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4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色素上皮衍生因子对视网膜光损伤保护作用的体内研究 被引量:6
1
作者 纪淑兴 严密 张军军 《国际眼科杂志》 CAS 2008年第3期473-475,共3页
目的:探讨色素上皮衍生因子(pigment epithelium derived factor,PEDF)对光损伤的视网膜感光细胞的作用。方法:Sprague Dawley(SD)鼠右眼玻璃体腔内注射PEDF,左眼注射磷酸盐缓冲液(phosphate buffered solution,PBS)作对照... 目的:探讨色素上皮衍生因子(pigment epithelium derived factor,PEDF)对光损伤的视网膜感光细胞的作用。方法:Sprague Dawley(SD)鼠右眼玻璃体腔内注射PEDF,左眼注射磷酸盐缓冲液(phosphate buffered solution,PBS)作对照。注射2d后将SD鼠置于1000~14001x弥散白色冷荧光灯下连续光照2,5,7d后分别行ERG检查和组织学分析。结果:连续光照2,5,7d后,PEDF处理组与PBS对照组的外核层(outer nuclear layer,ONE)厚度及ERGb波振幅均呈逐渐下降趋势,统计学分析两组差别具有显著性意义(P〈0.01)。结论:PEDF对光损伤的视网膜感光细胞具有保护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色素上皮衍生因子 光损伤 视网膜变性 感光细胞营救 视网膜电图
下载PDF
光学相干断层扫描在大鼠视网膜光损伤研究中的应用 被引量:4
2
作者 纪淑兴 严密 张军军 《第三军医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13期1159-1160,共2页
目的 探讨光学相干断层扫描 (opticalcoherencetomography ,OCT)技术在视网膜光损伤研究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Sprague Dawley (SD)鼠置于 10 0 0~ 14 0 0lux弥散白色冷荧光灯下光照 2、5、7d后行OCT及组织学检查。其中OCT检查采用经... 目的 探讨光学相干断层扫描 (opticalcoherencetomography ,OCT)技术在视网膜光损伤研究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Sprague Dawley (SD)鼠置于 10 0 0~ 14 0 0lux弥散白色冷荧光灯下光照 2、5、7d后行OCT及组织学检查。其中OCT检查采用经鼠视网膜后极部的横向线性扫描 ,计算机自动测量视网膜神经上皮层的厚度 ,并与组织学测量结果相比较。结果 随着光照时间的延长 ,SD鼠视网膜神经上皮层厚度呈进行性变薄。OCT检查测量的视网膜厚度改变 [光照 2、5、7d后视网膜厚度分别为 ( 179.11± 12 .0 1)、( 15 9.2 7± 12 .81)、( 13 3 .67± 11.43 ) μm]与组织学的测量结果 [其相关厚度分别为( 14 4.2 6± 9.3 6)、( 116.16± 11.2 4)、( 94.2 7± 10 .68) μm]具有良好的相关性 (r =0 .995 ,P <0 .0 1)。 结论 OCT技术可以反映光损伤所致的视网膜变性鼠视网膜结构的进行性改变 ,是一种简单准确的无创检查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相干断层扫描 光损伤 视网膜
下载PDF
三七总甙对人增生性瘢痕成纤维细胞增殖及胶原合成的作用 被引量:16
3
作者 刘剑毅 李世荣 +2 位作者 纪淑兴 胡晓红 覃霞 《第三军医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17期1562-1563,共2页
目的 观察三七总甙对体外培养的人增生性瘢痕成纤维细胞增殖及胶原合成的作用 ,以寻找治疗人增生性瘢痕的有效药物。方法 体外培养人增生性瘢痕成纤维细胞 ,分别应用MTT比色法和3H 脯氨酸掺入法检测三七总甙作用后细胞增殖及胶原合成... 目的 观察三七总甙对体外培养的人增生性瘢痕成纤维细胞增殖及胶原合成的作用 ,以寻找治疗人增生性瘢痕的有效药物。方法 体外培养人增生性瘢痕成纤维细胞 ,分别应用MTT比色法和3H 脯氨酸掺入法检测三七总甙作用后细胞增殖及胶原合成的变化。结果 和对照组相比 ,三七总甙能够显著抑制成纤维细胞增殖及胶原合成 (P <0 0 1)。结论 三七总甙具有体外抗纤维化作用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三七总甙 增生性瘢痕 成纤维细胞 增殖 胶原合成
下载PDF
病理性瘢痕中胶原纤维形态和结缔组织生长因子表达的检测 被引量:12
4
作者 刘剑毅 李世荣 +3 位作者 纪淑兴 胡晓红 毋巨龙 汪丽萍 《第三军医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9期818-821,共4页
目的 探讨结缔组织生长因子的表达与病理性瘢痕形成的相关性。方法 分别留取正常皮肤、增生性瘢痕和瘢痕疙瘩组织标本 ,应用天狼猩红偏振光法检测组织纤维化程度 ,应用SABC免疫组织化学法和图像分析技术检测组织中结缔组织生长因子的... 目的 探讨结缔组织生长因子的表达与病理性瘢痕形成的相关性。方法 分别留取正常皮肤、增生性瘢痕和瘢痕疙瘩组织标本 ,应用天狼猩红偏振光法检测组织纤维化程度 ,应用SABC免疫组织化学法和图像分析技术检测组织中结缔组织生长因子的表达。结果 和正常皮肤相比 ,增生性瘢痕和瘢痕疙瘩组织纤维化严重 ,结缔组织生长因子的表达显著增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结缔组织生长因子 增生性瘢痕 瘢痕疙瘩 免疫组织化学 天狼猩红
下载PDF
病理性瘢痕中结缔组织生长因子基因的表达 被引量:28
5
作者 刘剑毅 李世荣 纪淑兴 《中国修复重建外科杂志》 CAS CSCD 2003年第6期436-438,共3页
目的 探讨结缔组织生长因子在增生性瘢痕和瘢痕疙瘩发病机制中的作用。 方法 分别留取正常皮肤 5例、增生性瘢痕 15例和瘢痕疙瘩 7例组织标本 ,测定组织中羟脯氨酸含量 ,通过逆转录 -聚合酶链反应 (RT- PCR)和图像定量分析 ,检测组... 目的 探讨结缔组织生长因子在增生性瘢痕和瘢痕疙瘩发病机制中的作用。 方法 分别留取正常皮肤 5例、增生性瘢痕 15例和瘢痕疙瘩 7例组织标本 ,测定组织中羟脯氨酸含量 ,通过逆转录 -聚合酶链反应 (RT- PCR)和图像定量分析 ,检测组织中结缔组织生长因子基因表达水平。 结果 正常皮肤、增生性瘢痕和瘢痕疙瘩组织中羟脯氨酸含量分别为 (2 6 .5 2± 4 .10 )、(84 .10± 1.76 )和 (92 .38± 2 .0 4 )μg/ mg,后两者与前者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 .0 1) ;正常皮肤、增生性瘢痕和瘢痕疙瘩组织中结缔组织生长因子 m RNA指数分别为 0 .0 9± 0 .2 5、0 .78± 0 .6 3和0 .84± 0 .0 4 ,后两者与前者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 .0 1)。 结论 结缔组织生长因子在增生性瘢痕和瘢痕疙瘩纤维化进程中可能起着促进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病理性瘢痕 结缔组织生长因子 基因表达 增生性瘢痕 瘢痕疙瘩 逆转录-聚合酶链反应
下载PDF
新生儿眼底病变筛查及视网膜出血的影响因素 被引量:19
6
作者 陈艳丽 徐洁 +1 位作者 纪淑兴 唐文 《国际眼科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19年第2期326-328,共3页
目的:筛查统计新生儿眼底病变的基本情况,并探讨新生儿视网膜出血的影响因素。方法:收集2016-01-01/2018-05-31于我院产科病房及新生儿重症监护病房采用儿童数字化广域成像系统(RetcamⅢ)进行眼底筛查的新生儿,记录其性别、胎龄、分娩... 目的:筛查统计新生儿眼底病变的基本情况,并探讨新生儿视网膜出血的影响因素。方法:收集2016-01-01/2018-05-31于我院产科病房及新生儿重症监护病房采用儿童数字化广域成像系统(RetcamⅢ)进行眼底筛查的新生儿,记录其性别、胎龄、分娩方式、窒息史、母孕史等临床资料,并对筛查结果进行统计分析。结果:本研究纳入新生儿289例,其中早产儿97例,足月儿192例。检出眼底病变者64例(22. 1%),其中视网膜出血者34例(11. 8%)、早产儿视网膜病变者23例(8. 0%)。单因素分析发现,胎龄、分娩方式、经阴产情况、有无窒息史、有无母孕期妊高征史、分娩史是新生儿视网膜出血的影响因素。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早产儿、经阴道分娩、有窒息史、母孕期妊高征史是新生儿视网膜出血的高危因素。结论:新生儿视网膜出血发生率较高,其与胎龄、分娩方式、窒息史、母孕期妊高征史等多种因素相关,临床诊疗中应高度重视新生儿眼底病变的筛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视网膜出血 新生儿眼底筛查 危险因素 儿童数字化广域成像系统
下载PDF
糖尿病视网膜病变患者的生活质量及其影响因素 被引量:20
7
作者 陈艳丽 唐文 +1 位作者 纪淑兴 冯思嘉 《国际眼科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18年第7期1284-1286,共3页
目的:分析糖尿病视网膜病变(diabetic retinopathy,DR)患者的生活质量(quality of life,QOL)及其影响因素。方法:分别采用一般情况问卷、视功能损害眼病患者生活质量量表(scale of quality of life in patients with visual impairment,... 目的:分析糖尿病视网膜病变(diabetic retinopathy,DR)患者的生活质量(quality of life,QOL)及其影响因素。方法:分别采用一般情况问卷、视功能损害眼病患者生活质量量表(scale of quality of life in patients with visual impairment,SQQL-VI)和社会支持评定量表对103例DR患者进行问卷调查。采用向后逐步多重线性回归分析法分析年龄、性别、文化程度及社会支持度等因素对DR患者生活质量的影响。结果:DR患者的SQQL-VI量表中总生活质量评分为63.59±9.58分,症状与视功能评分为53.13±8.51分,身体机能评分为28.39±3.86分,社会活动评分为27.95±3.63分,精神心理方面评分为27.78±3.85分。单因素分析结果显示,不同年龄、文化程度、职业、家庭月收入、医疗费用负担方式、糖尿病病程和社会支持度DR患者的生活质量评分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多重线性回归分析显示,年龄、文化程度、医疗费用负担方式、糖尿病病程及社会支持度是DR患者生活质量的独立影响因素。结论:DR患者的生活质量较差,年龄、文化程度、医疗费用负担方式、糖尿病病程及社会支持是其主要影响因素,可通过减少经济负担、增加社会支持改善DR患者的生活质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糖尿病视网膜病变 生活质量 影响因素 社会支持
下载PDF
三七总甙对人瘢痕疙瘩成纤维细胞的作用 被引量:11
8
作者 刘剑毅 纪淑兴 李世荣 《中国临床康复》 CSCD 2003年第32期4314-4315,共2页
目的:观察三七总甙对体外培养的人瘢痕疙瘩成纤维细胞增殖及胶原合成的作用,以寻找治疗人瘢痕疙瘩的有效药物。方法:体外培养人瘢痕疙瘩成纤维细胞,分别应用噻唑蓝(MTT)比色法和H3-脯氨酸掺入法检测三七总甙作用后细胞增殖及胶原合成的... 目的:观察三七总甙对体外培养的人瘢痕疙瘩成纤维细胞增殖及胶原合成的作用,以寻找治疗人瘢痕疙瘩的有效药物。方法:体外培养人瘢痕疙瘩成纤维细胞,分别应用噻唑蓝(MTT)比色法和H3-脯氨酸掺入法检测三七总甙作用后细胞增殖及胶原合成的变化。结果:与空白对照组相比,三七总甙含量在0.5,1.0和1.5g/L时均能够显著抑制成纤维细胞增殖及胶原合成(P<0.01),但在1.5g/L时对细胞具有毒性作用。结论:三七总甙具有体外抗纤维化作用,可能成为治疗瘢痕疙瘩的有效药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三七总甙 人瘢痕疙瘩成纤维细胞 HKF PNS 中药 治疗 细胞培养
下载PDF
玻璃体手术治疗严重眼外伤的效果及预后相关因素分析 被引量:18
9
作者 袁容娣 刘少章 +3 位作者 纪淑兴 李世宏 吴明宇 叶剑 《创伤外科杂志》 2010年第3期198-202,共5页
目的探讨玻璃体手术治疗严重眼外伤的疗效以及影响预后的相关因素。方法回顾性分析87例严重眼外伤行玻璃体切除手术的资料。结果手术成功80眼(91.95%),其中功能治愈38眼(43.68%),失败7眼(8.05%)。28眼球内异物均成功取出。术前视力>0... 目的探讨玻璃体手术治疗严重眼外伤的疗效以及影响预后的相关因素。方法回顾性分析87例严重眼外伤行玻璃体切除手术的资料。结果手术成功80眼(91.95%),其中功能治愈38眼(43.68%),失败7眼(8.05%)。28眼球内异物均成功取出。术前视力>0.01者手术成功率高于术前视力<0.01者;术前合并视网膜脱离者治疗效果明显差于无视网膜脱离者;<18岁患者手术成功率低于成人;在外伤后7~14天内接受玻璃体手术者手术成功率明显高于7天以内与14天以后手术者;闭合性眼外伤手术成功率高于开放性眼外伤;眼球破裂伤手术成功率低于穿通伤;伤口位置在Ⅲ区的眼外伤患者疗效明显差于伤口位于Ⅰ、Ⅱ区者。结论严重眼外伤经玻璃体手术治疗后大部分能解剖治愈,部分患者可功能治愈,伤眼的预后与初诊时的视力、有无视网膜脱离、手术时机、外伤类型、年龄及伤口位置有密切相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眼外伤 玻璃体切除术 预后
下载PDF
天狼猩红偏振光法在病理性瘢痕纤维化研究中的应用 被引量:4
10
作者 刘剑毅 纪淑兴 +5 位作者 李世荣 汪丽萍 胡晓红 易绍萱 陈希伟 吴军 《中国临床康复》 CSCD 2003年第6期905-906,T001,共3页
目的:探讨检测增生性瘢痕和瘢痕疙瘩组织中胶原的方法。方法:应用天狼猩红偏振光法和图像分析技术对正常皮肤、增生性瘢痕和瘢痕疙瘩组织中胶原的类型、含量及分布特点进行研究。结果:正常皮肤组织中以Ⅲ型胶原为主;增生性瘢痕和瘢痕疙... 目的:探讨检测增生性瘢痕和瘢痕疙瘩组织中胶原的方法。方法:应用天狼猩红偏振光法和图像分析技术对正常皮肤、增生性瘢痕和瘢痕疙瘩组织中胶原的类型、含量及分布特点进行研究。结果:正常皮肤组织中以Ⅲ型胶原为主;增生性瘢痕和瘢痕疙瘩组织中均以Ⅰ型胶原纤维为主,其含量随病程发展而增加。结论:天狼猩红偏振光法是检测增生性瘢痕和瘢痕疙瘩组织纤维化程度的理想方法,可以明确纤维化过程中Ⅰ、Ⅲ型胶原的变化规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天狼猩红偏振光法 病理性瘢痕 纤维化 研究 应用
下载PDF
丝裂霉素C抗增殖作用的实验研究 被引量:7
11
作者 王大博 纪淑兴 王竫华 《眼科新进展》 CAS 2002年第2期106-108,共3页
目的 观察丝裂霉素 C (m itomycin C,MMC )在青光眼滤过术中单纯巩膜瓣上应用与巩膜瓣上下联合应用对术后成纤维细胞增殖活性的影响。方法 在兔眼实验性小梁切除术中 ,一组用浸泡有 0 .4 g· L- 1 MMC的海绵片 ,置于巩膜瓣上 5 m ... 目的 观察丝裂霉素 C (m itomycin C,MMC )在青光眼滤过术中单纯巩膜瓣上应用与巩膜瓣上下联合应用对术后成纤维细胞增殖活性的影响。方法 在兔眼实验性小梁切除术中 ,一组用浸泡有 0 .4 g· L- 1 MMC的海绵片 ,置于巩膜瓣上 5 m in,另一组用浓度相同的 MMC置于巩膜瓣上 3min、巩膜瓣下 2 m in。生理盐水做对照。采用 HE染色及增殖细胞核抗原 (proliferation cell nuclear antigen,PCNA)染色 ,观察术后 1、4、7、14及 2 8d滤过泡区的组织学改变及成纤维细胞增殖活性的变化。结果 应用 MMC组 PCNA阳性成纤维细胞在术后第 4天开始增多 ,但细胞数目远较对照组少。随时间延长 ,细胞数目增加不明显 ,14 d后阳性细胞明显减少。瓣上组与瓣上下组间 PCNA阳性细胞数目经统计学处理无显著性差异 ,而且 2组成纤维细胞增殖的动态变化趋势相同。结论  MMC瓣上与瓣上下联合应用的抗纤维增殖效果相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丝裂霉素C 增殖细胞核抗原 滤过术 青光眼
下载PDF
足癣致内源性真菌性眼内炎1例 被引量:1
12
作者 袁容娣 王维光 +1 位作者 纪淑兴 刘少章 《第三军医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7期637-637,共1页
关键词 内源性真菌性眼内炎 全葡萄膜炎 玻璃体混浊 前房积脓 足癣 入院诊断 玻璃体浑浊 抗病毒治疗
下载PDF
人眼视网膜凹陷发育的观察 被引量:3
13
作者 王竫华 王大博 +1 位作者 纪淑兴 石珍荣 《青岛大学医学院学报》 CAS 2000年第2期82-84,F003,共4页
1目的 观察人眼视网膜凹陷的组织学发育。 2方法 选择胚胎 7~ 38周眼球标本 414例 414眼及6 1例 6 1眼尸检眼球切片 ,观察了视网膜凹陷处视网膜神经节细胞 (RGC)、内核层 (INL )及视锥细胞核的层数 ,了解 INL中 Chievitz层数出现与... 1目的 观察人眼视网膜凹陷的组织学发育。 2方法 选择胚胎 7~ 38周眼球标本 414例 414眼及6 1例 6 1眼尸检眼球切片 ,观察了视网膜凹陷处视网膜神经节细胞 (RGC)、内核层 (INL )及视锥细胞核的层数 ,了解 INL中 Chievitz层数出现与消失的时间 ,视锥细胞内、外段及 Henlen纤维出现的时间。 3结果 凹陷部位的形态自胚胎 16周时局部微隆 ,到胚胎 2 4周时开始微凹陷 ,此后凹陷渐加深 ,RGC和 INL层渐变薄。 Chievitz过渡纤维在胚胎 2 4周时出现 ,3岁时仍然存在 ,4岁左右消失。 4结论 人眼视网膜凹陷的发育约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视网膜 发育生物学 视网膜凹陷
下载PDF
结缔组织生长因子及其生物学作用 被引量:4
14
作者 刘剑毅 纪淑兴 李世荣 《中国实用美容整形外科杂志》 2004年第1期44-46,共3页
关键词 结缔组织生长因子 生物学 CTGF 介导细胞 纤维蛋白酶
下载PDF
人眼视网膜神经节细胞胚胎发育的观察 被引量:1
15
作者 王靖华 田敏 +2 位作者 王大博 李树宁 纪淑兴 《青岛大学医学院学报》 CAS 2000年第1期1-4,共4页
1目的 观察人眼视网膜神经节细胞 (RGC)胚胎发育的状况 ,为研究 RGC提供形态学依据。 2方法对胎龄 6~ 38周 5 73眼的 RGC进行光镜及电镜观察 ;利用计算机自动图像分析系统对 2 0~ 38周的 RGC进行定量分析 ;用 ISEL法定性标记凋亡细胞... 1目的 观察人眼视网膜神经节细胞 (RGC)胚胎发育的状况 ,为研究 RGC提供形态学依据。 2方法对胎龄 6~ 38周 5 73眼的 RGC进行光镜及电镜观察 ;利用计算机自动图像分析系统对 2 0~ 38周的 RGC进行定量分析 ;用 ISEL法定性标记凋亡细胞。 3结果 电镜下胚胎 6周 RGC的轴突与树突已可分辨 ;15周时 RGC层及内丛状层在视网膜周边部已形成 ,后极部 RGC层小细胞多 ,周边部 RGC层大细胞多 ;胎龄 18~ 2 2周的 RGC,经ISEL法标记有阳性结果 ;胎龄 16周 RGC层出现血管。4结论  RGC来自视杯内层 ,胎龄 15周 RGC减数 ,以后极部小细胞多、周边部大细胞多为分布特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视网膜神经节细胞 组织学 胚胎发育 RGC
下载PDF
相干光断层扫描测量中心性浆液性脉络膜视网膜病变脉络膜厚度的诊断价值 被引量:1
16
作者 陈艳丽 纪淑兴 +1 位作者 乐莉 冯思嘉 《临床眼科杂志》 2018年第5期394-396,共3页
目的探讨相干光断层扫描(OCT)测量中心性浆液性脉络膜视网膜病变(CSC)中心凹下脉络膜厚度(SFCT)的价值。方法对经荧光素眼底血管造影(FFA)确诊的CSC患侧眼和CSC对侧健康眼、健康人群的健康眼进行SFCT测量,评估3组患者SFCT的厚度及意义... 目的探讨相干光断层扫描(OCT)测量中心性浆液性脉络膜视网膜病变(CSC)中心凹下脉络膜厚度(SFCT)的价值。方法对经荧光素眼底血管造影(FFA)确诊的CSC患侧眼和CSC对侧健康眼、健康人群的健康眼进行SFCT测量,评估3组患者SFCT的厚度及意义。结果 OCT测量发现CSC患侧眼组的SFCT为(400. 2±57. 84)μm,CSC对侧健康眼为(297. 4±57. 63)μm,健康对照眼为(266. 5±36. 79)μm,3组比较均有统计学差异(F=49. 47,P <0. 01)。结论 CSC是一种以单侧眼为临床表现、双侧眼障碍的眼科疾病,与SFCT增加有关。这可能对CSC的治疗及预后具有一定的指导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心性浆液性脉络膜视网膜病变 相干光断层扫描 中心凹下脉络膜厚度
下载PDF
青光眼高危因素与阈值视野的相关性
17
作者 王大博 王竫华 纪淑兴 《临床眼科杂志》 2001年第5期362-363,共2页
目的 探讨原发性青光眼高危因素与自动静态阈值视野改变之间的关系。方法  5 5 0例 (10 43眼 )可疑青光眼患者 ,根据诊断的主要因素 ,分为浅前房组、异常杯盘比组、高眼压组及症状性疑青光组组 ,分别接受Octopusl- 2 - 3型全自动视野... 目的 探讨原发性青光眼高危因素与自动静态阈值视野改变之间的关系。方法  5 5 0例 (10 43眼 )可疑青光眼患者 ,根据诊断的主要因素 ,分为浅前房组、异常杯盘比组、高眼压组及症状性疑青光组组 ,分别接受Octopusl- 2 - 3型全自动视野的检查。结果 原发性青光眼的高危因素依次为异常杯盘比 (45 .8% ) ,高眼压(30 .4% ) ,症状组 (2 1.3% ) ,浅前房组 (2 .5 % )。其静态阈值视野改变的阳性率分别为 6 2 .8%、6 0 .5 %、5 9.0 %和73.9% ,各组间阳性率差异无显著性 (P >0 .0 5 )。结论 仔细检查所有可疑青光眼患者的静态阈值视野并随访其改变 ,对青光眼的早期诊断具有重要的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相关性 高危因素 青光眼 阈值视野 诊断
下载PDF
爆炸引起的眼外伤病例特征分析(英文) 被引量:2
18
作者 尹小磊 纪淑兴 +1 位作者 叶剑 袁容娣 《国际眼科杂志》 CAS 2012年第3期388-390,共3页
目的:探讨爆炸引起的眼外伤病例特征。方法:收集大坪医院2000-01/2007-03间所有因爆炸引起眼外伤住院患者的病例进行统计学分析。记录患者资料,受伤原因,初始及最终视力,药物治疗及住院时间。结果:共103例116眼,其中鞭炮炸伤71眼(61.2%)... 目的:探讨爆炸引起的眼外伤病例特征。方法:收集大坪医院2000-01/2007-03间所有因爆炸引起眼外伤住院患者的病例进行统计学分析。记录患者资料,受伤原因,初始及最终视力,药物治疗及住院时间。结果:共103例116眼,其中鞭炮炸伤71眼(61.2%),炸药(含雷管)22眼(18.9%),玻璃瓶爆炸10眼(8.6%),其他原因炸伤13眼(11.2%)。2月份鞭炮炸伤是最主要的原因,发病占到40.9%。47.0%的鞭炮炸伤患者至少需要住院2wk治疗。受伤后只有11.2%的患者视力能够达到0.1以上,经过治疗可达33.6%。结论:爆炸引起的眼外伤,破坏程度大,虽经积极抢救治疗,预后一般较差。做好保护与预防才能真正降低该病的发病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眼外伤 爆炸物 视力
下载PDF
GATA-3基因表达质粒的构建及在大鼠脑细胞中的表达
19
作者 俞琼 杨培增 +3 位作者 黄祥坤 李兵 纪淑兴 张锐 《中山大学学报(医学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3期231-233,共3页
【目的】 构建GATA-3基因正义?反义重组质粒,为进一步研究GATA-3在T细胞发育分化中的作用提供基础?【方法】 采用PCR技术扩增GATA-3基因,通过酶切?连接?转化等分子生物学技术,将该全长基因亚克隆至表达载体pCDNA3,构建质粒后转染大肠杆... 【目的】 构建GATA-3基因正义?反义重组质粒,为进一步研究GATA-3在T细胞发育分化中的作用提供基础?【方法】 采用PCR技术扩增GATA-3基因,通过酶切?连接?转化等分子生物学技术,将该全长基因亚克隆至表达载体pCDNA3,构建质粒后转染大肠杆菌,并在大肠杆菌中扩增?同时用脂质体法感染大鼠脑细胞?【结果】 从大鼠脑细胞中成功地克隆出全长1335 bp的GATA-3基因,并经序列分析筛选证实GATA-3基因以正向?反向重组转染入载体,且在大肠杆菌中得到扩增,同时用RT-PCR方法检测到反义重组体对大鼠脑细胞表达该基因具有抑制作用?【结论】通过基因克隆方法成功构建了GATA-3基因正义?反义表达质粒,并初步证实反义GATA-3具有抑制细胞正常表达作用,为深入研究GATA-3对T细胞发育分化的影响奠定了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GATA-3基因 基因表达质粒 大鼠 脑细胞 PCR技术 分子生物学
下载PDF
Effects of connective tissue growth factor antisense oligonucleotides on the proliferation and collagen synthesis of the cultured human keloid fibroblasts in vitro
20
作者 刘剑毅 李世荣 纪淑兴 《Journal of Medical Colleges of PLA(China)》 CAS 2004年第4期211-213,共3页
Objective: To explore the effects of connective tissue growth factor (CTGF) on the pathogenesis of human keloid. Methods: CTGF antisense oligonucleotides (ASODN) conjugated with isothiocyananate fluorescence was encap... Objective: To explore the effects of connective tissue growth factor (CTGF) on the pathogenesis of human keloid. Methods: CTGF antisense oligonucleotides (ASODN) conjugated with isothiocyananate fluorescence was encapsulated by liposome, and then added into the human keloid fibroblasts (HKFs) culture media. The intracellular distribution of CTGF ASODN was observed by fluorescence microscopy in the fixed HKFs. The proliferation of HKFs was measured by MTT test. The collagen synthesis of HKFs was measured by 3H-proline incorporation method. Results: Compared with control group, the CTGF ASODN can inhibit the proliferation and collagen synthesis of the HKFs (P<0.01). Conclusion: CTGF ASODN has anti-fibrotic effects on keloid in vitro, and CTGF play an important role in promoting the fibrosis of keloid.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长因子 抗致敏作用 核苷酸 分芽繁殖 胶原质 斑痕 纤维原细胞 体外作用 CTGF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