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6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γ-Mo_2N催化剂上H_2及NO吸附性质的TPD-MS研究 被引量:2
1
作者 杨树武 纪纯新 +4 位作者 徐江 阎卫宏 张耀军 应品良 辛勤 《物理化学学报》 SCIE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6年第12期1084-1089,共6页
采用TPD-MS方法研究了H2及NO在γ-Mo2N上的吸附状况.单独的H2-TPD结果表明,当H2在673K吸附时,在443K、573K及723K得到了三个H2脱附峰,表明γ-Mo2N上有三种不同能量的H2吸附位.NO-TPD结果表明,NO吸附后亦有三个脱附峰(383K、493K... 采用TPD-MS方法研究了H2及NO在γ-Mo2N上的吸附状况.单独的H2-TPD结果表明,当H2在673K吸附时,在443K、573K及723K得到了三个H2脱附峰,表明γ-Mo2N上有三种不同能量的H2吸附位.NO-TPD结果表明,NO吸附后亦有三个脱附峰(383K、493K、543K),对应着γ-Mo2N上三种不同能量的NO吸附位:低、中、高能吸附位.NO既可以以解离状态,又可以以一种NO三聚态(dimerordinitrosyl)的形式吸附在γ-Mo2N上,这些吸附物种在脱附过程中产生大量的N2及少量的N2O.对比NO吸附在不同处理条件的γ-Mo2N上的TPD结果可知,NO是吸附在γ-Mo2N上的MO的配位不饱和中心上,这些吸附中心既可通过还原催化剂,又可通过在773K抽空钝化态的γ-Mo2N而产生,H2和NO共吸附的结果表明,预吸附H2再吸附NO后,H2和NO的脱附量均大大减少,且只有两个脱附峰出现.NO只在363K及493K出现两个脱附峰,表明预吸附氢占据了NO的强吸附位,且NO很难取代它,从而使NO只能吸附在能量较低的吸附位上;而H2只在523K及723K出现两个脱附峰,且伴随着H2的脱出有N2和H2O的产生,表明在γ-Mo2N上NO可能与预吸附氢形成了一种复合相MoHx(NO)y,它在脱附时分解为H2、N2及H2O.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氮化钼 氢气 一氧化氮 催化剂 TPD 吸附 活性位
下载PDF
用XPS和H_2化学吸附研究钝化Mo_2N的还原作用 被引量:3
2
作者 李新生 盛世善 +3 位作者 陈恒荣 纪纯新 张耀军 辛勤 《物理化学学报》 SCIE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5年第8期678-680,共3页
XPS has been applied to study the reduction influence of the passivated Mo2N sample on H2 chemisorption at room temperature. It is found that most of the Mo6+ species was reduced to low valence molybdenum species (Mo... XPS has been applied to study the reduction influence of the passivated Mo2N sample on H2 chemisorption at room temperature. It is found that most of the Mo6+ species was reduced to low valence molybdenum species (Moδ+:δ■4) when reduc tion temperature was raised up to 673K, meanwhile sharp increases of both the irreversible and reversible hydrogen uptakes were measured. The irreversible amount increased to a larger extent. Accordingly, the active sites towards hydrogen adsorption are tentatively proposed to the low valence molybdenum species with nitrogen deficient.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电子能谱 化学吸附 氢气 氮化钼 还原
下载PDF
氩离子束溅射沉积PTFE高分子膜 被引量:3
3
作者 李有宏 宫泽祥 +1 位作者 龙振湖 纪纯新 《大连理工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6年第3期279-282,共4页
用氩离子束溅射聚四氟乙烯靶材,在黄铜上沉积聚四氟乙烯薄膜.用XPS和IRS分析方法确定了聚四氟乙烯高分子膜的存在,并依据沉积膜形成过程对沉积膜与靶材在IRS谱图上的差异给予了解释.结果表明。
关键词 离子束 溅射 真空沉积 薄膜 聚四氟乙烯 塑料
下载PDF
利用TPR方法研究WO_3/TIO_2-Al_2O_3催化剂的还原过程 被引量:4
4
作者 纪纯新 魏昭彬 辛勤 《石油化工》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6年第1期5-9,共5页
利用TPR(程序升温还原)方法研究了WO3/γ-Al2O3及WO3/TiO2-Al2O3催化剂的还原过程。结果发现,随着WO3负载量的增加,WO3/γ-Al2O3样品的WO3还原温度逐渐降低。对于WO3/TiO2-A... 利用TPR(程序升温还原)方法研究了WO3/γ-Al2O3及WO3/TiO2-Al2O3催化剂的还原过程。结果发现,随着WO3负载量的增加,WO3/γ-Al2O3样品的WO3还原温度逐渐降低。对于WO3/TiO2-Al2O3作品,当WO3负载量较低时,具有同样的变化规律,并且比相应负载量的WO3/γ-Al2O3样品的还原温度低得多;而当WO3的负载量超过17.7%(W)后,表面WO3的还原温度反而随着WO3负载量的增加而逐渐升高。其原因在于经TiO2调变的TiO3-Al2O3载体,Al2O3表面的强相互作用中心已优先被TiO2占据,从而使低负载量的WO3/TiO2-Al2O3样品WO3的还原温度明显降低;但在高温还原时TiO2在由锐钛矿晶型向金红石晶型转化过程中,会对WO3/TiO2Al2O3样品表面的WO3产生很强的包裹作用,从而高负载量的WO3/TiO2-Al2O3样品还原温度反而提高。TiO2的调变作用存在一个受WO3负载量制约的最佳范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加氢精制 程序升温还原 催化剂 三氧化钨
下载PDF
Mo_2N催化剂的XPS研究 被引量:1
5
作者 张耀君 纪纯新 +3 位作者 李新生 盛世善 辛勤 庄叔贤 《Chinese Journal of Chemical Physics》 SCIE CAS CSCD 1997年第6期540-543,共4页
用XPS考察了制备温度,钝化气氛和氢还原活化温度对Mo2N催化剂表面的影响。在400℃,氨可将MoO3中的Mo还原到+4价;继续升温到700℃氨还原后,则Mo2+成为主要组分。钝化样品的表面存在着来自氨的吸附氮和晶格... 用XPS考察了制备温度,钝化气氛和氢还原活化温度对Mo2N催化剂表面的影响。在400℃,氨可将MoO3中的Mo还原到+4价;继续升温到700℃氨还原后,则Mo2+成为主要组分。钝化样品的表面存在着来自氨的吸附氮和晶格氮两种不同的形式。而在表面钝化过程中引入的氧则在催化剂表面形成氧化薄层。经高温氢还原后,80%以上的氧物种可被除去,结合TDS、XRD和热分析等其它研究结果,对Mo2N表面的钝化和活化过程进行了较深入的讨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氮化钼 钝化表面 氢还原 催化剂
下载PDF
WO_3在不同担体上的程序升温硫化研究 被引量:2
6
作者 纪纯新 魏昭彬 辛勤 《物理化学学报》 SCIE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4年第10期874-881,共8页
利用TPS(Temperature-programmed-sulfiding)方法考察了WO_3在γ-Al_1O_3TiO_2-Al_2O_3及活性碳上的硫化过程.结果发现,随着WO_3担载量的增加,表面W物种硫化峰的数目增加,表明WO_3的担载量超过一定量后,在这三种担体表面,... 利用TPS(Temperature-programmed-sulfiding)方法考察了WO_3在γ-Al_1O_3TiO_2-Al_2O_3及活性碳上的硫化过程.结果发现,随着WO_3担载量的增加,表面W物种硫化峰的数目增加,表明WO_3的担载量超过一定量后,在这三种担体表面,都有几种W物种同时存在;WO_3/TiO_2-Al_2O_3与WO_3/Al_2O_3相比,当WO_3担载量低于一个单层分布时,硫化温度明显降低,而超过一个单层分布后,两者的硫化温度相接近,表明TiO_2的调变作用对低于一个单层分布的WO_3的硫化行为有较大的影响.以活性碳作为担体可明显降低W物种的硫化温度,并且活性碳在程序升温过程中,当温度超过700K后出现了气化现象.文中还就WO_3在TiO_2-Al_2O_3担体表面的结构模型提出了设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三氧化钨 担体 程序升温 硫化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