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主髂动脉分叉部覆膜支架重建技术治疗双侧髂动脉闭塞性病变合并多发穿透性主动脉溃疡1例
1
作者 练文卓 崔立强 +3 位作者 来志超 刘昌伟 郑月宏 倪冷 《血管与腔内血管外科杂志》 2023年第6期766-768,共3页
主髂动脉分叉部覆膜支架重建(covered endovascular reconstruction of the aortic bifurcation,CERAB)技术是近些年逐渐推广使用的处理主髂动脉闭塞性病变的腔内治疗手段,与对吻支架技术相比,CERAB技术更加接近主髂动脉分叉处的解剖及... 主髂动脉分叉部覆膜支架重建(covered endovascular reconstruction of the aortic bifurcation,CERAB)技术是近些年逐渐推广使用的处理主髂动脉闭塞性病变的腔内治疗手段,与对吻支架技术相比,CERAB技术更加接近主髂动脉分叉处的解剖及血流动力学特点,有利于降低对吻支架植入后血栓形成及内膜增生的发生率,提高远期通畅率。本文报道1例少见的双侧髂动脉闭塞性病变合并腹主动脉多发穿透性主动脉溃疡(penetrating aortic ulcer,PAU)患者的病历资料,在通过采用CERAB技术成功恢复双髂动脉血运的同时隔绝了腹主动脉多发PAU,改善了患者腹痛及下肢缺血的症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髂动脉闭塞 主髂动脉分叉部覆膜支架重建技术 对吻支架技术 主动脉穿透性溃疡
下载PDF
使用术中缝合逆向分支支架处理复杂腹主动脉瘤合并胸主动脉瘤及双髂动脉瘤1例
2
作者 练文卓 狄潇 +2 位作者 刘昌伟 郑月宏 倪冷 《中华外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2期1108-1111,共4页
患者男性,63岁,因"突发上腹部不适2 d"于2022年1月10日急诊收入我院。患者2 d前因间断性左上腹隐痛于外院就诊,血压160/110 mmHg(1 mmHg=0.133 kPa),CT检查结果提示近肾腹主动脉瘤合并胸主动脉及双髂动脉瘤。为求进一步治疗... 患者男性,63岁,因"突发上腹部不适2 d"于2022年1月10日急诊收入我院。患者2 d前因间断性左上腹隐痛于外院就诊,血压160/110 mmHg(1 mmHg=0.133 kPa),CT检查结果提示近肾腹主动脉瘤合并胸主动脉及双髂动脉瘤。为求进一步治疗来我院急诊就诊。既往高血压病40余年,10年前因冠心病、急性心肌梗死行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5年前发现腹主动脉瘤,当时动脉瘤最大径约50 mm,未规律治疗和复查。体检:体温36.1 ℃,心率77次/min,血压127/94 mmHg。腹部可触及10 cm×15 cm搏动性包块,四肢动脉搏动良好。CT血管造影结果显示,胸主动脉瘤合并穿透性溃疡,瘤体最大径为55 mm,左锁骨下动脉处主动脉直径34 mm,瘤体远端主动脉直径26 mm(图1A)。腹主动脉瘤瘤体最大径为73 mm,肠系膜上动脉距离左肾动脉3 mm,距离右肾动脉15 mm,右肾下缘距瘤体长度5 mm,肠系膜上动脉水平腹主动脉直径23 mm,瘤颈角80°。双侧髂总动脉瘤伴附壁血栓,动脉瘤最大径分别39 mm(左髂总动脉)及32 mm(右髂总动脉),同时合并双侧髂内动脉瘤(图1B~1F)。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肠系膜上动脉 胸主动脉瘤 CT血管造影 急性心肌梗死 动脉搏动 附壁血栓 既往高血压病 腹主动脉瘤
原文传递
基于生成式对抗网络和改进区域建议网络的输电线路杆塔缺陷检测方法
3
作者 练文卓 黄伟杰 +3 位作者 黄滔 谢榕昌 周俊宏 江润洲 《科学技术与工程》 2024年第13期5436-5442,共7页
为了减少输电线路杆塔缺陷检测过程中受噪声信号和装置性能等因素的干扰,提高输电线路杆塔缺陷检测的正确率和检测效率。提出一种基于生成式对抗网络(generative adversarial networks,GAN)和改进区域建议网络(region proposal network,... 为了减少输电线路杆塔缺陷检测过程中受噪声信号和装置性能等因素的干扰,提高输电线路杆塔缺陷检测的正确率和检测效率。提出一种基于生成式对抗网络(generative adversarial networks,GAN)和改进区域建议网络(region proposal network,RPN)的输电线路杆塔缺陷检测方法。采用GAN采集输电线路杆塔的显著性图像,并利用半软阈值函数模型剔除图像中的噪声,避免噪声对缺陷检测过程产生影响。通过随机森林决策树提取输电线路杆塔图像的轮廓特征,基于多尺度算法对RPN进行改进,将特征输入到改进RPN模型中,通过缺陷的定位、分割完成输电线路杆塔的缺陷检测。试验结果表明,所提方法的输电线路杆塔缺陷检测正确率较高,具有较好的缺陷检测效果和检测效率,从而有利于提高输电线路杆塔缺陷检测的质量,减少电力事故的出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成式对抗网络 改进区域建议网络 输电线路 显著性图像 半软阈值函数模型 随机森林决策树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