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固态发酵降解油茶饼粕中茶皂素工艺优化及成分的分析 被引量:5
1
作者 罗彦玉 王磊 +2 位作者 邹春霞 陈江芬 贾玉龙 《中国粮油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9期150-158,共9页
选用1株蜡样芽孢杆菌来固态发酵油茶饼粕,以茶皂素降解率为考察指标,通过单因素实验和响应面设计对发酵条件进行优化。得到降解茶皂素的最佳工艺条件为水质量分数109.9%,温度31.1℃,接种量10.0%,发酵时间48.0 h,此时降解率达到76.04%。... 选用1株蜡样芽孢杆菌来固态发酵油茶饼粕,以茶皂素降解率为考察指标,通过单因素实验和响应面设计对发酵条件进行优化。得到降解茶皂素的最佳工艺条件为水质量分数109.9%,温度31.1℃,接种量10.0%,发酵时间48.0 h,此时降解率达到76.04%。对比发酵前后的物质变化,结果显示蛋白质、黄酮、必需氨基酸等均显著增加,茶皂素、单宁、总糖等均显著下降。通过电子舌和风味分析结果,证明了油茶饼粕经发酵后苦味、涩味会显著减少;风味物质会产生明显差异,会新增3,3-二甲基辛烷、丙位庚内酯等风味物质。研究在保证油茶饼粕兼具营养成分增加、有毒物质减少的特性时,实现了油茶饼粕的高附加值利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油茶饼粕 固态发酵 蜡样芽孢杆菌 茶皂素 成分分析
下载PDF
枯草芽孢杆菌降解油茶饼中茶皂素及成分变化 被引量:1
2
作者 罗彦玉 王磊 +1 位作者 邹春霞 贾玉龙 《食品与发酵工业》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7期161-167,共7页
较高的茶皂素含量一直是限制油茶饼综合利用的关键因素,现有主流处理油茶饼茶皂素的微生物发酵法存在液态发酵周期长、大批量操作成本高等缺点。基于前期筛选所得的有效降解茶皂素的枯草芽孢杆菌,期望开发大规模生产固态发酵油茶饼的新... 较高的茶皂素含量一直是限制油茶饼综合利用的关键因素,现有主流处理油茶饼茶皂素的微生物发酵法存在液态发酵周期长、大批量操作成本高等缺点。基于前期筛选所得的有效降解茶皂素的枯草芽孢杆菌,期望开发大规模生产固态发酵油茶饼的新思路。该研究将茶皂素降解率作为主要衡量指标,利用单因素、响应面试验进行固态发酵的条件优化,随后测定分析油茶饼发酵前后的营养成分。结果表明最佳发酵条件为初始含水量83.7%,发酵温度36.3℃,接种量10.5%,发酵时间60.0 h,此时菌株对于茶饼中茶皂素降解率为72.18%。通过成分分析发现发酵会使油茶饼中各成分产生显著差异,其中茶皂素、单宁等抗营养因子显著降低;粗蛋白、还原糖、必需氨基酸等营养物质显著增加;黄酮等主要活性成分含量显著增多,而多糖、总糖被菌株当作碳源消耗显著减少。研究结果有望为我国油茶饼的综合利用提供一定的数据支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油茶饼 枯草芽孢杆菌 茶皂素降解率 固态发酵 成分变化
下载PDF
基于UPLC-MS非靶向代谢组学分析乳杆菌发酵方竹笋超细全浆的代谢差异 被引量:4
3
作者 王磊 贾玉龙 +2 位作者 罗彦玉 邹春霞 张莹 《食品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8期200-213,共14页
利用超高效液相色谱-质谱技术对乳杆菌发酵方竹笋超细全浆进行非靶向代谢组学研究。以变量投影重要性(variable importance in projection,VIP)值大于1结合t检验P值小于0.05为标准进行筛选,结果发现,非发酵组(CK)和罗伊氏乳杆菌发酵组(... 利用超高效液相色谱-质谱技术对乳杆菌发酵方竹笋超细全浆进行非靶向代谢组学研究。以变量投影重要性(variable importance in projection,VIP)值大于1结合t检验P值小于0.05为标准进行筛选,结果发现,非发酵组(CK)和罗伊氏乳杆菌发酵组(LR)、CK组和植物乳杆菌发酵组(LP)、CK组和混菌发酵组(LRP)在正离子模式下分别筛选到361、392种和398种差异代谢物;在负离子模式下分别筛选到268、304种和321种差异代谢物。各组中差异代谢物种类主要有脂类及类脂类、有机酸及其衍生物、有机杂环化合物和苯类等;差异代谢物主要有组胺、D-甘露聚糖、吲哚-3-乳酸、DL-4-羟基苯乳酸、鸟氨酸和脯氨酸等。根据京都基因与基因组百科全书代谢通路富集分析得到4条显著的代谢通路,分别为嘌呤代谢、嘧啶代谢、苯丙氨酸代谢及柠檬酸循环。本研究探索了乳杆菌发酵方竹笋超细全浆的差异代谢物及代谢通路,为开发方竹笋相关发酵产品提供理论支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方竹笋 非靶向代谢组学 差异代谢物 罗伊氏乳杆菌 植物乳杆菌
下载PDF
油茶籽油微胶囊对高脂饮食小鼠模型的降脂作用 被引量:1
4
作者 张莹 罗彦玉 +2 位作者 王磊 秦礼康 贾玉龙 《食品与发酵科技》 CAS 2022年第3期56-63,共8页
本文以高脂饮食小鼠模型为主要研究对象,初步评价油茶籽油微胶囊对高脂饮食小鼠模型的降脂作用。通过分析高脂饮食小鼠血清中血脂影响的关键因子TG、TC、LDL-C、HDL-C的相对含量及肝脏氧化代谢调控关键酶活力水平,综合评价油茶籽油微胶... 本文以高脂饮食小鼠模型为主要研究对象,初步评价油茶籽油微胶囊对高脂饮食小鼠模型的降脂作用。通过分析高脂饮食小鼠血清中血脂影响的关键因子TG、TC、LDL-C、HDL-C的相对含量及肝脏氧化代谢调控关键酶活力水平,综合评价油茶籽油微胶囊对高脂饮食小鼠的降脂作用。结果表明,油茶籽油微胶囊实验组和普通饲料对照组的脏器指数差异不显著(P>0.05),但显著低于高脂模型组的脏器指数(P<0.05);油茶籽油微胶囊实验组能够抑制小鼠高脂饮食引起的血清中TG、TC和LDL-C含量的升高;油茶籽油微胶囊提高CAT活力的能力高于油茶籽油,表明油茶籽油微胶囊能有效提高小鼠肝脏中抗氧化酶的活力。剖析小鼠肠道菌群物种分布情况变化,喂养油茶籽油微胶囊能提高高脂饮食小鼠肠道菌群中瘤胃球菌科(Ruminococcaceae)、普雷沃氏菌科(Prevotellaceae)、理研菌科(Rikenellaceae)、普雷沃氏菌属(Alloprevotella)和另枝菌属(Alistipes)的相对丰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油茶籽油 微胶囊 小鼠高脂模型 降血脂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