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98篇文章
< 1 2 5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皮肤囊肿773例临床及病理分析
1
作者 施健 陈赛 +2 位作者 程佳伟 张琪 缪旭 《皮肤病与性病》 2023年第6期425-428,437,共5页
目的总结皮肤囊肿的临床及病理特征,减少不同类型囊肿的误诊。方法收集我科门诊经病理确诊的773例皮肤囊肿患者的临床及病理资料,并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773例患者中男性443例,女性330例;年龄最小4岁,最大92岁,平均年龄43.96±17.46... 目的总结皮肤囊肿的临床及病理特征,减少不同类型囊肿的误诊。方法收集我科门诊经病理确诊的773例皮肤囊肿患者的临床及病理资料,并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773例患者中男性443例,女性330例;年龄最小4岁,最大92岁,平均年龄43.96±17.46岁,其中30~40岁年龄段占比最高;发病部位以面颈部居多(51.10%)。组织病理方面,773例皮肤囊肿最终确诊为表皮囊肿724例、毛鞘囊肿31例、粘液囊肿13例和腱鞘囊肿5例,其中表皮囊肿临床诊断和病理一致465例(64.23%),毛鞘囊肿临床诊断和病理一致13例(41.94%),粘液囊肿临床诊断和病理一致7例(53.85%),腱鞘囊肿临床诊断和病理一致2例(40%)。在259例表皮囊肿误诊病例中,误诊为皮肤纤维瘤62例,脂肪瘤49例,分别占23.94%及18.92%。在18例毛鞘囊肿误诊病例中,误诊为表皮囊肿12例,占66.67%。结论皮肤囊肿多见于中青年人,发病部位多见于面颈部。临床上皮肤囊肿以表皮囊肿居多,毛鞘囊肿更易引起误诊,表皮囊肿易误诊为皮肤纤维瘤和脂肪瘤,毛鞘囊肿易误诊为表皮囊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皮肤囊肿 临床表现 组织病理
下载PDF
建立孕妇健康管理档案的效果及价值评价
2
作者 缪旭 《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文摘版)医药卫生》 2024年第1期0068-0071,共4页
探究对孕妇建立健康档案管理所产生的临床效果。方法 将研究对象分为2022年与2023年度两组,2022年采取追踪调查的方式,作为参照组,2023年采取跟踪调查的方式,作为观察组,每组抽取孕产妇250人次,分别对比两组产妇自我效能评分、档案管理... 探究对孕妇建立健康档案管理所产生的临床效果。方法 将研究对象分为2022年与2023年度两组,2022年采取追踪调查的方式,作为参照组,2023年采取跟踪调查的方式,作为观察组,每组抽取孕产妇250人次,分别对比两组产妇自我效能评分、档案管理工作开展质量评分、妊娠期并发症发生率以及产后并发症发生的几率。结果 观察组孕妇到自我效能评分显著高于参照组,p<0.05;同时观察组产妇在护理后负性情绪评分要远远低于参照组,p<0.05;全流程档案管理后观察组当中产妇发生妊娠期并发症的几率要远远低于参照组,p<0.05;同时观察组患者在产后发生并发症的几率要低于参照组,p<0.05。结论 对孕妇实施建立健康档案管理的方式,具有显著的临床应用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孕妇保健 健康管理档案 孕妇健康
下载PDF
活化转录因子2在皮肤鳞状细胞癌及其相关疾病中的表达 被引量:1
3
作者 刘念念 夏晓雪 +2 位作者 施健 张冬梅 缪旭 《南通大学学报(医学版)》 2023年第1期34-37,共4页
目的:分析活化转录因子2(activated transcription factor 2,ATF2)在皮肤鳞状细胞癌(cutaneous squamous cell carcinoma,CSCC)、日光性角化病(actinic keratosis,AK)及鲍温病(Bowen′s disease,BD)组织中的表达及临床意义。方法:应用... 目的:分析活化转录因子2(activated transcription factor 2,ATF2)在皮肤鳞状细胞癌(cutaneous squamous cell carcinoma,CSCC)、日光性角化病(actinic keratosis,AK)及鲍温病(Bowen′s disease,BD)组织中的表达及临床意义。方法:应用免疫组织化学技术检测44例CSCC、21例AK、18例BD及10例肿瘤边缘正常组织(normal tissue at the edge of the tumor,NT)标本中ATF2蛋白的表达情况,分析其与临床病理参数的相关性。结果:ATF2蛋白在CSCC、AK及BD中的高表达率分别为88.6%、33.3%、61.1%,均高于NT组(均P<0.05);其在CSCC中高表达率显著高于AK组(P<0.05)。ATF2在不同皮损直径的CSCC组织中表达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ATF2在AK、BD、CSCC所有组织的不同患者年龄、病变浸润深度间表达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ATF2蛋白在CSCC肿瘤组织中高表达,与病变直径密切相关,ATF2可能参与AK、BD、CSCC疾病的进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皮肤鳞状细胞癌 日光性角化病 鲍温病 活化转录因子2
下载PDF
丙酮酸激酶M2通过活化信号转导和转录激活因子3影响皮肤鳞状细胞癌上皮间质转化过程
4
作者 刘念念 缪旭 +3 位作者 施健 张冬梅 张俐 陈赛 《临床皮肤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1期652-660,共9页
目的:检测丙酮酸激酶(PK)M2和磷酸化信号转导和转录激活因子(p-STAT)3在皮肤鳞状细胞癌(CSCC)中的表达情况,初步探讨其在CSCC A431细胞系上皮间质转化过程中的作用机制。方法:选取经组织病理检查确诊的30例CSCC患者肿瘤组织和10例行皮... 目的:检测丙酮酸激酶(PK)M2和磷酸化信号转导和转录激活因子(p-STAT)3在皮肤鳞状细胞癌(CSCC)中的表达情况,初步探讨其在CSCC A431细胞系上皮间质转化过程中的作用机制。方法:选取经组织病理检查确诊的30例CSCC患者肿瘤组织和10例行皮肤美容手术患者术中修整切除的正常皮肤组织,通过免疫组化SP法比较PKM2和p-STAT3在两种组织中的表达情况。分析CSCC中PKM2和p-STAT3表达水平与临床病理资料的相关性。采用慢病毒感染法构建靶向敲低PKM2基因的CSCC A431细胞模型,采用免疫印迹(Western blot)法验证敲低模型的构建效果。通过Transwell实验和细胞划痕实验探讨PKM2对A431细胞迁移能力的影响。采用Western blot法检测STAT3、p-STAT3(Tyr705)、N-cadherin、Vimentin和Slug蛋白的表达。结果:PKM2和p-STAT3在CSCC中均高表达,且两者表达水平之间呈正相关。PKM2和p-STAT3在CSCC中的表达与肿瘤分化程度相关。在A431细胞中敲低PKM2基因后,p-STAT3(Tyr705)、N-cadherin和Slug表达下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STAT3和Vimentin表达变化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PKM2和p-STAT3的高表达可能参与了CSCC的发生及发展,且PKM2可能通过活化STAT3促进CSCC上皮间质转化过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丙酮酸激酶M2 皮肤鳞状细胞癌 上皮间质转化 信号转导和转录激活因子3
原文传递
影响干粉吸入剂雾化和沉积性能的制剂因素 被引量:20
5
作者 缪旭 刘旭 +1 位作者 苏健芬 吴传斌 《国际药学研究杂志》 CAS 2011年第1期42-46,共5页
干粉吸入剂是近年来肺部给药制剂研发的热点。随着微粉化技术不断成熟,新型给药装置日益涌现,干粉吸入剂的应用范围越来越广。本文从微粉化的药物、载体和干粉吸入器等3个方面综述了干粉吸入剂的处方组成,并重点介绍了影响药物粉末雾化... 干粉吸入剂是近年来肺部给药制剂研发的热点。随着微粉化技术不断成熟,新型给药装置日益涌现,干粉吸入剂的应用范围越来越广。本文从微粉化的药物、载体和干粉吸入器等3个方面综述了干粉吸入剂的处方组成,并重点介绍了影响药物粉末雾化和沉积性能的几个关键因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干粉吸入剂 处方组成 雾化 沉积
下载PDF
联用密度梯度离心与免疫磁珠法分离纯化人表皮朗格汉斯细胞 被引量:8
6
作者 缪旭 骆丹 +1 位作者 吉玺 林向飞 《临床皮肤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5期276-278,共3页
目的:探讨获取较高纯度和活性的人表皮朗格汉斯细胞(LC)的实验方法。方法:联合采用密度梯度离心和免疫磁珠的方法分离纯化人表皮LC,将分选后的细胞用结合有异硫氰酸荧光素(FITC)的鼠抗人CD1a单抗标记,经流式细胞仪检测LC的纯化率,采用0... 目的:探讨获取较高纯度和活性的人表皮朗格汉斯细胞(LC)的实验方法。方法:联合采用密度梯度离心和免疫磁珠的方法分离纯化人表皮LC,将分选后的细胞用结合有异硫氰酸荧光素(FITC)的鼠抗人CD1a单抗标记,经流式细胞仪检测LC的纯化率,采用0.4%锥虫蓝染色检测细胞的活性。结果:分选所得LC纯化率为84.48%,锥虫蓝染色显示细胞活性>95%。结论:联用密度梯度离心和免疫磁珠法,可获得较高纯度、有活性的LC细胞,且具有操作简单、易于无菌条件下分离纯化的优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朗格汉斯细胞 免疫磁珠 密度梯度离心 细胞分选
下载PDF
皮肤纤维瘤38例临床与组织病理分析 被引量:7
7
作者 缪旭 施健 范向华 《中国皮肤性病学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14年第8期805-806,837,共3页
目的探讨皮肤纤维瘤的临床与病理特点,提高皮肤科医生对本病的认识。方法回顾性分析2007年12月-2013年5月本院门诊收治的38例皮肤纤维瘤患者的临床和组织病理资料。结果皮肤纤维瘤患者中,男女比例为1∶2.2,平均发病年龄为(42.1±15... 目的探讨皮肤纤维瘤的临床与病理特点,提高皮肤科医生对本病的认识。方法回顾性分析2007年12月-2013年5月本院门诊收治的38例皮肤纤维瘤患者的临床和组织病理资料。结果皮肤纤维瘤患者中,男女比例为1∶2.2,平均发病年龄为(42.1±15.3)岁。14例(36.84%)患者皮损位于下肢,35例(92.11%)皮损单发。组织病理分型中以纤维型最为常见(28例,73.68%),其次为细胞型(8例,21.05%),血管瘤型最少见(2例,5.26%),肿瘤均位于真皮层,且多伴有表皮增生(31例,81.58%),并以银屑病样增生(14例,36.84%)和脂溢性角化病样增生(12例,31.58%)为主。结论皮肤纤维瘤好发于中年女性的下肢部位,皮损单发者多见,组织病理学分型中以纤维型更为常见,多伴有表皮银屑病样或脂溢性角化病样增生,将组织病理与临床表现相结合有助于本病的诊断。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皮肤纤维瘤 组织病理 临床表现 分析
原文传递
血尿酸水平与2型糖尿病肾病的相关性研究 被引量:4
8
作者 缪旭 徐晓英 《吉林医学》 CAS 2014年第22期4862-4864,共3页
目的:探讨血尿酸水平与2型糖尿病肾病的相关性。方法:180例2型糖尿病肾病患者根据血尿酸水平分为高尿酸血症组(98例)和正常尿酸组(82例),检测两组患者血糖、糖化血红蛋白、血肌酐、尿素氮及尿微量白蛋白排泄率水平;并将98例高尿酸血症... 目的:探讨血尿酸水平与2型糖尿病肾病的相关性。方法:180例2型糖尿病肾病患者根据血尿酸水平分为高尿酸血症组(98例)和正常尿酸组(82例),检测两组患者血糖、糖化血红蛋白、血肌酐、尿素氮及尿微量白蛋白排泄率水平;并将98例高尿酸血症组患者随机平均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其中对照组给予控制血糖等常规治疗,观察组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加用别嘌醇降尿酸治疗,比较治疗2周后两组患者血尿酸及上述指标的变化。结果:高尿酸血症组患者血糖、糖化血红蛋白、血肌酐、尿素氮及尿微量白蛋白排泄率水平均高于正常尿酸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2周后,观察组患者血尿酸、血糖、糖化血红蛋白、血肌酐、尿素氮及尿微量白蛋白排泄率水平均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2型糖尿病肾病患者高尿酸血症与胰岛素抵抗、肾脏损害密切相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2型糖尿病肾病 尿酸 胰岛素抵抗 肾脏损害
下载PDF
银屑病患者外周血CD16^+ CD56^+NK细胞含量与临床严重性相关性分析 被引量:2
9
作者 缪旭 范向华 +1 位作者 林桦 花志祥 《中国麻风皮肤病杂志》 2013年第1期6-7,共2页
目的:检测银屑病患者外周血CD16^+CD56^+NK细胞水平,确定其与皮损面积和严重程度指数(PASI)的相关性。方法:对41例银屑病患者进行PASI评分,并采用流式细胞术检测银屑病患者及对照组外周血CD16^+CD56^+NK细胞水平。结果:实验组患者外周血... 目的:检测银屑病患者外周血CD16^+CD56^+NK细胞水平,确定其与皮损面积和严重程度指数(PASI)的相关性。方法:对41例银屑病患者进行PASI评分,并采用流式细胞术检测银屑病患者及对照组外周血CD16^+CD56^+NK细胞水平。结果:实验组患者外周血中CD16^+CD56^+NK细胞较对照组明显下降(P<0.05),且与PASI评分呈正相关。结论:银屑病患者外周血CD16^+CD56^+NK细胞水平可反映银屑病的严重程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银屑病 NK细胞 PASI 流式细胞术
下载PDF
胰岛素抵抗与尿毒症患者心血管疾病的相关性分析 被引量:1
10
作者 缪旭 莫冬梅 +1 位作者 刘付敬樟 陈海金 《中国当代医药》 2017年第7期79-81,共3页
目的研究胰岛素抵抗与尿毒症患者心血管疾病的关系。方法选取我院2014年8月~2016年8月接收的60例尿毒症患者作为尿毒症组,选取同期的45例健康体检者作为对照组。比较两组的胰岛素抵抗指数(HOMAIR)以及肾功能指标、心脏功能指标、炎症因... 目的研究胰岛素抵抗与尿毒症患者心血管疾病的关系。方法选取我院2014年8月~2016年8月接收的60例尿毒症患者作为尿毒症组,选取同期的45例健康体检者作为对照组。比较两组的胰岛素抵抗指数(HOMAIR)以及肾功能指标、心脏功能指标、炎症因子及氧化应激指标水平,分析HOMA-IR与各指标的相关性。结果尿毒症组的HOMA-IR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HOMA-IR与LVEF、S成正相关(r=0.507、0.618,P<0.05),与LVESD、TC、TG、LDL-C成负相关(r=-0.386、-0.458、-0.797、-0.683,P<0.05)。尿毒症组的炎症因子及氧化应激指标水平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HOMA-IR与MDA、T-AOC、SOD、AOPP、hs-CRP、IL-6、IL-8、TNF-α水平成负相关(r=-0.783、-0.317、-0.896、-0.453、-0.367、-0.474、-0.526、-0.602,P<0.05)。结论尿毒症患者心血管疾病的发生与胰岛素抵抗存在密切关系,对评估患者病情及预后有一定的临床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胰岛素抵抗 尿毒症 心血管疾病 相关性
下载PDF
朗格汉斯细胞与人类乳头瘤病毒感染 被引量:8
11
作者 缪旭 骆丹 《国外医学(皮肤性病学分册)》 2005年第2期113-115,共3页
朗格汉斯细胞是表皮中的抗原提呈细胞,在免疫系统中起着重要作用。人类乳头瘤病毒感染后,朗格汉斯细胞在免疫识别阶段未能有效地启动细胞介导的免疫反应,成为人类乳头瘤病毒感染后发生免疫逃逸的部分原因,综述朗格汉斯细胞在人类乳头瘤... 朗格汉斯细胞是表皮中的抗原提呈细胞,在免疫系统中起着重要作用。人类乳头瘤病毒感染后,朗格汉斯细胞在免疫识别阶段未能有效地启动细胞介导的免疫反应,成为人类乳头瘤病毒感染后发生免疫逃逸的部分原因,综述朗格汉斯细胞在人类乳头瘤病毒感染免疫逃逸机制中的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人类乳头瘤病毒感染 朗格汉斯细胞 细胞介导 抗原提呈细胞 免疫逃逸机制 免疫反应 免疫识别 表皮
下载PDF
肿瘤治疗药物及其辅助用药不合理医嘱原因的点评分析 被引量:6
12
作者 缪旭 乔晨 徐遥 《抗感染药学》 2019年第4期600-602,共3页
目的:分析肿瘤住院患者不合理医嘱用药的原因,为肿瘤患者合理用药提供参考。方法:抽取2017年4月-2018年3月间收治的肿瘤住院患者用药医嘱240例,点评用药医嘱中不合理用药医嘱发生的原因。结果:240例用药医嘱中,不合理用药医嘱33例占13.... 目的:分析肿瘤住院患者不合理医嘱用药的原因,为肿瘤患者合理用药提供参考。方法:抽取2017年4月-2018年3月间收治的肿瘤住院患者用药医嘱240例,点评用药医嘱中不合理用药医嘱发生的原因。结果:240例用药医嘱中,不合理用药医嘱33例占13.75%。结论:通过抗肿瘤药物专项用药医嘱点评,提高了肿瘤科临床合理用药水平,确保了患者用药的安全性合理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处方点评 肿瘤治疗药物 辅助用药 合理用药
原文传递
来氟米特联合阿魏酸钠治疗难治性原发性肾病综合征的临床研究 被引量:3
13
作者 缪旭 《中外医学研究》 2013年第26期7-8,共2页
目的:探讨来氟米特联合阿魏酸钠治疗难治性原发性肾病综合征的疗效。方法:选择2012年2月-2013年1月广东省农垦中心医院肾内科收治的80例难治性原发性肾病综合征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40例。对照组予激素、利尿、减少尿蛋白、... 目的:探讨来氟米特联合阿魏酸钠治疗难治性原发性肾病综合征的疗效。方法:选择2012年2月-2013年1月广东省农垦中心医院肾内科收治的80例难治性原发性肾病综合征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40例。对照组予激素、利尿、减少尿蛋白、降血脂、抗凝等常规治疗联合细胞毒药物(环磷酰胺)治疗。治疗组予常规治疗同时,口服来氟米特,25 mg,2次/d(起始3天),然后改为20 mg,1次/d维持治疗;联合阿魏酸钠0.3 g静脉滴注,1次/d,疗程1月。观察患者治疗1月后肾病综合征临床表现的缓解情况,检测其24 h尿蛋白定量、血清白蛋白、总胆固醇及血肌酐的变化,并记录治疗期间的不良反应。结果:治疗1月后,治疗组患者肾病综合征临床疗效中完全缓解率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治疗组患者24 h尿蛋白定量、总胆固醇及血肌酐低于对照组,血清白蛋白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来氟米特联合阿魏酸钠更加有效地治疗和控制难治性原发性肾病综合征,值得临床进一步推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来氟米特 阿魏酸钠 难治性原发性肾病综合征(RNS)
下载PDF
寻常型银屑病治疗前后自然杀伤T细胞变化及意义 被引量:1
14
作者 缪旭 范向华 +1 位作者 林桦 花志祥 《交通医学》 2012年第5期413-415,共3页
目的:通过检测寻常型银屑病患者治疗前后外周血中自然杀伤T细胞(NKT细胞)变化情况,探讨其在银屑病发病机制中的作用。方法:银屑病32例均服用阿维A胶囊,治疗前及治疗后1个月,行PASI评分并抽取空腹静脉血。采用流式细胞术检测寻常型银屑... 目的:通过检测寻常型银屑病患者治疗前后外周血中自然杀伤T细胞(NKT细胞)变化情况,探讨其在银屑病发病机制中的作用。方法:银屑病32例均服用阿维A胶囊,治疗前及治疗后1个月,行PASI评分并抽取空腹静脉血。采用流式细胞术检测寻常型银屑病32例患者治疗前后及健康对照组29例外周血中NKT细胞比例。结果:寻常型银屑病患者外周血中NKT细胞较正常对照组减少(P<0.05),治疗后NKT细胞增加,但仍未达到健康对照组水平。银屑病32例患者外周血中NKT细胞比例,治疗前后均与患者的PASI评分间呈负相关(治疗前r=-0.686,P<0.01;治疗后r=-0.847,P<0.01)。结论:寻常型银屑病患者NKT细胞较正常人减少,提示NKT细胞可能在银屑病发病中起重要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寻常型银屑病 阿维A胶囊 自然杀伤T细胞 流式细胞仪检测术
下载PDF
56例住院药疹患者临床分析
15
作者 缪旭 林桦 +1 位作者 花志祥 范向华 《交通医学》 2001年第5期572-572,共1页
关键词 药疹 药物性皮炎 激素疗法 疗效 病例分析
下载PDF
胰岛素抵抗对尿毒症患者左室结构及功能的影响
16
作者 缪旭 徐晓英 莫冬梅 《中国民族民间医药》 2016年第9期59-60,共2页
目的:探讨胰岛素抵抗在尿毒症患者心血管疾病发生及发展中的可能作用。方法:选取45例慢性肾功能衰竭尿毒症期患者为观察组,45例健康体检人员为对照组,禁食12h后行75g葡萄糖耐量试验,检测0h、1h、2h血糖(BG)、胰岛素(INS)水平,计算胰岛... 目的:探讨胰岛素抵抗在尿毒症患者心血管疾病发生及发展中的可能作用。方法:选取45例慢性肾功能衰竭尿毒症期患者为观察组,45例健康体检人员为对照组,禁食12h后行75g葡萄糖耐量试验,检测0h、1h、2h血糖(BG)、胰岛素(INS)水平,计算胰岛素抵抗(IR)指数;进行超声心动图检测,计算左室重量指数(LVMI)、左室心肌做功(Tei)指数。分析胰岛素抵抗指数与LVMI及Tei指数之间的相关性。结果:与对照组相比,观察组IR指数明显下降、LVMI及Tei指数明显上升,差异明显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中出现胰岛素抵抗者LVMI及Tei指数明显高于未出现胰岛素抵抗者,差异明显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IR指数与LVMI及Tei指数均呈明显负相关(P<0.05)。结论:胰岛素抵抗可导致左室肥厚及左室功能下降,这可能是其导致心血管疾病的途径之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胰岛素抵抗 慢性肾功能衰竭 尿毒症 左室肥厚 心脏功能
下载PDF
重点品种信迪利单抗注射液的监测情况分析
17
作者 缪旭 汪华君 +2 位作者 徐凤兰 裴丹 赵蓉 《抗感染药学》 2022年第9期1287-1290,共4页
目的:开展重点品种监测工作,分析信迪利单抗注射液的临床使用和不良反应的发生情况,为构建药品重点监测新模式提供参考。方法:遴选信迪利单抗注射液为重点监测品种,通过主动监测模式,对患者进行用药监护,收集其不良反应发生情况,分析信... 目的:开展重点品种监测工作,分析信迪利单抗注射液的临床使用和不良反应的发生情况,为构建药品重点监测新模式提供参考。方法:遴选信迪利单抗注射液为重点监测品种,通过主动监测模式,对患者进行用药监护,收集其不良反应发生情况,分析信迪利单抗注射液的不良反应监测结果,发生不良反应患者的性别、年龄分布、不良反应累及部位、表现、处置与转归,以及严重不良反应情况。结果:监测期内共发现60例不良反应,总体发生率为17.91%,其中一般不良反应54例,严重不良反应6例,经治疗后好转,转归情况较好,临床用药的总体安全性较高。结论:通过对免疫检查点抑制剂开展重点品种监测,提高了医护人员对肿瘤免疫治疗风险管理的重视程度,同时临床药师全程参与患者的治疗和不良反应处理过程,有利于降低不良反应的发生率和严重程度,提高临床药物治疗的水平和安全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信迪利单抗注射液 重点监测品种 免疫检查点抑制剂
原文传递
某院2018年帕洛诺司琼使用情况点评分析
18
作者 缪旭 吴琳 姜丹 《中国处方药》 2019年第6期52-53,共2页
目的对2018年每季度帕洛诺司琼的用药医嘱进行点评分析,以促进止吐药物的合理使用。方法每季度抽取使用帕洛诺司琼的住院患者医嘱30份,对其合理性使用进行点评分析,并统计2018年点评医嘱共120份。结果 120份医嘱中有55份存在不合理用药... 目的对2018年每季度帕洛诺司琼的用药医嘱进行点评分析,以促进止吐药物的合理使用。方法每季度抽取使用帕洛诺司琼的住院患者医嘱30份,对其合理性使用进行点评分析,并统计2018年点评医嘱共120份。结果 120份医嘱中有55份存在不合理用药情况,主要包括适应证不适宜(10.14%)、遴选的药品不适宜(14.49%)、给药频次不适宜(47.83%)、用药疗程不适宜(8.70%)和重复给药(18.84%)。结论通过对帕洛诺司琼的使用进行专项点评,有利于使止吐药物的临床使用更加规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帕洛诺司琼 医嘱点评 止吐药物 合理用药
下载PDF
江苏大学附属医院肿瘤科癌痛治疗医嘱点评分析
19
作者 缪旭 《临床合理用药杂志》 2019年第24期145-146,148,共3页
目的分析江苏大学附属医院肿瘤科癌痛治疗医嘱点评。方法抽取每季度肿瘤科癌痛治疗的出院患者病历30份进行点评,统计2017年第4季度—2018年第3季度点评结果,分析用药不合理情况。结果本研究共统计癌痛治疗病历120份,不合理病历18份,占比... 目的分析江苏大学附属医院肿瘤科癌痛治疗医嘱点评。方法抽取每季度肿瘤科癌痛治疗的出院患者病历30份进行点评,统计2017年第4季度—2018年第3季度点评结果,分析用药不合理情况。结果本研究共统计癌痛治疗病历120份,不合理病历18份,占比15%,不合理情况包括用药指征不适宜、药品选择不适宜、用量不适宜及给药途径不适宜。结论通过对癌痛治疗医嘱进行点评分析,可促进癌痛治疗药物的使用更加规范合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癌痛 止痛药物 医嘱点评 合理用药
原文传递
腹膜透析治疗慢性肾功能衰竭患者的疗效及其对血清BUN、SCr、细胞因子水平的影响 被引量:54
20
作者 刘付敬樟 江康伟 +4 位作者 文丽斯 何赖长 陈海金 缪旭 莫冬梅 《疑难病杂志》 CAS 2017年第12期1240-1243,共4页
目的观察腹膜透析治疗慢性肾衰竭患者的疗效其及对肾功能、细胞因子水平的影响。方法选择2013年5月—2016年5月广东省农垦中心医院肾内科接受治疗的慢性肾功能衰竭患者150例作为研究对象,随机数字表法分成2组各75例。观察组患者应用腹... 目的观察腹膜透析治疗慢性肾衰竭患者的疗效其及对肾功能、细胞因子水平的影响。方法选择2013年5月—2016年5月广东省农垦中心医院肾内科接受治疗的慢性肾功能衰竭患者150例作为研究对象,随机数字表法分成2组各75例。观察组患者应用腹膜透析治疗,对照组患者应用血液透析治疗。比较2组患者治疗前后肾功能、生化指标、细胞因子的变化及生存率、并发症发生率。结果 2组患者的肾功能指标(BUN、SCr、24 h UP)均较治疗前显著降低,但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t=0.622、0.247、1.438,P=0.267、0.402、0.076);2组生化指标(Alb、Hb及RBC)均较治疗前显著改善,并且观察组患者改善的更为显著(t=6.037、5.087、3.163,P=0.000、0.000、0.001);2组患者的细胞因子(CRP、TNF-α及IL-6)均较治疗前显著降低,但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t=0.683、1.256、0.567,P=0.248、0.106、0.286);2组患者在6个月及1年生存率方面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0.362、0.432,P=0.547、0.511);观察组患者的心脑血管疾病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组间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χ~2=13.453,P=0.000)。结论腹膜透析应用于慢性肾功能衰竭治疗能够获得与血液透析相近的临床效果,显著改善患者的肾功能、生化指标,降低细胞因子水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肾衰竭 慢性 腹膜透析 血液透析 肾功能 细胞因子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5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