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0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丹红注射液指纹图谱研究 被引量:14
1
作者 罗娟敏 肖雪 +2 位作者 梁琼麟 罗国安 王义明 《中成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8期1277-1280,共4页
目的应用HPLC法建立丹红注射液(丹参、红花)的指纹图谱。方法以AlltimaTM C18(4.6 mm×250 mm,5μm)反相色谱柱为分析柱,0.4%甲酸水溶液-乙腈为流动相,梯度洗脱,检测波长为254 nm。结果丹红注射液各成分得到较好的分离,以原儿茶醛... 目的应用HPLC法建立丹红注射液(丹参、红花)的指纹图谱。方法以AlltimaTM C18(4.6 mm×250 mm,5μm)反相色谱柱为分析柱,0.4%甲酸水溶液-乙腈为流动相,梯度洗脱,检测波长为254 nm。结果丹红注射液各成分得到较好的分离,以原儿茶醛峰为参照物峰,确定了26个共有峰,10批丹红注射液指纹图谱相似度大于0.990。结论本方法可同时分离丹红注射液中的各成分,方法简单准确,稳定可靠,可作为丹红注射液的指纹图谱。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丹红注射液 指纹图谱 高效液相色谱
下载PDF
不同传统香型及产地的上部复烤烟叶中多酚类成分含量比较分析 被引量:6
2
作者 谢媛媛 冯燕燕 +5 位作者 苏加坤 罗娟敏 王义明 郭磊 蔡继宝 罗国安 《中国烟草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3期62-76,共15页
【目的】明确不同传统香型及不同产地上部复烤烟叶中多酚类成分含量差异。【方法】采用高效液相色谱(HPLCDAD)、离子肼多级质谱(Trap-MS^n)和飞行时间质谱(TOF-MS)技术建立烟叶多酚类成分的定性、定量分析方法,测定了133批不同传统香型... 【目的】明确不同传统香型及不同产地上部复烤烟叶中多酚类成分含量差异。【方法】采用高效液相色谱(HPLCDAD)、离子肼多级质谱(Trap-MS^n)和飞行时间质谱(TOF-MS)技术建立烟叶多酚类成分的定性、定量分析方法,测定了133批不同传统香型、不同产地烟叶样本中新绿原酸、绿原酸、隐绿原酸、芦丁等4种成分的含量,并比较它们在不同产地、不同传统香型烟叶中的分布规律。【结果】按照传统香型划分,清香型烟叶中4种多酚类成分总含量(26.19±4.07 mg/g)>中间香型(25.43±3.09 mg/g)>浓香型(22.23±3.75 mg/g)。新绿原酸在清香型烟叶中含量(2.39±0.46 mg/g)>中间香型(2.25±0.40mg/g)>浓香型(1.84±0.39 mg/g);芦丁在清香型烟叶中含量(8.74±1.41 mg/g)>中间香型(8.25±1.52 mg/g)>浓香型(5.99±1.40 mg/g)。新绿原酸和芦丁的含量与传统香型关系更为密切。【结论】烟叶种植地的生态环境(产地)对烟叶中多酚类成分含量影响较大,而多酚类成分在烟叶香型的判别中并非决定要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多酚类 高效液相色谱 离子阱多级质谱 飞行时间质谱 烤烟香型 含量测定
下载PDF
基于PLSR分析氨基酸对市售卷烟感官品质的影响 被引量:2
3
作者 赵娟 沈宁 +6 位作者 于静洋 夏书芹 蔡继宝 罗娟敏 徐达 张晓鸣 苏加坤 《食品与机械》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1期11-17,171,共8页
对10种市售成品卷烟进行游离氨基酸、总氨基酸含量检测以及感官评吸,采用PLSR方法进行相关性分析发现:游离氨基酸与大部分品质特征指标呈负相关,其中天冬氨酸、组氨酸和苏氨酸对舒适感特性各指标的影响最大,谷氨酸和苯丙氨酸次之;苏氨... 对10种市售成品卷烟进行游离氨基酸、总氨基酸含量检测以及感官评吸,采用PLSR方法进行相关性分析发现:游离氨基酸与大部分品质特征指标呈负相关,其中天冬氨酸、组氨酸和苏氨酸对舒适感特性各指标的影响最大,谷氨酸和苯丙氨酸次之;苏氨酸对烟气特性各指标的影响最大,谷氨酸和组氨酸次之。说明适量降低烟草中游离氨基酸的含量可以提高卷烟感官品质。总氨基酸对成品卷烟感官品质的影响不如游离氨基酸明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烟草 感官品质 游离氨基酸 总氨基酸 PLSR
下载PDF
基于人工智能技术的烟气暴露大鼠代谢生物标志物筛选方法研究 被引量:2
4
作者 谢媛媛 苏加坤 +5 位作者 应旭辉 罗娟敏 王义明 邵灯寅 罗国安 蔡继宝 《分析测试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6期705-710,共6页
该研究将主成分分析、偏最小二乘判别分析等多元统计分析方法用于烟草血浆、尿液和肺组织代谢组学数据的分析,以揭示暴露于不同烟气中大鼠血浆、尿液和肺组织中内源性生物标志物的整体变化情况,筛选潜在生物标志物;将血样、尿样和肺组... 该研究将主成分分析、偏最小二乘判别分析等多元统计分析方法用于烟草血浆、尿液和肺组织代谢组学数据的分析,以揭示暴露于不同烟气中大鼠血浆、尿液和肺组织中内源性生物标志物的整体变化情况,筛选潜在生物标志物;将血样、尿样和肺组织代谢轮廓谱分析得到的生物标志物进行整合,运用神经模糊网络模型对标志物进行缩减,并用人工神经网络评价模型预测能力,确定烟气暴露不同时间(7,14,30 d)以及不同烟气暴露对大鼠内源性代谢物变化影响"因果效应"密切相关的关键生物标志物群,明确不同烟气对大鼠机体损伤机制的异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人工神经网络 模糊逻辑 代谢组学 烟气暴露 关键生物标志物群
下载PDF
中药淫羊藿薄层色谱鉴别方法的建立 被引量:4
5
作者 谢媛媛 彭灵 +5 位作者 苏加坤 罗娟敏 王义明 郭磊 蔡继宝 罗国安 《中药与临床》 2017年第4期16-20,共5页
目的:建立淫羊藿薄层鉴别方法。方法:以朝藿定A、朝藿定C和淫羊藿苷混合溶液为对照品,对淫羊藿进行薄层鉴别,并考察了不同点样量、不同薄层板、不同温度及不同湿度对淫羊藿薄层鉴别的影响。结果:以朝藿定A、朝藿定C和淫羊藿苷混合溶液... 目的:建立淫羊藿薄层鉴别方法。方法:以朝藿定A、朝藿定C和淫羊藿苷混合溶液为对照品,对淫羊藿进行薄层鉴别,并考察了不同点样量、不同薄层板、不同温度及不同湿度对淫羊藿薄层鉴别的影响。结果:以朝藿定A、朝藿定C和淫羊藿苷混合溶液为对照品,以甲醇:丁酮:氯仿:水(4:6:6:1)为展开系统,5μL点样量点样于Merck硅胶铝箔板时,所得的薄层色谱斑点清晰,专属性强。结论:该鉴别方法操作简便,重复性好,可作为淫羊藿的薄层鉴别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淫羊藿 朝藿定A 朝藿定C 淫羊藿苷 薄层鉴别
下载PDF
烟气暴露对大鼠代谢轮廓谱的影响
6
作者 应旭辉 苏加坤 +5 位作者 谢媛媛 王义明 罗娟敏 罗国安 郭磊 蔡继宝 《质谱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4期468-477,共10页
运用基于液相色谱-质谱联用技术的代谢组学方法研究了不同卷烟烟气暴露对大鼠内源小分子代谢物组的影响。分别建立了大鼠血清和尿液的代谢轮廓谱,分析了烟气暴露7天、14天和30天时对照组大鼠、普通卷烟暴露组大鼠及含有天然本草添加剂... 运用基于液相色谱-质谱联用技术的代谢组学方法研究了不同卷烟烟气暴露对大鼠内源小分子代谢物组的影响。分别建立了大鼠血清和尿液的代谢轮廓谱,分析了烟气暴露7天、14天和30天时对照组大鼠、普通卷烟暴露组大鼠及含有天然本草添加剂的某品牌卷烟暴露组大鼠的血浆和尿液样本,采用偏最小二乘判别分析(PLS-DA)对数据进行模式识别。结果表明,普通卷烟和天然本草添加卷烟均会影响大鼠整体代谢状态,干扰大鼠磷脂、能量代谢,并对其造成氧化损伤,但天然本草添加卷烟对大鼠的损伤程度低于普通卷烟。在烟气暴露30天时,一些重要标志物在各组相对含量的变化进一步证实了天然本草添加卷烟可降低烟气对大鼠整体代谢的影响,减轻烟气造成的损伤。因此,在烟草中加入天然本草添加剂可在一定程度上减少烟气对机体的伤害,改善体内因烟气干扰而紊乱的磷脂和能量代谢。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液相色谱-质谱(LC/MS) 代谢组学 天然本草添加卷烟 血清 尿液 生物标志物
下载PDF
基于PLSR分析蛋白质与淀粉对市售卷烟感官品质的影响 被引量:8
7
作者 苏加坤 罗娟敏 +6 位作者 徐达 赵娟 沈宁 于静洋 夏书芹 蔡继宝 张晓鸣 《食品与机械》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5期16-20,共5页
对10种市售成品卷烟进行淀粉、蛋白质含量检测以及感官评吸,采用PLSR方法进行相关性分析发现:蛋白质、淀粉与收敛、喉部刺激、鼻腔刺激三指标呈显著负相关,说明降低卷烟中淀粉、蛋白质的含量,可以有效降低卷烟的收敛性,减少鼻腔刺激和... 对10种市售成品卷烟进行淀粉、蛋白质含量检测以及感官评吸,采用PLSR方法进行相关性分析发现:蛋白质、淀粉与收敛、喉部刺激、鼻腔刺激三指标呈显著负相关,说明降低卷烟中淀粉、蛋白质的含量,可以有效降低卷烟的收敛性,减少鼻腔刺激和喉部刺激,从而提高卷烟的感官品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卷烟感官品质 蛋白质 淀粉 PLSR
下载PDF
微型近红外光谱仪快速测定桔梗有效成分研究 被引量:5
8
作者 张湘东 马晋芳 +2 位作者 罗娟敏 葛发欢 肖雪 《世界科学技术-中医药现代化》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5期637-643,共7页
目的:探索微型近红外光谱仪在中药材有效成分研究方面的可行性。方法:以JDSU公司生产的Micro NIR-1700微型近红外光谱仪为基础,以桔梗药材为例,采用多种光谱预处理方法,结合偏最小二乘法,建立桔梗皂苷D的定量校正模型,并对验证样本进行... 目的:探索微型近红外光谱仪在中药材有效成分研究方面的可行性。方法:以JDSU公司生产的Micro NIR-1700微型近红外光谱仪为基础,以桔梗药材为例,采用多种光谱预处理方法,结合偏最小二乘法,建立桔梗皂苷D的定量校正模型,并对验证样本进行含量预测。结果:根据交叉验证的标准误差(SECV)选择最佳模型维数(LV)为8,校正模型的R2为0.9563。验证集外部验证的结果与真实值之间的相关系数R2为0.94。结论:该微型光谱仪在中药材主要成分研究方面具有应用的可行性,为该便携式微型近红外光谱仪的推广使用奠定了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微型近红外光谱仪 桔梗皂苷D 快速测定
下载PDF
HPLC法同时测定丹参药材中丹酚酸B、丹参酮ⅡA含量 被引量:5
9
作者 罗娟敏 苏加坤 +1 位作者 田耀伟 蔡继宝 《亚太传统医药》 2014年第2期25-27,共3页
目的:建立HPLC法同时测定丹参药材中丹酚酸B、丹参酮ⅡA含量的方法。方法:采用Waters C18色谱柱(150mm×3.9mm,5μm),以0.3%甲酸水溶液-乙腈为流动相进行梯度洗脱,流速1.0mL/min,丹酚酸B、丹参酮ⅡA的检测波长分别为286nm、270nm。... 目的:建立HPLC法同时测定丹参药材中丹酚酸B、丹参酮ⅡA含量的方法。方法:采用Waters C18色谱柱(150mm×3.9mm,5μm),以0.3%甲酸水溶液-乙腈为流动相进行梯度洗脱,流速1.0mL/min,丹酚酸B、丹参酮ⅡA的检测波长分别为286nm、270nm。结果:丹酚酸B、丹参酮ⅡA分离良好,两成分质量浓度与峰面积在测定范围内线性关系良好,重现性好,平均加样回收率分别为100.54%和100.58%;8批不同产地丹参药材中丹酚酸B占药材量的平均含量为5.371 7%,丹参酮ⅡA占药材量的平均含量为0.403 2%。结论:本研究所建立的HPLC法稳定可靠,简便易行,可同时用于丹参中丹酚酸B、丹参酮ⅡA的测定,为丹参质量标准的提升提供了一定的理论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丹参 丹酚酸B 丹参酮ⅡA 高效液相色谱 含量测定
原文传递
GC-MS联用技术分析缬草精油挥发性成分 被引量:4
10
作者 肖雪 罗娟敏 +1 位作者 马晋芳 葛发欢 《中药材》 CAS 北大核心 2017年第6期1348-1350,共3页
目的:采用气相色谱质谱联用技术(GC-MS)对缬草精油的挥发性成分进行分析。方法:采用GC-MS测定并结合NIST2008质谱库进行检索,用峰面积归一化法计算各成分的相对百分含量。结果:从缬草精油中共鉴定出70个成分,占精油总成分89.55%。缬草... 目的:采用气相色谱质谱联用技术(GC-MS)对缬草精油的挥发性成分进行分析。方法:采用GC-MS测定并结合NIST2008质谱库进行检索,用峰面积归一化法计算各成分的相对百分含量。结果:从缬草精油中共鉴定出70个成分,占精油总成分89.55%。缬草精油的主要成分为:左旋乙酸龙脑酯40.74%、莰烯21.78%、α-蒎烯5.92%、乙酸乙烯酯4.19%、β-蒎烯3.74%、D-柠檬烯1.34%、龙脑1.34%、1,8-环十五二炔1.10%、桉油烯醇1.06%和(+)-莰烯1.05%。结论:本实验采用GC-MS分析方法对缬草精油的挥发性成分进行分析,可为合理开发利用缬草资源提供科学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缬草 挥发油 GC-MS
原文传递
天然本草添加卷烟烟气暴露大鼠肺组织代谢组学研究 被引量:2
11
作者 苏加坤 应旭辉 +4 位作者 罗娟敏 王义明 徐达 罗国安 蔡继宝 《分析测试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12期1521-1527,共7页
应用代谢组学方法,比较研究了普通卷烟和含有天然本草添加剂卷烟对大鼠肺组织代谢的影响。运用液相色谱-质谱联用技术分别分析了对照组、普通卷烟及某品牌天然本草添加卷烟烟气暴露7,14,30 d时的大鼠肺组织样品,对所得数据用偏最小二乘... 应用代谢组学方法,比较研究了普通卷烟和含有天然本草添加剂卷烟对大鼠肺组织代谢的影响。运用液相色谱-质谱联用技术分别分析了对照组、普通卷烟及某品牌天然本草添加卷烟烟气暴露7,14,30 d时的大鼠肺组织样品,对所得数据用偏最小二乘判别分析(PLS-DA)进行模式识别并筛选生物标志物。结果显示,吸食普通卷烟和某品牌卷烟,均会损伤大鼠肺组织,造成磷脂代谢、脂肪酸代谢紊乱,其中有2只普通卷烟暴露组大鼠的肺组织样品显著异常,受到明显的氧化损伤。综合来看,特别是长时间烟气暴露状态下,吸食某品牌卷烟造成的肺组织损伤低于普通卷烟,表明烟草中添加天然本草在一定程度上可减轻烟气对机体的损伤。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液相色谱-质谱联用 代谢组学 天然本草添加卷烟 肺组织 生物标志物
下载PDF
国内外品牌卷烟中的糖类和多元醇的HPLC法同时测定 被引量:5
12
作者 郭磊 苏加坤 +5 位作者 罗娟敏 徐达 邵灯寅 宋诗清 范灵慧 陆惠俊 《食品与机械》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3期73-76,共4页
采用Hi-Plex钙型强阳离子交换柱,以超纯水为流动相、示差折光仪为检测器,在进样量15μL、流速0.4mL/min、柱温80℃的条件下建立了高效液相色谱法同时测定烟草中的果糖、葡萄糖、麦芽糖、蔗糖和甘油、丙二醇、山梨醇的方法。结果表明,该... 采用Hi-Plex钙型强阳离子交换柱,以超纯水为流动相、示差折光仪为检测器,在进样量15μL、流速0.4mL/min、柱温80℃的条件下建立了高效液相色谱法同时测定烟草中的果糖、葡萄糖、麦芽糖、蔗糖和甘油、丙二醇、山梨醇的方法。结果表明,该方法检测限、回收率、相对标准偏差分别在1.5~2.0 mg/L、97%~108%、0.89%~1.39%。同时,利用该方法对13种国内外品牌卷烟进行分析,结果发现所有卷烟样品中均检出了丙二醇和果糖、葡萄糖、麦芽糖、蔗糖,而仅在中国产卷烟1和C牌号进口卷烟中检出丙三醇的存在,表明大部分卷烟基本上不用甘油作保润剂。同时发现进口卷烟不同价位间所使用保润剂比例不同,其配方保润剂的设计思路可能充分考虑了烟叶类型的差异,值得深入探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效液相色谱法 多元醇 卷烟 品牌
下载PDF
补骨脂挥发油微胶囊包埋工艺优化及其在卷烟中的应用 被引量:4
13
作者 徐达 苏加坤 +2 位作者 蔡继宝 罗娟敏 张文惠 《河南农业科学》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7期148-152,共5页
采用β-环糊精作为壁材制备补骨脂挥发油微胶囊,通过单因素试验和正交试验考察了芯材与壁材比例、包埋温度、研磨时间、乳化剂添加量对包埋工艺的影响。结果表明:β-环糊精包埋补骨脂挥发油的最优工艺条件为:芯材和壁材比例(质量比)1∶1... 采用β-环糊精作为壁材制备补骨脂挥发油微胶囊,通过单因素试验和正交试验考察了芯材与壁材比例、包埋温度、研磨时间、乳化剂添加量对包埋工艺的影响。结果表明:β-环糊精包埋补骨脂挥发油的最优工艺条件为:芯材和壁材比例(质量比)1∶10、包埋温度50℃、反应时间2 h、乳化剂添加量0.4%。按照上述最优工艺条件对补骨脂挥发油进行包埋,补骨脂挥发油的包埋率可达62.3%,补骨脂挥发油利用率为81.4%。将此补骨脂挥发油微胶囊按0.02 g/支的用量添加到卷烟滤嘴中,卷烟的药草香韵增加明显,香气质、烟气浓度均有不同程度的提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补骨脂挥发油 Β-环糊精 微胶囊 工艺优化
下载PDF
加速溶剂萃取——气质联用法测定卷烟烟丝中39种主要香味成分 被引量:3
14
作者 郭磊 李娟娟 +8 位作者 索卫国 田耀伟 罗娟敏 徐达 邵灯寅 李福龙 孙强 蔡继宝 苏加坤 《食品与机械》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2期60-65,198,共7页
采用加速溶剂萃取—气质联用法,以二氯甲烷为溶剂,壬酸甲酯为内标,通过选择特征离子,对15种中国产卷烟烟丝中乙酸、3-甲基丁酸、十六酸、2-乙酰基吡咯、糠醛、糠醇、苯甲醇、苯乙醇、茄酮、β-紫罗兰酮、植酮、巨豆三烯酮(4个异构体)、3... 采用加速溶剂萃取—气质联用法,以二氯甲烷为溶剂,壬酸甲酯为内标,通过选择特征离子,对15种中国产卷烟烟丝中乙酸、3-甲基丁酸、十六酸、2-乙酰基吡咯、糠醛、糠醇、苯甲醇、苯乙醇、茄酮、β-紫罗兰酮、植酮、巨豆三烯酮(4个异构体)、3-羟基-β-大马酮、4-乙烯基愈创木酚、5-羟基麦芽酚、二氢猕猴桃内酯等39种主要香味成分进行了半定量分析。结果表明:所分析的39种主要香味成分的相对标准偏差为2.25%~6.49%,β-紫罗兰酮因含量较低,测定结果相对标准偏差超过5%,其余主要香味成分测定结果相对标准偏差均在5%以内,方法的重复性较好。卷烟样品中的乙酸、苯甲醇、苯乙醇、2-乙酰基吡咯、十六酸甲酯、5-羟基麦芽酚、西柏三烯二醇等成分含量差异较大。该方法操作简便、选择性强、自动化程度较高,可以满足批量卷烟样品中主要香味成分的检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气相色谱—质谱/选择离子 加速溶剂萃取 卷烟 香味成分
下载PDF
X-5大孔树脂分离纯化淫羊藿所含黄酮类物质工艺研究 被引量:1
15
作者 罗娟敏 苏加坤 +4 位作者 张晓旭 郭磊 徐达 邵灯寅 蔡继宝 《亚太传统医药》 2018年第2期47-50,共4页
目的:建立大孔树脂分离纯化淫羊藿中黄酮类物质的方法。方法:比较6种不同型号大孔树脂的静态吸附与解吸附能力,考察动态吸附曲线,筛选最佳大孔树脂分离纯化淫羊藿所含黄酮类物质的工艺条件。结果:X-5为分离纯化树脂并确定分离纯化工艺为... 目的:建立大孔树脂分离纯化淫羊藿中黄酮类物质的方法。方法:比较6种不同型号大孔树脂的静态吸附与解吸附能力,考察动态吸附曲线,筛选最佳大孔树脂分离纯化淫羊藿所含黄酮类物质的工艺条件。结果:X-5为分离纯化树脂并确定分离纯化工艺为:20mLX-5树脂湿法装柱(1.6cm×20cm),淫羊藿提取物浓度为0.6g/mL,以2.4BV/h流速上样,上样量为88mL,进行动态吸附,吸附5h;用水以2.4BV/h流速冲洗20BV,然后用50%乙醇以6BV/h的流速洗脱20BV,收集洗脱液,减压浓缩干燥。结论:X-5树脂交换吸附淫羊藿中黄酮类物质的纯化方法可取,具有良好的应用前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淫羊藿 大孔树脂 分离纯化
原文传递
桔梗药材指纹图谱研究 被引量:1
16
作者 李福龙 罗娟敏 +1 位作者 张文惠 肖雪 《江西中医药》 2014年第3期65-66,共2页
目的:应用HPLC色谱法建立桔梗药材的指纹图谱。方法:以Dionex C18(250mm×4.6mm,5μm)色谱柱为分析柱,0.1%磷酸水溶液-乙腈为流动相,梯度洗脱,检测波长为210nm。结果:本色谱条件下桔梗药材各成分得到较好的分离,采用中药色谱指纹图... 目的:应用HPLC色谱法建立桔梗药材的指纹图谱。方法:以Dionex C18(250mm×4.6mm,5μm)色谱柱为分析柱,0.1%磷酸水溶液-乙腈为流动相,梯度洗脱,检测波长为210nm。结果:本色谱条件下桔梗药材各成分得到较好的分离,采用中药色谱指纹图谱相似度评价系统,对13批桔梗药材指纹图谱进行相似度评价,相似度大于0.9。结论:本方法可用于桔梗药材的质量控制研究,方法简单准确,稳定可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桔梗 指纹图谱 高效液相色谱
下载PDF
低场核磁共振技术分析不同来源水分在烟丝中的分布状态及含水率的研究 被引量:4
17
作者 郭磊 苏加坤 +3 位作者 罗娟敏 徐达 邵灯寅 蔡继宝 《分析测试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3期409-413,共5页
采用低场核磁共振分析技术(LF-NMR)对不同来源水处理后的烟丝进行分析,研究了不同处理工艺样品的含水率及水分分布状态的变化。结果表明:水的种类对烘丝关键工序烟丝水分含量及分布状态具有明显影响。其中反渗透水和磁化水处理的样品含... 采用低场核磁共振分析技术(LF-NMR)对不同来源水处理后的烟丝进行分析,研究了不同处理工艺样品的含水率及水分分布状态的变化。结果表明:水的种类对烘丝关键工序烟丝水分含量及分布状态具有明显影响。其中反渗透水和磁化水处理的样品含水率高于自来水处理后的样品,分别高0.43%和0.72%。得到薄板适宜的加工温度为140~150℃,气流干燥适宜的加工温度为180~210℃。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低场核磁共振技术 烟草 水分分布 薄板干燥 气流干燥
下载PDF
电加热雾化型电子烟烟油化学成分分析及其雾化效率研究 被引量:2
18
作者 张晓旭 邵灯寅 +5 位作者 连培康 郭磊 罗娟敏 徐达 苏加坤 蔡继宝 《食品与机械》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11期33-37,85,共6页
分别采用溶剂萃取—气质联用法和顶空—气质联用法(HS-GC/MS)对电加热雾化型电子烟烟油的化学成分进行分析。并在标准抽吸条件下(ISO),重点对电子烟的雾化效率开展研究。结果表明:(1)电子烟烟油中溶剂(1,2-丙二醇和丙三醇)和烟碱的含量... 分别采用溶剂萃取—气质联用法和顶空—气质联用法(HS-GC/MS)对电加热雾化型电子烟烟油的化学成分进行分析。并在标准抽吸条件下(ISO),重点对电子烟的雾化效率开展研究。结果表明:(1)电子烟烟油中溶剂(1,2-丙二醇和丙三醇)和烟碱的含量较高,其余成分为满足抽吸需要所调配的香精和烟草提取物;(2)烟油中1,2-丙二醇的含量为588.5mg/g,丙三醇为290.2mg/g,烟碱为10.4mg/g;(3)在标准抽吸条件下,电子烟烟油的平均雾化效率为11.99%,平均每口的雾化效率为0.30%。静态顶空法的前处理过程简便,在定性分析时比较有优势,但会发生热裂解,产生一些小分子量的醛、酮类化合物,故在定量分析中使用溶剂提取—气质联用法更合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电子烟 烟油 GC-MS 雾化效率
下载PDF
响应面法优化大枣复合香料的提取及其在卷烟中的应用 被引量:2
19
作者 张晓旭 连培康 +6 位作者 顾程程 郭磊 罗娟敏 徐达 张玮韬 苏加坤 蔡继宝 《安徽农业科学》 CAS 2019年第17期186-189,共4页
以大枣为主要原料,辅以枸杞和苹果干进行复配,采用果胶酶酶解的方法制作大枣复合烟用香料。以酶添加量、酶解温度、酶解时间为考察因素,在单因素试验的基础上,以出汁率为考察对象,采用Box-Behnken中心组合设计结合响应面优化分析法优化... 以大枣为主要原料,辅以枸杞和苹果干进行复配,采用果胶酶酶解的方法制作大枣复合烟用香料。以酶添加量、酶解温度、酶解时间为考察因素,在单因素试验的基础上,以出汁率为考察对象,采用Box-Behnken中心组合设计结合响应面优化分析法优化大枣复合香料的提取工艺,并对制备香料进行了卷烟加香试验。大枣复合香料的最优提取工艺:酶添加量25.1mg/L,酶解温度35.6℃,酶解时间1.8h,在此条件下复合提取物出汁率达到81.03%。大枣复合香料在卷烟中的应用结果表明,大枣复合香料具有增甜增润作用,能够有效降低口腔刺激性,减轻杂气,改善余味,在“金圣”烟丝中的最佳添加量为0.3%。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枣 酶解 响应面优化 卷烟 加香试验
下载PDF
不同提取工艺制备的果干复合香料化学成分与致香效果分析 被引量:2
20
作者 张晓旭 万宇超 +4 位作者 李园园 郭磊 罗娟敏 徐达 苏加坤 《轻工学报》 CAS 2020年第4期46-53,共8页
以大枣为主要原料,辅以苹果干和枸杞,分别采用水提、醇提、酶解3种提取工艺制备果干复合香料.运用GC-MS检测技术对复合香料的化学成分进行对比分析,并对复合香料进行嗅香评价和卷烟加香效果评价.结果表明:水提法制备的复合香料中共检出... 以大枣为主要原料,辅以苹果干和枸杞,分别采用水提、醇提、酶解3种提取工艺制备果干复合香料.运用GC-MS检测技术对复合香料的化学成分进行对比分析,并对复合香料进行嗅香评价和卷烟加香效果评价.结果表明:水提法制备的复合香料中共检出化学成分54种,醇提法共检出25种,酶解法共检出61种;其中酶解法产生了苯乙醇、己醛、丁香酚等新的香气物质,醇提法产生了独有的2,5-二甲基-4-羟基-3(2H)-呋喃酮.3种复合香料的嗅香香韵略有差别:水提复合香料有枣的清香,酸香明显;醇提复合香料清甜感明显;酶解复合香料枣香最为浓郁,有焦甜味.酶解复合香料可丰富烟香,改善余味,在卷烟中的加香效果最佳,醇提复合香料卷烟加香效果次之,水提复合香料卷烟加香效果最差.总体上酶解复合香料的致香效果较好,可作为一种新型复合香料应用于卷烟生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复合香料 醇提 水提 酶解 致香效果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