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235篇文章
< 1 2 6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生物化学”课程思政教学探索
1
作者 樊婷婷 钱鑫萍 +1 位作者 罗建平 胡康棣 《教育教学论坛》 2023年第32期94-97,共4页
“生物化学”是生物、食品、医药等专业的基础课程,其理论知识和实验技能是各专业的先导课程之一,“生物化学”课程中不仅包含大量的专业基础知识,还蕴含着丰富的思想政治教育元素。课程教学团队从关键知识点的发现历程、生命中“生物... “生物化学”是生物、食品、医药等专业的基础课程,其理论知识和实验技能是各专业的先导课程之一,“生物化学”课程中不仅包含大量的专业基础知识,还蕴含着丰富的思想政治教育元素。课程教学团队从关键知识点的发现历程、生命中“生物化学”的基本规律、我国科学家的贡献等出发,挖掘并提炼创新思维、价值追求、坚持奋斗、责任担当、奉献精神、真理明辨、团队协作、爱国主义等思政元素,并将其融入课堂教学中,做到课程思政润物无声,实现在专业知识传授的同时达成全面育人的目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物化学 思政元素 思政教学
下载PDF
以大健康产业为导向的食品生物类人才培养实践教育基地建设初探
2
作者 潘利华 张玉英 +5 位作者 罗建平 罗水忠 郑志 钱鑫萍 杨雪飞 王军辉 《农产品加工》 2023年第12期98-100,104,共4页
实践是培养大学生解决实际问题必不可少的教学环节,实践教育基地的建设是提升学生实践应用能力的重要基础。基于大健康产业与“新工科”背景,合肥工业大学与安徽省华信生物药业股份有限公司建立了校企合作实践教育基地。阐述了基地实践... 实践是培养大学生解决实际问题必不可少的教学环节,实践教育基地的建设是提升学生实践应用能力的重要基础。基于大健康产业与“新工科”背景,合肥工业大学与安徽省华信生物药业股份有限公司建立了校企合作实践教育基地。阐述了基地实践内容、运行机制、师资队伍和基地文化建设等4个方面的情况。基地管理委员会是实践教育基地的主要组织,依据校内理论课程和实践教学,结合企业特有资源,设置了5个实践专题。基地采取1+2+n模式进行基地师资建设,建立指导教师信息资源库;通过将工匠精神与基地活动结合,开展爱岗、敬业、乐业和专注的基地文化建设。建设以大健康产业为导向的食品生物类“新工科”人才培养实践教育基地,不仅培养了学生的实践应用能力与工匠精神,为大健康产业输送高层次人才;而且提升了教师的行业实践能力,促进了教研与社会的密切结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健康 “新工科” 人才培养 1+2+n模式 工匠品格
下载PDF
菠萝皮渣多糖的提取与体外抗氧化活性研究 被引量:28
3
作者 罗建平 徐学玲 +1 位作者 潘利华 崔源 《食品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18期172-175,共4页
研究菠萝皮渣多糖的提取工艺参数,并对提取的多糖进行体外抗氧化活性的评价。单因素试验和三因素二次通用旋转组合设计试验表明,菠萝皮渣多糖的最佳提取工艺为料液比1:25(m/V)、提取时间5h、提取温度70℃。提取的多糖具有一定的抗氧化活... 研究菠萝皮渣多糖的提取工艺参数,并对提取的多糖进行体外抗氧化活性的评价。单因素试验和三因素二次通用旋转组合设计试验表明,菠萝皮渣多糖的最佳提取工艺为料液比1:25(m/V)、提取时间5h、提取温度70℃。提取的多糖具有一定的抗氧化活性,对O2·和ABTS自由基的清除率表现为显著的量效关系,清除O2·和ABTS自由基的半抑制率(IC50)分别为1.76mg/ml和2.49mg/ml。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菠萝皮渣 多糖 抗氧化 通用旋转组合设计
下载PDF
药用霍山石斛原球茎的液体悬浮培养 被引量:31
4
作者 罗建平 查学强 姜绍通 《中国中药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7期611-614,共4页
目的:考察霍山石斛原球茎在液体培养中增殖、水溶性多糖与总生物碱积累的特征。方法:在霍山石斛试管苗茎段原球茎诱导与继代培养的基础上,进行原球茎的液体悬浮培养,分析原球茎生长动态,用比色法测定水溶性多糖与总生物碱的含量。结果:... 目的:考察霍山石斛原球茎在液体培养中增殖、水溶性多糖与总生物碱积累的特征。方法:在霍山石斛试管苗茎段原球茎诱导与继代培养的基础上,进行原球茎的液体悬浮培养,分析原球茎生长动态,用比色法测定水溶性多糖与总生物碱的含量。结果:霍山石斛茎段在NAA或NAA与KT组合的MS培养基上可诱导出原球茎,MS基本培养基最适合原球茎继代培养增殖;原球茎在液体悬浮培养中最大比生长速率0.044·d^(-1),倍增时间15.8 d,最适生长周期为4周,水溶性多糖和总生物碱含量分别是3.75%和0.0261%。结论:霍山石斛原球茎液体培养生长良好,具有目的化学成分的合成能力,为发酵培养开发霍山石斛资源提供可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霍山石斛 原球茎 液体悬浮培养 水溶性多糖 总生物碱
下载PDF
稀土元素对怀槐悬浮培养细胞异黄酮合成及氧化还原态的影响 被引量:14
5
作者 罗建平 曹磊 +1 位作者 潘利华 查学强 《应用与环境生物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3期362-365,共4页
在培养基中添加不同浓度的硝酸铈和硝酸镧,并检测怀槐细胞悬浮培养过程中异黄酮含量、苯丙氨酸裂解酶(PAL)酶活、还原型谷胱甘肽和氧化型谷胱甘肽含量的变化,以探讨稀土元素对怀槐细胞合成异黄酮的影响和机制.结果表明,20mmolL-1硝酸铈... 在培养基中添加不同浓度的硝酸铈和硝酸镧,并检测怀槐细胞悬浮培养过程中异黄酮含量、苯丙氨酸裂解酶(PAL)酶活、还原型谷胱甘肽和氧化型谷胱甘肽含量的变化,以探讨稀土元素对怀槐细胞合成异黄酮的影响和机制.结果表明,20mmolL-1硝酸铈和10mmolL-1硝酸镧较适合诱导怀槐悬浮培养细胞合成异黄酮;细胞培养过程中,硝酸铈和硝酸镧诱导异黄酮合成的变化趋势与PAL酶的活性变化一致;氧化还原态变化分析发现,硝酸铈和硝酸镧处理的细胞中GSH/GSSG比例分别在d3和d2达到最大值,是同期对照的1.46和1.47倍,而异黄酮含量则在d4和d3达到最大值,分别达到了271.42μgg-1(DW)和279.32μgg-1(DW).研究结果显示,怀槐细胞悬浮培养中添加稀土元素提高次生代谢产物异黄酮的合成可能与稀土元素诱导细胞氧化还原态的改变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稀土元素 异黄酮 怀槐 氧化还原态
下载PDF
改革生物化学实验教学 提高学生动手能力 被引量:34
6
作者 罗建平 周建芹 +1 位作者 姜绍通 潘丽军 《实验技术与管理》 CAS 2003年第4期101-104,共4页
围绕生物化学实验教学改革,本文从基础实验、提高实验、综合实验三方面就不断改进生化实验教学,训练学生基本实验操作技术、强化实验技能、提高实验动手能力、培养学生综合创新能力的方法和途径进行了探讨.
关键词 生物化学 实验教学 学生 动手能力 教学改革 基础实验 提高实验 综合实验
下载PDF
沙打旺胚性原生质体培养优化及高频再生植株 被引量:14
7
作者 罗建平 贾敬芬 +1 位作者 顾月华 刘兢 《生物工程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0年第1期17-21,共5页
外植体类型和光照条件决定沙打旺胚性愈伤组织的形成。用生长10d的胚性愈伤组织可分离到12×106个/g(原生质体/细胞),活力超过80%。当原生质体以10×105/mL的植板密度培养在含06%琼脂糖附加15mg/L2,4D、05mg/LBA和05mol/L葡萄... 外植体类型和光照条件决定沙打旺胚性愈伤组织的形成。用生长10d的胚性愈伤组织可分离到12×106个/g(原生质体/细胞),活力超过80%。当原生质体以10×105/mL的植板密度培养在含06%琼脂糖附加15mg/L2,4D、05mg/LBA和05mol/L葡萄糖的培养基(无机盐降为1/4)中,植板率为168%。条件培养基显著促进原生质体的生长发育。长大的细胞克隆经2周4℃低温处理后转到含01mg/LNAA和10mg/LBA分化培养基上,体细胞胚胎发生频率高达70%,每克细胞产生的体细胞胚数在200个以上。成熟的体细胞胚转到无激素的1/2MS培养基中即分化成苗,再生植株为正常的二倍体。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沙打旺 胚性愈伤组织 原生质体培养 植株再生
下载PDF
用神经网络和遗传算法优化怀槐悬浮细胞合成异黄酮 被引量:7
8
作者 罗建平 罗凯 +1 位作者 陈晓燕 姜绍通 《生物工程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5期759-763,共5页
为了获得怀槐悬浮细胞合成异黄酮的最适培养条件 ,采用ANNs(人工神经网络 )结合RAGA(实数编码加速遗传算法 )对培养基组成进行全局寻优。培养基中影响异黄酮染料木素产率的主要组成是KNO3、(NH4 ) 2 SO4 、2 ,4 D和 6 BA。在它们的有... 为了获得怀槐悬浮细胞合成异黄酮的最适培养条件 ,采用ANNs(人工神经网络 )结合RAGA(实数编码加速遗传算法 )对培养基组成进行全局寻优。培养基中影响异黄酮染料木素产率的主要组成是KNO3、(NH4 ) 2 SO4 、2 ,4 D和 6 BA。在它们的有效作用浓度范围内 ,用随机 1 0组培养基组合及细胞染料木素产率为输入和输出由ANNs对数据建模 ,由RAGA优化模型参数。建立的优化模型准确性高 ,依赖模型由RAGA全局寻优获得的最佳培养基组合是 1 4 9 6 8mg L (NH4 ) 2 SO4 、2 936 1 0mg LKNO3、0 0 1mg L 2 ,4 D和 0 1 9mg L 6 BA ,染料木素产率达 1 4 1 3mg L ,与模型预测值的误差为 7 38%。结果表明 ,运用神经网络结合遗传算法优化怀槐细胞合成异黄酮的培养条件是可行的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怀槐 野生药用植物 人工神经网络 实数编码加速遗传算法 染料木素 悬浮培养 异黄酮
下载PDF
黑曲霉发酵麦麸生产β-葡萄糖苷酶的工艺优化及动力学研究 被引量:17
9
作者 罗建平 王贵娟 潘利华 《农业工程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12期252-257,共6页
用单因素和正交试验对黑曲霉M85以小麦麸皮为发酵基质生产β-葡萄糖苷酶的工艺条件进行了优化,并研究了最优发酵条件下的动力学模型。正交试验结果表明,培养基中麦麸的有效添加量为2%,适合摇瓶和5 L罐最佳发酵工艺条件:转速分别为(200&#... 用单因素和正交试验对黑曲霉M85以小麦麸皮为发酵基质生产β-葡萄糖苷酶的工艺条件进行了优化,并研究了最优发酵条件下的动力学模型。正交试验结果表明,培养基中麦麸的有效添加量为2%,适合摇瓶和5 L罐最佳发酵工艺条件:转速分别为(200±5)r/min和(400±10)r/min,发酵温度均为(30±0.5)℃,接种量分别为15%和10%。黑曲霉M85在摇瓶和5 L罐发酵过程中动力学曲线具有相同的变化趋势,发酵第3 d发酵液中β-葡萄糖苷酶酶活分别达到1103.73 U/mL和1318.82 U/mL,对麦麸的转化率分别为55186.61 U/g和76085.82 U/g。其细胞生长和产物合成可以分别用Monod方程和Luedeking-Piret方程拟合。结果可为麦麸资源生物发酵深加工生产β-葡萄糖苷酶提供技术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麦麸 黑曲霉 发酵动力学 Β-葡萄糖苷酶
下载PDF
茉莉酸甲酯、水杨酸和一氧化氮诱导怀槐悬浮细胞合成异黄酮及细胞结构变化 被引量:30
10
作者 罗建平 夏宁 沈国栋 《分子细胞生物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5期438-444,共7页
本文对比研究了茉莉酸甲酯(MeJA)、水杨酸(SA)和一氧化氮(NO)三种激发子对怀槐悬浮培养物异黄酮合成及细胞结构变化的影响。结果表明,在三种激发子的作用下怀槐细胞异黄酮合成量显著提高:200μmol/L MeJA、100μmol/L SA及50μmol/L SN... 本文对比研究了茉莉酸甲酯(MeJA)、水杨酸(SA)和一氧化氮(NO)三种激发子对怀槐悬浮培养物异黄酮合成及细胞结构变化的影响。结果表明,在三种激发子的作用下怀槐细胞异黄酮合成量显著提高:200μmol/L MeJA、100μmol/L SA及50μmol/L SNP处理培养细胞9d后,异黄酮含量分别为同期对照的417.18%、185.45%和222.45%。同时细胞内发现染色很深的电子致密小体(EDB),其数量随着异黄酮含量的升高而增加,亦在第九天达到最多,与异黄酮积累呈现正相关性。推测激发子可能诱导植物细胞结构变化来响应次生代谢产物的合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茉莉酸甲酯 水杨酸 一氧化氮 异黄酮 细胞结构
下载PDF
怀槐培养细胞中异黄酮分析及其保肝作用 被引量:15
11
作者 罗建平 沈国栋 姜绍通 《食品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10期139-142,共4页
怀槐愈伤组织具有异黄酮合成能力,HPLC分析表明培养3周的愈伤组织中积累芒柄花黄素、染料木素、大豆甙元等三种主要异黄酮含量分别平均为53.4、12.3、17.4μg/g FW。愈伤组织经乙醇提取和乙酸乙酯萃取可有效去除杂质,萃取出的总异黄酮... 怀槐愈伤组织具有异黄酮合成能力,HPLC分析表明培养3周的愈伤组织中积累芒柄花黄素、染料木素、大豆甙元等三种主要异黄酮含量分别平均为53.4、12.3、17.4μg/g FW。愈伤组织经乙醇提取和乙酸乙酯萃取可有效去除杂质,萃取出的总异黄酮对小鼠四氯化碳急性肝损伤有显著的保护作用,可以有效降低肝损伤引起的血清GOT、GPT升高,增加血清TP、Alb的含量,效果均好于甘草甜素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怀槐 愈伤组织 异黄酮 保肝作用 药用
下载PDF
永久性心脏起搏器置入术后囊袋感染 被引量:10
12
作者 罗建平 刘惠亮 +2 位作者 马春梅 韩玮 王方正 《中国医刊》 CAS 2008年第6期62-63,共2页
关键词 术后囊袋感染 心脏起搏器置入 永久起搏器置入术 永久性 感染性心内膜炎 迁延不愈 并发症
下载PDF
经桡动脉行复杂冠状动脉病变的介入治疗 被引量:8
13
作者 罗建平 刘惠亮 +5 位作者 马春梅 韩玮 杨胜利 马东星 荆丽敏 孟荣英 《中华老年心脑血管病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08年第7期492-494,共3页
目的探讨经桡动脉行复杂冠状动脉病变介入治疗的可行性。方法将178例左主干开口病变、分叉病变、慢性闭塞病变、长度≥30mm的长病变、纡曲成角病变及严重钙化病变等复杂冠状动脉病变患者经桡动脉途径进行PCI。结果经桡动脉PCI完成率97.2... 目的探讨经桡动脉行复杂冠状动脉病变介入治疗的可行性。方法将178例左主干开口病变、分叉病变、慢性闭塞病变、长度≥30mm的长病变、纡曲成角病变及严重钙化病变等复杂冠状动脉病变患者经桡动脉途径进行PCI。结果经桡动脉PCI完成率97.2%。因导引导管支撑力不够,采用双导丝技术18例,采用子母导管技术5例,微导管技术6例,锚技术3例。左主干开口病变8处即刻全部成功。左主干分叉病变双支架置入17例,单支架置入9例。其他分叉病变67处,单支架置入47处,双支架置入20处。双支架置入后对吻球囊扩张成功率100%。34处慢性闭塞病变PCI成功27处。长度≥30mm的长病变91处、纡曲成角病变23处、严重钙化病变27处全部PCI成功。术中支架内血栓2例,住院期间亚急性血栓形成2例。死亡1例。穿刺处并发症:桡动脉闭塞8例,前臂肿胀4例,无血肿及神经损伤。结论经桡动脉途径进行冠状动脉复杂病变的PCI有较高的成功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桡动脉 冠状动脉疾病 支架 冠状血管造影术 血管成形术 经腔 经皮冠状动脉
下载PDF
应用棘突间动态稳定系统治疗腰椎退变性疾病的疗效观察 被引量:6
14
作者 罗建平 崔力扬 +3 位作者 张新胜 郑稼 高嵩 田书建 《中国脊柱脊髓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10期879-885,共7页
目的:探讨应用Wallis棘突间动态稳定系统治疗腰椎退变性疾病术后平均3.5年的临床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2008年7月~2010年7月在我院行单节段椎板间开窗减压伴或不伴髓核摘除后棘突间置入Wallis系统治疗的79例腰椎退变性疾病患者。连... 目的:探讨应用Wallis棘突间动态稳定系统治疗腰椎退变性疾病术后平均3.5年的临床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2008年7月~2010年7月在我院行单节段椎板间开窗减压伴或不伴髓核摘除后棘突间置入Wallis系统治疗的79例腰椎退变性疾病患者。连续性随访获得术前、术后3个月及末次随访时的腰痛VAS评分、下肢痛VAS评分、JOA评分、ODI评分,X线片上测量术前、末次随访时的手术及上下邻近节段(即为手术节段、手术节段的上一位及下一位邻近节段)前凸角(Cobb角)及其屈伸活动度(ROM),MRI随访获得术前、末次随访时的手术及上下邻近节段椎间盘高度,并对椎间盘行改良Pfirrmann′s分级,计算其改善率。记录所有患者术中、术后手术相关并发症。结果:79例患者均为单节段置入Wallis系统,其中75例获得连续性随访,平均随访42.97±2.74个月(28~49个月),4例失访,未纳入本研究。所有患者术后症状明显改善,术后3个月及末次随访时的腰痛VAS评分、下肢痛VAS评分、JOA评分及ODI评分均较术前明显改善(P<0.001),且末次随访时上述评分均较术后3个月明显改善(P<0.001);末次随访时手术节段过伸位Cobb角、ROM均较术前明显减小(P〈0.001),而上下邻近节段均较术前明显增大(P〈0.001),手术及上下邻近节段侧位和过屈位Cobb角与术前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末次随访时手术节段椎间盘高度与术前比较稍增加(P〈0.001),而上下邻近节段椎间盘高度与术前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前与末次随访改良Pfirrmann′s分级对比显示:手术节段椎间盘总的改善率为45.3%,无明显改变的比率为52.1%,退变加重率为2.6%;而上下邻近节段无明显改善或加重,部分患者由Ⅲ级转为Ⅱ级。结论:应用Wallis棘突间动态稳定系统治疗腰椎退行性疾病术后平均3.5年随访效果满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腰椎退变性疾病 棘突间动态稳定系统 活动度 影像学
原文传递
云南红豆杉培养细胞系的建立 被引量:15
15
作者 罗建平 牛炳韬 +1 位作者 贾敬芬 郑光植 《生物工程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7年第3期326-330,共5页
云南红豆杉培养细胞系的建立罗建平牛炳韬贾敬芬郑光植1(兰州大学生物系兰州730000)(中国科学院昆明植物研究所昆明650204)1紫杉醇(Taxol)最初是从红豆杉属植物短叶红豆杉(Taxusbrevifolia... 云南红豆杉培养细胞系的建立罗建平牛炳韬贾敬芬郑光植1(兰州大学生物系兰州730000)(中国科学院昆明植物研究所昆明650204)1紫杉醇(Taxol)最初是从红豆杉属植物短叶红豆杉(Taxusbrevifolia)树皮中分离出的一种二萜类化合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红豆杉 细胞系 细胞培养
下载PDF
交联β-葡萄糖苷酶聚集体的制备及其性质 被引量:7
16
作者 罗建平 欧杰 潘利华 《食品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12期254-257,共4页
交联酶聚集体法是一种新型的无载体酶固定化方法。本实验用该法固定化黑曲霉β-葡萄糖苷酶,对其制备条件、结构特征、酶学性质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β-葡萄糖苷酶酶液在冰水浴中经90%的硫酸铵沉淀30min后,以5%戊二醛水溶液进行酶聚集... 交联酶聚集体法是一种新型的无载体酶固定化方法。本实验用该法固定化黑曲霉β-葡萄糖苷酶,对其制备条件、结构特征、酶学性质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β-葡萄糖苷酶酶液在冰水浴中经90%的硫酸铵沉淀30min后,以5%戊二醛水溶液进行酶聚集体交联反应,可获得较高活性的交联酶聚集体,酶活回收率达75%,对对-硝基苯基-β-D-葡萄糖苷作用的最适温度、最适pH值和Km值分别为60℃、pH4.0和4.61×10-3mol/L,与游离酶相比,表现更高的底物亲和力。将其用于大豆异黄酮活性苷元染料木素的合成,40min内对染料木苷转化率达到66%。 展开更多
关键词 Β-葡萄糖苷酶 交联酶聚集体 无载体固定化 大豆异黄酮 应用
下载PDF
抗坏血酸对沙打旺原生质体分离和培养中膜损伤及相关酶活性的影响 被引量:19
17
作者 罗建平 顾月华 +1 位作者 王圣兵 刘兢 《植物生理学报(0257-4829)》 CSCD 1999年第4期343-349,共7页
抗坏血酸(ASA) 能减轻沙打旺原生质体的褐化,改善原生质体的培养状况。ASA的作用可能与它增强原生质体抗过氧化能力有关。酶解处理诱导原生质体超氧化物歧化酶(SOD) 和抗坏血酸过氧化物酶(APX)活性升高,但培养过程... 抗坏血酸(ASA) 能减轻沙打旺原生质体的褐化,改善原生质体的培养状况。ASA的作用可能与它增强原生质体抗过氧化能力有关。酶解处理诱导原生质体超氧化物歧化酶(SOD) 和抗坏血酸过氧化物酶(APX)活性升高,但培养过程使APX 活性明显下降,原生质体清除过氧化物能力减弱,膜脂过氧化产物丙二醛( MDA) 积累增加,膜发生损伤。向酶溶液和培养基中添加ASA 可显著提高SOD 尤其是APX 活性,减轻膜脂过氧化,增强原生质体的存活力,促进原生质体的分裂和细胞克隆的形成。所有处理中过氧化氢酶(CAT) 活性变化不大,表明它在原生质体清除过氧化物过程中不具主要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沙打旺 原生质体 抗坏血酸 膜损伤 SOD 酶活性
下载PDF
植物异黄酮合酶研究进展 被引量:4
18
作者 罗建平 王军辉 范远景 《中国生物工程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7期17-20,共4页
植物异黄酮是一类具有增强植物抗病、诱导根瘤形成以及预防激素相关肿瘤发生、缓解女性更年期综合症的活性次生代谢产物,其合成关键酶是异黄酮合酶(IFS)。介绍了IFS的催化机理、基因克隆与表达调控的研究进展,讨论了开展IFS代谢工程研... 植物异黄酮是一类具有增强植物抗病、诱导根瘤形成以及预防激素相关肿瘤发生、缓解女性更年期综合症的活性次生代谢产物,其合成关键酶是异黄酮合酶(IFS)。介绍了IFS的催化机理、基因克隆与表达调控的研究进展,讨论了开展IFS代谢工程研究对提高植物抗病虫害能力和改善农作物营养保健功效的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研究进展 异黄酮 合酶 次生代谢产物 更年期综合症 营养保健功效 抗病虫害能力 植物抗病 肿瘤发生 根瘤形成 催化机理 表达调控 基因克隆 工程研究 IFS 关键酶 农作物 激素
下载PDF
人参培养细胞单细胞克隆的条件培养 被引量:13
19
作者 罗建平 郑光植 《生物工程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5年第1期58-62,共5页
来自细胞悬浮培养物的条件培养基能显著地促进人参培养细胞的单细胞在较低植板密度培养时的克隆形成。每毫升含3×10^3个细胞时,条件培养的植板率是普通培养的4倍。细胞悬浮培养12-16天时所制备的条件培养基活性最大,... 来自细胞悬浮培养物的条件培养基能显著地促进人参培养细胞的单细胞在较低植板密度培养时的克隆形成。每毫升含3×10^3个细胞时,条件培养的植板率是普通培养的4倍。细胞悬浮培养12-16天时所制备的条件培养基活性最大,在一定浓度范围内随条件培养基浓度增加,细胞克隆植板率随之增加。条件培养基具有一定的生理作用专一性。看护培养和条件增大的比较,表明前者在细胞密度较低时能更有效地促进细胞克隆的形成和生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人参 单细胞克隆 条件培养 条件培养基 植板率
下载PDF
带血管蒂骨间背侧筋膜瓣移位肘关节成形术 被引量:4
20
作者 罗建平 郑稼 +2 位作者 李丽莉 田书建 赵炬才 《中国矫形外科杂志》 CAS CSCD 2000年第7期710-712,共3页
目的 :推介一种新的肘关节成形术治疗肘关节强直。方法 :切取带骨间背血管蒂的前臂背侧深筋膜瓣 ,反转移位于修整后的肘关节内 ,筋膜近端包绕尺骨鹰嘴 ,再将筋膜“U”形反折 ,“U”的底部缝合固定在肘关节后关节囊上。反折后的筋膜远端... 目的 :推介一种新的肘关节成形术治疗肘关节强直。方法 :切取带骨间背血管蒂的前臂背侧深筋膜瓣 ,反转移位于修整后的肘关节内 ,筋膜近端包绕尺骨鹰嘴 ,再将筋膜“U”形反折 ,“U”的底部缝合固定在肘关节后关节囊上。反折后的筋膜远端包绕修整后的肱骨远端关节面 ,筋膜的周边缝合固定在肱骨髁周围及尺骨鹰嘴周围残存的软组织上。筋膜的浅面贴骨面 ,深面较为光滑 ,面向关节腔。结果 :治疗 12例 14肘病人 ,平均随访 6年 4个月。术前最大伸屈活动度 3 0° ,最小 0° ,平均 10° ;内外旋活动度最大 2 5° ,最小 0° ,平均 5°。术后最大伸屈活动度 14 5° ,最小 110° ,平均 12 5° ;内外旋活动度最大 160° ,最小 60° ,平均 10 0°。参考Morrey全肘关节置换术后评定标准 ,本组优 9肘 ,良 3肘 ,可 1肘 ,差 1肘。结论 :该手术方法简单 ,取材方便 ,筋膜光滑血循环良好 ,弹性及韧性强、耐磨擦。术后关节活动度大 ,稳定性强、无疼痛 ,较人工肘关节置换的并发症少 ,病人经济负担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带血管筋膜 移位 肘关节 成形术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6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