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基线老年营养风险指数与多发性骨髓瘤预后的关系
1
作者 缪颖洁 岳延华 +5 位作者 周怡芳 曹阳 陈惠娟 沈洋灵 郭嫣婷 顾伟英 《现代肿瘤医学》 CAS 2024年第16期3051-3059,共9页
目的:探讨老年营养风险指数(GNRI)与初诊多发性骨髓瘤(MM)患者预后的关系。方法:选取2010年5月至2022年9月在我院就诊并规范治疗的107例60岁以上初诊MM患者,基于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计算出GNRI的最佳截断值,比较高GNRI组和低GNRI组... 目的:探讨老年营养风险指数(GNRI)与初诊多发性骨髓瘤(MM)患者预后的关系。方法:选取2010年5月至2022年9月在我院就诊并规范治疗的107例60岁以上初诊MM患者,基于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计算出GNRI的最佳截断值,比较高GNRI组和低GNRI组基线资料、无进展生存期(PFS)、总生存期(OS)的差异;采用Kaplan-Meier进行生存分析并绘制生存曲线,Log-rank检验比较组间生存差异,Cox比例风险模型进行多因素分析,对年龄、细胞遗传学、血肌酐水平分层绘制生存曲线进行亚组分析。结果:107例患者的中位年龄为68(60~86)岁,其中男性62例(57.9%),女45例(42.1%),中位PFS为26个月,中位OS为39个月。基于ROC曲线得出GNRI的最佳截断值为99,低GNRI组中位PFS和OS均较高GNRI组短(17 vs 47,P=0.014;29 vs 63,P=0.015)。多因素分析显示,GNRI≤99(HR 0.485,95%CI 0.253~0.930,P=0.029)、高危细胞遗传学(HR 2.062, 95%CI 1.180~3.603,P=0.011)、血肌酐> 177μmol/L(HR 2.316,95%CI 1.160~4.626,P=0.017)是影响老年MM患者OS的独立预后危险因素。亚组分析显示,截至末次随访,初诊年龄为60~65岁或血清肌酐水平≤177μmol/L患者中低GNRI组的中位OS(22 vs未达到,P=0.002;39 vs 64,P=0.019)和中位PFS(15 vs未达到,P=0.001 9;26 vs 63,P=0.012)更短,高危细胞遗传学患者中低GNRI组的中位PFS(15 vs 49.5,P=0.032)更短。结论:GNRI评分对老年MM患者预后有潜在评估价值,且GNRI≤99的患者PFS和OS更短。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多发性骨髓瘤 老年营养风险指数 预后分析
下载PDF
DTA突变在初诊急性髓系白血病患者中的预后价值
2
作者 陈惠娟 曹阳 +3 位作者 缪颖洁 周怡芳 刘月 顾伟英 《中国实验血液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4期993-998,共6页
目的:探讨DTA(DNMT3A、TET2、ASXL1)突变在非M3型急性髓系白血病(AML)患者中的预后意义。方法:回顾性分析2018年1月至2022年4月就诊于常州市第一人民医院的180例AML患者的临床资料,采用二代测序技术检测患者的150种基因突变情况,采用log... 目的:探讨DTA(DNMT3A、TET2、ASXL1)突变在非M3型急性髓系白血病(AML)患者中的预后意义。方法:回顾性分析2018年1月至2022年4月就诊于常州市第一人民医院的180例AML患者的临床资料,采用二代测序技术检测患者的150种基因突变情况,采用log-rank检验和Cox回归模型分析影响预后的因素。结果:180例AML患者中,有83例(46.1%)患者检出DTA基因突变。与无DTA突变组相比,DTA突变组患者年龄更大(P<0.001)。DTA突变型组较无DTA突变组的中位总生存时间(OS)及无病生存时间(DFS)均明显缩短(P<0.05)。多因素分析结果显示,年龄≥60岁(P<0.001)、伴DTA突变(P=0.018)、预后中等(相对于预后良好)(P=0.005)是影响患者OS的独立危险因素。结论:伴DTA突变的AML患者年龄偏大,中位OS和中位DFS时间短,预后不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DTA突变 克隆性造血 急性髓系白血病 预后
原文传递
获得性凝血因子ⅩⅢ缺乏伴静脉血栓病例及文献复习
3
作者 陈惠娟 缪颖洁 +4 位作者 周怡芳 曹阳 顾伟英 谢晓宝 贺白 《血栓与止血学》 CAS 2023年第2期78-82,共5页
获得性凝血因子ⅩⅢ(FⅩⅢ)缺乏罕见,可发生于消耗过多、合成减少或免疫抑制介导。该病多见于老年群体,临床出血症状重,可出现反复自发性出血,治疗困难,死亡率接近50%,常规凝血检查无异常,极易漏诊和误诊。本文报道1例获得性FⅩⅢ缺乏... 获得性凝血因子ⅩⅢ(FⅩⅢ)缺乏罕见,可发生于消耗过多、合成减少或免疫抑制介导。该病多见于老年群体,临床出血症状重,可出现反复自发性出血,治疗困难,死亡率接近50%,常规凝血检查无异常,极易漏诊和误诊。本文报道1例获得性FⅩⅢ缺乏症伴深静脉血栓形成患者,诊断过程曲折,经免疫抑制治疗取得成功。通过病例分析及文献复习,为临床出凝血障碍疾病诊治提供临床诊疗思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获得性 凝血因子ⅩⅢ缺乏 静脉血栓 免疫抑制治疗
下载PDF
CD15在初诊急性髓系白血病患者中表达及预后意义
4
作者 陈惠娟 曹阳 +3 位作者 缪颖洁 周怡芳 刘月 顾伟英 《中国实用内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4期296-301,共6页
目的分析CD15在初诊的急性髓系白血病(AML)患者中的表达和预后意义,探讨其与白血病靶基因突变的关系。方法回顾分析2018年1月1日至2022年4月30日于常州市第一人民医院初诊的186例AML患者(除外M3亚型)的临床资料,比较CD15阳性(CD15^(+))... 目的分析CD15在初诊的急性髓系白血病(AML)患者中的表达和预后意义,探讨其与白血病靶基因突变的关系。方法回顾分析2018年1月1日至2022年4月30日于常州市第一人民医院初诊的186例AML患者(除外M3亚型)的临床资料,比较CD15阳性(CD15^(+))组和CD15阴性(CD15^(-))组患者之间的临床特征及预后差异。结果与CD15^(-)组相比,CD15^(+)组AML患者相对年轻(61.0岁比67.0岁,P=0.012),初诊时白细胞计数(13.1×10^(9)/L比6.3×10^(9)/L,P=0.027)和乳酸脱氢酶水平(442.0 U/L比287.0 U/L,P=0.023)更高,具有更高比例的M5亚型(31.0%比12.8%,P=0.003)。CD15^(+)组CEBPA突变比率(24.0%比10.7%,P=0.020)高于CD15^(-)组,IDH2突变比率(8.3%比28.6%,P<0.001)低于CD15^(-)组。CD15^(+)组和CD15^(-)组1~2个疗程诱导治疗后完全缓解(CR)率分别为54.0%和34.9%(P=0.009)。CD15^(+)组患者中位数总生存期(mOS)为418 d,明显长于CD15^(-)组223 d(P=0.027)。结论CD15阳性表达提示预后良好,CD15^(+)组和CD15^(-)组之间CEBPA突变和IDH2突变存在差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CD15 急性髓系白血病 预后 基因突变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