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00篇文章
< 1 2 5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不同乡村地域类型农户生计资本和生计策略特征及影响因素——以于桥水库流域为例
1
作者 马成 杨琰瑛 +4 位作者 师荣光 李昂 武文豪 夏维 米长虹 《农业资源与环境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期717-727,共11页
农户生计方式不仅决定了农户的收入,还对区域环境产生了深刻的影响。不同乡村地域类型是影响农户生计资本和生计策略的重要因素。本研究通过参与式农村评估和问卷调查获取于桥水库流域512份农户生计的一手数据,构建了农户生计资本评价... 农户生计方式不仅决定了农户的收入,还对区域环境产生了深刻的影响。不同乡村地域类型是影响农户生计资本和生计策略的重要因素。本研究通过参与式农村评估和问卷调查获取于桥水库流域512份农户生计的一手数据,构建了农户生计资本评价指标体系,依据收入结构划分农户生计策略,分析不同乡村地域类型的农户生计资本和生计策略特征,并利用多元回归方程解析生计资本对生计策略的影响。结果表明:流域内农户生计非农化成为普遍现象,纯非农型和非主农辅型生计策略占比分别为29.5%和42.6%。不同生计策略农户的生计资本存在显著差异:纯非农和非主农辅农户的总生计资本、人力资本、社会资本和金融资本显著高于纯农业和农主非辅农户,纯农业和农主非辅农户的自然资本显著高于纯非农型农户。不同乡村地域类型农户的生计资本水平和生计策略选择具有明显差异。经济作物区农户的总生计资本、自然资本显著高于其他地区,传统粮产区的金融资本最低。水库周边区生计策略主要为纯非农型,山地林木区和城镇周边区主要是非主农辅型,传统粮产区和经济作物区主要是纯非农型和非主农辅型,文化旅游区主要是非主农辅型和农主非辅型。人均耕地面积、人均林地面积、耕地破碎化程度、土壤肥力、劳动力占比、家庭人口平均年龄、交通工具和家庭人均收入等指标对农户生计策略选择具有显著影响。不同乡村地域类型生计资本和生计策略差异主要与地理区位、自然资源、社会资源和政策相关。最后,提出基于乡村地域特征的农户生计的针对性优化策略,为促进农户生计可持续发展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乡村地域 农户生计 生计资本 生计策略 饮用水源保护区
下载PDF
粮食产量预测理论、方法与应用Ⅳ.粮食估产理论、模型及其应用 被引量:3
2
作者 米长虹 王农 +9 位作者 黄治平 侯彦林 刘书田 郑宏艳 蔡彦明 夏维 王铄今 任军 王新民 侯显达 《农业资源与环境学报》 CAS 2014年第3期227-232,共6页
粮食估产的"通道-概率"理论:把属于最近通道的历年来的产量划分为5个气候年型通道,即丰产年、偏丰年、平产年、偏欠年、欠产年;计算产量出现在5个气候年型中的频率作为概率使用,估产年的初始估产值等于预测年各通道内平均产... 粮食估产的"通道-概率"理论:把属于最近通道的历年来的产量划分为5个气候年型通道,即丰产年、偏丰年、平产年、偏欠年、欠产年;计算产量出现在5个气候年型中的频率作为概率使用,估产年的初始估产值等于预测年各通道内平均产量与概率之积的和;估产值等于初始估产值与气候年型修正参数之积,专家根据当年气候条件和作物长势实时确定修正参数。预报单元为全国、省和县。应用结果表明:国家尺度上不需要修正,省和县级尺度需要气候年型参数修正;预测误差在3%以内;所述估产理论严谨、方法简单,参数少,参数来自原始数据本身和专家经验,易于推广使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粮食 估产 理论 方法 应用
下载PDF
农药对农田土壤的污染及防治技术 被引量:39
3
作者 米长虹 黄士忠 +2 位作者 王继军 李建农 崔海东 《农业环境与发展》 2000年第4期23-25,共3页
阐述了我国农药生产及使用的现状 ,通过分析我国农药使用中存在的问题 ,以及农药在农田土壤中的行为规律 ,对我国农田土壤的农药污染状况、成因及防治对策进行了论述。
关键词 农田土壤 防治技术 农药污染 成因分析
下载PDF
水田环境中阿特拉津允许浓度研究 被引量:8
4
作者 米长虹 蔡思义 郑振华 《农业环境保护》 CSCD 1996年第2期89-90,共2页
模拟水田环境,从农田灌溉水角度研究阿特拉津对水稻不同时期的影响。得出水稻对阿特拉津最为敏感的时期为苗期,最高允许浓度为0.5mg/L,并对受阿特拉津危害的稻苗的药害症状进行了详细的论述。
关键词 阿特拉津 药害 水稻 水田 允许浓度
原文传递
我国农业规划环境影响评价的问题与对策 被引量:5
5
作者 米长虹 李无双 +1 位作者 张爱 肖洁 《农业环境与发展》 2012年第1期58-61,66,共5页
综述了我国规划环境影响评价制度体系建设、评价技术方法以及评价实践现状的概况。针对当前开展农业规划环境影响评价工作所面临的问题,从建立农业规划环境影响评价相关政策措施体系及配套管理办法、研究突破评价方法及关键技术、制定... 综述了我国规划环境影响评价制度体系建设、评价技术方法以及评价实践现状的概况。针对当前开展农业规划环境影响评价工作所面临的问题,从建立农业规划环境影响评价相关政策措施体系及配套管理办法、研究突破评价方法及关键技术、制定颁布农业规划环境影响评价导则与技术规范等方面,提出了推进我国农业规划环境影响评价工作的对策措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农业规划 环境影响评价 规划环境影响评价管理办法 规划环境影响评价导则 技术规范
下载PDF
规模化畜禽养殖场环境影响评价问题探讨 被引量:3
6
作者 米长虹 姜昆 张泽 《农业环境与发展》 2012年第6期67-71,共5页
从恶臭污染物排放执行标准和防护距离确定2个方面对规模化畜禽养殖场环境影响评价中存在的问题进行了分析。通过对现行的恶臭污染物排放标准与质量标准以及相关规范的分析,提出了环境影响评价中臭气浓度达标排放论证的建议标准值;从大... 从恶臭污染物排放执行标准和防护距离确定2个方面对规模化畜禽养殖场环境影响评价中存在的问题进行了分析。通过对现行的恶臭污染物排放标准与质量标准以及相关规范的分析,提出了环境影响评价中臭气浓度达标排放论证的建议标准值;从大气防护距离和卫生防护距离设定依据、方法以及防护距离确定过程中存在的技术问题进行了分析与探讨,提出了环境影响评价中确定养殖场防护距离的建议方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畜禽养殖场 环境影响评价 恶臭污染物排放标准 大气防护距离 卫生防护距离
下载PDF
城市近郊蔬菜基地环境影响评价 被引量:1
7
作者 米长虹 夏维 肖金树 《农业环境科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B09期556-560,共5页
阐述了在我国开展蔬菜基地建设项目环境影响评价工作的必要性;选择蔬菜基地的选址规划、指标体系建立、环境污染预测、生态影响分析以及效益分析等几个环境影响评价重点专题,就城市近郊蔬菜基地的环境影响评价工作开展进行了探讨。
关键词 蔬菜基地 环境影响评价
下载PDF
粮食生产潜力短期预测的“趋势-波动模型”的验证
8
作者 米长虹 刘书田 +7 位作者 郑宏艳 李敬亚 黄治平 侯彦林 王农 蔡彦明 王铄今 侯显达 《农业资源与环境学报》 CAS 2016年第2期194-200,共7页
应用全国、31个省、6个典型地区和16个典型县的数据对粮食生产潜力短期预测的"趋势-波动模型"进行了系统性的验证和讨论。研究结果表明:(1)预测误差大小反映短期生产潜力的预测精度,预测误差大的主要原因是经济发达地区高产... 应用全国、31个省、6个典型地区和16个典型县的数据对粮食生产潜力短期预测的"趋势-波动模型"进行了系统性的验证和讨论。研究结果表明:(1)预测误差大小反映短期生产潜力的预测精度,预测误差大的主要原因是经济发达地区高产农田被大量占用和(或)蔬菜、水果种植面积大幅度增加而短期内使粮食单产下降;(2)小趋势修正方法是"趋势-波动模型"中不可缺少的一部分,它能将大趋势预测不能包括的短期如气象因素、科技投入、社会因素等影响纳入预测中,提高预测精度;(3)就我国近些年来的实际情况而言,越是经济发达的地区短期生产潜力的波动越大;同样发达地区短期潜力存在增加-下降-回升阶段;(4)就短期生产潜力预测精度而言:国家级大于省级、省级大于地区级、地区级大于县级;不同省、不同地区、不同县之间预测精度差别比较大,这与境内气候的互补性和农田抗御自然灾害的能力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粮食生产潜力 短期预测 趋势-波动模型 验证
下载PDF
生态平衡施肥追肥预测方法
9
作者 米长虹 黄治平 +6 位作者 侯彦林 刘书田 郑宏艳 王农 蔡彦明 王铄今 侯显达 《农业资源与环境学报》 CAS 2014年第6期506-512,共7页
从全国和各地区追肥比例入手,分析了追肥预测方法的必要性和实践价值。在此基础上,提出生态平衡施肥追肥量确定的"天-地-作物概念模型",重点介绍了在正常年型追肥量基础上如何确定追肥修正系数的方法,包括宏观专家经验方法、... 从全国和各地区追肥比例入手,分析了追肥预测方法的必要性和实践价值。在此基础上,提出生态平衡施肥追肥量确定的"天-地-作物概念模型",重点介绍了在正常年型追肥量基础上如何确定追肥修正系数的方法,包括宏观专家经验方法、微观田间试验方法、根据历年化肥用量波动的确定方法、根据历年单产波动确定的方法、根据氮肥单位用量估算的确定方法;最后归纳出追肥修正系数确定方法的优化过程,并阐述了追肥预报信息化的必要性。结果表明:根据历年化肥用量波动的确定方法和根据历年单产波动确定的方法适合于省级大尺度追肥参数的确定。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态平衡施肥 追肥 预测 方法
下载PDF
硅杂化丙烯酸酯的制备及粘接性能研究
10
作者 米长虹 刘晓辉 +6 位作者 王刚 张大勇 李欣 赵颖 朱金华 荣立平 王旭红 《有机硅材料》 CAS 2017年第3期164-169,共6页
以正硅酸乙酯为无机前驱体,以甲基丙烯酸β羟乙酯为有机前驱体,采用溶胶-凝胶法制备了硅杂化丙烯酸酯。研究了不同硅含量硅杂化丙烯酸酯的储存稳定性、粘接性能和耐热性能,并利用IR光谱和SEM对硅杂化丙烯酸酯及其固化物的结构进行了表... 以正硅酸乙酯为无机前驱体,以甲基丙烯酸β羟乙酯为有机前驱体,采用溶胶-凝胶法制备了硅杂化丙烯酸酯。研究了不同硅含量硅杂化丙烯酸酯的储存稳定性、粘接性能和耐热性能,并利用IR光谱和SEM对硅杂化丙烯酸酯及其固化物的结构进行了表征。结果表明:该硅杂化丙烯酸酯树脂组分相容性良好,固化过程中形成了有机-无机交联网络。当硅含量为0.67~2.01份时,树脂具有较好的粘接性和耐热性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溶胶-凝胶 杂化 丙烯酸酯 正硅酸乙酯 胶粘剂
下载PDF
土壤-水稻籽粒系统镉富集主要影响因素统计分析 被引量:11
11
作者 郑宏艳 刘书田 +4 位作者 米长虹 黄治平 侯彦林 王农 蔡彦明 《农业环境科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10期1880-1888,共9页
对取自51篇参考文献中的土壤和水稻籽粒数据进行分析,在多种土壤因素共同影响下,研究了单一土壤性质[包括土壤p H、有机质(SOM)、阳离子交换量(CEC)和土壤质地]和水稻类型(包括粳稻和籼稻)对土壤-水稻籽粒系统Cd富集的影响。结果表明:... 对取自51篇参考文献中的土壤和水稻籽粒数据进行分析,在多种土壤因素共同影响下,研究了单一土壤性质[包括土壤p H、有机质(SOM)、阳离子交换量(CEC)和土壤质地]和水稻类型(包括粳稻和籼稻)对土壤-水稻籽粒系统Cd富集的影响。结果表明:水稻籽粒吸镉量与土壤含镉量关系最密切,且呈显著正相关,随土壤p H增大呈减少的趋势;SOM和CEC的变化对水稻籽粒含镉量影响不显著;在不同土壤质地上,水稻籽粒吸镉能力为壤土<砂土<粘土;粳稻与籼稻两种水稻类型的籽粒含镉量差别不显著,但水稻品种间的差别比较显著。利用已有数据建立的两个土壤模式显示:在有机质含量为中,质地为壤土情况下,水稻籽粒的吸镉能力为碱性土壤<酸性土壤,明显符合一般规律。以上结论说明,在其他土壤性质一定的前提下研究单一土壤因素对水稻籽粒的吸镉能力更具有实际意义,土壤模式的划分在理论、方法和实用性方面都具有重要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土壤性质 水稻 土壤模式
下载PDF
粮食产量预测理论、方法与应用Ⅰ.科技进步增产理论、模型及其应用 被引量:10
12
作者 侯彦林 郑宏艳 +9 位作者 刘书田 米长虹 王农 蔡彦明 黄治平 夏维 王铄今 任军 王新民 侯显达 《农业资源与环境学报》 CAS 2014年第3期205-211,共7页
粮食增产趋势及增产原因是国家制定宏观农业政策和措施的依据。科技进步增产理论是指:气候是波动的,科技是持续进步的,它是粮食多年持续增产的主要驱动力;科技进步增产预测模型是多年平均单产移动的回归方程。全国和东北三省粮食增产潜... 粮食增产趋势及增产原因是国家制定宏观农业政策和措施的依据。科技进步增产理论是指:气候是波动的,科技是持续进步的,它是粮食多年持续增产的主要驱动力;科技进步增产预测模型是多年平均单产移动的回归方程。全国和东北三省粮食增产潜力案例分析结果表明:科技进步单产加速时间最早的是辽宁省,最晚的是黑龙江省;与全国相比,吉林省和辽宁省科技进步贡献率高于全国平均水平,黑龙江省低于全国平均水平,吉林省最高。本文初步得出以下结论:科技进步增产理论科学、模型实用、预测结果准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粮食预测 科技进步 增产 理论 模型 应用
下载PDF
中国土壤模式-作物系统重金属生物富集模型建立 被引量:13
13
作者 郑宏艳 姚秀荣 +5 位作者 侯彦林 刘书田 米长虹 黄治平 王农 蔡彦明 《农业环境科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2期257-265,共9页
针对土壤模式建立土壤和作物重金属含量关系模型,旨在消除土壤属性对作物重金属吸收量的影响。当作物类型或品种确定后,作物重金属吸收量只与土壤重金属含量有关。提出了农田作物重金属生物富集的"土壤重金属含量-作物特性-土壤属... 针对土壤模式建立土壤和作物重金属含量关系模型,旨在消除土壤属性对作物重金属吸收量的影响。当作物类型或品种确定后,作物重金属吸收量只与土壤重金属含量有关。提出了农田作物重金属生物富集的"土壤重金属含量-作物特性-土壤属性"关系理论,定义了土壤模式、土壤模式-作物系统重金属生物富集模型、土壤模式-作物系统重金属生物富集模型图谱等概念,确定了土壤模式的划分方法和使用方法,在此基础上以最近30年来中文期刊发表的土壤镉含量与水稻和小麦镉含量关系作为案例验证了以上方法。结果表明:水稻和小麦同一部位镉吸收量随土壤镉含量增加而增加,水稻和小麦吸收镉能力顺序为根>茎>叶>籽粒,水稻和小麦籽粒镉吸收量在同一范围内。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重金属生物富集模型 土壤模式-作物系统 中国
下载PDF
粮食产量预测理论、方法与应用Ⅱ.粮食生产潜力短期预测理论、模型及其应用 被引量:9
14
作者 郑宏艳 刘书田 +9 位作者 王铄今 侯彦林 米长虹 王农 蔡彦明 黄治平 夏维 任军 王新民 侯显达 《农业资源与环境学报》 CAS 2014年第3期212-219,共8页
粮食生产潜力短期预测结果可以检验粮食中长期生产潜力预测的准确性和为国家提供制定粮食生产战略的科学依据。粮食生产潜力短期预测理论即"趋势-波动理论",它建立在粮食或作物"现状生产潜力"概念和"天-人-地... 粮食生产潜力短期预测结果可以检验粮食中长期生产潜力预测的准确性和为国家提供制定粮食生产战略的科学依据。粮食生产潜力短期预测理论即"趋势-波动理论",它建立在粮食或作物"现状生产潜力"概念和"天-人-地概念模型"基础上,预测模型为最佳移动步长条件下的多年单产移动平均趋势模型,实际预测时采用系统预测方法。11个研究案例预测的平均误差为0.77%,最大误差为2.99%,预测精度高。本研究初步结论是:粮食生产潜力短期预测理论和模型是科学和实用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粮食生产潜力 短期 预测 理论 方法
下载PDF
生态平衡施肥模型与目标产量施肥模型比较研究 被引量:6
15
作者 黄治平 米长虹 +6 位作者 侯彦林 刘书田 郑宏艳 王农 蔡彦明 王铄今 侯显达 《农业资源与环境学报》 CAS 2014年第6期495-499,共5页
对目标产量施肥模型特点、弊端和预测施肥量精度等进行了综合研究,并与生态平衡施肥模型进行了比较。结果表明:尽管目标产量施肥模型构建合理,参数获得容易,但参数多,参数易变,参数准确测定困难,参数间存在相互影响关系,模型中没有考虑... 对目标产量施肥模型特点、弊端和预测施肥量精度等进行了综合研究,并与生态平衡施肥模型进行了比较。结果表明:尽管目标产量施肥模型构建合理,参数获得容易,但参数多,参数易变,参数准确测定困难,参数间存在相互影响关系,模型中没有考虑土壤有效养分平衡或变化,因此,它难以作为精确施肥模型使用;与其相比,生态平衡施肥模型将施肥系统中诸多变量统一在质量守恒定律之下,具有测土施肥模型和肥料效应函数模型的双重功能,参数变异小,参数易于获得和预测施肥量准确等诸多优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态平衡施肥模型 目标产量施肥模型 特征参数
下载PDF
粮食产量预测理论、方法与应用Ⅴ.粮食潜力实现率及其评价方法 被引量:4
16
作者 黄治平 蔡彦明 +9 位作者 王铄今 侯彦林 米长虹 刘书田 郑宏艳 王农 夏维 任军 王新民 侯显达 《农业资源与环境学报》 CAS 2014年第3期233-236,共4页
为说明粮食潜力与估产的关系,定义了"粮食潜力实现率"的概念,它是与粮食潜力预测值相比,当年实际达到或能够达到的百分比,它将潜力值和当年估产值或实际产量结合在一起,可用来评价潜力实际达到的程度,并可反映气候年型。应用... 为说明粮食潜力与估产的关系,定义了"粮食潜力实现率"的概念,它是与粮食潜力预测值相比,当年实际达到或能够达到的百分比,它将潜力值和当年估产值或实际产量结合在一起,可用来评价潜力实际达到的程度,并可反映气候年型。应用结果表明:2010年各省单产和总产潜力平均实现率围绕100%波动,说明科技进步对增产仍然起到支撑作用,而1999—2008年各省单产和总产潜力平均实现率低于100%,说明科技进步对增产作用在减小。因此,粮食潜力实现率可以用来评价粮食增产趋势和科技进步的贡献,其方法实用、误差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粮食潜力 估产 潜力实现率 评价 预测
下载PDF
生态平衡施肥模型与肥料效应函数模型关系研究 被引量:5
17
作者 郑宏艳 刘书田 +6 位作者 侯彦林 米长虹 黄治平 王农 蔡彦明 王铄今 侯显达 《农业资源与环境学报》 CAS 2014年第6期500-505,共6页
本文从理论上推导出生态平衡施肥模型及其特征参数模型的一般应用表达式,进而建立了区域生态平衡施肥模型和区域特征参数模型,最后介绍了区域生态平衡施肥模型和地块施肥模型参数的求解方法和预测施肥量方法。研究表明:肥料效应函数模... 本文从理论上推导出生态平衡施肥模型及其特征参数模型的一般应用表达式,进而建立了区域生态平衡施肥模型和区域特征参数模型,最后介绍了区域生态平衡施肥模型和地块施肥模型参数的求解方法和预测施肥量方法。研究表明:肥料效应函数模型是生态平衡施肥模型在不考虑土壤有效养分因素情况下的特例;区域生态平衡施肥模型能够满足地块半定量施肥预测的需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态平衡施肥模型 肥料效应函数模型 特征参数
下载PDF
土壤中水溶性氟化物及分析方法的研究 被引量:10
18
作者 靖迎春 李玉洁 +1 位作者 董健 米长虹 《农业环境保护》 CSCD 1998年第5期219-221,共3页
土壤中水溶性氟化物,随外界的氟化物对土壤污染,较土壤中全氟变化明显。研究建立了土壤中水溶性氟化物的分析方法,提出以土壤中水溶性氟化物为指标,评价地热利用后,尾水对土壤污染的程度。
关键词 氟化物 分析方法 土壤监测 水溶性 土壤污染
原文传递
有机硅改性丙烯酸酯厌氧胶黏剂的制备及性能 被引量:2
19
作者 王刚 刘晓辉 +7 位作者 米长虹 王洁莹 李欣 赵颖 张大勇 朱金华 荣立平 白雪峰 《精细石油化工》 CAS 北大核心 2019年第1期59-65,共7页
为了提高厌氧胶的耐热性和可拆卸性能,以正硅酸乙酯为无机前驱体,以甲基丙烯酸β羟乙酯为有机相,通过溶胶-凝胶法合成了硅杂化的丙烯酸酯厌氧单体,并采用端羟丙基硅油对其进行改性。采用FT-IR和~1H NMR对杂化的丙烯酸酯单体结构进行了... 为了提高厌氧胶的耐热性和可拆卸性能,以正硅酸乙酯为无机前驱体,以甲基丙烯酸β羟乙酯为有机相,通过溶胶-凝胶法合成了硅杂化的丙烯酸酯厌氧单体,并采用端羟丙基硅油对其进行改性。采用FT-IR和~1H NMR对杂化的丙烯酸酯单体结构进行了表征。分别采用浊度法、扫描电镜、能谱色散扫描、摩擦系数、热失重分析、动态力学性能测试和扭矩强度测试考察了硅油改性硅杂化厌氧胶的相态稳定性、微观形貌、润滑性、耐热性能、玻璃化转变温度和黏接力学性能。结果表明:硅杂化的厌氧胶具有优异的耐热性能和较高的黏接强度,并与硅油具有良好的相容性,硅油的加入可降低杂化厌氧胶的摩擦系数,调节拆卸力矩,对耐热稳定性和玻璃化温度无明显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硅杂化丙烯酸酯 硅油 厌氧胶 力矩调节 相容稳定
下载PDF
粮食产量预测理论、方法与应用Ⅲ.粮食生产潜力中、长期预测理论、模型及其应用 被引量:2
20
作者 刘书田 王铄今 +9 位作者 米长虹 侯彦林 郑宏艳 王农 蔡彦明 黄治平 夏维 任军 王新民 侯显达 《农业资源与环境学报》 CAS 2014年第3期220-226,共7页
粮食生产潜力中、长期预测的目的是为国家中、长期粮食生产规划提供科学依据。粮食生产潜力中、长期预测的“双向预测理论”:从若干个预测模型中选择出2个模型,一个模型预测的未来产量是持续增加的,体现产量持续增加的科技进步力量... 粮食生产潜力中、长期预测的目的是为国家中、长期粮食生产规划提供科学依据。粮食生产潜力中、长期预测的“双向预测理论”:从若干个预测模型中选择出2个模型,一个模型预测的未来产量是持续增加的,体现产量持续增加的科技进步力量;另一个模型预测的未来产量是先增加后减少或持续减少的,体现影响产量持续增加的负面综合因素力量。应用结果表明:模型可预测未来1~10年的粮食生产潜力,平均预测误差在5%以内。大量案例证明粮食生产潜力中、长期预测的“双向预测理论”是科学的、方法是通用的、结果是实用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粮食潜力 中长期 预测 理论 方法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5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