量:2
4
作者 米锐 李亚洁 +4 位作者 孟楠 孙永欣 李学军 温志新 李树英 《蚕业科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5期935-939,共5页
柞蚕微孢子虫(Nosema pernyi)孢壁蛋白在侵染宿主的过程中扮演重要角色,制备柞蚕微孢子虫孢壁蛋白多克隆抗体可为建立病害的快速诊断技术提供免疫试剂,并有利于研究孢壁蛋白的功能。采用沸水浴法提取柞蚕微孢子虫孢壁蛋白作为抗原免疫... 柞蚕微孢子虫(Nosema pernyi)孢壁蛋白在侵染宿主的过程中扮演重要角色,制备柞蚕微孢子虫孢壁蛋白多克隆抗体可为建立病害的快速诊断技术提供免疫试剂,并有利于研究孢壁蛋白的功能。采用沸水浴法提取柞蚕微孢子虫孢壁蛋白作为抗原免疫新西兰兔,收集纯化血清后得到柞蚕微孢子虫孢壁蛋白抗体。间接ELISA法检测制备的多克隆抗体效价达到1∶2.56×104。采用Western blotting方法在该多克隆抗体与柞蚕微孢子虫孢壁蛋白的免疫反应中检测到分子质量为32 kD的孢壁蛋白。该多克隆抗体对纯化后的柞蚕微孢子虫有较好的检测灵敏度,用于检测感染柞蚕微孢子虫的柞蚕蛹和蛾均呈现阳性结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柞蚕微孢子虫 孢壁蛋白 多克隆抗体 酶联免疫吸附试验 免疫印迹分析
原文传递
地衣芽孢杆菌复合桑叶提取物对虾夷扇贝的益生作用 被引量:1
5
作者 米锐 关晓燕 +6 位作者 王庆志 蒋经伟 李华琳 姜苹哲 徐永平 李淑英 周遵春 《水产科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5期813-820,共8页
为探明地衣芽孢杆菌复合桑叶提取物对虾夷扇贝的益生作用,试验共设4个投喂组:对照组中虾夷扇贝投喂基础饲料,地衣芽孢杆菌添加组中投喂添加地衣芽孢杆菌的基础饲料,桑叶添加组中投喂添加桑叶提取物的基础饲料,联合添加组中投喂同时添加... 为探明地衣芽孢杆菌复合桑叶提取物对虾夷扇贝的益生作用,试验共设4个投喂组:对照组中虾夷扇贝投喂基础饲料,地衣芽孢杆菌添加组中投喂添加地衣芽孢杆菌的基础饲料,桑叶添加组中投喂添加桑叶提取物的基础饲料,联合添加组中投喂同时添加地衣芽孢杆菌、桑叶提取物2种物质的基础饲料。投喂试验共持续30 d,每10 d取样测定虾夷扇贝的消化酶和免疫酶活性。投喂试验结束后,通过注射哈维氏弧菌的方式对各组虾夷扇贝进行攻毒试验。投喂试验结果显示,联合添加组虾夷扇贝的消化酶及免疫酶活性最高,而对照组最低。表明联合添加组虾夷扇贝的消化能力、磷酸酶响应能力以及抗氧化能力明显高于其他处理组。攻毒试验结果显示:联合添加组虾夷扇贝的累积死亡率最低,对照组虾夷扇贝的累积死亡率最高,地衣芽孢杆菌添加组和桑叶添加组虾夷扇贝的累积死亡率差异不显著;联合添加组虾夷扇贝消化道中弧菌最少,对照组虾夷扇贝消化道中弧菌最多,联合添加组虾夷扇贝对弧菌的抑制效果更明显。试验结果表明,地衣芽孢杆菌与桑叶提取物联合施用时协同增效,对虾夷扇贝的益生作用更明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虾夷扇贝 地衣芽孢杆菌 桑叶提取物 消化酶 免疫酶 抗病能力
下载PDF
北冬虫夏草基因组DNA提取方法的研究 被引量:5
6
作者 米锐 王鹤 +4 位作者 孟楠 李亚洁 李学军 温志新 石理鑫 《辽宁农业科学》 2008年第5期56-57,共2页
采用氯化苄法、裂解法、CTAB法这三种方法,对北冬虫夏草的基因组DNA进行提取,将提取到的DNA经琼脂糖凝胶电泳分析、PCR扩增,结果表明:裂解提取法得到的DNA质量最好,纯度高,符合分子生物学的要求,是一种稳定、快速、简便的北冬虫夏草基因... 采用氯化苄法、裂解法、CTAB法这三种方法,对北冬虫夏草的基因组DNA进行提取,将提取到的DNA经琼脂糖凝胶电泳分析、PCR扩增,结果表明:裂解提取法得到的DNA质量最好,纯度高,符合分子生物学的要求,是一种稳定、快速、简便的北冬虫夏草基因组DNA提取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北冬虫夏草 基因组DNA 提取方法
下载PDF
虚拟现实技术在校园景观设计中的应用——以长江职业学院校园景观设计为例 被引量:6
7
作者 米锐 《湖北成人教育学院学报》 2012年第2期122-123,共2页
本文主要介绍了虚拟现实技术在校园景观设计中的应用,以长江职业学院校园景观设计实例为依据,逐步深入的介绍虚拟现实技术在校园景观设计中的实际运用,介绍了虚拟现实技术与校园景观设计的发展关系,探讨校园景观设计在虚拟现实技术介入... 本文主要介绍了虚拟现实技术在校园景观设计中的应用,以长江职业学院校园景观设计实例为依据,逐步深入的介绍虚拟现实技术在校园景观设计中的实际运用,介绍了虚拟现实技术与校园景观设计的发展关系,探讨校园景观设计在虚拟现实技术介入的情况下体现出来的创新点及需求点。在此基础上有新意的讲解了虚拟现实技术的软件理论及技术参数的实际设计过程,从而对今后校园景观设计中虚拟现实技术的应用及提高起到良好的借鉴与指导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长江职业学院校园景观设计 虚拟现实技术 3DS MAX
下载PDF
对艺术设计类专业实践教学体系建设的思考 被引量:4
8
作者 米锐 《湖北成人教育学院学报》 2013年第5期66-67,共2页
文章以艺术设计类专业的岗位需要及特点为依据,指出艺术设计类专业实践教学体系建设的重要性,提出开展实践教学体系建设的途径,并对实践教学的评价和管理提出了一些措施和建议,为艺术设计类专业在实践教学体系建设上做了新的探索和思考。
关键词 艺术设计类专业 实践教学体系 建设途径 思考
下载PDF
对高职院校环境艺术设计专业校企合作的一点思考——以长江职业学院华宇订单培养班为例 被引量:4
9
作者 米锐 《湖北成人教育学院学报》 2012年第6期141-142,共2页
"校企合作定单培养班"这种人才培养模式一直是高职院校艺术设计类专业校企合作的难点和重点。本文以长江职业学院艺术学院环境艺术设计专业华宇订单培养班为例,介绍了"校企合作"的必要性和校企合作的一些措施,为其... "校企合作定单培养班"这种人才培养模式一直是高职院校艺术设计类专业校企合作的难点和重点。本文以长江职业学院艺术学院环境艺术设计专业华宇订单培养班为例,介绍了"校企合作"的必要性和校企合作的一些措施,为其他高职院校"校企合作"提供了一些参考和借鉴,为提高全国高职院校的整体素质做出自己的一份贡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华宇订单培养班 校企合作 环境艺术设计
下载PDF
6种野生蚕类的RAPD分析
10
作者 米锐 宿桂梅 +5 位作者 李亚洁 孟楠 李学军 温志新 孙永欣 李树英 《蚕业科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4期750-754,共5页
野生蚕类是我国重要的泌丝昆虫资源,研究其亲缘关系对于发掘和利用野生蚕类资源具有重要意义。利用随机扩增多态性DNA(RAPD)技术分析大蚕蛾科的柞蚕、栗蚕、野生柞蚕、天蚕、蓖麻蚕、透目天蚕间的亲缘关系,利用从54个引物中筛选出的30... 野生蚕类是我国重要的泌丝昆虫资源,研究其亲缘关系对于发掘和利用野生蚕类资源具有重要意义。利用随机扩增多态性DNA(RAPD)技术分析大蚕蛾科的柞蚕、栗蚕、野生柞蚕、天蚕、蓖麻蚕、透目天蚕间的亲缘关系,利用从54个引物中筛选出的30个重复性较好的随机引物对6种野生蚕类的基因组DNA进行扩增,共得到632个RAPD标记,其中可变条带数为632条,单个引物扩增的条带数为15~27,平均为21.1。6种野生蚕类相互间的遗传距离(D)较大,说明相互间的亲缘关系较远,其中:蓖麻蚕和栗蚕的遗传距离最大,为0.761 2;天蚕和透目天蚕的遗传距离最小,为0.671 1。采用UPGMA法构建的聚类图显示6种野生蚕类聚为4类,柞蚕与野生柞蚕聚为一类,天蚕与透目天蚕聚为一类,栗蚕、蓖麻蚕各自单独聚为一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蚕蛾科 野生蚕类 随机扩增多态性DNA 遗传距离 聚类分析
原文传递
海参内脏酶解物和体壁溶出物的护肤功效评价 被引量:1
11
作者 米锐 周遵春 孟楠 《现代食品科技》 CAS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期222-229,共8页
该研究以海参加工副产物为试验材料,将海参体壁酶解物作为对照,分别考察了海参内脏酶解物和体壁溶出物的保湿、防晒、抗氧化、美白及抗衰老功能,旨在对海参加工副产物的护肤功效进行评价。试验数据表明,内脏酶解物和体壁溶出物在保湿、... 该研究以海参加工副产物为试验材料,将海参体壁酶解物作为对照,分别考察了海参内脏酶解物和体壁溶出物的保湿、防晒、抗氧化、美白及抗衰老功能,旨在对海参加工副产物的护肤功效进行评价。试验数据表明,内脏酶解物和体壁溶出物在保湿、防晒、抗氧化、抗衰老功能上优于体壁酶解物。其中内脏酶解物的吸湿保湿、抗衰老功能综合评价最佳:在81%RH的12 h吸湿率和保湿率分别为52.51%和95.04%,弹性蛋白酶抑制率达到26.34%;体壁溶出物在防晒、抗氧化功能上表现最佳:在UVC和UVB波段的紫外吸收率分别为94.52%和33.89%,DPPH自由基清除率的IC50为3.00 mg/mL,ABTS与FRAP法总抗氧化能力分别为4.48 mmol/g和5.91 mmol/g。美白功能方面,体壁溶出物及内脏酶解物对酪氨酸酶活性抑制率的IC50分别为49.43 mg/mL和40.00 mg/mL,美白功能低于体壁酶解物(IC50=16.82 mg/mL),但也能发挥很好的美白作用。在应用中,可以有效利用两种副产物在护肤功效上的作用优势,将二者联合应用或者作为体壁酶解物的补充应用在护肤品上,实现海参加工副产物的高效开发利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海参 内脏酶解物 体壁溶出物 护肤功效
下载PDF
关于对高职院校校企合作平台的研究——以长江职业学院环境艺术设计专业为例 被引量:2
12
作者 米锐 《湖北成人教育学院学报》 2013年第2期23-24,共2页
本文主要介绍了高职院校校企合作平台的现状,以及结合长江职业学院建工学院环境艺术设计专业校企合作平台建立的途径和方法进行了研究和探讨。在此基础上对高职院校校企合作平台有一定的展望,从而对今后高职院校校企合作平台的研究起到... 本文主要介绍了高职院校校企合作平台的现状,以及结合长江职业学院建工学院环境艺术设计专业校企合作平台建立的途径和方法进行了研究和探讨。在此基础上对高职院校校企合作平台有一定的展望,从而对今后高职院校校企合作平台的研究起到良好的借鉴与指导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校企合作平台 环境艺术设计 途径和方法
下载PDF
高职订单培养模式下校企文化的融合与对接——以长江职业学院为例 被引量:1
13
作者 米锐 《湖北成人教育学院学报》 2014年第2期39-40,共2页
本文探讨了高职订单培养模式下校企文化的元素及融合的方式,并对如何完成高职订单培养模式下校企文化的对接,提出了建议。
关键词 高职订单培养模式 校企文化 融合 对接
下载PDF
“互联网+”背景下高职院校现代学徒制试点项目刍议——以环境艺术设计专业为例 被引量:5
14
作者 米锐 《美术教育研究》 2019年第17期122-123,共2页
该文作者结合长江职业学院环境艺术设计专业国家现代学徒制试点项目,阐述和分析"互联网+"元素的运用,以期为其他同类院校专业项目建设提供参考。
关键词 互联网+ 高职院校现代学徒制 环境艺术设计专业
下载PDF
响应面法优化水解制备柞蚕丝素肽及其性能 被引量:4
15
作者 米锐 李学军 +3 位作者 马淑慧 孟楠 李树英 都兴范 《日用化学工业》 CAS 北大核心 2021年第7期612-619,共8页
以柞蚕丝素蛋白为原料,用磷酸水解方法制备柞蚕丝素肽。在单因素实验基础上,通过响应面法优化制备工艺,考察各因素对柞蚕丝素肽回收率的影响,并对该工艺条件制备的样品进行了性能分析。结果表明:柞蚕丝素肽最佳水解工艺条件为:柞蚕丝素... 以柞蚕丝素蛋白为原料,用磷酸水解方法制备柞蚕丝素肽。在单因素实验基础上,通过响应面法优化制备工艺,考察各因素对柞蚕丝素肽回收率的影响,并对该工艺条件制备的样品进行了性能分析。结果表明:柞蚕丝素肽最佳水解工艺条件为:柞蚕丝素质量分数9.93%、水解温度91.11℃、水解时间5.44 h,理论回收率为70.34%,经检验实际回收率可以达到69%,与理论值基本相符,建立了响应面分析法优化的柞蚕丝素肽水解制备工艺。柞蚕丝素肽性能实验结果表明,样品具有良好的吸湿保湿性、防晒性及抑菌性,说明柞蚕丝素肽在天然护肤品开发方面具有良好的应用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柞蚕 丝素肽 水解工艺 响应面法
下载PDF
不同发育程度柞蚕蛹培育蚕蛹虫草的产量与营养保健品质 被引量:9
16
作者 孟楠 李亚洁 +7 位作者 温志新 李学军 都兴范 李树英 马淑慧 米锐 孙永欣 周诗晨 《蚕业科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5期847-853,共7页
将经过0、30、60、90、120和150℃有效积温(以下称积温)处理的柞蚕蛹用于培育蚕蛹虫草,通过调查和检测柞蚕蛹虫草的生长状况及氨基酸组成与主要活性成分含量、超氧化物歧化(SOD)酶活力,考察不同发育程度柞蚕蛹对培育蚕蛹虫草的生长性状... 将经过0、30、60、90、120和150℃有效积温(以下称积温)处理的柞蚕蛹用于培育蚕蛹虫草,通过调查和检测柞蚕蛹虫草的生长状况及氨基酸组成与主要活性成分含量、超氧化物歧化(SOD)酶活力,考察不同发育程度柞蚕蛹对培育蚕蛹虫草的生长性状与营养保健品质的影响。结果表明,柞蚕蛹感受积温不超过90℃时,蛹虫草菌对柞蚕蛹的感染速度较快,僵蛹率在92%以上,生产蚕蛹虫草总鲜质量及子实体的数量、长度等产量指标显著高于感受积温120℃、150℃的柞蚕蛹生产的蚕蛹虫草(P<0.05);柞蚕蛹感受积温在0~120℃之间,随着积温增加,生产蚕蛹虫草的氨基酸总量也有增加趋势,当感受积温150℃时生产蚕蛹虫草的氨基酸总量又降低,比最高组(氨基酸总量的质量分数为35.05%)减少了28.73%;柞蚕蛹感受积温60℃时生产蚕蛹虫草的虫草素含量最高,质量比达到1.15 mg/g;随着柞蚕蛹感受积温的增加,生产蚕蛹虫草中的虫草多糖含量与SOD酶活力逐渐降低,柞蚕蛹感受积温150℃时生产蚕蛹虫草中的虫草酸含量最高(质量分数达13.23%)。试验结果提示,利用柞蚕滞育蛹或轻度发育蛹可以高效生产出品质优良的蚕蛹虫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柞蚕蛹 发育程度 有效积温 蛹虫草菌 蚕蛹虫草 生长 活性成分
原文传递
虫草素对人乳腺癌细胞MCF-7和小鼠S_(180)肉瘤的抑制试验 被引量:8
17
作者 都兴范 王林美 +6 位作者 李学军 李树英 李亚洁 米锐 孟楠 温志新 孙永欣 《蚕业科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5期973-977,共5页
为确证蛹虫草虫草素的抗肿瘤功效,研究虫草素对人乳腺癌细胞MCF-7和小鼠S180肉瘤的抑制作用效果。采用四甲基偶唑蓝(MTT)法和流式细胞术检测人乳腺癌细胞MCF-7的增殖与凋亡情况,结果表明:0.1~5.0 g/L虫草素可显著抑制人乳腺癌细胞MCF-... 为确证蛹虫草虫草素的抗肿瘤功效,研究虫草素对人乳腺癌细胞MCF-7和小鼠S180肉瘤的抑制作用效果。采用四甲基偶唑蓝(MTT)法和流式细胞术检测人乳腺癌细胞MCF-7的增殖与凋亡情况,结果表明:0.1~5.0 g/L虫草素可显著抑制人乳腺癌细胞MCF-7的生长,并呈时间剂量依赖性;0.8 g/L虫草素处理24、48、72 h后,MCF-7细胞的生长抑制率与凋亡率分别为32.6%、53.3%、87.6%和8.65%、14.20%、26.30%,处理72 h后G0~G1期细胞比率显著增加。S180肉瘤小鼠灌胃给予虫草素10 d后,高、中、低剂量组[90、60、30 mg/(kg·d)]小鼠体内的S180肉瘤生长受到明显的抑制(P<0.01),抑制率分别为64.33%、44.59%、32.48%,而且具有一定的量效关系;中、低剂量虫草素能增加S180肉瘤小鼠的脾脏指数和胸腺指数。试验结果证明,虫草素能够有效抑制人乳腺癌细胞MCF-7增殖和小鼠S180肉瘤的生长以及提高小鼠的免疫能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蛹虫草 虫草素 人乳腺癌细胞MCF-7 凋亡 小鼠S180肉瘤
原文传递
用添加柞蚕免疫活性蛋白的饲料饲养断奶仔猪的试验 被引量:8
18
作者 李亚洁 温志新 +6 位作者 孙永欣 孟楠 都兴范 李学军 马淑慧 米锐 李树英 《蚕业科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1期143-147,共5页
将自制的含有抗菌肽、溶菌酶、凝集素等多种生物活性物质的柞蚕免疫活性蛋白添加在断奶仔猪的饲料中,研究其对仔猪生产发育和免疫能力的影响。选用48头平均体质量为(12.625±0.576)kg的35日龄断奶1周的仔猪,随机分为饲喂基础饲粮的... 将自制的含有抗菌肽、溶菌酶、凝集素等多种生物活性物质的柞蚕免疫活性蛋白添加在断奶仔猪的饲料中,研究其对仔猪生产发育和免疫能力的影响。选用48头平均体质量为(12.625±0.576)kg的35日龄断奶1周的仔猪,随机分为饲喂基础饲粮的对照组(Ⅰ组)和分别饲喂柞蚕免疫活性蛋白添加量为30、50、100 g/kg的饲粮的3个试验组(Ⅱ、Ⅲ、Ⅳ组),经过为期32 d的试验表明:Ⅲ、Ⅳ试验组仔猪的平均日增体质量显著提高(P<0.05),以Ⅲ试验组的效果最佳,并且Ⅲ、Ⅳ试验组仔猪饲养的料重比以及Ⅱ、Ⅲ、Ⅳ3个试验组仔猪的腹泻率显著降低(P<0.05),但各试验组仔猪的平均日采食量变化不显著(P>0.05);Ⅱ、Ⅲ、Ⅳ3个试验组仔猪的免疫器官指数提高,尤其是脾脏指数显著提高(P<0.05);Ⅲ、Ⅳ试验组仔猪血清中的免疫球蛋白Ig A含量显著提高(P<0.05),Ⅱ、Ⅲ、Ⅳ3个试验组仔猪血清中的Ig G含量显著提高(P<0.05),Ig M含量也有提高的趋势,但差异不显著(P>0.05);Ⅱ、Ⅲ、Ⅳ3个试验组仔猪肠道中乳酸杆菌和双歧杆菌的数量显著增加(P<0.05),大肠杆菌的数量显著降低(P<0.05)。初步确定饲粮中柞蚕免疫蛋白的适宜添加量为50 g/kg。试验结果提示:饲粮中添加柞蚕免疫蛋白能有效促进断奶仔猪的生长发育,提高断奶仔猪的免疫能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柞蚕免疫蛋白 断奶仔猪 生长性能 肠道菌群 免疫指标
原文传递
柞蚕蛹虫草抑制人肝癌SMMC-7721细胞增殖和诱导凋亡的作用 被引量:8
19
作者 王林美 都兴范 +3 位作者 李学军 米锐 李亚洁 李树英 《蚕业科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1期160-164,共5页
为鉴定柞蚕蛹虫草新的医用价值,将不同浓度的柞蚕蛹虫草水提物(AEoAPC)分别作用于体外培养的人肝癌SMMC-7721细胞,于24、48、72 h后采用倒置相差显微镜和透射电子显微镜观察、四甲基偶唑蓝(MTT)比色及流式细胞术(FCM)检测细胞的增殖和... 为鉴定柞蚕蛹虫草新的医用价值,将不同浓度的柞蚕蛹虫草水提物(AEoAPC)分别作用于体外培养的人肝癌SMMC-7721细胞,于24、48、72 h后采用倒置相差显微镜和透射电子显微镜观察、四甲基偶唑蓝(MTT)比色及流式细胞术(FCM)检测细胞的增殖和凋亡情况。结果表明:细胞培养板中分别加入质量浓度为0.1、0.2、0.5、0.8、1.0、2.0、5.0 g/L的AEoAPC,均能显著抑制SMMC-7721细胞的增殖,并呈现时间剂量依赖性,1.0 g/L AEoAPC处理24、48、72 h后,对SMMC-7721细胞的生长抑制率分别为18.9%、46.4%、77.2%;经AEoAPC处理后大量癌细胞出现染色质边集和凝聚、核碎裂及凋亡小体;1.0 g/LAEoAPC处理24、48、72 h SMMC-7721细胞凋亡率分别为7.65%、11.04%、23.02%,细胞凋亡程度与AEoAPC作用时间呈正相关,有丝分裂第一间距期(G1)的细胞在AEoAPC作用72 h后分布明显增加。研究结果初步显示,AEoAPC对人肝癌SMMC-7721细胞有抑制增殖和诱导凋亡的作用,其抗肿瘤机制与诱导肿瘤细胞凋亡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柞蚕蛹虫草 人肝癌细胞 凋亡 细胞周期
原文传递
柞蚕丝肽的制备及对小鼠抗疲劳作用的研究 被引量:5
20
作者 李学军 米锐 +7 位作者 都兴范 李亚洁 孙永欣 马淑慧 孟楠 温志新 王晓燕 李树英 《蚕业科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6期998-1003,共6页
利用磷酸水解的方法将柞蚕丝分别水解4 h和6 h后,得到不同分子质量的1号柞蚕丝肽和2号柞蚕丝肽。将2种柞蚕丝肽分别按照低、中、高3个剂量[1.0、2.5、5.0 g/(kg·d)]给小鼠连续灌胃给药30 d,测试各试验组小鼠负重游泳时间及小鼠血... 利用磷酸水解的方法将柞蚕丝分别水解4 h和6 h后,得到不同分子质量的1号柞蚕丝肽和2号柞蚕丝肽。将2种柞蚕丝肽分别按照低、中、高3个剂量[1.0、2.5、5.0 g/(kg·d)]给小鼠连续灌胃给药30 d,测试各试验组小鼠负重游泳时间及小鼠血清中尿素氮与肝糖原的含量,评价柞蚕丝肽抗疲劳的功效。与给予等体积蒸馏水的对照组(CK)相比,除2号柞蚕丝肽中剂量[2.5 g/(kg·d)]试验组外,其他试验组小鼠的体质量均显著下降(P<0.05);1号柞蚕丝肽3个剂量试验组小鼠的负重游泳时间均极显著延长(P<0.01),2号柞蚕丝肽3个剂量试验组小鼠的负重游泳时间也呈现延长趋势,但差异不显著(P>0.05);1号柞蚕丝肽和2号柞蚕丝肽都能降低小鼠运动后血清尿素氮水平,其中低剂量组的效果要好于高剂量组,且1号柞蚕丝肽低剂量试验组的效果极显著(P<0.01);1号柞蚕丝肽、2号柞蚕丝肽各剂量试验组小鼠的肝糖原含量均有所提高,但差异不显著(P>0.05)。制备的2种柞蚕丝肽均有增强小鼠抗疲劳能力的趋势,且分子质量较大的1号柞蚕丝肽优于分子质量较小的2号柞蚕丝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柞蚕丝肽 磷酸水解 抗疲劳 运动时间 血清尿素氮 肝糖原 小鼠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2 5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