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5篇文章
< 1 2 3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左旋紫草素抗副流感病毒作用 被引量:32
1
作者 罗学娅 李明辉 +4 位作者 伦永志 吕莉 藤美君 罗原丽 张宁 《中草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4期568-571,共4页
关键词 左旋紫草素 副流感 多年生草本植物 人类乳头瘤病毒 单纯疱疹病毒 乙型肝炎病毒 甲型肝炎病毒 带状疱疹病毒 抗病毒作用 药用部分 消炎止痛 免疫调节 药理作用 干燥根 抗生育 中药
下载PDF
苦参碱的镇痛作用部位及机制研究 被引量:85
2
作者 罗学娅 张学梅 +1 位作者 高卫 吴琴芳 《中草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1年第1期41-43,共3页
目的 研究苦参碱的镇痛作用部位及机制。方法 采用小鼠醋酸扭体法、热板法 ,观察用药后扭体反应数、舔后足潜伏期及脑组织 NO含量的变化。结果 苦参碱侧脑室注射 (icv) 0 .2 5 ,0 .5 mg/ kg,ip或 iv 3.75 ,7.5 ,15 ,30mg/ kg均可显... 目的 研究苦参碱的镇痛作用部位及机制。方法 采用小鼠醋酸扭体法、热板法 ,观察用药后扭体反应数、舔后足潜伏期及脑组织 NO含量的变化。结果 苦参碱侧脑室注射 (icv) 0 .2 5 ,0 .5 mg/ kg,ip或 iv 3.75 ,7.5 ,15 ,30mg/ kg均可显著减少小鼠扭体反应数 ,并呈量效关系 ;ip与 iv同等剂量的苦参碱 ,对小鼠扭体反应的抑制程度多以iv为强 ,给药后各时段的 ip抗扭体半数有效量 (ED5 0 )均大于 iv抗扭体 ED5 0 ;ip苦参碱 7.5 ,30 mg/ kg可显著降低醋酸致痛小鼠脑组织 NO含量 ;进一步研究发现苦参碱延长小鼠舔后足潜伏期的作用可被氯化钙所拮抗 ,而被维拉帕米所增强。结论 苦参碱的镇痛作用部位在中枢 ,其镇痛作用可能与影响 Ca2 + 内流和减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苦参碱 镇痛作用 钙离子 一氧化氮 小鼠
下载PDF
嗜酸性乳杆菌培养上清液对抗生素相关性腹泻小鼠肠道菌群的影响 被引量:15
3
作者 罗学娅 伦永志 +5 位作者 高卫 胡海北 王强 刘莹 尹建石 姜苏娟 《世界华人消化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06年第19期1870-1873,共4页
目的:研究嗜酸性乳杆菌LA14菌株耗尽培养上清液(spent culture supernatant,SCS)对抗生素相关性腹泻小鼠肠道菌群的影响.方法:小鼠60只,随机分为正常组、模型组、SCS组、活菌组、SCS+活菌组及自然恢复组(每组n=10).采用ip氨... 目的:研究嗜酸性乳杆菌LA14菌株耗尽培养上清液(spent culture supernatant,SCS)对抗生素相关性腹泻小鼠肠道菌群的影响.方法:小鼠60只,随机分为正常组、模型组、SCS组、活菌组、SCS+活菌组及自然恢复组(每组n=10).采用ip氨苄青霉素2000mg/(kg·d),连续3d造成肠道菌群失调性腹泻动物模型.正常组和模型组小鼠于造模后即处死,取盲肠内容物进行肠道菌群分析.其余各组小鼠分别灌胃受试药物或生理盐水30mL/(kg·d)[含菌组中活菌数量为3×10^9CFU/(kg·d)】,3d后处死,取盲肠内容物进行肠道菌群分析.结果:小鼠ip氨苄青霉素造成肠道菌群失调,肠道内4种主导菌群的数量(1gCFU/L)明显改变,与正常组比较肠杆菌和肠球菌数量显著上升(10.13±0.10 vs 9.03±0.11,10.52±0.11 vs 9.11±0.09,P〈0.01),乳杆菌和双歧杆菌数量明显下降(10.51±0.07 vs 11.88±0.10,P〈0.01;10.38±0_31 vs 11.61±0.13,P〈0.05).而灌胃给予SCS、活菌、SCS加活菌后,与自然恢复组比较肠道乳杆菌和双歧杆菌数量明显回升(乳杆菌:11.53±0.17 vs 9.74±0.37,P〈0.01:11.54±0.05,11.45±0.07 vs 9.74±0.37,P〈0.05:双歧杆菌:11.54±0.22,11.30±0.99 vs 9.51±0.52,P〈0.05:11.13±0.16 vs 9.51±0.52,P〈0.01),肠杆菌和肠球菌数量下降(肠杆菌:9.42±0.22,9.50±0.06,9.22±0.39 vs 9.97±0.61,P〈0.05;肠球菌:9.48±0.20,9.45±0.16,9.37±0.21 vs 9.89±0.43.P〈0.05).结论:嗜酸性乳杆菌活菌和SCS均能调整抗生素相关性腹泻小鼠肠道菌群失调,对乳杆菌和双歧杆菌有显著扶持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嗜酸性乳杆菌 耗尽培养上清液 抗生素相关性腹泻 肠道菌群
下载PDF
紫草的药理作用与应用研究进展 被引量:100
4
作者 罗学娅 李明辉 +2 位作者 吕莉 罗原丽 张宁 《大连大学学报》 2004年第2期80-83,92,共5页
本文对近年来紫草在抗菌、抗病毒、抗生育及避孕、抗炎及镇痛、抗肿瘤及免疫调节、止血。
关键词 紫草 药理作用 抗菌功能 抗病毒 抗生育 避孕 抗炎 镇痛 抗肿瘤 免疫调节 心血管系统
下载PDF
嗜酸性乳杆菌培养上清液对实验性腹泻的作用 被引量:6
5
作者 罗学娅 高卫 +3 位作者 贾丛伟 齐丙迪 王纪人 李金红 《中国药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24期1908-1910,共3页
目的研究嗜酸性乳杆菌LA14菌株耗尽培养上清液(spent culture supernatant,SCS)对小鼠实验性腹泻的影响。方法小鼠100只,随机分为10组。采用小鼠灌胃给予80 g.L-1的番泻叶水煎剂(25 mL.kg-1)或蓖麻油(15 mL.kg-1),造成小鼠实验性腹泻动... 目的研究嗜酸性乳杆菌LA14菌株耗尽培养上清液(spent culture supernatant,SCS)对小鼠实验性腹泻的影响。方法小鼠100只,随机分为10组。采用小鼠灌胃给予80 g.L-1的番泻叶水煎剂(25 mL.kg-1)或蓖麻油(15 mL.kg-1),造成小鼠实验性腹泻动物模型,造模前分别以SCS、活菌、SCS+活菌25 mL.kg-1.次-1给小鼠灌胃,以及思密达冲剂3 g.kg-1.次-1给小鼠灌胃,每天2次,连续3 d。造模后连续观察6 h内小鼠腹泻累积次数、腹泻发生率和稀便率。结果在SCS组、活菌组以及SCS+活菌组,两种实验性腹泻小鼠的稀便率均有降低,与模型组比较差异显著(P<0.05或P<0.01),同时各时间点腹泻累积次数也有所下降,与模型组比较差异显著(P<0.05或P<0.01)。结论嗜酸性乳杆菌SCS和活菌均有一定的抗小鼠实验性腹泻的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嗜酸性乳杆菌 耗尽培养上清液 腹泻
下载PDF
白虎汤加减方抗糖尿病作用研究 被引量:6
6
作者 罗学娅 高卫 +3 位作者 张学梅 梁文波 赵晓娟 王丹 《山东医药》 CAS 北大核心 2006年第22期26-27,共2页
采用小鼠静脉注射四氧嘧啶(100mg/kg)方法造成糖尿病动物模型,以白虎汤加减方(BHD)40、10g/kg分别给小鼠灌胃,连续21d。发现BHD对四氧嘧啶糖尿病小鼠有明显的降糖作用,且呈现出良好的量效关系;BHD也有一定的降低血清总胆固醇和甘油三酯... 采用小鼠静脉注射四氧嘧啶(100mg/kg)方法造成糖尿病动物模型,以白虎汤加减方(BHD)40、10g/kg分别给小鼠灌胃,连续21d。发现BHD对四氧嘧啶糖尿病小鼠有明显的降糖作用,且呈现出良好的量效关系;BHD也有一定的降低血清总胆固醇和甘油三酯的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白虎汤加减方 糖尿病 四氧嘧啶
下载PDF
中药紫草与康复医学相关的药理作用 被引量:5
7
作者 罗学娅 李明辉 +2 位作者 吕莉 罗原丽 张宁 《中国临床康复》 CSCD 2004年第24期5146-5146,共1页
近年来随着对紫草研究与应用的不断深入,已发现其具有多方面的药用价值,其中抗氧化,对心血管系统作用,抗炎及镇痛作用,抗肿瘤及免疫调节等药理作用与康复医学密切相关,在康复医学领域里具有潜在的应用价值。
关键词 中药 紫草 康复医学 药理作用 抗风湿 抗炎 镇痛
下载PDF
新型机能学实验教学体系构建与实施 被引量:12
8
作者 罗学娅 曾常茜 +5 位作者 康乐 杨春光 马君燕 高卫 高清波 苗迎秋 《中国当代医药》 2016年第27期169-171,180,共4页
为更好地满足《本科医学教育标准——临床医学专业(试行)》对医学毕业生培养的基本要求,提高人才培养质量,本研究在我校原有机能学实验课程体系的基础上,应用先进的现代教育教学理念,从教学内容、教学模式、考核评价方式等方面进行改革... 为更好地满足《本科医学教育标准——临床医学专业(试行)》对医学毕业生培养的基本要求,提高人才培养质量,本研究在我校原有机能学实验课程体系的基础上,应用先进的现代教育教学理念,从教学内容、教学模式、考核评价方式等方面进行改革与探索,构建了新型机能学实验教学体系,包括优化教学内容,增加了综合性、设计性实验比例;完善课程考核评价方式,即采用能较为充分地反映学生学习情况的形成性评价与终结性评价相结合的考核评价方式;更新传统教学模式,增加了虚拟实验项目,实现了虚拟和动物实体实验相结合;修订完善教学大纲,编写相应实验教材等,并推进研究项目实施。新型机能学实验教学体系的构建与实施,促进了学生创新能力、实践能力、科研能力,尤其是自主学习能力的发展,为进一步提升我校机能学实验教学水平、培养高素质医学人才奠定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机能学实验 教学改革 自主学习 构建 实施
下载PDF
甲基葡糖苷对豚鼠离体心房的正性肌力作用 被引量:6
9
作者 罗学娅 王桂林 张莎莎 《中国药理学通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1年第1期99-101,共3页
目的 观察甲基葡糖苷对豚鼠离体心房的正性肌力作用 ,并探讨其作用机制。方法 采用豚鼠离体左右心房 ,测定药物对心房肌收缩力、右心房心率 ,以及对静息后收缩和正阶梯现象的影响 ,并测定大鼠心肌细胞膜Na+ K+ ATP酶活性。结果 甲基... 目的 观察甲基葡糖苷对豚鼠离体心房的正性肌力作用 ,并探讨其作用机制。方法 采用豚鼠离体左右心房 ,测定药物对心房肌收缩力、右心房心率 ,以及对静息后收缩和正阶梯现象的影响 ,并测定大鼠心肌细胞膜Na+ K+ ATP酶活性。结果 甲基葡糖苷显著增强心房肌收缩力 ,减慢右心房心率 ,且呈剂量依赖性 ;能明显增强左心房静息后收缩和正阶梯现象 ,并能显著抑制大鼠心肌细胞膜Na+ K+ ATP酶活性。结论 甲基葡糖苷具有加强心房肌收缩力 ,降低右心房心率的作用 ,其正性变力作用可能与抑制心肌细胞膜Na+ K+ ATP酶活性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甲基葡糖苷 心房 正性肌力作用 钠-钾-ATP酶
下载PDF
嗜酸乳杆菌耗尽培养上清液对兔离体肠平滑肌收缩的影响 被引量:1
10
作者 罗学娅 刘斌 +2 位作者 张诚 熊暮珺 焦旭梅 《第二军医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6期690-693,共4页
目的:观察嗜酸乳杆菌LA14菌株耗尽培养上清液(spent culture supernatant,SCS)对兔离体肠平滑肌收缩的影响,并初步探讨其作用机制。方法:制备兔离体回肠标本,分别记录肠平滑肌的正常收缩频率和幅度作为给药前对照,然后按累积剂量分别加... 目的:观察嗜酸乳杆菌LA14菌株耗尽培养上清液(spent culture supernatant,SCS)对兔离体肠平滑肌收缩的影响,并初步探讨其作用机制。方法:制备兔离体回肠标本,分别记录肠平滑肌的正常收缩频率和幅度作为给药前对照,然后按累积剂量分别加入嗜酸乳杆菌SCS、活菌菌液、SCS+活菌菌液。每次给药0.3ml,给药间隔6min,在每次给药4min后开始描记收缩曲线,记录时间2min。观察嗜酸乳杆菌各治疗组对离体肠平滑肌收缩的作用。另取肠段按毛果芸香碱、阿托品或SCS、再毛果芸香碱的顺序给药,观察嗜酸乳杆菌SCS对M型胆碱受体的作用。结果:按累积剂量连续给予SCS或SCS+活菌菌液0.6~1.5ml后,兔离体肠平滑肌收缩频率明显降低,与给药前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或P<0.01),其余各点与给药前比较均无统计学差异。SCS、活菌菌液、SCS+活菌菌液在0.3~1.5ml剂量范围内,仅SCS+活菌菌液在给药达1.5ml时,兔离体肠平滑肌收缩幅度的降低与给药前比较有统计学差异(P<0.05),其余各点均无统计学差异。SCS或阿托品可明显对抗毛果芸香碱引起的兔离体肠平滑肌收缩幅度的增加(P<0.05或P<0.01),SCS还能使兔离体肠平滑肌收缩频率明显减少(P<0.01)。结论:嗜酸乳杆菌SCS可能通过阻断M型胆碱受体抑制兔离体肠平滑肌蠕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嗜酸乳杆菌 耗尽培养上清液 肠平滑肌 M型胆碱受体
原文传递
甲基葡萄糖苷对实验性心衰猫心脏血流动力学的影响 被引量:2
11
作者 罗学娅 杨玉梅 罗琳 《中国临床药理学与治疗学》 CAS CSCD 2000年第2期117-119,共3页
目的观察甲基葡萄糖苷对实验性心衰猫心脏血流动力学的影响。方法用戊巴比妥钠造成猫实验性心力衰竭动物模型 ,分别静脉注射甲基葡萄糖苷100mg·kg-1、200mg·kg-1,用多导生理记录仪和电磁流量计记录猫的心脏血流动力学参数。... 目的观察甲基葡萄糖苷对实验性心衰猫心脏血流动力学的影响。方法用戊巴比妥钠造成猫实验性心力衰竭动物模型 ,分别静脉注射甲基葡萄糖苷100mg·kg-1、200mg·kg-1,用多导生理记录仪和电磁流量计记录猫的心脏血流动力学参数。结果甲基葡萄糖苷100mg·kg-1 及200mg·kg-1 均可使左心室收缩内压、左室压力变化最大速率、心排血量、心脏指数、左室作功指数和主动脉平均压显著增加 ,使左心室舒张末期压下降 ,对总外周血管阻力无显著影响 ;100mg·kg-1对心率无显著影响 ,200mg·kg-1时则使心率略加快。结论甲基葡萄糖苷对戊巴比妥钠诱发的实验性心衰猫具有加强心肌收缩力、改善心肌顺应性和左室舒缩功能、增加心排血量、升高动脉血压的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甲基葡萄糖苷 心力衰竭 血流动力学
下载PDF
苦参碱对急性心衰猫心功能和血流动力学的影响 被引量:4
12
作者 罗学娅 刘倩 +1 位作者 黄彩云 黄胜英 《大连大学学报》 1999年第4期81-84,共4页
目的:研究苦参碱对急性心衰猫心功能和血流动力学的影响方法:以成巴比妥钠造成猫急性心衰模型,iv甘参碱20、40mg/kg,用多道生理记录仪和电磁流量计测定猫的心脏血流动力学参数.结果:苦参碱低、高剂量组均可使LVSP、±dp/dtma... 目的:研究苦参碱对急性心衰猫心功能和血流动力学的影响方法:以成巴比妥钠造成猫急性心衰模型,iv甘参碱20、40mg/kg,用多道生理记录仪和电磁流量计测定猫的心脏血流动力学参数.结果:苦参碱低、高剂量组均可使LVSP、±dp/dtmax、CO、CI、SI、LVWI显著增加,LVEDP、MAP、TPVR、HR显著下降;高剂量组作用强于低剂量组,给药后15min作用达峰值.结论:苦参碱对戊巴比妥钠诱发的心衰猫具有明显的正性肌力作用,负性频率作用,且能增强心脏舒缩功能,降低外周血管阻力,减轻心脏负荷.说明苦参碱有抗心衰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苦参碱 血流动力学 急性心力衰竭 药物分析 中药
下载PDF
脑梗塞患者血清SOD活力、MDA含量变化及临床意义 被引量:1
13
作者 罗学娅 陈菊英 +4 位作者 华宗祥 徐爽 胡荣花 梁晓华 罗琳 《医师进修杂志》 1996年第1期44-44,共1页
本文用化学比色法测定了38例脑梗塞患者血清超氧化物岐化酶(SOD)活力和丙二醛(MnA)含量,并观察了疾病不同时期的变化,结果表明,脑梗塞急性期组与对照组、脑梗塞急性期与恢复期之间均存在显著差别。
关键词 脑梗塞 超氧化物岐化酶 丙二醛
下载PDF
机能学实验微课建设研究 被引量:3
14
作者 罗学娅 嵇志红 +3 位作者 康乐 李春实 杨春光 高清波 《无线互联科技》 2019年第13期76-77,共2页
文章在分析大连大学医学院机能学实验教学现状和问题的基础上,阐述了有关机能学实验微课这一新型的教学模式和资源建设研究中的微课选题、教学设计、视频录制、后期编辑以及发布应用等问题。研究内容可为将传统的机能学实验教学与微课... 文章在分析大连大学医学院机能学实验教学现状和问题的基础上,阐述了有关机能学实验微课这一新型的教学模式和资源建设研究中的微课选题、教学设计、视频录制、后期编辑以及发布应用等问题。研究内容可为将传统的机能学实验教学与微课教学相结合、进一步深化实验教学改革、提高机能学实验教学效率和质量提供借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机能学实验 微课 新型教学模式 建设
下载PDF
锦带花醇提取物镇痛抗炎作用研究 被引量:2
15
作者 罗学娅 李雯彤 +2 位作者 邓冰倩 郑婕 唐田锋 《大连大学学报》 2019年第3期72-76,共5页
探讨锦带花(Weigela florida)醇提取物对小鼠的镇痛抗炎作用。利用回流提取法制备锦带花醇提取物。小鼠随机分为锦带花醇提取物大、中、小剂量组,阳性药物对照组(盐酸曲马多或地塞米松),以及阴性对照组(生理盐水)。制备小鼠疼痛模型和... 探讨锦带花(Weigela florida)醇提取物对小鼠的镇痛抗炎作用。利用回流提取法制备锦带花醇提取物。小鼠随机分为锦带花醇提取物大、中、小剂量组,阳性药物对照组(盐酸曲马多或地塞米松),以及阴性对照组(生理盐水)。制备小鼠疼痛模型和炎症模型,灌胃ig给药,观察给药后不同时间点的小鼠痛阈值或给药后小鼠耳廓肿胀度,并计算肿胀抑制率。根据指标变化评判锦带花醇提取物的镇痛抗炎作用。锦带花醇提取物大、小剂量组给药30 min后的痛阈值高于生理盐水组,也均高于各自的给药前痛阈值。锦带花醇提取物中剂量组给药30、45、60、75 min后,小鼠痛阈值分别高于生理盐水组,也均高于各自的给药前痛阈值。锦带花醇提取物大、中、小剂量组给药后,小鼠耳廓肿胀度均低于生理盐水组,肿胀抑制率均显著提高。研究结果提示锦带花醇提取物对小鼠具有一定的镇痛抗炎作用,且中剂量镇痛效果最佳,大剂量抗炎效果最佳。盐酸曲马多具有明显的镇痛作用,地塞米松具有明显的抗炎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锦带花 醇提取物 镇痛作用 抗炎作用
下载PDF
黄芪成分F_3新制剂的急性毒性研究
16
作者 罗学娅 高卫 +3 位作者 伦永志 景立新 赵莲华 曹利力 《大连大学学报》 2002年第6期88-89,共2页
[目的]研究黄芪成分F3新制剂的急性毒性和最大耐受量.[方法]采用小鼠急性毒性试验方法和最大耐受量测定方法.[结果]小鼠腹腔注射黄芪成分F3新制剂的半数致死量(LD50)未测出,其最小耐受量为5g/kg体重.[结论]黄芪成分F3新制剂是一种毒性... [目的]研究黄芪成分F3新制剂的急性毒性和最大耐受量.[方法]采用小鼠急性毒性试验方法和最大耐受量测定方法.[结果]小鼠腹腔注射黄芪成分F3新制剂的半数致死量(LD50)未测出,其最小耐受量为5g/kg体重.[结论]黄芪成分F3新制剂是一种毒性作用较小的、有一定开发应用前景的药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黄芪 急性毒性 最大耐受量 中国 中药
下载PDF
汉康液的抗氧化作用及对SOD活力的影响
17
作者 罗学娅 华宗祥 《大连大学学报》 1995年第3期382-384,共3页
小鼠给予汉康液2.0g/kg/日,连续灌胃22天,结果表明该液能明显降低小鼠血清中丙二醛(MDA)含量,并对血清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活性有显著增强作用。
关键词 汉康液 抗氧化作用 SOD
下载PDF
苦参碱的国内外研究现状
18
作者 罗学娅 夏炳南 《大连大学学报》 1991年第3期74-79,共6页
本文阐述了国内外近年来对苦参碱的理化特性、机体内药物含量测定方法、药心动力学、药理作用和机制探讨、临床应用及毒性等方面的研究进展。
关键词 苦参碱 国内外研究
下载PDF
脑梗塞患者血清SOD和MDA的研究
19
作者 罗学娅 罗琳 +1 位作者 华宗祥 徐爽 《包头医学院学报》 1995年第4期9-10,共2页
为观测脑梗塞患者血清中超氧化物歧化酶(SOD)和丙二醛(MDA)的含量,用化学比色法测定了38例脑梗塞患者疾病不同时期血清中SOD和MDA的含量变化。脑梗塞急性期SOD为63.2±45.3Nu/ml,MDA为4.... 为观测脑梗塞患者血清中超氧化物歧化酶(SOD)和丙二醛(MDA)的含量,用化学比色法测定了38例脑梗塞患者疾病不同时期血清中SOD和MDA的含量变化。脑梗塞急性期SOD为63.2±45.3Nu/ml,MDA为4.68±2.43nmol/ml;脑梗塞恢复期SOD为106.9±19.5Nu/ml,MDA为2.65±1.48nmol/ml。经统计学处理,脑梗塞患者组急性期与对照组、患者组急性期与恢复期之间均存在显著差别。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脑梗塞 超氧化物歧化酶 丙二醛
下载PDF
汉康液的抗氧化作用及对SOD活力的影响
20
作者 罗学娅 华宗祥 罗琳 《包头医学院学报》 1995年第3期36-37,共2页
分别给予小鼠汉康液1.0,2.0,4.0g/kg/日,连接灌胃22天,结果表明该液能明显降低小鼠血清中丙二醛(MDA)含量,对血清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活性有显著增强作用,并随剂量增加效应增强。
关键词 中药 汉康液 抗氧化作用 超氧化物歧化酶 药理学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3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