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81篇文章
< 1 2 5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电子束CT冠状动脉钙化与影像学斑块负荷的量化关系 被引量:17
1
作者 罗初凡 杜志民 +5 位作者 胡承恒 李向民 李怡 梅卫义 曾武涛 马虹 《中国动脉硬化杂志》 CAS CSCD 2002年第3期242-244,共3页
探讨经电子束CT检测的冠状动脉钙化积分与影像学斑块负荷的量化关系。 32 0例临床疑诊为冠心病而行选择性冠状动脉造影的患者行电子束CT检查 ,并计算冠状动脉钙化积分 ,分析钙化积分与冠状动脉粥样斑块负荷之间的关系。结果发现 ,全组... 探讨经电子束CT检测的冠状动脉钙化积分与影像学斑块负荷的量化关系。 32 0例临床疑诊为冠心病而行选择性冠状动脉造影的患者行电子束CT检查 ,并计算冠状动脉钙化积分 ,分析钙化积分与冠状动脉粥样斑块负荷之间的关系。结果发现 ,全组冠状动脉钙化积分为 0~ 3 346 ,中位数 45 ,钙化积分的自然对数转换值平均为 3 .64± 2 .1 8。钙化积分的自然对数转换值与狭窄程度呈轻度正相关 (r=0 .385 ,P <0 .0 0 1 ) ,与斑块负荷总分呈高度正相关 (r=0 .768,P <0 .0 0 1 )。结果提示 ,电子束CT检测的冠状动脉钙化积分与斑块负荷之间有良好的相关性 ,而与狭窄程度的相关性较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冠状动脉疾病 钙质沉着症 X线体层摄影术 冠状动脉造影
下载PDF
冠状动脉心肌桥与缺血性心脏病的关系──附19例报告 被引量:16
2
作者 罗初凡 杜志民 +5 位作者 胡承恒 李怡 伍贵富 冯君 叶健烽 马虹 《新医学》 北大核心 2001年第6期332-334,共3页
目的:探讨冠状动脉心肌桥与缺血性心脏病(IHD)的关系。方法:对用常规方法行选择性冠状动脉造影检出的19例冠状动脉心肌桥的患者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2018例中共检出冠状动脉心肌桥19例,发生率为0.94%。19例中有16例符合IHD的... 目的:探讨冠状动脉心肌桥与缺血性心脏病(IHD)的关系。方法:对用常规方法行选择性冠状动脉造影检出的19例冠状动脉心肌桥的患者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2018例中共检出冠状动脉心肌桥19例,发生率为0.94%。19例中有16例符合IHD的临床诊断标准;其中心肌桥段冠状动脉收缩期狭窄百分比(PSN)等于或大于75%者的心肌桥近段冠状动脉粥样硬化的发生比例(11/13)和严重程度0~3(2)均大于PSN小于75%者1/6和1~0(2),<0.05。结论:冠状动脉心肌桥可导致缺血性心脏病,心肌桥近段冠状动脉粥样硬化的发生可能与肌桥段冠状动脉收缩期狭窄的程度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冠状血管造影术 冠状动脉硬化 冠状动脉疾病 诊断 心肌桥 缺血性心脏病
下载PDF
血浆降钙素基因相关肽与冠心病患者冠状动脉病变严重程度及左心室功能的关系 被引量:4
3
作者 罗初凡 杜志民 +2 位作者 胡承恒 李怡 伍贵富 《中国动脉硬化杂志》 CAS CSCD 2001年第1期64-66,共3页
为探讨血浆降钙素基因相关肽浓度与冠心病患者冠状动脉病变严重程度及左心室功能的关系 ,应用放射免疫法检测 42例选择性冠状动脉造影主要分支狭窄≥ 70 %的患者和 15例正常人的血浆降钙素基因相关肽浓度 ,并作Leaman冠状动脉记分 ,左... 为探讨血浆降钙素基因相关肽浓度与冠心病患者冠状动脉病变严重程度及左心室功能的关系 ,应用放射免疫法检测 42例选择性冠状动脉造影主要分支狭窄≥ 70 %的患者和 15例正常人的血浆降钙素基因相关肽浓度 ,并作Leaman冠状动脉记分 ,左心室造影测左心室射血分数 ,研究血浆降钙素基因相关肽浓度与Leaman冠状动脉记分及左心室射血分数之间的关系。结果发现 ,冠心病患者血浆降钙素基因相关肽浓度明显低于正常对照者(2 76 .12± 16 4.75ng/L比 411.44± 110 .32ng/L ,P <0 .0 1) ;血浆降钙素基因相关肽浓度与Leaman记分呈显著负相关 (r=- 0 .6 1,P <0 .0 0 1) ,而与左心室射血分数呈显著正相关 (r=0 .5 7,P <0 .0 0 1) ;患者全组Leaman记分与左心室射血分数无明显相关 ,但在血浆降钙素基因相关肽浓度 <2 5 0ng/L的亚组 ,Leaman记分与左心室射血分数呈显著负相关 (r=- 0 .49,P <0 .0 5 )。结果提示 ,血浆降钙素基因相关肽水平与冠心病患者的冠状动脉病变严重程度和左心室功能均有一定关系 ;血浆降钙素基因相关肽水平降低的冠心病患者左心室功能随冠状动脉病变的加重而减退。血浆降钙素基因相关肽浓度变化可能在冠状动脉粥样硬化的发生发展及冠心病患者左心室功能降低的发病机制中有一定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降钙素基因相关肽 冠状动脉疾病 左心室功能 冠状动脉造影 放射免疫分析
下载PDF
既往心绞痛对急性心肌梗死患者冠状动脉侧支循环及左心室功能的影响 被引量:5
4
作者 罗初凡 杜志民 +4 位作者 胡承恒 梅卫义 伍贵富 李怡 马虹 《岭南心血管病杂志》 2002年第1期1-3,共3页
目的 探讨既往心绞痛对急性心肌梗死 (AMI)患者冠状动脉侧支循环及左心室功能的影响。方法 行选择性冠状动脉造影和左心室造影的 30 7例首次急性心肌梗死患者 ,分析既往心绞痛与肌酸激酶 (CK)峰值浓度、冠状动脉侧支循环和左心室功能... 目的 探讨既往心绞痛对急性心肌梗死 (AMI)患者冠状动脉侧支循环及左心室功能的影响。方法 行选择性冠状动脉造影和左心室造影的 30 7例首次急性心肌梗死患者 ,分析既往心绞痛与肌酸激酶 (CK)峰值浓度、冠状动脉侧支循环和左心室功能等的关系。结果 ① 30 7例患者中 ,有既往心绞痛者 192例 (A组 ) ,无既往心绞痛者 115例 (B组 )。②A组CK和CK MB峰值浓度均显著低于B组(P <0 0 5 )。③A组梗死相关动脉有良好侧支循环的比率显著高于B组 (P <0 0 5 )。④A组左心室射血分数 (LVEF)显著高于B组 (P <0 0 1) ,而室壁运动Cortina计分明显低于B组(P <0 0 1)。结论 既往心绞痛可能促进冠状动脉侧支循环的建立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急性心肌梗死 AMI 既往心绞痛 冠状动脉侧支循环 左心室功能 冠状动脉造影
下载PDF
急性心肌梗死后冠状动脉自发再通的预测因素及其临床意义 被引量:2
5
作者 罗初凡 杜志民 +7 位作者 马虹 胡承恒 李怡 梅卫义 曾武涛 何建桂 吴素华 董吁钢 《中国急救医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8期519-521,共3页
目的 探讨急性心肌梗死 (AMI)后冠状动脉自发再通 (SR)的预测因素及其临床意义。方法 行选择性冠状动脉造影和左室造影的 2 16例首次AMI患者 ,分组比较SR对肌酸激酶 (CK)峰值浓度、左室功能和临床转归的影响 ,并分析SR的预测因素。结... 目的 探讨急性心肌梗死 (AMI)后冠状动脉自发再通 (SR)的预测因素及其临床意义。方法 行选择性冠状动脉造影和左室造影的 2 16例首次AMI患者 ,分组比较SR对肌酸激酶 (CK)峰值浓度、左室功能和临床转归的影响 ,并分析SR的预测因素。结果 ①分组 :有自发再通的A组 5 7例 (2 6 4 % ) ,无自发再通的B组 15 9例 (73 6 % )。②入院时Killip心功能分级A组低于B组 (P <0 0 5 ) ,CK及CK -MB峰值浓度A组显著低于B组 (P <0 0 5 )。③左室射血分数A组明显低于B组(P <0 0 1) ,而室壁运动记分则A组明显低于B组 (P <0 0 1)。④PTCA术后TIMI血流 3级的比例A组显著高于B组 (P <0 0 5 ) ;总的院内心脏事件发生率A组显著低于B组 (P <0 0 5 )。⑤梗死前心绞痛 (P <0 0 1)、发病至治疗间期 (≤ 4h) (P <0 0 5 )和梗死相关动脉的侧支循环 (0~ 1级 ) (P <0 0 5 )是SR的独立预测因素。结论 AMI后冠状动脉自发再通的患者左室功能和临床预后较好 ,其发生可能与梗死前心绞痛和发病至治疗的间期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急性心肌梗死 左心室功能 冠状动脉造影 预后
下载PDF
冠心病介入治疗患者体外反搏的疗效探讨 被引量:6
6
作者 罗初凡 杜志民 +2 位作者 胡承恒 伍贵富 张苗青 《现代临床医学生物工程学杂志》 2006年第3期232-235,共4页
目的探讨增强型体外反搏(enhanced external couterpulsation EECP)对冠心病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患者的疗效。方法经选择性冠状动脉造影确诊为冠心病且介入治疗成功的患者共469例,其中85例在药物治疗的基础上行体外反搏治疗(EECP... 目的探讨增强型体外反搏(enhanced external couterpulsation EECP)对冠心病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患者的疗效。方法经选择性冠状动脉造影确诊为冠心病且介入治疗成功的患者共469例,其中85例在药物治疗的基础上行体外反搏治疗(EECP组),另384例子单纯药物治疗(药物组)。临床随访6—72个月,部分行超声心动图和冠脉造影复查,比较两组随访病例临床终点事件、左室功能和造影结果的差异。结果(1)基线资料:对EECP组81例(95%)和药物组350例(91%)成功进行了随访,两组存临床资料、造影特征和介入治疗等方面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2)临床终点事件:EECP组心绞痛复发率显著低于药物组(8.6%比17.4%,P〈0.05);EECP组总的临床终点事件发生率明显低于药物组(18.5%比35.4%,P〈0.01)。(3)超声心动图:两组基线室壁运动指数和左室射血分数相似,但复查时EECP组明显优于药物组(P〈0.01)。(4)冠状动脉造影:两组再狭窄发生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但EECP组出现侧支循环患者数明显多于药物组(17.9%比5.1%,P〈0.05),复查时病变血管参考内径[(3.29±0.61)mm比(3.06±0.50)mm,P〈0.05]和支架内最小腔径[(3.02±0.59)mm比(2.67±0.62)mm,P〈0.01]均显著大于药物组。结论对于介入治疗成功的冠心病患者,增强型体外反搏可减少心绞痛复发,改善预后和心功能,并可能有预防再狭窄的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体外反搏 冠状动脉疾病 血管成形术 经腔 经皮冠状动脉
下载PDF
舌下硝酸甘油^(99m)Tc-MIBI显像检测冬眠心肌的初步探讨
7
作者 罗初凡 杜志民 +5 位作者 梁宏 胡承恒 李怡 曾武涛 伍贵富 马虹 《中国现代医学杂志》 CAS CSCD 2003年第18期87-89,91,共4页
目的 :探讨静息 -舌下硝酸甘油99mTc-MIBI心肌显像 (NG -Tc-SPECT)检测冬眠心肌的价值。方法 :2 4例存在节段心肌收缩功能不全的冠心病患者行NG -Tc -SPECT检查 ,其中 3例行PET心肌代谢显像 ,PTCA术前及术后 1周查超声心动图 ,根据节段... 目的 :探讨静息 -舌下硝酸甘油99mTc-MIBI心肌显像 (NG -Tc-SPECT)检测冬眠心肌的价值。方法 :2 4例存在节段心肌收缩功能不全的冠心病患者行NG -Tc -SPECT检查 ,其中 3例行PET心肌代谢显像 ,PTCA术前及术后 1周查超声心动图 ,根据节段收缩功能的近期改善情况评价NG -Tc-SPECT检测冬眠心肌的价值。结果 :NG -Tc -SPECT检测冬眠心肌节段的敏感性、特异性、准确性、阳性预测值和阴性预测值分别为 92 .5 %、6 9.4 %、81.2 %、77.1%和 89.3% ;检测冬眠心肌患者的相应指标分别为 88.2 %、71.4 %、83.3%、88.2 %和 71.4 %。NG -Tc-SPECT与PET心肌代谢显像检测冬眠心肌的敏感性和特异性无统计学差异 (P >0 .0 5 )。结论 :静息 -舌下硝酸甘油99mTc-MIBI心肌显像是一种简便安全而有价值的冬眠心肌检测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放射性核素显像 硝酸甘油 心肌冬眠 冠状动脉成形术 经皮 经腔
下载PDF
冠状动脉瘤样扩张与电子束CT检测的冠状动脉钙化
8
作者 罗初凡 杜志民 +5 位作者 胡承恒 李向民 梅卫义 蔡兴明 李怡 马虹 《中国动脉硬化杂志》 CAS CSCD 2002年第5期424-426,共3页
为探讨冠状动脉瘤样扩张患者电子束CT检测的冠状动脉钙化的特点及其临床和病理意义 ,将 2 7例经选择性冠状动脉造影确诊的冠状动脉瘤样扩张患者行电子束CT检查以计算钙化积分 ,并与 2 7例年龄和性别匹配的冠状动脉造影正常者进行比较。... 为探讨冠状动脉瘤样扩张患者电子束CT检测的冠状动脉钙化的特点及其临床和病理意义 ,将 2 7例经选择性冠状动脉造影确诊的冠状动脉瘤样扩张患者行电子束CT检查以计算钙化积分 ,并与 2 7例年龄和性别匹配的冠状动脉造影正常者进行比较。结果发现 ,冠状动脉瘤样扩张组钙化阳性率、钙化积分中位数及钙化积分的自然对数转换值均显著高于正常对照组 (P <0 .0 1或 0 .0 0 1)。冠状动脉瘤样扩张组中 2 1例粥样硬化性瘤样扩张患者钙化阳性率为 81.0 % ;弥漫性扩张动脉的钙化积分对数转换值显著低于局限性扩张动脉 (1.2 2± 1.79比 2 .86± 1.85 ,P <0 .0 5 )。结果提示 ,粥样硬化性冠状动脉瘤样扩张患者多数存在较为广泛的冠状动脉钙化 ,且钙化程度与病变类型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冠状动脉疾病 瘤样扩张 钙质沉着症 体层摄影术 X线计算机
下载PDF
胰岛素样生长因子-Ⅰ与冠心病 被引量:1
9
作者 罗初凡 杜志民 《国外医学(内科学分册)》 2001年第2期59-62,共4页
胰岛素样生长因子 Ⅰ具有舒张血管、促进心肌细胞增生肥大、增强心肌收缩力和保护缺血心肌等效应 ,并与冠状动脉粥样硬化及PTCA术后再狭窄的发生发展有关 ,对冠脉侧支循环的形成亦有促进作用。
关键词 胰岛素样生长因子-I 冠心病 再狭窄 冠脉侧支循环
下载PDF
妊娠相关血浆蛋白A水平与不稳定心绞痛患者冠状动脉狭窄病变形态的关系 被引量:15
10
作者 梅卫义 杜志民 +3 位作者 胡承恒 罗初凡 李怡 陈国伟 《中山大学学报(医学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4期456-458,466,共4页
【目的】探讨不稳定型心绞痛患者妊娠相关血浆蛋白(PAPP-A)水平与高敏C-反应蛋白(hs-CRP)及动脉粥样硬化斑块稳定性的关系。【方法】不稳定型心绞痛组患者42例,稳定型心绞痛组38例。冠状动脉造影前检测PAPP-A和hs-CRP,根据造影结果将冠... 【目的】探讨不稳定型心绞痛患者妊娠相关血浆蛋白(PAPP-A)水平与高敏C-反应蛋白(hs-CRP)及动脉粥样硬化斑块稳定性的关系。【方法】不稳定型心绞痛组患者42例,稳定型心绞痛组38例。冠状动脉造影前检测PAPP-A和hs-CRP,根据造影结果将冠状动脉病变分为复杂狭窄和光滑狭窄。【结果】稳定型心绞痛组有28例(74%)患者至少有1支血管狭窄≥70%,多于不稳定型心绞痛组的24例(57%),P<0.05;不稳定型心绞痛组中33例(79%)有1处以上的复杂狭窄,多于稳定型心绞痛组(22例,58%,P<0.05);PAPP-A与hs-CRP正相关(r=0.44,P<0.001);不稳定型心绞痛组与稳定型心绞痛组相比,hs-CRP(4.40mg/L±0.003mg/Lvs0.48mg/L±0.016mg/L,P<0.001)和PAPP-A(18.40×10-3U/L±0.002×10-3U/Lvs7.79×10-3U/L±0.001×10-3U/L,P<0.001),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两组中有复杂狭窄者的PAPP-A和hs-CRP水平显著高于无复杂狭窄者。【结论】PAPP-A可作为评估冠状动脉斑块稳定性的血清学指标之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妊娠相关血浆蛋白A 不稳定心绞痛患者 冠状动脉狭窄 病变形态 不稳定型心绞痛 高敏C-反应蛋白 PAPP-A 斑块稳定性 动脉粥样硬化 冠状动脉造影 冠状动脉病变 血清学指标 CRP 造影结果 血管狭窄 0.05 hs 复杂 正相关 统计学
下载PDF
不稳定型心绞痛患者妊娠相关血浆蛋白A与高敏C反应蛋白的相关性 被引量:16
11
作者 梅卫义 杜志民 +4 位作者 胡承恒 张辉 李怡 罗初凡 陈国伟 《中国动脉硬化杂志》 CAS CSCD 2005年第2期207-209,共3页
目的 探讨不稳定型心绞痛患者妊娠相关血浆蛋白A水平与高敏C反应蛋白的关系及其与动脉粥样硬化斑块稳定性的关系。方法 不稳定型心绞痛组与稳定型心绞痛组患者,行冠状动脉造影前采用酶联免疫法检测妊娠相关血浆蛋白A水平,并检测高敏C... 目的 探讨不稳定型心绞痛患者妊娠相关血浆蛋白A水平与高敏C反应蛋白的关系及其与动脉粥样硬化斑块稳定性的关系。方法 不稳定型心绞痛组与稳定型心绞痛组患者,行冠状动脉造影前采用酶联免疫法检测妊娠相关血浆蛋白A水平,并检测高敏C反应蛋白及其他血清学指标,对造影结果进行Jenkins评分。结果 不稳定型心绞痛组与稳定型心绞痛组之间相比,高敏C反应蛋白和妊娠相关血浆蛋白A水平的差异均有显著性(P<0 .0 0 1) ;两组Jenkins评分差异有显著性(P <0 .0 0 1)。妊娠相关血浆蛋白A水平与高敏C反应蛋白呈正相关(r=0 .4 4 ) ;多因素回归分析显示妊娠相关血浆蛋白A水平与高敏C反应蛋白正相关和肌钙蛋白I存在直线关系,Jenk ins评分与妊娠相关血浆蛋白A水平、肌钙蛋白I及高密度脂蛋白存在直线关系。结论 妊娠相关血浆蛋白A水平可作为临床评估冠心病患者病情稳定程度,并进而可能成为评价冠状动脉斑块稳定性的指标之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内科学 不稳定型心绞痛 酶联免疫法 妊娠相关血浆蛋白A 高敏C反应蛋白 冠状动脉造影 斑块稳定性
下载PDF
高血压循环内皮祖细胞变化和动脉弹性的关系 被引量:12
12
作者 杨震 夏文豪 +5 位作者 罗初凡 张媛媛 苏晨 陈龙 廖新学 陶军 《中山大学学报(医学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1期54-59,共6页
【目的】探讨高血压患者循环内皮祖细胞(EPC)数量和功能变化与动脉弹性的关系。【方法】检测20例高血压患者和21例年龄匹配血压正常者的大动脉弹性(C1)和小动脉弹性(C2)。同时用流式细胞仪测定测定CD34和KDR双标阳性循环内皮祖细胞水平,... 【目的】探讨高血压患者循环内皮祖细胞(EPC)数量和功能变化与动脉弹性的关系。【方法】检测20例高血压患者和21例年龄匹配血压正常者的大动脉弹性(C1)和小动脉弹性(C2)。同时用流式细胞仪测定测定CD34和KDR双标阳性循环内皮祖细胞水平,ac-LDL及lectin荧光标记方法评估体外培养内皮祖细数量,检测内皮祖细胞的迁移和增殖能力。【结果】与血压正常者相比,高血压患者C1和C2减退,循环内皮祖细胞迁移和增殖功能明显下降,但是两组患者内皮祖细数量无明显差别。循环内皮祖细胞迁移或增殖功能和C1或C2呈明显正相关,多元回归分析显示循环内皮祖细胞迁移或增殖功能是C1或C2的独立预测因素。【结论】高血压动脉弹性下降与循环内皮祖细胞功能受损密切相关,提示内源性血管内皮修复能力下降是高血压血管损伤的重要机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血压 内皮祖细胞 动脉弹性 血管损伤
下载PDF
规律运动增加内皮祖细胞数量和功能改善衰老血管弹性 被引量:6
13
作者 杨震 张媛媛 +6 位作者 夏文豪 罗初凡 陈龙 靳亚飞 欧志君 廖新学 陶军 《中国组织工程研究》 CAS CSCD 2013年第15期2723-2728,共6页
背景:近来研究发现运动可以增加内皮祖细胞数量和功能,有助于改善内皮功能。但是,运动对是否能通过上调循环内皮祖细胞数量和功能改善衰老血管弹性尚不清楚。目的:观察规律运动是否通过影响循环内皮祖细胞数量和功能改善衰老所致血管弹... 背景:近来研究发现运动可以增加内皮祖细胞数量和功能,有助于改善内皮功能。但是,运动对是否能通过上调循环内皮祖细胞数量和功能改善衰老血管弹性尚不清楚。目的:观察规律运动是否通过影响循环内皮祖细胞数量和功能改善衰老所致血管弹性下降。方法:对 10 例男性健康青年志愿者和 10 例健康老年志愿者予以规律运动锻炼 3 个月,流式细胞仪测定运动前后 CD34 和 KDR 双标阳性循环内皮祖细胞水平,乙酰化低密度脂蛋白及凝集素荧光标记方法评估体外培养内皮祖细数量,检测内皮祖细胞的迁移和增殖能力,并测定运动前后脉搏波传导速度的变化。结果与结论:与健康青年志愿者比较,老年志愿者循环内皮祖细胞数量和功能明显下降,脉搏波传导速度减退。健康志愿者规律运动后循环内皮祖细胞水平较运动前增加,乙酰化低密度脂蛋白及凝集素双阳性内皮祖细胞数量较运动前增加,内皮祖细胞迁移和增殖能力明显增强,脉搏波传导速度下降,老年志愿者变化更为明显。循环内皮祖细胞数量及功能的增加倍数和脉搏波传导速度下降倍数呈明显正相关,多元回归分析显示乙酰化低密度脂蛋白及凝集素双阳性内皮祖细胞及增殖功能的增加倍数是脉搏波传导速度下降倍数的独立预测因素。说明规律运动可通过增加循环内皮祖细胞数量和功能改善衰老所致的血管弹性下降,提示运动调节内皮祖细胞可能是其保护衰老血管损伤的作用机制之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组织构建 血管组织构建 内皮祖细胞 迁移 增殖 动脉弹性 血管弹性 衰老 运动 脉搏波传导 速度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
下载PDF
64层螺旋CT对冠状动脉畸形的诊断价值 被引量:7
14
作者 王思云 杨有优 +3 位作者 周旭辉 罗初凡 彭谦 孟悛非 《中山大学学报(医学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1期110-114,共5页
【目的】评价64层螺旋CT在诊断冠状动脉畸形方面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对38例冠状动脉畸形的64层螺旋CT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将原始数据传至工作站,行多平面重建(MPR)、容积再现(VR)、最大密度投影(MIP)和血管探针等后处理。10例同时... 【目的】评价64层螺旋CT在诊断冠状动脉畸形方面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对38例冠状动脉畸形的64层螺旋CT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将原始数据传至工作站,行多平面重建(MPR)、容积再现(VR)、最大密度投影(MIP)和血管探针等后处理。10例同时行传统冠脉造影(CAG),3例行手术。【结果】38例患者畸形血管在CT图像上得以清晰显示。冠状动脉开口起源异常6例,单支冠状动脉畸形2例,冠状动脉瘘2例,冠状动脉肌桥20例,副冠状动脉8例,10例CAG结果9例与CT一致,1例右侧冠状动脉高位开口CAG误诊为缺如,3例手术结果与CT一致。【结论】64层螺旋CT冠状动脉造影清晰显示了畸形血管的起源、行程、终止及腔内情况,可作为冠状动脉畸形首选的检查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体层摄影术 X线计算机 血管造影术 冠状动脉 血管畸形
下载PDF
既往心绞痛对急性心肌梗死患者近期预后的影响 被引量:8
15
作者 杜志民 罗初凡 +4 位作者 胡承恒 伍贵富 李怡 梅卫义 马虹 《中国循环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1期17-19,共3页
目的 :探讨既往心绞痛史与急性心肌梗死 (AMI)患者近期预后的关系。  方法 :12 97例首次急性心肌梗死患者 ,按既往有无心绞痛史分为A (无心绞痛史 )、B (有心绞痛史 ) 2组 ,比较 2组间院内病死率、死亡原因及存活患者心功能的差异。... 目的 :探讨既往心绞痛史与急性心肌梗死 (AMI)患者近期预后的关系。  方法 :12 97例首次急性心肌梗死患者 ,按既往有无心绞痛史分为A (无心绞痛史 )、B (有心绞痛史 ) 2组 ,比较 2组间院内病死率、死亡原因及存活患者心功能的差异。  结果 :①B组院内病死率显著低于A组 (5 15 %vs .11 72 % ,P <0 0 0 1) ;②B组患者因心源性休克或心力衰竭而死亡的比例略低于A组 (3 40 %vs .5 73 % ,P =0 0 5 ) ,因心脏破裂而死亡的比例显著低于A组 (0 87%vs .4 69% ,P<0 0 0 1) ;③存活患者出院时 ,B组NYHA心功能分级和左心室射血分数 (LVEF)均明显优于A组 (NYHA 1 2 5±0 5 5vs .1 40± 0 67,P <0 0 1;LVEF 0 5 2 3± 0 12 2vs .0 486± 0 10 9,P <0 0 1)。  结论 :既往有心绞痛史的急性心肌梗死患者近期预后相对较好 ,原因可能与既往心绞痛促进冠状动脉侧支循环形成及缺血预适应机制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心绞痛 预后 急性心肌梗死 影响 缺血预适应
下载PDF
心脉通胶囊对急性冠脉综合征患者血清MMP-9与高敏CRP影响的临床观察 被引量:6
16
作者 孟君 秦鉴 +3 位作者 马芸 孙慧兰 罗初凡 丘瑞香 《中国中药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9期850-852,共3页
目的:探讨心脉通胶囊对急性冠脉综合征(ACS)患者抑制细胞外基质降解,减少炎症反应,稳定斑块的作用。方法:采用随机对照方法将ACS患者分为治疗组(对照组基础上加用心脉通胶囊n=31)、对照组(n=32),于治疗前后分别测定血清MMP-9与hs-CRP水... 目的:探讨心脉通胶囊对急性冠脉综合征(ACS)患者抑制细胞外基质降解,减少炎症反应,稳定斑块的作用。方法:采用随机对照方法将ACS患者分为治疗组(对照组基础上加用心脉通胶囊n=31)、对照组(n=32),于治疗前后分别测定血清MMP-9与hs-CRP水平。结果:对照组MMP-9较治疗前有所下降但无统计学意义,而hs-CRP水平治疗后有显著性下降。治疗组MMP-9与hs-CRP水平均较治疗前明显改善,并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ACS患者MMP-9与hs-CRP水平呈正相关,而MMP-9,hs-CRP与血脂无相关。结论:心脉通胶囊可能通过抑制MMP-9,降低hs-CRP,而减少细胞外基质降解,减轻炎症反应达到稳定斑块的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心脉通胶囊 急性冠脉综合征 基质金属蛋白酶-9 高敏C反应蛋白
下载PDF
稳定型与不稳定型心绞痛患者电子束CT冠状动脉钙化检测的比较 被引量:12
17
作者 杜志民 罗初凡 +4 位作者 胡承恒 伍贵富 李怡 冯君 马虹 《中山医科大学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01年第2期136-140,共5页
【目的】比较稳定型心绞痛 (SAP)与不稳定型心绞痛 (UAP)患者冠状动脉 (冠脉 )钙化 (CAC)的不同模式。【方法】 6 7例SAP与 94例UAP患者 ,行选择性冠脉造影和电子束CT(EBCT)检查 ,分析两组CAC积分 (CS)的差异及其与冠脉狭窄程度之间的... 【目的】比较稳定型心绞痛 (SAP)与不稳定型心绞痛 (UAP)患者冠状动脉 (冠脉 )钙化 (CAC)的不同模式。【方法】 6 7例SAP与 94例UAP患者 ,行选择性冠脉造影和电子束CT(EBCT)检查 ,分析两组CAC积分 (CS)的差异及其与冠脉狭窄程度之间的关系。【结果】①SAP组CAC检测阳性率 ( 10 0 % )显著高于UAP组 ( 87 2 3% ) (P <0 0 5 )。②SAP组CAC积分显著高于UAP组 ,其自然对数转换值 [ln (CS + 1) ]的均数按心脏整体计算为 ( 5 2 4± 1 72 )对 ( 3 13± 1 96 ) (P <0 0 0 1) ,按冠脉分支计算为 ( 3 2 8± 2 0 8)对 ( 1 6 8± 1 6 2 ) (P <0 0 0 1)。③在每一相同的年龄段内比较 ,SAP组的CAC程度均明显高于UAP组。④ln (CS + 1)与冠脉狭窄程度在两组均呈正相关 ,但SAP组相关程度相对较好 ;SAP组重度狭窄的冠脉多发生重度或中度钙化 ,而UAP组重度狭窄的冠脉则多数无钙化或仅有轻度钙化。【结论】稳定型与不稳定型心绞痛患者冠脉钙化存在不同的模式 ,前者冠脉钙化大多较为严重 ,钙化积分与冠脉狭窄程度的相关性较好 ,而后者钙化程度多数较轻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心绞痛 病理学 钙质沉着症 电子束CT
下载PDF
Cypher^(TM)支架治疗冠心病的疗效观察 被引量:6
18
作者 胡承恒 杜志民 +4 位作者 罗初凡 李怡 伍贵富 曾武涛 吴杏 《中国动脉硬化杂志》 CAS CSCD 2006年第3期230-232,共3页
目的评价雷帕霉素洗脱冠状动脉支架(CypherTM)应用于冠心病的临床疗效及再狭窄情况。方法选择接受CypherTM支架治疗的348例冠心病患者,观察术后即刻效果、术后6个月心脏性死亡、心肌梗死、再次血管重建及冠状动脉造影复查情况。病例中包... 目的评价雷帕霉素洗脱冠状动脉支架(CypherTM)应用于冠心病的临床疗效及再狭窄情况。方法选择接受CypherTM支架治疗的348例冠心病患者,观察术后即刻效果、术后6个月心脏性死亡、心肌梗死、再次血管重建及冠状动脉造影复查情况。病例中包括ST段抬高的急性心肌梗死86例,非ST段抬高的急性心肌梗死21例,不稳定型心绞痛149例,稳定型心绞痛92例。结果支架植入成功率99.3%,住院期间无死亡,术后出现急性和亚急性血栓各1例,1例晚期血栓致心肌梗死,1例心衰死亡,另有5例随访中进行了血管重建术,术后6个月主要心脏不良事件发生率2.9%。术后6个月56例冠状动脉造影复查的再狭窄率为7.1%(支架内为1.8%),支架内平均晚期管腔丢失为0.16mm(病变段内为0.20mm),靶病变重建率为5.4%。结论应用CypherTM支架治疗冠心病是安全和有效的,主要心脏不良事件发生率低,支架内再狭窄率和靶病变重建率明显低于普通金属支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内科学 Cypher^TM支架治疗冠心病 疗效 冠状动脉疾病 主要心脏事件 支架内再狭窄
下载PDF
球囊损伤和早期动脉粥样硬化猪冠状动脉妊娠相关血浆蛋白A和诱导型一氧化氮合酶的表达 被引量:5
19
作者 梅卫义 杜志民 +4 位作者 胡承恒 伍贵富 李怡 罗初凡 高修仁 《中国病理生理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9期1848-1852,共5页
目的:探讨妊娠相关血浆蛋白A(PAPP-A)在冠状动脉损伤再狭窄、动脉粥样硬化过程中的作用及其与诱导型一氧化氮合酶(iNOS)的关系。方法:分别用免疫组织化学法和逆转录聚合酶链反应(RT-PCR)检测猪冠状动脉球囊损伤28 d后(损伤组)的PAPP-A和... 目的:探讨妊娠相关血浆蛋白A(PAPP-A)在冠状动脉损伤再狭窄、动脉粥样硬化过程中的作用及其与诱导型一氧化氮合酶(iNOS)的关系。方法:分别用免疫组织化学法和逆转录聚合酶链反应(RT-PCR)检测猪冠状动脉球囊损伤28 d后(损伤组)的PAPP-A和iNOS表达,并检测高脂饮食喂养15周(高脂组)的猪冠状动脉壁PAPP-A和iNOS表达。结果:免疫组织化学染色显示,损伤组的PAPP-A染色较高脂组增强(P<0.05),高脂组iNOS染色高于损伤冠状动脉组(P<0.05);RT-PCR显示,损伤组和高脂组都有PAPP-A mRNA表达,前者的表达增高(P<0.05),损伤组及高脂组均有iNOS mRNA表达,后者的表达增高(P<0.05)。结论:再狭窄病变和早期动脉粥样硬化病变中存在一定程度的炎症,PAPP-A在动脉粥样硬化病变的早期形成和发展中可能有一定的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妊娠蛋白类 动脉粥样硬化 冠状动脉疾病
下载PDF
X综合征女性患者电子束CT测定冠状动脉钙化的临床特点 被引量:5
20
作者 梅卫义 杜志民 +3 位作者 罗初凡 胡承恒 李怡 马虹 《中国动脉硬化杂志》 CAS CSCD 2002年第6期524-526,共3页
为探讨X综合征女性患者冠状动脉钙化及临床情况 ,利用电子束CT对 2 6例X综合征女性患者和 2 2例冠状动脉造影及运动试验均正常的女性胸痛者冠状动脉进行检测 ,同时对其冠心病危险因子进行评估 ,测定血脂和血浆氧化型低密度脂蛋白水平 ,... 为探讨X综合征女性患者冠状动脉钙化及临床情况 ,利用电子束CT对 2 6例X综合征女性患者和 2 2例冠状动脉造影及运动试验均正常的女性胸痛者冠状动脉进行检测 ,同时对其冠心病危险因子进行评估 ,测定血脂和血浆氧化型低密度脂蛋白水平 ,对比不同病例的冠状动脉钙化积分及病变血管支数。结果发现 ,有 19例(73% )X综合征女性患者存在冠状动脉钙化 ,而正常组中仅 4例 (18% )存在冠状动脉钙化 ;有冠状动脉钙化的X综合征女性患者冠心病危险因子明显高于正常组 (1.8± 1.3比 1.1± 0 .9,P <0 .0 5 ) ,前者的血浆氧化型低密度脂蛋白浓度也明显高于后者 (5 2 .38± 6 .89比 39.92± 7.87,P <0 .0 5 ) ;其中 13例为绝经期患者。绝经后X综合征患者冠状动脉钙化积分和有冠状动脉钙化的血管支数与非绝经期者相比无明显差异 ,但这两组均较正常组明显增高 (P<0 .0 5 )。结果提示 ,有相当数量的X综合征女性患者存在冠状动脉钙化 ,这种钙化似乎与绝经与否无关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冠心病 钙质沉着症 病因学 动脉硬化 X综合征 CT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5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