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智三针”联合高压氧对脑梗死后血管性认知障碍患者认知功能及日常生活活动能力的影响
1
作者 罗增媛 李俊 +2 位作者 胡结林 李娇 熊建忠 《中国当代医药》 CAS 2024年第3期92-95,共4页
目的探讨“智三针”联合高压氧治疗脑梗死后血管性认知障碍(VCI)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21年5月至2023年5月萍乡市人民医院收治的90例脑梗死后VCI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按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三组,每组各30例。三组均予以常规脑梗死治疗,对... 目的探讨“智三针”联合高压氧治疗脑梗死后血管性认知障碍(VCI)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21年5月至2023年5月萍乡市人民医院收治的90例脑梗死后VCI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按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三组,每组各30例。三组均予以常规脑梗死治疗,对照1组予以“智三针”治疗,对照2组予以高压氧治疗,观察组予以“智三针”联合高压氧治疗,持续3个疗程。比较三组的临床疗效、认知功能、日常生活活动能力。结果观察组患者的总有效率高于对照1组、对照2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7);观察组患者治疗后的简易精神量表(MMSE)评分、蒙特利尔认知功能量表(MoCA)评分[(28.41±1.23)、(28.74±1.32)分]高于对照2组[(24.36±1.58)、(25.02±1.29)分]和对照1组[(24.42±1.63)、(25.08±1.31)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治疗后的Barthel指数(BI)评分[(60.58±5.36)分]高于对照2组[(50.41±5.22)分]和对照1组[(50.57±5.25)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智三针”联合高压氧可提高脑梗死后VCI治疗效果,加快患者认知功能恢复,减轻氧化应激损伤及血管内皮障碍,改善日常生活活动能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脑梗死 血管性认知障碍 “智三针” 高压氧 认知功能 日常生活活动能力
下载PDF
缺血再灌注损伤时微循环障碍的发生机制 被引量:7
2
作者 罗增媛 孔小燕 《微循环学杂志》 2012年第2期69-71,共3页
局部组织器官可因血液灌注量减少发生缺血性损伤,尽早恢复血液再灌注有利于减轻缺血性损伤,但近年来发现,恢复血液再灌注后,某些情况下会进一步导致组织结构破坏和功能障碍,这种现象称为缺血再灌注损伤(Ischemia-Reperfusion Injury,IR... 局部组织器官可因血液灌注量减少发生缺血性损伤,尽早恢复血液再灌注有利于减轻缺血性损伤,但近年来发现,恢复血液再灌注后,某些情况下会进一步导致组织结构破坏和功能障碍,这种现象称为缺血再灌注损伤(Ischemia-Reperfusion Injury,IRI),又称再灌注损伤(Reperfusion Injury,RI)[1]。IRI是创伤、扩血管药物治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缺血再灌注损伤 微循环障碍 发生机制 血液再灌注 缺血性损伤 组织器官 功能障碍 组织结构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