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1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西宁盆地黄土区草本植物边坡电阻率与土体物理力学性质关系研究
1
作者 赵迎宵 何伟鹏 +9 位作者 丁晓英 詹俊 胡夏嵩 刘昌义 缪晓星 王延秀 卢海静 邢光延 李华坦 张培豪 《岩土力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477-488,共12页
为研究高寒干旱-半干旱环境黄土区种植不同类型草本植物边坡土体电阻率与其物理力学性质之间的定量关系,探讨电阻率数值反映边坡土体物理力学性质及其变化特征,在西宁盆地长岭沟流域自建试验区选取未种植裸坡以及种植生长期为3年的垂穗... 为研究高寒干旱-半干旱环境黄土区种植不同类型草本植物边坡土体电阻率与其物理力学性质之间的定量关系,探讨电阻率数值反映边坡土体物理力学性质及其变化特征,在西宁盆地长岭沟流域自建试验区选取未种植裸坡以及种植生长期为3年的垂穗披碱草(Elymus nutans Griseb.)、老芒麦(Elymus sibiricus Linn.)、细茎冰草(Agropyron trachycaulum Linn.Gaertn.)、高羊茅(Festuca arundinacea Schreb.)的边坡共5种类型边坡为研究对象。通过开展边坡土体密度、含水率、含根系与不含根系土体直剪试验,对比不同草本植物根系对边坡土体物理力学性质的影响。在此基础上,利用二维电阻率层析成像方法建立不同边坡土体物理力学性质指标与土体电阻率间的定量关系。结果表明:(1)与未种植裸坡相比较,种植老芒麦边坡上层(0~10 cm)土体含水率增幅最大为26.53%;种植高羊茅边坡上层(0~10 cm)土体平均密度降幅最大为18.30%;种植垂穂披碱草边坡上层(0~10cm)土体黏聚力附加值最大,且为未种植裸坡的2.75倍。(2)5种类型边坡的电阻率受根系分布和边坡位置因素的共同影响,电阻率随着深度增加逐渐降低。4种草本边坡坡面以下0~20cm处土体电阻率均较裸坡大,该深度为根系分布大致范围。(3)5种边坡土体物理力学性质与电阻率数据之间存在拟合方程式(相关系数R2为0.48~0.77),且通过Pearson相关性分析得到边坡土体黏聚力c与电阻率间的相关性相对最高,相关系数R2为0.765。上述研究结果反映出可通过电阻率层析成像技术反映边坡土体物理力学性质,以及边坡土体中植物根系分布特征,可为研究区及其周边地区采用植物有效防治水土流失、浅层滑坡等灾害提供理论依据和实际指导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寒干旱-半干旱环境 西宁盆地 二维电阻率层析成像 边坡土体电阻率 土体物理力学性质 Pearson相关性分析
原文传递
不同植物对黄土边坡产流产沙与抗剪强度的影响 被引量:4
2
作者 何伟鹏 胡夏嵩 +8 位作者 刘昌义 缪晓星 王延秀 付江涛 卢海静 邢光延 赵吉美 杨馥铖 刘亚斌 《水土保持研究》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4期18-26,共9页
[目的]探讨不同草本植物对黄土边坡产流产沙与抗剪强度特征的影响,为进一步开展高寒干旱和半干旱地区,有效防治因降雨诱发水土流失、浅层滑坡等地质灾害,提供理论依据和实际指导。[方法]在西宁盆地长岭沟流域自建试验区,选取垂穗披碱草(... [目的]探讨不同草本植物对黄土边坡产流产沙与抗剪强度特征的影响,为进一步开展高寒干旱和半干旱地区,有效防治因降雨诱发水土流失、浅层滑坡等地质灾害,提供理论依据和实际指导。[方法]在西宁盆地长岭沟流域自建试验区,选取垂穗披碱草(Elymus nutans)、老芒麦(Elymus sibiricus)、细茎冰草(Agropyron trachycaulum)3种优势草本植物为试验供试种,开展原位人工模拟降雨试验与室内直剪试验,分析了模拟降雨条件下6种不同类型植物边坡坡面产流产沙及根—土复合体抗剪强度特征。[结果]在模拟降雨条件下,草本植物能显著抑制坡面产流产沙,阶梯形边坡相对直形边坡能显著降低坡面产流产沙,且随着草本生长期增加坡面产流产沙显著降低,生长期为2 a的种植垂穂披碱草阶梯形边坡坡面累积产沙量较垂穂披碱草直形边坡降幅为79.68%,生长期为1 a的种植垂穂披碱草阶梯形边坡平均产沙率较阶梯形未种植裸坡降低幅度最大为86.27%,表明种植垂穂披碱草阶梯形边坡有效抑制坡面的产流能力相对显著;进一步研究表明,降雨使边坡土体平均含水率增大,导致边坡浅层土体黏聚力降低;与直形边坡相比较,模拟降雨后阶梯形边坡黏聚力c值降低幅度较小,其中种植垂穂披碱草阶梯形边坡较降雨前降低幅度为19.25%,表明垂穂披碱草阶梯形边坡其增强边坡土体强度效果相对最显著。[结论]垂穗披碱草阶梯形边坡表现出相对更显著的抑制边坡水土流失和提高边坡浅层土体抗剪强度,起到增强边坡土体稳定性的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黄土区 寒旱环境 植物边坡 产流产沙 抗剪强度 根—土复合体
下载PDF
青藏高原东北部黄土区灌木柠条锦鸡儿单根抗拉力学特性研究
3
作者 石川 梁燊 +5 位作者 刘亚斌 朱海丽 李国荣 胡夏嵩 缪晓星 王延秀 《水土保持研究》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5期184-192,共9页
[目的]柠条锦鸡儿(Caragana korshinskii Kom.)是青藏高原东北部和黄土高原地区最为广泛的护坡和水土保持灌木之一,开展该种植物单根抗拉力学特性试验研究,为定量评价该种植物固土护坡效果提供理论依据。[方法]以根径为2.33~9.16 mm的... [目的]柠条锦鸡儿(Caragana korshinskii Kom.)是青藏高原东北部和黄土高原地区最为广泛的护坡和水土保持灌木之一,开展该种植物单根抗拉力学特性试验研究,为定量评价该种植物固土护坡效果提供理论依据。[方法]以根径为2.33~9.16 mm的中龄期柠条锦鸡儿根系为研究对象,通过单根拉伸试验对比分析了不同断裂模式和不同根径级别条件下,柠条锦鸡儿单根抗拉力学特性的差异性及其与根径之间的关系,并进一步探讨了单根断裂破坏模式及其应力—应变特征。[结果]柠条锦鸡儿单根存在周皮断裂和整体断裂2种断裂模式,2种断裂模式单根抗拉力和单根抗拉强度分别在(2,4],(4,6]和(6,8]mm以及(6,8]mm根径级别条件下存在显著性差异;相同断裂模式不同根径级别之间,4个单根抗拉力学特性指标差异程度各不相同。周皮断裂和整体断裂模式条件下,单根抗拉力随着根径的增大分别呈指数函数和幂函数增长趋势;单根抗拉强度、弹性模量和极限延伸率随着根径增大而降低。2种断裂模式的产生取决于单根受拉伸作用时,周皮、中柱鞘薄壁组织和次生维管组织的应力状态;对应的单根应力—应变曲线表现为弹性变形、弹塑性变形、应变硬化及周皮(断裂)破坏4个阶段。[结论]在采用单根拉伸试验来获取木本植物根系单根抗拉力学特性指标时,有必要考虑根径和断裂模式对单根抗拉力学特性的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青藏高原东北部 柠条锦鸡儿 单根拉伸试验 力学特性 断裂模式 应力—应变特征
下载PDF
恢复年限对高寒金属矿山排土场植物多样性和土壤化学特性的影响
4
作者 庞景豪 梁燊 +7 位作者 刘亚斌 李国荣 朱海丽 胡夏嵩 史兴萍 尚卿 缪晓星 王延秀 《水土保持通报》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4期110-120,共11页
[目的]研究恢复年限对高寒金属矿山排土场植物多样性和土壤化学特性的影响,为深入探讨高寒矿山排土场植物演替趋势,优化高寒矿山排土场植物恢复工艺方法提供科学指导。[方法]以青海省果洛藏族自治州德尔尼铜矿恢复期为1~12 a范围内的10... [目的]研究恢复年限对高寒金属矿山排土场植物多样性和土壤化学特性的影响,为深入探讨高寒矿山排土场植物演替趋势,优化高寒矿山排土场植物恢复工艺方法提供科学指导。[方法]以青海省果洛藏族自治州德尔尼铜矿恢复期为1~12 a范围内的10个矿山排土场边坡为研究对象,通过样方法调查排土场植物物种组成和多样性特性,并进一步调查土壤化学特性,明确了排土场Patrick丰富度指数等4个α植物多样性指数以及全氮等8个土壤化学特性指标与恢复年限的关系。[结果]随着恢复年限的增大,天然植物不断侵入,排土场植物的科、属、种数呈现出逐渐增加的趋势,各年限排土场物种组成和群落特征存在一定的差异性。排土场Patrick丰富度指数随着恢复年限的增大呈幂函数增长趋势;Shannon-Wiener多样性指数、Simpson多样性指数和Pielou均匀度指数随着恢复年限增大呈先增大后减小趋势,且均符合二次函数关系。随着排土场恢复年限的增大,土壤全氮、全磷、全钾、碱解氮和速效磷含量均呈先增大后减小趋势;速效钾和有机质含量呈幂函数增长趋势;pH值呈逐渐降低趋势。排土场植物4个多样性指数与土壤全氮、全磷、全钾、碱解氮、速效钾和有机质含量呈不同程度的正相关关系,而与速效磷和pH值呈负相关关系。[结论]恢复期为12 a时,试验区排土场植物仍处于演替发展阶段,未达到稳定状态;排土场植物演替和土壤养分之间存在明显的相互作用;建议矿区排土场植物恢复选用高氮高磷低钾型缓释复合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寒金属矿山 排土场 人工恢复植物 植物多样性指数 土壤化学特性 植物演替
下载PDF
基于遥感植被指数的青海高原植被覆盖对气候变化的响应关系分析 被引量:2
5
作者 赵健赟 丁圆圆 +2 位作者 杜梅 缪晓星 杨静 《中国水土保持》 2022年第3期41-44,I0001,共5页
植被覆盖度是影响水土流失的重要环境因子,青海高原地区植被覆盖在人类活动、气候变化、生态环境保护工程建设等因素的影响下发生了显著的变化。为明确高原地区植被覆盖变化的气候驱动机制,利用1982—2015年青海高原地区的气温、降水量... 植被覆盖度是影响水土流失的重要环境因子,青海高原地区植被覆盖在人类活动、气候变化、生态环境保护工程建设等因素的影响下发生了显著的变化。为明确高原地区植被覆盖变化的气候驱动机制,利用1982—2015年青海高原地区的气温、降水量、风速、日照等气候因子和遥感植被指数数据,分析了研究区内植被覆盖对气候变化的响应关系。结果表明,研究区植被覆盖变化与平均气温和平均风速在0.01置信水平下显著相关,且与平均气温是正相关关系,与平均风速为负相关关系;气温升高、风速降低、降雨量增加是青海高原地区植被覆盖改善的主要气候驱动因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植被覆盖 气候变化 遥感植被指数 青海高原
下载PDF
西宁盆地黄土区不同草本植物和坡形条件下坡面产流产沙特征 被引量:3
6
作者 李姜瑶 缪晓星 +9 位作者 王延秀 余冬梅 张西营 胡夏嵩 许桐 申紫雁 刘昌义 闫聪 何伟鹏 杨馥铖 《盐湖研究》 CAS CSCD 2022年第1期33-45,共13页
为进一步研究不同草本植物和边坡坡面形态对坡面产流产沙的影响,以西宁盆地毛鸡湾流域长岭绿化区作为试验区,设计了直形和阶梯形2种坡形,选取3种优势草本老芒麦(Elymus sibiricus Linn.)、垂穗披碱草(Elymus nutans Griseb.)和细茎冰草(... 为进一步研究不同草本植物和边坡坡面形态对坡面产流产沙的影响,以西宁盆地毛鸡湾流域长岭绿化区作为试验区,设计了直形和阶梯形2种坡形,选取3种优势草本老芒麦(Elymus sibiricus Linn.)、垂穗披碱草(Elymus nutans Griseb.)和细茎冰草(Agropyron trachycaulum Linn.Gaertn.)作为试验供试种,通过人工模拟降雨试验,探讨了种植不同草本和坡形条件下,边坡坡面的产流、产沙和入渗特征。结果表明,在直形边坡中,裸坡坡面的产流时间小于种植草本植物坡面,且垂穗披碱草坡面和老芒麦坡面的形成产流时间相对较长,为4 min。与直形边坡相比,垂穗披碱草阶梯形坡面产流时间相对最长,为8 min;在直形边坡中,垂穗披碱草坡面和老芒麦坡面累积径流量、累积产沙量和径流系数相对最小,分别为51.42 L/min、160 g、14.98%,51.25 L/min、210 g、14.93%,细茎冰草坡面的累积径流量、累积产沙量和径流系数分别为96.97 L/min,700 g,28.25%;垂穗披碱草坡面和老芒麦坡面稳定入渗速率相对最大,其值为0.38~0.44 mm/min,细茎冰草坡面的稳定入渗率为0.29~0.36 mm/min。在阶梯形边坡中,垂穗披碱草坡面的累积径流量、累积产沙量和径流系数相对最小,其值分别为5.62 L/min、110 g、1.64%,且垂穗披碱草坡面入渗速率相对最大,为0.50~0.52 mm/min,这反映出种植草本植物可增大其坡面的入渗率,有效减少坡面径流和土壤侵蚀,其中垂穗披碱草和老芒麦的固土保水作用相对最为显著;且与直形边坡相比,阶梯形边坡能有效延长坡面土壤水分入渗时间,减少坡面地表径流,从而提高边坡坡面土壤的抗侵蚀能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西宁盆地 寒旱环境 模拟降雨 坡形 草本植物 产流产沙
下载PDF
西宁盆地黄土区坡形及植被类型对坡面土壤入渗影响
7
作者 杨馥铖 李姜瑶 +8 位作者 余冬梅 刘昌义 缪晓星 王延秀 胡夏嵩 卢海静 付江涛 闫聪 何伟鹏 《水土保持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6期30-40,共11页
为进一步探讨青藏高原东北部黄土区草本植物护坡机理,选取西宁盆地长岭沟流域自建试验区,通过设计2种不同坡形和选取适宜当地气候条件生长的3种草本植物,采用野外试验区人工模拟降雨方法,首先分析了坡面土壤水文参数(土壤入渗、坡面土... 为进一步探讨青藏高原东北部黄土区草本植物护坡机理,选取西宁盆地长岭沟流域自建试验区,通过设计2种不同坡形和选取适宜当地气候条件生长的3种草本植物,采用野外试验区人工模拟降雨方法,首先分析了坡面土壤水文参数(土壤入渗、坡面土体含水量)分布变化,进而探讨了影响种植草本坡面土壤水分入渗的主要因素与特征,最后对坡面土壤水分入渗过程进行模型模拟与评价。结果表明:种植垂穗披碱草阶梯形边坡产流时间相对最晚,直形裸坡阶段产流量最大,其最大阶段累积径流量在降雨试验40~45 min时,为17730 mL;2种坡形边坡坡面平均稳定入渗速率由大到小依次为阶梯形种植垂穗披碱草边坡(0.519 mm/min)、直形垂穗披碱草边坡(0.423 mm/min)、直形老芒麦边坡(0.422 mm/min)、直形细茎冰草边坡(0.318 mm/min)、阶梯形裸坡(0.321 mm/min)和直形裸坡(0.192 mm/min),且种植垂穗披碱草和老芒麦边坡土体含水量在地表以下0—50 cm增幅相对最高,说明种植草本有助于边坡土体内部水分入渗。在此基础上,采用Horton模型、Kostiakov模型和通用经验模型进行坡面土壤水分入渗模拟,结果表明直形边坡土壤水分入渗过程以Horton模型和通用经验模型的拟合效果相对较为理想;阶梯形边坡则以Horton模型得到的土壤水分入渗拟合效果相对最优;最后,通过Pearson相关性分析得出,区内边坡土壤水分入渗特性主要影响因素为土壤有机质与植被覆盖度,且土壤有机质与初始入渗率间呈显著正相关关系(R^(2)为0.986),植被覆盖度与稳定入渗率间则呈极显著相关关系(R^(2)为0.997)。研究结果对于科学有效防治高寒半干旱区水土流失以及研究不同植被类型及坡形水土保持能力具有理论研究价值和实际指导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寒旱环境 西宁盆地 黄土区 植被护坡 土壤入渗 入渗模型
下载PDF
青海德尔尼铜矿矿山地质环境问题及防治 被引量:7
8
作者 史兴萍 缪晓星 +1 位作者 王延秀 刘亚斌 《煤炭技术》 CAS 北大核心 2021年第3期94-97,共4页
青海威斯特铜业有限责任公司为了贯彻落实十八大报告“树立生态文明理念、努力建设美丽中国”的可持续利用和生态保护的原则,通过对其矿区工程中的地质环境条件问题进行系统地调查研究,结合工程实施中的矿山的塌陷、泥石流等地质问题,... 青海威斯特铜业有限责任公司为了贯彻落实十八大报告“树立生态文明理念、努力建设美丽中国”的可持续利用和生态保护的原则,通过对其矿区工程中的地质环境条件问题进行系统地调查研究,结合工程实施中的矿山的塌陷、泥石流等地质问题,对矿区地质问题提出地质灾害问题相应的解决办法和措施,并且探讨了矿山生态环境修复的具体方法。矿山地质灾害等问题的防治和治理对于生态环境保护和可持续发展有着重要指导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德尔尼铜矿 地质问题 防治 环境保护
原文传递
充分利用宣传资源 做好农民思想工作
9
作者 缪晓星 《群众》 1999年第10期55-56,共2页
农村宣传思想工作怎样做才能真正做到农民的心里去? 经过调查研究,我们了解了农村宣传思想工作的“家底”,从中发现了一些问题。这些问题,主要是乡级以上宣传文化部门的干部、专业人员很少下到村里去,造成了村级宣传思想工作断层的现象... 农村宣传思想工作怎样做才能真正做到农民的心里去? 经过调查研究,我们了解了农村宣传思想工作的“家底”,从中发现了一些问题。这些问题,主要是乡级以上宣传文化部门的干部、专业人员很少下到村里去,造成了村级宣传思想工作断层的现象;现有宣传资源被闲置、浪费。农民花钱订的报纸看不到,全市2281个村,年订报刊费用1000多万元,这些报刊大部分滞留在村组干部手中,有的干脆堆放在某个地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农村宣传思想工作 为农民服务 充分利用 资源 宣传文化 调查研究 报纸 专业人员 村组干部 报刊
下载PDF
玛可河林区圆柏大痣小蜂的发生与防治 被引量:4
10
作者 李春风 缪晓星 《青海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09年第2期66-68,共3页
圆柏大痣小蜂是目前青南高寒天然林区——玛可河林区圆柏林的主要害虫。为更好地保护森林资源,提高林分质量,促进林木生长和生物多样性的发展,达到生态和谐和环境稳定,自2005——2007年起系统调查了圆柏大痣小蜂在林区的发生及危害情况... 圆柏大痣小蜂是目前青南高寒天然林区——玛可河林区圆柏林的主要害虫。为更好地保护森林资源,提高林分质量,促进林木生长和生物多样性的发展,达到生态和谐和环境稳定,自2005——2007年起系统调查了圆柏大痣小蜂在林区的发生及危害情况,并因地制宜采取生物、化学和物理防治相结合的综合治理措施,使大痣小蜂的危害得到了有效的遏制,生态环境得到改善,收获了品质良好的圆柏种子,为本地区种苗培育增加了新品种,对林区阳坡、半阳坡荒山造林提供了适宜的种苗,扩大了造林面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玛可河林区 圆柏 大痣小蜂 防治对策
下载PDF
玛可河林区濒危树种泯江冷杉育苗技术
11
作者 朱守荣 缪晓星 《农业开发与装备》 2012年第6期193-193,208,共2页
泯江冷杉具有耐寒、耐阴性强,耐瘠薄、耐水湿,根系发达,生活力强,喜温凉湿润的山地气候,玛可河林区位于青海省东南部,属高山峡谷地带,海拔在3300~4200米,气候条件差,生态环境恶劣,低海拔种苗不适宜此地的生长,而且泯江冷杉抗逆性强,种... 泯江冷杉具有耐寒、耐阴性强,耐瘠薄、耐水湿,根系发达,生活力强,喜温凉湿润的山地气候,玛可河林区位于青海省东南部,属高山峡谷地带,海拔在3300~4200米,气候条件差,生态环境恶劣,低海拔种苗不适宜此地的生长,而且泯江冷杉抗逆性强,种苗效益能够发挥很好的作用,采取就地育苗,培育优质壮苗是工程建设必不可少的环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泯江冷杉 育苗 技术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