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5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金水葶苓汤对肺癌移植瘤恶性胸腔积液模型小鼠的治疗作用及机制研究
1
作者 赵林涛 缑娇 +4 位作者 王松海 杨宝钢 郭弈飞 宋延平 杨晨光 《中医药导报》 2024年第1期26-30,共5页
目的:通过复制Lewis肺癌移植瘤胸腔积液小鼠模型,考察金水葶苓汤对模型小鼠胸腔积液的抑制作用。方法:通过胸腔注射Lewis细胞复制C57小鼠胸腔积液肺癌模型,观察金水葶苓汤及金水葶苓汤协同顺铂注射液对模型小鼠胸腔积液体积、胸壁转移... 目的:通过复制Lewis肺癌移植瘤胸腔积液小鼠模型,考察金水葶苓汤对模型小鼠胸腔积液的抑制作用。方法:通过胸腔注射Lewis细胞复制C57小鼠胸腔积液肺癌模型,观察金水葶苓汤及金水葶苓汤协同顺铂注射液对模型小鼠胸腔积液体积、胸壁转移瘤数量和转移瘤质量、生存时间的影响;采用Western blotting法检测壁层胸膜AQP1和胸腔积液中VEGF蛋白表达的水平,评价金水葶苓汤对肺癌移植瘤胸腔积液小鼠的治疗作用和机制。结果:与模型组比较,各给药组小鼠体质量增长明显升高,胸腔积液体积、胸壁转移瘤数量、转移瘤质量明显降低,小鼠胸腔积液中VEGF及胸膜中AQP1蛋白表达明显低于模型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或P<0.01),且金水葶苓汤+顺铂组比单用金水葶苓汤或顺铂注射液效果更好,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金水葶苓汤可以抑制恶性胸腔积液模型小鼠胸腔积液生成,改善小鼠体质量,延长小鼠生存时间,降低胸壁肿瘤转移数量和抑制肿瘤生长,降低胸腔积液中VEGF及胸膜中AQP1蛋白表达水平,且金水葶苓汤协同顺铂注射液优于金水葶苓汤或顺铂注射液单用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恶性胸腔积液 肺癌 金水葶苓汤 顺铂注射液 血小板内皮生长因子 水道蛋白1 小鼠
下载PDF
肝细胞癌相关异常脂代谢的表达及他汀类与中医药干预研究进展
2
作者 巨枫 缑娇 +1 位作者 杨晨光 唐颖慧 《世界中西医结合杂志》 2023年第9期1897-1903,共7页
肝细胞癌具有发病率高,术后复发率高及致死率高的特点,严重威胁着我国人民的健康。因此,探究肝细胞癌发生发展过程中的影响因素尤为重要。肝脏是脂代谢的关键场所,肝细胞癌发生时,常伴随脂代谢通路异常表达。在肿瘤微环境中,部分脂代谢... 肝细胞癌具有发病率高,术后复发率高及致死率高的特点,严重威胁着我国人民的健康。因此,探究肝细胞癌发生发展过程中的影响因素尤为重要。肝脏是脂代谢的关键场所,肝细胞癌发生时,常伴随脂代谢通路异常表达。在肿瘤微环境中,部分脂代谢相关蛋白及通路过表达导致脂质积累,重新编程后为肿瘤细胞供能以促进其进展,如:脂肪酸从头合成增强、胆固醇积累等。因此,异常脂代谢可能是肿瘤进展的标志之一,有望成为预测及预防恶变的新机制。基于研究,他汀类调脂药及中医药从多靶点调节肝细胞癌异常脂代谢可能为抗癌治疗提供新的辅助治疗策略。文中就肝细胞癌相关的异常脂代谢表达特点及通过他汀类调脂西药及中医药对其相关的异常脂代谢的调节研究进展进行综述,以期为基础实验及临床诊疗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肝癌 脂代谢 脂肪酸 调脂药
下载PDF
黄芩苷诱导人肝癌HepG-2细胞凋亡及对Bcl-2和Bax蛋白表达的影响
3
作者 谢燕华 康超 +2 位作者 缑娇 王松海 许鹏 《陕西中医药大学学报》 2023年第5期78-82,共5页
目的探究黄芩苷诱导人肝癌HepG-2细胞凋亡及对B细胞淋巴瘤/白血病(Bcl-2)和Bcl-2相关X蛋白(Bax)表达的影响,为临床提供一定的理论依据。方法设置对照组、黄芩苷低、中、高剂量组(25、50、100μg·mL-1),用不同浓度的黄芩苷处理体外... 目的探究黄芩苷诱导人肝癌HepG-2细胞凋亡及对B细胞淋巴瘤/白血病(Bcl-2)和Bcl-2相关X蛋白(Bax)表达的影响,为临床提供一定的理论依据。方法设置对照组、黄芩苷低、中、高剂量组(25、50、100μg·mL-1),用不同浓度的黄芩苷处理体外培养的人肝癌HepG-2细胞,通过MTT检测法测定黄芩苷对人肝癌HepG-2细胞凋亡的影响,免疫细胞化学法检测凋亡相关蛋白Bcl-2、Bax表达。结果不同组别黄芩苷对HepG-2细胞均具有抑制作用,随着浓度的增加和时间的延长,抑制作用明显增强(P<0.05),对HepG-2细胞的抑制率逐渐上升(P<0.05)。黄芩苷可诱导HepG-2细胞发生凋亡,且随着浓度的增加凋亡率更高。不同浓度黄芩苷作用于HepG-2细胞,可抑制Bcl-2的表达,降低其浓度,并且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不同浓度的黄芩苷作用于HepG-2细胞,可使Bax表达上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黄芩苷对HepG-2细胞凋亡相关基因Bcl-2、Bax的影响呈现出剂量依赖关系,浓度100μg·mL-1时作用最明显。结论黄芩苷可诱导人肝癌HepG-2细胞凋亡,其作用机制可能通过下调Bcl-2,上调Bax蛋白水平实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黄芩苷 肝癌 HEPG-2细胞 BCL-2 BAX
下载PDF
针刺治疗对癌症骨转移患者放化疗后生存质量的影响 被引量:7
4
作者 缑娇 孙婧 《现代中医药》 CAS 2019年第6期38-42,共5页
目的通过中华生存质量量表观察针灸治疗对癌症骨转移患者放化疗后生存质量的影响;方法通过对我院100位癌症骨转移放化疗患者分别进行中药常规治疗、针灸治疗,采用中华生存质量量表及疼痛评价标准对所选患者进行评分,并进行统计分析;结... 目的通过中华生存质量量表观察针灸治疗对癌症骨转移患者放化疗后生存质量的影响;方法通过对我院100位癌症骨转移放化疗患者分别进行中药常规治疗、针灸治疗,采用中华生存质量量表及疼痛评价标准对所选患者进行评分,并进行统计分析;结果中药组疼痛缓解总有效率为56.00%,针灸组疼痛缓解总有效率为80.00%,针灸组明显优于中药组(P<0.05);中华生存质量量表第一维度神、形、情评分,针灸组均高于中药组(P<0.05),第二维度中气色、睡眠、喜、思维、眼神、语言表达评分,针灸组均高于中药组(P<0.05),怒、悲忧两方面评分则针灸组低于中药组(P<0.05),其余各项评分比较,两组无明显差异(P>0.05);结论针灸治疗可明显改善癌症骨转移患者放化疗后生存质量,且效果较常规中药治疗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针刺 癌症骨转移 放化疗 生存质量
下载PDF
补肝肾祛瘀方联合化疗对肝肾亏虚血瘀型骨转移癌临床症状的影响 被引量:1
5
作者 缑娇 鱼麦 +1 位作者 王泽英 陈捷 《解放军预防医学杂志》 CAS 2018年第12期1585-1587,共3页
目的探索补肝肾祛瘀方联合化疗对肝肾亏虚血瘀型骨转移癌临床症状的影响。方法肝肾亏虚血瘀型的骨转移癌患者80例,依据治疗方案分为联合组(40例)和单纯组(40例)。联合组患者采用补肝肾祛瘀方联合化疗治疗,单纯组患者采用单纯化疗治疗。... 目的探索补肝肾祛瘀方联合化疗对肝肾亏虚血瘀型骨转移癌临床症状的影响。方法肝肾亏虚血瘀型的骨转移癌患者80例,依据治疗方案分为联合组(40例)和单纯组(40例)。联合组患者采用补肝肾祛瘀方联合化疗治疗,单纯组患者采用单纯化疗治疗。治疗4周后,比较两组患者临床疗效、中医症状和不良情况等。结果两组患者治疗后,联合组患者临床疗效明显好于单纯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治疗4周后临床症状比较,联合组明显好于单纯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单纯组患者不良反应例数为8例,联合组患者不良反应例数为2例,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4.114,P=0.043)。结论补肝肾祛瘀方联合化疗对肝肾亏虚瘀血型骨转移癌患者有较好的临床疗效,能够明显减轻患者临床症状,降低不良反应。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补肝肾祛瘀方 骨转移癌 肝肾亏虚血瘀型 临床症状
下载PDF
穴位埋线联合止痛药治疗骨转移癌痛的临床效果 被引量:8
6
作者 缑娇 陈捷 +3 位作者 谢燕华 康超 郝梅梅 杨晨光 《临床医学研究与实践》 2020年第7期115-117,共3页
目的观察穴位埋线联合止痛药治疗骨转移癌痛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17年10月至2019年10月我院收治的骨转移癌痛患者80例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将其分为对照组(40例,氨酚羟考酮片)和试验组(40例,穴位埋线联合氨酚羟考酮片)。比较两组的临床... 目的观察穴位埋线联合止痛药治疗骨转移癌痛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17年10月至2019年10月我院收治的骨转移癌痛患者80例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将其分为对照组(40例,氨酚羟考酮片)和试验组(40例,穴位埋线联合氨酚羟考酮片)。比较两组的临床疗效、骨相关事件发生情况和爆发性疼痛发生次数、疼痛程度及生活质量。结果试验组治疗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P<0.05)。试验组骨相关事件总发生率低于对照组,爆发性疼痛次数少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试验组BPI各项评分均低于对照组,QOL评分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穴位埋线联合止痛药治疗骨转移癌痛的效果显著,能够有效减轻患者的疼痛,减少骨相关事件发生率和爆发性疼痛发生次数,促进患者生活质量的提高,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穴位埋线 氨酚羟考酮片 骨转移癌痛
下载PDF
穴位埋线对骨转移癌痛患者生存质量的影响研究 被引量:4
7
作者 缑娇 陈捷 +4 位作者 杨晨光 许鹏 王泽英 李琳婵 鱼麦侠 《陕西中医药大学学报》 2021年第6期89-92,共4页
目的研究穴位埋线治疗骨转移癌疼痛的临床疗效及患者生存质量的影响。方法本研究采取随机对照研究,观察陕西省中医医院肿瘤科住院治疗的80例中、重度骨转移性癌痛患者,将其随机分为对照组(40例,口服氨酚羟考酮片)及治疗组(40例,口服氨... 目的研究穴位埋线治疗骨转移癌疼痛的临床疗效及患者生存质量的影响。方法本研究采取随机对照研究,观察陕西省中医医院肿瘤科住院治疗的80例中、重度骨转移性癌痛患者,将其随机分为对照组(40例,口服氨酚羟考酮片)及治疗组(40例,口服氨酚羟考酮片联合穴位埋线,1次/周,共2次)。治疗2周后观察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止痛药物(氨酚羟考酮片)的用量,疼痛缓解程度,患者体力状况(KPS)的评分及治疗药物相关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穴位埋线联合氨酚羟考酮片能明显缓解骨转移癌疼痛(P<0.05),减少氨酚羟考酮片使用量(P<0.05),提高患者体力状况评分(P<0.05),并减少药物相关不良反应发生率(P<0.05)。结论穴位埋线治疗具有缓解骨转移癌疼痛的作用,能显著提高患者的生存质量,减少阿片类药物的用量,降低药物治疗的相关不良反应发生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骨转移癌 癌痛 穴位埋线 生存质量 止痛药 疼痛缓解程度
下载PDF
养正消积胶囊对癌因性疲乏患者的影响 被引量:12
8
作者 宋媛媛 许鹏 +2 位作者 杨晨光 缑娇 常靖 《天津中医药大学学报》 CAS 2016年第4期238-241,共4页
[目的]观察养正消积胶囊对恶性肿瘤患者化疗后出现的癌因性疲乏及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2013年1月—2015年6月在陕西省中医医院肿瘤内科治疗的84例癌因性疲乏患者纳入研究对象,随机将入组的患者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对照组只接受单纯化... [目的]观察养正消积胶囊对恶性肿瘤患者化疗后出现的癌因性疲乏及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2013年1月—2015年6月在陕西省中医医院肿瘤内科治疗的84例癌因性疲乏患者纳入研究对象,随机将入组的患者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对照组只接受单纯化疗;治疗组给予化疗联合养正消积胶囊。于化疗结束后第1天及第14天后采用Piper疲乏修订量表评估疲乏状况。[结果]治疗后结果提示治疗组在认知维度、感知维度、情感维度、行为维度、总体疲乏状况评分与治疗前比较有明显改善,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仅在行为维度、情感维度评分较治疗前降低(P<0.05),其他维度评分较治疗前无改善(P>0.05);两组在各领域两次评分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养正消积胶囊可以显著改善患者化疗后引起的癌因性疲乏状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养正消积胶囊 癌因性疲乏 临床观察
下载PDF
“塞因塞用”——从命门学说论治恶性腹水 被引量:7
9
作者 许鹏 缑娇 杨晨光 《江苏中医药》 CAS 2018年第4期12-14,共3页
恶性腹水是多种肿瘤进展后导致的常见合并症,常规治疗思路疗效不佳。从命门学说探讨恶性腹水可能的形成原因,并从命门论治恶性腹水,在温阳同时大剂量应用治形补精血的熟地,峻补命门从而治疗恶性腹水。附验案1则以佐证。
关键词 命门 恶性腹水 熟地黄 中医药疗法
下载PDF
刘华为教授运用五苓散加减治疗痰湿水瘀证临床经验 被引量:7
10
作者 鱼麦侠 缑娇 刘莉君 《陕西中医》 2020年第7期960-962,共3页
目的:总结刘华为教授在五行气化理论思想指导下运用五苓散加减治疗痰湿水瘀证的经验。方法:从刘华为教授对不同类型痰湿水瘀证的病因病机认识,五苓散病机及方义理解,方证结合临床运用以及典型病案四个方面进行综合分析。结论:刘华为教... 目的:总结刘华为教授在五行气化理论思想指导下运用五苓散加减治疗痰湿水瘀证的经验。方法:从刘华为教授对不同类型痰湿水瘀证的病因病机认识,五苓散病机及方义理解,方证结合临床运用以及典型病案四个方面进行综合分析。结论:刘华为教授应用五苓散加减治疗痰湿水瘀证有其独具匠心,疗效显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五苓散 痰湿水瘀证 临床经验 五行气化 病因病机 方证结合 刘华为
下载PDF
基于数据挖掘的刘华为教授治疗胃肠癌用药规律分析 被引量:3
11
作者 鱼麦侠 刘楠 +2 位作者 康超 唐诗 缑娇 《中国医药导刊》 2021年第8期581-585,共5页
目的:基于中医传承计算平台,对刘华为教授治疗胃肠癌患者的用药规律进行分析。方法:收集整理了陕西省中医医院刘华为教授2017至2019年诊治的胃肠癌医案,共纳入了174例胃肠癌处方,药物106味,共计频次2026次。运用中医传承辅助平台(V3.0)... 目的:基于中医传承计算平台,对刘华为教授治疗胃肠癌患者的用药规律进行分析。方法:收集整理了陕西省中医医院刘华为教授2017至2019年诊治的胃肠癌医案,共纳入了174例胃肠癌处方,药物106味,共计频次2026次。运用中医传承辅助平台(V3.0)对其标准化录入,分析其用药频次、四性五味、药物作用的定位和处方规则。结果:处方用药频次处于高位的中药依次为炙甘草、党参、茯苓、炒白术、姜半夏等;温性及甘味药物用量较大,归脾经,功效属补虚类,且得出核心药物组合4个,聚类分析出5个组方。结论:通过数据挖掘,利用信息化手段可高效分析刘华为教授学术经验,其治疗胃肠癌的用药规律注重补和调,关注中焦湿阻病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数据挖掘 中医传承计算平台 用药规律 刘华为 胃肠癌
下载PDF
八段锦联合调息静坐对乳腺癌患者负面情绪及免疫功能的影响 被引量:10
12
作者 孙婧 苗文红 +4 位作者 康超 杨晨光 李喜凤 高婧瑶 缑娇 《临床医学研究与实践》 2019年第28期130-132,共3页
目的探究八段锦联合调息静坐对乳腺癌患者负面情绪及免疫功能的影响。方法选取2017年3月至12月我院收治的70例乳腺癌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根据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各35例,除去剔除例数后即观察组33例,对照组34例。对照组... 目的探究八段锦联合调息静坐对乳腺癌患者负面情绪及免疫功能的影响。方法选取2017年3月至12月我院收治的70例乳腺癌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根据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各35例,除去剔除例数后即观察组33例,对照组34例。对照组给予常规药物疗法,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给予八段锦和调息静坐方法治疗。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前、后焦虑、抑郁、生活质量评分及免疫指标水平。结果治疗后,两组SAS及SDS评分均降低,且观察组低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两组的躯体功能、情绪功能、认知功能、角色功能及社会功能评分均升高,且观察组高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两组患者CD4+水平均高于治疗前,且观察组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八段锦联合调息静坐对乳腺癌患者负面情绪、生活质量及免疫功能的影响更加明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八段锦 调息静坐 乳腺癌 生活质量
下载PDF
刘华为教授自拟调中化湿汤治疗气虚湿阻型胃癌的经验总结 被引量:3
13
作者 鱼麦侠 刘楠 +2 位作者 缑娇 许鹏 刘华为 《临床医学研究与实践》 2021年第21期16-18,共3页
胃癌为我国首发消化道恶性肿瘤,目前尚未开发出用于根治的特定药物。大多数患者经临床治疗的目标是缓解不适症状、延长生存时间。刘教授根据多年来的经验总结出该病最基本的中医病因病机是阳气不足、湿邪内阻,病性多属虚实夹杂,可涉及... 胃癌为我国首发消化道恶性肿瘤,目前尚未开发出用于根治的特定药物。大多数患者经临床治疗的目标是缓解不适症状、延长生存时间。刘教授根据多年来的经验总结出该病最基本的中医病因病机是阳气不足、湿邪内阻,病性多属虚实夹杂,可涉及肝、胆、脾等多个部位,治疗基本原则为益气升阳、健脾化湿。刘教授结合多年的临床实际经验自拟出调中化湿汤,此方在治疗胃癌患者中取得了显著的临床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调中化湿汤 胃癌 气虚阻湿
下载PDF
222例感染新型冠状病毒的恶性肿瘤患者临床特征及中医药应用情况回顾性研究
14
作者 王应天 孙红 +9 位作者 李嫚 宋娜 缑娇 罗文芳 刘军 马荣 王薇 李占东 孟博 姚晓燕 《中医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7期716-721,共6页
目的研究感染新型冠状病毒(新冠病毒)的恶性肿瘤患者临床特征及中医药应用情况,为疫病背景下恶性肿瘤患者中医药防治策略及诊疗重点提供参考。方法回顾性采集2023年1月1—20日全国7家研究中心接诊的225例感染新冠病毒的恶性肿瘤患者病... 目的研究感染新型冠状病毒(新冠病毒)的恶性肿瘤患者临床特征及中医药应用情况,为疫病背景下恶性肿瘤患者中医药防治策略及诊疗重点提供参考。方法回顾性采集2023年1月1—20日全国7家研究中心接诊的225例感染新冠病毒的恶性肿瘤患者病历资料,收集患者感染后主要症状及持续时间、核酸转阴时间、中医药应用情况、恢复抗肿瘤治疗后不良反应变化情况。结果共纳入222例患者病历资料进行分析,其中轻型205例,中型17例。临床报告频次较高的前4个症状依次为发热(165例次)、咳痰/干咳(99例次)、食欲下降(95例次)及乏力(85例次),其中40例次咳痰/干咳、37例次乏力、29例次食欲下降持续超过14天。核酸报告明确转阴时间的105例患者中位转阴时间为14天,其中肺癌较消化系统恶性肿瘤、有骨髓抑制较无骨髓抑制患者核酸转阴时间延长(P<0.01)。在感染期间应用中成药治疗的患者占47.30%(105/222),中药汤剂占21.17%(47/222);预防及康复阶段中医药应用比例分别为1.80%(4/222)、7.21%(16/222)。核酸转阴后恢复原方案抗肿瘤药物治疗的55例患者同步予以中医药防护治疗,观察到的不良反应包括消化道反应、骨髓抑制、神经毒性均为1~2级,随访期间无新增不良事件。结论部分感染新冠病毒的恶性肿瘤患者症状持续时间及核酸转阴时间延长,合理应用中医药治疗手段可促进患者康复,有助于感染后抗肿瘤治疗的顺利进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恶性肿瘤 新型冠状病毒 中医药疗法 核酸转阴时间 回顾性研究
原文传递
调中化湿汤对胃癌根治术后患者免疫功能及生活质量的影响
15
作者 李琳婵 杨学芳 +5 位作者 谢燕华 鱼麦侠 许鹏 蒋传森 郝梅梅 缑娇 《临床医学研究与实践》 2024年第15期113-116,共4页
目的 探究调中化湿汤对胃癌根治术后患者免疫功能及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 选取100例行胃癌根治术的患者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各50例。对照组给予常规西医治疗,治疗组在常规西医治疗基础上给予调中化湿汤... 目的 探究调中化湿汤对胃癌根治术后患者免疫功能及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 选取100例行胃癌根治术的患者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各50例。对照组给予常规西医治疗,治疗组在常规西医治疗基础上给予调中化湿汤治疗。比较两组的治疗效果。结果 治疗后,两组的中医证候积分均降低,卡诺夫斯基健康状况量表(KPS)评分均升高,且治疗组优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两组的Piper疲乏量表(PFS)各维度评分均低于治疗前,且治疗组低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两组的生命质量测定量表(FACT-G)各维度评分均高于治疗前,且治疗组高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两组的CD3^(+)、CD4^(+)、及CD4^(+)/CD8^(+)均升高,CD8^(+)均降低,且治疗组优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两组的白细胞介素-1(IL-1)、白细胞介素-6(IL-6)、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及干扰素-γ(IFN-γ)水平均低于治疗前,且治疗组低于对照组(P<0.05)。治疗组的不良反应分级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 调中化湿汤可改善胃癌根治术后患者的免疫功能,提高生存质量,且安全性较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调中化湿汤 胃癌根治术 免疫功能 生活质量 免疫因子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