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5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基于CBCT观察上颌阻生尖牙患者蝶鞍形态变异情况
1
作者 缪世维 严沁月 +3 位作者 胡丹艳 曹丹 Izadikhah Iman 严斌 《口腔医学》 CAS 2024年第2期105-109,共5页
目的 利用锥形束CT(cone-beam computed tomography,CBCT)探讨上颌尖牙阻生与蝶鞍形态变异的相关性,从三维方向上评价蝶鞍变异对上颌尖牙阻生的临床预判。方法 收集125例上颌阻生尖牙患者(研究组)和125例与之相匹配的尖牙正常萌出者(对... 目的 利用锥形束CT(cone-beam computed tomography,CBCT)探讨上颌尖牙阻生与蝶鞍形态变异的相关性,从三维方向上评价蝶鞍变异对上颌尖牙阻生的临床预判。方法 收集125例上颌阻生尖牙患者(研究组)和125例与之相匹配的尖牙正常萌出者(对照组)。将所有样本CBCT数据导入Dolphin软件,进行重建头颅侧位片和三维图像,记录观察各组蝶鞍桥接(Ⅰ、Ⅱ、Ⅲ型)的类型分布和发生情况。使用SPSS 25.0软件对各组结果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 研究组蝶鞍桥接的发生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04),PIC(腭侧尖牙阻生)组蝶鞍桥接的发生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07),Ⅱ型和Ⅲ型蝶鞍桥接分布和对照组存在统计学差异(P=0.012)。而BIC(唇侧尖牙阻生)组和对照组蝶鞍桥接的发生情况无统计学差异。三维重建图像上各组间蝶鞍桥接发生率无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 上颌尖牙阻生与蝶鞍桥接的发生情况有相关性,但仅上颌尖牙腭侧阻生患者更易发生蝶鞍桥接,而上颌尖牙唇侧阻生患者蝶鞍桥接的发生情况无变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锥形束CT 上颌阻生尖牙 蝶鞍桥接
下载PDF
牙周组织再生术联合正畸治疗牙周炎60例效果观察 被引量:2
2
作者 缪世维 徐俊杰 蔡靖雯 《交通医学》 2022年第6期645-647,共3页
目的:观察牙周组织再生术联合正畸疗法对牙周炎的疗效。方法:牙周炎患者120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60例。对照组采用牙周组织再生术,观察组采用牙周组织再生术联合正畸治疗。比较两组治疗效果、患者满意度、并发症发生情况、治疗... 目的:观察牙周组织再生术联合正畸疗法对牙周炎的疗效。方法:牙周炎患者120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60例。对照组采用牙周组织再生术,观察组采用牙周组织再生术联合正畸治疗。比较两组治疗效果、患者满意度、并发症发生情况、治疗前后疼痛VAS评分、各项牙周指标水平及龈沟液炎症因子水平。结果: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95.00%,整体满意评分5.18±0.64分,分别高于对照组的75.00%和4.29±0.52分,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观察组疼痛VAS评分(1.45±0.27分vs 1.92±0.39分)、菌斑指数(1.02±0.08 vs 1.52±0.15)、龈沟出血指数(1.51±0.22 vs 2.28±0.38)、牙龈指数(0.35±0.07 vs 0.82±0.09)、牙周探诊深度(2.85±0.25 mm vs 3.62±0.31 mm)及临床附着丧失(0.91±0.22 mm vs 1.78±0.32 mm)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观察组龈沟液IL-5(16.75±4.47 mg/L vs 23.82±5.39 mg/L)、IL-17(28.77±3.28 pg/mL vs 34.29±3.52 pg/mL)、IL-33(15.54±2.72 mg/L vs 18.92±3.07 mg/L)、TNF-α(1.02±0.17 mg/L vs 1.89±0.24 mg/L)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并发症发生率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牙周组织再生术联合口腔正畸治疗牙周炎的效果明显,能促进各项牙周指标和局部炎症的改善,患者满意度较高,安全性良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牙周炎 牙周组织再生术 口腔正畸疗法
下载PDF
闭口式二次印模法在牙槽嵴重度吸收全口义齿修复中的应用 被引量:7
3
作者 缪世维 《交通医学》 2016年第5期524-525,共2页
目的:总结对牙槽嵴重度吸收患者采用闭口式二次印模法进行全口义齿修复的临床效果。方法:38例牙槽嵴重度吸收患者采用闭口式二次印模法,确定颌位关系,排牙制作全口义齿(总义齿),修复后6个月进行随访调查,了解患者的满意率。结果:... 目的:总结对牙槽嵴重度吸收患者采用闭口式二次印模法进行全口义齿修复的临床效果。方法:38例牙槽嵴重度吸收患者采用闭口式二次印模法,确定颌位关系,排牙制作全口义齿(总义齿),修复后6个月进行随访调查,了解患者的满意率。结果:修复后6个月进行满意度调查,发现闭口式二次印模法患者满意率为94.7%,其中满意31例(81.6%),较满意5例(13.2%),不满意2例(5.3%)为出现黏膜压痛,经2~3次调改后症状基本消失。结论 :对牙槽嵴重度吸收患者,采用闭口式二次印模法,有助于提高义齿的固位力,舒适性,提高咀嚼功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牙槽嵴重度吸收 全口义齿修复 闭口式二次印模法
下载PDF
插销式分体桩桩冠在磨牙残冠残根修复中的应用 被引量:1
4
作者 缪世维 《南通大学学报(医学版)》 2016年第6期639-640,共2页
目的:观察插销式分体桩桩冠修复磨牙残冠残根的临床治疗效果。方法 :磨牙残冠、残根18例患者均为重度磨耗后牙(牙合龈距<3 mm),经完善根管治疗后,采用插销式分体桩桩冠修复,修复后半年进行成功率调查,了解插销式分体桩桩冠修复成功... 目的:观察插销式分体桩桩冠修复磨牙残冠残根的临床治疗效果。方法 :磨牙残冠、残根18例患者均为重度磨耗后牙(牙合龈距<3 mm),经完善根管治疗后,采用插销式分体桩桩冠修复,修复后半年进行成功率调查,了解插销式分体桩桩冠修复成功率。结果:18例修复体完整,无松动脱落,咀嚼功能良好,仅1例出现轻度龈炎,经治疗后好转。18例患者均表示满意,成功率为100%。结论:使用插销式分体桩桩冠修复,有助于提高残根、残冠的修复效果,提高患牙咀嚼效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插销式分体桩 桩冠修复 磨牙 残冠 残根 根管治疗
下载PDF
前方牵引和舌簧颌垫矫治乳牙期反[牙合]效果比较
5
作者 缪世维 徐俊杰 《交通医学》 2020年第6期645-646,共2页
目的:比较前方牵引与上颌前牙双曲舌簧颌垫矫治器矫治乳牙期反[牙合]的临床效果。方法:采用Delaire面具前方牵引治疗18例乳牙期反[牙合]患儿,上颌前牙双曲舌簧颌垫矫治器治疗15例乳牙期反[牙合]患儿。治疗前后头摄颅侧位片,进行头影测... 目的:比较前方牵引与上颌前牙双曲舌簧颌垫矫治器矫治乳牙期反[牙合]的临床效果。方法:采用Delaire面具前方牵引治疗18例乳牙期反[牙合]患儿,上颌前牙双曲舌簧颌垫矫治器治疗15例乳牙期反[牙合]患儿。治疗前后头摄颅侧位片,进行头影测量分析。结果:前方牵引组矫治后SNA角和ANB角分别增至80.4°±1.46°和3.44°±1.28°,A-Na Perp增至0.30±2.99 mm,与治疗前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舌簧颌垫组矫治后SNA角和ANB角分别增至80.62°±2.59°和0.89°±2.51°,与治疗前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治疗前后ANS-PNS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前方牵引的上颌骨前移量大于舌簧颌垫组。结论:采用上颌前方牵引矫治乳牙反[牙合],可明显促进上颌骨生长,上颌骨前移量更大,对上颌骨发育不足的乳牙反[牙合]推荐选用前方牵引矫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乳牙期反[牙合] 前方牵引 舌簧颌垫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