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11篇文章
< 1 2 6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三峡库区当地人群日本血吸虫IgG抗体特征研究 被引量:4
1
作者 罗兴建 吴成果 +2 位作者 周晓农 肖邦忠 陈伟 《热带医学杂志》 CAS 2007年第9期909-913,共5页
目的掌握三峡库区当地人群抗日本血吸虫特异性抗体本底分布特征,探讨库区人群抗血吸虫特异性抗体的影响因素。方法选择三峡库区中段万州区的当地居民为研究对象,用统一的调查表进行个案调查,采集2~3ml静脉血,检测人群血吸虫特异性抗体(... 目的掌握三峡库区当地人群抗日本血吸虫特异性抗体本底分布特征,探讨库区人群抗血吸虫特异性抗体的影响因素。方法选择三峡库区中段万州区的当地居民为研究对象,用统一的调查表进行个案调查,采集2~3ml静脉血,检测人群血吸虫特异性抗体(IgG)。结果调查633人,人群血吸虫抗体水平几何平均数(OD均值)为0.0145,抗体阳性率为3.32%(21/633);男性OD均值为0.0140,女性为0.0150,二者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t=0.543,P=0.587)。男性阳性率为3.103%,女性3.499%,差异无统计学意义(!2=0.076,P=0.782)。70岁以上组OD均值最高(0.0252),10~19岁组最低(0.0058),年龄组与OD均值呈明显的相关(r=0.224,P=0.000);学生OD均值显著低于家庭妇女(P=0.0000)、农民(P=0.0000)和工人(P=0.0000);学历与OD均值存在明显的相关(r=0.199,P=0.000),学历越高,OD值呈下降趋势;抗体水平全频率分布曲线均呈"L"型,OD均值小于0.03者占63.8%,小于0.07者分别为91.3%。多因素逐步回归分析表明,职业(t=2.3221,P=0.0211)和人均年收入(t=-2.2724,P=0.0240)与抗体水平显著相关。结论三峡库区人群日本血吸虫特异性抗体水平低,呈非流行区人群分布特征;三峡库区存在潜在的影响人群血吸虫特异性抗体水平的因素;建议进一步健全三峡库区血吸虫病监测体系,针对重点人群,开展健康教育,预防和控制血吸虫病在三峡库区发生和流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日本血吸虫 抗体 特征 因素
下载PDF
重庆市2002年霍乱流行特征分析 被引量:5
2
作者 罗兴建 肖邦忠 +3 位作者 张静秋 吴国辉 易娟 龙江 《热带医学杂志》 CAS 2006年第5期582-584,共3页
目的分析重庆市2002年霍乱疫情流行特点及规律,为制定防制措施提供依据。方法对确诊的霍乱患者及其密切接触者进行个案调查,采肛拭和(或)大便取样,进行霍乱弧菌培养分离和鉴定。结果全市发生霍乱疫情23起,确诊病例173例,死亡5例,带菌者... 目的分析重庆市2002年霍乱疫情流行特点及规律,为制定防制措施提供依据。方法对确诊的霍乱患者及其密切接触者进行个案调查,采肛拭和(或)大便取样,进行霍乱弧菌培养分离和鉴定。结果全市发生霍乱疫情23起,确诊病例173例,死亡5例,带菌者101人。霍乱感染率、发病率、死亡率和病死率分别为0.884/10万、0.558/10万、0.016/10万、2.89%。病例相对集中在渝西地区,6~8月为发病高峰,以农民发病为主。食物因素引起的病例数显著高于其它传播因素(U=6.62,P<0.01)。优势流行菌型为埃尔托霍乱弧菌稻叶1d菌型,同时首次出现霍乱弧菌O139群。结论重庆市霍乱传播方式以食源性传播为主,流行株发生改变,应制定针对性强的综合防制措施,控制和减少疫情的发生和流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霍乱 流行特征 防制措施
下载PDF
三峡库区流动人员日本血吸虫特异性抗体特征研究 被引量:2
3
作者 罗兴建 吴成果 +1 位作者 肖邦忠 陈伟 《现代预防医学》 CAS 北大核心 2008年第19期3681-3684,共4页
[目的]掌握三峡库区流动人员抗日本血吸虫特异性抗体水平分布特征,探讨流动人员抗血吸虫特异性抗体的影响因素。[方法]选择三峡库区从血吸虫病疫区到重庆市的流动人员为研究对象,用统一的调查表进行个案调查,采集2~3ml静脉血,检测人群... [目的]掌握三峡库区流动人员抗日本血吸虫特异性抗体水平分布特征,探讨流动人员抗血吸虫特异性抗体的影响因素。[方法]选择三峡库区从血吸虫病疫区到重庆市的流动人员为研究对象,用统一的调查表进行个案调查,采集2~3ml静脉血,检测人群血吸虫特异性抗体(IgG)。[结果]本次调查241人,人群血吸虫抗体水平几何平均数(OD均值)为0.0092,抗体阳性率为4.15%(10/241);男性OD均值为0.0073,女性为0.0130,性别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2.445,P=0.015)。男性阳性率为3.38%,女性5.38%,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0.573,P=0.449)。10~19岁组OD均值最高(0.0128),年龄组OD均值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2.833,P=0.586),年龄组间阳性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14.886,P=0.005);男性人群中30岁以下人群OD均值显著高于30岁以上(F=9.369,P=0.003),在30岁以上人群中,女性OD均值显著高于男性(F=13.783,P=0.000);来渝前工人OD均值显著低于农民(P=0.002)、学生(P=0.004)、商人(P=0.046)和其他职业人群(P=0.014),来渝后各职业OD均值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3.814,P=0.282);学历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F=0.683,P=0.604);疫情未控制地区人群抗体水平显著高于传播阻断地区(Z=2.204,P=0.028)。多因素逐步回归分析表明,来渝前职业(t=-3.6675,P=0.0003)、患病情况(t=1.9301,P=0.0555)、流动原因(t=-2.6106,P=0.0100)和原居住地(t=-2.2180,P=0.0281)与抗体水平明显关联。[结论]疫区来渝人群可能对三峡库区血吸虫病的发生和流行带来潜在危险;建议进一步健全三峡库区血吸虫病监测体系,针对重点人群,开展健康教育,预防和控制血吸虫病在三峡库区发生和流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日本血吸虫 抗体 特征 因素 三峡库区
下载PDF
三峡库区人群日本血吸虫病潜在流行因素分析 被引量:2
4
作者 罗兴建 吴成果 +1 位作者 肖邦忠 《重庆医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20期2591-2593,2596,共4页
目的了解三峡库区当地人群日本血吸虫感染的潜在流行因素。方法选择三峡库区中段6个区县的当地居民为研究对象,用统一的调查表作个案调查,采集2~3mL静脉血检测人群血吸虫特异性抗体(IgG),进行单因素与多因素分析。结果本次调查3 003人... 目的了解三峡库区当地人群日本血吸虫感染的潜在流行因素。方法选择三峡库区中段6个区县的当地居民为研究对象,用统一的调查表作个案调查,采集2~3mL静脉血检测人群血吸虫特异性抗体(IgG),进行单因素与多因素分析。结果本次调查3 003人,人群血吸虫抗体水平几何平均数(OD均值)为0.017 2。经单因素与多因素分析,非后靠移民的当地人群(R=0.260 6,P〈0.05)、饮用河沟水(R=0.215 6,P〈0.05)、以牛耕为主要耕作方式(R=0.237 3,P〈0.05)、家庭人均收入低(R=0.058 0,P〈0.05)、粪便未无害化处理(R=0.131 4,P〈0.05)、生产生活常接触水(R=0.079 5,P〈0.05)等因素与人群血吸虫病显著相关,为主要潜在流行因素。结论三峡库区人群存在血吸虫病发生和流行的潜在危险因素。建议进一步健全三峡库区血吸虫病监测体系,针对重点人群,开展健康教育和行为干预,预防和控制血吸虫病的发生和流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日本血吸虫 抗体 因素 三峡库区
下载PDF
2007年三峡库区人群日本血吸虫病血清流行病学研究 被引量:1
5
作者 罗兴建 吴成果 +1 位作者 肖邦忠 《重庆医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8期959-962,共4页
摘要目的掌握三峡库区当地人群抗日本血吸虫特异性抗体的分布特征和影响因素。方法选择三峡库区中段6个区县的当地居民为研究对象,用统一的调查表进行个案调查,采集2~3mL静脉血,检测人群血吸虫特异性抗体(IgG)。结果本次调查3003... 摘要目的掌握三峡库区当地人群抗日本血吸虫特异性抗体的分布特征和影响因素。方法选择三峡库区中段6个区县的当地居民为研究对象,用统一的调查表进行个案调查,采集2~3mL静脉血,检测人群血吸虫特异性抗体(IgG)。结果本次调查3003人,人群血吸虫抗体水平几何平均数(OD均值)为0.0172,抗体阳性率为0.87%(26/3003)。男0D均值为0.0159,女为0.0183,性别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F=4.449,P〈0.05);男抗体阳性率为0.70%,女0.99%,差异无统计学意义(X^2=0.688,P〉0.05)。70岁以上组0D均值最高(0.0245),50~59岁组滴度最低(O.0146),各年龄组0D均值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23.56,P〈0.05),呈正相关(R=0.043,P〈O.05);年龄组间抗体阳性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X^2=9.553,P〉0.05)。农民和学生OD均值分别为0.0177和0.0161,职业人群闰差异无统计学意义(F=1.115,P〉O.05)。初中和文盲0D均值较高,分别为0.0185和0.0173,学历人群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F=0.760,P〉0.05)。不同收入人群0D均值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3.262,P〈0.05),明显相关(R=0.046,P〈0.05),低收入者(〈3000元)与高收入者(≥3000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1.528,P〈0.05)。耕种方式不同人群OD均值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288.58,P〈0.05),牛耕者显著高于机耕者和人耕人群,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饮用水不同人群0D均值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404.07,P〈0.05),饮用河沟水者OD均值显著高于饮用井水者和自来水者(P〈0.05)。抗体水平全频率分布曲线均呈“L”型,0D均值小于0.04者占64.97%,小于0.08者占92.64%。结论三峡库区人群日本血吸虫特异性抗体水平呈非流行区人群分布特征,人群存在血吸虫病发生和流行的高危行为因素。建议进一步健全三峡库区血吸虫病监测体系,针对重点人群开展健康教育,预防和控制血吸虫病在三峡库区发生和流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日本血吸虫 抗体 特征 三峡库区
下载PDF
重庆市发生布鲁氏菌病1例报告 被引量:5
6
作者 罗兴建 汤强 《重庆医学》 CAS CSCD 2001年第6期516-516,共1页
关键词 布鲁氏菌病 诊断 病例报告 重庆 病状
下载PDF
1起伤寒副伤寒暴发的调查分析 被引量:2
7
作者 罗兴建 肖邦忠 +1 位作者 邓学英 张建华 《预防医学情报杂志》 CAS 2003年第1期12-14,共3页
目的 调查忠县伤寒副伤寒暴发的因素 ,为制定防制措施提供科学依据。方法 对患者进行统一个案调查并采样检测。结果 发现患者 961例 ,罹患率 3 68% ,其中血清学诊断 68例 (肥达反应阳性 ) ,病原学诊断 17例 ,其余病例根据临床表现 ,... 目的 调查忠县伤寒副伤寒暴发的因素 ,为制定防制措施提供科学依据。方法 对患者进行统一个案调查并采样检测。结果 发现患者 961例 ,罹患率 3 68% ,其中血清学诊断 68例 (肥达反应阳性 ) ,病原学诊断 17例 ,其余病例根据临床表现 ,结合胶乳试验和流行病学史诊断 ;病例主要集中在场镇的 3所中小学 ,占 90 5 3% ;暴露因子分析显示 ,供应开水和未供应开水的学校罹患率分别为 0 2 1%、 2 6 2 8% ,两者发病差别有显著性 (P <0 0 0 5 ) ;常饮生水和不饮生水者罹患率分别为4 4 88%、 12 79% ,前者显著高于后者 (P <0 0 0 5 ) ;走读生和住校生罹患率分别为 17 5 6%、2 8 2 7% ,住校学生发病显著高于走读生 (P <0 0 0 5 ) ;饮用水中检出伤寒沙门菌。结论 饮水污染是本次伤寒副伤寒发生和流行的主要原因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伤寒 副伤寒 疫情 调查 流行病学
下载PDF
重庆市2000年肺结核流行特征分析 被引量:1
8
作者 罗兴建 李勤 周颖 《预防医学情报杂志》 CAS 2002年第1期54-55,共2页
关键词 肺结核 流行病学 重庆 2000年 疾病谱 死亡谱
下载PDF
人群日本血吸虫特异性抗体水平流行病学特征 被引量:1
9
作者 罗兴建 周晓农 肖邦忠 《国际医学寄生虫病杂志》 CAS 2006年第2期79-83,共5页
人群日本血吸虫特异性抗体水平能揭示人群的疾病分布,不同地区、季节、人群以及不同的流行强度,人群的特异性抗体分布特征不同。随着水利建设、人口流动、经济文化变化以及防控措施的加强,人群血吸虫特异性抗体水平也在发生改变。深入... 人群日本血吸虫特异性抗体水平能揭示人群的疾病分布,不同地区、季节、人群以及不同的流行强度,人群的特异性抗体分布特征不同。随着水利建设、人口流动、经济文化变化以及防控措施的加强,人群血吸虫特异性抗体水平也在发生改变。深入研究人群血吸虫特异性抗体水平特征,有助于认识血吸虫病在不同人群中的免疫机制,为全国血防策略的制定和调整提供理论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日本血吸虫病 抗体 特征 因素
下载PDF
人群血吸虫病抗体水平检测技术的研究进展
10
作者 罗兴建 周晓农 肖邦忠 《热带医学杂志》 CAS 2006年第12期1323-1326,共4页
人群血吸虫病抗体水平检测方法近年发展迅速,随着各种抗原提纯技术的成熟和生物克隆技术的运用,以及多项血清学检测技术的联合,检测方法的灵敏性和特异性越来越高,进而使人群抗体水平检测技术广泛地应用于人群血吸虫病的普查、抽查、监... 人群血吸虫病抗体水平检测方法近年发展迅速,随着各种抗原提纯技术的成熟和生物克隆技术的运用,以及多项血清学检测技术的联合,检测方法的灵敏性和特异性越来越高,进而使人群抗体水平检测技术广泛地应用于人群血吸虫病的普查、抽查、监测以及病例的诊断和疗效评估中。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血吸虫病 抗体 检测
下载PDF
一起毒鼠强引起中毒的调查报告
11
作者 罗兴建 赵舰 江光彩 《现代预防医学》 CAS 2002年第3期420-420,共1页
关键词 毒鼠强中毒 调查报告 流行病学
下载PDF
三峡库区生态环境变化对血吸虫病流行的影响及防治对策研究 被引量:21
12
作者 肖邦忠 廖文芳 +5 位作者 吴成果 季恒清 吴国辉 罗兴建 万仕学 林晓光 《热带医学杂志》 CAS 2008年第8期844-847,共4页
目的研究三峡成库后生态环境变化对血吸虫病流行的影响,为制定防治方案提供科学依据。方法在三峡库区中段和尾端江岸海拔160m和180m高度,模拟成库后灌溉区和淤积区类似条件,投放湖北肋壳钉螺和四川光壳钉螺,观察其生长繁殖1年的情况;用... 目的研究三峡成库后生态环境变化对血吸虫病流行的影响,为制定防治方案提供科学依据。方法在三峡库区中段和尾端江岸海拔160m和180m高度,模拟成库后灌溉区和淤积区类似条件,投放湖北肋壳钉螺和四川光壳钉螺,观察其生长繁殖1年的情况;用IHA抽样筛查来往于疫区流动人群中潜在的传染源,粪便检查血吸虫虫卵;了解耕牛等生畜引进情况;调查重庆市历史疫情报告和三峡医院、重庆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诊断的血吸虫病病例;调查影响钉螺输入的因素。结果肋壳钉螺和光壳钉螺成活率仅少数月份在50%以下,多数月份在80%左右,各试验区发现钉螺交配数量较少,相对以3~6月为多,同时发现活幼螺;来往疫区流动人员血清抗体检查1075人,血吸虫抗体阳性率为1.77%,疫区返乡人员1030人,血清阳性率为1.07%;1989-2006年,发现有记载的输入性血吸虫病病例14例;血吸虫病区有大量造纸原料和花草树木进入库区。结论三峡成库后,生态环境发生变化,存在血吸虫病流行的潜在危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三峡库区 血吸虫病 钉螺 传染源 防治对策
下载PDF
重庆市基本消除碘缺乏病评估结果分析 被引量:24
13
作者 肖邦忠 廖文芳 +3 位作者 陈静 李心术 吴成果 罗兴建 《热带医学杂志》 CAS 2008年第10期1087-1091,共5页
目的分析重庆市基本消除碘缺乏病的经验和存在的问题,为进一步巩固成果,实现消除碘缺乏病的目标提供参考资料。方法查阅历年碘盐监测、儿童甲状腺肿和尿碘资料,现场调查居民食用碘盐、8~10岁儿童甲状腺肿和尿碘,分析病情变化特征。结果... 目的分析重庆市基本消除碘缺乏病的经验和存在的问题,为进一步巩固成果,实现消除碘缺乏病的目标提供参考资料。方法查阅历年碘盐监测、儿童甲状腺肿和尿碘资料,现场调查居民食用碘盐、8~10岁儿童甲状腺肿和尿碘,分析病情变化特征。结果2001-2007年,碘盐生产批质量合格率除2001年为92.86%外,其余各年均为100%;碘盐批发企业批质量合格率2001年为88.68%,其余年在92.57%~99.34%之间;居民碘盐食用率为94.2%~98.4%,合格碘盐食用率自2003年起,稳定在90%以上,2007年95%的区县在90%以上;儿童甲状腺肿大率2005年触诊法和B超法分别降至10.5%和9.9%,无20%以上的区县;尿碘中位数稳定在250μg/L左右,<50μg/L者占5%以下。市级评估38个区县,合格碘盐食用率均为90%以上,儿童甲状腺肿大率在10.0%~17.3%之间,尿碘中位数均>100μg/L。国家评估碘盐食用率为99.07%,儿童甲状腺肿大率触诊法为7.76%,B超法为7.27%,尿碘中位数为289.17μg/L。结论重庆市达到基本消除碘缺乏病标准,但仍存在非碘盐,儿童甲肿率下降缓慢等问题,与生活水平低和蛋白质营养不足有关。仍需加强碘盐监测,防止非碘盐,同时发展经济,提高居民生活水平,增加蛋白质营养,方能取得更好的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基本消除碘缺乏病 碘盐 儿童甲状腺肿 尿碘
下载PDF
13起O139型霍乱疫情分析 被引量:18
14
作者 肖邦忠 罗兴建 +3 位作者 吴国辉 龙江 张静秋 肖达勇 《热带医学杂志》 CAS 2005年第3期310-312,315,共4页
目的探讨O139霍乱流行特征,为制定预防控制措施提供依据。方法对所有聚餐人员及其接触者进行个案调查,以肛拭和环境采样培养分离霍乱弧菌,按国家标准诊断病人和带菌者,并采取控制措施。结果13起疫情暴露者3107人,感染率为12.49%,罹患率... 目的探讨O139霍乱流行特征,为制定预防控制措施提供依据。方法对所有聚餐人员及其接触者进行个案调查,以肛拭和环境采样培养分离霍乱弧菌,按国家标准诊断病人和带菌者,并采取控制措施。结果13起疫情暴露者3107人,感染率为12.49%,罹患率为2.90%,带菌率为9.59%;暴发疫情12起;各起疫情均与聚餐有关,均有食用虾或甲鱼史,4起疫情从虾或甲鱼中检出O139霍乱弧菌,2起疫情从餐具或剩余食品中检出O139霍乱弧菌;病人主要表现为无痛性腹泻,水样便,中重度病例占47.73%。结论甲鱼或虾携带O139霍乱弧菌,加强饮食卫生管理是预防O139霍乱食源性传播的关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O139霍乱 流行特征 分析
下载PDF
2002~2007年三峡库区血吸虫病监测 被引量:10
15
作者 吴成果 罗兴建 +2 位作者 肖邦忠 陈伟 《中国血吸虫病防治杂志》 CAS CSCD 2008年第5期330-332,共3页
目的探讨三峡库区发生和流行血吸虫病的潜在因素,为制定三峡库区血吸虫病防治策略和措施提供科学依据。方法2002~2007年,采用间接血凝试验(IHA)或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USA)在三峡库区调查当地人群、流动人员和引进动物的血吸虫感... 目的探讨三峡库区发生和流行血吸虫病的潜在因素,为制定三峡库区血吸虫病防治策略和措施提供科学依据。方法2002~2007年,采用间接血凝试验(IHA)或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USA)在三峡库区调查当地人群、流动人员和引进动物的血吸虫感染情况;查阅重庆市历年血吸虫病病例报告;调查库区从疫区引进花草树木等情况及螺类情况;调查当地居民卫生行为。结果调查当地人群、疫区来渝人员、返乡人员分别为5112、1455、1744人,血清学阳性率分别为0.57%、1.44%、0.86%;发现血吸虫病输入性病例18例。库区存在从流行区引进的牲畜和植被,未发现输入性病畜和钉螺。当地居民耕作方式以牛耕为主,厕所无害化率为14.88%,有接触江、河水的习惯。结论三峡库区存在血吸虫病传播的危险因素,当地居民生活生产习惯有利于血吸虫感染,应加强流动人员和动植物引进监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血吸虫病 监测 三峡库区
下载PDF
重庆市2000~2005年流行性脑脊髓膜炎监测结果分析 被引量:8
16
作者 龙江 赵寒 +3 位作者 李勤 罗兴建 肖邦忠 易娟 《现代预防医学》 CAS 北大核心 2007年第9期1652-1655,共4页
[目的]分析重庆流行性脑脊髓膜炎的流行特征,了解人群免疫状况,预测发病趋势。[方法]收集重庆市2002~2005年流脑发病疫情报告资料。对2005年的病例及其密切接触者脑脊液、血液进行细菌培养。在2005年按东南西北中随机抽取5个区县作为... [目的]分析重庆流行性脑脊髓膜炎的流行特征,了解人群免疫状况,预测发病趋势。[方法]收集重庆市2002~2005年流脑发病疫情报告资料。对2005年的病例及其密切接触者脑脊液、血液进行细菌培养。在2005年按东南西北中随机抽取5个区县作为流脑健康人群监测点,分9个年龄组人群,采集咽拭子及静脉血进行带菌调查及抗体水平检测。[结果]2000~2005年全市报告病例719例,病死率为3.34%,年发病率在0.26~0.57/10万之间波动。2~4月为发病高峰(占57.02%),年龄以小于10岁组为主(506例)。病例血清Nm抗体阳性率为31.25%(5/16),密切接触者阳性率为17.12%(19/111),病例和密切接触者流脑A群和C群抗体的阳性率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χ2=0.54、1.11,P﹥0.05)。2005年5个监测点A群抗体阳性率为22.6%,GMT为1︰1.70;C群抗体阳性率为13.6%,GMT为1︰1.28,A群和C群抗体均阳性为5.70%。各监测点阳性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104.6,P﹤0.01)。A群抗体水平与是否接种疫苗有关联性。而C群抗体和两群抗体水平与是否接种A+C疫苗接种无关联性。流脑病例样品阳性率为4.44%(2/45),A群和C群为主要流行株,病例密切接触者和健康人群均未检出Nm。[结论]重庆市流脑发病以散发为主,健康人群流脑IgG抗体的阳性率较低,提示大部分人对流脑易感。因此加强流脑监测,提高实验室检测能力和疫苗的有效接种是控制流脑流行的关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流行性脑脊髓膜炎 脑膜炎奈瑟菌 抗体 监测
下载PDF
重庆市消除碘缺乏病对策与措施的探讨 被引量:6
17
作者 杨以平 陈俊国 +7 位作者 肖邦忠 陈静 廖文芳 李心术 刘俊 罗兴建 黄文利 陈亚琳 《重庆医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4期443-446,共4页
目的研究消除碘缺乏病的对策与措施,评价效果。方法1994~1996年对重点人群进行口服碘油尤,1997年起全民普供碘盐,重点地区综合干预,逐年开展碘盐监测,抽样监测儿童甲状腺肿大率、智商、尿碘,评价防治效果。结果2001~2007年,居... 目的研究消除碘缺乏病的对策与措施,评价效果。方法1994~1996年对重点人群进行口服碘油尤,1997年起全民普供碘盐,重点地区综合干预,逐年开展碘盐监测,抽样监测儿童甲状腺肿大率、智商、尿碘,评价防治效果。结果2001~2007年,居民碘盐覆盖率为94.2%~98.4%,合格碘盐食用率为83.5%~94.1%;儿童甲状腺肿大率由1994年的43.2%(触诊)显著降至2005年的10.5%(触诊)和9.9%(B超),2007年再降至7.8%(触诊)和7.3%(B超),尿碘近7年稳定在250μg/L左右,智商由2002年的103.2显著提高至2005年的106.3,2007年实现基本消除碘缺乏病阶段目标。结论全民普供碘盐和碘盐监测为主的碘缺乏病防治对策与措施取得显著成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碘缺乏病 碘盐 甲状腺肿大率 尿碘 智商
下载PDF
重庆市小学生蛲虫感染相关影响因素分析 被引量:5
18
作者 吴成果 谢君 +4 位作者 罗兴建 雷群建 刘庆蓉 肖邦忠 李珊珊 《中国寄生虫学与寄生虫病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5期382-386,共5页
目的 了解重庆市小学生的蛲虫感染现状及相关影响因素分析。 方法 于2011年10~12月选择重庆市主城区的北碚和远郊区的长寿作为调查点,每个调查点划分为5个片区,每个片区随机抽取1所小学。采用透明胶纸肛拭法查蛲虫卵,连续检查3 d... 目的 了解重庆市小学生的蛲虫感染现状及相关影响因素分析。 方法 于2011年10~12月选择重庆市主城区的北碚和远郊区的长寿作为调查点,每个调查点划分为5个片区,每个片区随机抽取1所小学。采用透明胶纸肛拭法查蛲虫卵,连续检查3 d。同时对受检对象及其家庭的基本情况、卫生习惯和学校生活环境等进行问卷调查。 结果 重庆市小学生蛲虫总感染率为6.7%(71/1 071),其中农村学生的感染率(7.9%,60/755)显著高于城区(3.8%,12/316)(χ2=6.1169,P〈0.05)。男、女生感染率分别为6.3%(34/536)和7.1%(38/535),两者之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0.2463,P〉0.05)。被调查者年龄6~12岁,其中6岁组学生感染率最高(16.0%),感染率随年龄增长而降低,不同年龄之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29.1492,P〈0.01)。经多因素非条件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影响重庆市小学生蛲虫感染的因素有地区(OR=0.411)、年龄(OR=0.714)、母亲文化程度(OR=0.568)、教室地面材料(OR=0.116)和儿童寄托方式(OR=0.272)等5个因素(均P〈0.05)。 结论 重庆市应将农村、低年龄组、母亲文化程度较低、水泥地教室地面和寄托的小学生作为蛲虫感染的重点防治对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重庆 小学生 蛲虫 影响因素
下载PDF
重庆市1998~2006年疟疾病例个案调查流行病学分析 被引量:7
19
作者 蒋诗国 吴成果 +4 位作者 罗兴建 李继艮 肖鹏 赖杰 《中国病原生物学杂志》 CSCD 2008年第3期215-217,共3页
目的通过疟疾病例个案调查,了解重庆市控制疟疾流行后的病例分布情况,分析输入性病例对本地疟疾疫情影响,为制定防治对策提供依据。方法设计疟疾个案调查表,对重庆市1998~2006年疟疾报告病例进行走访调查,对病例分布、感染来源等资料... 目的通过疟疾病例个案调查,了解重庆市控制疟疾流行后的病例分布情况,分析输入性病例对本地疟疾疫情影响,为制定防治对策提供依据。方法设计疟疾个案调查表,对重庆市1998~2006年疟疾报告病例进行走访调查,对病例分布、感染来源等资料作统计分析。结果调查1998~2006年发生的疟疾病例501例,本地感染病例295例,占58.88%,输入病例206例,占41.12%。疟疾一年四季均有发生,以5~9月病例最多,占63.47%。男性占75.65%,女性占24.35%,男:女为3.11:1。发病年龄以20~39岁组最多,占49.70%。职业以农民最多,占87.03%。来自高疟区的疟疾病人数与本地疟疾发病率呈高度正相关(r=0.850,P<0.005),来自低疟区的疟疾病人数与本地疟疾发病率无显著相关(r=0.485,P>0.05)。结论重庆市疟疾疫情稳定,年发病率维持在较低水平,本地感染病例高度分散。但发病高峰季节依然存在。发病以青中年男性农民为主。来高疟区的疟疾病例对本地居民疟疾发病有显著影响。应加强流动人员疟疾管理和监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重庆市 疟疾 个案调查 分析
下载PDF
2006年重庆市国家级血吸虫病监测点疫情监测 被引量:4
20
作者 吴成果 罗兴建 +2 位作者 周新 肖邦忠 司正云 《中国血吸虫病防治杂志》 CAS CSCD 2008年第1期58-60,共3页
目的掌握三峡库区影响血吸虫病流行的相关因素,为制定预防控制方案提供依据。方法设立监测点,建立病例报告制度,开展个案调查;对人群采用间接血凝试验(IHA)作血清抗体筛查,阳性者进行粪便检查;调查家畜和植物引进情况等。结果分别检查... 目的掌握三峡库区影响血吸虫病流行的相关因素,为制定预防控制方案提供依据。方法设立监测点,建立病例报告制度,开展个案调查;对人群采用间接血凝试验(IHA)作血清抗体筛查,阳性者进行粪便检查;调查家畜和植物引进情况等。结果分别检查从疫区返乡人员、来渝人员88、107人,血清抗体阳性率分别为1.14%、1.87%,未检出血吸虫卵;未发现从流行区引进的植物和家畜;当地居民生产以牛耕为主,经常接触江、河水。结论三峡库区存在血吸虫病传染源输入,存在血吸虫病流行的潜在威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血吸虫病 疫情 监测 重庆市 三峡库区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6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