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5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前庭康复训练联合认知行为干预治疗持续性姿势-感知性头晕疗效观察
1
作者 纪朋曼 曹俊英 +5 位作者 王彩娟 孟曙龙 田丹丹 王倩 杨静棉 贾云朋 《现代中西医结合杂志》 CAS 2024年第6期833-835,849,共4页
目的观察前庭康复训练联合认知行为干预治疗持续性姿势-感知性头晕患者的疗效。方法选取2021年2月—2022年2月河北省第七人民医院收治的82例持续性姿势-感知性头晕患者,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2组,每组41例。对照组给予草酸艾司西酞普兰片... 目的观察前庭康复训练联合认知行为干预治疗持续性姿势-感知性头晕患者的疗效。方法选取2021年2月—2022年2月河北省第七人民医院收治的82例持续性姿势-感知性头晕患者,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2组,每组41例。对照组给予草酸艾司西酞普兰片及前庭康复训练干预,研究组在对照组基础上给予认知行为干预,2组疗程均为5周。比较2组治疗前后眩晕残障程度评定量表(DHI)评分、汉密尔顿焦虑量表(HAMA)评分、汉密尔顿抑郁量表(HAMD)评分、匹兹堡睡眠质量指数(PSQI)及临床疗效。结果治疗5周后2组患者DHI评分、HAMA评分、HAMD评分、PSQI评分均较治疗前明显降低(P均<0.05),且治疗后研究组患者上述评分均明显低于同期对照组(P均<0.05)。治疗后,研究组总有效率为90.2%(37/41),对照组为73.2%(30/41),研究组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前庭康复训练联合认知行为干预可有效改善持续性姿势-感知性头晕患者前庭功能,减轻焦虑抑郁,提高睡眠质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前庭康复训练 认知行为干预 持续性姿势-感知性头晕
下载PDF
灯银脑通胶囊治疗持续性姿势感知性头晕的作用机制研究
2
作者 贾云朋 王彩娟 +5 位作者 纪朋曼 曹俊英 孟曙龙 田丹丹 赵扬 杨静棉 《世界中西医结合杂志》 2023年第6期1242-1245,1256,共5页
目的 探讨灯银脑通胶囊治疗持续性姿势感知性头晕(Persistent Postural-Perceptual Dizziness, PPPD)的作用机制研究。方法 选取2019年10月—2021年12月期间河北省第七人民医院收治的100例PPPD患者,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 目的 探讨灯银脑通胶囊治疗持续性姿势感知性头晕(Persistent Postural-Perceptual Dizziness, PPPD)的作用机制研究。方法 选取2019年10月—2021年12月期间河北省第七人民医院收治的100例PPPD患者,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各50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加灯银脑通胶囊治疗,两组患者均连续治疗28 d。观察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前后中医证候积分、神经缺损状态[眩晕残障程度评定量表(Dizziness Handicap Inventory, DHI)、汉密尔顿焦虑量表(Hamilton Anxiety Rating Scale, HAMA)、汉密尔顿抑郁量表(Hamilton Depression Rating Scale, HAMD)、艾森克人格量表(Eysenck Personality Questionnaire, EPQ)、躯体分类量表(Somatic Symptom Scale-7,SOMS-7)]、相关血清因子水平[血清脂蛋白相关磷脂酶A2(Lipoprotein-associated phospholipase A2,Lp-PLA2)、白介素-6(Interleukin-6,IL-6)、白介素-18(Interleukin-18,IL-18)水平]。结果 治疗后两组患者主症、次症积分均较治疗前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观察组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患者DHI、HAMA、HAMD、SOMS-7评分较治疗前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观察组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观察组稳定型人格比例较治疗前升高,精神质人格比例较治疗前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观察组稳定型人格比例高于对照组,其精神质人格比例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患者血清Lp-PLA2、IL-6、IL-18水平均较治疗前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观察组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采用灯银脑通胶囊治疗PPPD患者,能有效改善其临床症状,提高疗效,降低Lp-PLA2、IL-6、IL-18水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持续性姿势感知性头晕 灯银脑通胶囊 中医证候积分 神经缺损状态 血清脂蛋白相关磷脂酶A2
下载PDF
急性脑梗死患者血清FGL2和TSPO表达水平及其与神经功能缺损程度和预后的相关性研究 被引量:1
3
作者 李君朝 申志国 +2 位作者 纪朋曼 齐赛卿 张亚伟 《现代检验医学杂志》 CAS 2023年第3期138-142,共5页
目的 检测急性脑梗死(acute cerebral infarct, ACI)患者血清纤维蛋白原样蛋白2(FGL2)和转运蛋白(TSPO)水平,探讨二者与患者神经功能缺损程度及预后的关系。方法 选取2020年8月~2021年8月河北省邯郸市邯钢医院收治的110例急性脑梗死患... 目的 检测急性脑梗死(acute cerebral infarct, ACI)患者血清纤维蛋白原样蛋白2(FGL2)和转运蛋白(TSPO)水平,探讨二者与患者神经功能缺损程度及预后的关系。方法 选取2020年8月~2021年8月河北省邯郸市邯钢医院收治的110例急性脑梗死患者为研究对象,另取同期体检健康者90例为对照组。酶联免疫吸附法检测血清FGL2和TSPO水平;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卒中量表(NIHSS)评估患者神经功能缺损程度,采用Spearman等级相关分析急性脑梗死患者神经功能缺损程度与血清FGL2和TSPO水平的相关性;根据急性脑梗死患者预后情况将其分为预后良好组(n=76)和预后不良组(n=34),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分析血清FGL2和TSPO对急性脑梗死患者预后的预测效能。结果 与对照组比较,急性脑梗死患者血清FGL2水平(231.52±41.29 ng/ml vs 125.26±24.16 ng/ml)和TSPO水平(6.28±1.05 ng/L vs 3.54±0.74 ng/L)升高,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t=21.573,20.872,均P <0.05)。与轻度组比较,中度组血清FGL2(236.63±42.49ng/ml vs196.62±36.61ng/ml),TSPO(6.36±1.04ng/L vs 4.84±0.87ng/L)水平升高,与中度组比较,重度组血清FGL2(275.20±50.25ng/ml vs 236.63±42.49ng/ml),TSPO(8.26±1.32ng/L vs 6.36±1.04ng/L)水平升高,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t=4.549,7.153;3.432,6.640,均P <0.05)。Spearman相关性分析显示血清FGL2,TSPO水平与神经功能缺损程度呈正相关(r=0.514,0.495,均P <0.05)。与预后良好组比较,预后不良组血清FGL2水平(287.75±43.81 ng/ml vs 206.36±40.16 ng/ml)和TSPO水平(7.83±1.80 ng/L vs 5.58±0.72 ng/L)升高,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t=9.549,9.386,均P<0.05)。血清FGL2,TSPO预测急性脑梗死患者预后不良的曲线下面积(AUC)分别为0.926,0.825,联合预测的AUC为0.975,优于各指标单独预测(Z=2.621,3.100,均P <0.05)。结论 急性脑梗死患者血清FGL2和TSPO水平增高,与神经功能缺损程度呈正相关,对患者的预后状况具有较高的预测效能,为临床的合理干预和改善患者预后提供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急性脑梗死 纤维蛋白原样蛋白2 转运蛋白 神经功能缺损程度
下载PDF
注射用丹参多酚酸盐联合依达拉奉治疗急性脑梗死疗效及安全性 被引量:1
4
作者 申志国 李君朝 +2 位作者 纪朋曼 齐赛卿 张亚伟 《现代中西医结合杂志》 CAS 2023年第8期1131-1134,共4页
目的 观察注射用丹参多酚酸盐联合依达拉奉治疗急性脑梗死患者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方法 选取2020年2月—2022年2月华北医疗健康集团峰峰总医院收治的100例急性脑梗死患者,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2组,对照组50例给予依达拉奉注射液静滴,观察... 目的 观察注射用丹参多酚酸盐联合依达拉奉治疗急性脑梗死患者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方法 选取2020年2月—2022年2月华北医疗健康集团峰峰总医院收治的100例急性脑梗死患者,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2组,对照组50例给予依达拉奉注射液静滴,观察组50例给予注射用丹参多酚酸盐联合依达拉奉注射液静滴,2组均治疗2周。观察2组治疗前后血液流变学指标(血浆黏度、纤维蛋白原、血细胞比容)、炎症因子指标[超敏C反应蛋白(hs-CRP)、白细胞介素-6(IL-6)]、神经功能指标[神经生长因子(NGF)、脑源性神经营养因子(BDNF)]、美国国立卫生院神经功能缺损程度(NIHSS)评分、Barthel指数量表(BI)评分变化,比较2组治疗疗效、不良反应发生率。结果 治疗2周后,2组患者血浆黏度、纤维蛋白原、血细胞比容、hs-CRP水平、IL-6水平及NIHSS评分均较治疗前明显降低(P均<0.05),且观察组均明显低于对照组(P均<0.05);2组患者血清NGF、BDNF水平及BI评分均较治疗前明显升高(P均<0.05),且观察组均明显高于对照组(P均<0.05)。治疗2周后,观察组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88%(44/50)vs.68%(34/5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过程中2组患者均未出现不良反应。结论 丹参多酚酸盐联合依达拉奉治疗急性脑梗死患者效果显著,能有效降低血液黏度,抑制炎症反应,改善神经功能,提高患者生活质量,且安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丹参多酚酸盐 依达拉奉注射液 急性脑梗死 安全性
下载PDF
老年慢性支气管炎的护理意义——评《慢性支气管炎的护理与康复》 被引量:9
5
作者 耿颖 张洪岩 +1 位作者 纪朋曼 魏云英 《中国医学装备》 2021年第2期184-185,共2页
慢性支气管炎为多因素协同作用的慢性病,尤其是在老年群体中,由于其呼吸道抵抗力下降,导致患病率相对较高,如换季时节、流感高发期、过度疲劳或烟酒过度以及感冒等因素,均会诱发慢性支气管炎,若未及时处理会进展为阻塞性肺气肿,个别情... 慢性支气管炎为多因素协同作用的慢性病,尤其是在老年群体中,由于其呼吸道抵抗力下降,导致患病率相对较高,如换季时节、流感高发期、过度疲劳或烟酒过度以及感冒等因素,均会诱发慢性支气管炎,若未及时处理会进展为阻塞性肺气肿,个别情况下还会引起肺源性心脏病。患者对症治疗过程中,临床护理服务尤为必要,即以患者躯体状况和病情进展为前提,联合针对性护理行为,打造科学合适的住院环境,促进患者尽早康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肺源性心脏病 阻塞性肺气肿 慢性支气管炎 躯体状况 烟酒过度 护理与康复 住院环境 针对性护理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