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3篇文章
< 1 2 3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不同禁带宽度催化剂协同低温等离子体氧化NO_(x)
1
作者 郭子妮 屈吉艳 罗建洪 《无机盐工业》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9期126-133,共8页
由于催化剂协同低温等离子体法脱除氮氧化物效果显著,通过研究制备了WO_(3)、ZnO、NiO、CdS和Cu_(2)O共5种禁带宽度不同的催化剂,通过SEM、XRD、Raman等表征方式,对比了与低温等离子体联合催化氧化NO与NO_(x)的性能。实验得出:P型半导体... 由于催化剂协同低温等离子体法脱除氮氧化物效果显著,通过研究制备了WO_(3)、ZnO、NiO、CdS和Cu_(2)O共5种禁带宽度不同的催化剂,通过SEM、XRD、Raman等表征方式,对比了与低温等离子体联合催化氧化NO与NO_(x)的性能。实验得出:P型半导体对NO_(x)去除效果较差,N型半导体对NO_(x)的去除具有明显效果;氧化效率由大到小依次为CdS、WO_(3)、ZnO,这与其禁带宽度值正好相反;CdS对NO、NO_(x)的氧化效率分别为98.4%、84.4%,并且CdS循环再利用的催化性能效果依旧。阐明了等离子体和催化剂对反应过程的具体影响和二者之间的耦合作用。经过放电催化后的样品,借助离子色谱测定其表面的NO_(3)^(-)与NO_(2)^(-),有利于深入了解此类协同机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等离子体 催化剂 NO_(x) 禁带宽度
下载PDF
对叔丁基杯[4]芳烃乙酸萃取磷酸二氢铵溶液中Mg^(2+)的研究 被引量:5
2
作者 罗建洪 李军 +1 位作者 钟本和 尤彩霞 《高校化学工程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2期205-209,共5页
通过考察对叔丁基杯[4]芳烃乙酸,以及与其它萃取剂形成酸加酸、酸加碱、酸加中性混合萃取剂对磷酸二氢铵溶液中Mg2+萃取分配比的影响,选出萃取Mg2+的适宜萃取剂对叔丁基杯[4]芳烃乙酸;通过考察杯芳烃及其衍生物分子结构,研究了对叔丁基... 通过考察对叔丁基杯[4]芳烃乙酸,以及与其它萃取剂形成酸加酸、酸加碱、酸加中性混合萃取剂对磷酸二氢铵溶液中Mg2+萃取分配比的影响,选出萃取Mg2+的适宜萃取剂对叔丁基杯[4]芳烃乙酸;通过考察杯芳烃及其衍生物分子结构,研究了对叔丁基杯[4]芳烃乙酸从磷酸二氢铵溶液中萃取Mg2+的反应机理,通过考察溶液pH值对萃取平衡分配比的影响,证明了对叔丁基杯[4]芳烃乙酸萃取Mg2+符合阳离子交换机理;通过考察反应温度对分配比的影响,求得了萃取热焓为16.23kJ·mol-1,自由能为-31.24kJ·mol-1和熵变为138.40kJ·mol-1·K-1。同时考察了萃取剂初始浓度、水相Mg2+浓度、相比等影响因素对萃取分配比的影响,得到了萃取Mg2+的适宜工艺条件;经用实际湿法磷酸的氨中和液实验,结果表明,在最佳工艺条件下,经过二级萃取,就可以制取优品级NH4H2PO4(MAP)。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芳烃乙酸 Mg2+ 萃取 磷酸二氢铵
下载PDF
对叔丁基杯[4]芳烃乙酸萃取Cr^(3+)的反应研究 被引量:3
3
作者 罗建洪 费德君 +3 位作者 党亚固 唐建华 李丽 熊忠灿 《化学工程》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10期5-8,共4页
报道了以对叔丁基杯[4]芳烃乙酸(简称杯[4]水解)为萃取剂,从硝酸体系中萃取Cr3+的反应机理及反应热力学性质。通过考察溶液pH值对萃取分配比的影响,确认杯[4]水解萃取Cr3+的机理,并得到了萃取反应的表观平衡常数K=1.815×103;通过... 报道了以对叔丁基杯[4]芳烃乙酸(简称杯[4]水解)为萃取剂,从硝酸体系中萃取Cr3+的反应机理及反应热力学性质。通过考察溶液pH值对萃取分配比的影响,确认杯[4]水解萃取Cr3+的机理,并得到了萃取反应的表观平衡常数K=1.815×103;通过考察反应温度对分配比的影响,求得萃取热焓ΔH=69.89 kJ/mol;由ΔH和表观平衡常数K计算了自由能ΔG=-18.601 kJ/mol和熵变ΔS=294.97 J/(mol-1.K-1)。杯[4]水解萃取Cr3+的反应是一个吸热反应。 展开更多
关键词 CR^3+ 萃取 反应机理 热力学性质
下载PDF
测绘地理信息技术在土地整治与生态修复工程中的应用
4
作者 李海涛 罗建洪 赵彦文 《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全文版)工程技术》 2024年第4期0041-0044,共4页
本文系统梳理了测绘地理信息技术在土地整治领域各关键阶段的应用,包括GIS技术在土地使用现状调查、资源分区规划与设计中的应用,以及用于工程实施的动态监测和管理。生态修复项目中,遥感技术和GIS在环境质量监测、生态修复效果评价及... 本文系统梳理了测绘地理信息技术在土地整治领域各关键阶段的应用,包括GIS技术在土地使用现状调查、资源分区规划与设计中的应用,以及用于工程实施的动态监测和管理。生态修复项目中,遥感技术和GIS在环境质量监测、生态修复效果评价及自然资源普查与生态补偿评估方面发挥积极作用。文章还探讨了当前业界的创新发展,诸如高精度遥感技术、无人机快速响应灾害性地貌变化,以及GIS与BIM技术在复杂地形调整中的集成应用。最后,文章展望了这些技术在未来项目中的广泛应用前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测绘地理信息技术 土地整治 生态修复 遥感技术
下载PDF
乳状液膜法提取制革废水中Cr^(3+)的传质模型研究 被引量:2
5
作者 罗建洪 费德君 +2 位作者 杨明 党亚固 唐建华 《膜科学与技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1期60-65,共6页
采用改进的渐进前沿模型研究以对叔丁基杯[4]芳烃乙酸(简称为B[4])为载体提取制革废水中Cr3+的传质过程,在渐进前沿模型的基础上通过对传质阻力的假设得到了3个方程组;通过实验求得相应的模型参数;用Matlab软件求解模型方程,结果表明,... 采用改进的渐进前沿模型研究以对叔丁基杯[4]芳烃乙酸(简称为B[4])为载体提取制革废水中Cr3+的传质过程,在渐进前沿模型的基础上通过对传质阻力的假设得到了3个方程组;通过实验求得相应的模型参数;用Matlab软件求解模型方程,结果表明,在该传质过程中,阻力主要为膜外相边界层传质阻力、膜相传质阻力、膜破损阻力,且膜外相边界层传质阻力起控制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乳状液膜 CR^3+ 传质 改进的渐进前沿模型
下载PDF
微乳液拟三元相图体系制备研究 被引量:5
6
作者 罗建洪 李军 +2 位作者 窦智慧 朱新华 代爽 《化学工程师》 CAS 2017年第2期15-17,共3页
微乳液萃取技术是一种新型的分离手段,而日益受到学者关注,本课题组拟以高效的二(2-乙基己基磷酸)(D_2EHPA)为萃取剂,采用微如液萃取技术来提取Na H_2PO_4溶液中的Fe^(3+)杂质,本文通过一系列实验探究合适的微乳液组成体系,首先对以OP-1... 微乳液萃取技术是一种新型的分离手段,而日益受到学者关注,本课题组拟以高效的二(2-乙基己基磷酸)(D_2EHPA)为萃取剂,采用微如液萃取技术来提取Na H_2PO_4溶液中的Fe^(3+)杂质,本文通过一系列实验探究合适的微乳液组成体系,首先对以OP-10为表面活性剂,异戊醇为助表面活性剂,2mol·L^(-1)HCl为内相体系的饱和溶水量进行研究,初步确定微乳液体系的范围,再对在50℃下D_2EHPA为萃取剂,磺化煤油为助剂,OP-10为表面活性剂,异戊醇为助表面活性剂,2mol·L^(-1)HCl为内相溶液的微乳液拟三元体系相图进行研究,研究结果对微乳液萃取的应用具有重要的理论指导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微乳液萃取 饱和溶水量 拟三元体系相图
下载PDF
预分散溶剂萃取法处理Cr(Ⅲ)废水(英文) 被引量:1
7
作者 罗建洪 李军 +1 位作者 杨兆鹏 刘雪峰 《Transactions of Nonferrous Metals Society of China》 SCIE EI CAS CSCD 2013年第2期524-529,共6页
以2-乙基己基膦酸单2-乙基己基酯(HEHPEHE)为萃取剂,以及与其它萃取剂形成酸加酸、酸加碱、酸加中性混合萃取剂,通过考察萃取剂对废液中的Cr3+萃取分配比的影响,筛选出萃取Cr3+的适宜萃取剂HEHPEHE;采用预分散溶剂萃取技术对含Cr3+废液... 以2-乙基己基膦酸单2-乙基己基酯(HEHPEHE)为萃取剂,以及与其它萃取剂形成酸加酸、酸加碱、酸加中性混合萃取剂,通过考察萃取剂对废液中的Cr3+萃取分配比的影响,筛选出萃取Cr3+的适宜萃取剂HEHPEHE;采用预分散溶剂萃取技术对含Cr3+废液进行分离研究,以煤油为稀释剂,HEHPEHE为萃取剂,十二烷基苯磺酸钠(SDBS)为水性表面活性剂,吐温20(Tween-20)为油性表面活性剂,制备胶质液体泡沫CLAs。同时,为了研究预分散溶剂萃取技术萃取Cr3+废液的效果,考察了废液中的Cr3+浓度、胶质气体泡沫CGAs体积、萃取剂浓度、相比、阳离子表面活性剂十六烷基三甲基溴化铵(HTAB)浓度、阴离子表面活性剂SDBS浓度、表面活性剂Tween20浓度以及Cr3+废液的pH值等影响因素对Cr3+的萃取率影响,得到了萃取Cr3+的适宜条件;并用实际的含Cr3+废液进行检验,结果表明,在获得的适宜工艺条件下,经过二级萃取后,废水可以直接排放,Cr3+的萃取率超过99.9%。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预分散溶剂萃取法 铬(Ⅲ) 萃取机理 萃取剂
下载PDF
胶质气体泡沫CGA稳定性实验研究 被引量:3
8
作者 罗建洪 李军 +2 位作者 朱新华 李星 代爽 《化学工程师》 CAS 2017年第1期4-6,共3页
胶质气体泡沫(CGA)浮选技术是一种新型的分离手段,而日益受到学者关注,本文采用十六烷基三甲基溴化铵(HTAB)作为表面活性剂,制备CGA,为了研究胶质气体泡沫CGA特性优化实验,本文主要考察了表面活性剂浓度、温度、搅拌速度、盐度以及搅拌... 胶质气体泡沫(CGA)浮选技术是一种新型的分离手段,而日益受到学者关注,本文采用十六烷基三甲基溴化铵(HTAB)作为表面活性剂,制备CGA,为了研究胶质气体泡沫CGA特性优化实验,本文主要考察了表面活性剂浓度、温度、搅拌速度、盐度以及搅拌时间对CGA半衰期的影响,研究结果对胶质气体泡沫CGA的应用具有重要的理论指导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胶质气体泡沫(CGA) 稳定性 半衰期
下载PDF
乳化萃取法脱除Mg^(2+)制备工业级磷酸二氢钠的研究 被引量:3
9
作者 罗建洪 李军 +1 位作者 金央 马力 《化学工程师》 CAS 2012年第10期1-3,13,共4页
本文以高效的二(2-乙基己基磷酸)(D2EHPA)为萃取剂,采用乳化萃取技术来提取NaH2PO4溶液中的Mg2+杂质,通过考察萃取剂浓度,水相溶液pH值,相比(水相:有机相),乳化速度等对萃取Mg2+萃取率的影响,求得适宜工艺条件:D2EHPA体积分数:75%,相比(... 本文以高效的二(2-乙基己基磷酸)(D2EHPA)为萃取剂,采用乳化萃取技术来提取NaH2PO4溶液中的Mg2+杂质,通过考察萃取剂浓度,水相溶液pH值,相比(水相:有机相),乳化速度等对萃取Mg2+萃取率的影响,求得适宜工艺条件:D2EHPA体积分数:75%,相比(A/O):2∶1,起始NaH2PO4溶液pH值为4,搅拌速度:3000r.min-1;实验结果表明,在适宜工艺条件下,经过三级萃取,可制取工业级NaH2PO4。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湿法磷酸 NaH2PO4 乳化萃取 Mg2+
下载PDF
萃取法制备工业级磷酸二氢铵-萃取剂的反萃取研究 被引量:1
10
作者 罗建洪 李军 +1 位作者 金央 马春磊 《化学工程师》 CAS 2012年第8期10-12,共3页
本课题以高效的2-乙基己基磷酸(D2EHPA)为萃取剂,采用溶剂萃取法来提取MAP溶液中的Mg2+杂质,从而实现生产高品质MAP的目的;但是实现其产业化的难点之一,就是反萃取剂的选择,而在选择反萃取剂时关键是实现络合物D2EHPA-Fe3+的有效分离,... 本课题以高效的2-乙基己基磷酸(D2EHPA)为萃取剂,采用溶剂萃取法来提取MAP溶液中的Mg2+杂质,从而实现生产高品质MAP的目的;但是实现其产业化的难点之一,就是反萃取剂的选择,而在选择反萃取剂时关键是实现络合物D2EHPA-Fe3+的有效分离,因为络合物D2EHPA-Fe3+是非常稳定的,而且Fe3+的富集能使萃取剂老化。因此,选择有效的反萃取剂来实现D2EHPA的循环回收利用是非常有必要的。以H2SO4+添加剂A为反萃取剂,通过考察反萃取剂浓度,相比,反应温度,反应时间,搅拌速度等对反萃取Fe3+反萃取率的影响,求得最佳工艺条件为H2SO4浓度:4mol.L-1,反应温度45℃,相比为1∶1,搅拌速度550r.min-1,搅拌时间0.5h。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湿法磷酸 MAP D2EHPA 溶剂萃取 H2SO4 反萃取
下载PDF
胶质气体泡沫浮选法脱除磷酸二氢钠中Fe^(3+)研究 被引量:1
11
作者 罗建洪 李军 +2 位作者 孙毅伟 朱新华 代爽 《化学工程师》 CAS 2016年第12期15-18,共4页
用湿法磷酸来生产工业级磷酸二氢钠(NaH_2PO_4)时,由于湿法磷酸中含有大量杂质,如金属阳离子Fe^(3+)、Mg^(2+)、Al^(3+)等,为了制备合格产品,必须采用适当的分离除杂手段除去这些离子。本文提出采用胶质气体泡沫(CGA)对其进行除Fe^(3+)... 用湿法磷酸来生产工业级磷酸二氢钠(NaH_2PO_4)时,由于湿法磷酸中含有大量杂质,如金属阳离子Fe^(3+)、Mg^(2+)、Al^(3+)等,为了制备合格产品,必须采用适当的分离除杂手段除去这些离子。本文提出采用胶质气体泡沫(CGA)对其进行除Fe^(3+)杂质。以十二烷基苯磺酸钠(SDBS)作为表面活性剂,在5000r·min-1的转速下生成胶质气体泡沫(CGA)。然后,将其通入浮选柱中。静置一段时间之后,进行气浮分离。本文主要考察静置时间、Fe^(3+)浓度以及浮选时间对去除率的影响。实验结果表明,Fe^(3+)的去除率随Fe^(3+)的浓度以及静置时间的增大而降低,而随浮选时间的增大而增大。实验结果表明,在适宜工艺条件下,经过三级萃取Fe^(3+)去除率可达95%以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湿法磷酸 NaH2PO4 CGA浮选 FE^3+
下载PDF
液膜法的新型载体杯芳烃 被引量:1
12
作者 罗建洪 费德君 +1 位作者 党亚固 熊忠灿 《四川化工》 CAS 2006年第5期1-3,共3页
通过讨论液膜法的新型载体杯芳烃的结构及反应性质,摸索杯芳烃萃取Cr3+的机理;同时介绍了杯芳烃的应用及前景。
关键词 液膜法 载体 杯芳烃 反应性质 萃取 CR^3+ 机理
下载PDF
工科弹性教学模式改革的初步探索 被引量:1
13
作者 罗建洪 刘丹 +4 位作者 代爽 马睿 唐盛伟 周志文 钟本和 《教育教学论坛》 2020年第14期127-130,共4页
新的产业技术变革对人才培养提出了新要求。在新工科建设的大背景下,我国高校教学模式的改革势在必行。通过调查问卷的方式,发现了传统教学模式中几个亟待解决的问题,并分析了“混合式”教学模式的优缺点。结合相关学者的研究,提出了针... 新的产业技术变革对人才培养提出了新要求。在新工科建设的大背景下,我国高校教学模式的改革势在必行。通过调查问卷的方式,发现了传统教学模式中几个亟待解决的问题,并分析了“混合式”教学模式的优缺点。结合相关学者的研究,提出了针对工科专业的“1+1+1”弹性教育模式,“1+1+1”即“教师讲解+学生研讨+随堂测试”。之后对弹性教学模式实施的关键问题和难点进行了逐一论述,为今后高校的教学改革提供经验和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工科 教学模式 改革 弹性
下载PDF
浅析研究生培养方式存在问题及其对策 被引量:1
14
作者 罗建洪 代爽 +4 位作者 李军 张志业 王辛龙 周志文 钟本和 《教育教学论坛》 2020年第15期289-292,共4页
研究生培养是衡量国家科技发展水平的一个重要指标。随着经济的发展和社会的进步,教育特别是高等教育对一个国家的发展起到了越来越关键的作用。与新时代对人才的需求相比,由于研究生的大量扩招等原因,一些高校在研究生培养方式上出现... 研究生培养是衡量国家科技发展水平的一个重要指标。随着经济的发展和社会的进步,教育特别是高等教育对一个国家的发展起到了越来越关键的作用。与新时代对人才的需求相比,由于研究生的大量扩招等原因,一些高校在研究生培养方式上出现了培养模式单一、教学内容陈旧、教学方法仍以"填鸭式"为主等问题,作者对此进行了分析并提出相应的对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研究生培养 问题 对策
下载PDF
磷酸二氢钾市场投资现状分析 被引量:2
15
作者 罗建洪 李军 +1 位作者 王英豪 金央 《四川化工》 CAS 2012年第4期7-8,共2页
着重就磷酸二氢钾市场投资现状进行分析,认为磷酸二氢钾市场投资前景远大,是一种应当引起企业足够重视的精细磷酸盐产品。
关键词 磷酸二氢钾 市场投资
下载PDF
结晶法提纯工业磷酸的数学模型与实验研究 被引量:10
16
作者 王保明 李军 +1 位作者 齐亚兵 罗建洪 《高校化学工程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2期203-209,共7页
为了制备电子级磷酸,采用了悬浮结晶法对工业磷酸进行提纯。分析了结晶法提纯工业磷酸的原理,并基于结晶过程中杂质的有效分配系数对多次结晶后杂质的分布建立了晶体纯度预测模型,同时考察了酸浓度、结晶次数和磷酸原料杂质初始含量对... 为了制备电子级磷酸,采用了悬浮结晶法对工业磷酸进行提纯。分析了结晶法提纯工业磷酸的原理,并基于结晶过程中杂质的有效分配系数对多次结晶后杂质的分布建立了晶体纯度预测模型,同时考察了酸浓度、结晶次数和磷酸原料杂质初始含量对磷酸提纯效果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采用结晶法提纯磷酸具有良好的效果,能有效地脱除所考察的五种杂质(Li、Mg、Al、Cr、Mn);以一次晶体为原料,在磷酸浓度为84%的条件下,经过3次结晶,和在磷酸浓度为88%的条件下,经过4次结晶,均可以达到美国典型半导体磷酸要求。所建立的晶体纯度预测模型能很好地预测杂质浓度随结晶次数的变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结晶法 晶体纯度预测模型 磷酸 提纯
下载PDF
对叔丁基杯[4]芳烃乙酸萃取模拟制革废水中的Cr^(3+) 被引量:4
17
作者 费德君 罗建洪 +3 位作者 党亚固 李丽 顾恒 熊忠灿 《应用化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2期157-161,共5页
通过对一系列杯芳烃及其衍生物载体对萃取分配比的影响的考察,选出萃取Cr3+的最佳萃取剂对叔丁基杯[4]芳烃乙酸;通过考察杯芳烃及其衍生物分子结构,研究了对叔丁基杯[4]芳烃乙酸(简称杯[4]水解)从模拟制革废水体系中萃取Cr3+的反应机理... 通过对一系列杯芳烃及其衍生物载体对萃取分配比的影响的考察,选出萃取Cr3+的最佳萃取剂对叔丁基杯[4]芳烃乙酸;通过考察杯芳烃及其衍生物分子结构,研究了对叔丁基杯[4]芳烃乙酸(简称杯[4]水解)从模拟制革废水体系中萃取Cr3+的反应机理,通过考察溶液pH值对萃取平衡分配比的影响,确认了杯[4]水解萃取Cr3+符合阳离子交换机理为Cr3++HnL(O)→(CrHn-1L(O))2++H+;得到了萃取反应的表观平衡常数为1.815×103;通过考察反应温度对分配比的影响,求得萃取热焓为69.89kJ/mol;由热焓和表观平衡常数计算了自由能为-18.601kJ/mol,熵变为294.97J/(mol.K)。杯[4]水解萃取Cr3+的反应为吸热反应;分别考察了水相溶液初始Cr3+浓度、萃取剂初始浓度、搅拌速度等影响因素对萃取分配比效果的影响。结果表明,经过一级萃取,Cr3+的萃取率可达85%以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芳烃乙酸 萃取 反应机理 萃取热力学函数 影响因素
下载PDF
硫酸亚铁制备高品质氧化铁红的新工艺研究 被引量:6
18
作者 张雅晴 李军 +1 位作者 罗建洪 孙毅 《无机盐工业》 CAS 北大核心 2013年第1期44-46,共3页
对钛白副产物硫酸亚铁制备高品质氧化铁红的新工艺进行了研究。本工艺以生产钛白粉的副产物硫酸亚铁为原料,通过化学方法净化钛白副产物硫酸亚铁,除杂后得纯净的硫酸亚铁,再经过脱水、煅烧等工序,得到铁磁体用氧化铁红。通过实验得到了... 对钛白副产物硫酸亚铁制备高品质氧化铁红的新工艺进行了研究。本工艺以生产钛白粉的副产物硫酸亚铁为原料,通过化学方法净化钛白副产物硫酸亚铁,除杂后得纯净的硫酸亚铁,再经过脱水、煅烧等工序,得到铁磁体用氧化铁红。通过实验得到了制备高品质氧化铁红的最佳工艺条件。在最佳工艺条件下,制得的氧化铁红纯度高达99.8%,另外,所制得的氧化铁红产品还具有其他物理性能指标,如产品的晶型为α型三氧化二铁,平均粒度小于1.5μm,松装密度小于0.35 g/cm3,水质量分数小于0.5%。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硫酸亚铁 精制 煅烧 氧化铁红
下载PDF
乳状液膜法提取Cr^3+内相界面反应的研究 被引量:3
19
作者 费德君 罗建洪 +3 位作者 党亚固 曾婧 张志业 武建勋 《化学工程》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3期35-37,42,共4页
文章对乳状液膜法提取Cr3+内相界面的反萃取反应进行了研究。选择NaOH为反萃剂,H2O2为氧化剂,研究了内水相pH值、反应温度、搅拌速率、原料配比对反萃反应的影响,同时研究了反萃反应的反应方程式、反应的热力学性质。实验表明,反萃反应... 文章对乳状液膜法提取Cr3+内相界面的反萃取反应进行了研究。选择NaOH为反萃剂,H2O2为氧化剂,研究了内水相pH值、反应温度、搅拌速率、原料配比对反萃反应的影响,同时研究了反萃反应的反应方程式、反应的热力学性质。实验表明,反萃反应达平衡时的分配比随内相水溶液pH值及搅拌速度的升高而降低,随反应温度的升高而升高,随NaOH与[CrHn-mL(O)]2+摩尔比的增加先降低后升高;通过斜率法确定反萃反应为氧化-还原反应,并得到了反应的表观平衡常数k;计算了反萃反应的热焓ΔH,自由能ΔG和熵变ΔS。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乳状液膜 CR^3+ 相界面反应
下载PDF
添加剂对结晶法净化磷酸的影响研究 被引量:5
20
作者 王保明 李军 +1 位作者 罗建洪 罗妮 《无机盐工业》 CAS 北大核心 2011年第2期26-29,共4页
以工业磷酸为原料,采用悬浮结晶方法对其进行净化,分别研究了硫酸、盐酸、氢氟酸、聚丙烯酸、酒石酸、柠檬酸、乙二胺四乙酸二钠和十二烷基苯磺酸钠对净化效果的影响。实验结果表明,以盐酸和氢氟酸为添加剂时,净化效果较好。在此基础上... 以工业磷酸为原料,采用悬浮结晶方法对其进行净化,分别研究了硫酸、盐酸、氢氟酸、聚丙烯酸、酒石酸、柠檬酸、乙二胺四乙酸二钠和十二烷基苯磺酸钠对净化效果的影响。实验结果表明,以盐酸和氢氟酸为添加剂时,净化效果较好。在此基础上分别以盐酸和氢氟酸为添加剂,考察了它们的含量对磷酸净化效果的影响,发现盐酸和氢氟酸的最佳添加量分别为0.2%和0.8%(均为质量分数),在此条件下对磷酸进行重结晶。结果表明,以氢氟酸为添加剂时净化效果较好,磷酸产品中铁(Ⅲ)和铝(Ⅲ)的含量都在1 mg/kg以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磷酸 添加剂 结晶 净化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3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