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围生期上矢状窦血栓形成的发病时间与临床特征的分析
1
作者 翦羽 张卫社 +2 位作者 吴新华 伍招娣 粱清华 《中国现代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22期3349-3351,3354,共4页
目的回顾围生期上矢状窦血栓形成(SSST)患者的发病时间、临床特征和影像学检查的资料,为早期诊断SSST提供依据。方法利用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检索2002~2007年国内报道的240例围生期SSST患者的临床资料,按产前、产时及产后三个发病阶段... 目的回顾围生期上矢状窦血栓形成(SSST)患者的发病时间、临床特征和影像学检查的资料,为早期诊断SSST提供依据。方法利用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检索2002~2007年国内报道的240例围生期SSST患者的临床资料,按产前、产时及产后三个发病阶段,分析SSST患者的临床特征、诊断、预后和影像学改变。结果产前及产时发病患者均以急性发病,误诊率及死亡率分别高达77.8%、66.7%,分别占总病例数的2.5%和1.25%;且颅压增高及抽搐的发生率均为100%,意识改变的发生率为83.3%和66.7%,肢瘫的发生率为33.3%和50%。产后发病者以亚急性或急性起病,误诊率及死亡率分别为2.31%和6.69%,病例数占96.25%,上述4种临床特征发生率的比例依次为87.45%,53.58%,53.58%和45.89%。CT检查和MRI/MRV检查的阳性率分别为33.3%和100%。结论产褥早期是围生期SSST患者高发的时期。产前及产时发病的患者病情发展快,误诊率及死亡率极高。对产前疑似的患者应尽早进行MRV确诊并给以及时有效的治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围生期 上矢状窦血栓 发病时间 临床特征
下载PDF
智能外用去纤颤器
2
作者 粱清华 陈永真 王昊 《辽宁工学院学报》 2002年第5期11-12,共2页
介绍了传统去纤颤器的不足,提出了智能外用去纤颤器的设计思想。指出采用80c196kc单片机识别心室纤颤的病症,并采用低能量的双相脉冲技术实现去纤颤,突破了传统去纤颤器在技术与应用方面的局限性。
关键词 智能外用去纤颤器 心室纤颤 80C196KC单片机 心脏病 设计原理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