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5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建构与形塑:新时代乡村意识形态认同探析——基于《<黑格尔法哲学批判>导言》的思考
1
作者 纪新展 《求知》 2024年第1期54-56,共3页
党的二十大报告明确提出:“建设具有强大凝聚力和引领力的社会主义意识形态”。乡村作为国家意识形态安全的重要阵地,巩固其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主导权对于国家和社会稳定具有重大战略意义。换言之,村民对于主流意识形态的认同程度关乎... 党的二十大报告明确提出:“建设具有强大凝聚力和引领力的社会主义意识形态”。乡村作为国家意识形态安全的重要阵地,巩固其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主导权对于国家和社会稳定具有重大战略意义。换言之,村民对于主流意识形态的认同程度关乎我国新时代乡村振兴建设成果,关乎我国意识形态强大凝聚力和引领力建设。基于我国农业大国和农民数量巨大的现实国情,探析《〈黑格尔法哲学批判〉导言》(以下简称《导言》)关于新时代乡村意识形态认同的思想意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黑格尔法哲学批判〉导言》 社会主义意识形态 乡村振兴 国家意识形态安全 意识形态认同 意识形态主导权 认同程度 引领力
下载PDF
论实现美好生活的双支柱:先进技术运用与政府治理转型
2
作者 李彦娅 纪新展 《民主与科学》 2021年第1期38-42,共5页
我国政府在很多领域还是大包大揽,只有尽快转变为"有限政府",明确职责,做到术业有专攻,才能集中资源做好应做之事,包括宏观经济调控、公共事务管理和社会资源协调等工作,才能有效防止政府过度干预和官僚腐败等现象。
关键词 公共事务管理 宏观经济调控 美好生活 政府过度干预 政府治理转型 明确职责 官僚腐败
下载PDF
公共危机治理中的文化突变与引导
3
作者 李彦娅 纪新展 《广州社会主义学院学报》 2021年第2期96-101,共6页
文化模式是由文化内核和文化外壳组合形成的系统。生物进化理论与系统突变理论也可以用于解释文化突变。从中国近现代文化突变的几个节点可以看出全局性公共危机是造成文化突变的外力,将促使文化模式的转型。2020年新冠肺炎疫情危机中... 文化模式是由文化内核和文化外壳组合形成的系统。生物进化理论与系统突变理论也可以用于解释文化突变。从中国近现代文化突变的几个节点可以看出全局性公共危机是造成文化突变的外力,将促使文化模式的转型。2020年新冠肺炎疫情危机中的文化突变包括:形成以“隔离”为基础的团体文化、回归基于独处的内省文化、转向基于联系的和解文化、走向基于辩证的兼收文化、产生颇具后现代特色的创新文化。文化突变主要是进化,但是也会有文化基因“返祖”,突变结果有可能是良性突变,也可能产生“恶性突变”现象。在危机治理中应加强对文化变迁的引导,固化作为短期应变的良性突变、辩证扬弃传统文化元素、遏制与杜绝恶性突变,形成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相一致的文化内核,实现人类自身及人与自然的和谐与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公共危机 文化 突变 新冠肺炎
下载PDF
整体性治理视域下的老年人力资源开发:发展困境与治理原则 被引量:1
4
作者 纪新展 《行政事业资产与财务》 2021年第9期46-48,14,共4页
基于我国人口老龄化程度加重,人口红利的消减,社会养老压力逐渐增大的社会大背景,积极开发和利用老年人力资源愈来愈具有重大的现实意义。因此,将当前老年人力资源开发放到"整体性治理"视域中重新审视,深度剖析现阶段我国老... 基于我国人口老龄化程度加重,人口红利的消减,社会养老压力逐渐增大的社会大背景,积极开发和利用老年人力资源愈来愈具有重大的现实意义。因此,将当前老年人力资源开发放到"整体性治理"视域中重新审视,深度剖析现阶段我国老龄化再就业的现实困境,并针对现实困境面向政府、社会组织、企业、个人四个社会主体,提出相应治理原则。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老年人力资源 整体性治理 困境 治理原则
下载PDF
“两个结合”视域下中国式现代化新道路的三重生成逻辑
5
作者 纪新展 《新东方》 2023年第6期32-38,共7页
习近平总书记创造性地提出了“两个结合”的重要论断,为深入解读中国式现代化新道路的生成逻辑提供了新视角。“两个结合”作为中国式现代化新道路的实践指引和价值旨归,蕴含着中国式现代化新道路的理论、历史、价值三重生成逻辑,即以... 习近平总书记创造性地提出了“两个结合”的重要论断,为深入解读中国式现代化新道路的生成逻辑提供了新视角。“两个结合”作为中国式现代化新道路的实践指引和价值旨归,蕴含着中国式现代化新道路的理论、历史、价值三重生成逻辑,即以社会基本矛盾运动规律和群众史观共同作用于中国式现代化新道路为理论逻辑;以中国共产党推进的“现代化在中国”“中国式的现代化”再到“中国式现代化新道路”等现代化实践为历史逻辑;以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蕴含的“民本思想”“富民思想”“家国观念”“自然整体观”等理念进行时代性创造和转化为价值逻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两个结合” 中国式现代化 生成逻辑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