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97篇文章
< 1 2 25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大汶河流域土地利用时空演变分析及生态空间多情景模拟
1
作者 罗义 刘伟强 +2 位作者 祁爱华 曲烨瑛 刘文焕 《节水灌溉》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44-52,共9页
多情景模拟土地利用演变为大汶河流域土地管理和推动区域高质量发展提供参考。基于大汶河流域1990、2000、2010和2020年土地利用数据,借助动态度和土地利用转移矩阵分析研究区近30年来的土地利用时空演变特征和相关驱动机制,从地理环境... 多情景模拟土地利用演变为大汶河流域土地管理和推动区域高质量发展提供参考。基于大汶河流域1990、2000、2010和2020年土地利用数据,借助动态度和土地利用转移矩阵分析研究区近30年来的土地利用时空演变特征和相关驱动机制,从地理环境、社会经济和交通路网三方面选取12个驱动因子,设置生态保护、耕地优先和经济发展3种情景,利用PLUS模型模拟研究区2030年土地利用空间分布及对比分析各情景模拟差异。结果表明:①近30年来,耕地面积减少明显,达630 km^(2);建筑用地面积持续增长且增幅较大,占比从8.8%增至16.7%。②2020年土地利用模拟结果Kappa系数为0.89,总精度为93.15%,均高于标准,PLUS模型满足大汶河流域土地利用模拟要求。③综合3种情景模拟结果发现,耕地优先情景下,耕地面积总量得到有效保护,相对限制建筑用地面积的增长,同时生态环境和经济建设都得到较好保障。因此耕地优先情景更符合大汶河流域可持续发展的要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PLUS模型 土地利用 驱动因子 多情景模拟 大汶河流域
下载PDF
胺碘酮通过诱发免疫紊乱加剧小鼠肝毒性
2
作者 高玉婷 毛大庆 +1 位作者 夏大胜 罗义 《生态毒理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54-64,共11页
胺碘酮(amiodarone)是临床上广泛使用的第三类抗心律失常药物,临床研究已经发现长期服用胺碘酮会对人体造成副作用,包括肝毒性。鉴于人体与共生微生物形成了一个复杂的共生生态系统,口服胺碘酮对机体的影响,从药物吸收到直接或间接的药... 胺碘酮(amiodarone)是临床上广泛使用的第三类抗心律失常药物,临床研究已经发现长期服用胺碘酮会对人体造成副作用,包括肝毒性。鉴于人体与共生微生物形成了一个复杂的共生生态系统,口服胺碘酮对机体的影响,从药物吸收到直接或间接的药物作用,反映了药物与机体以及共生生态系统相互作用的结果。然而,胺碘酮对肝功能的影响及其潜在机制仍然知之甚少。本研究为探讨胺碘酮对肝脏的影响,建立了胺碘酮诱导小鼠模型,采用Lieber-Decarli液体饲料,分别设置200 mg·kg^(-1)的低剂量组和600 mg·kg^(-1)的高剂量组。研究发现胺碘酮处理28 d后,诱发小鼠肝脏转录谱发生改变,与对照组相比,胺碘酮处理组有1 634个差异基因表达显著变化,差异基因富集的KEGG信号通路包括PPAR信号通路、脂肪酸代谢信号通路、胆汁酸分泌、代谢外源物质的细胞色素P450信号通路等。此外,胺碘酮处理组肝脏结构和功能受到损伤,组织病理学分析显示肝脏出现微泡型脂肪肝,脂质新生相关的基因Acaca、Fasn和Srebf1表达上调。血清生化检测结果表明丙氨酸氨基转移酶(ALT)和天冬氨酸氨基转移酶(AST)水平升高,并有浓度依赖性。进一步研究发现胺碘酮引起小鼠肝脏免疫紊乱,促发Th17细胞和Th1细胞比例上调,相应的炎症因子TNF-α、TGF-β1、IL-17等也显著增加。胺碘酮也诱发脾脏Treg细胞比例下调,CD8阳性细胞比例上调。由此可知,胺碘酮可以诱导小鼠肝脏转录组发生改变,同时造成肝毒性,诱发小鼠自身免疫紊乱,进一步引发炎症反应。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胺碘酮 小鼠肝脏 肝损伤 免疫紊乱 炎症因子 基因
下载PDF
基于GIS的张家口市土地生态敏感性评价
3
作者 罗义 刘伟强 +1 位作者 王霞 刘文焕 《绿色科技》 2023年第10期31-34,51,共5页
以河北省张家口市为研究对象,基于GIS分析技术,结合张家口市生态经济现状,选取植被覆盖度、坡度、水环境、土地利用类型、人口密度5个敏感性因子,运用单要素敏感性评价和综合敏感性评价2种方法对张家口市土地生态敏感性进行了评价,以厘... 以河北省张家口市为研究对象,基于GIS分析技术,结合张家口市生态经济现状,选取植被覆盖度、坡度、水环境、土地利用类型、人口密度5个敏感性因子,运用单要素敏感性评价和综合敏感性评价2种方法对张家口市土地生态敏感性进行了评价,以厘清不同的土地生态环境敏感区的空间分布格局。结果表明:张家口市高度敏感区与中度敏感区面积为13922.97 km^(2),占总面积的38.5%;可进行适度开发利用的面积,低度敏感区面积共12217.16 km^(2),占总面积的33.7%;可适宜高强度开发利用的面积的极低敏感区面积共10080.8 km^(2),占总面积的27.8%,而作为重点保护区的面积为5120.69 km^(2),占总面积的14.2%。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态环境 层次分析法 敏感性评价 张家口市
下载PDF
市政工程道路排水管道施工技术研究
4
作者 罗义 《水上安全》 2024年第1期146-148,共3页
为解决市政工程道路排水管施工技术存在的诸多问题,本文首先是对市政工程道路排水管施工特点进行了介绍,其次对排水管道工程各施工技术进行了研究,最后提出了几点施工技术应用要点,以期为相关人员提供参考。
关键词 市政工程 工程施工 道路排水管 排水管施工 施工技术
下载PDF
基于Maxent模型与电路理论的大熊猫栖息地内废弃矿山生态修复研究
5
作者 费勇强 黄爱民 +1 位作者 罗义 赵利 《环境工程技术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622-632,共11页
为提高大熊猫栖息地内废弃矿山的生态修复效率和针对性,基于最大熵(Maxent)模型和电路理论,以大熊猫国家公园(四川雅安片区)历史遗留废弃矿山生态修复示范工程项目区域为研究区,对大熊猫适宜生境及影响生境的主要环境变量进行分析,识别... 为提高大熊猫栖息地内废弃矿山的生态修复效率和针对性,基于最大熵(Maxent)模型和电路理论,以大熊猫国家公园(四川雅安片区)历史遗留废弃矿山生态修复示范工程项目区域为研究区,对大熊猫适宜生境及影响生境的主要环境变量进行分析,识别生态源地与生态廊道,并提出相应的生态修复策略。结果显示:大熊猫取食竹分布、高程、土壤类型及厚度是影响区域内大熊猫生境的4个主要环境变量,其最适宜生境条件为存在大熊猫取食竹、高程为2290~3250 m、土壤类型为暗棕壤或棕壤、土壤厚度为65~86 cm;研究区内不适宜及低适宜区面积占比为75.96%,区域废弃矿山范围内不适宜及低适宜区占比为92.23%,大熊猫适宜生境较为破碎;研究区生态源地数量多且分散,生态廊道数量多且长,其分布受到废弃矿山等因素的影响;区域废弃矿山生态修复时,应分别从区域整体和环境变量出发,重点修复宝兴区域及荥经、石棉区域的一级生态源地和廊道,修复时主要考虑取食竹分布、高程、土壤类型及厚度等对大熊猫生境影响较大的环境变量,并参考其最适宜生境条件为目标进行修复,修复完成后需加强监测管护。该方法能够发现大熊猫适宜生境的环境条件和分布范围,确定重点生态修复区域及修复策略,以此提高修复效率和质量,促进大熊猫等珍稀野生动物种群的恢复和繁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熊猫 废弃矿山 生态修复 最大熵模型 电路理论
下载PDF
模糊层次分析法在磷矿水害危险性评价的应用研究
6
作者 肖明正 罗超 +3 位作者 金林清 谭颜汶 夏勋鹏 罗义 《采矿技术》 2024年第2期179-182,共4页
为保证磷矿地下开采的安全生产,降低水害事故发生的概率,科学合理地评价磷矿水害威胁程度,从地质构造、充水水源以及开采扰动3个维度选取了11个指标,建立了贵州某磷矿危险性评价模型。运用模糊层次分析法确定各级指标的权重,以贵州省某... 为保证磷矿地下开采的安全生产,降低水害事故发生的概率,科学合理地评价磷矿水害威胁程度,从地质构造、充水水源以及开采扰动3个维度选取了11个指标,建立了贵州某磷矿危险性评价模型。运用模糊层次分析法确定各级指标的权重,以贵州省某磷矿为对象进行实证分析。研究结果表明:开采扰动(权重为0.5131)对该磷矿水害危险性影响最大,通过模糊综合量化后得出该磷矿整体评价的综合分数为5.495,评价结果为危险性一般。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磷矿 水害危险性 层次分析法 模糊综合评价法
下载PDF
废弃矿山生态修复中土壤重构的策略研究
7
作者 黄爱民 费勇强 +1 位作者 罗义 颜雪 《资源节约与环保》 2024年第1期121-124,共4页
以大熊猫国家公园(四川雅安片区)为研究区域,基于大熊猫(Ailuropoda melanoleuca)分布点和历史遗留废弃矿山现状,综合考虑土壤厚度、土壤类型、土壤有机碳对大熊猫分布的影响,提出废弃矿山生态修复期间针对土壤重构的策略,以期对大熊猫... 以大熊猫国家公园(四川雅安片区)为研究区域,基于大熊猫(Ailuropoda melanoleuca)分布点和历史遗留废弃矿山现状,综合考虑土壤厚度、土壤类型、土壤有机碳对大熊猫分布的影响,提出废弃矿山生态修复期间针对土壤重构的策略,以期对大熊猫国家公园内废弃矿山生态修复中土壤重构提供技术指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土壤重构 生态修复 大熊猫国家公园 历史遗留废弃矿山
下载PDF
2,4-二氯苯酚诱导鲫鱼肝脏自由基的产生和脂质过氧化 被引量:18
8
作者 罗义 施华宏 +1 位作者 王晓蓉 纪靓靓 《环境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3期29-32,共4页
以α- 苯基- N -叔丁基甲亚胺- N -氧化物(α- phenyl- N -tert butylnitrone ,PBN)为自旋捕获剂,利用电子顺磁共振(electronparamagneticresonance ,EPR)研究了- 2 ,4 - 二氯苯酚(2 ,4 - dichlorophenol,2 ,4 - DCP)腹腔注射2 4h后,引... 以α- 苯基- N -叔丁基甲亚胺- N -氧化物(α- phenyl- N -tert butylnitrone ,PBN)为自旋捕获剂,利用电子顺磁共振(electronparamagneticresonance ,EPR)研究了- 2 ,4 - 二氯苯酚(2 ,4 - dichlorophenol,2 ,4 - DCP)腹腔注射2 4h后,引起鲫鱼(Carassiusauratus)幼体肝脏内自由基含量变化.结果表明,不同剂量2 ,4 - DCP(0 . 0 2 5 ,0 . 0 5 ,0 . 5 ,5 ,2 5mg/kg)腹腔注射2 4h后可引起鲫鱼肝脏内自由基信号明显增强,与对照组相比具有显著性差异(p <0 . 0 5 ) .自由基的产生与2 ,4 DCP注射剂量呈较好的剂量效应关系,回归方程为:y =1 1. 89ln(x) +92. 2 0 ,r2 =0 . 985 6 .EPR波谱的3组双重峰分裂谱线为典型的PBN捕获羟自由基形成PBN/ ·OH的EPR波谱,经谱图解析表明,PBN捕获自由基形成加合物的超精细分裂常数aN =1 3 . 7Gauss,aH =1 . 8Gauss ,g因子为2 . 0 0 5 8.与文献报道的PBN捕获羟自由基的特征参数一致.研究发现,2 ,4 - DCP腹腔注射引起鲫鱼肝脏丙二醛(malondialdehyde ,MDA)含量明显增加,与对照组相比有显著性差异(p <0 . 0 5 ) ,并对2 ,4 - DCP诱导鲫鱼肝脏自由基的产生与脂质过氧化的机理进行了探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自由基 2 4-二氯苯酚 鲫鱼 剂量-效应关系 脂质过氧化
下载PDF
2,4-二氯苯酚诱导鲫鱼活性氧(ROS)的产生及其分子致毒机制 被引量:15
9
作者 罗义 纪靓靓 +1 位作者 苏燕 王晓蓉 《环境科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1期129-134,共6页
以α-苯基—N—叔丁基甲亚胺—N—氧化物(PBN)为自旋捕获剂,利用电子顺磁共振(electronparamagneticresonance,EPR)自旋捕集技术研究了在2,4-二氯苯酚(2,4-DCP)胁迫下,2、4、8、24、72h后鲫鱼(Carassiusauratus)幼体肝脏活性氧的产生及... 以α-苯基—N—叔丁基甲亚胺—N—氧化物(PBN)为自旋捕获剂,利用电子顺磁共振(electronparamagneticresonance,EPR)自旋捕集技术研究了在2,4-二氯苯酚(2,4-DCP)胁迫下,2、4、8、24、72h后鲫鱼(Carassiusauratus)幼体肝脏活性氧的产生及其动力学.结果表明,2,4-DCP能引起鲫鱼肝脏中·OH的产生(与对照组相比具有显著性差异,p<0.01),且其强度随时间的增加而增强,8h时达到最大,随后开始降低,直至72h降至对照组水平.超氧化物歧化酶(Superoxidedismutase,SOD)活性随时间变化的动力学与·OH产生动力学趋势一致,暗示·OH可能由O2·-生成.GSH/GSSG比值随时间的变化趋势表明,机体处于氧化应激态.鲫鱼肝脏丙二醛(MDA)含量明显增加,且与自由基产生的动力学相比滞后16h,表明脂质过氧化可能由·OH诱导产生.本研究表明,·OH对2,4-DCP的响应比抗氧化防御系统和脂质过氧化更直接、更快速,有可能成为指示水生生态系统中2,4-DCP污染的早期预警指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2 4-二氯苯酚 电子顺磁共振 ·OH Carassius auratus SOD MDA
下载PDF
抗生素抗性基因(ARGs)--一种新型环境污染物 被引量:152
10
作者 罗义 周启星 《环境科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8期1499-1505,共7页
抗生素的环境污染与生态毒性近年来引起了日益广泛的关注.水产养殖和畜牧业抗生素长期滥用的直接后果,很可能诱导动物体内抗生素抗性基因,经排泄后将对养殖区域及其周边环境造成潜在基因污染.抗性基因还极有可能在环境中传播、扩散,对... 抗生素的环境污染与生态毒性近年来引起了日益广泛的关注.水产养殖和畜牧业抗生素长期滥用的直接后果,很可能诱导动物体内抗生素抗性基因,经排泄后将对养殖区域及其周边环境造成潜在基因污染.抗性基因还极有可能在环境中传播、扩散,对公共健康和食品、饮用水安全构成威胁.为此,提出了将抗生素抗性基因作为一类新型环境污染物,对该类污染物在环境中的来源、潜在的传播途径以及国内外相关研究进展进行综述,指出了当前形势下我国开展环境中抗生素抗性基因污染研究的必要性,建议尽快从国家层面上系统进行抗生素抗性基因的环境污染机理与控制对策研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抗生素抗性基因 抗生素 水产养殖业 畜牧业 新型环境污染物
下载PDF
心肌顿抑中的氧化应激作用及氨基胍干预的效果 被引量:4
11
作者 罗义 查道刚 +1 位作者 黄晓波 刘伊丽 《中华高血压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8期670-674,共5页
背景氧化应激的超氧阴离子(O-.2)可与细胞一氧化氮合酶(NOS)释出的一氧化氮(NO)结合,生成过氧亚硝酸阴离子(ONOO-)。ONOO-是氧化应激各种产物[如O2.-、H2O2、羟自由基(.OH)等]之一,统称为反应性氧族(ROS)。ROS在心肌顿抑中的作用研究不... 背景氧化应激的超氧阴离子(O-.2)可与细胞一氧化氮合酶(NOS)释出的一氧化氮(NO)结合,生成过氧亚硝酸阴离子(ONOO-)。ONOO-是氧化应激各种产物[如O2.-、H2O2、羟自由基(.OH)等]之一,统称为反应性氧族(ROS)。ROS在心肌顿抑中的作用研究不多,氨基胍作为NOS抑制剂对ROS的作用也不清楚。目的探讨ONOO-在心肌顿抑发生中的作用和机制以及氨基胍的干预作用。方法24条雄性杂种犬,随机分为4组:1)短顿抑组[左前降支冠状动脉(LAD)阻断15min/再灌注120min];2)长顿抑组(LAD阻断60min/再灌注120min);3)氨基胍组[LAD阻断60min/再灌注120min加一氧化氮合酶抑制剂氨基胍(100mg/kg)干预];4)假手术组。在不同观察时间点测定超声心功能和冠状静脉窦血浆NO浓度。实验完毕后心肌标本行电镜检查,并行硝基酪氨酸免疫组化检查以证实是否有ONOO-生成。结果1)LAD结扎后缺血心肌节段收缩期增厚百分率和左室射血分数显著下降,缺血心肌节段表现为矛盾运动;再灌注开始后心肌节段收缩功能和左室射血分数呈进行性改善,短顿抑组和氨基胍组心功能的恢复快于长顿抑组。2)短顿抑组和长顿抑组再灌注期血浆NO浓度明显升高,氨基胍组再灌注期血浆NO浓度无显著升高。3)短顿抑组顿抑心肌硝基酪氨酸免疫组化染色见阳性染色的心肌细胞灶;长顿抑组见较大、较多的强阳性染色心肌细胞灶,主要是胞浆尤其横纹处染色较深;氨基胍组顿抑心肌偶见心肌细胞弱阳性染色。4)透射电镜观察发现,短顿抑组心肌细胞偶见线粒体轻度脱颗粒;长顿抑组心肌细胞部分肌丝断裂,收缩带溶解,线粒体肿胀、脱颗粒,胞质水肿;氨基胍组心肌超微结构保存良好。结论1)顿抑心肌生成NO增多伴ONOO-形成;2)ONOO-主要攻击的蛋白质对象是肌丝上的蛋白质;3)氨基胍抑制顿抑心肌过多的NO生成,显著减少ONOO-形成,并对顿抑心肌的超微结构和功能有明显保护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心肌顿抑 心肌再灌注 一氧化氮 过氧亚硝酸阴离子 氨基胍
下载PDF
Morris水迷宫指导大鼠痉挛性脑瘫模型构建与评价的实验研究 被引量:9
12
作者 罗义 王林 +2 位作者 焦勤 陈梦婕 王隼 《西部医学》 2017年第6期749-752,共4页
目的构建一种能确切反映脑性瘫痪发生后生理病理改变的动物模型,评价Morris水迷宫行为学试验对检测脑性瘫痪动物模型的适用性。方法随机将30只7日龄SD大鼠分为两组:脑瘫模型组20只,对照组10只。两组实验动物均给予行为学观察(不自主运... 目的构建一种能确切反映脑性瘫痪发生后生理病理改变的动物模型,评价Morris水迷宫行为学试验对检测脑性瘫痪动物模型的适用性。方法随机将30只7日龄SD大鼠分为两组:脑瘫模型组20只,对照组10只。两组实验动物均给予行为学观察(不自主运动、悬吊、斜坡、倾斜板等试验与肌张力测定)及Morris水迷宫实验。结果不自主运动测试脑瘫模型组为(9.50±0.89)分,对照组为(10.00±0.00)分;悬吊测试中,脑瘫模型组与对照组的时间分别为(2.03±0.79)分和(4.15±0.67)分;斜坡测试中,脑瘫模型组与对照组的时间分别为(11.25±1.21)秒和(4.35±0.93)秒;肌张力测试脑瘫模型组为(7.80±0.62)分,对照组为(10.00±0.00)分,以上各试验结果两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在倾斜板试验中,脑瘫模型组均出现阳性表现,对照组无阳性反应。Morris水迷宫实验中,脑瘫模型组的逃避潜伏期在各个时间点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7日龄新生大鼠单侧颈总动脉结扎可成功构建痉挛型脑瘫动物模型,脑损伤的部位主要在白质,脑瘫模型体征典型。与传统评价方法比较,Morris水迷宫行为学试验对鉴定脑瘫模型同样适用可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动物模型 脑性瘫痪 Morris水迷宫试验
下载PDF
NO_2对复合绝缘子硅橡胶表面结构的影响 被引量:4
13
作者 罗义 汪政 +4 位作者 陈龙 黄振 彭向阳 何春清 方鹏飞 《绝缘材料》 CAS 北大核心 2019年第3期40-45,共6页
为了研究NO_2对复合绝缘子硅橡胶表面结构的影响,利用傅里叶红外光谱(FTIR)、X射线光电子能谱(XPS)、扫描电子显微镜(SEM)、TG-DSC综合热分析法系统研究了NO_2作用下复合绝缘子硅橡胶表面化学结构和物理结构随反应时间的变化规律。结果... 为了研究NO_2对复合绝缘子硅橡胶表面结构的影响,利用傅里叶红外光谱(FTIR)、X射线光电子能谱(XPS)、扫描电子显微镜(SEM)、TG-DSC综合热分析法系统研究了NO_2作用下复合绝缘子硅橡胶表面化学结构和物理结构随反应时间的变化规律。结果表明:NO2会导致硅橡胶表面有机组分聚二甲基硅氧烷(PDMS)的主链Si-O-Si断裂,侧链Si-CH_3氧化并生成少量亚硝基;同时老化过程中暴露出来的Al(OH)_3与NO_2反应生成Al(NO_3)_3,导致硅橡胶的热稳定性下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NO2 硅橡胶 复合绝缘子 热稳定性
下载PDF
弹性髓内钉在儿童长度不稳定型股骨骨折中的应用 被引量:9
14
作者 罗义 王林 +4 位作者 陈梦婕 马琪超 王隼 应灝 焦勤 《国际骨科学杂志》 2019年第4期243-246,共4页
目的研究弹性髓内钉内固定治疗儿童长度不稳定型股骨骨折的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2015年1月至2017年1月上海市儿童医院骨科收治的34例长度不稳定型股骨骨折(包括斜型或粉碎型儿童股骨骨折)患者的临床资料。依据不同的内固定方式将研究对... 目的研究弹性髓内钉内固定治疗儿童长度不稳定型股骨骨折的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2015年1月至2017年1月上海市儿童医院骨科收治的34例长度不稳定型股骨骨折(包括斜型或粉碎型儿童股骨骨折)患者的临床资料。依据不同的内固定方式将研究对象分为两组:髓内钉组(18例,接受弹性髓内钉治疗)、钢板组(16例,采取锁定加压钢板治疗)。记录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住院费用以及临床预后指标,包括骨折愈合时间、矢状位成角、冠状位成角、肢体不等长。结果研究对象中男21例,女13例;年龄(6.0±3.0)岁;粉碎型骨折22例,长斜型骨折12例。根据Winquist粉碎型分度,Ⅰ度12例,Ⅱ度6例,Ⅲ度和Ⅳ度各2例。对于儿童不稳定型股骨骨折,钢板组的手术时间以及术中出血量均明显高于髓内钉组(P均<0.05)。其他的临床指标两组之间无明显差异。髓内钉组住院费用为(2.27±0.32)万元,明显低于钢板组[(4.59±2.62)万元](P=0.001)。结论弹性髓内钉与锁定加压钢板治疗儿童不稳定型股骨骨折疗效相似,但手术时间更短、术中出血更少、费用更低。尽管两种置入物都可以用于儿童不稳定型股骨骨折,但本研究的结果更支持使用弹性髓内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股骨骨折 儿童 内固定 预后
下载PDF
蓖麻油添加量对脂肪族水性聚氨酯-丙烯酸酯复合乳液性能的影响 被引量:11
15
作者 罗义 沈慧芳 陈焕钦 《涂料工业》 CAS CSCD 2008年第5期40-42,共3页
以异佛尔酮二异氰酸酯(IPDI)、聚醚二元醇(N220)、蓖麻油(C.O.)和甲基丙烯酸甲酯(MMA)为主要原料,合成了蓖麻油改性聚氨酯-丙烯酸酯(CPUA)复合乳液,研究了蓖麻油添加量对乳液及涂膜性能的影响。实验结果表明,蓖麻油与N220... 以异佛尔酮二异氰酸酯(IPDI)、聚醚二元醇(N220)、蓖麻油(C.O.)和甲基丙烯酸甲酯(MMA)为主要原料,合成了蓖麻油改性聚氨酯-丙烯酸酯(CPUA)复合乳液,研究了蓖麻油添加量对乳液及涂膜性能的影响。实验结果表明,蓖麻油与N220的—OH基团物质的量比(X)在1∶5-1∶3之间,乳液黏度、涂膜柔韧性、吸水率、力学性能等均较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蓖麻油(C.O.) 聚氨酯-丙烯酸酯 脂肪族
下载PDF
尼卡地平注射剂治疗重度高血压的临床疗效 被引量:3
16
作者 罗义 李广镰 +4 位作者 钱学贤 李昭骥 陈富荣 梅克治 谷小鸣 《中国临床药学杂志》 CAS 1999年第2期67-69,共3页
目的:观察尼卡地平iv gtt治疗重度高血压的降压疗效及安全性.方法:多中心入选54例原发性重度高血压并接受尼卡地平治疗12h.观察临床症状、不良反应、BP和HR变化.结果:总有效率100%,用药后5min血压即明显下降,30min达显效水平,1.5h达最... 目的:观察尼卡地平iv gtt治疗重度高血压的降压疗效及安全性.方法:多中心入选54例原发性重度高血压并接受尼卡地平治疗12h.观察临床症状、不良反应、BP和HR变化.结果:总有效率100%,用药后5min血压即明显下降,30min达显效水平,1.5h达最大降压效应并平稳维持至用药结束;达目标血压的药物滴速、累积量、时间分别为(55±28)μg/min、(2.10±1.52)mg、(38±19)min.维持目标血压的药物滴速为(49±25)μg/min,12h总量为(35.5±10.2)mg;不良反应发生率为 9.3%.结论:尼卡地平iv gtt能快速、有效地控制重度高血压的血压水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重度 高血压 尼卡地平 疗效 药物疗法
下载PDF
单多普勒雷达径向风同化的改进 被引量:8
17
作者 罗义 梁旭东 陈明轩 《气象科学》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6期620-628,共9页
基于现有的单多普勒雷达径向速度资料直接同化和间接同化方法,提出了一种改进同化方法,通过引入反演方程组作为观测算子,将分析单元内径向风的空间变化信息作为同化变量。同时,根据模式的分辨率和精度要求调整分析单元大小,从而能够有... 基于现有的单多普勒雷达径向速度资料直接同化和间接同化方法,提出了一种改进同化方法,通过引入反演方程组作为观测算子,将分析单元内径向风的空间变化信息作为同化变量。同时,根据模式的分辨率和精度要求调整分析单元大小,从而能够有效地弥补数据稀释化所带来的高分辨率数据遗失问题。相对于直接同化只同化雷达观测径向风,改进方法不仅包含径向风信息,而且包含径向风的空间变化信息;相对于传统的间接同化,改进方法不直接使用强约束求解析风场,避免了将反演风场完全等同于"观测风场",能够较大程度地克服反演误差对同化效果的影响。通过理想实验和观测系统模拟试验表明:改进方法对于传统的直接同化和间接同化具有一定的兼容性,应用灵活,具有积极的改进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多普勒雷达 风场反演 资料同化方案
下载PDF
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患者QT离散度与血浆内皮素和胰岛素敏感性的关系 被引量:4
18
作者 罗义 郭南山 +1 位作者 李广镰 廖军 《中国动脉硬化杂志》 CAS CSCD 2000年第1期49-51,共3页
为探讨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患者QT离散度与血浆内皮素水平、胰岛素敏感性及严重室性心律失常的关系 ,对 47例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患者和 2 0例健康对照者进行口服葡萄糖耐量试验、胰岛素和C肽释放试验 ,并测定血浆内皮素水平... 为探讨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患者QT离散度与血浆内皮素水平、胰岛素敏感性及严重室性心律失常的关系 ,对 47例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患者和 2 0例健康对照者进行口服葡萄糖耐量试验、胰岛素和C肽释放试验 ,并测定血浆内皮素水平。急性心肌梗死患者糖耐量试验在梗死后第四周进行 ,第一天血样本也检测内皮素水平。所有对象在抽血当天同步记录常规 12导联心电图测算QT离散度。以QT离散度为因变量 ,以 9个胰岛素敏感性指标和血浆内皮素水平为自变量 ,进行逐步回归和 /或简单相关分析。结果发现 ,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各亚组内皮素被有效选入回归方程 ,QT离散度与内皮素呈显著正相关 ;急性心肌梗死组空腹血糖也被有效选入回归方程 ,但QT离散度与空腹血糖呈负相关 ;其它自变量均未被选入方程。急性心肌梗死早期发生严重室性心律失常者第一天内皮素水平 (16 0 .5± 2 3.0ng/L)和QT离散度 (86± 19ms)高于未发生严重室性心律失常者 (119.7± 15 .2ng/L ,6± 13ms) ,也高于正常对照组 (45 .0± 14.7ng/L ,P <0 .0 5 ) ;此两组QT离散度与内皮素呈正相关 (r分别为 0 .94和 0 .84,P均 <0 .0 1)。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冠状动脉疾病 心律失常 内皮素 胰岛素抵抗
下载PDF
冠状动脉血管成形术对QT离散度的影响及其意义 被引量:6
19
作者 罗义 郭南山 +2 位作者 李广镰 曾冲 潘宜智 《中国介入心脏病学杂志》 1997年第1期20-22,共3页
为阐明冠状动脉血管成形术(CA)对QT离散度(QTd)的影响,并探讨其意义。我们分析48例(心绞痛14例,心肌梗塞34例)CA术前后1天内所记录的心电图,测算QT、QTd、心率校正QT间期(QTc)和心率校正QT离散度(QTcd)。病例分为:心绞痛C... 为阐明冠状动脉血管成形术(CA)对QT离散度(QTd)的影响,并探讨其意义。我们分析48例(心绞痛14例,心肌梗塞34例)CA术前后1天内所记录的心电图,测算QT、QTd、心率校正QT间期(QTc)和心率校正QT离散度(QTcd)。病例分为:心绞痛CA成功组、心肌梗塞CA成功组和CA失败组,分别对3组的4项指标作术前与术后比较。结论:前两组本前与本后QT和QTc差异均无显著性,但术后QTd和QTcd较术前显著减小(分别为38±13vs65±15ms,1.2±0.5vs2.4±0.8;38±16vs66±25ms,1.3±0.6vs2.1±0.9,P均<0.001)。CA失败组术前后4项指标差异均无显著性。结论:成功的CA能显著减小心绞痛和心肌梗塞患者的QTd,提示可能改善患者的预后;术后QTd减小可能反映了顿抑或冬眠心肌的“苏醒”,并表明梗塞区尚有存活心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冠状动脉 血管成形术 QT离散度 QT间期
下载PDF
胆道闭锁术后胆管炎诊治的现代概念 被引量:11
20
作者 罗义 郑珊 《临床小儿外科杂志》 CAS 2006年第2期113-116,共4页
关键词 胆道闭锁 手术后并发症 胆管炎/诊断 胆管炎/治疗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25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