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1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综合疗法治疗慢性盆腔炎湿热瘀结证50例疗效观察 被引量:32
1
作者 缪江霞 廖慧慧 +1 位作者 刘昱磊 陈美 《新中医》 CAS 北大核心 2001年第5期26-27,共2页
目的:观察中医综合疗法对慢性盆腔炎温热瘀结证的临床疗效。方法:将71例患者随机分为2组治疗。治疗组50例用中药综合疗法.即以内服中药方、外敷双柏散结合毛冬青灌肠液灌肠、静滴香舟和鱼腥草注射液治疗;对照组21例仅以内服... 目的:观察中医综合疗法对慢性盆腔炎温热瘀结证的临床疗效。方法:将71例患者随机分为2组治疗。治疗组50例用中药综合疗法.即以内服中药方、外敷双柏散结合毛冬青灌肠液灌肠、静滴香舟和鱼腥草注射液治疗;对照组21例仅以内服中药治疗,治疗21天为1疗程。结果:2a随着治疗时间的延长,治疗效果明显提高,治疗组疗效与对照组相比,2组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5,治疗组明显优于对照组。结论:多途径、多疗程的综合疗法明显优于单一药物疗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慢性盆腔炎 中医药疗法 湿热瘀法 治疗 疗效
下载PDF
慢性盆腔炎常见证型宫颈分泌物菌群分析 被引量:5
2
作者 缪江霞 邓高丕 +2 位作者 罗颂平 廖慧慧 叶敦敏 《中国微生态学杂志》 CAS CSCD 2007年第1期43-45,共3页
目的研究不同证型慢性盆腔炎患者生殖道菌群的变化。方法2002年6月至2003年5月广州中医药大学妇科住院慢性盆腔炎患者,湿热证组29例和气滞血瘀证组20例的宫颈分泌物进行菌群密集度、菌群多样性、优势菌的检测,并与24例正常人组对照。结... 目的研究不同证型慢性盆腔炎患者生殖道菌群的变化。方法2002年6月至2003年5月广州中医药大学妇科住院慢性盆腔炎患者,湿热证组29例和气滞血瘀证组20例的宫颈分泌物进行菌群密集度、菌群多样性、优势菌的检测,并与24例正常人组对照。结果慢性盆腔炎湿热证和气滞血瘀证两者的衣原体感染率、细菌多样性、菌群密集度分级高于正常人组。优势菌群,以革兰阳性球菌为主,占75%,其中表皮葡萄球菌最多,占45%,其次为粪肠球菌,占16%;革兰氏性杆菌以大肠埃希菌为主,占13%,其次为棒状杆菌,占11%。湿热证和气滞血瘀证两者差异无显着性。结论慢性盆腔炎湿热证与气滞血瘀证均与菌群失调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慢性盆腔炎 湿热证 气滞血瘀证 菌群 微生态
下载PDF
《济阴纲目》带下病证治用药规律分析
3
作者 官可祈 江韵菁 +1 位作者 陈诗雅 缪江霞 《亚太传统医药》 2023年第10期157-162,共6页
目的:梳理武之望《济阴纲目》对诊治带下病六类证候(风邪、湿热、湿痰、虚损、虚寒、滑脱)的用药规律,以数据佐证说明武氏治疗带下病的用药心得。方法:按武之望提出的带下病六类证候统计用药规律频次及计算频率,比较带下病综合用药规律... 目的:梳理武之望《济阴纲目》对诊治带下病六类证候(风邪、湿热、湿痰、虚损、虚寒、滑脱)的用药规律,以数据佐证说明武氏治疗带下病的用药心得。方法:按武之望提出的带下病六类证候统计用药规律频次及计算频率,比较带下病综合用药规律及各类证候用药规律频率的异同,结合原文理论分析及论述各类证候用药的特色,并举例说明当代医家如何传承其学术及用药特点治疗带下病。结果:武之望《济阴纲目》带下门处方共63首,用药133味,总用药频次494次。各证候带下病药物药类、性味、归经频率有明显不同侧重点:(1)虚寒带下多温经补血敛涩;(2)虚损带下多健脾升阳除湿;(3)湿热带下多苦寒辛温并用;(4)带下滑脱多固涩止带,少用峻烈之品;(5)湿痰带下分标本虚实,重用苦辛药物;(6)风邪带下多用辛温,随证治之。结论:武之望重视妇人以血为本、以气为用,治疗带下病强调因证立方,重视辨治虚实,尤以湿热、湿痰带下用药为特色,为中医治疗带下病提供了临床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武之望 《济阴纲目》 带下病 用药特色 数据挖掘 湿热 痰湿 用药规律
原文传递
细胞因子与子宫内膜局部免疫 被引量:2
4
作者 缪江霞 林景丹 《广东医学》 CAS CSCD 2002年第S1期193-194,共2页
近年来,细胞因子与生殖的关系已引起了广大学者的关注。随着分子生物学和分子免疫学等技术的应用,对生殖免疫的研究,尤其是对子宫局部免疫状况的研究,取得了飞速发展。子宫内膜虽然没有典型的黏膜免疫系统,但有一定数量的免疫职能细胞,... 近年来,细胞因子与生殖的关系已引起了广大学者的关注。随着分子生物学和分子免疫学等技术的应用,对生殖免疫的研究,尤其是对子宫局部免疫状况的研究,取得了飞速发展。子宫内膜虽然没有典型的黏膜免疫系统,但有一定数量的免疫职能细胞,如巨噬细胞、自然杀伤细胞(NK细胞)和T淋巴细胞。还有免疫潜能细胞,如内膜上皮细胞和间质细胞,在黄体期和孕期类固醇激素的影响下,免疫职能细胞在数量上和(或)功能上发生一系列生理变化,通过分泌各种细胞因子如白细胞介素(IL)、细胞集落刺激因子(CSF)、生长因子,并表达和分泌一系列黏附分子及其配基、形成激素-免疫-细胞因子、黏附分子网络系统。越来越多的证据表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细胞因子 黏膜免疫系统 子宫内膜 黏附分子 自然杀伤细胞 黄体期 蜕膜 白细胞介素 细胞外基质 配基
下载PDF
罗氏妇科学术思想在香港地区的应用体会 被引量:4
5
作者 缪江霞 《环球中医药》 CAS 2015年第7期786-789,共4页
罗氏妇科的学术思想充分体现了岭南妇科的精髓,在岭南地区包括香港的应用甚广。香港地区由于其特殊的地理人文环境和纯中医医疗环境,决定了罗氏妇科的临床应用价值。把握和处理好补肾与健脾、清热祛湿与养阴保津、清上与温下、扶正与祛... 罗氏妇科的学术思想充分体现了岭南妇科的精髓,在岭南地区包括香港的应用甚广。香港地区由于其特殊的地理人文环境和纯中医医疗环境,决定了罗氏妇科的临床应用价值。把握和处理好补肾与健脾、清热祛湿与养阴保津、清上与温下、扶正与祛邪、调气与和血五对治法的关系,是应用罗氏妇科学术思想关键所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罗元恺 罗氏妇科 学术思想 应用体会
下载PDF
生殖生态学与妇科湿热证实质的研究 被引量:3
6
作者 缪江霞 《中国中医药信息杂志》 CAS CSCD 2000年第12期13-14,共2页
关键词 生殖生态学 妇科湿热证 病理生理学
下载PDF
从微生态角度研究中医妇科湿热证本质的思路和方法 被引量:3
7
作者 缪江霞 《广州中医药大学学报》 CAS 2000年第4期293-295,共3页
微生态学是一门新兴生命科学分支 ,中医学妇科理论包含了大量的微生态问题。本文从微生态角度研究中医妇科湿热证本质并提出几点思路。微生态学与中医妇科学在对生殖道的生理认识上有相似之处 ,微生态失衡与湿热证病机有共同的规律性 ,... 微生态学是一门新兴生命科学分支 ,中医学妇科理论包含了大量的微生态问题。本文从微生态角度研究中医妇科湿热证本质并提出几点思路。微生态学与中医妇科学在对生殖道的生理认识上有相似之处 ,微生态失衡与湿热证病机有共同的规律性 ,设想可通过测定妇科湿热证患者微生态指标 (阴道菌群及神经内分泌免疫指标 ) ,并与其他证型对照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微生态学 病理生理学 中医妇科病
下载PDF
成功矫治瘢痕致阴道中上段不完全闭锁1例
8
作者 缪江霞 刘宇权 周英 《广东医学》 CAS CSCD 2001年第1期90-90,共1页
关键词 瘢痕 阴道中上段不完全闭锁 少见病 矫治术
下载PDF
中药治疗药物流产后出血的临床研究 被引量:2
9
作者 缪江霞 《安徽中医临床杂志》 1996年第3期104-105,共2页
本院自1993年起,对350例药物流产患者,按随机分组原则将其分为3组,工组为不服中药组,Ⅱ组为服用“祛瘀缩宫汤”组,Ⅲ组为服用“祛瘀缩宫汤”加“滋阴复膜场”组3组的服药后出血时间和出血量,运用计数资料的X^2检验方法,差别有机... 本院自1993年起,对350例药物流产患者,按随机分组原则将其分为3组,工组为不服中药组,Ⅱ组为服用“祛瘀缩宫汤”组,Ⅲ组为服用“祛瘀缩宫汤”加“滋阴复膜场”组3组的服药后出血时间和出血量,运用计数资料的X^2检验方法,差别有机显著意义(P<0.01,出血时间)和显著性意义(P<0.05,出血量)。其中Ⅱ组与Ⅲ组比较,差别有非常显著性意义(P<0.01,阴道出血量)。说明运用活血化瘀、益阴养血法则,对于药流的并发症有明显改善作用,可以减少并发症的发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药物流产 流产后出血 中医药疗法
原文传递
香港中医妇科学教学面临的问题和对策 被引量:1
10
作者 缪江霞 《广西中医药大学学报》 2016年第1期128-129,共2页
中医妇科学是一门临床主干学科,是香港中医师执业资格考试的主要临床考试科目。笔者曾经在广州中医药大学妇科教研室工作十余年,从2005年至今又在香港中文大学中医学院工作,主要从事中医妇科学的教学和临床工作,深感二地的医疗环境和教... 中医妇科学是一门临床主干学科,是香港中医师执业资格考试的主要临床考试科目。笔者曾经在广州中医药大学妇科教研室工作十余年,从2005年至今又在香港中文大学中医学院工作,主要从事中医妇科学的教学和临床工作,深感二地的医疗环境和教学目标大不相同,教学面临的挑战各异。笔者在解决各类问题时逐步积累了一定经验,制订出一些对策并付诸实践,取得较好的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医妇科学 香港 教学方法 问题与对策
下载PDF
寿胎丸加味方合煎与单煎混合浓缩颗粒的临床等效性研究 被引量:13
11
作者 邓高丕 陶莉莉 +4 位作者 缪江霞 李坤寅 罗颂平 张玉珍 王慧颖 《中药材》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1年第9期694-695,共2页
传统的中药饮片能适应中医学的辨证施治,随证加减的治疗要求,使中医治疗学上的因人、因时、因地制宜的治疗大法在临床医疗中得以实施.但传统的中药饮片汤剂也存在着因煎煮技术不规范,致使有效成分未必得到,而挥发性成分容易丢失,汤剂质... 传统的中药饮片能适应中医学的辨证施治,随证加减的治疗要求,使中医治疗学上的因人、因时、因地制宜的治疗大法在临床医疗中得以实施.但传统的中药饮片汤剂也存在着因煎煮技术不规范,致使有效成分未必得到,而挥发性成分容易丢失,汤剂质量不稳定或不能满足应急用药或体积较大,携带、贮存不方便等缺点.单味中药浓缩颗粒是在传统的中药饮片的基础上,用现代科学技术提取制成的新剂型,它既保留了中药饮片在临床医疗中能辨证施治,随证加减的特点,又保持了中药饮片原有的药性和药效,且具有配制简单,用量准确,服用量少,不需煎煮,携带方便,可随时应急使用等优点,有利于临床应用.但是,单味中药浓缩颗粒与中药饮片在临床疗效上有没有差异?单味中药混合浓缩颗粒能否代替传统的中药饮片汤剂在临床上应用?尚需要临床研究的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寿胎丸 加味方 合煎 单煎 浓缩颗粒 临床等效性
下载PDF
提高中草药随机对照试验的质量Ⅰ:临床试验设计和方法学(英文) 被引量:37
12
作者 卞兆祥 李幼平 +6 位作者 David MOHER Simon DAGENAIS 刘良 吴泰相 缪江霞 关家伦 宋丽 《中西医结合学报》 CAS 2006年第2期120-129,共10页
目的:通过对中草药临床随机对照试验的设计及方法学进行质量评价,探讨如何提高中草药临床试验的质量。方法:文献检索2005年7月前发表于Cochrane图书馆的中草药系统评价共11篇,包含167个中草药临床随机对照试验。质量评价方法采用修订版C... 目的:通过对中草药临床随机对照试验的设计及方法学进行质量评价,探讨如何提高中草药临床试验的质量。方法:文献检索2005年7月前发表于Cochrane图书馆的中草药系统评价共11篇,包含167个中草药临床随机对照试验。质量评价方法采用修订版CONSORT声明9项指标以及中草药剂型及质量控制标准指标。结果:所有167个临床试验都含有试验目的、方法、第1结局指标、统计学方法及中药剂型;其中163(97.6%)个临床试验说明了研究对象的纳入标准,只有26(15.6%)个临床试验说明了研究对象的排除标准;只有14(8.4%)个临床试验详细说明了随机序列的产生方法;4(2.4%)个临床试验提及了随机分配隐藏;绝大部分的临床试验(86.8%)属于开放性的,只有13.2%的临床试验采用了盲法设计;只有1个临床试验在试验前进行了样本含量的计算;在中草药剂型方面,45.5%的临床试验使用的是汤剂或中药茶包,只有1个临床试验提及了制剂的质量控制。在167个临床试验中,所有质量评价指标的涉及率只有36.0%。结论:现阶段中草药临床随机对照试验的质量还很低。建议:(1)试验设计者及实施者必须接受正规的临床试验基础知识的培训;(2)推荐采用临床试验设计流程图,逐一解决临床试验过程中的关键问题;(3)在方案正式实施前进行预试验,并根据预试验的结果对临床试验设计方案进行调整;(4)对临床试验设计的最终方案进行注册登记,并预先发表(最好是网上发表)临床试验设计方案;(5)广泛开展国际合作,特别是与对中医药研究感兴趣的国际知名学术研究机构进行合作,以提高中草药临床研究的质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随机对照试验 中草药 方法学 质量评价
下载PDF
提高中草药随机对照试验的质量Ⅱ:对照组设计(英文) 被引量:24
13
作者 卞兆祥 David MOHER +4 位作者 Simon DAGENAIS 李幼平 刘良 吴泰相 缪江霞 《中西医结合学报》 CAS 2006年第2期130-136,共7页
目的:如何选择对照组是临床随机对照试验设计的关键环节之一。通过对Cochrane图书馆发表的关于中草药治疗2型糖尿病系统评价中所包含的66个临床试验进行对照组设计的评价分析,探讨如何提高中草药临床试验中对照组设计的质量。方法:文献... 目的:如何选择对照组是临床随机对照试验设计的关键环节之一。通过对Cochrane图书馆发表的关于中草药治疗2型糖尿病系统评价中所包含的66个临床试验进行对照组设计的评价分析,探讨如何提高中草药临床试验中对照组设计的质量。方法:文献检索2005年7月前发表于Cochrane图书馆且纳入临床试验最多的系统评价——中草药治疗2型糖尿病系统评价中的66个临床试验,分析中草药临床随机对照试验在对照组设计方面存在的问题。结果:在66个临床试验中,所采用的对照组包括安慰剂组、阳性药物组及空白对照组等,但在临床试验设计中则并未说明对照组的选择理由;其中27个临床试验采用中、西药结合与西药疗效的比较;24个临床试验采用中药与西药疗效的比较;5个临床试验采用中药与安慰剂疗效的比较;3个临床试验比较了中、西药结合与西药合安慰剂治疗的疗效;3个临床试验比较了中、西药结合与其他中药治疗的疗效;中药治疗组与空白对照组比较、中药合安慰剂治疗与西药合安慰剂治疗的比较则各为1个临床试验;另有1个临床试验采用了中药分别与中、西药结合,西药以及安慰剂的比较;有1个试验则采用了中药分别与西药及中、西药结合的比较。结论:基于不同的临床试验目的选择对照组是进行对照组设计的根本依据。建议:(1)研究者与设计者必须正确理解对照组选择的重要意义;(2)对照组的选择必须以试验设计目的为基础;(3)选择阳性药物对照组必须有充足的证据证明该阳性药物的疗效,同时必须遵照推荐方法使用阳性药物;(4)必须确保安慰剂所含成分为惰性成分,对所研究疾病无任何治疗作用,且在色、泽、味、形等方面尽可能与试验药物一致;(5)空白对照组的选择必须充分考虑伦理道德因素,且不会因为非盲法评估而对结局评估产生任何偏倚;(6)在对慢性、稳定性疾病进行的研究中,交叉对照试验常较随机对照试验更为适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随机对照试验 中草药 方法学 质量评价 对照组
下载PDF
提高中草药随机对照试验的质量Ⅳ:采用修改后的CONSORT条目评价临床随机对照试验报告的质量(英文) 被引量:21
14
作者 卞兆祥 David MOHER +6 位作者 Simon DAGENAIS 李幼平 吴泰相 刘良 缪江霞 宋丽 张慧敏 《中西医结合学报》 CAS 2006年第3期233-242,共10页
目的:以Cochrane图书馆中有关中草药治疗2型糖尿病系统评价中的66个临床随机对照试验为基础,分析在中草药临床随机对照试验研究报告中存在的问题,以及如何提高临床随机对照试验报告的质量.方法:文献检索2005年7月前发表于Cochrane图... 目的:以Cochrane图书馆中有关中草药治疗2型糖尿病系统评价中的66个临床随机对照试验为基础,分析在中草药临床随机对照试验研究报告中存在的问题,以及如何提高临床随机对照试验报告的质量.方法:文献检索2005年7月前发表于Cochrane图书馆的纳入随机对照试验最多的系统评价-中草药治疗2型糖尿病系统评价,共包含66个临床随机对照试验.以原有的CONSORT条目为基础,增加有关中医药方面的5项内容,即中医证型、组方依据、复方组成、制剂类型及质量控制.修订后的CONSORT评估表共包含63项条目,并以此为标准评估66篇临床随机对照试验报告的质量.结果:按修改后的CONSORT条目,66篇临床随机对照试验的总体报告率为19%~44%,中位数32%(标准差8%).结论:中草药临床随机对照试验报告的总体质量较低.建议:以CONSORT条目为基础,进行中草药临床随机对照试验报告规范化的研究.同时建议中医药类杂志的编辑要求作者按照规范格式发表临床研究报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随机对照试验 中草药 方法学 质量评估 报告
下载PDF
提高中草药随机对照试验的质量Ⅲ:中草药的质量控制(英文) 被引量:17
15
作者 梁士贤 卞兆祥 +5 位作者 David MOHER Simon DAGENAIS 李幼平 刘良 吴泰相 缪江霞 《中西医结合学报》 CAS 2006年第3期225-232,共8页
目的:通过对中草药临床随机对照试验中有关中草药质量控制的方法进行分析评价,探讨如何实施中草药临床试验的药物质量控制。方法:文献检索2005年7月前发表于Cochrane图书馆的中草药系统评价共11篇,包含167个中草药临床随机对照试验,实... 目的:通过对中草药临床随机对照试验中有关中草药质量控制的方法进行分析评价,探讨如何实施中草药临床试验的药物质量控制。方法:文献检索2005年7月前发表于Cochrane图书馆的中草药系统评价共11篇,包含167个中草药临床随机对照试验,实证分析中草药临床试验中有关中草药质量控制的方法。结果:在纳入分析的167个中草药临床随机对照试验中,所采用的中草药制剂类型共有11种,其中只有1个临床随机对照试验提及中药的质量控制方法。结论:在中草药临床随机对照试验过程中,中草药的质量控制是一个非常薄弱的环节。建议:在中草药临床随机对照试验过程中,必须提高中草药的质量控制意识及建立中草药质量控制的技术平台,整合包括中药材生产质量管理规范(Good Agricultural Practice,GAP)、药物生产质量管理规范(Good Manufacturing Practice,GMP)、药物临床试验质量管理规范(Good ClinicalPractice,GCP)以及中药指纹图谱等技术,建立系统控制临床试验药物的质量控制体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随机对照试验 中草药 质量控制
下载PDF
带下病的中医理论与临床研究进展 被引量:4
16
作者 邓高丕 缪江霞 周英 《广西中医药》 2001年第2期59-61,共3页
关键词 带下 病因 病机 综述 中医药治疗
下载PDF
带下病古训 被引量:1
17
作者 邓高丕 周英 缪江霞 《中医文献杂志》 2000年第2期4-6,共3页
病名溯源 “带下”一词有广义、狭义之分。《金匮要略心典》云:“带下者,带脉之下,古人列经脉为病,凡三十六种,皆谓之带下病,非今人所谓赤白带下也。”《产宝》及《千金要方》指出带下三十六疾有:十二瘕、九痛、七害、五伤、三痼。可以... 病名溯源 “带下”一词有广义、狭义之分。《金匮要略心典》云:“带下者,带脉之下,古人列经脉为病,凡三十六种,皆谓之带下病,非今人所谓赤白带下也。”《产宝》及《千金要方》指出带下三十六疾有:十二瘕、九痛、七害、五伤、三痼。可以看出广义带下包涵范围广泛。而狭义带下是指妇女阴道内流出的一种粘稠滑腻液体,如带绵绵而下。本文主要论述狭义带下,其有生理、病理之别。 1 生理性带下 《灵枢》说:“五谷之津液和合为而膏者,内渗入于骨空,补益脑髓,而下流于阴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带下 源流 病理 病因 中医学
下载PDF
慢性盆腔炎性不孕患者中医证型与微生态的相关性探讨 被引量:1
18
作者 廖慧慧 缪江霞 《中医药学刊》 2005年第11期2057-2059,共3页
目的通过对生殖道微生态特征的研究,在中医理论指导下,初步探讨慢性盆腔炎性不孕患者中医证型与微生态的相关性。方法将54例患者辨证分型与20例正常人对照,以菌群密集度、菌群多样性、优势菌三方面为研究指标,采用涂片观察、细菌培养及... 目的通过对生殖道微生态特征的研究,在中医理论指导下,初步探讨慢性盆腔炎性不孕患者中医证型与微生态的相关性。方法将54例患者辨证分型与20例正常人对照,以菌群密集度、菌群多样性、优势菌三方面为研究指标,采用涂片观察、细菌培养及定量测定方法。结果慢性盆腔炎性不孕患者优势菌改变、菌群多样性增加,菌群密集度级别按湿热瘀阻型、气滞血瘀型、肾虚血瘀型、痰瘀互结型依次降低。结论沙眼衣原体和支原体感染是慢性盆腔炎性不孕的主要致病病原体。菌群密集度与中医证型之间存在一定的相关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慢性盆腔炎性不孕 微生态 中医证型
下载PDF
七年制中医专业妊娠病中医教学体会
19
作者 陶莉莉 缪江霞 +1 位作者 李坤寅 冯玉兰 《湖南中医药导报》 2003年第3期89-89,92,共2页
七年制本科硕士班 ,由于基础较好、自学能力及科研意识较强 ,妇科罗颂平教授在该班妊娠病的教学中进行了一些有益的尝试 ,采用理论联系实际 ,强调中医特色 ,运用整体观念指导妊娠病教学 ;这种教辅结合、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 ,取得了较为... 七年制本科硕士班 ,由于基础较好、自学能力及科研意识较强 ,妇科罗颂平教授在该班妊娠病的教学中进行了一些有益的尝试 ,采用理论联系实际 ,强调中医特色 ,运用整体观念指导妊娠病教学 ;这种教辅结合、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 ,取得了较为满意的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七年制中医本科硕士生 妊娠病 教学体会
下载PDF
浅谈张介宾柴胡饮类方治疗血室受邪思路
20
作者 官可祈 缪江霞 罗颂平 《环球中医药》 CAS 2022年第10期1873-1876,共4页
明代医家张介宾有“八阵”方论,其中“散阵”在于“散表证也”,针对正邪盛衰以散表。张介宾在《景岳全书·妇人规》仅采用《新方八阵》“散阵”之“柴胡饮”类方,分别治疗经脉类“热入血室”、产后类“产后发热”二病。经方小柴胡... 明代医家张介宾有“八阵”方论,其中“散阵”在于“散表证也”,针对正邪盛衰以散表。张介宾在《景岳全书·妇人规》仅采用《新方八阵》“散阵”之“柴胡饮”类方,分别治疗经脉类“热入血室”、产后类“产后发热”二病。经方小柴胡汤是治疗热入血室代表“散阵”古方,补而兼散。张介宾认为妇女血室受邪,容易累及子宫、产门,均为外感表证兼有里虚之“伤寒两感”,以其自创“柴胡饮”类方,在小柴胡汤基础上加减,选用柴胡、生白芍、陈皮等作为核心药物,配合养血、散表药物治疗。《妇人规》内“柴胡饮”类方之应用,体现张介宾重视“女子体阴以血为用”的观点,通过“求汗于血”,以助散表,治疗血室空虚受邪之“内伤外感”,同时突显《新方八略·散略》“但用散之法,当知性力缓急,及气味寒温之辨,用得其宜,诸经无不妙也”的看法。张介宾治疗思想特点可以为临床提供参考并指导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热入血室 产后发热 散阵 柴胡 张介宾 妇人规 求汗于血 伤寒两感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